CN106842782B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2782B
CN106842782B CN201710106016.4A CN201710106016A CN106842782B CN 106842782 B CN106842782 B CN 106842782B CN 201710106016 A CN201710106016 A CN 201710106016A CN 106842782 B CN106842782 B CN 106842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trainer
ventilation opening
use state
slid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60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2782A (zh
Inventor
车俊杰
魏宏任
施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g Electronics (C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060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2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2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2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2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2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还包括,滑轨,其位于该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二通风口之间,滤网,该滤网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滑轨上;以及第一感测器,该第一感测器用以感测该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其中,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及第二使用状态,当电子装置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滤网于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一位置;当电子装置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相异。通过第一感测器感测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并依据使用状态,驱动可移动的滤网在滑轨上移动,以使得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处仅设置部分滤网或者未设置滤网,以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投影图像的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低噪音的投影图像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投影装置目前已为办公室、家庭及会议室等普遍使用的图像设备,常用投影装置主要可分成液晶式(LCD)及数字光处理投影机(DLP)。由于投影装置往往具有多种发热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器、光源等),当投影装置在运作时,发热元件产生大量的热量,其容易使得投影装置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而当投影装置的内部的温度环境过高,就影响投影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使投影装置正常使用,需要对投影装置进行散热,以使投影装置的温度维持在一个可正常使用的范围内。
为了帮助投影装置的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能可以快速散逸,通常会在投影装置内设散热装置,例如设置风扇来提高热对流,以使投影装置在正常工作温度环境下运作。而为避免热对流带来的异物进入投影装置内部损伤内部组件,在散热装置中额外装设过滤器,如滤网,藉以阻挡异物进入投影装置的内部。其中,滤网常常通过螺丝锁固或者黏胶黏着的方式被固定于壳体的内部框架上。
图1为现有的投影装置于第一使用状态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投影装置于第二使用状态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投影装置10包括壳体、散热结构及中央处理器13,散热结构及中央处理器13均收纳于壳体中,散热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第一散热组件11及第二散热组件12,中央处理器13位于第一散热组件11及第二散热组件12之间。第一散热组件11包括第一滤网111及第一风扇,第二散热组件12包括第二滤网121及第二风扇,其中,第一滤网111位于第一风扇远离中央处理器13的一侧,第二滤网121位于第二风扇远离中央处理器13的一侧。其中,第一滤网111及第二滤网121被分别以锁附或者黏着的方式固定于壳体中的框架上。
如图1所示,投影装置10于第一使用状态时,第一使用状态是指投影装置10处于垂直状态,即投影装置10投射方向与Z轴方向平行,投影装置10的壳体垂直于X轴Y轴形成的平面,此时,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F1所示。如图2所示,投影装置10于第二使用状态时,第二使用状态是指投影装置10处于水平状态,即投影装置10投射方向与X轴Y轴形成的平面平行,投影装置10的壳体垂直于Z轴方向,此时,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F2所示。
基于安全上的考量,散热结构中增设滤网确实可降低外界异物对投影装置10内部组件的影响,但,滤网也使得通过滤网的气流变小,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必须提高风扇的转速,而风扇转速的增加往往会产生明显的噪音,噪音的产生则会影响用户体验。为了提高用户体验,需要进一步的对投影装置进行降噪处理。现有的关于投影装置的风扇的降噪设计主要集中在于增加消音材料来降低噪音,但,消音材料造成了投影装置制造成本上升。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投影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通过可移动的滤网和滑轨,以处于位于壳体通风口处的滤网,进而降低电子装置运行时的噪音。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该电子装置还包括,滑轨,其位于该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二通风口之间,滤网,该滤网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滑轨上;以及第一感测器,该第一感测器用以感测该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其中,该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及第二使用状态,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一位置;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该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相异。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及第二散热组件,该第一散热组件及该第二散热组件分别设置于该滑轨相对的两端,该第一散热元件邻近该第一通风口,该第二散热元件邻近该第二通风口。
可选地,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二散热组件转动形成气流,该气流自该第二通风口流入,且自该第一通风口流出。
可选地,该滑轨包括第一区段及自该第一区段的端部延伸出的第二区段,该第一区段叠置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该第二区段位于该第一散热元件与该第一通风口之间。
可选地,该第一使用状态为该电子装置处于水平放置状态,该第一位置为该滤网位于该滑轨的第一区段上,该滤网叠置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
可选地,该第二使用状态为该电子装置处于垂直放置状态,该第二位置为该滤网位于该滑轨的第二区段上,该滤网位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一通风口之间。
可选地,该滤网包括多个拼接片及多个固定件,每一该固定件连接相邻的两个该拼接片。
可选地,该第一感测器为重力感测器。
可选地,该电子装置为投影仪。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用于降低该电子装置的噪音,该控制方法包括:
感测该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
依据该使用状态,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依据该控制信号,控制该电子装置的滤网于该电子装置的滑轨上移动,
其中,该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及第二使用状态,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一位置;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该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相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感测器感测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并依据使用状态,驱动可移动的滤网在滑轨上移动,以使得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处仅设置部分滤网或者未设置滤网,以降低噪音,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投影装置于第一使用状态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投影装置于第二使用状态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于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于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的滤网的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对本发明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说明书附图示出的比例并非本发明实际实施的比例,其仅为示意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于第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至图5所示,电子装置200具有壳体201,壳体201具有第一通风口202及第二通风口203(如图5中所示),第二通风口203与第一通风口202相对设置,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通风口202及第二通风口203在壳体201上的设置位置可依据电子装置200实际的通风散热需求而设定。
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例如为用于图像投影的电子装置,较佳为,投影仪。电子装置200还包括容纳于壳体201内的第一感测器210、散热结构220、控制单元250及投影镜头240。
第一感测器210用于感测电子装置200的使用状态,使用状态是指电子装置200当前的放置状态,例如水平放置、垂直放置或者相对水平面(X轴和Y轴形成的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放置等。本实施例中,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为电子装置200与水平面平行的使用状态(如图3中所示),第二使用状态为电子装置200与水平面垂直的使用状态(如图6中所示),第一感测器210例如是重力感测器。关于使用状态及滤网的位置关系会在以后进行详细说明。
散热结构220包括第一散热组件221、第二散热组件222、滑轨223及滤网224。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组件221与第二散热组件222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散热组件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依据实际的散热需求而设定。
第一散热组件221包括第一固定框架2212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框架2212中的第一风扇2211。第二散热组件222包括第二固定框架2222及设置于第二固定框架2222中的第二风扇2221(如图5中所示)。其中,第一风扇2211与第二风扇2221转动以形成如图5中箭头D1所示的气流,气流自第二通风口203进入壳体201中,并自第一通风口202中流出壳体201。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组件221邻近第一通风口202设置即出风口,第二散热组件222邻近第二通风口203设置即入风口。元件组230例如中央处理器、电源板等容易发热的电子元件的集合,其位于第一散热组件221与第二散热组件222之间,当前述气流例如具有较低温度的空气流,自第二通风口203进入壳体201中,经过元件组230与其进行热能交换,并自第一通风口202逸散至壳体201外部,使得电子装置200整体的温度降低,避免电子装置200内部的温度环境过高,就影响投影装置的正常使用。
散热结构220还包括滑轨223及滤网224,滤网224可在驱动单元226例如为马达的驱动下,在滑轨223上移动,以降低电子装置200的散热结构22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以一对滑轨223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滑轨223位于第一通风口202与第二通风口203之间,滑轨223具有第一区段2231以及自第一区段2231的第一端部2234延伸出的第二区段2232,其中,第一区段2231位于第一散热组件221及第二散热组件222的上方,第二区段2232位于第一通风口202与第一散热组件221之间。
参照图4,滑轨223还可以包括自第一区段2231的第二端部2235延伸出的第三区段2232,第三区段2233位于第二通风口203与第二散热组件222之间,第一端部2234与第二端部2235相对。其中,第一区段2231、第二区段2232及第三区段2233使得滑轨223为U型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滑轨可以是封闭的环形结构或者L型结构。滑轨223的结构可依据滤网224移动路径或者第一通风口202与第二通风口203的相对位置而设定。
滤网22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第一侧边连接于一对滑轨223的其中之一,第二侧边连接于一对滑轨223的其中之另一,每一滑轨223具有滑槽(未图示),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中,使得滤网224可相对滑轨223以顺利的滑动,并依据电子装置200第一使用状态或第二使用状态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具体来说,当第一感测器210感测到电子装置20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例如水平放置,与第一感测器210耦接的控制单元250接收到第一感测器210输出的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使得滤网224在滑轨223上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滤网224位于滑轨223的第一区段2231(如图4及图5所示);当第一感测器210感测到电子装置20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例如垂直放置,与第一感测器210耦接的控制单元250接收到第一感测器210输出的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使得滤网224在滑轨223上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为滤网224位于滑轨223的第二区段2231,此时滤网224位于第一散热模组221与第一通风口202之间(如图6及图7所示),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相异。本实施例中,滑槽中还可设置止挡块以便于使得滤网224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可以稳定地停留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而为了确保滤网224可以在滑轨223中顺利的滑动,滤网224可具有适当的硬度,其材料例如可选自不织布、尼龙或者金属等。滤网224具有网格(mesh)图案结构。图8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的滤网的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滤网224还可以包括多个拼接片体2241及多个连接件2241通过连接件2243使得相邻的两个拼接片体2241之间被连接固定。其中,每一拼接片体2241分别具有接合孔2242,连接件2243通过连接相邻的拼接片2241上的接合孔2242,使得相邻的拼接片2241之间固定连接。
继续参照图3与图4,滤网224在滑轨223上的移动可通过驱动单元226完成。具体来说,驱动单元226连接卷轴225,卷轴225用于滤网224的收放,即滤网224可缠绕于卷轴225的表面上,通过驱动单元226驱动卷轴225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以使得滤网224被展开或者收起。例如,当依据电子装置200的第二使用状态,需要将滤网224停留于第二位置时,与驱动单元226耦接的控制单元250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单元226,驱动单元226依据控制信号控制卷轴225沿着顺时针转动展开滤网224,滤网224藉由卷轴225转动产生的驱动力沿着滑轨223中的滑槽移动至滑轨的第二区段2232所在的位置,即滤网224被移动至第一通风口202与第一散热模组221之间。其中,为更简便地使得滤网224在滑轨225移动,滑轨223还包括滑动结构(未图示),滑动结构连接卷轴226,滑动结构可被另一驱动单元驱动而带动转轴225移动至靠近上述指定位置附近的区域中,此时,通过驱动单元226控制卷轴225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展开滤网224,并促使滤网224在滑轨223的滑槽中移动。此时,滤网224的移动可更加快速且准确的被控制,同时,也节省了滤网224的配置长度,避免了滤网224在卷收过程中出现异常。
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卷轴225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滑轨223的第一区段2231的中部,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卷轴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依据实际需要而设定。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驱动滤网在滑轨上的移动。例如,滑轨223上具有多个滑块,多个滑块分别具有滑动部及夹持部,夹持部夹持滤网224的侧边,滑动部位于滑轨223的滑槽中,驱动单元226驱动多个滑块的滑动部在滑槽中移动,滤网224在多个滑块的带动下可顺利的移动。对应于滤网224停留位置,滑轨223中包括与滑块相对应的凹陷部,滑块进入凹陷部使得滤网224被固定在当前位置上。
为使得对本发明电子装置200在不同使用状态时,通过滤网224的移动以降低噪音的效果有更详细的理解,请一并参照图3、图5、图6及图7。
图6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于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及图5中所示,第一感测器210例如为重力感测器,其感测电子装置20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即电子装置200处于水平放置状态,具体来说,电子装置200的投影镜头240发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与X轴Y轴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此时,第一风扇2211及第二风扇2221转动产生的气流以箭头D1所示的方向,自第二通风口203进入壳体201中,在与元件组230发生热交换后,自第一通风口202中逸出壳体201之外。其中,元件组230也位于水平放置状态,且滤网224于滑轨223上移动到第一位置,使得滤网224位于滑轨223的第一区段2231所在的区域中,即滤网224位于第一位置,亦即滤网224叠置于第一散热组件221及第二散热组件222的上方,此时,第一散热组件221与第一通风口202之间未设置滤网224,第二散热组件222与第二通风口203之间也未设置滤网224。由于滤网224在滑轨223上移动,相当于使得第一通风口202及第二通风口203附近的滤网224被移除,第一风扇2211及第二风扇2221可以通过较小的转速而提供相似的散热能力。此外,滤网224的移除也是气流通过的阻力变小,因此,电子装置200运作时整体的噪音下降,以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6及图7中所示,第一感测器210例如为重力感测器,其感测电子装置20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即电子装置200处于垂直放置状态,具体来说,电子装置200的投影镜头240发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与Z轴方向平行,电子装置200实质上垂直于X轴Y轴形成的平面。此时,第一风扇2211及第二风扇2221转动产生的气流以箭头D2所示的方向,自第二通风口203进入壳体201中,在与元件组230发生热交换后,自第一通风口202中逸出壳体201之外。其中,电子装置200处于垂直放置状态,出于安全性的考量,第一通风口202与第一散热组件221之间需要设置滤网224,这是由于电子装置200处于垂直放置状态时,元件组230中电性线路工作中可能形成的火花会掉落至第一通风口202处,而在气流的作用下火花会进入壳体201的内部,造成其它元件的损伤或者异常。因此,电子装置200处于垂直放置状态时,需控制滤网224于滑轨223上朝向第二区段2232中移动,并使得部分滤网224进入第二区段2232所在的区域中,即滤网224位于第二位置。较佳地,还可通过调整滤网224的长度,使得滤网224全部位于第二区段2232中。本实施例中,部分滤网224置于第一散热组件221及第二散热组件222的上方,部分滤网224位于第一散热组件221与第一通风口202之间,且第二散热组件222与第二通风口203之间也未设置滤网224。同样的,由于第二通风口203与第二散热组件222之间的未设置滤网224,流经元件230的气流增加,第一风扇2211及第二风扇2221可以通过较小的转速而提供相似的散热能力。此外,滤网224的移除也是气流通过的阻力变小,因此,电子装置200运作时整体的噪音下降。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分别以电子装置200位于水平状态或者垂直状态为例进行说明,依据电子装置200的水平状态或者垂直状态,控制可移动的滤网224在滑轨223上滑动,相当于移除现有技术中固定在第一通风口201及/或第二通风口203的滤网224,以控制第一风扇2211及/或第二风扇2221转速,进而降低电子装置200工作时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但,需要了解的是,第一使用状态及第二使用状态并不局限于水平状态即垂直状态,电子装置200可以是任意放置角度例如30°、45°、60°、120°等,此时,滤网224可依据实际需要而被移动,进而移除位于第一通风口202及/或第二通风口203处的部分或者全部滤网224,例如,电子装置200相对于水平面呈120°放置时,第一散热组件221与第一通风口203之间的空隙中,滤网224部分覆盖空隙(图7中所示,滤网224完全覆盖第一散热组件221与第一通风口20之间的空隙3),但不以此为限。
基于上述电子装置20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藉由控制电子装置200中的滤网224在滑轨223上移动,移除位于第一通风口及/或第二通风口出的滤网。
电子装置200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第一感测器210感测电子装置200的使用状态;
步骤2、依据电子装置200的使用状态,控制单元250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步骤3、依据控制信号,控制滤网224在滑轨223上移动,移除位于第一通风口202及/或第二通风口203处的部分或者全部滤网;
其中,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及第二使用状态,当电子装置200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滤网224于滑轨223上移动并位于第一位置;当电子装置200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滤网224于滑轨223上移动并位于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相异。
综上,本发明通过第一感测器感测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并依据使用状态,驱动可移动的滤网在滑轨上移动,以使得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处仅设置部分滤网或者未设置滤网,以降低噪音,提高用户体验。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括,
滑轨,其位于该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二通风口之间,
滤网,该滤网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滑轨上;以及
第一感测器,该第一感测器用以感测该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
其中,该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及第二使用状态,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一位置;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相异,当该滤网位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二通风口处仅设置部分该滤网或者未设置该滤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及第二散热组件,该第一散热组件及该第二散热组件分别设置于该滑轨相对的两端,该第一散热组件邻近该第一通风口,该第二散热组件邻近该第二通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二散热组件转动形成气流,该气流自该第二通风口流入,且自该第一通风口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轨包括第一区段及自该第一区段的端部延伸出的第二区段,该第一区段叠置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该第二区段位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一通风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使用状态为该电子装置处于水平放置状态,该第一位置为该滤网位于该滑轨的第一区段上,该滤网叠置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使用状态为该电子装置处于垂直放置状态,该第二位置为该滤网位于该滑轨的第二区段上,该滤网位于该第一散热组件与该第一通风口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网包括多个拼接片及多个固定件,每一该固定件连接相邻的两个该拼接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器为重力感测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投影仪。
10.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用于降低该电子装置的噪音,该电子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
感测该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
依据该使用状态,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依据该控制信号,控制该电子装置的滤网于该电子装置的滑轨上移动,该滑轨位于该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二通风口之间,
其中,该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及第二使用状态,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一位置;当该电子装置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滤网于该滑轨上移动并位于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相异,当该滤网位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二通风口处仅设置部分该滤网或者未设置该滤网。
CN201710106016.4A 2017-02-24 2017-02-24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842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6016.4A CN106842782B (zh) 2017-02-24 2017-02-24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6016.4A CN106842782B (zh) 2017-02-24 2017-02-24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2782A CN106842782A (zh) 2017-06-13
CN106842782B true CN106842782B (zh) 2019-01-18

Family

ID=59134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6016.4A Active CN106842782B (zh) 2017-02-24 2017-02-24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2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767A (zh) * 2019-08-05 2020-10-27 莲花丝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
CN113669877A (zh) * 2020-04-30 2021-11-19 青岛海尔多媒体有限公司 用于投影设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5855Y (zh) * 2006-12-31 2008-05-2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扇框结构及采用该扇框的风扇及装有该风扇的散热装置
CN104316648A (zh) * 2014-10-17 2015-01-2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气流感测装置
JP2016057556A (ja) * 2014-09-12 2016-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605207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461240A (zh) * 2014-06-10 2017-02-22 惠而浦公司 利用选择性过滤来净化空气的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4339A (ja) * 2009-03-03 2010-09-16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5855Y (zh) * 2006-12-31 2008-05-2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扇框结构及采用该扇框的风扇及装有该风扇的散热装置
CN106461240A (zh) * 2014-06-10 2017-02-22 惠而浦公司 利用选择性过滤来净化空气的空调器
JP2016057556A (ja) * 2014-09-12 2016-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4316648A (zh) * 2014-10-17 2015-01-2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气流感测装置
CN10605207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2782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278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488943U (zh) 一种计算机芯片除尘散热处理装置
US8147072B2 (en) Cooling module for use with a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3433247B (zh) 电子设备除尘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499909B (zh) 一种投影装置
CN103091946A (zh) 图像投影装置
US20090009728A1 (en) Projector with an external air filtration device
CN208324929U (zh) 一种具有散热保护功能的充电桩机柜
CN102830732A (zh) 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控制单元
CN110779093A (zh) 具有可调节过滤装置位置的空调
CN209471328U (zh) 电子设备
CN102036532B (zh) 散热装置
CN101430486A (zh) 投影机
CN103293839B (zh) 一种投影机自动防尘系统
JP201612570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471937A (zh) 内窥镜装置
CN209657071U (zh) 一种密封散热光机结构
CN111061354A (zh) 一种用于cpu的散热结构
CN108776513A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计算机主机箱
CN212259091U (zh) 新型快速视觉定位传感器
CN205485869U (zh) 风扇模组
CN101820737B (zh)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风扇控制方法
CN206788762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
CN206431412U (zh) 一种用于光机模块的荧光轮散热装置
JP2019203937A (ja) 支持システム、及び支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3

Address after: 239000 no.2168 Qingliu East Road, Suzhou modern industrial park, Chuzhou,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g Electronics (Ch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Zhujianglu Road high tech Zone, Jiangsu, No. 169,

Co-patentee before: Qisda Corp.

Patentee before: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