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9842A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39842A CN106839842A CN201710245593.1A CN201710245593A CN106839842A CN 106839842 A CN106839842 A CN 106839842A CN 201710245593 A CN201710245593 A CN 201710245593A CN 106839842 A CN106839842 A CN 1068398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tube
- heat
- heat pipe
- ground floor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层内管、第二层内管和外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组成双层内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套有第二层内管;所述外管套有双层内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相通;所述第一层内管和外管之间为封闭结构并构成环形通道热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工作介质可以与环形通道热管工作介质进行换热;所述环形通道热管与外部进行换热;所述双层内管工作介质循环进出都在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的一端用于实现双层内管同侧同工作介质逆流换热。所述翅片管包括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所述环形通道热管内设有内管翅片,所述内管翅片设在第一层内管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背景技术
当今矿物质能源日趋短缺,人类居住环境也遭受的严峻破坏,尤其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冰川逐渐缩小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正一步一步危及岛国,威胁沿海城市的安全,这已是不争事实。我国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久久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使人们患肺癌几率大幅上升,雾霾现象严重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原因在于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向大气排放的废气日益增多所致,而自然界本身自发因素居少。我们也知道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差不多会有80%以上是需要经过热能转换的过程,热能转换设备主要依靠换热设备来实现的。人类许多活动及生产实践都离不开能源,而我国大多数能源来自矿物质能源,矿物质能源消耗会产生导致对环境不利的气体排放。由此我国竭力倡导对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同时大力研究开发节能设备新产品新技术,而热能转换设备当属节能减排最为关键的设备。热管就是属于这种高效热能转换设备之一,且使用面非常广,主要应用于热电厂、冶炼厂、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生产企业等。从过去采用毛细管虹吸形式热管,发展到今天重力式热管,再到套管式径向传热式热管以及磁力热管等等,种类繁多,按结构形式可区分为:普通热管、分离式热管、毛细泵回路热管、微型热管、平板热管、径向热管等。发明人注意到径向传热式热管具有许多传统重力式热管无法比拟优势,在现有产品使用情况来看,套管式热管不仅具有生产成本低廉,其换热效率是传统重力热管1.2倍,虽然套管径向传热式热管的发明专利国内外已经有十几个了,但未发现有三层套管式热管。
我们知道热量是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温差是传热的动力,人们生产实践都是希望热能从一个介质朝另一个介质方向传递或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递,具有指定性和目标性的,因为热分子运动不具备方向性,所以在换热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使分子热能传递朝我们需要方向传递,就必须减小同侧介质温差,加大两侧需要热能交换的平均温差,这是有利于换热的,也是符合场协同理论的,场协同理论告诉我们:当两流体采用逆流换热方式时,若速度场横截面均匀一致时,还有温度梯度场在换热横截面大小相等时,其温度梯度场和速度场的矢量和夹角余弦值趋于零,那么场协同是最理想的,其换热效率也是最佳的。所以我们尽量把换热形式变得使同侧热流弱化,异侧换热热流最大化,因为热分子运动是没有方向性可言,也无法去阻止同侧由温差导致热能选择无益的同侧方向传递,只有优化两侧流体流动方式,使温度梯度场趋于均匀一致,从而赢得换热效率最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根据场协同理论,提供一种换热效率最大化的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有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的翅片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层内管、第二层内管和外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组成双层内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套有第二层内管;所述外管套有双层内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相通;所述第一层内管和外管之间为封闭结构并构成环形通道热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工作介质可以与环形通道热管工作介质进行换热;所述环形通道热管与外部进行换热;所述双层内管工作介质循环进出都在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的一端用于实现双层内管同侧同工作介质逆流换热;所述双层内管的工作介质可以是水,所述环形通道热管工作介质为水、氟利昂、甲醇、丙酮、油等一种或多种介质。
所述环形通道热管优于现行热管绝热段结构形式,并形成蒸发段包围冷凝段结构方式,使之变得更加紧凑,由此可以百分之百实现此间快速相变传热方式,由汽化吸收潜热再到冷凝释放潜热,这比导热方式实现热传递效率要高得多,潜热释放与潜热吸收过程是跃迁式实现热量的转移,一般热导体传热方式是无法比拟的,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传热。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内管为工作介质进入管,所述第二层内管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层内管为工作介质输出管,所述第一层内管的一端为开口结构用于工作介质输出,另一端为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之间还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由保温套管与第二层内管组成,所述保温套管与第二层内管之间为真空结构,所述隔热层设在工作介质循环进出口处,以避免把换来的较高温度热量被较低温度同介质流体吸走,并把温度降下来。
一种设有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的翅片管,包括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所述环形通道热管内设有内管翅片,所述内管翅片设在第一层内管上。
本发明翅片管第一层内管外设有内管翅片,这不仅有利于加速水蒸汽的冷凝速度,也有利于气液两侧换热能力趋于平衡,因为气态流体比液态流体换热系数低许多,增加水蒸气换热面积,有利于两侧换热能力平衡,也相对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消耗量,使热管变得更加紧凑些,体现单位体积换热能力的增强;而且内管翅片在这里可以替代管内的吸芯,可把凝结水导流到外管内壁上吸热而蒸发。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外管翅片,增加外管的换热能力。
优选地,所述内管翅片不与外管内壁接触,所述内管翅片与外管内壁间距为0.1~1mm;内管翅片与外管内壁距离适当到可以搭凝结水水桥,用于将第一层内管的液态工作介质通过内管翅片导流到外管内壁吸热而蒸发。
优选地,所述内管翅片围着第一层内管外壁呈梅花状分布,所述内管翅片上设有裂口,形成气体的通道用于气体自由流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翅片管属径向传热热管,它具有传热效率高,轴向长度短,体积小,单位换热重量轻优势。
本发明翅片管管内无须设置吸芯,可借助第一层内管的内管翅片导流凝结水流到外管的内壁上吸热并得到蒸发,从而可以使外管整个内壁成为相变液体吸热蒸发表面积,比之常规套管式热管吸热而蒸发的表面积要大许多,因为常规套管式热管液体相变介质是沉积在热管底部的,其蒸发表面积非常有限,对比离心套管式热管亦然如此,不过该类套管式热管虽然蒸发表面积有些增大,这是靠躺卧放置的,致使其使用方式受到限制,相较采用吸芯来导流凝结水的热管其液体阻力要小许多。
本发明翅片管没有绝热段,外管与第一层内管间封闭所形成的环形通道热管没有绝热段,从而使本发明热管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也相应降低了成本,使蒸汽以非常短距离方式流动,减少蒸汽流动阻力,加快了循环速度。
本发明翅片管设置内管翅片以加强第一层内管外壁气相侧换热能力,使气液两侧换热能力趋于平衡,可降低成本,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翅片管双层内管工作介质进出口设计在同一端便于安装与维修,热管垂直倒立皆适宜,其使用范围进一步得到扩大。
本发明翅片管冷凝段与蒸发段融为一体均设在环形通道热管中,缩小了整个热管体积及长度,同时蒸汽流程阻力减小,冷凝液流动阻力也变小,致使气-液相变循环速度得到加快。
本发明翅片管散热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远距离方式,也可以采用就近方式散热,同样,既可以采用风冷散热,也可以采用水冷方式散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本发明翅片管双层内管工作介质采用逆流换热,逆流换热平均温差可实现最大化,可使双层内管轴向温差变小,减小同侧传热的不利因素。
附图说明
图1 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 翅片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层内管2、第二层内管3和外管1,第一层内管2和第二层内管3组成双层内管,第一层内管2套有第二层内管3;外管1套有双层内管;第一层内管2和第二层内管3相通;第一层内管2和外管1之间为封闭结构并构成环形通道热管4,第一层内管2工作介质可以与环形通道热管4工作介质进行换热;环形通道热管4与外部进行换热;双层内管工作介质循环进出都在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的一端用于实现双层内管同侧同工作介质逆流换热;双层内管的工作介质为水,环形通道热管4工作介质为氟利昂。
第二层内管3为工作介质进入管,第二层内管3两端为开口结构,第一层内管2为工作介质输出管,第一层内管2的一端为开口结构用于工作介质输出,另一端为封闭结构。
第一层内管2和第二层内管3之间还设有隔热层5,隔热层5由保温套管51与第二层内管3组成,保温套管51与第二层内管3之间为真空结构,隔热层5设在工作介质进出口处。
本实施例采用三层套管结构形式,首先是外管1通过吸收烟气热能或外界其它热能,致使外管1与双层内管之间的环形通道热管4工作介质汽化,已汽化了具有潜热的工作介质无须沿着较长的轴向方向运动而流向冷凝端,而是沿着径向轴心短距离流动去传递热能,并可迅速无阻力地向着轴心短距离流动,把潜热释放给第一层内管2的水,自己又重新冷凝成液体,就这样反复汽化、冷凝,周而复始地相变运动着,冷凝段与蒸发段均在环形通道热管中;而第一层内管2的水获得环形通道热管4内工作介质潜热后又沿径向方向传递给第二层内管3里的水。而通过第一层内管2水与第二层内管3水逆流同介质换热后,这双层内管内的水轴向温差会变小,从而减少了不利的换热因素,把轴向温差缩小就会相应增大径向平均温差,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设计加强了两种逆流换热方式的结合紧密度,第一种是双层内管在轴向空间上同介质换热的逆流,第二种是径向上双层内管同介质和环形通道热管4介质在时间上的逆流换热,从而实现了两维度逆流换热方式,致使整体平均换热温差变得最大化,这是有助于提高热管换热效率的,热管单位换热量的体积得到缩小,并降低了热管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由于双层内管工作介质循环进出都在热管的一端,因此热管安装方便灵活,维修也容易许多,而且组合方式简单,可以把热管倒立成排组合,也可以垂直组合以及横放组合,便于维修及拆卸方便,清理污垢方便等。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翅片管,包括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10,环形通道热管内设有内管翅片7,内管翅片7设在第一层内管101上,内管翅片7不与外管102内壁接触,内管翅片7与外管102内壁间距为0.5mm,内管翅片7围着第一层内管101外壁呈梅花状分布,内管翅片7上设有裂口,形成气体的通道用于气体自由流动;外管102的外壁上设有外管翅片6。
本实施例翅片管第一层内管101外设有内管翅片7,这不仅有利于加速水蒸汽的冷凝速度,也有利于气液两侧换热能力趋于平衡,因为气态流体比液态流体换热系数低许多,增加水蒸气换热面积,有利于两侧换热能力平衡,也相对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消耗量,使热管变得更加紧凑些,体现单位体积换热能力的增强;而且内管翅片7在这里可以替代管内的吸芯,可把凝结水导流到外管102内壁上吸热而蒸发。
本实施例翅片管采用三层套管结构方式的热管,与现有套管式热管及传统的重力式热管不同之处在于更进一步加强了径向传热能力,增大径向传热深度(换热流程),使径向两侧传热介质平均温差最大化,并极大削弱同侧轴向传热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场协同理论,把温度梯度场与流体速度场很好有机协同起来,使热流密度向着热管径向方向传递,设有内管翅片7和外管翅片6,增强了热管传热能力,以使气液两侧换热能力趋于平衡,提高热管综合换热能力,缩小设备单位换热量体积,并且换热系数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节约热能,热管生产企业可降低生产成本,设备运行企业可得到能耗降低。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层内管、第二层内管和外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组成双层内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套有第二层内管;所述外管套有双层内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相通;所述第一层内管和外管之间为封闭结构并构成环形通道热管,所述第一层内管工作介质可以与环形通道热管工作介质进行换热;所述环形通道热管与外部进行换热;所述双层内管工作介质循环进出都在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的一端用于实现双层内管同侧同工作介质逆流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内管为工作介质进入管,所述第二层内管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层内管为工作介质输出管,所述第一层内管的一端为开口结构用于工作介质输出,另一端为封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内管和第二层内管之间还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在工作介质循环进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由保温套管与第二层内管组成,所述保温套管与第二层内管之间为真空结构。
5.一种设有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的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所述环形通道热管内设有内管翅片,所述内管翅片设在第一层内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外管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翅片不与外管内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翅片与外管内壁间距为0.1~1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翅片围着第一层内管外壁呈梅花状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翅片上设有裂口,形成气体的通道用于气体自由流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45593.1A CN106839842B (zh) | 2017-04-14 | 2017-04-14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45593.1A CN106839842B (zh) | 2017-04-14 | 2017-04-14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39842A true CN106839842A (zh) | 2017-06-13 |
CN106839842B CN106839842B (zh) | 2022-12-06 |
Family
ID=59147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45593.1A Active CN106839842B (zh) | 2017-04-14 | 2017-04-14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3984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9479Y (zh) * | 2000-02-23 | 2000-12-06 | 江苏科圣高温热管设备制造公司 | 气-液相中、低温径向热管换热器 |
JP2006275480A (ja) * | 2005-03-30 | 2006-10-12 |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 高温空気加熱器における伝熱管の補修・撤去方法及び伝熱管の構造 |
CN101408350A (zh) * | 2008-11-27 | 2009-04-15 | 浙江大学 | 同轴套管式u型集热管 |
CN102278832A (zh) * | 2011-08-30 | 2011-12-14 | 河北光源太阳能有限公司 | 内聚光减容太阳能中高温集热管及制作方法 |
CN206787355U (zh) * | 2017-04-14 | 2017-12-22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
2017
- 2017-04-14 CN CN201710245593.1A patent/CN1068398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9479Y (zh) * | 2000-02-23 | 2000-12-06 | 江苏科圣高温热管设备制造公司 | 气-液相中、低温径向热管换热器 |
JP2006275480A (ja) * | 2005-03-30 | 2006-10-12 |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 高温空気加熱器における伝熱管の補修・撤去方法及び伝熱管の構造 |
CN101408350A (zh) * | 2008-11-27 | 2009-04-15 | 浙江大学 | 同轴套管式u型集热管 |
CN102278832A (zh) * | 2011-08-30 | 2011-12-14 | 河北光源太阳能有限公司 | 内聚光减容太阳能中高温集热管及制作方法 |
CN206787355U (zh) * | 2017-04-14 | 2017-12-22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39842B (zh) | 2022-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95727A (zh) |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及其应用和余热锅炉 | |
CN101892964B (zh) | 万米单深井重力真空辅助热管循环干热岩发电方法及装置 | |
CN107388861A (zh) | 热壁式换热器 | |
CN102620587B (zh) | 一种管壳式脉动热管换热器 | |
CN206656634U (zh) |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及其余热锅炉 | |
CN201637149U (zh) | 螺旋脉动热管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5737631A (zh) | 一种用于横流冷却塔的热管式节水装置 | |
CN107130694A (zh) | 墙体自动蓄热排热装置及利用其实现墙体自动隔热的方法 | |
CN206787355U (zh)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
CN205066525U (zh) | 一种热管 | |
CN204438314U (zh) | 基于分离式热管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耦合室内供暖系统 | |
CN106288452A (zh) | 一种渐缩渐扩喷管式热管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6382836B (zh) | 分离型热管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 |
CN104566616A (zh) | 基于分离式热管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耦合室内供暖系统 | |
CN105509376B (zh) | 一种高效换热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 |
CN212806114U (zh) | 一种同轴组合套管式换热器 | |
CN105674783B (zh) | 利用地热能的喷气式lng汽化系统 | |
CN106839842A (zh) | 一种高效径向传热的热管及其翅片管 | |
CN1595010A (zh) | 真空玻璃盖板热管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858096U (zh) | 万米单深井重力真空辅助热管循环干热岩发电装置 | |
RU198334U1 (ru) | Термосифон | |
CN203744369U (zh) | 一种新型热管取暖器 | |
CN106017169A (zh) | 一种采用自循环中间介质的lng汽化器及实现方法 | |
CN202793115U (zh) | 一种横置式热管 | |
CN205843449U (zh) | 一种利用相变换热技术的lng汽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