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7409B -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37409B
CN106837409B CN201710049365.7A CN201710049365A CN106837409B CN 106837409 B CN106837409 B CN 106837409B CN 201710049365 A CN201710049365 A CN 201710049365A CN 106837409 B CN106837409 B CN 106837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shift
monorail crane
winch
road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93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37409A (zh
Inventor
温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493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37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37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7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37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7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3/00Transport specially adapted to underground conditions
    • E21F13/04Transport of mined material in gravity inclines; in staple or inclined shaf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联巷总成,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之间的斜联巷,所述斜联巷与所述直巷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有轨道,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所述抹角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由于在移变列车进入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防止移变列车与拐角处的煤柱之间发生干涉;同时,在抹角与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当移变列车出现掉道或侧翻时,有防侧翻单体的防护会更加安全,为处理掉道或侧翻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抹角处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防止抹角处坍塌。

Description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放置移变列车的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有一道移变列车,长约184米,随着工作面的回采,需要4个联巷的空间放置移变列车,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因此设计出斜联巷,进行放置移变列车,这样就可以增加150米的产量,做到回采率最大化,减少能源浪费,而移变列车如何进入斜联巷就成了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变列车能够顺利进入的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联巷总成,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之间的斜联巷,所述斜联巷与所述直巷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有轨道,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所述抹角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直轨和一条弯轨,所述弯轨位于两条所述直轨之间并铺设在所述拐角处,所述防侧翻单体打设在所述弯轨与所述抹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尾布置一台后绞车,所述移变列车进入侧的所述直巷中布置一台校正绞车;
所述前绞车用于拉动所述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
所述后绞车用于拉拽所述移变列车,控制所述移变列车的前进速度;
所述校正绞车用于当所述移变列车转弯时,校正所述移变列车的位置,防止所述移变列车侧翻。
进一步地,所述移变列车上布置滑轮,所述校正绞车的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校正绞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联巷的顶板上设有弯单轨吊、双排单轨吊、U型单轨吊,所述双排单轨吊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单轨吊和内单轨吊,上述单轨吊按照所述弯单轨吊、所述外单轨吊、所述U型单轨吊和所述内单轨吊的顺序依次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相邻所述直巷之间开设所述斜联巷;
在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所述抹角;
利用钢筋网对所述抹角进行补强支护;
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所述轨道;
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所述防侧翻单体。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钢筋网对所述抹角进行补强支护的步骤后,在所述斜联巷的煤壁上铺设冷却水管和电缆钩。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一种斜联巷总成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尾布置一台后绞车,所述移变列车进入侧的所述直巷中校正绞车;
所述前绞车拉动所述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
所述后绞车拉拽所述移变列车,控制所述移变列车的前进速度;
当所述移变列车转弯时,所述校正绞车校正所述移变列车的位置,防止所述移变列车侧翻;
所述前绞车、所述后绞车和所述校正绞车同时工作。
进一步地,当所述移变列车进入到所述斜联巷中,
将所述移变列车的高压电缆和通讯线吊挂在所述斜联巷的煤壁上的电缆钩上;
用防爆叉车将所述移变列车的高压电缆板车、油脂车板车、乳化油箱板车和高压接线盒板车回撤,并存放在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斜联巷的顶板上设有弯单轨吊、双排单轨吊、U型单轨吊,所述双排单轨吊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单轨吊和内单轨吊,上述单轨吊按照所述弯单轨吊、所述外单轨吊、所述U型单轨吊和所述内单轨吊的顺序依次连接;
当所述移变列车进入到所述斜联巷的过程中,单轨吊电缆依次经过所述弯单轨吊、所述外单轨吊、所述U型单轨吊和所述内单轨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在移变列车进入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防止移变列车与拐角处的煤柱之间发生干涉;同时,在抹角与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当移变列车出现掉道或侧翻时,有防侧翻单体的防护会更加安全,为处理掉道或侧翻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抹角处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防止抹角处坍塌。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联巷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联巷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联巷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斜联巷总成 11-斜联巷 12-轨道
13-抹角 14-防侧翻单体 15-校正绞车
16-弯单轨吊 17-双排单轨吊 18-U型单轨吊
19-前绞车 121-直轨 122-弯轨
151-钢丝绳 171-外单轨吊 172-内单轨吊
2-直巷 3-移变列车 3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斜联巷总成1,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2之间的斜联巷11,斜联巷11与直巷2之间倾斜设置,斜联巷11中铺设有轨道12,移变列车3进入斜联巷11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13,抹角13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抹角13与轨道12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14。
常见的联巷形成在相邻的直巷之间,并且联巷与支巷之间相互垂直,联巷用于连接相邻的直巷,方便放置开采的工具。
本发明中的斜联巷11与支巷2之间倾斜设置,即不是相互垂直的。如图1所示,形成的斜联巷11与左侧的煤柱的下方之间呈锐角,与右侧的煤柱的下方之间呈钝角。移变列车3从图1下方的直巷2进入到斜联巷11中,斜联巷11与下方的支巷2之间为拐角处,由于此处斜联巷11与右侧的煤柱的下方之间呈钝角,当移变列车3从下方直巷2的右侧进入拐角处,容易与此处的煤柱发生干涉。因此,需要将此处的煤柱的钝角切除,形成抹角13。
由于在移变列车进入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防止移变列车与拐角处的煤柱之间发生干涉;同时,在抹角与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当移变列车出现掉道或侧翻时,有防侧翻单体的防护会更加安全,为处理掉道或侧翻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抹角处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防止抹角处坍塌。
本实施例中,轨道12包括两条直轨121和一条弯轨122,弯轨122位于两条直轨121之间并铺设在拐角处,防侧翻单体14打设在弯轨122与抹角13之间。
弯轨122起到连接两条直轨121的作用,同时弯轨122方便移变列车平缓进入斜联巷11中。
较佳地,根据进入斜联巷11的弯轨122的曲率半径20m和移变列车在进入段的尺寸,并且留出行人和打防侧翻单体14的空间确定出抹角13的尺寸为2000mm×2000mm。这里的抹角13的尺寸是指煤柱的钝角被切除的两条边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斜联巷11中移变列车3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19,斜联巷11中移变列车3的车尾布置一台后绞车(图未示),移变列车3进入侧的直巷2(即下方的直巷2)中布置一台校正绞车15;前绞车19用于拉动移变列车3进入斜联巷11;后绞车用于拉拽移变列车3,控制移变列车3的前进速度;校正绞车15用于当移变列车3转弯时,校正移变列车3的位置,防止移变列车3侧翻。
可选地,将前后绞车上的电铃与校正绞车15的电铃并联起来,达到同时通讯的效果,并将前绞车19的远程控制按钮延长至校正绞车15上,操作时方便及时掌握情况避免掉道。
较佳地,如图1所示,移变列车3上布置滑轮31,校正绞车15的钢丝绳151穿过滑轮31,钢丝绳151的一端固定在校正绞车15上。
其中,前后绞车都要打设锵柱,并将各自的钢丝绳固定在锵柱底座上,滑轮31固定在移变列车3的工作面侧乳化液箱连接板上,把校正绞车15的钢丝绳151穿过滑轮31上,钢丝绳151的一头固定在校正绞车15的锵柱底盘上,之后三个绞车相互配合,控制好速度,期间慢速操作绞车防止移变列车掉道。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斜联巷11的顶板上设有弯单轨吊16、双排单轨吊17、U型单轨吊18,双排单轨吊17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单轨吊171和内单轨吊172,上述单轨吊按照弯单轨吊16、外单轨吊171、U型单轨吊18和内单轨吊172的顺序依次连接。
其中,U型单轨吊18用于连接双排单轨吊17的外单轨吊171和内单轨吊172,弯单轨吊16与双排单轨吊17的外单轨吊171连接。
弯单轨吊16方便单轨吊电缆平缓进入斜联巷11中;U型单轨吊18用于把单轨吊电缆从外单轨吊171过渡放置到内单轨吊172上。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在相邻直巷2之间开设斜联巷11;
步骤S202:在移变列车3进入斜联巷11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13;
步骤S203:利用钢筋网对抹角13进行补强支护;
步骤S204:斜联巷11中铺设轨道12;
其中,轨道12包括两条直轨121和一条弯轨122,弯轨122位于两条直轨121之间并铺设在拐角处。
步骤S205:抹角13与弯轨122之间打设防侧翻单14;
步骤S206:在斜联巷11的煤壁上铺设冷却水管(图未示)和电缆钩(图未示);
其中,将冷却水管用三通连接,用堵头将空出的一头封堵,并吊挂在斜联巷11的煤壁上;并提前在斜联巷11的煤壁上打孔将电缆钩吊挂在煤壁上。
步骤S207:斜联巷11中移变列车3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19,斜联巷11中移变列车3的车尾布置一台后绞车,移变列车3进入侧的直巷2(即下方的直巷2)中布置一台校正绞车15;
步骤S208:在斜联巷11的顶板上设有弯单轨吊16、双排单轨吊17、U型单轨吊18,双排单轨吊17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单轨吊171和内单轨吊172,上述单轨吊按照弯单轨吊16、外单轨吊171、U型单轨吊18和内单轨吊172的顺序依次连接。
其中,步骤S204、S206、S207和S208没有固定的顺序,在切出抹角13后,并对抹角13进行了补强支护后,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斜联巷总成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前绞车19拉动移变列车3进入斜联巷11;
步骤S302:后绞车拉拽移变列车3,控制移变列车3的前进速度;
步骤S303:当移变列车3转弯时,校正绞车15校正移变列车3的位置,防止移变列车3侧翻,前绞车19、后绞车和校正绞车15同时工作;
其中,步骤S301-S303为拉移变步骤,三台绞车一台(前绞车19)固定于移变列车前,通过绞车转动拉移变列车前行;一台(后绞车)在移变列车的尾部,防止巷道有坡度时,无法控制移变列车前进速度,在移变列车后面拉;校正绞车15通过滑轮作用于移变列车转弯处,移变列车转弯时,如果有侧翻现象,可以使用校正绞车15拉,进行校正。拉移变时三台绞车是以一定的速度同时工作的。
步骤S304:当移变列车3进入到斜联巷11中,将移变列车3的高压电缆和通讯线吊挂在斜联巷11的煤壁上的电缆钩上;
步骤S305:用防爆叉车将移变列车3的高压电缆板车、油脂车板车、乳化油箱板车和高压接线盒板车回撤,并存放在地面;
由于整套移变列车的设备是循环使用的,即一个工作面采完后搬到下一个工作面继续使用,当工作面推进到斜联巷时,高压电缆数量少,将其挂至煤壁上,其他的东西都回收了,这四台板车也空置了,可以将其回收至地面,等下个面用时再下井。
步骤S306:当移变列车3进入到斜联巷11的过程中,单轨吊电缆依次经过弯单轨吊16、外单轨吊171、U型单轨吊18和内单轨吊172。
按照拉移变步骤将移变列车3全部放置在斜联巷11中,当单轨吊电缆进入双排单轨吊17时,将U型单轨吊18对接在双排单轨吊17上,将长余的单轨吊电缆从外单轨吊171上放置在内单轨道172上,每拉一次单轨吊电缆,转放一次,直至将单轨吊电缆全部放置在斜联巷11中。
较佳地,随着工作面的回采,高压液管也长余很多,根据液管长度回收高压液管,并将回撤下来的高压液管放置在下一个工作面,为安装备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增加了原煤的回采率,提高能源的回收利用率,节资降耗,增产创收。
2、省时省力,降低工人劳动量,减少劳动强度,减少人员开支,降低成本,增加安全保障,提到劳动效率,增加安全可靠性系数,有效避免人员伤害,做到安全高效生产。
3、提高了工作面的整个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电缆和通讯系统的故障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弯轨、弯单轨吊、双排单轨吊、U型单轨吊加工完成后,可重复使用减少浪费,所有工作面都可以使用,材料达到最大利用率。
5、设计独特,充分利用斜联巷空间,减少空间浪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斜联巷总成,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直巷之间的斜联巷,所述斜联巷与所述直巷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抹角,所述抹角位于所述斜联巷与右侧的所述煤柱的下方之间,所述抹角的尺寸为2000mm×2000mm,所述抹角利用钢筋网补强支护,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防侧翻单体;
所述斜联巷的顶板上设有弯单轨吊、双排单轨吊、U型单轨吊,所述双排单轨吊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单轨吊和内单轨吊,上述单轨吊按照所述弯单轨吊、所述外单轨吊、所述U型单轨吊和所述内单轨吊的顺序依次连接;
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尾布置一台后绞车,所述移变列车进入侧的所述直巷中布置一台校正绞车;
所述前绞车用于拉动所述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
所述后绞车用于拉拽所述移变列车,控制所述移变列车的前进速度;
所述校正绞车用于当所述移变列车转弯时,校正所述移变列车的位置,防止所述移变列车侧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联巷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直轨和一条弯轨,所述弯轨位于两条所述直轨之间并铺设在所述拐角处,所述防侧翻单体打设在所述弯轨与所述抹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联巷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变列车上布置滑轮,所述校正绞车的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校正绞车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相邻所述直巷之间开设所述斜联巷;
在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的拐角处的煤柱切出所述抹角,所述抹角位于所述斜联巷与右侧的所述煤柱的下方之间,所述抹角的尺寸为2000mm×2000mm;
利用钢筋网对所述抹角进行补强支护;
所述斜联巷中铺设所述轨道和所述弯单轨吊、所述双排单轨吊和所述U型单轨吊;
所述抹角与所述轨道之间打设所述防侧翻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钢筋网对所述抹角进行补强支护的步骤后,在所述斜联巷的煤壁上铺设冷却水管和电缆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联巷总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头布置一台前绞车,所述斜联巷中所述移变列车的车尾布置一台后绞车,所述移变列车进入侧的所述直巷中布置一台校正绞车;
所述前绞车拉动所述移变列车进入所述斜联巷;
所述后绞车拉拽所述移变列车,控制所述移变列车的前进速度;
当所述移变列车转弯时,所述校正绞车校正所述移变列车的位置,防止所述移变列车侧翻;
所述前绞车、所述后绞车和所述校正绞车同时工作;
当所述移变列车进入到所述斜联巷的过程中,单轨吊电缆依次经过所述弯单轨吊、所述外单轨吊、所述U型单轨吊和所述内单轨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联巷总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变列车进入到所述斜联巷中,
将所述移变列车的高压电缆和通讯线吊挂在所述斜联巷的煤壁上的电缆钩上;
用防爆叉车将所述移变列车的高压电缆板车、油脂车板车、乳化油箱板车和高压接线盒板车回撤,并存放在地面。
CN201710049365.7A 2017-01-23 2017-01-23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6837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9365.7A CN106837409B (zh) 2017-01-23 2017-01-23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9365.7A CN106837409B (zh) 2017-01-23 2017-01-23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7409A CN106837409A (zh) 2017-06-13
CN106837409B true CN106837409B (zh) 2020-04-17

Family

ID=59120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9365.7A Active CN106837409B (zh) 2017-01-23 2017-01-23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374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2751B (zh) * 2018-06-28 2020-04-24 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 单轨吊机车就地掉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3384C2 (de) * 1993-02-05 1995-07-13 Neuhaeuser Gmbh & Co Transportanlage für den Untertagetransport von Sprengstoffen
CN201932195U (zh) * 2010-11-30 2011-08-17 淄博市王庄煤矿 斜巷自动常闭式柔性挡车装置
CN102913684B (zh) * 2012-09-24 2015-02-25 赵云飞 采煤巷道电缆支架车
CN203257456U (zh) * 2013-05-08 2013-10-3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斜联巷的移变列车巷
CN204198214U (zh) * 2014-11-11 2015-03-1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甩车导向装置的巷内轨道车提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7409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2368B (zh) 大跨度架空管道滑移安装方法
CN103669216A (zh) 一种钢箱梁散拼滑移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1476292B (zh) 一种安装预制梁的方法及设备
CN203284165U (zh) 边坡材料运输系统
CN103132690B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模板及其支模方法
CN103993736A (zh) 一种剪力墙模板用紧固螺栓
CN106837409B (zh) 斜联巷总成、斜联巷总成的形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CN204299145U (zh) 用于外爬式塔吊支撑框架安装的操作平台
CN103352559A (zh) 储罐维修专用挂式活动作业平台
CN106835864A (zh) 高铁无砟轨道维修整体道床切割运输方法
CN205417623U (zh) 长台阶物料转运机
CN104018429B (zh) 一种软基处悬臂梁直线段施工支架系统及其搭设方法
CN103277112A (zh) 隧道工程列车式快速升降折叠工作平台
CN104389605A (zh) 一种采煤工作面密集钢丝绳掩护回撤方法
CN103742193B (zh) 一种井下采空区水力充填软性滤水管的安装方法
CN203947420U (zh) 一种软基处悬臂梁直线段施工支架系统
CN204703740U (zh) 快速拆装可循环利用的地下洞室竖井施工爬梯
CN204037857U (zh) 浮式生产储油卸货装置用靠泊碰垫结构
CN204311457U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用组合式支护体系
CN206736805U (zh) 一种拼装式移动车挡
CN203891470U (zh) 一种剪力墙模板用紧固螺栓
CN104444977A (zh) 可调式物料垂直运输索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2073225U (zh) 一种局部构造防渗漏彩钢瓦屋面
CN205296213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衬砌台车
CN107130990A (zh) 一种大采高工作面拆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