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23087A -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23087A
CN106823087A CN201710176560.6A CN201710176560A CN106823087A CN 106823087 A CN106823087 A CN 106823087A CN 201710176560 A CN201710176560 A CN 201710176560A CN 106823087 A CN106823087 A CN 106823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as circuit
circuit component
guide member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65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23087B (zh
Inventor
尹紫光
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 Yip Yee Med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BMC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 Yip Yee Med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 Yip Yee Med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 Yip Yee Med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1765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23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23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23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23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23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气路组件包括隔离件以及第一导引件,隔离件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第一导引件形成在隔离件的上表面上于隔离件上方隔设出将气流导引至第一贯通孔的进气流道和将气流从第二贯通孔导引出的出气流道。隔离件下方形成有供气流从第一贯通孔流向第二贯通孔的回气流道。气路组件在使用时设置在储液装置的腔体内,与壳体组件围合形成进气流道、出气流道和回气流道,隔离件将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并且使第一贯通孔通过进气流道与进气口相连通,第二贯通孔通过出气流道与出气口相连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气口溢流导致的患者呛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气路组件、具有该气路组件的储液装置、具有该储液装置的加湿器以及具有该加湿器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呼吸机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如严重程度的打鼾)等疾病的主要手段。储液装置和加热元件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加温、湿化空气,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使患者吸入体内的气体温暖、湿润,减少寒冷干燥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热元件将热量传导给储液装置中的水以加快水蒸发,从而输出合适温度及湿度的空气提供给患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有移动储液装置的需求,在移动过程中储液装置中的水很可能从储液装置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溢出,溢出的水很可能通过输气管进入呼吸面罩中,导致患者呛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加湿器的气路组件、具有该气路组件的储液装置、具有该储液装置的的呼吸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进气口和/或出气口溢流带来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储液装置中存在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溢流带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湿器的气路组件,包括隔离件以及第一导引件,所述隔离件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所述隔离件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导引件形成在所述上表面上,于所述隔离件上方隔设出将气流导引至所述第一贯通孔的进气流道和将气流从所述第二贯通孔导引出的出气流道,其中,所述隔离件下方形成有供气流从所述第一贯通孔流向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回气流道。
优选地,还包括防返流结构件,所述防返流结构件从所述隔离件的下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贯通孔位置向下延伸而出,形成上粗下细的喇叭体。
优选地,所述出气流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引件相连接的防溢流结构件,所述防溢流结构件从所述隔离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出。
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贯通孔高于所述第一贯通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引件包括围合部以及相对设置的直导部。所述围合部围设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周围。所述直导部连接在所述围合部的两端以使所述第一导引件整体具有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二导引件形成在所述下表面上以延长所述回气流道的路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引件包括弧形部以及相对设置的导引部。所述弧形部围设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周围。所述导引部连接在所述弧形部两端以使所述第二导引件整体具有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储液装置,包括壳体组件以及如上述的任意一种气路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路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组件围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所述出气流道和所述回气流道,所述气路组件的隔离件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气路组件的第一贯通孔通过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气路组件的第二贯通孔通过所述出气流道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引件相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和所述出气流道的对合导引件,所述对合导引件上连接有与所述防溢流结构件相配合的对合防溢流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主机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储液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气路组件可以设置在呼吸机的储液装置内,并且使气路组件的隔离件的第一贯通孔通过进气流道与储液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使气路组件的第二贯通孔通过出气流道与储液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由于气路组件的隔离件将储液装置的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位于上腔体,回气流道位于下腔体,即使储液装置晃动,液体也很难进入上腔体,从而降低液体进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第一导引件的存在,延长了气体在腔体内流动的路径,因此能够使气体与蒸发后的蒸汽充分混合,进而使流出的气体具有期望的湿度和温度。
在发明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储液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的线A-A所截的储液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储液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沿图4中的线B-B所截的储液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上壳体组件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7A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路组件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7B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路组件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的上壳体组件打开的后视图;
图9为沿图8中的线C-C所截的储液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储液装置
100—壳体组件
112—上壳体组件
1121—对合导引件
1122—对合防溢流件
114—下壳体组件
116—密封圈
120—腔体
122—进气口
124—出气口
126—上腔体
128—下腔体
200—气路组件
210—隔离件
211—上表面
212—第一贯通孔
213—下表面
214—第二贯通孔
215—前端面
217—后端面
220—第一导引件
221—开口
222—围合部
224—直导部
230—第二导引件
231—开口
232—弧形部
234—导引部
240—防溢流结构件
250—防返流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加湿器的气路组件和具有该气路组件的储液装置。图1-9从各个角度示出了储液装置的整体以及储液装置所包含的各个部件或部分,例如气路组件、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等。为了了解这些部件或者部分在储液装置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首先对储液装置进行整体性描述,以便彻底地理解本发明。
如图1-5所示,储液装置10包括壳体组件100和气路组件200。
壳体组件100内形成有腔体120。腔体120具有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在加湿过程中,腔体120仅通过该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与外部进行流体传输。
腔体120用于存储液体。所述液体包括用于湿化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内的气体的水。所述液体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物质,例如可溶解性的药物等等。腔体120可以具有注液口,通过该注液口向腔体120内注入液体。注液口可以位于腔体120的顶部或侧面的上部。腔体120通常情况下不装满液体,也就是说,腔体120通常具有最高可填充液位。最高可填充液位是指允许向液体腔120内填充液体的最高液位。当液体超过该液位时,由于下文将提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存在,液体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储液装置移动)从腔体120溢出。并且,腔体120的上部空间还需用于容纳蒸发后的蒸汽以及用于蒸汽与可供呼吸气体的充分混合。于是,当注液口位于腔体120的顶部时,最好在腔体120上设置刻度标识,以提醒患者该腔体120的最高可填充液位。当注液口位于腔体120的侧面的上部时,可以通过注液口的位置来限制腔体120的最高可填充液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可以包括上壳体组件112、下壳体组件114以及密封圈116。如图3和图5所示,上壳体组件112可拆卸地连接至下壳体组件114。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扣合时,密封圈116可以密封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之间的间隙。在此实施例中,腔体120由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共同形成。因此,当打开上壳体组件112时,腔体120被打开,可以向其内注入液体。壳体组件100具有如此结构的好处在于,可以方便随时拆洗设备,并且打开上壳体组件112后可以直接向腔体120内注入液体,无需在腔体120上额外地设置注液口。除此之外,还便于加工制造。可选地,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之间可以设置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在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扣合在一起时将两者锁定,以保证它们之间的气密性。
此外,在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述两个部分的情况下,这两部分之间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示例性地,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之间可以通过铰链结构连接,以相对于下壳体组件114枢转地打开上壳体组件112。参见图9,上壳体组件112枢转打开后,腔体120处于开放状态,可以向下壳体组件114内填充液体。
在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述两个部分且相对于下壳体组件114能枢转地打开上壳体组件112的情况下,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优选地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上,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在上壳体组件112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为:一、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侧壁上,且可以是设置在相同侧壁上,也可以是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二、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顶壁上。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的设置位置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本文不再对各种方式一一描述。
在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述两个部分且相对于下壳体组件114能枢转地打开上壳体组件112的情况下,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上壳体组件112上设置有与下文所述的第一导引件220相配合形成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的对合导引件1121。对合导引件1121上连接有与下文所述的防溢流结构件240相配合的对合防溢流件1122。为了与第一导引件220相配合,对合导引件1121具有与第一导引件220大致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后续会对第一导引件220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描述。为了与防溢流结构件240相配合,对合防溢流件1122具有与防溢流结构件240大致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后续会对防溢流结构件240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描述。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在能满足气密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设置对合导引件1121和对合防溢流件1122。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气路组件200。如图7A及图7B所示,气路组件200可以包括隔离件210以及第一导引件220,气路组件200用于设置在腔体120内。
隔离件210具有相对的上表面211和下表面213,且隔离件210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212和第二贯通孔214,第一贯通孔212和第二贯通孔214皆从上表面211贯通至下表面213。隔离件210设置在加湿器的腔体120内用于将腔体120分隔成上腔体126和下腔体128。如图3所示,上腔体126仅用于通过气流,下腔体128用于储液,在通入气体时,下腔体128还充当供气流从第一贯通孔212流向第二贯通孔214的回气流道,也就是说,隔离件210下方形成有供气流从第一贯通孔212流向第二贯通孔214的回气流道。第一贯通孔212用于连通至腔体120的进气口122,第二贯通孔214用于连通至腔体120的出气口124,加湿后的气体经出气口124被输送至患者接口,在对应于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结构时,基于隔离件210的隔离作用,能减少下腔体128内的液体进入进气口122和出气口124的可能性。为了很好地起到防溢流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第二贯通孔214高于第一贯通孔212设置,示例地,如图5所示,隔离件210为平板件,该平板件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隔离件210的后端面217高出于前端面215使隔离件210整体呈前低后高设置,第二贯通孔214相比于第一贯通孔212更靠近后端面217,以便第二贯通孔214高于第一贯通孔212设置。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隔离件210可为阶梯状的结构件,第二贯通孔214设置在高台阶上,第一贯通孔212设置在低台阶上。
为了进一步起到防溢流的作用,气路组件200还包括防返流结构件250,防返流结构件250从隔离件210的下表面213对应于第一贯通孔212位置向下延伸而出,形成上粗下细的喇叭体。
第一导引件220形成在上表面211上于隔离件210上方隔设出将气流导引至第一贯通孔212的进气流道和将气流从第二贯通孔214导引出的出气流道。为了延长下腔体128内的回气流道的路径,还可以设置第二导引件230,第二导引件230形成在下表面213上以延长回气流道的路径。示例地,进气流道使从进气口122进入的气流沿图3及图7A中的箭头方向a→b→c进行流通,出气流道使气流从第二贯通孔214经由图7A中的箭头方向f→g流通至出气口124,回气流道使气流从第一贯通孔212经由图3中的箭头方向c→d→e(e’)→f流通至第二贯通孔214。在不设置第二导引件230的情况下,气流在回气流道内的流通仅为:从第一贯通孔212经由图3中的箭头方向c→k→f流通至第二贯通孔214。
参见图7A,第一导引件220包括围合部222以及相对设置的直导部224,围合部222围设在第一贯通孔212周围,直导部224连接在围合部222的两端以使第一导引件整体具有开口221,开口221用于直接或间接地连通至腔体120的进气口122,开口221优选地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进气口122,以便于拆卸和更换等,示例性地,进气口122处可以设置有插槽,开口221可插入该插槽内,这样两者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气密性,在两者之间可以设置密封件。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开口22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至进气口122,本文不再对各种方式一一描述。优选地,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方向尽可能地远离第二贯通孔214,示例性地,进气口122采用如图1的设置方式时,即,进气口122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前侧壁上时,为了使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方向尽可能地远离第二贯通孔214,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采用与第二贯通孔214呈对角分布的方式设置,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本文不再对各种方式一一描述。
参见图7B,第二导引件230包括弧形部232以及相对设置的导引部234,弧形部232围设在第一贯通孔212周围,导引部234连接在弧形部232两端以使第二导引件230整体具有开口231。在设置防返流结构件250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引件230包括弧形部232以及相对设置的导引部234,弧形部232围设在第一贯通孔212周围且位于喇叭体的外围,导引部234连接在弧形部232两端以使第二导引件230整体具有开口。优选地,第二导引件230整体呈U形,第二导引件230的开口方向远离第二贯通孔214,第二导引件230整体也并不局限于U形,也可以是Ω形。这样,从进气口122进入的气流沿图3及图7A中的箭头方向a→b→c进行流通后,气流从第一贯通孔212经由图3中的箭头方向c→d→e(e’)→f流通至第二贯通孔214,从而能增大气体在腔体120内的循环路径,使得气体有足够的时间和行进距离与蒸汽接触,达到充分湿化的目的,为患者提供更加湿润舒适的气体。
优选地,出气流道内设置有与第一导引件220相连接的防溢流结构件240,防溢流结构件240从隔离件21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出。防溢流结构件240的作用是进一步避免液体进入与出气口124连通的出气流道内,进而降低液体进入出气口124的可能。为了使气路组件尽可能的简单,防溢流结构件240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导引件220的围合部222相连接。示例地,防溢流结构件240呈直板状,在出气口124采用如图1的设置方式时,即,出气口124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前侧壁上时,防溢流结构件240相对隔离件210的前端面215垂直设置;在出气口124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后侧壁上时,防溢流结构件240相对隔离件210的后端面217垂直设置;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防溢流结构件240也可以相对隔离件210的前端面215或后端面217倾斜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与气路组件有关的方位术语,例如“高”、“低”、“前”、“后”、“上”和“下”等,均是相对于气路组件处于图1中所示的第一方向而言的。如图1所示,该第一方向也就是气路组件安装至加湿器上时所处的方向,即气路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处的方向。前面是指储液装置面向主机的一面,反之,背对主机的一面为储液装置的后面。
本发明提供的气路组件可以设置在储液装置的腔体内,并且使气路组件的隔离件的第一贯通孔通过进气流道与腔体的进气口相连通,使气路组件的第二贯通孔通过出气流道与腔体的出气口相连通。由于该气路组件的隔离件将腔体分隔成仅用于通过气流的上腔体和储液用的下腔体,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位于上腔体,回气流道位于下腔体,即使储液装置晃动,液体也很难进入上腔体,从而降低液体进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第一导引件以及第二导引件的存在,延长了气体在腔体内流动的路径,因此能够使气体与蒸发后的蒸汽充分混合,进而使流出的气体具有期望的湿度和温度。
在相对于下壳体组件114能枢转地打开上壳体组件112实施例中,气路组件的第一贯通孔212可用作为储液装置10的注液口,如图8和图9所示,注水时,打开上壳体组件112,液体从隔离件210的第一贯通孔212 沿箭头方向注入,注液完毕后,关闭上壳体组件112,回到图5所示的状态。采用此方式,一方面能使注水操作方便;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贯通孔212作为注液口,第一贯通孔212限制了最高可填充液位不能超过图9中的H点位,更由于隔离件210整体呈前低后高设置,下腔体128内并不能充满液体,这样,当晃动储液装置时,液体也很难进入上腔体126内,从而能降低液体进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可能性。
此外,如图5和图9所示,气路组件的隔离件210设置在下壳体组件114上,密封圈116设置在隔离件210与下壳体组件114之间,这样,上腔体126与下腔体128之间仅能通过第一贯通孔212和第二贯通孔214连通。为了方便设置密封圈116,下壳体组件114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承载凸缘,气路组件的隔离件210搁设在承载凸缘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呼吸机。该呼吸机包括主机和上文所提到的储液装置。主机可具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可以位于储液装置的腔体的下面,也可以设置在储液装置的腔体的侧面,还可以于储液装置的腔体的周围皆设置加热元件。关于储液装置可以参照上文相应部分的描述,本文为了简洁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气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所述隔离件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以及
第一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形成在所述上表面上,于所述隔离件上方隔设出将气流导引至所述第一贯通孔的进气流道和将气流从所述第二贯通孔导引出的出气流道;
其中,所述隔离件下方形成有供气流从所述第一贯通孔流向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回气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返流结构件,所述防返流结构件从所述隔离件的下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贯通孔位置向下延伸而出,形成上粗下细的喇叭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流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引件相连接的防溢流结构件,所述防溢流结构件从所述隔离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贯通孔高于所述第一贯通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件包括:
围合部,所述围合部围设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周围;以及
相对设置的直导部;
其中,所述直导部连接在所述围合部的两端以使所述第一导引件整体具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二导引件形成在所述下表面上以延长所述回气流道的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件包括:
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围设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周围;以及
相对设置的导引部;
其中,所述导引部连接在所述弧形部两端以使所述第二导引件整体具有开口。
8.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组件围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所述出气流道和所述回气流道,所述气路组件的隔离件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气路组件的第一贯通孔通过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气路组件的第二贯通孔通过所述出气流道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引件相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和所述出气流道的对合导引件,所述对合导引件上连接有与所述防溢流结构件相配合的对合防溢流件。
10.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包括主机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装置。
CN201710176560.6A 2017-03-23 2017-03-23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Active CN106823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6560.6A CN106823087B (zh) 2017-03-23 2017-03-23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6560.6A CN106823087B (zh) 2017-03-23 2017-03-23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23087A true CN106823087A (zh) 2017-06-13
CN106823087B CN106823087B (zh) 2020-07-10

Family

ID=59129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6560.6A Active CN106823087B (zh) 2017-03-23 2017-03-23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230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255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化罐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1124A (zh) * 2001-02-16 2004-04-21 ÷ 具有防止液体通过加湿器入口回流的结构的加湿器
US20070230927A1 (en) * 2003-08-20 2007-10-04 Kramer Martin P F Water Chamber for Humidifier
CN203777390U (zh) * 2014-01-16 2014-08-20 浙江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吸奶器
CN104826207A (zh) * 2015-04-30 2015-08-12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湿化器和包含其的呼吸机
CN106163600A (zh) * 2014-03-05 2016-11-23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对气溶胶进行加湿的加湿器
CN106310475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导气管组件、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07520420U (zh) * 2017-03-23 2018-06-22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1124A (zh) * 2001-02-16 2004-04-21 ÷ 具有防止液体通过加湿器入口回流的结构的加湿器
US20070230927A1 (en) * 2003-08-20 2007-10-04 Kramer Martin P F Water Chamber for Humidifier
CN203777390U (zh) * 2014-01-16 2014-08-20 浙江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吸奶器
CN106163600A (zh) * 2014-03-05 2016-11-23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对气溶胶进行加湿的加湿器
CN104826207A (zh) * 2015-04-30 2015-08-12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湿化器和包含其的呼吸机
CN106310475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导气管组件、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07520420U (zh) * 2017-03-23 2018-06-22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255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化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23087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9653B2 (en) Respiratory humidification system
US9656034B2 (en) Modular pressure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70232221A1 (en) Modular pressure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106237478B (zh)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EP3773849B1 (e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and apparatus
CN104689442B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机
CN105209100A (zh) 增湿器储存器
CN204745245U (zh) 一种呼吸机及其水箱
CN106310475A (zh) 导气管组件、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WO2020197414A1 (e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s including or configured to include said chamber
CN104888323B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机
CN206285330U (zh)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07520420U (zh)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CN106823087A (zh)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CN206350858U (zh) 导气管组件、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06081249U (zh) 集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06081270U (zh)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09916962U (zh)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通气治疗设备
JPS581463A (ja) ヒ−タ−付ネブライザ−
CN208598933U (zh) 用于加湿器的导气组件、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05339805U (zh) 呼吸内科用湿化吸氧装置
CN206548958U (zh) 胃管引流喉罩
JPH0970437A (ja) 呼吸用気体供給装置の加湿器
CN107469207A (zh)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TWI576122B (zh) Gas storage tank for gas humidification and gas humidif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