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7759B -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7759B
CN106817759B CN201510868782.5A CN201510868782A CN106817759B CN 106817759 B CN106817759 B CN 106817759B CN 201510868782 A CN201510868782 A CN 201510868782A CN 106817759 B CN106817759 B CN 106817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distance
signal parameter
value
receiv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87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17759A (zh
Inventor
何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687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17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7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17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2TPC using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o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选择所述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降低终端功耗和信号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WIFI是一种非同步的短距实时通信技术,使用了2.4GHz频段进行通信,覆盖范围小。但是WIFI的终端覆盖的信号能量区间跨度大,一般需要完整覆盖0dBm~-100dBm信号区间。
目前,终端通过采用固定的终端能够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来接收WIFI信号,以便覆盖所有支持的信号强度。
但是,当终端与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AP)距离较近时,采用目前的方案,会造成终端功耗的浪费和信号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终端功耗和信号间的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
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
选择所述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接收信号参数为RSSI。
可选地,所述周期的长度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间隔的乘积不大于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预设值为500ms。
可选地,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
可选地,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绝对值;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所述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七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八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九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
可选地,所述距离区间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可选地,与所述第一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一增益的差值,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与所述第二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二增益的差值;
与所述第三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三增益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包括: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八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三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三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九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所述第三距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所述用户设备无法检测到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进行其他的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扫描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计算单元,适于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
比较单元,适于将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
增益选择单元,适于选择所述比较单元确定的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接收信号参数为RSSI。
可选地,所述周期的长度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间隔的乘积不大于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预设值为500ms。
可选地,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
可选地,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绝对值;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所述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七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八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九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
可选地,所述距离区间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可选地,与所述第一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一增益的差值,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与所述第二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二增益的差值;
与所述第三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三增益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设置单元,适于当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所述用户设备无法检测到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适于当进行其他的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扫描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接着选择所述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由于根据距离有针对性地、自适应地调整接收增益的大小,不仅可以避免因一直保持较高增益所导致的终端功耗浪费,还可以避免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进一步,通过控制所述周期的长度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间隔的乘积不大于预设值,可以均衡增益控制的精确度和速率。
进一步,在用户设备无法检测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时,通过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可以在保证合理增益的同时,提高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当进行其他的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扫描时,通过将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可以避免影响用户设备对其它网络接入点的扫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信标信号与RSSI之间的关系图;
图3是AP与不同用户设备的距离和RSSI的关系示意图;
图4是不同AP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终端通过采用固定的终端能够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来接收WIFI信号,以便覆盖所有支持的信号强度。
但是,当终端与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AP)距离较近时,采用目前的方案,会造成终端功耗的浪费和信号间的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方法,通过将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接着选择所述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由于根据距离有针对性地、自适应地调整接收增益的大小,因而可以避免因一直保持较高增益所导致的终端功耗浪费,又可以避免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参考图1对所述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介绍:
S11: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RSSI作为接收信号参数。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所述接收信号参数设置为其它的参数。
在具体实施中,当用户设备与AP连接之后,可以周期性接收到来自所述AP的信标信号,所述信标信号为管理帧信号,通信协议规定可以采用802.11b 1Mbps协议进行传输,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并由此推测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趋势及与所述AP的距离。
图2为信标信号发射周期与RSSI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AP每隔时长为信标间隔的一段时间,以AP信令包的形式向用户设备发送功率固定的信标信号,经过固定的传输时间,所述信标信号被用户设备所接收,由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AP有位置上的变化,因此所述RSSI的值也不断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所述信标信号发射的功率及时间间隔相对固定。为了均衡增益控制的速度及精确度,可以设置所述周期的长度,使得所述周期的长度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间隔的乘积不大于预设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可以为500ms。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所述预设值设置为其它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可以为多种,比如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可以为下降趋势,即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在当前周期内不断降低,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还可以为不变,即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在当前周期内并没有发生变化,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也可以为上升趋势,即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在当前周期内不断增加。
S12: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的这种方法,来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这是由于: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可以体现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AP的距离变化趋势,也就是说,对于同样的AP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当用户与所述AP的位置不同时,可以接收到的信号的RSSI也不是不同的。
具体可以参考图3示出的AP与用户设备的距离和RSSI的关系示意图,AP发射出功率为P的信号,当用户设备1与所述AP的距离为S1时,可以接收到的RSSI为-60dBm;当用户设备2与所述AP的距离为S2时,可以接收到的RSSI为-70dBm;当用户设备3与所述AP的距离为S3时,可以接收到的RSSI为-80dBm。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为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设置多种对应的距离区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三种距离区间,分别可以为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的绝对值依次增大,即第三距离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与AP相对最远的距离,第二距离表示所述用户与AP相对较中间的距离,第一距离表示所述用户与AP相对较近的距离。
由于存在三种距离区间,故与每一种变化趋势相对应的阈值也有至少三个,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绝对值。
如果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所述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七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八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九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
具体可以参考表1示出的阈值、所述距离区间及变化趋势间的关系:
RSSI变化趋势 第一距离 第二距离 第三距离
RSSI减小,距离拉长 >-58dBm >-70dBm >-82dBm
RSSI增强,距离变近 >-62dBm >-74dBm >-86dBm
RSSI不变,距离固定 >-60dBm >-72dBm >-84dBm
表1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下述方法确定距离区间。具体而言,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并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变化趋势处于不变状态,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或变化趋势处于上升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时,可以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一距离。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或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八阈值时,可以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二距离。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或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或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九阈值时,可以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三距离。
S13:选择所述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
由于公共场所的通信环境非常复杂,当用户设备处在其中时,可以接收到来自多个AP或者其他2.4GHz信号源的WIFI或者非WIFI信号,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接收增益越大,可以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AP或者信号源的数量越多,这样的话,多种信号的混合,很容易对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造成干扰。
具体可以参考图4示出的不同AP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到,所述用户设备与AP1建立了网络连接,但是除了来自AP1的信号外,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接收到来自AP2及AP3的信号,这样的话,会影响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并导致用户设备的功耗很大。因而,可以选择所述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即设置用户终端的接收增益,以使得用户终端只可以接收到来自与其建立了网络连接的AP的信号,从而可以提高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并且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距离区间与接收增益之间的距离关系。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将与所述第一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一增益的差值,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可以将与所述第二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二增益的差值,也可以将与所述第三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三增益的差值。表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距离区间与接收增益的关系,其中:Gmax为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距离区间 第一距离 第二距离 第三距离
接收增益(dB) Gmax-24 Gmax-12 Gmax
表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可以当出现所述用户设备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无法检测到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设备进行非当前连接的AP、其他的AP的扫描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这样的话,就不会对用户设备的网络连接造成限制,避免出现用户设备的当前网络不理想,又无法搜索到其他AP的情况,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还提供了可以实现上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方法的装置。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计算单元51、比较单元52及增益选择单元53,其中:
所述计算单元51,适于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
所述比较单元52,适于将所述计算单元51计算得到的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
所述增益选择单元53,适于选择所述比较单元52确定的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接收信号参数为RSSI。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周期的长度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间隔的乘积不大于预设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为500ms。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不变、上升趋势。
在具体实施中,当所述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所述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当所述变化趋势为不变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所述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绝对值;当所述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所述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所述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七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八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九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距离区间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所述距离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在具体实施中,与所述第一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一增益的差值,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与所述第二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二增益的差值;与所述第三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三增益的差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比较单元52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八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三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三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九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空间为第三距离。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接收增益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5相比,除了计算单元61、比较单元62及增益选择单元63外,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设置单元64及第二设置单元65。其中:
所述第一设置单元64适于当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所述用户设备无法检测到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所述第二设置单元65适于当进行其他的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扫描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单元61、比较单元62及增益选择单元63可以分别参照上述对计算单元51、比较单元52及增益选择单元53的描述进行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
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
选择所述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参数为RSS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的长度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间隔的乘积不大于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500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时,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时,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绝对值;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时,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所述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七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八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九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区间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第一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一增益的差值,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与所述第二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二增益的差值;
与所述第三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三增益的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包括: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八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二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三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不变,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三距离;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且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九阈值时,确定所述距离区间为所述第三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所述用户设备无法检测到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进行其他的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扫描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12.一种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单元,适于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平均值;
比较单元,适于将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与对应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下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平均值所处的距离区间;
增益选择单元,适于选择所述比较单元确定的距离区间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作为所述接收信号下一周期的接收增益,接收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参数为RSSI。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的长度与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间隔的乘积不大于预设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500ms。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参数强度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
在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下降趋势时,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不变时,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及第六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绝对值;
当所述当前周期内的接收信号参数强度处于上升趋势时,对应的信号参数强度阈值为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所述第七阈值、第八阈值及第九阈值的绝对值依次增大,且所述第七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八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九阈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的绝对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区间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及第三距离的绝对值依次增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第一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一增益的差值,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与所述第二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二增益的差值;
与所述第三距离所对应的接收增益为所述最大接收增益与预设第三增益的差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设置单元,适于当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所述用户设备无法检测到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的信标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适于当进行其他的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扫描时,将所述接收增益设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接收增益。
CN201510868782.5A 2015-12-01 2015-12-01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817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8782.5A CN106817759B (zh) 2015-12-01 2015-12-01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8782.5A CN106817759B (zh) 2015-12-01 2015-12-01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759A CN106817759A (zh) 2017-06-09
CN106817759B true CN106817759B (zh) 2020-04-24

Family

ID=5910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8782.5A Active CN106817759B (zh) 2015-12-01 2015-12-01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7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307A (zh) * 2020-03-25 2021-09-2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与动态调整分组检测阈值的方法
CN115002839A (zh) * 2022-06-29 2022-09-02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gc动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4883A (zh) * 2008-10-07 2010-05-26 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内站点/接入点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及系统
CN102265512A (zh) * 2009-01-26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自动增益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12907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통신 연결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4883A (zh) * 2008-10-07 2010-05-26 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内站点/接入点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及系统
CN102265512A (zh) * 2009-01-26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自动增益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759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3573B1 (en) Preamble sequenc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576350B (zh) 共享频谱中的信道选择扫描
US9730084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mall-or-medium-scale base station
CN104023407B (zh) 上行频选调度方法和装置
US999273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portunistic roaming
EP3984293A1 (en)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across basic service sets (bsss)
US20160338059A1 (en) Cross-band rate adaption
KR10230182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실시간 송신 전력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103363A (ko) 공통 셀 네트워킹에 기초하여 제어 채널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JP5723423B2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決定方法
US20130223266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06817759B (zh) 用户设备wifi模式下的接收增益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75363B (zh) 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Hong et al. Neighbor device-assisted beacon collision detection scheme for D2D discovery
US9936463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 terminal by a bas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network entity
CN101287275B (zh) 一种基于cdma系统的下行方向邻区干扰的测量方法
CN104619001A (zh) 基站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101282A (zh) 发现信号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WO2016206051A1 (en) Reference signal power measurement filtering
WO2022127499A1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202760A (zh) 同频信道干扰的消除方法
KR101610050B1 (ko) 전력제어 기반의 d2d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4023373B (zh) D2d通信系统的联合呼叫允许接入控制和功率控制方法
JP2013236122A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CN105656539A (zh) Srs发送控制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