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9058B -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 Google Patents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9058B
CN106809058B CN201611249173.2A CN201611249173A CN106809058B CN 106809058 B CN106809058 B CN 106809058B CN 201611249173 A CN201611249173 A CN 201611249173A CN 106809058 B CN106809058 B CN 106809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
transit system
astride
rail transit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91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9058A (zh
Inventor
袁清辉
赵文博
钟炳辉
姚强
张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491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9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9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9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30Power rails
    • B60M1/305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包括:两个梁,两个所述梁在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用于引导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集电靴的接触轨,两个所述接触轨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梁上;两个渡桥,两个所述渡桥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接触轨上,每个所述渡桥上设有弧形过渡段,两个所述弧形过渡段相对设置且均向所述梁的一侧弧形延伸,两个所述弧形过渡段间隔开且至少一部分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具有可靠性强、不易产生拉弧等优点。

Description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在轨道车辆经过道岔时,车辆上的集电靴经过道岔上搭接的接触轨时,不仅易导致集电靴因发生碰撞而损坏,而且易发生拉弧现象,影响轨道车辆行驶速度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该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具有可靠性强、不易产生拉弧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包括:两个梁,两个所述梁在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用于引导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集电靴的接触轨,两个所述接触轨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梁上,两个渡桥,两个所述渡桥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接触轨上,每个所述渡桥上设有弧形过渡段,两个所述弧形过渡段相对设置且均向所述梁的一侧弧形延伸,两个所述弧形过渡段间隔开且至少一部分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具有可靠性强、不易产生拉弧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多个线缆,每个所述线缆分别与两个所述渡桥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渡桥包括:外板,所述外板包括平直段和所述弧形过渡段,所述平直段与所述接触轨相连;内板,所述内板位于所述外板的内侧且与所述平直段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内板与所述接触轨相连;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直段的外侧表面与所在接触轨的外侧表面平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弧形过渡段的内表面和所述加强板之间连接有支撑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外板上设有用于避让另一个所述渡桥的弧形过渡段的避让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渡桥通过分别夹持在所述渡桥两侧的两个夹板与所述接触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夹板上均设有螺钉过孔,所述渡桥和所述接触轨上均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夹板通过配合在所述通孔和所述螺钉过孔内的螺纹紧固件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沿所述内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肋板,相邻两个所述肋板之间构成所述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肋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渡桥楔形槽且下表面设有下渡桥楔形槽,每个所述接触轨的上表面设有上接触轨楔形槽和下接触轨楔形槽,所述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配合在所述上渡桥楔形槽和所述上接触轨楔形槽内,所述下夹板配合在所述下渡桥楔形槽和所述下接触轨楔形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多个线缆,每个所述接触轨上的两个所述夹板中的一个上焊接有多个接线板,多个所述线缆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多个接线板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缆的横截面为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定向的矩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爆炸图,其中梁未示出。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渡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渡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渡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梁100、接触轨200、上接触轨楔形槽210、渡桥300、外板310、平直段311、弧形过渡段312、避让槽313、内板320、加强板330、支撑筋340、肋板350、上渡桥楔形槽351、通孔352、线缆400、绝缘支架500、夹板600、接线板610、螺钉过孔620、螺纹紧固件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包括两个梁100、两个接触轨200和两个渡桥300。
两个梁100在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用于引导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集电靴的接触轨200,两个接触轨200分别设在两个梁100上。两个渡桥300分别设在两个接触轨200上,每个渡桥300上设有弧形过渡段312,两个弧形过渡段312相对设置且均向梁100的一侧弧形延伸,两个弧形过渡段312间隔开且至少一部分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指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通过设置两个具有弧形过渡段312的渡桥300,使两个弧形过渡段312相对设置且均向梁100的一侧弧形延伸,并使两个弧形过渡段312的至少一部分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可以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车辆经过道岔1时,利用相互叉合叠置的两个弧形过渡段312对集电靴进行引导,相比相关技术中两个接触轨200相互搭接的方式,可以使集电靴更加顺畅平滑地滑过两个接触轨200之间的连接处,不仅可以避免集电靴因碰撞而发生损坏,而且可以避免发生拉弧的现象,提高轨道车辆行驶时的可靠性,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速度。
并且,由于弧形过渡段312为向梁100一侧倾斜延伸的弧形,可以使两个弧形过渡段312不论两个梁100如何摆动,均能够形成自然的弧形过渡,以进一步保证集电靴能够顺畅平稳地通过接触轨200的连接处,从而进一步保证车辆行驶时的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具有可靠性强、不易产生拉弧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包括两个梁100、两个接触轨200和两个渡桥300。
具体而言,两个梁100可以均为轨道梁也可以分别为轨道梁和道岔梁。接触轨200可以通过绝缘支架500安装在梁100上。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1还包括多个线缆400,每个线缆400分别与两个渡桥300电连接。这样可以利用多个线缆400实现两段接触轨200的电连接,以便于对两段接触轨200进行整体供电。
具体地,如图1-图8所示,每个渡桥300包括外板310、内板320和加强板330。外板310包括平直段311和弧形过渡段312,平直段311与接触轨200相连。内板320位于外板310的内侧且与平直段311平行间隔设置,内板320与接触轨200相连。加强板330连接在外板310和内板320之间。这样不仅可以便于弧形过渡段312的形成,便于渡桥300的制造,而且可以便于将渡桥300安装在接触轨200上。
有利地,如图2所示,平直段311的外侧表面与所在接触轨200的外侧表面平齐。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外侧表面指渡桥300上远离梁100的一侧表面。这样可以使集电靴滑过渡桥300和接触轨200的连接处时更加顺畅,从而进一步保证道岔1的可靠性。
更为有利地,如图2-图8所示,弧形过渡段312的内表面和加强板330之间连接有支撑筋340。这样可以利用支撑筋340对弧形过渡段312进行支撑和加固,以防止弧形过渡段312受到集电靴挤压而发生变形,从而进一步保证集电靴过渡顺畅,进一步提高道岔1的可靠性。
更为具体地,如图6所示,每个外板310上设有用于避让另一个渡桥300的弧形过渡段312的避让槽313。这样可以利用避让槽313避让另一个渡桥300的弧形过渡段312,便于两个接触轨200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相同的高度,从而进一步保证集电靴能够顺畅划过,进一步提高道岔1的可靠性。
图1-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如图1-图8所示,每个渡桥300通过分别夹持在渡桥300两侧的两个夹板600与接触轨200相连。这样不仅可以便于渡桥300和接触轨200的连接,而且可以利用两个夹板600对渡桥300进行定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渡桥300的稳定性,避免渡桥300发生移位。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两个夹板600上均设有螺钉过孔620,渡桥300和接触轨200上均设有通孔,两个夹板600通过配合在通孔352和螺钉过孔620内的螺纹紧固件700相连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两个夹板600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保证两个夹板600对渡桥300的加固定位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渡桥300的稳定性。
更为具体地,如图4和5所示,内板320和外板310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内板3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肋板350,相邻两个肋板350之间构成通孔352。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夹板600对渡桥300在上下方向上的自由度进行限位,而且可以利用肋板350和螺纹紧固件700对渡桥300在长度方向上的自由度进行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渡桥3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7所示,每个肋板350的上表面设有上渡桥楔形槽且下表面设有下渡桥楔形槽,每个接触轨200的上表面设有上接触轨楔形槽和下接触轨楔形槽,夹板600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配合在所述上渡桥楔形槽和所述上接触轨楔形槽内,所述下夹板配合在所述下渡桥楔形槽和所述下接触轨楔形槽内。具体而言,夹板600的至少一部分为与楔形槽适配的楔形。这样可以利用楔形槽对夹板600进一步进行定位,不仅可以便于夹板600的安装,而且可以提高夹板600安装后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渡桥300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图4所示,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1还包括多个线缆400,每个接触轨200上的两个夹板600中的一个上焊接有多个接线板610,多个线缆400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700与所述多个接线板610相连。这样可以便于线缆400与夹板600的可靠电连接,从而保证两个接触轨200电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固定线缆400的螺纹紧固件700包括短螺栓、垫圈及防松螺母。线缆400包括线缆本体和两个接线端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线缆400的横截面为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定向的矩形。这样可以利用线缆400自身的扁平特性,减少由于自重引起的下垂幅度,可避免线缆400下垂对其它运动部件的干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梁,两个所述梁在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两个用于引导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集电靴的接触轨,两个所述接触轨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梁上;
两个渡桥,两个所述渡桥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接触轨上,每个所述渡桥上设有弧形过渡段,两个所述弧形过渡段相对设置且均向所述梁的一侧弧形延伸,两个所述弧形过渡段间隔开且至少一部分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每个所述渡桥包括:
外板,所述外板包括平直段和所述弧形过渡段,所述平直段与所述接触轨相连,每个所述外板上设有用于避让另一个所述渡桥的弧形过渡段的避让槽,每个所述避让槽分别与所在所述渡桥的上边沿或下边沿连通;内板,所述内板位于所述外板的内侧且与所述平直段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内板与所述接触轨相连;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所述弧形过渡段的内表面和所述加强板之间连接有支撑筋;
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多个线缆,每个所述线缆分别与两个所述渡桥电连接,所述线缆的横截面为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定向的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的外侧表面与所在接触轨的外侧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渡桥通过分别夹持在所述渡桥两侧的两个夹板与所述接触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上均设有螺钉过孔,所述渡桥和所述接触轨上均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夹板通过配合在所述通孔和所述螺钉过孔内的螺纹紧固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沿所述内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肋板,相邻两个所述肋板之间构成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肋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渡桥楔形槽且下表面设有下渡桥楔形槽,每个所述接触轨的上表面设有上接触轨楔形槽和下接触轨楔形槽,所述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配合在所述上渡桥楔形槽和所述上接触轨楔形槽内,所述下夹板配合在所述下渡桥楔形槽和所述下接触轨楔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多个线缆,每个所述接触轨上的两个所述夹板中的一个上焊接有多个接线板,多个所述线缆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多个接线板相连。
CN201611249173.2A 2016-12-29 2016-12-29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Active CN106809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9173.2A CN106809058B (zh) 2016-12-29 2016-12-29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9173.2A CN106809058B (zh) 2016-12-29 2016-12-29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058A CN106809058A (zh) 2017-06-09
CN106809058B true CN106809058B (zh) 2018-09-11

Family

ID=5910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9173.2A Active CN106809058B (zh) 2016-12-29 2016-12-29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9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738B (zh) * 2017-12-25 2022-09-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轨过渡装置和具有其的道岔、轨道交通系统
CN113415214B (zh) * 2021-06-21 2023-03-31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处电流接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43983A1 (en) * 2000-11-30 2002-06-06 Infraco Bcv Limited Conductor rail arc suppression
CN202573858U (zh) * 2012-05-16 2012-12-05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低速磁悬浮钢铝复合接触轨系统过渡弯头
CN203032414U (zh) * 2013-03-19 2013-07-03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导电轨道岔型端部弯头
CN203254980U (zh) * 2013-05-20 2013-10-30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轨膨胀接头的电连接装置
CN203697992U (zh) * 2013-12-31 2014-07-09 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受碰撞接触面可换式端部弯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43983A1 (en) * 2000-11-30 2002-06-06 Infraco Bcv Limited Conductor rail arc suppression
CN202573858U (zh) * 2012-05-16 2012-12-05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低速磁悬浮钢铝复合接触轨系统过渡弯头
CN203032414U (zh) * 2013-03-19 2013-07-03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导电轨道岔型端部弯头
CN203254980U (zh) * 2013-05-20 2013-10-30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轨膨胀接头的电连接装置
CN203697992U (zh) * 2013-12-31 2014-07-09 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受碰撞接触面可换式端部弯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058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9058B (zh)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
US9845024B2 (en) Gantry type movable catenary system at a railway crossing
JP4744605B2 (ja) 剛体電車線用セクションインシュレータ
CN105358361B (zh) 滑接导线、集电器以及滑接导线系统
CN104995056A (zh) 带有两个刚性导电轨和一个分段绝缘器的装置
US20220389663A1 (en) Guide rail beam, track beam unit, and track beam for rail vehicle
KR101106038B1 (ko) 고무차륜 에이지티 경량전철용 전차선로
US3308766A (en) Guiding arrangement for railroadtype vehicles equipped with pneumatic tires
US3341669A (en) Current conductor rail system
US3475568A (en) Trolley conductor guard
CN102079313B (zh) 铁路铺轨、架桥机用车辆组合式车体
CN106809018A (zh) 接触轨组件、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1498302U (zh) 导轨梁及轨道梁
JP2023509723A (ja) 電動鉄道車両の運転のための線路区間
GB2521602A (en) Overhead electrification line cantilever assembly
KR20170039432A (ko) 강체전차선
KR100350393B1 (ko) 전동차용전기케이블고정장치
US698124A (en) Contact apparatus for electric railways.
BR112019027428A2 (pt) viga de trilho pré-fabricada para veículo ferroviário do tipo para montar sobre trilhos e sistema de trânsito ferroviário do tipo para montar sobre trilhos
CN209972228U (zh) 一种新型行车轨道导电搭铁
CN214301020U (zh) 一种自动导向轨道交通交叉渡线道岔
CN218558635U (zh) Apm枢轴道岔用供电轨系统
SU1752596A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сечени контактных линий трамва и троллейбуса
KR102369316B1 (ko) I-빔을 이용한 철도레일 보강장치
CN203805721U (zh) 一种刚性悬挂双线接触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