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9103B -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9103B
CN106799103B CN201710104225.5A CN201710104225A CN106799103B CN 106799103 B CN106799103 B CN 106799103B CN 201710104225 A CN201710104225 A CN 201710104225A CN 106799103 B CN106799103 B CN 106799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pipeline
water separation
overflow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42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9103A (zh
Inventor
孔德斌
王巍
强智文
徐谦益
孙文全
张学利
赵东林
张建峰
田宏志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Hancheng No 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042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9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9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9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9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9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9/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other methods
    • B01D49/003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other methods by sediment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离器排水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包括与汽水分离箱相连通的溢流管路,溢流管路上设有用于缓冲汽水分离箱内压力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与所述溢流管路连通,密封油真空泵启动时,汽水分离箱瞬间正压,润滑油或者油、水通过溢流管路喷出,污染地面及周边设备,且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真空泵启动正常后油、水喷出或者由于润滑油损耗等原因导致汽水分离箱内油位不足,需要对汽水分离箱内进行补油,该操作需要就地监护并补油,增加了运行人员工作量。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将该瞬时正压吸收,减少甚至杜绝润滑油溢出,降低安全隐患,使油位稳定,减少补油次数和人员监测,更安全、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器排水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是电厂重要设备系统,是为了密封发电机的氢气,使之严密不泄漏。密封油真空泵要抽出密封油箱内部的不溶解气体和水蒸汽,以达到建立密封油箱内部真空和除去油中水分的目的。真空泵抽取的含有水分的气体排入分离器内,含有水分的气体在分离器内由于压力减小使汽水分离,分离器具有补油口保证真空泵的运转,通过补油口向分离器的汽水分离箱内补入的润滑油在分离器内形成一定的液面高度,利用密度原理油水分离,含有水分的气体中的水分凝结后沉积在分离器底部通过溢流管排出。
目前,由于真空泵启动时,分离器的汽水分离箱内瞬间正压,润滑油通过溢流管喷出,污染地面及周边设备,且存在安全隐患。真空泵启动正常后,由于部分油和/或水被喷出,使得汽水分离箱内油位不足,同时,由于分离箱内的油为真空泵润换油,在真空泵正常运行中也会使润滑油损耗,故需要对汽水分离箱内进行补油,每次真空泵启动时都需要就地监护并补油,增加了运行人员工作量。
另外,工作人员需要对补油量进行精确控制,当补油量略多或运行中积水从溢流管中的排出不及时使油位高于溢流管最高位置时,分离箱内的润滑油和水就会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通过溢流管全部排出,使真空泵在无油情况下运转,造成泵体振动超标、出力不足、泵内异音等设备故障,甚至因电流过大引发大跳闸。
上述问题长期存在,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通过在溢流管路中设置缓冲装置,通过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减少真空泵开启时的瞬间正压使油水溢流污染地面及周边设备,降低安全隐患,同时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包括与汽水分离箱相连通的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用于缓冲所述汽水分离箱内压力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溢流管路连通。
密封油真空泵启动时,汽水分离箱瞬间正压,润滑油或者油、水通过溢流管路喷出,污染地面及周边设备,且存在安全隐患。真空泵启动正常后,由于部分油、水被喷出,使得汽水分离箱内油位不足,需要对汽水分离箱内进行补油。每次真空泵启动时都需要就地监护并补油,增加了运行人员工作量。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将该瞬时正压吸收,减少甚至杜绝润滑油溢出,降低安全隐患,使油位稳定,减少补油次数和人员监测,更安全、省时、省力。
所述溢流管路包括用于限制汽水分离箱内液体高度的限位管路段,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限位管路段与汽水分离箱相连的溢流管路上。
由于汽水分离箱内需保持一定的油位(后称预设油位高度),保证真空泵的正常使用,通过设定限位管路段控制油箱内的液位高度,限位管路段与汽水分离箱之间的溢流管路上设置缓冲装置,当汽水分离箱内压力大时,缓冲装置将该部分压力吸收,当汽水分离箱内压力稳定时,设置在该位置的缓冲装置能够使液体回流至汽水分离箱,达到缓冲效果。
所述溢流管路还包括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所述汽水分离箱、第一管路段、限位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依次连接,所述限位管路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一管路段上。
由于限位管路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使汽水分离箱、第一管路段、限位管路段形成了U形管结构,缓冲装置设置第一管路段上,缓冲装置内充满溢流液体,保证当汽水分离箱内压力稳定时,设置在该位置的缓冲装置能够使液体回流至汽水分离箱,达到缓冲效果。
所述汽水分离箱上设有与第一管路段相连的连接口,所述第一管路段包括低于所述连接口的第三管道段和高于所述连接口的第四管道段,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三管道段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段具有一迂回部,第三管道段和第四管道段依次连接,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连接口与迂回部最低点之间。
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三管道段上,缓冲装置对溢流液体的阻力小,更利于液体的溢流,同时缓冲装置安装高度低更易于安装、更换和维修。
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缓冲装置内的液体快速排出的排油管路,所述排油管路与缓冲装置连通或者与位于缓冲装置下部的溢流管路连通;
优选地,排油管路与缓冲装置的底壁连通或者与迂回部最低点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排油管路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
当汽水分离箱内的液体排出速度过快,将缓冲装置充满甚至出现在溢流管路的出液口出现喷溢时,可以通过打开排油管路,将缓冲装置内的液体快速排出,迅速降低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停止喷液,提高溢流管路的安全性,同时当密封油系统出现故障或者检修时,通过打开排油管路,能够将汽水分离箱和缓冲装置内的液体全部排出;将排油管路与缓冲装置的底壁连通或者与迂回部最低点连通,提高排液速度;通过设置常闭控制阀,在使用时打开,控制更加方便。
还包括用于快速降低所述汽水分离箱内的液体液面高度的溢出管,所述溢出管的进口端与汽水分离箱连通或者与缓冲装置和汽水分离箱之间溢流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溢出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
通过设置溢出管,当汽水分离箱内液体增加过多或过快,通过溢出管辅助溢流管降低汽水分离箱内的液体液面高度,使液面尽快降低,防止溢流管路中的液体发生喷溅,污染周围空间造成危险;溢出管上设置常闭控制阀,当使用该段管路时,常闭控制阀打开进行排液。
所述溢出管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不低于所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
优选地,所述溢出管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与限位管路段等高。
通过将弯折部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设置成不低于所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限制溢出管对汽水分离箱内液面的调节能力,当汽水分离箱内的液体高于预设油位高度,溢出管快速将汽水分离箱内的液面高度降低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辅助溢流管路排液;当溢出管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与限位管路段等高时,溢出管能够将汽水分离箱内的液面高度调整到预设油位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降低;
优选地,所述缓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溢流管路的直径,使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下降,
和/或所述缓冲腔沿液体流动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溢流管,使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随缓冲腔的延伸逐步下降。
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腔,使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降低,达到缓冲效果。缓冲腔可以是通过缓冲腔的直径增加,使得液体进入缓冲腔后液体压强减小,或者通过将缓冲腔设置成长度较长的结构,使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将汽水分离箱内的瞬时压力吸收,达到缓冲作用。
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还包括用于监测缓冲装置内液位或者水分含量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缓冲装置固定连接或者与缓冲装置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为缓冲罐;
所述监测装置为开设在缓冲罐上的透明视窗,
或者,所述缓冲罐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缓冲罐的透明材质侧壁为监测装置。
通过设置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实现对缓冲装置内液体成分进行监测,当缓冲罐内全部为水时,通过排油管路将液体快速排出,当缓冲罐内含有油层时,则表明汽水分离箱内水层在可控范围内,可以保持通过溢流管路进行排水。
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防止溢流管路发生虹吸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与溢流管路连通,出气端与大气连通,且出气端高于所述的溢流管路;
优选地,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与溢流管路在竖直方向的最高处连通。
当分离箱内油位降低时需要向汽水分离箱内补油,当补油量略多,油位高于溢流管最高位置时,或运行中积水溢流不及时汽水分离箱内液位高于溢流管时,汽水分离箱内的润滑油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会通过溢流管全部排出,真空泵在无油情况下运行会造成电流大跳闸、泵体振动超标、出力不足、泵内异音等设备故障。通过设置呼吸管,当发生虹吸时,由于呼吸管与溢流管路连通,大气及时补充压力减少量,进而实现防虹吸的作用;该结构最好在设有缓冲装置的溢流管路内,否则在溢流管路上又增加了一个喷溅口,不利于使用,而且出气端高于所述的溢流管路,在压力突然增加时,呼吸管也更有利于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的更好实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密封油真空泵启动时,汽水分离箱瞬间正压,润滑油或者油、水通过溢流管路喷出,污染地面及周边设备,且存在安全隐患。真空泵启动正常后,由于部分油、水被喷出,使得汽水分离箱内油位不足,需要对汽水分离箱内进行补油。每次真空泵启动时都需要就地监护并补油,增加了运行人员工作量。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将该瞬时正压吸收,减少甚至杜绝润滑油溢出,降低安全隐患,使油位稳定,减少补油次数和人员监测,更安全、省时、省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缓冲装置为盘管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密封油真空箱 101、真空泵本体 102、汽水分离箱 103、连接口 104、排气管路 105、补油管 106、缓冲装置 201、第一管路段 202、第二管路段 203、第三管路段204、第四管路段 205、第一下降段 206、第一水平段 207、第一上升段 207-1、下第一上升段 207-2、上第一上升段 208、限位管路段 209、下降管路段 300、溢出管 301、第二上升段302、第二水平段 303、第二下降段 400、排油管路 500、呼吸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包括密封油真空箱100、用于将密封油真空箱100内的湿气排出的真空泵及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102排水系统,真空泵包括真空泵本体101和汽水分离箱102,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102排水系统包括与汽水分离箱102相连通的溢流管路。真空泵本体101的进气口与密封油真空箱100连通,将密封油真空箱100内的湿气通过真空泵抽出,真空泵本体101的排气口与汽水分离箱102连通,将抽出的气体排入汽水分离箱102。
汽水分离箱102的顶部设有排气管路104,侧壁上设有补油管105。从密封油真空箱100内抽出的湿气被排入汽水分离箱102后,由于压力突然减小水分冷凝沉入汽水分离箱102的底部,去除水分的气体通过排气管路104排入大气。当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后,需要通过补油管105向汽水分离箱102内补入润滑油,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转。
汽水分离箱102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口103,溢流管路与连接口103连接将汽水分离箱102内的冷凝水排出。
进一步地,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润滑油的密度,因此,汽水分离箱102的连接口103一般设置在汽水分离箱102的侧壁下部,方便将水排出而防止油排出。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102排水系统,包括与汽水分离箱102相连通的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用于缓冲所述汽水分离箱102内压力的缓冲装置106,所述缓冲装置106与所述溢流管路连通。
真空泵启动时,汽水分离箱102瞬间正压,润滑油或者油、水通过溢流管路喷出,污染地面及周边设备,且存在安全隐患。真空泵启动正常后,由于部分油、水被喷出,使得汽水分离箱102内油位不足,需要通过补油管105对汽水分离箱102进行补油。每次真空泵启动时都需要就地监护并补油,增加了运行人员工作量。通过设置缓冲装置106将该瞬时正压吸收,减少甚至杜绝润滑油溢出,降低安全隐患,使油位稳定,减少补油次数和人员监测,更安全、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管路包括用于限制汽水分离箱102内液体高度的限位管路段208,所述缓冲装置106设置在限位管路段208与汽水分离箱102相连的溢流管路上。
当汽水分离箱102内油位过低时,会造成泵体振动超标、出力不足、泵内异音等设备故障。通过设置限位管路段208,将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体保持在合适的液位范围内。限位管路段208、汽水分离箱102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溢流管路形成类似于U形管的结构,将缓冲装置106设置在限位管路段208与汽水分离箱102之间的溢流管路上,当汽水分离箱102内压力大时,缓冲装置106将该部分压力吸收,当汽水分离箱102内压力稳定时,设置在该位置的缓冲装置106将吸收的压力释放使液体回流至汽水分离箱102,达到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管路还包括第一管路段201和第二管路段202,所述汽水分离箱102、第一管路段201、限位管路段208和第二管路段202依次连接,所述限位管路段208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第一管路段201和第二管路段202,缓冲装置106设置在第一管路段201上。
由于限位管路段208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第一管路段201和第二管路段202,通过限位管路段208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限制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体液面高度,缓冲装置106设置第一管路段201上,使缓冲装置106内充满溢流液体,当真空泵稳定工作后,设置在该位置的缓冲装置106能够使缓冲装置106内的液体回流至汽水分离箱102,达到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汽水分离箱102上设有与第一管路段201相连的连接口103,所述第一管路段201包括低于所述连接口103的第三管道段203和高于所述连接口103的第四管道段204,所述缓冲装置106设置在第三管道段203上。
缓冲装置106设置在第三管道段203上,使缓冲装置106对溢流液体的阻力小,更利于液体的溢流,同时缓冲装置106安装高度低更易于安装、更换和维修。
连接口103设置在汽水分离箱102的侧壁上,由于汽水分离箱102内液体冷凝后沉入底部,油位于上层,因此连接口103一般设置在侧壁上靠下的位置。
进一步地,溢流管路包括第一下降段205、第一水平段206、第一上升段207、限位管路段208和下降管路段209,汽水分离箱102、第一下降段205、第一水平段206、第一上升段207、限位管路段208和下降管路段209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
限位管路段208用于限制汽水分离箱102内液体高度,为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转汽水分离箱102内需保持一定的油位高度(后简称预设高度),限位管路段208与预设高度等高,实现对汽水分离箱102内液体的限位。
进一步地,限位管路段208为水平管路,也可以为中部向上弯折的弯管。
第一下降段205、第一水平段206、第一上升段207形成第一管路段201,下降管路段209为第二管路段202。
第一下降段205、第一水平段206和第一上升段207上位于连接口103以下的管路均为第三管道段,第一下降段205、第一水平段206和第一上升段207上位于连接口103以上的管路均为第四管道段。
进一步地,第一上升段207包括位于连接口103以下的下第一上升段207-1和位于连接口103以上的上第一上升段207-2。第一下降段205自连接口103位置沿水流方向逐步下降。第一水平段206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连接口103。第一上升段207沿水流方向逐步上升。第一下降段205、第一水平段206和下第一上升段207-1形成第三管道段203,上第一上升段207-2为第四管道段204。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段206为水平状管路,也可以为中部向下弯折的弯管。
缓冲罐设置在第一管路段201上,并与第一管路段201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缓冲罐设置在第一下降段205上或者第一水平段206或下第一上升段207-1上。
缓冲罐设置在第一下降段205上,并与第一下降段205连通。缓冲罐的进液口设置在缓冲罐的顶壁上,出液口设置在缓冲罐的底壁上。缓冲罐内的液体流向与第一下降段205内的液体流向相同,方便液体的排出。第一下降段205上设有常开控制阀。下降管路段209上设有常开控制阀。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汽水分离箱102排水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缓冲装置106内的液体快速排出的排油管路400,所述排油管路400与缓冲装置106连通或者与位于缓冲装置106下部的溢流管路连通。
当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体排出速度过快,将缓冲装置106充满甚至在溢流管路的出液口出现喷溢时,可以通过打开排油管路400,将缓冲装置106内的液体快速排出,迅速降低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停止喷液,提高溢流管路的安全性,同时当密封油系统出现故障或者检修时,通过打开排油管路400,能够将汽水分离箱102和缓冲装置106内的液体全部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段203具有一迂回部,第三管道段203和第四管道段204依次连接,所述缓冲装置106设置在连接口与迂回部最低点之间。排油管路400与缓冲装置106的底壁连通或者与迂回部最低点连通。
将排油管路400与缓冲装置106的底壁连通或者与迂回部最低点连通,提高排液速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油管路400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通过设置常闭控制阀,在使用时打开,控制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下降段205、第一水平段206和第一上升段207形成上述U形迂回部,排油管路400设置在第一水平段206上用于将所述缓冲装置106内的液体快速排出。排油管路400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段206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并最好将排出液引至排水管道或者排水装置。
图中,黑色标示的阀门为常闭控制阀,白色标示的阀门为常开控制阀。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汽水分离箱102排水系统还包括用于快速降低所述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体液面高度的溢出管300,所述溢出管300的进口端与缓冲装置106和汽水分离箱102之间溢流管路连通。
其中溢出管300的进口端还可以与汽水分离箱102连通。
通过设置溢出管300,当汽水分离箱102内液体增加过多或过快,通过溢出管300辅助溢流管路降低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体液面高度,使液面尽快降低,防止溢流管路中的液体发生喷溅,污染周围空间造成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溢出管300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溢出管300上设置常闭控制阀,当使用该段管路时,常闭控制阀打开进行排液。
所述溢出管300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不低于所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
进一步地,所述溢出管300的中部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不低于所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
通过将弯折部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设置成不低于所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限制溢出管300对汽水分离箱102内液面的调节能力,当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体高于预设油位高度,溢出管300快速将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面高度降低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辅助溢流管路排液。
进一步地,所述溢出管300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与限位管路段208等高。
当溢出管300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与限位管路段208等高时,溢出管300能够将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面高度调整到预设油位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具体地,溢出管300设置在第一下降段205上,并位于缓冲罐的进液口与汽水分离箱102的连接口103之间的第一下降段205的管路上,溢出管300的一端与第一下降段205连通,溢出管300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溢出管300包括第二上升段301、第二水平段302和第二下降段303,第二上升段301、第二水平段302和第二下降段303沿排液方向依次连接。
第二上升段301沿排液方向逐步上升,第二水平段302为水平管,方便液体平缓,第二下降段303沿排液方向逐步下降。第二水平段302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与水平状的限位管路段208齐平,第二下降段303的出口与大气连通,并引至排水管道或者排水装置。
其中,第二水平段302也可以为中部向上弯折的弯管,弯管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与水平状的限位管路段208齐平。
溢出管300上设有常闭控制阀,防止液体从该位置流出,当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油位上升过高时,可以通过溢出管300将液位高度调整到预设高度。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的缓冲装置106做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装置106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溢流管路的直径,使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下降。
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降低,达到缓冲效果。缓冲腔的直径大于溢流管路的直径,使得液体进入缓冲腔后液体压强减小,当汽水分离箱内正压突然增加时,溢流管路内的压力也瞬时增加,当液体进入缓冲腔后由于缓冲腔的直径突然增加,使压力瞬间释放,实现缓冲腔对瞬时正压的吸收。
其中,如图2所示,缓冲装置106也可以为盘管,盘管的缓冲腔沿液体流动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溢流管路,使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随盘管的缓冲腔的延伸逐步下降,使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将汽水分离箱102内的瞬时压力吸收,达到缓冲作用。
所述缓冲装置106上设有用于监测缓冲装置106内液位或者水分含量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缓冲装置106固定连接或者与缓冲装置106一体成型,
当所述缓冲装置106为缓冲罐,监测装置为开设在缓冲罐上的透明视窗。
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实现对缓冲罐内液体成分进行监测,当缓冲罐内全部为水时,说明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液体太多,通过排油管路400将液体快速排出,当缓冲罐内含有油层时,则表明汽水分离箱102内水层在可控范围内,可以保持通过溢流管路进行排水。
其中,所述缓冲罐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缓冲罐的透明材质侧壁为监测装置,能够对缓冲罐内的液体成分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缓冲罐内充满水时,则说明汽水分离箱102内水量比较大,需要通过溢出管300或者排油管路400将水快速排出。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防止溢流管路发生虹吸的呼吸管500,所述呼吸管500的进气端与溢流管路连通,出气端与大气连通,且出气端高于所述的溢流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管500的进气端与溢流管路在竖直方向的最高处连通。
当分离箱内油位降低时需要向汽水分离箱102内补油,当补油量略多油位高于溢流管最高位置时,或运行中积水溢流不及时汽水分离箱102内液位高于溢流管时,汽水分离箱102内的润滑油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会通过溢流管全部排出,真空泵在无油情况下运行会造成电流大跳闸、泵体振动超标、出力不足、泵内异音等设备故障。
通过设置呼吸管500,当将要发生虹吸时,由于呼吸管500与溢流管路连通,大气及时补充所减少压力量,进而实现防虹吸的作用。
设有缓冲装置106的溢流管路上设置呼吸管500效果比较好,否则在溢流管路上又增加了一个喷溅口,不利于使用。
呼吸管500出气端高于所述的溢流管路,在压力突然增加时,呼吸管500也更有利于辅助缓冲装置106实现更好的缓冲作用。
具体地,限位管路段208为溢流管路的最高点,水平方向的限位管路段208上设有呼吸管500,防止溢流管路发生虹吸的呼吸管500,呼吸管500的进气端与限位管路段208连通,出气端与大气连通,且出气端高于所述的溢流管路。
其中,限位管路段208也可以为中部向上弯折的弯管,呼吸管500的进气端与弯管在竖直方向的最高处连通。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包括与汽水分离箱相连通的溢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用于缓冲所述汽水分离箱内压力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溢流管路连通;
所述溢流管路包括用于限制汽水分离箱内液体高度的限位管路段,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限位管路段与汽水分离箱相连的溢流管路上;
所述溢流管路还包括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所述汽水分离箱、第一管路段、限位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依次连接,所述限位管路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一管路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离箱上设有与第一管路段相连的连接口,所述第一管路段包括低于所述连接口的第三管道段和高于所述连接口的第四管道段,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三管道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段具有一迂回部,第三管道段和第四管道段依次连接,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连接口与迂回部最低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缓冲装置内的液体快速排出的排油管路,所述排油管路与缓冲装置连通或者与位于缓冲装置下游的溢流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油管路与缓冲装置的底壁连通或者与迂回部最低点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路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快速降低所述汽水分离箱内的液体液面高度的溢出管,所述溢出管的进口端与汽水分离箱连通或者与缓冲装置和汽水分离箱之间溢流管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管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溢流管路的最高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管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与限位管路段等高。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降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溢流管路的直径,使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在进入缓冲腔后迅速下降,
和/或所述缓冲腔沿液体流动方向上的总长度大于溢流管,使溢流管路内的液体压力随缓冲腔的延伸逐步下降。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用于监测缓冲装置内液位或者水分含量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缓冲装置固定连接或者与缓冲装置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为缓冲罐;
所述监测装置为开设在缓冲罐上的透明视窗,
或者,所述缓冲罐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缓冲罐的透明材质侧壁为监测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防止溢流管路发生虹吸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与溢流管路连通,出气端与大气连通,且出气端高于所述的溢流管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与溢流管路在竖直方向的最高处连通。
CN201710104225.5A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Active CN106799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4225.5A CN106799103B (zh)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4225.5A CN106799103B (zh)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9103A CN106799103A (zh) 2017-06-06
CN106799103B true CN106799103B (zh) 2023-07-28

Family

ID=58988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4225.5A Active CN106799103B (zh)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910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309A (zh) * 2009-11-26 2010-06-16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脱碳变压吸附真空泵稳压装置及方法
CN201543363U (zh) * 2009-11-26 2010-08-11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脱碳变压吸附真空泵稳压装置
CN202778105U (zh) * 2012-07-24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组合式大型段塞流捕集器
CN204544179U (zh) * 2015-03-11 2015-08-12 镇江利德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不饱和树脂反应釜的生产压力回流调节装置
CN204702505U (zh) * 2015-04-01 2015-10-14 大连中鼎化学有限公司 全氢罩式连退炉氢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06499979U (zh) * 2017-02-24 2017-09-19 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309A (zh) * 2009-11-26 2010-06-16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脱碳变压吸附真空泵稳压装置及方法
CN201543363U (zh) * 2009-11-26 2010-08-11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脱碳变压吸附真空泵稳压装置
CN202778105U (zh) * 2012-07-24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组合式大型段塞流捕集器
CN204544179U (zh) * 2015-03-11 2015-08-12 镇江利德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不饱和树脂反应釜的生产压力回流调节装置
CN204702505U (zh) * 2015-04-01 2015-10-14 大连中鼎化学有限公司 全氢罩式连退炉氢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06499979U (zh) * 2017-02-24 2017-09-19 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9103A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9979U (zh)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装置
CN2869392Y (zh) 立式自吸泵
CN203129311U (zh) 一种智能真空排水装置
CN106799103B (zh)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系统
CN104676249B (zh) 一种闪蒸分液集成装置
CN112253229B (zh) 一种瓦斯抽采管路自动负压连续放水器及使用方法
CN102808651A (zh) 瓦斯抽采系统的自动放水装置
CN2851247Y (zh) 锅炉用水的超声真空除氧装置
CN107165854B (zh) 给水泵密封水自动控制及回收装置
CN101905872B (zh) 一种制备硫酸过程的so3的吸收装置
CN201954259U (zh) 水封排水密封罐装置
CN204512953U (zh) 一种闪蒸分液集成装置
CN101625001A (zh) 一种配置在回转动力泵吸入端的自动恒液位虹吸装置
CN105133698B (zh) 一种聚能抽水装置及抽水方法
CN204147595U (zh) 一种真空净油机的循环冷凝装置
CN206077153U (zh) 电机空气冷却器漏水排放装置
CN209585447U (zh) 一种重力流雨水系统消能装置
CN20995740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反应器的反虹吸装置
CN111962540A (zh) 一种自动排水箱
CN201099497Y (zh) 内浮顶挂中央上排液装置的储罐
CN201297500Y (zh) 恒定水位水封式防爆器
CN100558995C (zh) 纯水箱恒液位和恒压密封工艺
CN202361083U (zh) 一种煤气排水器安全保护装置
CN205077548U (zh) 带有呼吸阀的井筒式潜水泵安装结构
CN213652387U (zh) 一种油气分离回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