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3158B -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3158B
CN106793158B CN201611064582.5A CN201611064582A CN106793158B CN 106793158 B CN106793158 B CN 106793158B CN 201611064582 A CN201611064582 A CN 201611064582A CN 106793158 B CN106793158 B CN 106793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tate
coverage
network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45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3158A (zh
Inventor
雷艺学
张云飞
郑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645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3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3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3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包括: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在保障终端状态下提高通信进行的灵活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是指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而不需要经过基站等设备的传输或转发的通信技术。D2D可部署在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内和/或网络覆盖范围之外。UE-NW中继是在D2D通信中引入的特性,具有灵活部署的优点,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商用通信、公共安全通信(如地震、战争)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如图1所示,图1提供了一种进一步增强的D2D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场景中,远端UE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外,U2NR(UE-to-Network-Relay)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远端UE可以通过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ies)或者通过其他RAT(如:蓝牙、WiFi)接入到增强的UE-to-NW中继,进而与网络侧建立控制面以及用户面连接,在此种网络系统中存在多种RAT。现有技术方案只提供了针对单一RAT来进行状态管理的方案,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RAT终端状态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缺少多RAT终端状态管理导致网络服务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
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匹配成功进而执行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的操作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通过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信道时频资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转发的网络侧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相应地,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包括:
连接选择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其中,所述连接选择模块还用于: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
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匹配成功进而执行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的操作步骤。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信道时频资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转发的网络侧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其中,所述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相应地,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首先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然后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从而在保障终端状态下提高通信进行的灵活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进一步增强的D2D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转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201,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远端UE,第二终端可以为U2NR,网络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LTE空口连接、蓝牙或WiFi等等。
具体实现中,如图1所示,远端UE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外,U2NR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且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在此种场景下,定义基站覆盖范围外的远端UE的新的IDLE状态为IDLE-R状态,IDLE状态为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状态。需要说明的是,IDLE-R状态也可以作为IDLE的一个子状态,对网络侧来说,IDLE-R与IDLE的状态维护方式是一样的;但对于终端来说,两个状态的定义和转换是需要明确定义。
在该IDLE-R状态状态下,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对中继业务的需求和PLMN(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进行选择,并选择与第一终端匹配的第二终端建立网络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终端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匹配成功进而执行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的操作步骤。
如图3所示,远端UE首先确定中继UE可以提供特定业务并且匹配成功,则远端UE首先从not-paired不匹配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然后在IDLE-R状态下选择中继UE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相应地,如果远端UE丢失匹配的中继UE,则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not-paired不匹配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适用于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的场景,但是不完全局限于此种场景。例如,在有网络覆盖但覆盖不佳(如处于覆盖比较差的网络边缘或者增强型覆盖)的情况下,或者在有网络覆盖但R-UE找不到适合服务小区,或者虽然有服务小区但远端UE无法从该服务小区上获取特定的中继业务的情况,远端UE也可以选择中继UE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实现终端状态切换。
S202,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相应地,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如图3所示,当远端UE与中继UE建立RRC连接时,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CONNECTED状态。当远端UE与中继UE拆除RRC连接时,远端UE从CONNECTED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
可选的,可以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如图3所示,当远端UE进入LTE小区覆盖时,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IDLE状态,当远端UE离开LTE小区覆盖时,远端UE从IDLE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首先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然后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从而在保障终端状态下提高通信进行的灵活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401,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远端UE,第二终端可以为U2NR,网络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LTE空口连接、蓝牙或WiFi等等。
具体实现中,如图1所示,远端UE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外,U2NR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且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在此种场景下,定义基站覆盖范围外的远端UE的新的IDLE状态为IDLE-R状态,IDLE状态为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状态。需要说明的是,IDLE-R状态也可以作为IDLE的一个子状态,对网络侧来说,IDLE-R与IDLE的状态维护方式是一样的;但对于终端来说,两个状态的定义和转换是需要明确定义。
在该IDLE-R状态状态下,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对中继业务的需求和PLMN(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进行选择,并选择与第一终端匹配的第二终端建立网络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终端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匹配成功进而执行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的操作步骤。
如图3所示,远端UE首先确定中继UE可以提供特定业务并且匹配成功,则远端UE首先从not-paired不匹配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然后在IDLE-R状态下选择中继UE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相应地,如果远端UE丢失匹配的中继UE,则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not-paired不匹配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适用于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的场景,但是不完全局限于此种场景。例如,在有网络覆盖但覆盖不佳(如处于覆盖比较差的网络边缘或者增强型覆盖)的情况下,或者在有网络覆盖但R-UE找不到适合服务小区,或者虽然有服务小区但远端UE无法从该服务小区上获取特定的中继业务的情况,远端UE也可以选择中继UE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实现终端状态切换。
S402,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相应地,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如图3所示,当远端UE与中继UE建立RRC连接时,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CONNECTED状态。当远端UE与中继UE拆除RRC连接时,远端UE从CONNECTED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
可选的,可以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如图3所示,当远端UE进入LTE小区覆盖时,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IDLE状态,当远端UE离开LTE小区覆盖时,远端UE从IDLE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
S403,通过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信道时频资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转发的网络侧控制信息。
具体实现中,网络侧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信息。在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转发来自网络侧的控制信息时,第二终端可以直接转发,也可以进行信息筛选或者格式转换,也可以对物理时频资源的在Uu(第二终端与基站之间)和PC5(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接口进行映射,以便于第一终端以较低的代价获取该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首先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然后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从而在保障终端状态下提高通信进行的灵活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包括:
连接选择模块501,用于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远端UE,第二终端可以为U2NR,网络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LTE空口连接、蓝牙或WiFi等等。
具体实现中,如图1所示,远端UE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外,U2NR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且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在此种场景下,定义基站覆盖范围外的远端UE的新的IDLE状态为IDLE-R状态,IDLE状态为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状态。需要说明的是,IDLE-R状态也可以作为IDLE的一个子状态,对网络侧来说,IDLE-R与IDLE的状态维护方式是一样的;但对于终端来说,两个状态的定义和转换是需要明确定义。
在该IDLE-R状态状态下,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对中继业务的需求和PLMN(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进行选择,并选择与第一终端匹配的第二终端建立网络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终端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匹配成功进而执行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的操作步骤。
如图3所示,远端UE首先确定中继UE可以提供特定业务并且匹配成功,则远端UE首先从not-paired不匹配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然后在IDLE-R状态下选择中继UE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相应地,如果远端UE丢失匹配的中继UE,则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not-paired不匹配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适用于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的场景,但是不完全局限于此种场景。例如,在有网络覆盖但覆盖不佳(如处于覆盖比较差的网络边缘或者增强型覆盖)的情况下,或者在有网络覆盖但R-UE找不到适合服务小区,或者虽然有服务小区但远端UE无法从该服务小区上获取特定的中继业务的情况,远端UE也可以选择中继UE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实现终端状态切换。
状态切换模块502,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相应地,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如图3所示,当远端UE与中继UE建立RRC连接时,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CONNECTED状态。当远端UE与中继UE拆除RRC连接时,远端UE从CONNECTED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
可选的,可以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如图3所示,当远端UE进入LTE小区覆盖时,远端UE从IDLE-R状态切换到IDLE状态,当远端UE离开LTE小区覆盖时,远端UE从IDLE状态切换到IDLE-R状态。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503,用于通过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信道时频资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转发的网络侧控制信息。
具体实现中,网络侧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信息。在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转发来自网络侧的控制信息时,第二终端可以直接转发,也可以进行信息筛选或者格式转换,也可以对物理时频资源的在Uu(第二终端与基站之间)和PC5(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接口进行映射,以便于第一终端以较低的代价获取该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首先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然后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从而在保障终端状态下提高通信进行的灵活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2,至少一个存储器603,至少一个总线604。其中,总线6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通信接口602是有线发送端口,也可以为无线设备,例如包括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6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60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601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其中,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
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匹配成功进而执行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的操作步骤。
其中,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通过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信道时频资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转发的网络侧控制信息。
其中,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其中,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容下载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
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所述第一终端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通过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信道时频资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转发的网络侧控制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5.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选择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所述第一终端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信道时频资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转发的网络侧控制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时,从所述连接状态切换到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网络覆盖内的空闲状态。
9.一种终端状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当第一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外且与第二终端存在设备对设备链路关联时,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广播通知消息,所述广播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是否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满足所述第一终端的业务需求,则选择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中继服务的网络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成功时,从网络覆盖外的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
CN201611064582.5A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793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4582.5A CN106793158B (zh)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4582.5A CN106793158B (zh)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3158A CN106793158A (zh) 2017-05-31
CN106793158B true CN106793158B (zh) 2020-03-17

Family

ID=5890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4582.5A Active CN106793158B (zh)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3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820B (zh) * 2019-08-21 2023-06-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链路中继处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2492631B (zh) * 2019-09-11 2023-10-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0972082B (zh) * 2019-12-12 2020-08-1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98193A (zh) * 2020-04-07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5152255A (zh) * 2020-04-22 2022-10-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3630821B (zh) * 2020-05-09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268539A1 (en) * 2020-12-22 2023-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alay
CN115866561B (zh) * 2023-02-21 2023-06-13 信通院(江西)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2x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118A (zh) * 2013-06-04 2013-10-02 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4936164A (zh) * 2014-03-17 2015-09-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指示d2d相关信息和确定d2d发送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67971A (zh) * 2015-06-26 2015-10-07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Android系统下蓝牙自动回连的方法
CN105517191A (zh) * 2016-01-07 2016-04-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05992299A (zh) * 2015-02-02 2016-10-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的方法
WO2016186414A1 (ko) * 2015-05-15 2016-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118A (zh) * 2013-06-04 2013-10-02 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4936164A (zh) * 2014-03-17 2015-09-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指示d2d相关信息和确定d2d发送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2299A (zh) * 2015-02-02 2016-10-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的方法
WO2016186414A1 (ko) * 2015-05-15 2016-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967971A (zh) * 2015-06-26 2015-10-07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Android系统下蓝牙自动回连的方法
CN105517191A (zh) * 2016-01-07 2016-04-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3158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3158B (zh)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21291B (zh) Lte中用于通过rrc连接拒绝来增强去优先化的方法和装置
US9369946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1199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relay node
CN109716700B (zh)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124770B (zh) 一种d2d多载波聚合的载波集选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306386B (zh) 接入点触发终端漫游的方法及接入点
CN105246027A (zh) D2d中继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322243B1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548037B (zh)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CN111955029B (zh) 用于中继站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CN110100463A (zh) 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4936247A (zh) 用于重选中继终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5580438B (zh) 用于小区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EP3038410A1 (en) Backhaul link establishment method, base station, relay node and system
CN103384396A (zh) 移动终端重定向到目标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195087B1 (ko) 공통 프로세스 구현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6341860B (zh) 一种中继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384410A (zh) 移动终端重定向到目标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00820B (zh) 一种侧链路中继处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8095424A1 (zh)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14456A (zh) 执行包括中继传输路径的切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US20160157182A1 (e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0881183B (zh) 紧急业务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KR102297672B1 (ko) 페이징 방법 및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