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2830A -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2830A
CN106792830A CN201710046707.XA CN201710046707A CN106792830A CN 106792830 A CN106792830 A CN 106792830A CN 201710046707 A CN201710046707 A CN 201710046707A CN 106792830 A CN106792830 A CN 106792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range
signal
bandwidth
default frequency
downstream communic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67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2830B (zh
Inventor
张厦
魏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467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2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2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2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2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2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本发明的实施例能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系统引入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例如1.4兆赫兹(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根据双工方式不同LTE系统分为频分复用(FDD,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LTE和时分复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LTE,二者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空口的物理层上。FDD系统空口上下行采用成对的频段接收和发送数据,而TDD系统上下行则使用相同的频段在不同的时隙上传输,较FDD双工方式,TDD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的技术,通常使用2.4G或5G的射频频段。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为满足用户需求,移动终端经常同时工作于不同的频段,例如LTE频段40(B40)与WiFi2.4G。同时由于目前通信系统中频段的种类较多,因此存在部分频率重叠的两个频段,例如LTE B40与WiFi2.4G。从而使得当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这样的两个频段时容易出现同频干扰,而目前降低同频干扰的主要方式有:降低干扰信号强度;采用扩频技术;不连续发射;跳频技术等。但这些方式只能降低干扰信号是通频带内的窄带信号时的同频干扰,对其他形式的同频干扰没有意义。由此可见,目前不能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不能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
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
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一调整模块;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的触发,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该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当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一具体实例中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进行实验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谱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LTE B40对应的信号受干扰的示意图之一;
图5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LTE B40对应的信号受干扰的示意图之二;
图5D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LTE B40对应的信号受干扰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即,当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可能出现同频干扰,且该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是预先存储于移动终端中的。作为一个示例,存储存在部分频率重叠的两个频段的方式可以为:对通信系统中的各频段进行分析,得出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哪些频段时可能出现同频干扰,并将这些频段对应的信道编号存储于移动终端中。需要说明的是,若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的是相关信道编号,那么移动终端便可通过信道编号判定自己是否同时工作于存在部分频率重叠的两个频段,例如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且在此作为示例,上述第一预设频段可以为LTE B40,相应的,第二预设频段可以为WiFi2.4G,当然反过来也是可以的,即,第一预设频段可以为WiFi2.4G,相应的,第二预设频段可以为LTE B40。
步骤102,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其中,若步骤101检测的结果为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便不需要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即移动终端按照当前的工作模式工作即可。
可见,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该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当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即,当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可能出现同频干扰。
步骤202,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第二预设频段的中心频率以及第一预设频段的接收频段,并根据中心频率与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其中,若步骤201检测的结果为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便不需要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即移动终端按照当前的工作模式工作即可。
其中,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2中根据中心频率与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外,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而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内,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作为一个示例,若上述第一预设频段为LTE B40,第二预设频段为WiFi 2.4G时,WiFi 2.4G的主频率(即中心频率)在LTE B40的接收频段外,此时可以通过降低LTE B40的下行通信带宽来降低干扰。
且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为便于降低或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上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对应的多个预设带宽,例如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因此,上述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相应的,上述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为便于明了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具体过程,在此对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具体的,上述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即,获取未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降低时的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二步,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一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一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
此时若能解调第一信号,则结束流程,即第一预设频段使用第一预设带宽进行通信,而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一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四步,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一预设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二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二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
此时若能解调第一信号,则结束流程,即第一预设频段使用第二预设带宽进行通信;而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二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六步,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小于第二预设带宽的第三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每一第三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三预设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降低的过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则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即,相当于在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降低的过程中,若降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时,还是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即最优)时的带宽。
类似的,为便于明了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具体过程,在此对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具体的,上述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即,获取未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扩展时的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二步,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四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四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
此时若能解调第一信号,则结束流程,即第一预设频段使用第四预设带宽进行通信;而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四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四步,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四预设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五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五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
此时若能解调第一信号,则结束流程,即第一预设频段使用第五预设带宽进行通信;而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五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六步,按照带宽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大于第五预设带宽的第六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每一第六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六预设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扩展的过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则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即,相当于在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扩展的过程中,若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时,还是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即最优)时的带宽。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以一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上述方法,假设上述第一预设频段为LTE B40,第二预设频段为WiFi 2.4G,且移动终端中存储有LTE B40的下行通信带宽对应的多个预设带宽,那么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LTE B40与WiFi 2.4G时,若不能解调LTEB40对应的第一信号。
步骤302,判断WiFi 2.4G的中心频率是否在LTE B40的接收频段外,若是,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LTE B40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一个等级,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若降低至最低等级仍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将LTE B40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步骤304,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LTE B40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一个等级,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若扩展至最高等级仍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将LTE B40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LTE B40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或扩展一个等级的过程中,一个等级对应多个预设带宽中的一个预设带宽。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网络侧可以为基站、核心网控制节点等。
其中,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为证明通过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降低或扩展能够降低同频干扰,在此列举一实际实验数据。进行该实验的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实验移动终端401、信号发生器402、定向耦合器403以及综测仪404。其中实验移动终端工作在LTE B40,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2.4GHz的干扰信号(模拟WiFi 2.4G信号),定向耦合器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综测仪用于对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在该实验中,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谱如图5A所示,图5B表示LTE B40工作带宽为5MHz,中心频率为2397.5MHz,同时加入干扰信号;图5C表示LTE B40工作带宽为20MHz,中心频率为2390MHz,同时加入干扰信号;图5D表示LTE B40工作带宽为5MHz,中心频率为2390MHz,同时加入干扰信号。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结合图5A至图5D,从表1中数据可知,状态B与状态C对比,主要的干扰信号(2395-2400)均落在LTE通信频段带内(2380-2395带内干扰信号较弱,可忽略),从表1的测试数据看,通信带宽较宽时灵敏度干扰更小;状态C与状态D对比,主要的干扰信号(2395-2400)主要落在20MHz的通信频段内,但没有落在5MHz的通信频段内(2380-2395带内干扰信号较弱,可忽略),从表1的测试数据看,通信带宽较窄时干扰更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A至图5D中,添加有竖线的频谱为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谱,添加有网格的频谱为LTE B40对应的频谱。
表1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上述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是指: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请求(例如请求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等),并接收网络侧返回同意上述请求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该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当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通过获取第二预设频段的中心频率以及第一预设频段的接收频段,并根据中心频率与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如图6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600包括:
检测模块601,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一调整模块602;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
第一调整模块602,用于根据检测模块601的触发,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其中,上述移动终端60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可选的,第一调整模块602包括:
获取子模块6021,用于获取第二预设频段的中心频率以及第一预设频段的接收频段;
调整子模块6022,用于根据中心频率与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
可选的,调整子模块6022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外,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内,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可选的,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对应的多个预设带宽,
第一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第二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可选的,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一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一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一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二获取子单元;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一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二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一预设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二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二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三获取子单元;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二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三请求子单元,用于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小于第二预设带宽的第三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每一第三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三预设带宽。
可选的,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并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则触发第一比较模块;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判断模块的触发,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可选的,第二调整单元包括: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四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四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四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五获取子单元;
第五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第四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四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五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四预设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五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五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触发第六获取子单元;
第六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五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五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六请求子单元,用于按照带宽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大于第五预设带宽的第六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每一第六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六预设带宽。
可选的,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并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则触发第二比较模块;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判断模块的触发,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五调整模块,用于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600通过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该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当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是应用上述方法的移动终端,即上述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移动终端,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第四实施例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804和用户接口803。移动终端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5。
其中,用户接口8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8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8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8021和应用程序8022。
其中,操作系统8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8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8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8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8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801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1中,或者由处理器801实现。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获取第二预设频段的中心频率以及第一预设频段的接收频段;根据中心频率与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外,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内,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可选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对应的多个预设带宽,处理器801还用于: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一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一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一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一预设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二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二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二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小于第二预设带宽的第三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每一第三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三预设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则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四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四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四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四预设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五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五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五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按照带宽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大于第五预设带宽的第六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每一第六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六预设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则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移动终端8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该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当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的效果。
第五实施例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9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9中的移动终端9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处理器960、音频电路97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980和电源990。
其中,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9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9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触控面板9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9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960,并能接收处理器9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31。除了触控面板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9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
应注意,触控面板9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9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处理器960是移动终端9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9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92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9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9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9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922内的数据,处理器960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其中,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可选地,处理器960还用于:获取第二预设频段的中心频率以及第一预设频段的接收频段;根据中心频率与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
可选地,处理器960还用于: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外,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若中心频率在接收频段内,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可选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对应的多个预设带宽,处理器960还用于: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根据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960还用于: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一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一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一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一预设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二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二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二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小于第二预设带宽的第三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每一第三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三预设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960还用于: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则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960还用于: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四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四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四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第四预设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五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五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若不能解调第一信号,则获取当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五预设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按照带宽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大于第五预设带宽的第六预设带宽,并在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每一第六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六预设带宽。
可选地,处理器960还用于:在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判断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若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则比较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将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可见,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该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当不能解调第一信号时,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所述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
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所述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预设频段的中心频率以及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接收频段;
根据所述中心频率与所述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中心频率与所述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中心频率在所述接收频段外,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若所述中心频率在所述接收频段内,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对应的多个预设带宽,
所述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所述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一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一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
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一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所述第一预设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二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二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
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二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带宽的第三预设带宽,并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每一第三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三预设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
若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则比较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四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四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
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四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所述第四预设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五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五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
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五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按照带宽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大于所述第五预设带宽的第六预设带宽,并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每一第六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六预设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
若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则比较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工作于第一预设频段与第二预设频段时,检测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一调整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与所述第二预设频段的部分频率重叠;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的触发,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降低所述第二预设频段对应的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接收灵敏度的干扰程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预设频段的中心频率以及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接收频段;
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心频率与所述接收频段,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对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进行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子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中心频率在所述接收频段外,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中心频率在所述接收频段内,则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对应的多个预设带宽,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预设带宽,通过与网络侧交互扩展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一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一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一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二获取子单元;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一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二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所述第一预设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二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第二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三获取子单元;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二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三请求子单元,用于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带宽的第三预设带宽,并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降低至每一第三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三预设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并若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小带宽,则触发第一比较模块;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触发,比较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当前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四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四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四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触发第五获取子单元;
第五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四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五请求子单元,用于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从所述第四预设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的第五预设带宽,并判断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第五预设带宽时,是否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并若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则触发第六获取子单元;
第六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五请求子单元的触发,获取当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第五预设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六请求子单元,用于按照带宽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通过与网络侧交互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多个预设带宽中大于所述第五预设带宽的第六预设带宽,并在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扩展至每一第六预设带宽时,检测是否能解调第一信号,直至能解调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能解调第一信号时的第六预设带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不能解调所述第一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并若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是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的最大带宽,则触发第二比较模块;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触发,比较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为所述多个预设带宽中各带宽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
第五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频段的下行通信带宽调整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最高时的带宽。
CN201710046707.XA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792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6707.XA CN106792830B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6707.XA CN106792830B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2830A true CN106792830A (zh) 2017-05-31
CN106792830B CN106792830B (zh) 2019-01-29

Family

ID=5894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6707.XA Active CN106792830B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283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7235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Leif Wilhelmsson Coexistence of Plu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in Close Proximity
CN104184682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的调整方法以及带宽调整控制器
CN106253923A (zh) * 2016-07-27 2016-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30211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Lte频段选择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7235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Leif Wilhelmsson Coexistence of Plu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in Close Proximity
CN102308611A (zh) * 2009-02-05 2012-01-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紧密靠近的多个无线通信收发器的共存
CN104184682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的调整方法以及带宽调整控制器
CN106253923A (zh) * 2016-07-27 2016-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30211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Lte频段选择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2830B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4786B (zh) 一种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31662A (zh)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10068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474375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7148085B (zh)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6559349U (zh) 一种wifi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6375048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天线切换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134657A (zh) 一种同步信号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7026682A (zh)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939209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041067A (zh)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6765A (zh) 一种测量报告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97487A (zh) 一种网络重选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28619A (zh) 一种天线模式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809561A (zh) 一种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6095296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19922A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中继调整方法、无线耳机及移动终端
CN106413101A (zh) 避开自身干扰信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92733B (zh) 一种通信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42985A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7612595A (zh)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47102A (zh) 一种降低信号干扰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342777A (zh) 一种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92759B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的调试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08093A (zh) 一种利用无线耳机建立中继数据网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4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Patentee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Co-patentee before: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Patentee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