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1846A -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1846A
CN106791846A CN201611132294.9A CN201611132294A CN106791846A CN 106791846 A CN106791846 A CN 106791846A CN 201611132294 A CN201611132294 A CN 201611132294A CN 106791846 A CN106791846 A CN 106791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fault
quality factor
numerical value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22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1846B (zh
Inventor
蔡正平
丁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322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1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1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1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1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1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该调整方法根据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与预设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策略,并相应的对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进行调整,从而,根据图像拍摄的历史数据,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及时调整,对后续拍摄的证据图像的大小进行控制,解决监控设备所获取的证据抓拍图像的大小无法平稳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安防行业前端相机集成智能分析的发展趋势,前端相机需要具备证据抓拍图输出功能。受限于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实际安防工程中需要将原始图像压缩为一定大小的文件,并且需要保证一定的稳定性,以实现网络的平滑性。
由于前端相机安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光照条件、场景纹理复杂度、ISP风格以及相机sensor的分辨率大小等在同等编码参数下都影响着编码图像的大小,图像大小无法与质量因子建立起对应关系。比如,同一台相机在同一场景下在白天和晚上使用同一套编码参数所编出来的图像大小可能会相差数十倍。
这种情况下,实际应用中希望白天能够提高图像的压缩比,降低图片大小,而夜晚图像细节丰富度较低,可以在大小要求范围内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因此,固定的编码参数肯定是不能够适应安防行业对证据抓拍图的要求。
当前主流图像压缩标准JPEG可以通过调节JPEG质量因子来控制图像编码大小。
具体的,现有的JPEG质量因子调整方案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查表映射法,即建立一张与编码大小与编码质量因子大小相对应的表,以与JPEG目标大小对应的编码质量因子值编码,从而达到质量因子随目标大小变化而变化的目的。
另一种是线性比例法,简单靠前帧编码大小值与目标值的差值来对编码质量因子进行比例计算的方法。
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的处理方案至少存在如下的问题:
对于查表映射法,其控制逻辑比较简单,不能够自适应不同场景和不同ISP调校下的图像大小调节,而且,查表映射法需要多张表满足不同的监控场景,耗费内存空间。
而对于线形比例法,其控制容易产生振荡,得不到收敛,只能利用前后一组数据进行计算,而且,线性比例控制存在控制的滞后性以及振荡性,且对比例参数调校要求较高。
由此可见,传统查表映射法和线形比例法,不能有效平稳的控制JPEG编码大小,在不同场景下无法保证稳定的证据抓拍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以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及时调整,解决监控设备所获取的证据抓拍图像的大小无法平稳控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适用于进行连续图像拍摄的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判断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根据所述质量因子修正值,确定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之后,还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减少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判断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如果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增加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如果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确定为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之后,还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根据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质量因子调节参数,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具体包括:
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优选的,所述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具体为: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ΔQp=a0Δu(n)+a1Δu(n-1)+a2Δu(n-2);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
Δu(n)、Δu(n-1)和Δu(n-2)分别表示拍摄上一张、上两张和上三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
Kp表示质量因子调节参数,T表示调节周期,Ti表示积分时间常数,Td表示微分时间常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监控设备,适用于进行连续图像拍摄的系统,所述监控设备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时,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
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时,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正模块所确定的质量因子修正值,确定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和第四判断模块: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时,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时,判断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减少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或,
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增加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或,
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确定为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时,根据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质量因子调节参数,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修正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优选的,所述修正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ΔQp=a0Δu(n)+a1Δu(n-1)+a2Δu(n-2);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
Δu(n)、Δu(n-1)和Δu(n-2)分别表示拍摄上一张、上两张和上三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
Kp表示质量因子调节参数,T表示调节周期,Ti表示积分时间常数,Td表示微分时间常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该调整方法根据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与预设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策略,并相应的对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进行调整,从而,根据图像拍摄的历史数据,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及时调整,对后续拍摄的证据图像的大小进行控制,解决监控设备所获取的证据抓拍图像的大小无法平稳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高质量因子区间调节处理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监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本申请背景技术所陈述的,受限于前端监控设备内存和网络带宽,在进行图像拍摄时,需要将所拍摄的证据图像大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在此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清晰度,同时,还需要保证在所拍摄图像的大小调整过程中不出现过大值或过小值,一方面,避免过大值是避免因为存储控件限制或后端平台的证据记录大小限制而被丢弃,造成证据链不完整,或证据链丢失的状况,另一方面,避免过小值是因为过小值会产生不满足安防取证要求的马赛克效应。
本申请的发明人希望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结合PID算法,根据图像拍摄的历史数据,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及时调整,对后续拍摄的证据图像的大小进行控制,解决监控设备所获取的证据抓拍图像的大小无法平稳控制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进行连续图像拍摄的系统,具体包括:
步骤S101、获取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本步骤所获取的两个数值将作为后续参数修正过程的输入参数,从而,实现根据图像拍摄的历史数据变化,进行后续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修正操作。
步骤S102、判断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103;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采用高质量因子区间调节处理过程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然后执行步骤S105。
对于本步骤的判断过程,主要是要进行高质量因子的区分,因为当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保持在高位段时,其对编码大小的影响曲线陡峭,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控制精度已经无法满足PID算法的控制,此处若使用PID算法控制,会造成控制的振荡效应。因此,如果本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表示当前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处于高位段,需要采用高质量因子区间调节处理过程来进行处理。
步骤S103、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104;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采用高偏差比例调节处理过程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然后执行步骤S105。
本步骤主要是为了在拍摄图像的大小与图像标准值的偏差较大的情况下,采用高偏差比例调节处理过程进行快速调整。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高偏差比例调节处理过程具体如下:
根据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质量因子调节参数,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步骤S104、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的处理过程如下:
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再进一步的,结合PID算法,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图像质量因子修正值的确定规则也可以按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进行调整,具体的,可以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ΔQp=a0Δu(n)+a1Δu(n-1)+a2Δu(n-2);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
Δu(n)、Δu(n-1)和Δu(n-2)分别表示拍摄上一张、上两张和上三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
Kp表示质量因子调节参数,T表示调节周期,Ti表示积分时间常数,Td表示微分时间常数。
步骤S105、根据所述质量因子修正值,确定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高质量因子区间调节处理过程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201、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02;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2、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减少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步骤S203、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
如果小于,执行步骤S204;
如果不小于,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04、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增加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步骤S205、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确定为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设因子变量值是预先设置的用于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微调的基本修正单位,用于在高质量因子区间调节处理过程中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快速调整,其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满足快速调整需求的前提下,其具体数值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该调整方法根据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与预设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策略,并相应的对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进行调整,从而,根据图像拍摄的历史数据,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及时调整,对后续拍摄的证据图像的大小进行控制,解决监控设备所获取的证据抓拍图像的大小无法平稳控制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对PID算法进行改进,使之适用于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控制。尤其是在进行连续JPEG图像拍摄的系统中,适用于对JPEG编码质量因子的控制。
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JPEG图片作为所拍摄图像的格式示例。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控制系统以JPEG编码质量因子为控制变量,所拍摄的JPEG图片的大小为被控对象。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301、将所拍摄的上一张JPEG图片的大小u(n)反馈至控制系统。
步骤S302、确定所拍摄的上一张JPEG图片的大小u(n)与图像标准值U的偏差Δu(n),具体为Δu(n)=u(n)-U。
步骤S303、判断当前所采用的JPEG编码质量因子Qp是否高于预设的因子门限ε0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ε0的具体取值可以为90,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在能够界定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高位段的前提下,ε0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果高于,执行步骤S304;
如果没有高于,执行步骤S305。
步骤S304、采用高质量因子区间调节处理过程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ΔQp
具体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见前述的图2所示的流程,在此不再逐一详述。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以设置因子变量值为1,相应的处理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的公式: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ε0具体为因子门限,ε2为前述的第二差值门限,都是预设的常数。
本步骤处理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308。
步骤S305、判断所拍摄的上一张JPEG图片的大小Δu(n)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ε1
本步骤即判断当前的图像大小是否属于高偏差比例情况。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ε1的具体取值可以为200,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在能够界定高偏差比例情况的前提下,ε1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果高于,执行步骤S306;
如果没有高于,执行步骤S307。
步骤S306、采用高偏差比例调节处理过程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ΔQp
具体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见前述的步骤S103所描述的流程,在此不再详述。
本步骤处理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308。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以设置因子变量值为1,相应的处理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的公式:
ΔQp=KpΔu(n);Δu(n)>ε1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ε1为前述的第一差值门限,是预设的常数。
高偏差比例调节处理过程在所拍摄的上一张JPEG图片的大小u(n)与图像标准值U的偏差Δu(n)较大的情况下,只引入了Kp参数,能够加快目标大小变更及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的质量因子的调节,简单地比例控制能够避免过冲和滞后的调节,这里的Kp为适应不同监控场景及不同分辨率的sensor需要动态调整,其计算公式为:
步骤S307、采用结合PID算法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ΔQp
其中,如前所述,结合PID算法的修正处理策略可以概括为如下公式:
ΔQp=a0Δu(n)+a1Δu(n-1)+a2Δu(n-2);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
Δu(n)、Δu(n-1)和Δu(n-2)分别表示拍摄上一张、上两张和上三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
Kp表示质量因子调节参数,T表示调节周期,Ti表示积分时间常数,Td表示微分时间常数。
本处理过程可以称为无级分段PID调节处理过程。本过程的处理策略在增量型PID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PID参数动态调整的策略,PID参数在调节的过程中自身也在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使比例、积分、微分参数在不同的阶段能够以最合理的值来进行PID的运算。通过调整变化的曲率来简单进行线性的变化可以动态调整PID的参数值,从而,在运行过程中逐步自计算出合适的PID参数来进行PID的控制。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PID参数动态调整的过程要严格控制其振荡,否则,容易导致算法失控,宁调整慢也勿振荡。由于算法不是也无法建立在输入与输出呈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本例程可模拟出在图像突变的情况下算法的适应性,近似于直角的调整曲线表明了其响应快速及控制精确,不仅可以满足安防前端相机循序渐进的环境更迭的情况,同时满足图像突变的恶劣环境。
步骤S308、根据质量因子修正值ΔQp,确定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该调整方法根据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与预设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策略,并相应的对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进行调整,从而,根据图像拍摄的历史数据,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及时调整,对后续拍摄的证据图像的大小进行控制,解决监控设备所获取的证据抓拍图像的大小无法平稳控制的问题。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监控设备,适用于进行连续图像拍摄的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第一判断模块42,用于判断所述获取模块41所获取的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
第二判断模块43,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
修正模块44,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3的判断结果为否时,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确定模块45,用于根据所述修正模块44所确定的质量因子修正值,确定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46和第四判断模块47: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46,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47,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46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
所述确定模块45,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46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减少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或,
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47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增加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或,
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47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确定为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
所述确定模块45,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质量因子调节参数,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修正模块44,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优选的,所述修正模块44,具体用于: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ΔQp=a0Δu(n)+a1Δu(n-1)+a2Δu(n-2);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
Δu(n)、Δu(n-1)和Δu(n-2)分别表示拍摄上一张、上两张和上三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
Kp表示质量因子调节参数,T表示调节周期,Ti表示积分时间常数,Td表示微分时间常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该调整方法根据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与预设门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策略,并相应的对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进行调整,从而,根据图像拍摄的历史数据,对图像编码质量因子进行及时调整,对后续拍摄的证据图像的大小进行控制,解决监控设备所获取的证据抓拍图像的大小无法平稳控制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进行连续图像拍摄的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判断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根据所述质量因子修正值,确定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之后,还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减少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如果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增加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如果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确定为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之后,还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根据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质量因子调节参数,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具体包括:
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具体为: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ΔQp=a0Δu(n)+a1Δu(n-1)+a2Δu(n-2);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
Δu(n)、Δu(n-1)和Δu(n-2)分别表示拍摄上一张、上两张和上三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
Kp表示质量因子调节参数,T表示调节周期,Ti表示积分时间常数,Td表示微分时间常数。
6.一种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进行连续图像拍摄的系统,所述监控设备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拍摄的上一张图像的大小,以及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时,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
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时,采用预设的修正处理策略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正模块所确定的质量因子修正值,确定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和第四判断模块: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因子门限时,判断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时,判断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减少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或,
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增加预设的因子变量值后,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或,
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门限的相反数时,将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时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确定为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门限时,根据拍摄所述上一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质量因子调节参数,生成拍摄下一张图像所应用的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数值。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根据之前多次图像拍摄的图像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以及相应的修正参数,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质量因子修正值:
ΔQp=a0Δu(n)+a1Δu(n-1)+a2Δu(n-2);
其中,ΔQp表示质量因子修正值;
Δu(n)、Δu(n-1)和Δu(n-2)分别表示拍摄上一张、上两张和上三张图像的大小减去预设的图像标准值所得到的数值;
Kp表示质量因子调节参数,T表示调节周期,Ti表示积分时间常数,Td表示微分时间常数。
CN201611132294.9A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791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2294.9A CN106791846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2294.9A CN106791846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1846A true CN106791846A (zh) 2017-05-31
CN106791846B CN106791846B (zh) 2019-12-13

Family

ID=5887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2294.9A Active CN106791846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18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968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图像压缩编码效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69529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录像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1650A1 (en) * 2001-03-29 2002-10-03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with spatially varying quality levels determined by identifying areas of interest
CN101252690A (zh) * 2008-02-29 2008-08-27 杭州爱威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jpeg编码的量化方法
CN101378484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视频电话图像编码器的控制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的手机
CN105554380A (zh) * 2015-12-11 2016-05-0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昼夜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6101663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05847970A (zh) * 2016-04-06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显示质量的计算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1650A1 (en) * 2001-03-29 2002-10-03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with spatially varying quality levels determined by identifying areas of interest
CN101378484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视频电话图像编码器的控制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的手机
CN101252690A (zh) * 2008-02-29 2008-08-27 杭州爱威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jpeg编码的量化方法
WO2016101663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05554380A (zh) * 2015-12-11 2016-05-0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昼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847970A (zh) * 2016-04-06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显示质量的计算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968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图像压缩编码效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69685B (zh) * 2018-06-05 2019-07-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图像压缩编码效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69529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录像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1846B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742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at adjust, based on a target object distance, at least one of brightness of emitted pattern light and an exposure amount
CN112788250B (zh) 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
US20140147042A1 (en) Device for uniformly enhancing images
US9049355B2 (en) Methods for image processing of face region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the same
WO2014064916A1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13014154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551553B (zh)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262567A (zh) 自动曝光方法与装置
CN106791846A (zh) 一种图像编码质量因子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8881736B (zh) 一种光圈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46399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9889733B (zh) 一种自动曝光补偿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CN110942483B (zh) 函数快速收敛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390653B (zh) 一种针对OLED屏的高鲁棒性DeMURA方法
CN102111552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US10536696B2 (en) Image encoding device and image encoding method
CN104038703A (zh) 数字摄像机感光自适应控制方法
US79297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data compression
US20070177038A1 (en) Image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175967A (zh) 图像去雾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59142B (zh) 图像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66280A (zh) 照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51239A (zh) 一种起重机系统的速度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30176464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WI711005B (zh) 影像亮度調整方法及計算機程式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