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1741A -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1741A
CN106791741A CN201611114857.1A CN201611114857A CN106791741A CN 106791741 A CN106791741 A CN 106791741A CN 201611114857 A CN201611114857 A CN 201611114857A CN 106791741 A CN106791741 A CN 106791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original image
projected
view field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48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1741B (zh
Inventor
熊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off And Friends Of Chongq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off And Friends Of Chongq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off And Friends Of Chongq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off And Friends Of Chongq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48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1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1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投影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分别与移动终端通信的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的第二投影区域重叠。第一控制设备分别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的位置确定的第一位置信息;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分别显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重叠部分的位置确定的第三位置信息;获取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选定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将图中重叠部分进行亮度和透明度调整。第二控制设备类似。图像间衔接较自然。

Description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投影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媒体显示手段,如家庭影音、室内装修等应用场景。在实际使用中,有时需要投影大幅图像或不规则图像,现有的投影技术常将大幅图像或不规则图像拆分为多个图像分别显示,但拆分开的图像间的衔接一般较为生硬或有部分重叠,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将图像拆分投影后,图像间衔接不佳、显示效果生硬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应用于投影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第一控制设备以及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可与移动终端通信,第二控制设备可与移动终端通信,第一控制设备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的第二投影区域相互重叠,方法包括:第一控制设备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一投影区域,第二控制设备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二投影区域;第一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控制设备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第一控制设备将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一投影区域;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控制设备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部分原始图片;第二控制设备将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二投影区域;第一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位置在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三位置信息;第一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一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一待处理区域;第一控制设备将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第一控制设备将第一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一投影区域;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第二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和第一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在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重叠区域的第四位置信息;第二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二待投影图片,根据第四位置信息在第二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二待处理区域;第二控制设备将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第二控制设备将第二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二投影区域。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设备将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包括:第一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第一控制设备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第一控制设备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设备将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和亮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包括:第二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第二控制设备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第二控制设备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为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第三位置信息为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第四位置信息为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原始图片和待投影图片的分辨率和尺寸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屏衔接装置。应用于投影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第一控制设备以及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可与移动终端通信,第二控制设备可与移动终端通信,第一控制设备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的第二投影区域相互重叠,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一投影区域,第二控制设备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二投影区域;第一控制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第二显示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将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一投影区域;第二控制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处理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部分原始图片;第三显示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将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二投影区域;第三控制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位置在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三位置信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一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一待处理区域;第三处理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将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第四显示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将第一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一投影区域;第四控制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控制移动终端显示第二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和第一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在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重叠区域的第四位置信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二待投影图片,根据第四位置信息在第二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二待处理区域;第四处理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将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第五显示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将第二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二投影区域。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处理模块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第五处理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第六处理模块,用于第一控制设备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四处理模块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第七处理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第八处理模块,用于第二控制设备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为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第三位置信息为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第四位置信息为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原始图片和待投影图片的分辨率和尺寸相同。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投影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分别与移动终端通信的第一控制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第一控制设备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的第二投影区域重叠。第一控制设备分别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的位置确定的第一位置信息;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分别显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重叠部分的位置确定的第三位置信息;获取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选定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将图中重叠部分进行亮度和透明度调整。第二控制设备类似。如此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透明度和亮度与非重叠区域一致,重叠区域将有较佳的投影效果,图片间的衔接也较为流畅自然。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第二控制设备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衔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衔接方法中步骤S319的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屏衔接方法中步骤S323的一种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屏衔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屏衔接装置第三处理模块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屏衔接装置第四处理模块的一种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设备110、第二控制设备120与移动终端200进行交互的示意图,第一控制设备110通过网络300与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连接,第二控制设备120通过网络300与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或交互。第一控制设备110和第二控制设备120可以是智能盒子、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200100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等终端。
图2示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400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400可以作为第一控制设备110,也可以作为第二控制设备120,,还可以是作为移动终端200。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存储器402、存储控制器403、处理器404和网络模块405。
存储器402、存储控制器403、处理器404、网络模块405各元件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总线实现电连接。多屏衔接方法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可以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402中的软件功能模块,例如多屏衔接装置201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402可以存储各种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0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屏衔接方法。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404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网络模块405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网络信号。上述网络信号可包括无线信号或者有线信号。
当电子设备400为移动终端200时,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可以在移动终端2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交互界面(例如用户操作界面)或用于显示图像数据给用户参考。例如,可以显示移动终端200所接收到的原始图片的信息。
在实际的投影环境中,投影区域有时非标准形状和大小,比如需要通过投影电子壁纸进行装修的墙面、环形电影墙面。需要多个投影设备相互配合,共同覆盖投影区域。但不同投影设备投影的图像之间的重叠部分可能有错位、饱和度过高等情况产生,使得图像间衔接不自然,因而对重叠部分需要进行相应的亮度和透明度处理,下面为具体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屏衔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涉及到第一控制设备110、第二控制设备120和移动终端200,第一控制设备11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可实现通信,第二控制设备120与移动终端200之间也可实现通信。第一控制设备110和第二控制设备120需预先摆放好位置,使得第一控制设备110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120的第二投影区域共同覆盖需要投影的区域,并且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之间有重叠部分。
方法包括:
步骤S310:第一控制设备110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一投影区域,第二控制设备120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二投影区域。
这里的投影幕布是指显示投影图像的载体,可以是白色的墙面、幕布以及其他能够较好地呈现投影图像的投影区域。投影幕布不能为一个控制设备在投影幕布上的投影区域所完全覆盖。
由于第一控制设备110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120的第二投影区域固定,此时第一控制设备110和第二控制设备120投影的原始图片均为原始图片的一部分或对原始图片进行了缩放。
步骤S311:第一控制设备11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一控制设备11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第一控制设备11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移动终端200内可预先存储原始图片,第一控制设备110发出显示原始图片的命令到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调用原始图片并显示。移动终端200内也可不存储原始图片,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控制设备110将原始图片传输至移动终端200,并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
原始图片应当清楚地反映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并能够使用户便捷地确定原始图片中任意一处的位置,比如标注横纵坐标的网格图片。
步骤S312:第一控制设备110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
第一位置信息是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的坐标,用于确定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第一位置信息可以是原始图片中对应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所有像素点的坐标,也可以是原始图片中对应第一部分原始图片的边缘处像素点坐标。
步骤S313:第一控制设备110将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一投影区域。
此时投影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是为后面确定重叠的区域做准备。
步骤S314:第二控制设备12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二控制设备12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第二控制设备12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移动终端200内可预先存储原始图片,第二控制设备120发出显示原始图片的命令到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调用原始图片并显示。移动终端200内也可不存储原始图片,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二控制设备120将原始图片传输至移动终端200,并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
需要说明,第二控制设备120显示的原始图片与第一控制设备110显示的原始图片相同。
步骤S315:第二控制设备120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部分原始图片。
第二位置信息是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的坐标,用于确定的第二部分原始图片。第二位置信息可以是原始图片中对应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所有像素点的坐标,也可以是原始图片中对应第二部分原始图片的边缘处像素点坐标。
步骤S316:第二控制设备120将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二投影区域。
此时投影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是为后面确定重叠的区域做准备。
步骤S317:第一控制设备11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位置在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三位置信息。
第一重叠区域是指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和第二部分原始图片在投影幕布上重叠的部分。
第三位置信息指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它可以是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的第一重叠区域的全部像素点坐标,也可以是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的第一重叠区域边缘处像素点坐标。
步骤S318:第一控制设备110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一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一待处理图片区域。
待处理图片应该与原始图片的尺寸、分辨率完全相同,以便于前面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三位置信息能够适用于待处理图片。
待处理图片可以存储于移动终端200,由移动终端200传输至第一控制设备110;待处理图片也可存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且待处理图片具有标识符,当第一控制设备110接收到移动终端200传输的标识符,则调用待处理图片。
步骤S319:第一控制设备110将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
步骤S320:第一控制设备110将第一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一投影区域。
步骤S321:第二控制设备12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第二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和第一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在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重叠区域的第四位置信息。
第四位置信息指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它可以是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的第二重叠区域的全部像素点坐标,也可以是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的第二重叠区域边缘处像素点坐标。
步骤S322:第二控制设备120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二待投影图片,根据第四位置信息在第二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二待处理区域。
这里的待投影图片与第一控制设备110获得的待处理图片相同。待处理图片应该与原始图片的尺寸、分辨率完全相同,以便于前面获取的第二位置信息、第四位置信息能够适用于待处理图片。
待处理图片可以存储于移动终端200,由移动终端200传输至第二控制设备120;待处理图片也可存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且待处理图片具有标识符,当第二控制设备120接收到移动终端200传输的标识符,则调用待处理图片。
步骤S323:第二控制设备120将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
步骤S324:第二控制设备120将第二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二投影区域。
请参考图4。这里给出步骤S219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S2191:第一控制设备110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存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在使用时直接调用;也可存储于移动终端200,在需要使用时,向移动终端200发送请求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200的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这里给出几种亮度调整算法:
(1)转换到HSL颜色空间调整。
HSL是对RGB色彩空间中点的两种有关系的表示,用于描述比RGB更准确的感知颜色联系,并仍保持在计算上简单。HSL表示hue(色相)、saturation(饱和度)、lightness(亮度),调整lightness分量,可直接调整图片亮度。彩色图片需要先从RGB空间转换至HSL空间,调整l分量(lightness)后再转换回RGB空间,则亮度可变。
首先从RGB转换到HSL空间。设(r,g,b)分别是一个颜色的红、绿和蓝坐标,它们的值是在0到1之间的实数。设max等价于r,g和b中的最大者。设min等于这些值中的最小者。要找到在HSL空间中的(h,s,l)值,这里的h∈[0,360)是角度的色相角,而s,l∈[0,1]是饱和度和亮度,计算方法为:
h的值通常规范化到位于0到360°之间。而h=0用于max=min的(就是灰色)时候,而不是留下h未定义。
下面从HSL空间转换到RGB空间。给定HSL空间中的(h,s,l)值定义的一个颜色,带有h在指示色相角度的值域[0,360)中,分别表示饱和度和亮度的s和l在值域[0,1]中,相应在RGB空间中的(r,g,b)三原色,带有分别对应于红色、绿色和蓝色的r,g和b也在值域[0,1]中,它们可计算为:
首先,如果s=0,则结果的颜色是非彩色的、或灰色的。在这个特殊情况,r,g和b都等于l。注意h的值在这种情况下是未定义的。
当s≠0的时候,可以使用下列过程:
p=2×l-q
(h规范化到值域[0,1)内)
tG=hk
if tC<0→tC=tC+1.0 for each C∈{R,G,B}
if tC>1→tC=tC-1.0 for eachC∈{R,G,B}
对于每个颜色向量Color=(ColorR,ColorG,ColorB)=(r,g,b),
for each C∈{R,G,B}
类似的,这里也可转换到HSV空间,调整分度值l后,再转换回RGB空间。
(2)同时对RGB通道进行线性调整
RGB颜色空间是由于物体发光产生的视觉效果,每个通道上的值表示的是该通道上的光强,调整光强即是调整亮度。
因此,亮度(l:lightness)的计算公式为:l=(max(rgb)+min(rgb))/2,所以同时对三个通道进行调整也就近似地直接调整l值。
此外,还有曲线调整、色阶调整(Gamma校验)等方式,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这里给出一种透明度调整算法。调整透明度,实际应对每一像素点进行透明化处理。这里可以采用混合算法。混合算法目前常用到的算法是AlphaBlend。计算公式如下:
假设一幅图像是A,另一幅透明的图像是B,那么透过B去看A,看上去的图像C就是B和A的混合图像,设B图像的透明度为alpha(取值为0-1,1为完全透明,0为完全不透明),Alpha混合公式如下:
R(C)=(1-alpha)*R(B)+alpha*R(A)
G(C)=(1-alpha)*G(B)+alpha*G(A)
B(C)=(1-alpha)*B(B)+alpha*B(A)
R(x)、G(x)、B(x)分别指颜色x的RGB分量原色值。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知道,Alpha其实是一个决定混合透明度的数值。应用Alpha混合技术,可以实现图片的透明化处理。
步骤S2192:第一控制设备110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以将第一待处理区域的每一像素点的亮度调整为原来的0%-100%。这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任意一种算法,进行亮度的调整。
步骤S2193:第一控制设备110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以将第一待处理区域的每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在0-1之间调整。可调整alpha的值,若为1,则完全透明,若为0,则完全不透明。
请参考图5。这里给出步骤S223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S2231:第二控制设备120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存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在使用时直接调用;也可存储于移动终端200,在需要使用时,向移动终端200发送请求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200的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这里的亮度调整算法和步骤S2191中一致。
步骤S2232:第二控制设备120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以将第二待处理区域的每一像素点的亮度调整为原来的0%-100%。这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任意一种算法,进行亮度的调整。需要注意,这里的亮度值与第一待处理区域调整的亮度值和为1,即与周围未调整区域的亮度保持一致,防止过渡区域过于明显,影响显示效果。
步骤S2233:第二控制设备120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以将第一待处理区域的每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在0-1之间调整。可调整alpha的值,若为1,则完全透明,若为0,则完全不透明。需要注意,这里第一待处理区域和第二待处理区域的透明度值和为1,以便于使得过渡区域的透明度和周围区域的透明度相同,达到一种较佳的显示效果。
总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应用于投影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终端200、分别与移动终端200通信的第一控制设备110和第二控制设备120,第一控制设备110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120的第二投影区域重叠。第一控制设备110分别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200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的位置确定的第一位置信息;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200分别显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200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重叠部分的位置确定的第三位置信息;获取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选定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将图中重叠部分进行亮度和透明度调整。第二控制设备120做出相同的工作。如此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透明度和亮度与非重叠区域一致,将有较佳的投影效果,图片间的衔接也较为流畅自然。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衔接装置201,应用于投影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终端200、第一控制设备110以及第二控制设备120,第一控制设备110可与移动终端200通信,第二控制设备120可与移动终端200通信,第一控制设备110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120的第二投影区域相互重叠,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210,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一投影区域,第二控制设备120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第二投影区域。
第一控制模块211,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212,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
第二显示模块213,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将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一投影区域。
第二控制模块214,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215,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在原始图片中确定与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部分原始图片。
第三显示模块216,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将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第二投影区域。
第三控制模块217,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位置在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三位置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218,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在第一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一待处理区域。
第三处理模块219,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将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
第四显示模块220,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将第一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一投影区域。
第四控制模块221,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控制移动终端200显示第二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第二投影区域和第一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在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重叠区域的第四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222,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二待投影图片,根据第四位置信息在第二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二待处理区域。
第四处理模块223,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将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
第五显示模块224,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将第二投影图片投影至第二投影区域。
请参考图7。提供了一种第三处理模块219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2191,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第五处理模块2192,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第六处理模块2193,用于第一控制设备110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请参考图8。提供了一种第四处理模块223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2231,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第七处理模块2232,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根据亮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第八处理模块2233,用于第二控制设备120根据透明度调整算法对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投影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终端200、分别与移动终端200通信的第一控制设备110和第二控制设备120,第一控制设备110的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控制设备120的第二投影区域重叠。第一控制设备110分别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200显示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200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幕布的位置确定的第一位置信息;在投影幕布和移动终端200分别显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200上根据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重叠部分的位置确定的第三位置信息;获取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选定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将图中重叠部分进行亮度和透明度调整。第二控制设备120做出相同的工作。如此第一投影区域和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透明度和亮度与非重叠区域一致,将有较佳的投影效果,图片间的衔接也较为流畅自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多屏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投影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第一控制设备以及第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第一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设备的第二投影区域相互重叠,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原始图片投影到所述投影幕布上的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所述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在所述原始图片中确定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所述第一投影区域;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所述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在所述原始图片中确定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部分原始图片;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三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一待处理区域;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投影图片投影至所述第一投影区域;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在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重叠区域的第四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二待投影图片,根据第四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二待处理区域;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投影图片投影至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所述亮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所述透明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和亮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亮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透明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所述第四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图片和所述待投影图片的分辨率和尺寸相同。
6.一种多屏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投影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第一控制设备以及第二控制设备,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第一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设备的第二投影区域相互重叠,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原始图片投影到投影幕布上的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原始图片投影到所述投影幕布上的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所述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在所述原始图片中确定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部分原始图片;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所述第一投影区域;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幕布上的位置在显示的所述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在所述原始图片中确定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部分原始图片;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投影到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三位置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待投影图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一待处理区域;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一投影图片;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投影图片投影至所述第一投影区域;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并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重叠部分在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选择的第二重叠区域的第四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获取待投影图片,并根据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二待投影图片,根据第四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待投影图片中获取第二待处理区域;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待处理区域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和透明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投影图片;
第五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投影图片投影至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所述亮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所述透明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模块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获取亮度调整算法和透明度调整算法;
第七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亮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第八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根据所述透明度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二待处理区域中每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所述第四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部分原始图片中部分像素点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图片和所述待投影图片的分辨率和尺寸相同。
CN201611114857.1A 2016-12-07 2016-12-07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791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4857.1A CN106791741B (zh) 2016-12-07 2016-12-07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4857.1A CN106791741B (zh) 2016-12-07 2016-12-07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1741A true CN106791741A (zh) 2017-05-31
CN106791741B CN106791741B (zh) 2018-09-21

Family

ID=5887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4857.1A Active CN106791741B (zh) 2016-12-07 2016-12-07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17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5595A (zh) * 2017-08-16 2018-0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r场景处理方法及vr设备
CN110121062A (zh) * 2018-02-04 2019-08-13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投影装置的交互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2690A (zh) * 2009-01-05 2009-07-15 清华大学 多投影仪组合显示的自适应模板大屏幕亮度校正方法
CN100574399C (zh) * 2003-12-30 2009-12-23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平滑平铺式显示器中的接缝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33276A (zh) * 2013-10-21 2014-01-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平面多投影快速拼接方法
CN104427318A (zh) * 2013-08-26 2015-03-18 Cjcgv株式会社 校正图像交叠区域的方法、记录介质和执行装置
CN104516482A (zh) * 2013-09-26 2015-04-15 北京天盛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影投影系统及方法
CN104702928A (zh) * 2013-12-09 2015-06-10 Cjcgv株式会社 修正图像交叠区的方法、记录介质以及执行装置
CN104702929A (zh) * 2013-12-09 2015-06-10 Cjcgv株式会社 修正图像交叠区的失真的方法、记录介质和执行装置
CN104980722A (zh) * 2014-04-10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262969A (zh) * 2015-11-20 2016-01-20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投影的方法以及系统
US20160165198A1 (en) * 2014-12-08 2016-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ing system, controlling method of image display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4399C (zh) * 2003-12-30 2009-12-23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平滑平铺式显示器中的接缝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82690A (zh) * 2009-01-05 2009-07-15 清华大学 多投影仪组合显示的自适应模板大屏幕亮度校正方法
CN104427318A (zh) * 2013-08-26 2015-03-18 Cjcgv株式会社 校正图像交叠区域的方法、记录介质和执行装置
CN104516482A (zh) * 2013-09-26 2015-04-15 北京天盛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影投影系统及方法
CN103533276A (zh) * 2013-10-21 2014-01-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平面多投影快速拼接方法
CN104702928A (zh) * 2013-12-09 2015-06-10 Cjcgv株式会社 修正图像交叠区的方法、记录介质以及执行装置
CN104702929A (zh) * 2013-12-09 2015-06-10 Cjcgv株式会社 修正图像交叠区的失真的方法、记录介质和执行装置
CN104980722A (zh) * 2014-04-10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60165198A1 (en) * 2014-12-08 2016-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ing system, controlling method of image display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262969A (zh) * 2015-11-20 2016-01-20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投影的方法以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5595A (zh) * 2017-08-16 2018-0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r场景处理方法及vr设备
CN107545595B (zh) * 2017-08-16 2021-05-28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r场景处理方法及vr设备
CN110121062A (zh) * 2018-02-04 2019-08-13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投影装置的交互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1741B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0173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021257A (zh) 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118027B (zh) 一种图像的去雾方法
CN105657267B (zh) 一种自拍补光的装置和方法
CN103714525B (zh) 图像融合处理的融合带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69758B (zh) 显示屏校正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40674A (zh) 一种调节显示单元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7424179A (zh) 一种图像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030665A (zh) 针对增强现实环境中的虚拟对象创建真实色彩
CN105791783B (zh) 摄像头成像色彩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08230407A (zh)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2321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13879A (zh) 避障投影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41631B (zh) 通过色域扩展的色彩增强
CN106791741A (zh) 多屏衔接方法及装置
CN108353154A (zh) 投影仪、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影像显示方法
CN113724175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44793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69769A (zh) 显示屏箱体参数校正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4144332A (zh)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CN115474316A (zh) 用于控制氛围灯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292243B (zh) 一种投影无缝边缘融合方法和装置
CN11348749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29814A (zh) 应用于led环屏虚拟制片的校色方法及系统
CN107123093A (zh) 一种车辆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