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5231B -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85231B CN106785231B CN201611197880.1A CN201611197880A CN106785231B CN 106785231 B CN106785231 B CN 106785231B CN 201611197880 A CN201611197880 A CN 201611197880A CN 106785231 B CN106785231 B CN 1067852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heating
- battery
- temperature
- heat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eversible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e.g. NTC, PTC or bimet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the internal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cells, e.g. by swi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7—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01M10/6571—Resistive hea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中,控制器根据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来控制每个可控开关部件的通断,并通过控制功率调节部件对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进而使各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加热过程中温差较大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核心因素,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则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对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动力电池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在电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零下10℃以下的低温环境时,由于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活性下降,其充放电性能会大幅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对动力电池加热来保证电动汽车在寒冷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内部加热法和外部加热法。内部加热法是在电池正、负极充入交流电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加热,其特点是加热时间短,热损失小,但是低频交流电加热会影响动力电池寿命,高频交流电加热影响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外部加热法是在动力电池的外部进行加热,采用的措施主要有液体或气体加热、加热板加热、加热套加热以及珀尔贴效应加热等。液体或气体加热方法是通过将加热后的液体或气体充入电池箱对电池进行加热,但液体加热对电池箱的密封和绝缘要求较高,而气体加热存在加热速度慢和加热能耗较高的缺点。利用珀尔贴效应制作的加热装置本质上仍然是气体加热方式,具有气体加热相同的优点和缺点。加热板、加热套虽然能克服液体、气体加热时的存在的上述缺陷,但加热过程中常使得动力电池中的单体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差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加热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
控制器;
若干加热部件,每个所述加热部件对应动力电池中的一个单体电池,用于在通电时对其对应的所述单体电池进行加热;
若干第一测温部件,每个所述第一测温部件对应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用于采集其对应的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若干可控开关部件,每个所述可控开关部件对应一个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其对应的所述加热部件与电源间的连接;
若干功率调节部件,每个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应一个所述加热部件;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控制每个所述可控开关部件的通断,并通过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所述加热部件包括:
两个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其对应的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个侧面;
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散热板材,所述散热板材的两个外侧面覆盖有金属膜,所述金属膜的外侧面覆盖有绝缘层;
且所述金属膜通过引出的金属线与电源、对应的所述可控开关部件以及对应的所述功率调节部件间形成回路。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包括:
若干并联连接的电阻,且每个并联支路上的所述电阻串联有一个第一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根据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导通或者关闭。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温部件,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加热部件,并在判断需要启动所述加热部件时控制所述可控开关部件导通,以及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对应的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范围,并通过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使每个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位于所述加热功率范围内。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包括:
电源切换部件;
车辆运行状态监测部件,用于监测电动车的车辆运行状态;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控制所述电源切换部件切换至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所述电源切换部件包括:
若干并联连接的第二可控开关,每个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一端对应一个不同的电源,另一端作为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控制该电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导通。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确定动力电池中的所述单体电池需要加热至的温度,并根据每个所述单体电池当前的温度以及需要加热至的温度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达到其需要加热至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根据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对该单体电池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外部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加热部件;
若需要,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对应的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范围,并控制每个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位于所述加热功率范围内。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电动车的车辆运行状态;
根据所述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切换至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确定动力电池中的所述单体电池需要加热至的温度,并根据每个所述单体电池当前的温度以及需要加热至的温度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达到其需要加热至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控制器根据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来控制每个可控开关部件的通断,并通过控制功率调节部件对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进而使各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加热过程中温差较大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第二个具体实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第三个具体实例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第四个具体实例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第五个具体实例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实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的第二个具体实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的第三个具体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零下10℃以下的低温环境时,由于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活性下降,其充放电性能会大幅下降。为此需要对动力电池加热来保证电动汽车在寒冷条件下的正常使用。但目前用于动力电池加热的加热板、加热套等加热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常使得动力电池中的单体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差较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
控制器1。具体地,控制器可以直接从车载12V电源取电,也可以从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供电电源取电,若从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供电电源取电,则需要通过调压电路将供电电源的电源调成12V的直流电后提供给控制器。
若干加热部件2,每个加热部件2对应动力电池中的一个单体电池,用于在通电时对其对应的单体电池进行加热。具体地,加热部件可以选取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如加热板、加热套等。具体地,加热时,启动加热部件,就可以给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电池加热了。
若干第一测温部件3,每个第一测温部件3对应一个单体电池,用于采集其对应的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具体地,第一测温部件可以选用温度传感器,例如比较经济实惠的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来采集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若干可控开关部件4,每个可控开关部件4对应一个加热部件2,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其对应的加热部件与电源间的连接。具体地,可控开关部件可以选用市面上的任何一种可控开关,例如接触器、可控硅开关等。
若干功率调节部件5,每个功率调节部件5对应一个加热部件2。
控制器1,根据接收的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控制每个可控开关部件的通断,并通过控制功率调节部件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具体地,可以通过调节流过加热部件的电流来实现对加热部件加热功率的调节。比如某个或几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远高于其它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时,可以根据温度的差值降低流过上述单体电池对应的加热部件的电流,通过降低上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来降低上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若某个或几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远低于其它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时,可以根据温度的差值增大流过上述单体电池对应的加热部件的电流,通过增大上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来升高上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进而使各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趋于均衡。电流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多次测试来建立,这样只要确定了温差,就可以确定出需要调节的电流了。
另,图1只是给出了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中对应于一个单体电池时的各部件的连接结构,其对应于动力电池中的其它单体电池时的各部件的连接结构与图1一致。后续实施例中涉及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与上述情况近似。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控制器根据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来控制每个可控开关部件的通断,并通过控制功率调节部件对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进而使各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加热过程中温差较大的缺陷。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加热部件2包括:
两个加热单元21,分别设置于其对应的单体电池的两个侧面。
每个加热单元21包括散热板材211,散热板材211的两个外侧面覆盖有金属膜212,金属膜212的外侧面覆盖有绝缘层213。具体地,散热板材可以选用散热铝板,散热性能好。金属膜可以选用铜膜。
且金属膜213通过引出的金属线与电源、对应的可控开关部件4以及对应的功率调节部件5间形成回路。
具体地,加热时,控制器控制可控开关部件导通,此时加热单元、电源、可控开关部件以及功率调节部件间形成回路,电流通过金属线流入金属膜,金属膜通电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板材均匀地传给单体电池,实现了对其对应的单体电池的加热。并且这种加热装置可以通过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缝隙夹紧加热单元,无需对动力电池及电池箱进行改装,便于安装。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功率调节部件5包括:
若干并联连接的电阻51,且每个并联支路上的电阻串联有一个第一可控开关52。
第一可控开关52的控制端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导通或者关闭。具体地,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导通或者关闭可以调节功率调节部件的总阻值,进而实现对整个加热回路电流的调节,电流变化了,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自然也会相应的调整。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温部件6,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温度。具体地,除了专门安装一个第二测温部件采集外部环境温度外,也可以从第一测温部件中选取指定位置的第一测温部件,将其作为采集外部环境温度的测温部件,当然也可以取各个第一测温部件采集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外部环境温度。
控制器1,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加热部件,并在判断需要启动加热部件时控制可控开关部件导通,以及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确定外部环境温度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范围,并通过控制功率调节部件使每个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位于加热功率范围内。具体地,可以建立外部环境温度与加热功率范围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零下20摄氏度时,其对应加热功率最高的一个加热功率范围;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零下20摄氏度和零度之间时,其对应加热功率处于中间值的一个加热功率范围;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零度到5摄氏度之间时,其对应加热功率较低的一个加热功率范围。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求划分更多的档位。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包括:
电源切换部件7。
车辆运行状态监测部件8,用于监测电动车的车辆运行状态。
控制器1,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控制电源切换部件7切换至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具体地,比如当电动车处于运行状态时,此时可以将动力电池作为电源,给动力电池加热装置的各部件供电,当电动车处于充电状态时,可以从充电桩取电,降低动力电池的耗电量。也即当电动车处于运行状态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切换部件切换至动力电池取电,当电动车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切换部件切换至充电桩取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电源切换部件7包括:
若干并联连接的第二可控开关71,每个第二可控开关71的一端对应一个不同的电源,另一端作为电源的输出端。
第二可控开关71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通信连接。
控制器1,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控制该电源对应的第二可控开关71导通。具体地,哪一个第二可控开关导通,其对应的电源就会接入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实现了电源间的自由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控制器1,根据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确定动力电池中的单体电池需要加热至的温度,并根据每个所述单体电池当前的温度以及需要加热至的温度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达到其需要加热至的温度。比如当电动车处于运行状态时,因为加热部件消耗的是动力电池自身的电量,可以在保证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确定一个较低的加热至的温度,以尽可能降低动力电池的电能消耗;当电动车处于充电状态时,因为加热部件消耗的是由充电桩提供的电能,则可以在保证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确定一个较高的加热至的温度。这样充电结束离开充电桩后,即使外界环境温度很低,但因为动力电池的起始温度很高,相较于比较低的起始温度,缓慢降温至需要启动加热部件的温度阈值时的时长也会相应延长,进而降低行车过程中动力电池的电能消耗。
在具体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还可以增设一个显示部件,用于显示各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估计的内部温度、加热状态以及各部件的故障信息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方法,并不仅限于上述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方法包括:
S11.获取动力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S12.根据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对该单体电池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方法,根据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来控制每个可控开关部件的通断,并通过控制功率调节部件对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进而使各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加热过程中温差较大的缺陷。
如图7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S21.获取外部环境温度。
S22.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加热部件。
S23.若需要,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确定外部环境温度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范围,并控制每个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位于加热功率范围内。具体地,可以建立外部环境温度与加热功率范围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零下20摄氏度时,其对应加热功率最高的一个加热功率范围;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零下20摄氏度和零度之间时,其对应加热功率处于中间值的一个加热功率范围;当外部环境温度处于零度到5摄氏度之间时,其对应加热功率较低的一个加热功率范围。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求划分更多的档位。
S24.获取动力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S25.根据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对该单体电池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如图8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S31.获取外部环境温度。
S32.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加热部件。
S33.若需要,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确定外部环境温度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范围。
S34.获取电动车的车辆运行状态。
S35.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切换至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
S36.根据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确定动力电池中的单体电池需要加热至的温度,并根据每个所述单体电池当前的温度以及需要加热至的温度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达到其需要加热至的温度。具体地,比如当电动车处于运行状态时,因为加热部件消耗的是动力电池自身的电量,可以在保证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确定一个较低的加热至的温度,以尽可能降低动力电池的电能消耗;当电动车处于充电状态时,因为加热部件消耗的是由充电桩提供的电能,则可以在保证动力电池中的各个单体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确定一个较高的加热至的温度。这样充电结束离开充电桩后,即使外界环境温度很低,但因为动力电池的起始温度很高,相较于比较低的起始温度,缓慢降温至需要启动加热部件的温度阈值时的时长也会相应延长,进而降低行车过程中动力电池的电能消耗。
S37.获取动力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S38.根据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对该单体电池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
若干加热部件,每个所述加热部件对应动力电池中的一个单体电池,用于在通电时对其对应的所述单体电池进行加热;
若干第一测温部件,每个所述第一测温部件对应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用于采集其对应的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若干可控开关部件,每个所述可控开关部件对应一个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其对应的所述加热部件与电源间的连接;
若干功率调节部件,每个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应一个所述加热部件,通过调节流过加热部件的电流来实现对加热部件加热功率的调节;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控制每个所述可控开关部件的通断,并通过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流入加热部件的电流的大小,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
两个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其对应的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个侧面;
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散热板材,所述散热板材的两个外侧面覆盖有金属膜,所述金属膜的外侧面覆盖有绝缘层;
且所述金属膜通过引出的金属线与电源、对应的所述可控开关部件以及对应的所述功率调节部件间形成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包括:
若干并联连接的电阻,且每个并联支路上的所述电阻串联有一个第一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根据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导通或者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测温部件,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加热部件,并在判断需要启动所述加热部件时控制所述可控开关部件导通,以及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对应的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范围,并通过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使每个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位于所述加热功率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切换部件;
车辆运行状态监测部件,用于监测电动车的车辆运行状态;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控制所述电源切换部件切换至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部件包括:
若干并联连接的第二可控开关,每个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一端对应一个不同的电源,另一端作为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控制该电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确定动力电池中的所述单体电池需要加热至的温度,并根据每个所述单体电池当前的温度以及需要加热至的温度控制所述功率调节部件对该功率调节部件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达到其需要加热至的温度。
8.一种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
根据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对该单体电池对应的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使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温度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外部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所述加热部件;
若需要,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对应的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范围,并控制每个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位于所述加热功率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电动车的车辆运行状态;
根据所述车辆运行状态确定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电源,并切换至与当前车辆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所述电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97880.1A CN106785231B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97880.1A CN106785231B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85231A CN106785231A (zh) | 2017-05-31 |
CN106785231B true CN106785231B (zh) | 2019-10-15 |
Family
ID=58899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97880.1A Active CN106785231B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852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98395A (zh) * | 2017-10-20 | 2019-04-30 |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 电池组加热系统、电池组以及电池组加热方法 |
CN110018696B (zh) * | 2018-01-08 | 2021-02-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加热控制装置及方法、电芯烘烤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899615B (zh) * | 2018-06-14 | 2020-03-31 | 江苏大学 | 一种基于低温平面热管的多级加热装置及加热控制方法 |
CN110534828A (zh) * | 2019-08-30 | 2019-12-03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主动保温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 |
CN110649350A (zh) * | 2019-09-30 | 2020-01-03 |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用加热系统 |
CN112186306B (zh) * | 2020-10-13 | 2022-05-17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系统的加热方法及加热装置 |
CN112467256A (zh) * | 2020-11-27 | 2021-03-09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系统的温差控制方法 |
CN113571811B (zh) * | 2021-06-30 | 2023-03-21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化成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594586B (zh) * | 2021-07-27 | 2023-04-18 | 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加热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4769A (zh) * | 2010-12-06 | 2011-05-25 | 北京理工大学 |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线路板通电生热式加热装置 |
JP2016110937A (ja) * | 2014-12-10 | 2016-06-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ヒータ構造 |
CN105789734A (zh) * | 2016-03-21 | 2016-07-2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系统加热的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新能源汽车 |
CN106253384A (zh) * | 2016-08-12 | 2016-12-21 | 辽宁比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均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14706B2 (en) * | 2010-07-30 | 2015-12-15 | Byd Company Limited | Battery heating circuits and methods using resonance components in series based on charge balancing |
-
2016
- 2016-12-22 CN CN201611197880.1A patent/CN1067852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4769A (zh) * | 2010-12-06 | 2011-05-25 | 北京理工大学 |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线路板通电生热式加热装置 |
JP2016110937A (ja) * | 2014-12-10 | 2016-06-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ヒータ構造 |
CN105789734A (zh) * | 2016-03-21 | 2016-07-2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池系统加热的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新能源汽车 |
CN106253384A (zh) * | 2016-08-12 | 2016-12-21 | 辽宁比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均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85231A (zh)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85231B (zh) |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
JP7130036B2 (ja) | 加熱速度を調節可能な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6450586B (zh) | 一种基于lc谐振和ptc电阻带进行加热的电源系统及车辆 | |
CN106785120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源系统充电加热控制方法 | |
CN204857867U (zh) | 一种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 |
CN209581201U (zh) | 一种可调加热速度的电池系统 | |
CN102315502B (zh) | 一种电动车的电池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8808173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低温内外组合加热装置及方法 | |
CN105471005B (zh) | 一种电池管理装置、电源系统及电池均衡的方法 | |
CN103457318A (zh) |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 |
CN103427137A (zh)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低温充电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 |
CN106066435A (zh) | 光伏逆变器老化测试系统 | |
CA2976492A1 (en) | Cold storage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1434518B (zh) |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及其启动方法和装置 | |
CN113206325B (zh) | 一种动力电池内外部联合加热方法 | |
CN108357367A (zh) | 一种动力电池加热和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5826619A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恒温热管理系统 | |
JP2024500195A (ja) | 電池加熱システム、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力消費装置 | |
CN107834122A (zh) | 一种自动加热电池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3123995A (zh) | 一种车用电池加热保温系统 | |
CN207967253U (zh) | 电池组低温加热装置、电池模块及车辆 | |
CN104379391A (zh) | 用于确定蓄电池模块的欧姆内阻的方法、蓄电池管理系统和机动车 | |
CN207565376U (zh) | 一种带有充电加热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 |
CN107054117B (zh) | 电池加热的控制方法 | |
CN203326060U (zh) | 一种电池系统的加热保温装置以及带有该装置的电池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