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3325B - 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3325B
CN106783325B CN201610848414.9A CN201610848414A CN106783325B CN 106783325 B CN106783325 B CN 106783325B CN 201610848414 A CN201610848414 A CN 201610848414A CN 106783325 B CN106783325 B CN 106783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hook
key structure
connecting rod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84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3325A (zh
Inventor
萧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US15/345,5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88174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783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3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3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3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3/00Key modules
    • H01H2233/07Cap or button on actuator part
    • H01H2233/074Snap coupling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其包含底座、键帽与连杆。底座具有结构板与至少一个连接板,连接板设置于结构板。键帽设置于结构板上,且具有板体与第一卡勾。连杆设置于结构板下,且沿延伸方向延伸,连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勾。其中,连杆沿延伸方向相对于底座移动时,带动第二卡勾卡扣或脱离第一卡勾。借此,本发明的按键结构,便于用户对按键结构进行清洁或维修,并使按键结构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增加。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键盘上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与人类的生活变得息息相关。不同形式的数据被输入至计算机中,而计算机则就输入的数据作出相关的运作与处理。一般而言,在把数据输入计算机的过程中,键盘无疑为一个重要的输入媒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便于用户对按键结构进行清洁或维修,并使按键结构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按键结构包含底座、键帽与连杆。底座具有结构板与至少一个连接板,连接板设置于结构板。键帽设置于结构板上,且具有板体与第一卡勾。连杆设置于结构板下,且沿延伸方向延伸,连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勾。连杆配置成沿延伸方向相对于底座移动,以带动第二卡勾卡扣或脱离第一卡勾。
通过使连杆沿延伸方向相对底座移动,键帽的第一卡勾与连杆的第二卡勾,能够简单容易地卡扣或脱离。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互卡扣时,键帽与连杆的相对位置能够得以固定,而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互脱离时,键帽能够相对连杆移动,使得键帽与底座之间的空间暴露出来,有利用户对按键结构进行清洁或维修,并使按键结构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增加。再者,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的卡扣或脱离简单容易,也不需要使用任何额外的工具,为用户带来方便。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绘示图1的按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连杆被推动后而第二卡勾脱离第一卡勾。
图3A至图3B为绘示第二弹性组件的作用示意图。
图4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沿图1的线段A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按键结构的俯视图,其忽略底座的结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能够被熟悉此领域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发明相关领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涵。
请参照图1至图2。图1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按键结构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绘示图1的按键结构10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推动连杆140后,第二卡勾141脱离第一卡勾12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按键结构100包含底座110、键帽120与连杆140。底座110具有结构板111与至少一个连接板112,连接板112设置于结构板111。键帽120设置于结构板111上,且键帽120具有板体121与第一卡勾122。连杆140设置于结构板111下,沿延伸方向DE延伸,且连杆14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勾141。连杆140配置成沿延伸方向DE相对底座110移动,以带动第二卡勾141卡扣或脱离第一卡勾122。
如此一来,通过连杆140沿延伸方向DE相对底座110移动,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与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能够卡扣或脱离。当第一卡勾122与第二卡勾141相互卡扣时,键帽120与连杆140的相对位置能够得以固定,而当第一卡勾122与第二卡勾141相互脱离时,键帽120能够相对连杆140移动,使得键帽120与底座110之间的空间将得以暴露,有利用户对按键结构100进行清洁或维修,并使按键结构100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增加。再者,第一卡勾122与第二卡勾141的卡扣或脱离简单容易,也不需要使用任何额外的工具,为用户带来方便。
底座110的连接板112具有第一枢接部112a,键帽120的板体121具有第二枢接部121a,第二枢接部121a与第一卡勾122相对而设,且枢接于第一枢接部112a。如此一来,由于第二枢接部121a枢接于第一枢接部112a,因此,当第一卡勾122与第二卡勾141相互脱离后,键帽120能够相对底座110的连接板112转动,使得键帽120与底座110之间的空间将得以有效暴露,有利用户对按键结构100进行清洁或维修。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按键结构100包含第一弹性组件130。第一弹性组件130连接连接板112与板体121。当按键结构100处于使用状态时,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卡扣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并且第一弹性组件130处于压缩的状态,并储存弹性位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组件130可为扭簧,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再者,当按键结构100处于使用状态时,键帽120的位置适于被用户朝底座110的结构板111按压,以使按键结构100所连接的电子装置(图未示)能够接收到因键帽120被用户按压而产生的输入信号。
再者,如图1至图2所示,按键结构100还包含第二弹性组件180,第二弹性组件180沿延伸方向DE连接于连杆140远离第二卡勾141的一侧。请参照图3A至图3B,其为绘示第二弹性组件180的作用示意图。如图3A至图3B所示,底座110还包含抵接部114,抵接部114位于壳体113朝向连杆140的一侧。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当用户压缩第二弹性组件180前,连杆140位于位置Y,并且连杆140与底座110的抵接部114之间具有空间G。然而,如图3B所示,当用户压缩第二弹性组件180时,连杆140离开位置Y,并且朝底座110的抵接部114移动,直至连杆140接触抵接部114而使空间G消失。此时,第二弹性组件180远离连杆140的一端而抵达位置X,且第二弹性组件180处于受压的状态,并储存弹性位能。接着,当用户停止对第二弹性组件180施压后,第二弹性组件180将释放出储存的位能,而第二弹性组件180所释放出的位能,将使连杆140向底座110的抵接部114施加作用力,而抵接部114对连杆140所作出的反作用力,将使连杆140被推动而离开抵接部114,因此,连杆140与抵接部114之间再次具有空间G,而连杆140也返回位置Y。第二弹性组件180也处于复位的状态,而第二弹性组件180远离连杆140的一端也离开位置X,也即第二弹性组件180回复到图3A的状态。
再者,第二弹性组件180有助减低用户向连杆140过度施压而造成破坏的机会。当用户压缩第二弹性组件180时,第二弹性组件180也发挥缓冲的作用,使得施加于连杆140的力度得以缓和,而连杆140因承受过大的力量而被破坏的机会也得以有效减低。其中,在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弹性组件180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压缩弹簧,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按键结构100还包含按钮170。如图1至图2、图3A至图3B所示,按钮170设置于连杆140远离第二卡勾141的一端,并且,按钮170具有按压面171,按压面171位于按钮170远离第二卡勾141的一侧。如此一来,对连杆140施压时,可直接以按压于按钮170的按压面171上,并把按钮170连同连杆140沿延伸方向DE推动。
另一方面,按键结构100还包含缓冲组件160。如图1至图2所示,缓冲组件160设置于底座110的结构板111上,并且,缓冲组件160配置成抵接键帽120的板体121。当键帽120被用户朝底座110的结构板111按压时,缓冲组件160将受到压缩,并储存弹性位能,当停止对键帽120按压后,缓冲组件160将释放出所储存的弹性位能,并使键帽120复位。在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组件160可为橡胶材料。
总括而言,如图2所示,当要对按键结构100进行清洁或维修时,用户可压下按钮170,以推动连杆140沿延伸方向DE移动,并使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脱离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也即第二卡勾141与第一卡勾122不再相互卡扣,此时,本来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组件130将复位并释放出所储存的弹性位能,而所释放出的弹性位能,使键帽120以第二枢接部121a为轴心相对底座110转动,而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也远离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如此一来,键帽120与底座110之间的空间将暴露以利用户对按键结构100进行清洁或维修,以增加按键结构100的使用寿命。再者,把键帽120与底座110之间的空间暴露出来的过程简单容易,也不需要使用任何额外的工具,为用户带来方便。
当按键结构100的清洁或维修结束后,并要把按键结构100回复到使用状态时,也即要使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卡扣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时,用户可按压于键帽120的板体121远离结构板111的一侧,使得键帽120以第二枢接部121a为轴心相对底座110转动,并且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朝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移动,直至第一卡勾122与第二卡勾141相互卡合,而按键结构100也回复至使用状态。如此一来,把按键结构100回复到使用状态的过程简单容易,也不需要使用任何额外的工具,为用户带来方便。
更具体而言,第一卡勾122具有斜面122a,而第二卡勾141具有斜面141a,斜面141a相对斜面122a而设。当把按键结构100回复到使用状态,并且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朝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移动时,第一卡勾122的斜面122a抵接并磨擦第二卡勾141的斜面141a,使得第一卡勾122及/或第二卡勾141产生变形,直至第一卡勾122与第二卡勾141相互卡扣。
再者,如图1至图3B所示,底座110还包含壳体113。壳体113相对结构板111而设,而连杆140至少部分位于壳体113与结构板111之间。也就是说,连杆140沿延伸方向DE移动于壳体113与结构板111之间。
另外,从结构上而言,如图1至图2所示,连接板112的数量为两个。键帽120至少部分位于连接板112之间,并且,键帽120枢接于连接板112。如此一来,键帽120相对底座110的设置,变得更为稳固。
请参照图4,其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沿图1的线段A的局部剖面图。如图4所示,按键结构100还包含第三弹性组件150。第三弹性组件150沿延伸方向DE连接连杆140与底座110。如上所述,当要对按键结构100进行清洁或维修时,用户可以向连杆140施压,以推动连杆140沿延伸方向DE移动,并使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脱离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三弹性组件150沿延伸方向DE连接连杆140与底座110,因此,当连杆140沿延伸方向DE移动并使连杆140的第二卡勾141脱离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时,第三弹性组件150将受到压缩,并且储存弹性位能。当用户停止对连杆140施压后,第三弹性组件150将释放出所储存的弹性位能,并使连杆140复位。其中,第三弹性组件150可为压缩弹簧。
请参照图5,其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按键结构100的俯视图,为了图式简洁,其忽略显示底座110的结构板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连杆140具有多个第二卡勾141,按键结构100包含多个键帽120,连杆140还包含第一子连杆140a与第二子连杆140b。第一子连杆140a分别沿排列方向DA设置,排列方向DA实质上垂直于延伸方向DE,第二卡勾141分布于第一子连杆140a上,第一卡勾122分别对应第二卡勾141。第二子连杆140b沿延伸方向DE设置,且分别连接于第一子连杆140a之间。如此一来,通过推动连杆140,分布于第一子连杆140a上的第二卡勾141,将分别于多个键帽120的第一卡勾122脱离,因此,推动单一连杆140能够同时暴露多个键帽120与底座110之间的空间,让用户清洁或维修按键结构100的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
再者,如图5所示,壳体113还具有挡墙113a与凸台113b,分别朝结构板111(请参照图1至图2、图4)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挡墙113a位于连杆140沿排列方向DA的外侧,以防止连杆140沿排列方向DA移动,而凸台113b则位于连杆140朝向按钮170的一端,以防止连杆140沿延伸方向DE朝按钮170移动。如此一来,通过挡墙113a与凸台113b作用,连杆140相对底座110沿排列方向DA及延伸方向DE的移动能够得到有效限制。
综上所述,通过使连杆沿延伸方向相对底座移动,键帽的第一卡勾与连杆的第二卡勾,能够简单容易地卡扣或脱离。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互卡扣时,键帽与连杆的相对位置能够得以固定,而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互脱离时,键帽能够相对连杆移动,使得键帽与底座之间的空间将得以有效暴露,有利用户对按键结构进行清洁或维修,并使按键结构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增加。再者,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的卡扣或脱离简单容易,也不需要使用任何额外的工具,为用户带来方便。
由于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枢接部,因此,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互脱离后,键帽能够相对底座的连接板转动,使得键帽与底座之间的空间将得以有效暴露,有利用户对按键结构进行清洁或维修。
当按键结构的清洁或维修结束后,并要把按键结构回复到使用状态时,也即要使连杆的第二卡勾卡扣键帽的第一卡勾时,用户可按压于键帽的板体远离结构板的一侧,使得键帽以第二枢接部为轴心相对底座转动,并且键帽的第一卡勾朝连杆的第二卡勾移动,直至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互卡合,而按键结构也回复至使用状态。如此一来,把按键结构回复到使用状态的过程简单容易,也不需要使用任何额外的工具,为用户带来方便。
通过推动连杆,分布于第一子连杆上的第二卡勾,将分别于多个键帽的第一卡勾脱离,因此,推动单一连杆能够同时暴露多个键帽与底座之间的空间,让用户清洁或维修按键结构的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含:
底座,其具有结构板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结构板;
键帽,其设置于所述结构板上,且具有板体以及第一卡勾;以及
连杆,其设置于所述结构板下,且沿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连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勾;
其中,所述连杆沿所述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卡勾卡扣或脱离所述第一卡勾,
当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互脱离时,所述键帽相对所述连杆移动,使得所述键帽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空间得以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具有第一枢接部,所述板体具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与所述第一卡勾相对而设,且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含第一弹性组件,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含第二弹性组件,其沿所述延伸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二卡勾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含按钮,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按钮与所述连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含缓冲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结构板上,并配置成抵接所述板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含壳体,其相对所述结构板而设,所述连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结构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含第三弹性组件,其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卡勾,所述按键结构包含多个所述键帽,所述连杆还包含:
多个第一子连杆,其分别沿排列方向设置,所述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所述多个第二卡勾分布于所述多个第一子连杆上,所述多个第一卡勾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二卡勾;以及
多个第二子连杆,其沿所述延伸方向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子连杆之间。
CN201610848414.9A 2015-11-19 2016-09-26 按键结构 Active CN106783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45,519 US9881748B2 (en) 2015-11-19 2016-11-08 Key structure and keyboard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57235P 2015-11-19 2015-11-19
US62/257,235 2015-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3325A CN106783325A (zh) 2017-05-31
CN106783325B true CN106783325B (zh) 2018-10-30

Family

ID=5897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8414.9A Active CN106783325B (zh) 2015-11-19 2016-09-26 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3325B (zh)
TW (1) TWI6230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280527U (zh) * 2021-12-28 2022-08-23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按压开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5959U (en) * 1997-03-08 1997-09-11 li-fen Zheng Spring-type computer keyboard keyswitch
US6137071A (en) * 1999-08-20 2000-10-24 Acer Peripherals Inc. Multiple-width keyswitch capable of inhibiting noise thereof induced during operation
CN201112188Y (zh) * 2007-09-18 2008-09-10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02478881A (zh) * 2010-11-22 2012-05-3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型计算机
EP2482296A2 (en) * 2011-01-28 2012-08-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 structure of keyboard device
CN203445039U (zh) * 2013-06-24 2014-02-1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8147Y (zh) * 2000-12-18 2001-12-26 郑春开 开关急停扣
CN2480895Y (zh) * 2001-03-19 2002-03-06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本式电脑的卡合机构
TWM435705U (en) * 2012-03-16 2012-08-11 Yong-Nan Cai Keypad assembly
CN202616105U (zh) * 2012-05-14 2012-12-19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
CN102983033B (zh) * 2012-11-15 2015-06-10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突跳机构的扳动开关
CN103745863A (zh) * 2014-01-16 2014-04-23 瞿俊 一种新型的方便清洁的键盘按键
CN104377060A (zh) * 2014-11-19 2015-02-25 常州市静远噪声控制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按钮式快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5959U (en) * 1997-03-08 1997-09-11 li-fen Zheng Spring-type computer keyboard keyswitch
US6137071A (en) * 1999-08-20 2000-10-24 Acer Peripherals Inc. Multiple-width keyswitch capable of inhibiting noise thereof induced during operation
CN201112188Y (zh) * 2007-09-18 2008-09-10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02478881A (zh) * 2010-11-22 2012-05-3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型计算机
EP2482296A2 (en) * 2011-01-28 2012-08-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 structure of keyboard device
CN203445039U (zh) * 2013-06-24 2014-02-1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9700A (zh) 2017-06-01
CN106783325A (zh) 2017-05-31
TWI623005B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2088A (zh) 按键结构
CN106200126A (zh) 一种扩散板支撑架、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TE242138T1 (de) Gelenkanordnung
CN106783325B (zh) 按键结构
CN101625578A (zh) 电子设备
CN107786225A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279165A (zh) 自动展开的便携电子设备及其连接装置
CN208580680U (zh) 按键结构
TW201406459A (zh) 碎紙機
JP3121909U (ja) 薄型キーのキー台とそのキー台を備えた薄型キー
TW201930736A (zh) 扣接結構
CN101626669B (zh) 电子设备
CN207427141U (zh) 卡托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6524868U (zh) 壳体装配结构及其电子产品
KR101162073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트림의 수직 강성 시험용 지그
CN206733462U (zh) 一种pvc复合共挤发泡建筑模板挤压装置
CN212131815U (zh) 一种信息通信技术安全监测装置
DE502006007571D1 (de) Eisenbahnwagen-Kuppelstange
CN108459668B (zh) 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1796326U (zh) 一种锁紧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笔记本电脑
CN215645045U (zh) 快速接线结构
CN203465668U (zh) 一种板面键盘复位杆连接件和具有它的键盘
CN104202451B (zh) 自动取卡模组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CN219831060U (zh) 一种饮用水的监测装置
CN214754401U (zh) 一种抗压型Type—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