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8091A -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8091A
CN106778091A CN201611191257.5A CN201611191257A CN106778091A CN 106778091 A CN106778091 A CN 106778091A CN 201611191257 A CN201611191257 A CN 201611191257A CN 106778091 A CN106778091 A CN 106778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user
log
finger print
pri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12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912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80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8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80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2Protecting executable software
    • G06F21/121Restricting unauthorised execution of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指纹控制,其中的方法包括: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本发明可实现自动注册,并可提高注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流行,用户越来越多的使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进行各种工作、生活、交友、游戏等方面的操作。
用户将应用程序下载并安装在本地后,一般需要进行注册才能使用。例如,需要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注册。随着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果每次使用一款新的应用程序前都进行手动填写信息进行注册,操作比较繁琐。另外,用户注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账号和密码,这给下次登录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指纹控制,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包括: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整合多个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用户特征码。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包括:从所述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各个用户特征值,并选取一个用户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字符串在所述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
可选的,还包括:如果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的各个用户特征值长度不满足注册信息字符串要求时,对各个用户特征值进行组合,从而组合出满足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可选的,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之后,还包括:存储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识别码进行整合,生成登录信息记录。
可选的,还包括:当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登录状态时,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利用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完成在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
可选的,所述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包括:获取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的权限;通过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包括:通过所述终端提供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装置,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指纹控制,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指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注册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可选的,所述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整合多个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用户特征码。
可选的,所述注册控制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各个用户特征值,并选取一个用户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字符串在所述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
可选的,还包括:用户特征值组合单元,用于如果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的各个用户特征值长度不满足注册信息字符串要求时,对各个用户特征值进行组合,从而组合出满足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可选的,还包括:登录信息记录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识别码进行整合,生成登录信息记录。
可选的,还包括:登录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登录状态时,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利用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完成在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获取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的权限;通过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终端提供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可见,本发明通过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当确定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对指纹信息进行转换,得到用户特征码,利用用户特征码在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由于调取用户特征码进行自动注册,避免了用户手动输入注册信息的繁琐,方便且高效。另外,在一个优选方式中,记录用户特征码与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生成登录信息,当后续登录时,调用应用程序对应的登录信息,利用登录信息完成在应用程序的登录,由此可以方便的自动登录。可见,本发明基于指纹信息的用户特征码进行自动注册或登录,由于指纹信息的唯一性,保证了注册或登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前所述的,目前随着APP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APP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在向人们提供服务时带给人们巨大的便利体验。但是,很多APP需要在用户注册登录状态下才可以向用户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用户手动进行注册登录。例如,用户手动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再手动输入注册成功的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此外,在用户注册时,有些APP还需要用户通过短消息验证进行注册。这种注册登录方式会造成用户的不便,给用户带来操作繁琐的操作体验。一部分用户会因为体验差而不愿进行手动注册和登录,从而会导致这部分用户的流失。
针对APP手动注册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具体的,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将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利用用户特征码在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可见,这种方式是利用获取的指纹信息实现自动注册,而无需用户手动输入账号信息、密码信息或验证信息,非常方便,而且,由于指纹信息的唯一性,可以避免输入无效或重复的注册信息,提高注册成功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操作系统包括底层、框架层和应用层,至于从功能划分上有可能包括的的其他层本发明则不作讨论。其中,通常app层可以理解为上层,负责与用户交互的界面,例如应用程序维护、以及点击页面时识别不同种类的点击内容从而显示不同的上下文菜单等。通常framework层作为中间层,这一层的主要职责是,将app层获得的用户请求,如启动用用程序、点击链接、点击保存图片之类,转发往底层去;将底层处理好的内容,或者通过消息,或者通过中间代理类,来分发至上层,对用户展现出来。
本发明一种优选实现方式是,以Android系统为例,对framework层和app层进行改进,从而利用这几层的协同配合实现对应用程序的控制。具体的,在framework层,创建监听程序,用于监听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在app层,获取指纹信息并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利用用户特征码完成注册。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S104。
S101: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处于安装状态、应用程序处于更新状态、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应用程序处于正常执行状态、应用程序处于后台执行状态,等等。一款应用程序,往往是用户从APP商店或网站下载然后安装在终端本地。在完成APP安装之后,用户点击APP图标,即可启动该APP,在安装完成之后首次点击时,一般会显示APP待注册状态的界面,例如,显示注册框,包括账号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注册按钮等。
具体的,可以通过调用APP控制接口的方式,确定APP的工作状态。例如,获取调用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的权限;通过调用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在系统框架层通过应用启动函数对首次启动应用程序的命令进行监听。在监听到首次启动应用程序的命令后,可通过一个应用启动监听器通知安全软件(该安全软件即实现本发明方案功能的软件)。可以理解,该应用启动监听器可以是操作系统框架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安全软件需要预先在应用启动监听器中进行注册,也即建立应用启动监听器与安全软件之间的联系。在安全软件注册了应用启动监听器之后,当应用启动监听器监听到针对安全软件所管理的某个特定应用程序的启动事件后,立即通过针对安全软件预先设置的回调接口调用安全软件,后续由安全软件对该特定应用程序进行用户鉴权验证流程。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应用程序首次启动之前通过中断机制回调安全软件。具体的,可采用hook(挂钩或钩子)机制实现回调安全软件。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hook机制允许应用程序截获处理操作系统的消息或特定事件。钩子实际上是一个处理消息的程序段,通过系统调用,把它挂入系统。每当特定的消息发出,在没有到达目的窗口前,钩子程序就先捕获该消息,亦即钩子函数先得到控制权。这时钩子函数即可以加工处理(改变)该消息,也可以不作处理而继续传递该消息,还可以强制结束消息的传递。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hook机制中断直接启动应用程序的过程,实现在监听到启动所述应用程序的命令后调用安全软件。也即,利用hook机制,通过操作系统框架层中的回调接口调用安全软件,从而通知安全软件某特定应用程序即将要被启动。
S102: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为了实现自动注册,需要预先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该用户的指纹信息可以实时获取,也可以预先获取并存储在终端本地或网络侧。
一种优选方式中,利用终端进行实时的获取指纹信息。具体的,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包括:通过终端提供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例如,目前的智能手机都提供指纹信息采集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用户将指头固定在该指纹信息采集装置一定时间(例如3秒),手机即可采集到指纹信息。
S103:将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
一般理解,指纹信息就是指人的指纹(的细节特征)通过一定的方式(捺印或是扫描等)保存起来,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浏览、查阅或比对、分析的图像数据。指纹采集采集的指纹信息一般有三种形式:原始图像、优化图像和特征值,例如,原始图像一般在14K左右,优化图像在9800字节,特征值分二种,一般普通的是256字节,特殊应用压缩后可以达到:196字节,如果要存于PC机的数据库中,一般使用字符串。
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是将指纹信息以原始图像或优化图像形式保存,而是将其转换为用户特征码。指纹(fingerprint),两枚指纹经常会具有相同的总体特征,但它们的细节特征,却不可能完全相同。指纹纹路并不是连续的、平滑笔直的,而是经常出现中断、分叉或转折。这些断点、分叉点和转折点就称为"特征点"。特征点提供了指纹唯一性的确认信息,其中最典型的是终结点和分叉点,其他还包括分歧点、孤立点、环点、短纹等。特征点的参数包括方向(节点可以朝着一定的方向)、曲率(描述纹路方向改变的速度)、位置(节点的位置通过x/y坐标来描述,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于三角点或特征点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指纹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用户特征值,将多个用户特征值整合得到用户特征码。
将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指纹信息具备唯一性,可以代表用户的身份,例如用户ID;另一方面,指纹信息提取后,并不完全以指纹图像形式保存,而是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一部分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将多个用户特征值整合并保存为用户特征码。
S104:利用用户特征码在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一般情况下,每款APP都对注册信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例如,要求一定长度的字符串作为注册信息,或者要求一定长度的字符与数字,等等。为了注册成功,必须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用户特征值,从而满足符合应用程序格式要求的注册信息。概括而言,利用用户特征码在应用程序中注册的过程如下:指纹信息转换的用户特征值,在检测到需要待注册状态,则按照注册需求,将一个指纹的多个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的字符以及字符长度;当特征值的个数与字符长度不符合时,则将特征值拆分为多个值的组合,以满足字符长度要求。
因此,利用用户特征码在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包括如下步骤: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各个用户特征值,并选取一个用户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利用注册信息字符串在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
在一个优选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的各个用户特征值长度不满足注册信息字符串要求时,对各个用户特征值进行组合,从而组合出满足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具体的,首先需要识别出满足应用程序格式要求的注册信息的类型(例如字符串或数字),然后从用户特征值中提取满足类型要求的注册信息。在优选方式中,需要事先获知应用程序所要求的注册信息类型,然后就可以直接从用户特征值中调用该类型的注册信息,具体的,获知应用程序所要求的注册信息类型的方式,仍可以采用前述的“通过调用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的方式。如果没有事先获知应用程序所要求的注册信息类型,则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遍历顺序,依次读取用户特征码中的各个用户特征值,直到选取到满足应用程序格式要求的注册信息为止。在选取到符合应用程序格式要求的用户特征值作为注册信息之后,无需判断注册信息中的账号信息是否可用。因为指纹信息具有唯一性,除非该用户在该APP中之前注册过,否则不存在与其他注册用户采用相同注册信息的问题。
在选择出满足应用程序格式要求且可用的用户特征值作为注册信息之后,调取该用户特征值,自动填充到注册框中,完成注册。具体的注册过程可以采取较常规的方式,即,APP客户端将注册框中的注册信息发送到APP服务端,进行登记并获得授权。
至此,通过读取用户特征码中的用户特征值作为注册信息,自动填充到应用程序的注册框中,从而完成无需用户手动干预的注册,省时省力且高效。
在一款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之后,之后就可以利用注册信息登录该应用程序。为了在后续实现自动登录,本发明优选的,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之后,还包括:存储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并将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识别码进行整合,生成登录信息记录。具体的,可以将登录信息存储在终端本地数据库中,当然也可以存储在其他数据库或网络侧等。
由此,当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登录状态时,即可调用应用程序对应的登录信息,利用登录信息完成在应用程序的登录。其中,仍如前面描述的“通过调用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的方式,检测确定应用程序的状态为待登录状态。例如,当下次登录速算盒子时,自动调用存储的用户特征码(User_characteristic_code1),实现自动登录。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当确定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对指纹信息进行转换,得到用户特征码,利用用户特征码在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由于调取用户特征码进行自动注册,避免了用户手动输入注册信息的繁琐,方便且高效。另外,在一个优选方式中,记录用户特征码与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生成登录信息,当后续登录时,调用应用程序对应的登录信息,利用登录信息完成在应用程序的登录,由此可以方便的自动登录。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指纹信息的用户特征码进行自动注册或登录,由于指纹信息的唯一性,保证了注册或登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装置,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该装置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位于终端的功能实体,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结合方式实现。
参见图2,该应用程序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201,用于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指纹信息获取单元202,用于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203,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
注册控制单元204,用于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优选的,所述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203具体用于: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整合多个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用户特征码。
优选的,所述注册控制单元204具体用于:从所述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各个用户特征值,并选取一个用户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字符串在所述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
优选的,还包括:用户特征值组合单元205,用于如果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的各个用户特征值长度不满足注册信息字符串要求时,对各个用户特征值进行组合,从而组合出满足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优选的,还包括:登录信息记录单元206,用于存储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识别码进行整合,生成登录信息记录。
优选的,还包括:登录控制单元207,用于当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登录状态时,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利用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完成在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201具体用于:获取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的权限;通过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指纹信息获取单元2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终端提供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由上,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公开如下方案:
A1、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指纹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A2、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包括:
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
整合多个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用户特征码。
A3、如A2所述的方法,从所述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各个用户特征值,并选取一个用户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字符串在所述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
A4、如A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的各个用户特征值长度不满足注册信息字符串要求时,对各个用户特征值进行组合,从而组合出满足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A5、如权利要求A1-A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之后,还包括:
存储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识别码进行整合,生成登录信息记录。
A6、如A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登录状态时,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利用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完成在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
A7、如A1-A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的权限;
通过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A8、如A1-A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包括:通过所述终端提供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B9、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装置,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指纹控制,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指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
注册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B10、如B9所述的装置,所述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整合多个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用户特征码。
B11、如B10所述的装置,所述注册控制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各个用户特征值,并选取一个用户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字符串在所述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
B12、如B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户特征值组合单元,用于如果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的各个用户特征值长度不满足注册信息字符串要求时,对各个用户特征值进行组合,从而组合出满足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B13、如B9-B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登录信息记录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识别码进行整合,生成登录信息记录。
B14、如B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登录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登录状态时,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利用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完成在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
B15、如B9-B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获取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的权限;通过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B16、如B9-B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指纹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终端提供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Claims (10)

1.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指纹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包括:
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
整合多个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用户特征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包括:
从所述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各个用户特征值,并选取一个用户特征值转换为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字符串在所述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从用户特征码中提取出的各个用户特征值长度不满足注册信息字符串要求时,对各个用户特征值进行组合,从而组合出满足注册所需长度的注册信息字符串。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之后,还包括:
存储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用户特征码与所述应用程序识别码进行整合,生成登录信息记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登录状态时,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利用所述登录信息记录完成在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的权限;
通过调用所述应用程序的控制接口,读取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包括:通过所述终端提供的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9.一种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终端本地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指纹控制,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指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应用程序处于待注册状态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用户特征码;
注册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用户特征码在所述应用程序上完成注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特征码转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指纹信息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产生一个用户特征值;整合多个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用户特征码。
CN201611191257.5A 2016-12-21 2016-12-21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778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1257.5A CN106778091A (zh) 2016-12-21 2016-12-21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1257.5A CN106778091A (zh) 2016-12-21 2016-12-21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8091A true CN106778091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893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1257.5A Pending CN106778091A (zh) 2016-12-21 2016-12-21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80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4493A (zh) * 2019-05-14 2019-10-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935816A (zh) * 2020-09-23 2020-11-13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应用程序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260A (zh) * 2008-08-27 2009-02-1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自注册嵌入式指纹认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23213A (zh) * 2011-12-13 2012-06-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服务器、终端鉴权方法以及服务器、终端
CN104253818A (zh) * 2011-12-13 2014-12-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服务器、终端鉴权方法以及服务器、终端
CN104468457A (zh) * 2014-11-10 2015-03-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统一用户系统的用户登录方法及注册方法
CN104573461A (zh) * 2015-01-27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帐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868610A (zh) * 2016-04-26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使用生物特征信息实现用户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260A (zh) * 2008-08-27 2009-02-1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自注册嵌入式指纹认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23213A (zh) * 2011-12-13 2012-06-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服务器、终端鉴权方法以及服务器、终端
CN104253818A (zh) * 2011-12-13 2014-12-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服务器、终端鉴权方法以及服务器、终端
CN104468457A (zh) * 2014-11-10 2015-03-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统一用户系统的用户登录方法及注册方法
CN104573461A (zh) * 2015-01-27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帐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868610A (zh) * 2016-04-26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使用生物特征信息实现用户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百度百科: "指纹识别", 《HTTPS://BAIKE.BAIDU.COM/HISTORY/%E6%8C%87%E7%BA%B9%E8%AF%86%E5%88%AB/206264/11139950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4493A (zh) * 2019-05-14 2019-10-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0334493B (zh) * 2019-05-14 2022-05-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935816A (zh) * 2020-09-23 2020-11-13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应用程序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35816B (zh) * 2020-09-23 2021-03-12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应用程序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8778B2 (en) Automated use of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systems
US959108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and providing application usage analytics
US20170099560A1 (en) System,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utomated remote control
US20140019292A1 (en) Product configuration server for efficiently displaying selectable attribute values for configurable products
CN105359102A (zh) 先进的客户支持服务-先进的支持云门户
CN104869099A (zh) 一种基于指纹账户的多网络帐号登录方法及系统
US994065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ommerce platform coordinating transactions within third party applications
CN1474986A (zh) 用于监督多个金融服务终端的系统和方法
CN106710017A (zh) 用于物流签收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49446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7256428A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存储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7169094A (zh) 信息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1124216B (zh) 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界面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8040095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69630A1 (zh) 可配置化报告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31071B (zh) Android应用程序网络流量的远程采集系统及方法
US11573675B2 (en) Generating visual experience-journey timelines using experience and touchpoint data
CN106778091A (zh) 应用程序的指纹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30737A (zh) 反作弊的性能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0765552A (zh) 三维地质模型的属性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0474890A (zh) 一种基于智能流量导向切换的数据反爬取方法及装置
US20230153179A1 (en) Visitor stitching with data science notebooks
CN204926177U (zh) 通过识别码实现刷卡的系统
CN107220078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69416A (zh) 基于数据爬取的app控件的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1

Address after: 100102, 18 floor, building 2, Wangjing stree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18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YUN SHI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