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7629A -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7629A
CN106777629A CN201611113821.1A CN201611113821A CN106777629A CN 106777629 A CN106777629 A CN 106777629A CN 201611113821 A CN201611113821 A CN 201611113821A CN 106777629 A CN106777629 A CN 106777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layer
computation model
proposed building
building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38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7629B (zh
Inventor
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38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7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7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7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7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7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勘察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型包括拟建建筑物、膨胀土层和下卧土层三部分,所述膨胀土层位于所述下卧土层上方,所述拟建建筑物设置在所述膨胀土层的上方,所述计算模型以断面为研究对象用于评判所述膨胀土层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所述计算模型的建立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尺寸、所述拟建建筑物的载荷、所述膨胀土层的分布宽度和分布深度,所述下卧层的分布宽度和分布深度。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模型通用性强,可适应不同的工况,具有可广泛使用的优势;计算结果精确,计算过程简便;可为拟建建筑物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导,具有分析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勘察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步伐稳健,建筑主体结构形式多样,技术标准日益严谨。铁路、水利、工民建等行业的建址选择,逐渐脱离传统的基础制约因素,更多受政府导向、城市功能定位及土地规划限制。一定意义上淡化了工程地质条件对建址选择的影响力度,加大了地基处理、结构设计等基础工程的投入。我国在广西、云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均有不同范围的膨胀土分布。该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往复变形的性质,其对建筑地基的破坏是不易修复的。为了保证地基土在长时间内特性稳定、结构完整,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必须解决因膨胀土而造成的一系列工程问题。
作为一种富含亲水性矿物的高塑性黏土,膨胀土常被进行地基处理,以保证其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工程设计人员往往通过采取原状土样及室内试验的方法,测定其膨胀力学指标,并结合指标范围选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方式。由于膨胀土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不同地貌单元区的成土广度、深度差异显著,因此不同区域内膨胀力学指标相同的土体,对建筑的力学影响未必相似。若设计人员单纯依靠室内试验指标选取处理方式,在无法针对典型工点受力特性对症下药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经济浪费。
鉴于此,各科研院校、建筑企业研究机构等对膨胀土的特性研究从未停止过。目前国内外亦发表或出版了大量论文、专著以及技术规范,已形成了全面和深入的体系。既有研究多从膨胀土的定义、性质、分类、工程地质、矿物组成、土体抗剪强度理论、裂隙发育形态及其对土体强度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并结合膨胀土改良效果进行客观论述,研究体系完善,各研究成果环环相扣,对微观膨胀土理论意义重大。
但是就工程应用而言,针对膨胀土改良方式选择依据的研究较为片面。传统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处理方式选择过程中,主要参照拟设区域的膨胀土固有力学指标,采用以经验为主、计算为辅、重效果、轻优化的地基处理设计思想。未能针对拟处理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结合建筑物结构力学特性,开展以计算为主、经验为辅、重效果、重优化的节能设计思路,缺乏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建立膨胀土的空间分布组合模型,研究各模型工程边界条件,进而对建筑物受力进行分析。以分析对比成果为准则,指出各组合模型的力学影响要点与地基处理重点。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型包括拟建建筑物、膨胀土层和下卧土层三部分,所述膨胀土层位于所述下卧土层上方,所述拟建建筑物设置在所述膨胀土层的上方,所述计算模型以断面为研究对象用于评判所述膨胀土层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所述计算模型的建立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尺寸、所述拟建建筑物的载荷、所述膨胀土层的分布宽度和分布深度,所述下卧层的分布宽度和分布深度。
当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0m时,所述计算模型为场地未进行地基土开挖计算模型;当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为0m时,所述计算模型为场地进行地基土开挖计算模型。
利用所述计算模型计算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的应力、膨胀土层的膨胀力和膨胀变形量,从而分析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应力、应变状态与所述膨胀土层分布特性之间的关系;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为拟建建筑物的基地中心位置。
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的应力通过公式
计算,式中γ0为所述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平均固有重度,H1为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地面高度,所述H4为所述拟建建筑物在所述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所述γ1为所述膨胀土层的固有重度,所述P2为所述拟建建筑物所受到的所述膨胀土层的膨胀力。
通过公式
计算P2即所述拟建建筑物所受到的所述膨胀土层的膨胀力,式中A为常数,根据所述膨胀土层的压应力与膨胀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极限趋势线位置确定,为所述膨胀土层的自由膨胀率,h=H2-H4,其中H2为所述膨胀土层的分布深度,H4为所述拟建建筑物在所述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相关函数关系可从所述膨胀土层的压应力与膨胀量的关系曲线得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模型通用性强,可适应不同的工况,具有可广泛使用的优势;计算结果精确,计算过程简便;可为拟建建筑物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导,具有分析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场地未进行地基土开挖计算模型;
图2为本发明中场地进行地基土开挖计算模型;
图3为本发明中膨胀力计算分析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以建筑物基础是否进行地基土开挖,建立计算模型如图1、图2所示。其中图1仅为极端工况条件下(基础埋深为0m)的应力分布对比示意。本实施例的应力计算模型依据,利用图2即可满足所有工况要求。
如图2所示,计算模型设定拟建建筑物宽L1,高H1,拟建建筑物对基底的平均压应力为P1。模型在不影响计算目的的情况下,假定地基土呈二元结构分布:上部膨胀土层为本模型的主要研究对象,厚度为H2,底部下卧土层性质稳定,承载力较好,厚度为H3。二元结构地基土层的计算宽度均为L2
由于计算模型主要为了评判膨胀土空间分布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进而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故设定拟建建筑物在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为H4,所受的膨胀力为P2。膨胀土层和下卧土层的固有重度γ1、γ2。为了便于计算,本模型中地下水位均按与地表齐平考虑。图1、2中,膨胀土层和下卧土层的浮重度为γ1’、γ2’,可直接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体的应力计算,各土层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值标注如上图1、2所示。
同时,计算模型亦结合计算成果,建立了应力计算次生模型,如图3。
该模型计算主要从应力计算、膨胀力分析、应变变形计算三个方面出发,为了有效评判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影响力度,从垂向与水平向两个角度对二维模型进行力学分析,模型垂直于页面方向的广度特性,暂按均质土考虑,模型具体假设经讨论分析可得,膨胀土因自身特性,对建筑物的影响成效主要体现在应力与位移两种行为上,具有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1)拟建建筑物的应力、膨胀土层的膨胀力计算: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模型分析,目的是得出拟建建筑物特征点应力、应变状态与膨胀土分布特性的关系,故模型所采用的应力假设均为土力学中最基本的分布状态。
根据模型应力计算分析,求得拟建建筑物特征点E为拟建建筑物基地中心位置的特征点)的附加应力为:
(1),
式中γ0为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平均固有重度,H1为拟建建筑物的地面高度,H4为拟建建筑物在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γ1为膨胀土层的固有重度。
建筑物基底E的有效附加作用力为:
(2),
式中P2为拟建建筑物所受到的膨胀土层的膨胀力。
随后结合公式需求,对膨胀力P2的计算进行分析,结合图3的膨胀力分析模型,指出P2的大小,与基底以下膨胀土层的厚度有关。求得膨胀土层的膨胀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式中A为常数,根据膨胀土层的压应力与膨胀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极限趋势线位置确定,为膨胀土层的自由膨胀率,h=H2-H4,其中H2为膨胀土层的分布深度,H4为拟建建筑物在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相关函数关系可从膨胀土层的压应力与膨胀量的关系曲线,即从图3中得出。
将公式(3)代入公式(2),得出建筑物基底E的有效附加作用力为
(4)
根据公式(4)可以看出,拟建建筑物基础特征点E的受力,与拟建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H4和膨胀土层厚度H2有关。
2)应变(变形)计算
模型垂向除建筑物自重外、无附加平衡力作用,故异于水平向应变,膨胀土垂直向应变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位移上。为了将建筑物的位移安全度监测放到最大,计算模型选取位于建筑物顶部的A、B、C三点作为计算对象,如土1所示。上节中通过应力计算,得出了建筑物基底E点的应力计算公式,该力亦为上部建筑物产生沉降变形的主要实施者。
因建筑结构为偏刚性设计,其自身微量变形为客观存在,故可将建筑物因自身结构因素而产生的变形,作为次要考虑条件。可将其平均应变确定为ε1,则自身结构变形可粗略估算为:
(5),
式中H1为拟建建筑物的地面高度,H4为拟建建筑物在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
因为由公式(3)可得,任一深度Hi的膨胀力值为:
(6),
式中参数含义均与公式(3)中的参数含义相同。
根据既有工作经验,由公式(1)可得,任一深度Hi处的有效垂向应力为:
(7),
式中参数与公式(1)中的参数相同。
求得计算点的潜在膨胀力、有效垂向应力后,可根据土力学中附加应力沉降计算原理,计算不同厚度Hi的膨胀变形量,结合公式(5)、(7),进一步求得建筑物A、B、C三点的沉降变形量。
3)根据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设计应力分析:
公式(4)算得建筑物基础底部E点的有效附加作用力P附加’,实际工程中可根据以下各式,求得基础埋至深度H4和膨胀土层厚度H2的组合关系,了解拟建建筑物基础底部的受力状况。
工况1:当P附加’>0时,拟建建筑物自重将大于土体向上的最大膨胀力,设计过程中可不考虑建筑物基础因膨胀土作用而承受向上作用力的影响。
工况2:当P附加’=0时,拟建建筑物自重刚好等于膨胀土体向上的最大膨胀力,设计过程中可以此作为设计标准,将此标准拓展应用,通过实际工程的H2、H4组合状态,初步判定建筑物基础底部的受力状况。
工况3:当P附加’<0时,拟建建筑物自重小于膨胀土体向上的最大膨胀力,设计过程中需注意建筑物底部土体膨胀力的影响,可根据沉降验算等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减缓膨胀力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
工况1多出现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建筑结构自重较大,结构基础区域性分布,埋深亦较大。工况2多出现在一般工业建筑中,结构层高适中,基础埋深一般。工况3则多出现在铁路路基工程中,该类工程的上部附加荷载较小,基础呈长带状分布。上述总结多是根既有经验粗略估计,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膨胀土土层厚度,对公式(4)进行有效计算,最终确定基础底部的应力状态,从而选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使得设计方案经济合理。
设计应变(变形)分析:
根据公式(6)和公式(7)的力学计算成果,可将建筑物沉降变形概括为以下三种。其中Hi为膨胀土层内任意点的埋置深度,将Hi取值为计算模型中的H2,即可求得最大埋置深度处的沉降状况。
工况1:Pi’> Pi,该计算深度Hi处的膨胀力小于向下的总作用力,膨胀力不会引起膨胀量的释放,该深度范围内的膨胀土,不对建筑物造成向上的沉降变形。设计过程中可不考虑该深度范围内土体对建筑物的上移影响。
工况2:Pi’= Pi,该计算深度Hi处的膨胀力等于向下的总作用力,此时计算点土体处于应力平衡状态。设计可将此时的计算深度,作为变形验算的边界考虑,做到心中有数。
工况3:Pi’< Pi,该计算深度Hi处的膨胀力小于向下的总作用力,此时计算点上部建筑物作用力及土体的有效自重应力,已不足以抵抗该厚度处膨胀土的膨胀力,从而部分多余膨胀力得以释放,引起相应膨胀量的产生。上覆建筑物亦将产生可检测的向上位移。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该类位移值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采取针对位移变量的地基处理方式或结构设计形式。
根据分析,设计者可结合公式(6)、(7),计算出工况2状态下H2、H4、Hi的关系式。确定特定基础埋深下对建筑物有明显沉降变形影响的膨胀土厚度Hi,结合实际膨胀土层厚度H2,初步算得是否需考虑膨胀特性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从而在前期设计阶段,便能从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结构、进行概念设计等多方面选择设计思路,确定设计重点,做到设计方案有的放矢、有效适应工程实际。
设计方案选择:
因不同建筑基础底部的应力状态,与基础埋置深度和膨胀土层厚度息息相关。上覆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状况,与结构自重、沉降计算深度、膨胀土层厚度等关系密切。故设计人员可分别根据应力、应变变形计算结果,判定是否需要考虑建筑物基础因膨胀土作用而承受向上作用力的影响,从而做到设计思路与拟建工程的完美结合。确定最不利工况下场地土体是否会对建筑沉降变形产生影响,从而做好设计定位,明确地基处理重点和设计要点。
指导施工:
设计方案提交施工单位,施工方可根据优化处理后的设计方案,结合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及拟建场地膨胀土分布厚度,选取合适施工工艺,从而在保证工程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方案,针对典型工点受力特性对症下药,优化工程经济投入,节约投资。

Claims (5)

1.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型包括拟建建筑物、膨胀土层和下卧土层三部分,所述膨胀土层位于所述下卧土层上方,所述拟建建筑物设置在所述膨胀土层的上方,所述计算模型以断面为研究对象用于评判所述膨胀土层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所述计算模型的建立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尺寸、所述拟建建筑物的载荷、所述膨胀土层的分布宽度和分布深度,所述下卧层的分布宽度和分布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0m时,所述计算模型为场地未进行地基土开挖计算模型;当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为0m时,所述计算模型为场地进行地基土开挖计算模型。
3.一种涉及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计算模型计算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的应力、膨胀土层的膨胀力和膨胀变形量,从而分析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应力、应变状态与所述膨胀土层分布特性之间的关系;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为拟建建筑物的基地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建建筑物特征点的应力通过公式
计算,式中γ0为所述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平均固有重度,H1为所述拟建建筑物的地面高度,所述H4为所述拟建建筑物在所述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所述γ1为所述膨胀土层的固有重度,所述P2为所述拟建建筑物所受到的所述膨胀土层的膨胀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公式
计算P2即所述拟建建筑物所受到的所述膨胀土层的膨胀力,式中A为常数,根据所述膨胀土层的压应力与膨胀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极限趋势线位置确定,为所述膨胀土层的自由膨胀率,h=H2-H4,其中H2为所述膨胀土层的分布深度,H4为所述拟建建筑物在所述膨胀土层中的基础埋置深度,相关函数关系可从所述膨胀土层的压应力与膨胀量的关系曲线得出。
CN201611113821.1A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Active CN106777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3821.1A CN106777629B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3821.1A CN106777629B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7629A true CN106777629A (zh) 2017-05-31
CN106777629B CN106777629B (zh) 2020-08-28

Family

ID=58874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3821.1A Active CN106777629B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76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4822A (zh) * 2018-06-11 2018-11-13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膨胀岩隧道深浅埋界限的计算方法
CN112529982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天津泰勘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土层等值线图绘制方法
CN112613103A (zh) * 2020-12-22 2021-04-06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胀裂影响下先张法构件传递长度计算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1186A1 (en) * 2011-09-20 2013-03-21 Rod Ekern Foundation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103088834A (zh) * 2013-02-01 2013-05-08 河海大学 一种提高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和控制膨胀土结构破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1186A1 (en) * 2011-09-20 2013-03-21 Rod Ekern Foundation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103088834A (zh) * 2013-02-01 2013-05-08 河海大学 一种提高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和控制膨胀土结构破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SIA MARK J等: "Modeling Expansive Soil Movements Beneath Structure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张家柱: "膨胀土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工程科技Ⅱ辑》 *
章为民: "膨胀土的膨胀模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
雷文 等: "南四湖地区结构性粘土成因分析",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4822A (zh) * 2018-06-11 2018-11-13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膨胀岩隧道深浅埋界限的计算方法
CN108804822B (zh) * 2018-06-11 2022-02-18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膨胀岩隧道深浅埋界限的计算方法
CN112529982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天津泰勘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土层等值线图绘制方法
CN112529982B (zh) * 2020-12-17 2022-08-12 天津泰勘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土层等值线图绘制方法
CN112613103A (zh) * 2020-12-22 2021-04-06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胀裂影响下先张法构件传递长度计算方法
CN112613103B (zh) * 2020-12-22 2022-09-2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胀裂影响下先张法构件传递长度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7629B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7587B (zh) 一种隧道内集中荷载引起既有隧道位移变形的计算方法
CN108376188A (zh) 黄土湿陷性的评价计算方法
CN106777629A (zh) 一种基于工程边界条件的膨胀土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CN112989460B (zh) 一种软土地区路基施工、运营引起的路基沉降计算方法
CN102322078B (zh) 一种承压水基坑开挖与降压耦合效应的突涌破坏计算处理方法
CN101845815A (zh) 一种软土地层含承压水基坑突涌塑性破坏计算处理方法
Liang et al. Model test of the group piles foundation of a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in mined-out area
CN107992673A (zh) 一种用于岩溶区桥梁桩基的勘探深度确定方法
Zh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geometric shape of Xiamen arch dam
Sun et al. Research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op-Down Construction Effect of Diaphragm Wall of Deep and Large Foundation Pit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in Complex Stratum
Chen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in Underground Grain Silo Foundation Pit
D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rmal Coupling Process of Foundation Pit under Freezing and Thawing
Fujiang et al. Long-Term Settlement Process Prediction for Soft-Clay Pile Foundation Considering Creep Effect
Cheng et al. Influence of area replacement ratio on settlement and stability of oil storage tank composite foundation treated with compaction piles
Chen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support structure design in soft soil area
W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Filled Balanced Retaining Wall—Taking a Retaining Wall Project in Mianyang as an Example
Zhang et al. Study on Pile-soil Model under Horizontal Load
LIa et al. Study on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ability Failure Mode of New Suspended Diaphragm Wall Deep Excavation in Soil-Rock Strata
Wang et al. Effect of honeycomb bulkheads on uniaxial undrained bearing capacities of wide-shallow bucket foundation
Li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Preloading Consolidation of the Soft Foundation with a Plastic Drainage Plate
Liu et al. Study on the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of bucket foundations
An et 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bank slope soil deformation on wharf structure
Zhong Determin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of a sand-mudstone interbedded foundation in Chengdu
Ch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MC composite retaining structure in the Silt Soil foundation
Wang et al. Optimal Desig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Soil Slope Reinforcement by a New Developed Polymer Micro Anti-slide P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