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3924A - 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3924A
CN106773924A CN201611089324.2A CN201611089324A CN106773924A CN 106773924 A CN106773924 A CN 106773924A CN 201611089324 A CN201611089324 A CN 201611089324A CN 106773924 A CN106773924 A CN 106773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wire body
control
housing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9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小磊
李英俊
杜佳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89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3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3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3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1Pc I-O input output
    • G05B2219/21119Circuit for signal adaption, voltage level shift, filter nois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收线装置,属于机械设计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卷线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卷线机构用于卷积穿过所述开孔的线体。本公开解决了容易对线体进行拉扯,增加线体损坏的风险的问题,实现了避免对线体的拉扯,减小了线体损坏的风险,也消除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一些带线设备(例如耳机和插线板等)在不使用的时候,线体经常会乱作一团,即使在使用结束后将线体整理好,当需要再次使用该带线设备时,仍会存在取出带线设备时弄乱整理好的线体的问题,在解开缠绕的线体的过程中,容易对线体进行拉扯,增加了线体损坏的风险,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容易对线体进行拉扯,增加线体损坏的风险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线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收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卷线机构;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
所述卷线机构用于卷积穿过所述开孔的线体。
可选的,所述卷线机构包括:锁定结构、套筒和位于所述套筒内部的涡卷弹簧,
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锁定所述套筒;
所述线体的一端伸出开孔外,在所述锁定结构解除对所述套筒的锁定后,所述套筒在所述线体的一端受到拉力时,沿第一方向旋转,带动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拉伸,所述套筒在所述线体上的拉力消除时,在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的收缩力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旋转,以卷积所述线体,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可选的,所述锁定结构为锁定片,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锁定片的一端连接的按钮;
当所述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锁定片的另一端压制在所述套筒外部,且压制方向与所述套筒的轴线相交,以锁定所述套筒;
当所述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锁定片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套筒外部,以解除对所述套筒的锁定。
可选的,所述卷线机构包括:控制结构、驱动结构和套筒,
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套筒绕所述套筒的轴线转动,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套筒旋转的方向;
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套筒沿第三方向旋转时,所述套筒卷积所述线体,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套筒沿第四方向旋转时,所述套筒释放所述线体,所述第四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
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为直流电机,所述控制结构包括:两个电磁继电器、两个控制电路和设置在壳体外部的控制按钮,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包括第一电磁继电器和第二电磁继电器,所述两个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在所述控制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向所述直流电机输入第一电流,使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套筒沿第三方向旋转;
在所述控制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电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向所述直流电机输入第二电流,使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套筒沿第四方向旋转,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的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按钮壳体,以及位于所述按钮壳体内的电源;
在控制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接触,在所述控制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二电磁继电器接触。
可选的,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控制电路对称设置;
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衔铁棒和导电棒,所述衔铁棒位于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之间,所述导电棒位于所述两个控制电路之间,所述衔铁棒的一端固定,所述衔铁棒的另一端通过一段绝缘棒与所述导电棒连接;
在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工作时,所述衔铁棒的另一端带动所述导电棒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使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二电磁继电器工作时,所述衔铁棒的另一端带动所述导电棒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导通。
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为直流电机,所述控制结构为单片机。
可选的,所述套筒外部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线体的卡接件;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开孔,所述线体缠绕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线体的一端从一个开孔伸出,另一端从另一开孔伸出,所述线体中部卡接在所述卡接件上。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开孔,所述线体缠绕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线体的一端从一个开孔伸出,另一端经过所述套筒中心从另一开孔伸出。
可选的,当所述线体为插线板线时,所述壳体为插线板的壳体;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个开孔,所述线体缠绕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线体的一端从所述开孔伸出。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扣置有可拆卸的盖体。
可选的,所述线体为耳机线或插线板线。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收线装置,通过卷线机构可以卷积带线设备的线体,当不使用带线设备时,通过卷线机构将线体收入壳体中,避免对线体的拉扯,减小了线体损坏的风险,也消除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非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另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公开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收线装置包括:
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中的卷线机构20。
壳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101。
卷线机构20用于卷积穿过开孔101的线体30,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收线装置,通过卷线机构可以卷积带线设备的线体,当不使用带线设备时,通过卷线机构将线体收入壳体中,避免对线体的拉扯,减小了线体损坏的风险,也消除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体可以为耳机线或插线板线。
可选的,卷线机构20可以有多种结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卷线机构,包括:
如图2所示,第一种卷线机构为卷线机构20a,可以包括:锁定结构201a、套筒202a和位于套筒内部的涡卷弹簧203a。
其中,涡卷弹簧203a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壳体10上,另一端可以与套筒202a的内壁连接,锁定结构201a用于锁定套筒202a。
可选的,当线体30的一端伸出开孔101外时,在锁定结构201a解除对套筒202a的锁定后,套筒202a在线体的一端受到拉力时,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带动涡卷弹簧203a的另一端拉伸;套筒202a在线体上的拉力消除时,在涡卷弹簧203a的另一端的收缩力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旋转,以卷积线体,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例如当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需要使用线体时,可以拉动位于壳体外的线体的一端,在线体的一端受到拉力时,会带动套筒转动,由于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套筒的内壁连接,当套筒转动时,会使涡卷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所以当线体上的拉力消除且锁定结构没有对套筒锁定时,处于拉伸状态的涡卷弹簧的收缩力可以带动套筒往反方向转动,使得套筒卷积线体,达到自动收线的目的。
可选的,当用户将线体拉伸到需要的长度时,可以通过锁定结构锁定套筒,使得套筒不能转动,达到将拉伸出的线体固定住的目的。
可选的,锁定结构可以为锁定片,壳体10外部设置有与锁定片的一端连接的按钮102a,当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锁定片的另一端压制在套筒外部,且压制方向与套筒的轴线相交,以锁定套筒;当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锁定片的另一端远离套筒外部,以解除对套筒的锁定。
可选的,按钮102a与锁定片201a的连接结构可以参考图3,如图3所示,连接结构包括转轮M和转轮N,转轮M外围的斜齿P和转轮N外围的斜齿Q在轴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趋势,从而产生相对转动趋势,当按下按钮102a时,转轮N沿导轨L向下位移至斜齿Q脱离斜齿P之间的卡槽,转轮N相对转轮M发生转动,松开按钮时(此时按钮处于按下状态),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斜齿Q卡接在斜齿P上的凹槽中,与斜齿Q卡接在斜齿P之间的卡槽中相比,斜齿Q向下位移了一段距离,从而使得锁定片201a压制在套筒外部;当再次按下按钮102a时,转轮N沿导轨L向下位移至斜齿Q脱离斜齿P上的凹槽,转轮N相对转轮M发生转动,松开按钮时(此时按钮处于弹出状态),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斜齿Q卡接在斜齿P之间的卡槽中,与斜齿Q卡接在斜齿P上的凹槽相比,斜齿Q向上位移了一段距离,从而使得锁定片201a远离了套筒外部。这种控制锁定片移动的原理可以参考自动圆珠笔的结构原理。采用卷线机构20a的收线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如图4所示,第二种卷线机构可以为卷线机构20b,可以包括:控制结构201b、驱动结构202b和套筒203b。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结构202b可以与套筒203b连接,驱动结构202b用于驱动套筒203b绕套筒203b的轴线转动,其中,控制结构201b用于控制驱动结构202b驱动套筒203b旋转的方向。
可选的,在驱动结构驱动套筒沿第三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套筒可以卷积线体,在驱动结构驱动套筒沿第四方向旋转时,套筒可以释放线体,第四方向为第三方向的反方向(例如当第三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时,第四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可选的,该驱动结构202b可以是直流电机202b,则套筒可以卡接在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也即是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位于套筒的轴心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为卷线机构20b提供了两种控制结构,包括:
如图5所示,第一种控制结构可以为控制结构201b1,包括:两个电磁继电器、两个控制电路和设置在壳体10外部的控制按钮b11,两个电磁继电器包括第一电磁继电器b12和第二电磁继电器b13,两个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b14和第二控制电路b1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电路的加载电压与第二控制电路的加载电压的极性相反。
可选的,控制按钮b11包括:按钮壳体b111,以及位于按钮壳体b111内的电源b112。
进一步的,在控制结构201b1中,两个电磁继电器对称设置,两个控制电路也对称设置,控制结构201b1还包括:衔铁棒AB和导电棒CD,衔铁棒AB位于两个电磁继电器之间,导电棒CD位于两个控制电路之间,衔铁棒AB的一端固定,衔铁棒AB的另一端通过一段绝缘棒与导电棒CD连接。可选的,如图5所示,衔铁棒AB的A端可以固定在壳体10上,衔铁棒的B端通过一段绝缘棒与导电棒的C端连接。
可选的,控制结构201b1的控制方式如下:
在控制按钮b11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电磁继电器b12导通第一控制电路b14,第一控制电路b14向直流电机202b输入第一电流,使直流电机202b的输出轴带动套筒203b沿第三方向旋转。
示例的,如图5所示,当控制按钮b11左置时,电源b112与第一电磁继电器b12接触,也即是电源b112接入第一电磁继电器b12所在的电路中,第一电磁继电器开始工作。在第一电磁继电器工作时,第一电磁继电器吸附衔铁棒向左移动,衔铁棒的B端带动导电棒向第一控制电路移动,使得导电棒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导通,第一控制电路向直流电机输入第一电流,控制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套筒沿第三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达到卷积线体的目的。
在控制按钮b11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电磁继电器b13导通第二控制电路b15,第二控制电路b15向直流电机202b输入第二电流,使直流电机202b的输出轴带动套筒203b沿第四方向旋转,其中,第二电流和第一电流的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控制电路的加载电压与第二控制电路的加载电压的极性相反,所以第一控制电路向直流电机输入的第一电流的方向与第二控制电路向直流电机输入的第二电流的方向相反。
示例的,如图5所示,当控制按钮b11右置时,电源b112与第二电磁继电器b13接触,也即是电源b112接入第二电磁继电器b13所在的电路中,第二电磁继电器开始工作。在第二电磁继电器工作时,第二电磁继电器吸附衔铁棒向右移动,衔铁棒的B端带动导电棒向第二控制电路移动,使得导电棒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导通,第二控制电路向直流电机输入第二电流,控制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套筒沿第四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达到释放线体的目的。
在控制按钮b11处于第三状态时,第一控制电路b14与第二控制电路b15均不导通,直流电机202b中无电流,直流电机202b的输出轴停止转动。
示例的,如图5所示,当控制按钮b11中置时,第一电磁继电器b12与第二电磁继电器b13中均未接入电源,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控制电路b14与第二控制电路b15均处于开路状态,不向直流电机输入电流,因此直流电机中无电流,停止转动。
如图6所示,第二种控制结构为控制结构201b2,包括:单片机b21、电路板X和设置在电路板X上的器件,单片机b21设置在电路板X上,电路板X上还设置有两个逻辑控制单元和接地点X1,两个逻辑控制单元分别为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和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
需要说明的是,单片机b21包括两个输入端、一个控制使能端ENA和两个输出端,可选的,两个输入端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端INT1和第二输入端INT2,两个输出端可以包括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单片机b21的第一输入端INT1可以与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连接,第二输入端INT2可以与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连接,第一输出端口OUT1和第二输出端口OUT2均可以与直流电机202b连接;控制使能端ENA可以与直流电机202b连接,控制使能端ENA用于控制直流电机是否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控制结构201b2还可以包括控制按钮b22,控制按钮b22与接地点X1连接。
可选的,可以采用如表1所示的关系,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入端和使能端的输入信号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
表1
INT1 INT2 ENA 直流电机状态
1 1 0 停止转动
1 0 1 顺时针转动
0 1 1 逆时针转动
其中,表1中的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如表1所示,当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INT1和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的电平控制信号不同时,控制使能端ENA的输入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控制使能端ENA有效,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当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INT1和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的电平控制信号相同时,控制使能端ENA的输入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控制使能端ENA无效,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停止转动。
可选的,实现表1中的关系的单片机载入程序可以如下:
可选的,在控制结构201b2中,可以通过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向第一输入端INT1输入电平控制信号,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向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电平控制信号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状态,控制使能端的输入信号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与非门来控制,当第一输入端INT1与第二输入端INT2都输入高电平信号时,控制使能端ENA输入低电平信号,与非门的实现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INT1 INT2 ENA
1 1 0
1 0 1
0 1 1
可选的,单片机的输入端输出的电平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当逻辑控制单元未接地时,可以向单片机输出高电平信号;当逻辑控制单元接地时,可以向单片机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结构201b2的控制方式可以如下:
在控制按钮b22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接地,向第一输入端INT1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未接地,向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高电平信号;控制使能端输入高电平信号,控制直流电机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
示例的,如图6所示,在控制按钮b22左置时,控制按钮b22与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连接,由于控制按钮b22接地,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接地,向第一输入端INT1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未接地,向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高电平信号,根据表2可知,控制使能端输入高电平信号,根据表1可知,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套筒逆时针转动,达到卷积线体的目的。
在控制按钮b22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接地,向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未接地,向第一输入端INT1输入高电平信号;控制使能端输入高电平信号,控制直流电机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
示例的,如图6所示,在控制按钮b22右置时,控制按钮b22与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连接,由于控制按钮b22接地,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接地,向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未接地,向第一输入端INT1输入高电平信号,根据表2可知,控制使能端输入高电平信号,根据表1可知,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套筒顺时针转动,达到释放线体的目的。
在控制按钮b22处于第三状态时,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和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均未接地,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向第一输入端INT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向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高电平信号,控制使能端输入低电平信号,直流电机停止转动。
示例的,在控制按钮b22中置时,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和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均未接地,第一逻辑控制单元X2向第一输入端INT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二逻辑控制单元X3向第二输入端INT2输入高电平信号,根据表2可知,控制使能端输入低电平信号,根据表1可知,直流电机停止转动。
可选的,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轴转动的单片机调度算法如下:
由上述调度算法可知,当单片机接收到顺时针旋转信号时,跳转到单片机载入程序中/*直流电机顺时针转动*/的程序模块;当单片机接收到逆时针旋转信号时,跳转到单片机载入程序中/*直流电机逆时针转动*/的程序模块;除这两种情况以外,跳转到单片机载入程序中/*直流电机停止转动*/的程序模块。
可选的,单片机可以为L298芯片。
进一步的,壳体的一面上可以设置有开口,开口上扣置有可拆卸的盖体,便于在初次使用收线装置时,用户将盖体拆卸下来,将线体卷积在套筒上,或者当用户无需使用收线装置时,用户可以从壳体内取出线体,该收线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收线装置可以有两种在卷线机构上卷积线体的方式,以设置有卷线机构20a的收线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一方面,如图8所示,套筒外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卡接线体的卡接件40,线体30的中部可以卡接在卡接件上,壳体10上设置有两个开孔101,线体缠绕在套筒上,其中,线体的一端从一个开孔101伸出,另一端从另一开孔101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线体中部可以卡接在卡接件上,也即是线体的非两端位置可以卡接在卡接件上,当套筒转动时,可以同时卷积或释放位于卡接件两侧的线体,加快了套筒卷积或释放线体的速度。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壳体上可以设置有两个开孔,线体缠绕在套筒上,线体的一端可以从一个开孔伸出,另一端可以经过套筒中心从另一开孔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线体的另一端经过套筒中心(例如图2所示的涡卷弹簧的中心)从另一开孔伸出,当套筒转动时,只会卷积或释放一端的线体,对另一端的线体几乎没有影响。
可选的,当线体为插线板线时,既可以采用上述设置有两个开孔的壳体,也可以将收线装置设置在插线板的壳体中,也即是,将插线板的壳体作为上述收线装置的壳体。当将插线板的壳体作为上述收线装置的壳体时,可以在制造插线板时,在插线板的壳体上设置一个开孔,将插线板的线体缠绕在上述的套筒上,且将线体中附带有插头的一端从开孔中伸出。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收线装置,通过卷线机构可以卷积带线设备的线体,当不使用带线设备时,可以通过卷线机构将线体自动收入壳体中,不仅避免对线体的拉扯,减小了线体损坏的风险,消除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便于用户的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卷线机构;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
所述卷线机构用于卷积穿过所述开孔的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机构包括:锁定结构、套筒和位于所述套筒内部的涡卷弹簧,
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锁定所述套筒;
所述线体的一端伸出开孔外,在所述锁定结构解除对所述套筒的锁定后,所述套筒在所述线体的一端受到拉力时,沿第一方向旋转,带动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拉伸,所述套筒在所述线体上的拉力消除时,在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的收缩力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旋转,以卷积所述线体,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为锁定片,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锁定片的一端连接的按钮;
当所述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锁定片的另一端压制在所述套筒外部,且压制方向与所述套筒的轴线相交,以锁定所述套筒;
当所述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锁定片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套筒外部,以解除对所述套筒的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机构包括:控制结构、驱动结构和套筒,
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套筒绕所述套筒的轴线转动,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套筒旋转的方向;
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套筒沿第三方向旋转时,所述套筒卷积所述线体,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套筒沿第四方向旋转时,所述套筒释放所述线体,所述第四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直流电机,所述控制结构包括:两个电磁继电器、两个控制电路和设置在壳体外部的控制按钮,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包括第一电磁继电器和第二电磁继电器,所述两个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在所述控制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向所述直流电机输入第一电流,使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套筒沿第三方向旋转;
在所述控制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电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向所述直流电机输入第二电流,使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套筒沿第四方向旋转,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按钮壳体,以及位于所述按钮壳体内的电源;
在控制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接触,在所述控制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二电磁继电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控制电路对称设置;
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衔铁棒和导电棒,所述衔铁棒位于所述两个电磁继电器之间,所述导电棒位于所述两个控制电路之间,所述衔铁棒的一端固定,所述衔铁棒的另一端通过一段绝缘棒与所述导电棒连接;
在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工作时,所述衔铁棒的另一端带动所述导电棒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使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二电磁继电器工作时,所述衔铁棒的另一端带动所述导电棒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结构为直流电机,所述控制结构为单片机。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外部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线体的卡接件;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开孔,所述线体缠绕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线体的一端从一个开孔伸出,另一端从另一开孔伸出,所述线体中部卡接在所述卡接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开孔,所述线体缠绕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线体的一端从一个开孔伸出,另一端经过所述套筒中心从另一开孔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装置,当所述线体为插线板线时,所述壳体为插线板的壳体;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个开孔,所述线体缠绕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线体的一端从所述开孔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扣置有可拆卸的盖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为耳机线或插线板线。
CN201611089324.2A 2016-11-30 2016-11-30 收线装置 Pending CN106773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9324.2A CN106773924A (zh) 2016-11-30 2016-11-30 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9324.2A CN106773924A (zh) 2016-11-30 2016-11-30 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3924A true CN106773924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1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9324.2A Pending CN106773924A (zh) 2016-11-30 2016-11-30 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392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2148A (zh) * 2003-09-24 2005-03-30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用自动收线方法及装置
CN1788523A (zh) * 2004-04-27 2006-06-14 索尼株式会社 带有塞绳收线装置的耳机
JP2008151397A (ja) * 2006-12-16 2008-07-03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電気炉へのスクラップ装入用バケット
CN103183259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收线装置
CN206819102U (zh) * 2016-11-30 2017-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收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2148A (zh) * 2003-09-24 2005-03-30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用自动收线方法及装置
CN1788523A (zh) * 2004-04-27 2006-06-14 索尼株式会社 带有塞绳收线装置的耳机
JP2008151397A (ja) * 2006-12-16 2008-07-03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電気炉へのスクラップ装入用バケット
CN103183259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收线装置
CN206819102U (zh) * 2016-11-30 2017-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收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19102U (zh) 收线装置
EP2851909B1 (de) Antriebssystem mit kombinierter Ansteuerung von Bremse und Geber
EP0845432B1 (de) Aufspulmaschine
CN106773924A (zh) 收线装置
DE102016011502A1 (de) Kompressorsystem für ein Nutzfahrzeug
DE102017205855B3 (de) Kraftfahrzeug
JPS6470032A (en) Inclined coil system for magnetic vibration apparatus
CN208883368U (zh) 一种重载手拉葫芦的排链结构
CN106744080A (zh) 一种无扭转卷线机构
CN108105162A (zh) 一种语音识别装置中的风扇固定结构
CN207558668U (zh) 一种面板操作按钮保护装置
CN218678795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
CN207488571U (zh) 用于光缆扎纱机的走纱机构
CN106356267A (zh) 一种跌落式熔断器
SE9604025D0 (sv) Kabelförare
DE102013018832A1 (de) Liefervorrichtung zur Führung eines Fadens
CN206271821U (zh) 电芯卷绕驱动装置及电芯卷绕机
CN205430885U (zh) 新型直流电源的高频电路模块抗干扰屏蔽结构
CN105151888B (zh) 一种电线导出装置
DE102013021420A1 (de) Liefervorrichtung zum Führen eines Fadens in einer Textilmaschine
CN106571196A (zh) 一种同心绞线机及其线盘复绕装置
CN108167409A (zh) 杠杆折叠传动装置及具有该杠杆折叠传动装置的发电设备
CN219771402U (zh) 用于缆线加工的绕线设备
DE10297746T5 (de) Integrierte bi-funktionale Motor/Generator-Vorrichtung
CN207275919U (zh) 数控跟随收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