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3658B - 减速器机匣 - Google Patents

减速器机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3658B
CN106763658B CN201611222555.6A CN201611222555A CN106763658B CN 106763658 B CN106763658 B CN 106763658B CN 201611222555 A CN201611222555 A CN 201611222555A CN 106763658 B CN106763658 B CN 106763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hamber
oilhole
chamber casing
oil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25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3658A (zh
Inventor
周娇君
刘正强
陈为
王运知
成浪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ou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25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3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3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3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3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3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7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venting gearboxes, e.g. air breath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速器机匣,包括中空筒状的机匣壳体,机匣壳体的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的附件机匣,其另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进气道的内整流罩。机匣壳体的端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安装孔,机匣壳体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连通的前部内腔、中部内腔及后部内腔,后部内腔用于安装减速装置。前部内腔内设有第一轴承衬套,中部内腔设有第二轴承衬套。第一轴承衬套与第二轴承衬套之间设有分油衬套件,分油衬套件上设有多条用于与减速器机匣外的变距油路系统和主滑油系统分别连通的通道,变距油路系统中的压力滑油通过通道后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通道后进入机匣壳体内以润滑装设于机匣壳体内的零部件。

Description

减速器机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减速器机匣。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减速器要求适用于不同布局或特定用途,某型涡桨发动机减速器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传递给螺旋桨,降低螺旋桨的转速,并使螺旋桨处于最有利的工作转速;另外,减速器内还装有测扭机构、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并设置有供螺旋桨系统操纵用的变距油路系统;还有,减速器部件安装在压气机的前端,减速器的外形应保证空气能自由地流入压气机并使进口的空气具有均匀的速度场。减速器机匣是减速器的外壳,是该减速器部件中的重要构件之一,须承受螺旋桨产生的力和力矩,合理安排机匣内部的各种油路(包括测扭机构油路、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油路,并设置有供螺旋桨系统操纵用的变距油路及润滑减速器内部的滑油路),其外形还须具有进气功能,来保证减速器和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而一般的减速器机匣并不兼具上述承力、油路和进气的功能,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航空发动机减速器用的减速器机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速器机匣,以解决现有的减速器机匣不能兼具承力、油路及进气功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速器机匣,包括中空筒状的机匣壳体,机匣壳体的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的附件机匣,其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进气道的内整流罩,以与固定在附件机匣上的发动机进气道的外整流罩构成发动机进气道;机匣壳体的端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安装孔,机匣壳体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连通的前部内腔、中部内腔及后部内腔,后部内腔用于安装减速装置;前部内腔内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衬套,中部内腔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衬套;第一轴承衬套与第二轴承衬套之间设有呈中空筒状的分油衬套件,分油衬套件上设有多条用于与减速器机匣外的变距油路系统和主滑油系统分别连通的通道,变距油路系统中的压力滑油通过通道后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通道后进入机匣壳体内以润滑装设于机匣壳体内的零部件。
进一步地,机匣壳体呈锥筒状,其缩口端用于连接内整流罩,其相对设置的扩口端用于连接附件机匣;机匣壳体的缩口端设有盖板;机匣壳体扩口端的端面设有内凹的安装孔;前部内腔、中部内腔及后部内腔沿机匣壳体的缩口端至扩口端的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分油衬套件包括与机匣壳体的内壁固定且呈空心筒状的衬套壳体,衬套壳体内装设有与其过盈配合且呈空心筒状的分油衬套;衬套壳体和分油衬套上加工有多条通道。
进一步地,机匣壳体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与主燃油系统分别连通的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多条通道分别与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及第三油孔连通,变距油路系统中的不同压力滑油分别通过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及第三油孔进入分油衬套件,再由分油衬套件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
进一步地,机匣壳体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供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进入机匣壳体的第四油孔、供机匣壳体内的滑油向外流出的第五油孔,第四油孔与通道连通,第五油孔与附件机匣的滑油系统连通;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第四油孔进入分油衬套件后流入装设于机匣壳体内的各零部件处,最后再通过第五油孔流出机匣壳体并流入附件机匣的滑油系统。
进一步地,机匣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回油管,回油管位于前部内腔和中部内腔处,润滑装设于机匣壳体内的各零部件后的部分滑油通过回油管向外流出机匣壳体。
进一步地,机匣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朝其中心凸出且呈空心筒状的隔筒,隔筒的内腔构成中部内腔,隔筒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轴承衬套的多根第一螺桩;第二轴承衬套的截面呈“Z”型,其外凸边通过多根第一螺桩与隔筒的端面固定,其内凸边上设有多根用于对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进行定位的定位销,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通过多根定位销固定于第二轴承衬套的内凸边上。
进一步地,隔筒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一接合导管和第二接合导管;机匣壳体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供机匣壳体外的恒压活门的滑油进入机匣壳体内的第六油孔,第一接合导管与第六油孔连通,恒压活门的滑油通过第六油孔进入第一接合导管,再由第一接合导管流入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第二接合导管与第四油孔连通,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第四油孔进入第二接合导管,再由第二接合导管流入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
进一步地,机匣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电磁活门的电磁活门安装座,电磁活门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固定电磁活门的第二螺桩、第三接合导管和第四接合导管,第三接合导管与第三油孔连通;变距油路系统的部分压力滑油通过第三油孔进入第三接合导管,再由第三接合导管依次通过电磁活门和第四接合导管后,进入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
进一步地,安装孔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安装孔沿机匣壳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测扭机构设置于六个安装孔内;机匣壳体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与滑油压力表连通的第七油孔,其中一个安装孔与第七油孔连通;机匣壳体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测扭泵的测扭泵安装座,测扭泵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测扭泵的第三螺桩、第五接合导管和第六接合导管,第五接合导管与第四油孔连通,第六接合导管与其中一个安装孔连通;主滑油系统的部分滑油通过第四油孔进入第五接合导管,再由第五接合导管依次进入测扭泵和第六接合导管,最后由第六接合导管进入测扭机构润滑后由第七油孔流入滑油压力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中,包括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衬套及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衬套,发动机螺旋桨和发动机输出轴产生的力和力矩通过第一轴承衬套和第二轴承衬套传递给减速器机匣,另外,机匣壳体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安装孔,测扭机构产生的扭矩也传递给减速器机匣,故而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具有承力作用;还包括分油衬套件,分油衬套件上设有多条用于与减速器机匣外的变距油路系统和主滑油系统分别连通的通道,变距油路系统中的压力滑油通过通道后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通道后进入机匣壳体内以润滑装设于机匣壳体内的零部件,故而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具有变距油流路传输及滑油流路传输;机匣壳体的端部用于连接发动机进气道的内整流罩,以与固定在附件机匣上的发动机进气道的外整流罩构成发动机进气道,从而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具有进气功能。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同时具有承力结构、油路传输、进气等功能,满足了涡桨发动机减速器的需求,保证了减速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和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减速器机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E-E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机匣壳体;101、前部内腔;102、中部内腔;103、后部内腔;104、安装孔;105、第一油孔;106、第二油孔;107、第三油孔;108、第四油孔;109、第五油孔;201、隔筒;202、第六油孔;203、第七油孔;204、安装凸台;40、第一轴承衬套;50、第二轴承衬套;60、分油衬套件;601、通道;61、衬套壳体;62、分油衬套;70、回油管;80、第一螺桩;90、第一接合导管;110、第二接合导管;120、定位销;130、电磁活门安装座;140、第二螺桩;150、第三接合导管;160、第四接合导管;170、测扭泵安装座;180、第三螺桩;190、第五接合导管;210、第六接合导管;220、电缆通孔;230、气孔;240、螺桩孔;250、第五螺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速器机匣,包括中空筒状的机匣壳体10,机匣壳体10的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的附件机匣(图未示),其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进气道的内整流罩(图未示),以与固定在附件机匣上的发动机进气道的外整流罩(图未示)构成发动机进气道。机匣壳体10的端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安装孔104,机匣壳体10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连通的前部内腔101、中部内腔102及后部内腔103,后部内腔103用于安装减速装置。前部内腔101内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衬套40,中部内腔102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轴承及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图未示)的第二轴承衬套50。第一轴承衬套40与第二轴承衬套50之间设有呈中空筒状的分油衬套件60,分油衬套件60上设有多条用于与减速器机匣外的变距油路系统和主滑油系统分别连通的通道601,变距油路系统中的压力滑油通过通道601后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通道601后进入机匣壳体10内以润滑装设于机匣壳体10内的零部件。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中,包括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衬套40及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轴承及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第二轴承衬套50,发动机螺旋桨和发动机输出轴产生的力和力矩通过第一轴承衬套40和第二轴承衬套50传递给减速器机匣,另外,机匣壳体10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安装孔104,测扭机构产生的扭矩也传递给减速器机匣,故而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具有承力作用;还包括分油衬套件60,分油衬套件60上设有多条用于与减速器机匣外的变距油路系统和主滑油系统分别连通的通道601,变距油路系统中的压力滑油通过通道601后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通道601后进入机匣壳体10内以润滑装设于机匣壳体10内的零部件,故而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具有变距油流路传输及滑油流路传输;机匣壳体10的端部用于连接发动机进气道的内整流罩,以与固定在附件机匣上的发动机进气道的外整流罩构成发动机进气道,从而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具有进气功能。本发明的减速器机匣同时具有承力结构、油路传输、进气等功能,满足了涡桨发动机减速器的需求,保证了减速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和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前部内腔101的内壁上设有多根用于安装第一轴承衬套40且防止第一轴承衬套40转动的定位销。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机匣壳体10呈锥筒状,其缩口端用于连接内整流罩,其相对设置的扩口端用于连接附件机匣,机匣壳体10呈锥筒状结构适应内整流罩的安装,能保证空气能自由地进入压气机使进口的空气具有均匀的速度场。机匣壳体10的缩口端设有盖板(图未示)。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设有内凹的安装孔104。前部内腔101、中部内腔102及后部内腔103沿机匣壳体10的缩口端至扩口端的方向依次布置。
可选地,如图1所示,分油衬套件60包括与机匣壳体10的内壁固定且呈空心筒状的衬套壳体61,衬套壳体61内装设有与其过盈配合且呈空心筒状的分油衬套62。衬套壳体61和分油衬套62上加工有多条通道601。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与变距油路系统分别连通的第一油孔105、第二油孔106和第三油孔107。多条通道601分别与第一油孔105、第二油孔106及第三油孔107连通,变距油路系统中的压力滑油分别通过第一油孔105、第二油孔106及第三油孔107进入分油衬套件60,再由分油衬套件60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变距油路系统中的压力滑油分别通过第一油孔105、第二油孔106及第三油孔107进入分油衬套件60的通道601,再由分油衬套件60的通道601分别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作为操纵螺旋桨系统变距用的工作介质用油。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供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进入机匣壳体10的第四油孔108、供机匣壳体10内的滑油向外流出的第五油孔109,第四油孔108与通道601连通,第五油孔109与附件机匣的滑油系统连通。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第四油孔108进入分油衬套件60后流入装设于机匣壳体10内的各零部件处,最后再通过第五油孔109流出机匣壳体10并流入附件机匣的滑油系统。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机匣壳体10的内壁上还设有回油管70,回油管70位于前部内腔101和中部内腔102处,润滑装设于机匣壳体10内的各零部件后的部分滑油通过回油管70向外流出机匣壳体10。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机匣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朝其中心凸出且呈空心筒状的隔筒201,隔筒201的内腔构成中部内腔102,隔筒201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轴承衬套50的多根第一螺桩80。第二轴承衬套50的截面呈“Z”型,其外凸边通过多根第一螺桩80与隔筒201的端面固定,其内凸边上设有多根用于对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进行定位的定位销120,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通过多根定位销120固定于第二轴承衬套50的内凸边上。同样的,第一轴承衬套40的截面呈“Z”型,其外凸边与机匣壳体10缩口端的端面固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隔筒201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一接合导管90和第二接合导管110。再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供机匣壳体10外的恒压活门的滑油进入机匣壳体10内的第六油孔202,第一接合导管90与第六油孔202连通,恒压活门的滑油通过第六油孔202进入第一接合导管90,再由第一接合导管90流入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第二接合导管110与第四油孔108连通,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第四油孔108进入第二接合导管110,再由第二接合导管110流入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机匣壳体10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对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进行检查的电磁活门的电磁活门安装座130,电磁活门安装座130上设有用于固定电磁活门的第二螺桩140、第三接合导管150和第四接合导管160,第三接合导管150与第三油孔107连通。变距油路系统的部分压力滑油通过第三油孔107进入第三接合导管150,再由第三接合导管150依次通过电磁活门和第四接合导管160后,进入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孔104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安装孔104沿机匣壳体10的周向间隔布置且相互连通,测扭机构设置于六个安装孔104内。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与滑油压力表连通的第七油孔203,其中一个安装孔104与第七油孔203连通。机匣壳体10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测扭泵的测扭泵安装座170,测扭泵安装座170上设有用于固定测扭泵的第三螺桩180、第五接合导管190和第六接合导管210,第五接合导管190与第四油孔108连通,第六接合导管210与其中一个安装孔104连通。主滑油系统的部分滑油通过第四油孔108进入第五接合导管190,再由第五接合导管190依次进入测扭泵和第六接合导管210,最后由第六接合导管210进入测扭机构润滑后由第七油孔203流入滑油压力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机匣壳体10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测扭泵传动装置的安装凸台204,安装凸台204上设有用于固定测扭泵传动装置的第五螺桩250。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供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电缆通过的电缆通孔220、供压缩空气进入机匣壳体10内的气孔230及用于将机匣壳体10固定用的螺桩孔2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筒状的机匣壳体(10),所述机匣壳体(10)的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的附件机匣,其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进气道的内整流罩,以与固定在所述附件机匣上的发动机进气道的外整流罩构成发动机进气道;
所述机匣壳体(10)的端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测扭机构的安装孔(104),所述机匣壳体(10)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连通的前部内腔(101)、中部内腔(102)及后部内腔(103),所述后部内腔(103)用于安装减速装置;
所述前部内腔(101)内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衬套(40),所述中部内腔(102)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衬套(50);
所述第一轴承衬套(40)与所述第二轴承衬套(50)之间设有呈中空筒状的分油衬套件(60),所述分油衬套件(60)上设有多条用于与所述减速器机匣外的变距油路系统和主滑油系统分别连通的通道(601),所述变距油路系统中的不同压力滑油通过所述通道(601)后进入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螺旋桨系统,所述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所述通道(601)后进入所述机匣壳体(10)内以润滑装设于所述机匣壳体(10)内的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匣壳体(10)呈锥筒状,其缩口端用于连接所述内整流罩,其相对设置的扩口端用于连接所述附件机匣;
所述机匣壳体(10)的缩口端设有盖板;
所述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设有内凹的所述安装孔(104);
所述前部内腔(101)、所述中部内腔(102)及所述后部内腔(103)沿所述机匣壳体(10)的缩口端至扩口端的方向依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油衬套件(60)包括与所述机匣壳体(10)的内壁固定且呈空心筒状的衬套壳体(61),所述衬套壳体(61)内装设有与其过盈配合且呈空心筒状的分油衬套(62);
所述衬套壳体(61)和所述分油衬套(62)上加工有多条所述通道(6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与所述变距油路系统分别连通的第一油孔(105)、第二油孔(106)和第三油孔(107);
多条所述通道(601)分别与所述第一油孔(105)、所述第二油孔(106)及所述第三油孔(107)连通,所述变距油路系统中的不同压力的滑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油孔(105)、所述第二油孔(106)及所述第三油孔(107)进入所述分油衬套件(60),再由所述分油衬套件(60)进入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系统及所述螺旋桨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供所述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进入所述机匣壳体(10)的第四油孔(108)、供所述机匣壳体(10)内的滑油向外流出的第五油孔(109),所述第四油孔(108)与所述通道(601)连通,所述第五油孔(109)与所述附件机匣的滑油系统连通;
所述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所述第四油孔(108)进入所述分油衬套件(60)后流入装设于所述机匣壳体(10)内的各零部件处,最后再通过所述第五油孔(109)流出所述机匣壳体(10)并流入所述附件机匣的滑油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匣壳体(10)的内壁上还设有回油管(70),所述回油管(70)位于所述前部内腔(101)和所述中部内腔(102)处,润滑装设于所述机匣壳体(10)内的各零部件后的部分滑油通过所述回油管(70)向外流出所述机匣壳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匣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朝其中心凸出且呈空心筒状的隔筒(201),所述隔筒(201)的内腔构成所述中部内腔(102),所述隔筒(201)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轴承衬套(50)的多根第一螺桩(80);
所述第二轴承衬套(50)的截面呈“Z”型,其外凸边通过多根所述第一螺桩(80)与所述隔筒(201)的端面固定,其内凸边上设有多根用于对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进行定位的定位销(120),所述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通过多根所述定位销(120)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衬套(50)的内凸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筒(201)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一接合导管(90)和第二接合导管(110);
所述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供所述机匣壳体(10)外的恒压活门的滑油进入所述机匣壳体(10)内的第六油孔(202),所述第一接合导管(90)与所述第六油孔(202)连通,所述恒压活门的滑油通过所述第六油孔(202)进入所述第一接合导管(90),再由所述第一接合导管(90)流入所述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
所述第二接合导管(110)与所述第四油孔(108)连通,所述主滑油系统中的滑油通过所述第四油孔(108)进入所述第二接合导管(110),再由所述第二接合导管(110)流入所述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匣壳体(10)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电磁活门的电磁活门安装座(130),所述电磁活门安装座(130)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磁活门的第二螺桩(140)、第三接合导管(150)和第四接合导管(160),所述第三接合导管(150)与所述第三油孔(107)连通;
所述变距油路系统的部分压力滑油通过所述第三油孔(107)进入所述第三接合导管(150),再由所述第三接合导管(150)依次通过所述电磁活门和所述第四接合导管(160)后,进入所述负拉力顺桨传感器系统的油路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机匣,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104)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安装孔(104)沿所述机匣壳体(10)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测扭机构设置于六个所述安装孔(104)内;
所述机匣壳体(10)扩口端的端面还设有与滑油压力表连通的第七油孔(203),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104)与所述第七油孔(203)连通;
所述机匣壳体(10)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测扭机构的测扭泵的测扭泵安装座(170),所述测扭泵安装座(170)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测扭泵的第三螺桩(180)、第五接合导管(190)和第六接合导管(210),所述第五接合导管(190)与所述第四油孔(108)连通,所述第六接合导管(210)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104)连通;
所述主滑油系统的部分滑油通过所述第四油孔(108)进入所述第五接合导管(190),再由所述第五接合导管(190)依次进入所述测扭泵和所述第六接合导管(210),最后由所述第六接合导管(210)进入所述测扭机构润滑后由所述第七油孔(203)流入所述滑油压力表。
CN201611222555.6A 2016-12-27 2016-12-27 减速器机匣 Active CN106763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2555.6A CN106763658B (zh) 2016-12-27 2016-12-27 减速器机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2555.6A CN106763658B (zh) 2016-12-27 2016-12-27 减速器机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3658A CN106763658A (zh) 2017-05-31
CN106763658B true CN106763658B (zh) 2019-02-19

Family

ID=58926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2555.6A Active CN106763658B (zh) 2016-12-27 2016-12-27 减速器机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3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901B (zh) * 2019-01-21 2022-04-05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承力机匣及辅助动力装置
CN111483591B (zh) * 2020-04-24 2022-04-05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尾减机匣及重载尾减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2467B1 (fr) * 2007-02-14 2009-05-15 Snecma Sa Systeme de degivrage a l'huile du cone avant d'un turboreacteur d'avion.
CN102765473B (zh) * 2012-08-13 2015-04-15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螺旋桨变距用分油装置
EP2735774A1 (de) * 2012-11-26 2014-05-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upplungsadapter
CN103043217B (zh) * 2012-12-31 2015-02-18 清华大学 航空活塞发动机动力输出总成
CN106195034A (zh) * 2015-05-07 2016-12-07 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航空动力附件传动的转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3658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2143B2 (en) Gearbox assembly
RU2388919C2 (ru) Двухкаскадный обтекаемый турбореактив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здушного потока и группа таких устройств,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оздушного потока, а также турбомашина, включающая в себя такую систему
EP3029358A1 (en) Lightweight and compliant journal pin
US8328504B2 (en) Aeroengine drain assembly
CN106763658B (zh) 减速器机匣
CN108918152B (zh) 航空发动机试验装置
US9328629B2 (en) Outer case with gusseted boss
CN104204448A (zh) 涡轮增压器芯座和发动机气缸盖组件
US9611758B2 (en) Gas turbine engine systems involving integrated fluid conduits
US11572833B2 (en) Aircraft engine assembly with a supply path to an inter-flow compartment tank of turbine engine
CA2967435C (en) Oil tank installation in gas turbine engine
CN106150698A (zh) 一种用于补充供油的液压蓄压器
US11591935B2 (en) Fluid drain system for an aircraft propulsion system
CN205806407U (zh) 一种燃气轮机减速器机匣结构
CN113844660A (zh) 一种飞机上集成式附件机匣结构
CN104675751B (zh) 一种离心泵壳体
CN109736901A (zh) 承力机匣及辅助动力装置
CN103485896B (zh) 一种在滑油泵吸油入口的防虹吸结构
CA2967438C (en) Oil tank assembly for gas turbine engine
US9909455B2 (en) Intermediate casing for a turbofan engine
CN108131202A (zh) 一种涡扇发动机润滑系统试验器
CN210852949U (zh) 一种平衡组合燃油箱
KR102050914B1 (ko) 전자식 스로틀밸브 장치
Colli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ropulsion System with Fluidic Flow Control Inside a Highly Compact Serpentine Inlet Duct
ITBO20010292A1 (it) Riduttore di giri per turbina, con annessa struttura per l'attacco adun telaio portan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after: China Hangfa South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Industry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