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53525A -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53525A
CN106753525A CN201611252841.7A CN201611252841A CN106753525A CN 106753525 A CN106753525 A CN 106753525A CN 201611252841 A CN201611252841 A CN 201611252841A CN 106753525 A CN106753525 A CN 106753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tower
fractionating column
pump
diese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28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53525B (zh
Inventor
安良成
袁炜
罗春桃
王峰
刘素丽
邵光涛
袁华
梁雪美
李增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528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53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53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3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53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3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3/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by two or more refining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3/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by two or more refining processes
    • C10G53/02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by two or more refining processes plural serial stage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5/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by at least one refining process and at least one cracking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10Feedstock materials
    • C10G2300/1022Fischer-Tropsch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400/00Product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 C10G69/14
    • C10G2400/04Diesel oi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费托合成系统,包括精制分馏单元;所述精制分馏单元包括:第一加热炉、精制分馏塔、第一柴油汽提塔、第一柴油泵、第一塔顶冷凝器、第一塔顶回流罐、第一回流泵、第一石脑油泵。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费托合成系统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本发明的费托合成系统,只需要在现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小部分改造,即可得到,投资少,成本低;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费托合成得到柴油的方法,只需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即可实现馏分的分割,既降低了成本,又增产了石脑油,提高了费托合成柴油的附加值。

Description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费托合成领域,特别是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采用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经油品加工装置主要生产柴油、石脑油和LPG(液化石油气)。然而,费托合成得到的柴油由于正构烷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所以密度达不到国家标准(GB 19147-2013)的要求,不能作为成品油直接销售。
费托合成得到的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高达85wt%,是生产轻质液体石蜡的优良原料。液体石蜡主要组分为正构烷烃,分为轻质液体石蜡(C10~C13烃类混合物)和重质液体石蜡(C14或以上烃类混合物)。液体石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粘稠液体,是化学工业上重要的基础原料,可用于制备氯化石蜡、农药乳化剂、脂肪醇、合成洗涤剂、塑料增塑剂、化肥添加剂及化妆品、蛋白浓缩物等一系列化工产品。轻质液体石蜡主要用于生产直链烷基苯(LAB),其销量约占轻质液体石蜡总量的70%以上。轻质液体石蜡还作为增塑剂、氯化石蜡、二元酸、石油蛋白等的生产原料。
因此,适当提高柴油密度,减少调和量,同时丰富煤制油项目产品线,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煤制油项目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费托合成系统,该费托合成系统能够获得较多的粗石脑油,提高其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费托合成以得到生产液体石蜡和增产石脑油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费托合成系统,包括:精制分馏单元;
所述精制分馏单元包括:
第一加热炉,用于接收来自精制反应系统的精制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精制分馏塔,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加热炉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第一柴油汽提塔,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蒸汽输入管线;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的塔顶至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塔顶回流管线;
第一柴油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一柴油泵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
第一塔顶冷凝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第一塔顶回流罐,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冷凝器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第一回流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的部分罐底产物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所述第一回流泵的出口端至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塔顶回流管线,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回流泵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罐底出口设置有第一罐底回流管线,所述第一罐底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入口端至所述第一阀门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罐底回流侧线,所述第一罐底回流侧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一孔板流量计;
第一石脑油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优选地,所述费托合成系统包括还包括脱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的物料并对其进行脱蜡以制备作为轻质液体石蜡的C10~C13烃类混合物;
所述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上顺次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一柴油泵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一柴油泵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塔底回流管线,所述第一塔底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六阀门;所述第六阀门的入口端至所述第四阀门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塔底回流侧线,所述第一塔底回流侧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七阀门和第二孔板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精制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二柴油汽提塔,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柴油组分);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蒸汽输入管线;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的塔顶至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塔底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塔顶回流管线;
第二柴油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二柴油泵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常二线柴油输出管线,所述第二柴油泵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二柴油泵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二塔底回流管线。
优选地,所述精制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一中段回流泵,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第一中段冷凝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回流泵的物料并对其冷却;所述第一中段冷凝器的出口端至所述精制分馏塔设置有物料输送管线,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冷凝器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中以降低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管线的物料温度。
优选地,所述费托合成系统还包括裂化分馏单元,所述裂化分馏单元包括:
第二加热炉,用于接收来自裂化反应系统的裂化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裂化分馏塔,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加热炉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第三柴油汽提塔,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蒸汽输入管线;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的塔顶至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塔顶回流管线;
第三柴油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三柴油泵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所述第二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上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第三柴油泵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三柴油泵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三塔底回流管线;
第二塔顶冷凝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第二塔顶回流罐,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冷凝器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第二回流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的部分罐底产物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所述第二回流泵的出口端至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塔顶回流管线,所述第六塔顶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九阀门,所述第二回流泵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的罐底出口设置有第二罐底回流管线,所述第二罐底回流管线上设置有第十阀门;所述第十阀门的入口端至所述第九阀门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罐底回流侧线,所述第二罐底回流侧线上依次设置有第十一阀门和第三孔板流量计;
第二石脑油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优选地,所述裂化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四柴油汽提塔,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四蒸汽输入管线;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的塔顶至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塔底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塔顶回流管线;
第四柴油泵,用于将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四柴油泵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常二线柴油输出管线,所述第四柴油泵的出口端至所述第四柴油泵的进口端设置有第四塔底回流管线。
优选地,所述裂化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二中段回流泵,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第二中段冷凝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回流泵的物料并对其冷却;所述第二中段冷凝器的出口端至所述裂化分馏塔设置有物料输送管线,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冷凝器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中以降低来自所述第五塔顶回流管线的物料温度。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前述的费托合成系统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加热炉接收来自精制反应系统的精制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利用精制分馏塔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加热炉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柴油汽提塔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柴油泵输出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一塔顶冷凝器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利用第一塔顶回流罐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冷凝器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回流泵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的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利用第一孔板流量计限制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中的物料流量,以使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塔顶回流比为2.0~4.0;
利用第一石脑油泵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脱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底回流侧线的物料并对其进行脱蜡以制备作为轻质液体石蜡的C10~C13烃类混合物;利用第二孔板流量计控制经第一塔底回流侧线输送至所述脱蜡单元中的物料流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第二加热炉接收来自裂化反应系统的裂化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利用裂化分馏塔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加热炉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三柴油汽提塔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三柴油泵输出来自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二塔顶冷凝器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利用第二塔顶回流罐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冷凝器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二回流泵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的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二罐底回流侧线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利用第三孔板流量计限制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中的物料流量,以使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塔顶回流比为2.0~4.0;
利用第二石脑油泵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第二柴油汽提塔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二柴油泵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一中段回流泵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利用第一中段冷凝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回流泵的物料并对其冷却;
利用第四柴油汽提塔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四柴油泵输出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的塔底产物输出;
利用第二中段回流泵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利用第二中段冷凝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回流泵的物料并对其冷却。
优选地,所述精制分馏塔的常压操作条件如下:理论板数为10~60,塔顶温度为60~200℃,塔底温度为250~500℃,操作压力为0.05~2.0MPa;
所述裂化分馏塔的常压操作条件如下:理论板数为10~60,塔顶温度为60~200℃,塔底温度为250~500℃,操作压力为0.05~2.0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费托合成系统,通过第一罐底回流侧线、第三阀门和第一孔板流量计的设置,可以限制回流至精制分馏塔的塔顶产物量,使塔顶回流比降低至2.0~4.0,从而一方面使得精制分馏塔2内的上层温度升高,使得轻组分上移,将全部C9烃和部分C10烃挥发至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并输入第一塔顶回流罐4中,得到粗石脑油;另一方面,回流比降低,使得输送至第一石脑油泵6的物料量增大,有利于增加粗石脑油的产量;
(2)通过第一塔底回流侧线、第七阀门和第二孔板流量计的设置,使得精制分馏塔2中常一线柴油的抽出量减少,不仅能满足脱蜡单元9的进料流量要求,还使得第一柴油汽提塔7中物料剩余量增多,进而使得经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回流至精制分馏塔2的柴油量增大,进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精制分馏塔上层的温度,平衡精制分馏塔上层的温度,使精制分馏塔中轻组分一定程度上向下移动,且剩余的C10烃输入第一柴油汽提塔7中,使得抽出的柴油组分维持在C10-C14烃之间,以满足制备液体石蜡的脱蜡单元9的原料要求;
(3)第二柴油汽提塔10和第二柴油泵11的设置,用于得到精制分馏塔2常二线产物-柴油组分;
(4)通过对第一中段冷凝器12和第一中段回流泵13的设置,对精制分馏塔2中段的精制塔板降温,防止精制分馏塔2中的重组分上升,同时也避免从第二柴油汽提塔10经第三塔顶回流管线102回流至精制分馏塔2中的重组分上升,保证重组分的含量;
(5)通过第二罐底回流侧线、第十一阀门和第三孔板流量计的设置,可以限制回流至裂化分馏塔的塔顶产物量,使塔顶回流比降低至2.0~4.0从而一方面使得裂化分馏塔2’内的上层温度升高,使得轻组分上移,将C9烃和部分C10烃挥发至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并输入第二塔顶回流罐4’中,得到粗石脑油;另一方面增加粗石脑油的产量;
(6)本发明的费托合成系统,只需要在现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小部分改造,即可得到,投资少,成本低;
(7)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费托合成得到柴油的方法,只需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即可实现馏分的分割,既降低了成本,又生产了液体石蜡,增产了石脑油,提高了费托合成柴油的附加值;
(8)由于提高了初馏点温度,柴油的密度得到提高,质量较好;
(9)在生产液体石蜡的同时,还可以副产润滑油、异构烷烃和重质液体石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费托合成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效果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用本发明的构思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变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一种费托合成系统,包括精制分馏单元;
所述精制分馏单元包括:
第一加热炉1,用于输送来自精制反应系统的精制产物;精制产物主要是加氢精制得到的C5-C80饱和烃混合物;
精制分馏塔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石脑油组分)、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分馏塔底油)、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柴油组分)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柴油组分);
第一柴油汽提塔7,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蒸汽输入管线71;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塔顶回流管线72;
第一柴油泵8,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一柴油泵8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
第一塔顶冷凝器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第一塔顶回流罐4,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余下的含油污水排出系统;
第一回流泵5,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所述第一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塔顶回流管线21,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管线2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11,所述第一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罐底出口设置有第一罐底回流管线22,所述第一罐底回流管线2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21;所述第二阀门221的入口端至所述第一阀门2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所述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上依次设置有第三阀门231和第一孔板流量计232;
第一石脑油泵6,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正常情况下塔顶回流比为4.0~6.0,本发明的费托合成系统,通过第一罐底回流侧线、第三阀门和第一孔板流量计的设置,可以限制回流至精制分馏塔的塔顶产物量,使塔顶回流比降低至2.0~4.0,从而一方面使得精制分馏塔2内的上层温度升高,使得轻组分上移,将全部C9烃和部分C10烃挥发至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并输入第一塔顶回流罐4中,得到粗石脑油;另一方面,回流比降低,使得输送至第一石脑油泵6的物料量增大,有利于增加粗石脑油的产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费托合成系统包括还包括脱蜡单元9,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的物料并对其进行脱蜡以制备作为轻质液体石蜡的C10~C13烃类混合物;
所述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上顺次设置有第四阀门811和第五阀门812,所述第一柴油泵8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一柴油泵8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塔底回流管线73,所述第一塔底回流管线73上设置有第六阀门731;所述第六阀门731的入口端至所述第四阀门8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所述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上依次设置有第七阀门741和第二孔板流量计742;优选所述第四阀门811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常一线产物的第一输送管线813。
通过第一塔底回流侧线、第七阀门和第二孔板流量计的设置,使得精制分馏塔2中常一线柴油的抽出量减少,不仅能满足脱蜡单元9的进料流量要求,还使得第一柴油汽提塔7中物料剩余量增多,进而使得经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回流至精制分馏塔2的柴油量增大,进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精制分馏塔上层的温度,平衡精制分馏塔上层的温度,使精制分馏塔中轻组分一定程度上向下移动,且剩余的C10烃输入第一柴油汽提塔7中,使得抽出的柴油组分维持在C10-C14烃之间,以满足制备液体石蜡的脱蜡单元9的原料要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精制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二柴油汽提塔1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柴油组分);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蒸汽输入管线101;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顶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底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塔顶回流管线102;
第二柴油泵11,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二柴油泵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常二线柴油输出管线111,所述第二柴油泵11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二柴油泵11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二塔底回流管线103。
第二柴油汽提塔10和第二柴油泵11的设置,有利于充分发挥该系统及原料的利用价值,在该系统的常二线出口得到常二线产物(C14-C18烃类混合物,为柴油组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精制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一中段回流泵1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第一中段冷凝器1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所述第一中段冷凝器12的出口端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设置有物料输送管线,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冷凝器12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中以降低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管线102的物料温度。
通过对第一中段冷凝器12和第一中段回流泵13的设置,对精制分馏塔2中段的精制塔板降温,防止精制分馏塔2中的重组分上升,同时也避免从第二柴油汽提塔10经第三塔顶回流管线102回流至精制分馏塔2中的重组分上升,保证重组分的含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费托合成系统还包括裂化分馏单元,所述裂化分馏单元包括:
第二加热炉1’,用于输送来自裂化反应系统的冷低压分离器和热低压分离器的液相物质;
裂化分馏塔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第三柴油汽提塔7’,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蒸汽输入管线71’;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塔顶回流管线72’;
第三柴油泵8’,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三柴油泵8’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所述第二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上设置有第八阀门811’,所述第三柴油泵8’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三柴油泵8’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三塔底回流管线73’;
第二塔顶冷凝器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第二塔顶回流罐4’,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余下的含油污水排出系统;
第二回流泵5’,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所述第二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塔顶回流管线21’,所述第六塔顶回流管线21’上设置有第九阀门211’,所述第二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罐底出口设置有第二罐底回流管线22’,所述第二罐底回流管线22’上设置有第十阀门221’;所述第十阀门221’的入口端至所述第九阀门2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罐底回流侧线23’,所述第二罐底回流侧线23’上依次设置有第十一阀门231’和第三孔板流量计232’。
第二石脑油泵6’,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正常情况下塔顶回流比为4.0~6.0,通过第二罐底回流侧线、第十一阀门和第三孔板流量计的设置,可以限制回流至裂化分馏塔的塔顶产物量,使塔顶回流比降低至2.0~4.0从而一方面使得裂化分馏塔2’内的上层温度升高,使得轻组分上移,将C9烃和部分C10烃挥发至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并输入第二塔顶回流罐4’中,得到粗石脑油;另一方面增加粗石脑油的产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裂化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四柴油汽提塔1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四蒸汽输入管线101’;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顶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底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塔顶回流管线102’;第四柴油泵11’,用于将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四柴油泵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常二线柴油输出管线111’,所述第四柴油泵11’的出口端至所述第四柴油泵11’的进口端设置有第四塔底回流管线10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裂化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二中段回流泵1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第二中段冷凝器1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所述第二中段冷凝器12’的出口端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设置有物料输送管线,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冷凝器12’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中以降低来自所述第五塔顶回流管线102’的物料温度。
通过对第二中段冷凝器12’和第二中段回流泵13’的设置,对裂化分馏塔2的塔板降温,防止裂化分馏塔2’中的重组分上升,同时也避免从第四柴油汽提塔10’经第五塔顶回流管线102’回流至裂化分馏塔2’中的重组分上升,保证重组分的含量。
本发明还提供在一种利用前述的费托合成系统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加热炉1接收来自精制反应系统的精制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利用精制分馏塔2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柴油汽提塔7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柴油泵8输出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一塔顶冷凝器3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利用第一塔顶回流罐4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回流泵5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利用第一孔板流量计232限制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中的物料流量,以使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回流比为2.0~4.0;
利用第一石脑油泵6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正常情况下精制分馏塔的塔顶回流比为4.0~6.0、第一柴油泵8出口端的柴油的初馏点为140~160℃,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将第一罐底回流侧线和设置于其上的第一孔板流量计限制回流至精制分馏塔的塔顶产物量,使塔顶回流比降低至2.0~4.0,从而一方面使得精制分馏塔2内的上层温度升高,平衡精制分馏塔2内的温度,使得柴油的初馏点提高至160~170℃,从而轻组分上移,将全部C9烃和部分C10烃挥发至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并输入第一塔顶回流罐4中,得到粗石脑油;另一方面,回流比降低,使得输送至第一石脑油泵6的物料量增大,有利于增加粗石脑油的产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脱蜡单元9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的物料并对其进行脱蜡以制备作为轻质液体石蜡的C10~C13烃类混合物;利用第二孔板流量计742控制经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输送至所述脱蜡单元9中的物料流量。
通过将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泵8出口端的物料经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输送,可以控制输送流量小于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的最小流量值,以满足在生产液体石蜡情况下第一柴油泵8的最小稳定流量值的要求,降低常一线柴油的抽出量,增大从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回流至精制分馏塔2的柴油量,以降低精制分馏塔上层的温度,使精制分馏塔中轻组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抽出的柴油中重组分减少,维持抽出组分在C10-C14烃之间,以满足制备液体石蜡的原料要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第二加热炉1’接收来自裂化反应系统的裂化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利用裂化分馏塔2’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三柴油汽提塔7’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三柴油泵8’输出来自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二塔顶冷凝器3’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利用第二塔顶回流罐4’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二回流泵5’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二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利用第三孔板流量计232’限制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中的物料流量,以使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回流比为2.0~4.0;
利用第二石脑油泵6’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正常情况下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回流比为4.0~6.0、第三柴油泵8’出口端的柴油的初馏点为140~160℃,,本发明通过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和设置于其上的第三孔板流量计232’,限制回流至裂化分馏塔2’内的物料流量,将其塔顶回流比降低至2.0~4.0,从而一方面使得裂化分馏塔2’内的上层温度升高,平衡裂化分馏塔2’内的温度,使得柴油的初馏点提高至170~190℃,从而使得轻组分上移,将C9烃和部分C10烃挥发至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并输入第二塔顶回流罐4’中,得到粗石脑油;另一方面,回流比降低,使得输送至第二石脑油泵6’的物料量增大,有利于增加粗石脑油的产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第二柴油汽提塔10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二柴油泵11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一中段回流泵13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利用第一中段冷凝器12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
利用第四柴油汽提塔10’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四柴油泵11’输出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输出;
利用第二中段回流泵13’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利用第二中段冷凝器12’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压操作条件如下:理论板数为10~60,塔顶温度为60~200℃,塔底温度为250~500℃,操作压力为0.05~2.0MPa;
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压操作条件如下:理论板数为10~60,塔顶温度为60~200℃,塔底温度为250~500℃,操作压力为0.05~2.0MP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蒸汽来自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管线。
本发明的费托合成系统的运行方法如下:
来自精制反应系统的精制产物经第一加热炉1加热后输入精制分馏塔2中进行分馏,得到,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来自第一蒸汽输入管线71的蒸汽输入第一柴油汽提塔7中进行加热,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输入第一柴油汽提塔7中在蒸汽的作用下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来自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产物经第一塔顶回流管线72回流至精制分馏塔2的上段;来自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经第一柴油泵8输出;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泵8出口端的物料一部分经第一塔底回流管线73回流至第一柴油汽提塔7中,另一部分在第二孔板流量计742的作用下经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输出,并分为两股,一股经第一输送管线813输出常一线柴油,另一股经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输出至脱蜡单元9制备得到液体石蜡;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经第一塔顶冷凝器3冷却后输入第一塔顶回流罐4中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一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一石脑油泵6输出得到粗石脑油,另一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一回流泵5输出,并分为两股,一股在第一孔板流量计232的作用下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回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另一股经第一罐底回流管线22回流至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来自第二蒸汽输入管线101的蒸汽输入第二柴油汽提塔10中进行加热,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输入第二柴油汽提塔10中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柴油组分);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顶产物经第三塔顶回流管线102回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中段;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经第二柴油泵11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泵11出口端的物料一部分经第二塔底回流管线103回流至第二柴油汽提塔10中,另一部分输出得到常二线柴油组分;同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依次经第一中段回流泵13和第一中段冷凝器12之后回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中段用以降低中段温度。来自裂化反应系统的冷低压分离器和热低压分离器的液相物质经第二加热炉1’加热后输入裂化分馏塔2’中进行分馏,得到,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来自第三蒸汽输入管线71’的蒸汽输入第三柴油汽提塔7’中进行加热,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输入第三柴油汽提塔7’中在蒸汽的作用下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来自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产物经第四塔顶回流管线72’回流至裂化分馏塔2’的上段;来自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经第三柴油泵8’输出;来自所述第三柴油泵8’出口端的物料一部分经第三塔底回流管线73’回流至第三柴油汽提塔7’中,另一部分经第二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输出得到裂化常一线柴油组分;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经第二塔顶冷凝器3’冷却后输入第二塔顶回流罐4’中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一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二石脑油泵6’输出得到粗石脑油,另一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二回流泵5’输出,并分为两股,一股在第三孔板流量计232’的作用下经第二罐底回流侧线23’回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另一股经第二罐底回流管线22’回流至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来自第四蒸汽输入管线101’的蒸汽输入第四柴油汽提塔10’中进行加热,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输入第四柴油汽提塔10’中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顶产物经第五塔顶回流管线102’回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中段;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经第四柴油泵11’输出;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泵11’出口端的物料一部分经第四塔底回流管线103’回流至第四柴油汽提塔10’,另一部分输出得到常二线柴油组分;同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依次经第二中段回流泵13’和第二中段冷凝器12’之后回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中段用以降低中段温度。

Claims (12)

1.一种费托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费托合成系统包括精制分馏单元;
所述精制分馏单元包括:
第一加热炉(1),用于接收来自精制反应系统的精制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精制分馏塔(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第一柴油汽提塔(7),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蒸汽输入管线(71);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塔顶回流管线(72);
第一柴油泵(8),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一柴油泵(8)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
第一塔顶冷凝器(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第一塔顶回流罐(4),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第一回流泵(5),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所述第一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塔顶回流管线(21),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管线(2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11),所述第一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罐底出口设置有第一罐底回流管线(22),所述第一罐底回流管线(2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21);所述第二阀门(221)的入口端至所述第一阀门(2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所述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上依次设置有第三阀门(231)和第一孔板流量计(232);
第一石脑油泵(6),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费托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费托合成系统包括还包括脱蜡单元(9),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的物料并对其进行脱蜡以制备作为轻质液体石蜡的C10~C13烃类混合物;
所述第一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上顺次设置有第四阀门(811)和第五阀门(812),所述第一柴油泵(8)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一柴油泵(8)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塔底回流管线(73),所述第一塔底回流管线(73)上设置有第六阀门(731);所述第六阀门(731)的入口端至所述第四阀门(8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所述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上依次设置有第七阀门(741)和第二孔板流量计(7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费托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二柴油汽提塔(1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蒸汽输入管线(101);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顶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底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塔顶回流管线(102);
第二柴油泵(11),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二柴油泵(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常二线柴油输出管线(111),所述第二柴油泵(11)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二柴油泵(11)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二塔底回流管线(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费托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一中段回流泵(1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第一中段冷凝器(1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所述第一中段冷凝器(12)的出口端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设置有物料输送管线,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冷凝器(12)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中以降低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管线(102)的物料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费托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费托合成系统还包括裂化分馏单元,所述裂化分馏单元包括:
第二加热炉(1’),用于接收来自裂化反应系统的裂化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裂化分馏塔(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第三柴油汽提塔(7’),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蒸汽输入管线(71’);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顶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塔顶回流管线(72’);
第三柴油泵(8’),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三柴油泵(8’)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所述第二常一线柴油输出管线(81’)上设置有第八阀门(811’),所述第三柴油泵(8’)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三柴油泵(8’)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三塔底回流管线(73’);
第二塔顶冷凝器(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第二塔顶回流罐(4’),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第二回流泵(5’),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所述第二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塔顶回流管线(21’),所述第六塔顶回流管线(21’)上设置有第九阀门(211’),所述第二回流泵(5’)的出口端至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罐底出口设置有第二罐底回流管线(22’),所述第二罐底回流管线(22’)上设置有第十阀门(221’);所述第十阀门(221’)的入口端至所述第九阀门(2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罐底回流侧线(23’),所述第二罐底回流侧线(23’)上依次设置有第十一阀门(231’)和第三孔板流量计(232’)
第二石脑油泵(6’),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费托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化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四柴油汽提塔(1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四蒸汽输入管线(101’);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顶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底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塔顶回流管线(102’);
第四柴油泵(11’),用于将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输出;所述第四柴油泵(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常二线柴油输出管线(111’),所述第四柴油泵(11’)的出口端至所述第四柴油泵(11’)的进口端设置有第四塔底回流管线(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费托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化分馏单元还包括:
第二中段回流泵(1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第二中段冷凝器(1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所述第二中段冷凝器(12’)的出口端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设置有物料输送管线,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冷凝器(12’)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中以降低来自所述第五塔顶回流管线(102’)的物料温度。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费托合成系统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加热炉(1)接收来自精制反应系统的精制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利用精制分馏塔(2)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柴油汽提塔(7)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柴油泵(8)输出来自所述第一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一塔顶冷凝器(3)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利用第一塔顶回流罐(4)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一回流泵(5)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利用第一孔板流量计(232)限制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精制分馏塔(2)中的物料流量,以使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塔顶回流比为2.0~4.0;
利用第一石脑油泵(6)将来自所述第一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脱蜡单元(9)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的物料并对其进行脱蜡以制备作为轻质液体石蜡的C10~C13烃类混合物;利用第二孔板流量计(742)控制经第一塔底回流侧线(74)输送至所述脱蜡单元(9)中的物料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第二加热炉(1’)接收来自裂化反应系统的裂化产物并加热以得到进料;
利用裂化分馏塔(2’)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加热炉(1’)的进料并对其进行分馏,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8以上烃类混合物、作为常一线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常二线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三柴油汽提塔(7’)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一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0以下烃类混合物和作为塔底产物的C10-C14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三柴油泵(8’)输出来自所述第三柴油汽提塔(7’)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二塔顶冷凝器(3’)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产物并对其进行冷凝;
利用第二塔顶回流罐(4’)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冷凝器(3’)的物料并对其进行回流,得到作为罐顶产物的C5以下的烃类混合物和作为罐底产物的C5-C10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二回流泵(5’)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部分罐底产物经第二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利用第三孔板流量计(232’)限制经第一罐底回流侧线(23)输送至所述裂化分馏塔(2’)中的物料流量,以使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塔顶回流比为2.0~4.0;
利用第二石脑油泵(6’)将来自所述第二塔顶回流罐(4’)的另一部分罐底产物输出,得到粗石脑油。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第二柴油汽提塔(10)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二柴油泵(11)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
利用第一中段回流泵(13)接收来自所述精制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利用第一中段冷凝器(12)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
利用第四柴油汽提塔(10’)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汽提,得到作为塔顶产物的C14以下烃类混合物、作为塔底产物的C14-C18烃类混合物;
利用第四柴油泵(11’)输出来自所述第四柴油汽提塔(10’)的塔底产物输出;
利用第二中段回流泵(13’)接收来自所述裂化分馏塔(2’)的部分常二线产物并对其进行回流;
利用第二中段冷凝器(12’)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中段回流泵(13’)的物料并对其冷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分馏塔(2)常压操作时,理论板数为10~60,塔顶温度为60~200℃,塔底温度为250~500℃,操作压力为0.05~2.0MPa;
所述裂化分馏塔(2’)常压操作时,理论板数为10~60,塔顶温度为60~200℃,塔底温度为250~500℃,操作压力为0.05~2.0MPa。
CN201611252841.7A 2016-12-30 2016-12-30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Active CN106753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2841.7A CN106753525B (zh) 2016-12-30 2016-12-30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2841.7A CN106753525B (zh) 2016-12-30 2016-12-30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3525A true CN106753525A (zh) 2017-05-31
CN106753525B CN106753525B (zh) 2019-04-05

Family

ID=5892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2841.7A Active CN106753525B (zh) 2016-12-30 2016-12-30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535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1228A (zh) * 2022-09-29 2022-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硫化氢的柴油石脑油混合物的分离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6720A1 (en) * 2009-01-30 2012-01-12 Yuichi Tanaka Method for upgrading FT synthesis oil, and mixed crude oil
CN105647575A (zh) * 2016-02-18 2016-06-08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轻烃升级利用的工艺
CN206359483U (zh) * 2016-12-30 2017-07-28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费托合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6720A1 (en) * 2009-01-30 2012-01-12 Yuichi Tanaka Method for upgrading FT synthesis oil, and mixed crude oil
CN105647575A (zh) * 2016-02-18 2016-06-08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轻烃升级利用的工艺
CN206359483U (zh) * 2016-12-30 2017-07-28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费托合成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1228A (zh) * 2022-09-29 2022-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硫化氢的柴油石脑油混合物的分离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3525B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5872B (zh) 一种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生产方法
CN102311772B (zh) 一种提高拔出率的减压蒸馏方法及装置
CN104611059A (zh) 由费托合成产物制备液体石蜡、石蜡前体和润滑油基础油前体的方法
CN206359483U (zh) 费托合成系统
CN103508847B (zh) 一种丁醇脱水回收高纯丁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84953B (zh) 一种用于甲醇制丙烯的反应产物分离系统及其急冷系统
CN109762590B (zh) 一种分馏系统及分馏方法
CN106753525B (zh) 费托合成系统及利用其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CN102309863A (zh) 一种减压蒸馏方法及装置
CN101892064A (zh) 一种煤焦油分离方法
CN102443407B (zh) 一种原油深拔工艺方法
CN102220166A (zh) 一种延迟焦化方法
CN103242896B (zh) 一种低能耗深总拔的减压蒸馏方法
CN106281444A (zh) 一种生产92%以上正构烷烃产品的操作方法
CN103242886B (zh) 一种深度减压闪蒸罐及减压深拔方法
CN106190285A (zh) 一种生产高闪点、高异构化产品的操作方法
CN201710986U (zh) 一种减压深拔蒸馏装置
CN207483642U (zh) 一种新型甲醇萃取回收系统
CN109486512B (zh) 从轻质原料裂解产物中分离重组分的装置及方法
CN206359441U (zh) 增值利用甲醇制丙烯尾油的系统
RU2446854C1 (ru) Способ деэтанизации нестабильного газового конденсат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3059919B (zh) 一种提高拔出率的减压蒸馏方法及装置
CN105820837B (zh) 煤焦油加氢产物制取白油的系统及方法
CN214612311U (zh) 一种重油组合分馏装置
CN102911716A (zh) 一种分段进料的原油减压蒸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11 Shenhua building, 22 West Binhe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National energy investment Refco Group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

Address before: 100011 Shenhua building, 22 West Binhe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henhua Group LLC

Applicant before: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