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26242A -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 Google Patents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26242A
CN106726242A CN201710027221.1A CN201710027221A CN106726242A CN 106726242 A CN106726242 A CN 106726242A CN 201710027221 A CN201710027221 A CN 201710027221A CN 106726242 A CN106726242 A CN 106726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racket
support platform
air bag
bracket
tens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72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0272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26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26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26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toilet conveniences,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toi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13Lifting of patients by
    • A61G7/1021Inflatable cush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73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器材,尤其涉及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该方法的承托平台。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舒张。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承托平台上设置的柔性举升托架(2)张紧度控制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器材,尤其涉及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布的申请号:201510398564.X多功能护理床,以及申请号:201510901160.8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护理装置。上述的两项专利技术方案中都包含一个,由若干个柔性举升托架,通过托架连接器分别与护理装置两侧的举升支架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
由于上述的柔性举升托架不具备自动控制张紧度的功能。所以,当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时,柔性举升托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肯定会产生一定幅度的自然下垂,这样会给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的分离带来很大的难度。一般要解决此类问题的话,就是通过增加承托平台的举升高度,或增加充气床垫的厚度。这样会直接增加制造成本高,也会使护理装置的结构变的复杂,不利于产品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控制的自动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具有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控制的自动化,减小柔性举升托架在人体重力作用下产生下垂的幅度。
对于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来说,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与举升支架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所述的张紧气囊的一侧与举升支架贴合,柔性举升托架沿张紧气囊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与举升支架连接;柔性举升托架与张紧气囊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进行包绕。通过对张紧气囊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包绕在张紧气囊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产生绷紧;通过对张紧气囊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包绕在张紧气囊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减小、使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的曲线长度增大,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产生舒张。
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上,每组柔性举升托架与举升支架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通过对每组张紧气囊单独进行充气或泄气,使每组柔性举升托架能够独立实现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产生绷紧或舒张;通过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张紧气囊统一进行充气或泄气,使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能够统一实现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产生绷紧或舒张。
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上,由于每组柔性举升托架相对人体的部位不相同,人体的各部位对每组柔性举升托架产生的压力也不相同,所以每组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都需要独立控制。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在不同状态下,对所需要的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另外,当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处于平躺状态,需要完全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时,则应当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的张紧度实行统一控制。
对于本发明具有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来说,所述的承托平台,包括:护理装置、举升支架、柔性举升托架、托架连接器、张紧气囊、充气装置、张紧气囊护罩,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与举升支架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所述的张紧气囊的一侧与举升支架贴合,柔性举升托架沿张紧气囊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与举升支架连接;柔性举升托架与张紧气囊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进行包绕;通过对张紧气囊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包绕在张紧气囊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产生绷紧;通过对张紧气囊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包绕在张紧气囊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减小、使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的曲线长度增大,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之间产生舒张。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张紧气囊重叠设置在柔性举升托架与举升支架的交汇处;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与张紧气囊之间设置有张紧气囊护罩。
为了使柔性举升托架的张紧度能够获得较大的调节范围,在柔性举升托架与举升支架的交汇处重叠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张紧气囊。
为了使张紧气囊在体积膨大时,对柔性举升托架的受力更均匀,也为了减少张紧气囊与柔性举升托架之间的磨损,在柔性举升托架与张紧气囊之间设置有张紧气囊护罩。
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背板上;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座板上;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曲腿板上;所述的承托平台能够随背板的折叠或展开,实现起背或平躺功能;所述的承托平台能够随曲腿板的折叠或展开,实现曲腿或平躺功能。
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由轮子、扶手、椅背、支架组成的轮椅上。
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由轮子、童车扶手、支架组成的童车上。
所述的承托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充气床垫,通过对充气床垫进行泄气,使充气床垫的厚度降低。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充气床垫之间的分离。
所述的承托平台的下方连接有举升装置,通过举升装置向上举升,使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之间的分离。
所述的承托平台由吊带与提升横梁上安装的提升装置连接;通过提升装置带动吊带向上提升,使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之间的分离,所述的提升横梁设置在床头的上方。
采用上述的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的技术方案,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承托平台上设置的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控制的自动化。实现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的自动化,实现自动洗浴、自动更换尿布或床单清洁护理功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被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承托平台随护理床的背板、曲腿板折叠的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单组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自动控制的方框图。
图5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其中张紧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舒张状态,充气床垫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充气床垫处于贴合状态。
图6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其中张紧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绷紧状态,充气床垫处于泄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充气床垫处于分离状态。
图7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其中张紧气囊处于泄气状态,充气浴盆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在充气浴盆中处于舒张状态。
图8是图5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B——B线的剖视图,其中张紧气囊处于泄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舒张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床垫处于贴合状态。
图12是沿图9中B——B线的剖视图,其中张紧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绷紧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床垫处于分离状态。
图13是本发明柔性举升张紧托架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与由床头、床腿和护栏组成的护理装置组合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9是沿图18中C——C线的剖视图,其中举升支架处于降落状态,张紧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舒张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床垫处于贴合状态。
图20是是沿图18中C——C线的剖视图,其中举升支架处于举升状态,张紧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绷紧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床垫处于分离状态。
图21是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第六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2是沿图21中D——D线的剖视图,其中举升支架处于降落状态,张紧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舒张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床垫处于贴合状态。
图23是沿图21中D——D线的剖视图,其中举升支架处于提升状态,张紧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处于绷紧状态,柔性举升托架与床垫处于分离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8所示的是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护理装置、承托平台、控制单元组成。
所示的护理装置,由床头1、床体8、背板6、座板7、曲腿板9组成。床体8靠外侧的一端与床头1连接,座板7设置在床体8上方的中间部位,座板7的一端与背板6连接,座板7的另一端依次与两块曲腿板9连接,曲腿板9靠外侧的一端与床头1连接。所示的背板6可以向上折叠或向下展开,实现起背或平躺功能;曲腿板9可以向上或向下折叠,也可以水平展开,实现上曲腿或下曲腿功能,或平躺功能。
所示的承托平台,由举升支架4、柔性举升托架2、托架连接器5、张紧气囊3组成。所示的举升支架4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背板6的两侧;所示的举升支架4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座板7的两侧;所示的举升支架4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两块曲腿板9的两侧。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安装在背板6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安装在座板7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安装在曲腿板9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所示的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
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减小、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增大,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舒张。
所示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背板6上;所示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座板7上;所示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曲腿板9上;所示的承托平台能够随背板6的折叠或展开,实现起背或平躺功能;所示的承托平台能够随曲腿板9的折叠或展开,实现曲腿或平躺功能。
所示的控制单元,由控制键盘19、中央处理器18、充气装置15、张紧气囊充气电磁阀16、气囊压力传感器38、张紧气囊泄气电磁阀17、举升支架4、张紧气囊3、柔性举升托架2组成。
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2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上,每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通过对每组张紧气囊3单独进行充气或泄气,使每组柔性举升托架2能够独立实现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或舒张;通过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张紧气囊3统一进行充气或泄气,使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2能够统一实现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或舒张。
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2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上,由于每组柔性举升托架2相对人体的部位不相同,人体的各部位对每组柔性举升托架2产生的压力也不相同,所以每组柔性举升托架2张紧度都需要独立控制。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在不同状态下,对所需要的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另外,当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处于平躺状态,需要完全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时,则应当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张紧度实行统一控制。
所示的承托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充气床垫10,通过对充气床垫10进行泄气,使充气床垫10的厚度降低。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充气床垫10之间的分离;通过对充气床垫10进行充气,使充气床垫10的体积膨大,厚度增高。并承托在承托平台上的人体。
当安装在背板6上的承托平台随背板6向上折叠,安装在曲腿板9上的承托平台随曲腿板9向下折叠,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呈坐姿状态时,通过操作控制键盘19经中央处理器18命令张紧气囊充气电磁阀16打开,充气装置15只单独对安装在座板7上的承托平台中的张紧气囊3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减小柔性举升托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垂的幅度。再由中央处理器18命令充气床垫泄气电磁阀36打开,对安装在承托平台与座板7之间的充气床垫10进行泄气,使充气床垫10的体积缩小,厚度降低。使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泄气后的充气床垫10之间分离一定间隙,来实现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的分离。这时可以通过柔性举升托架2上设置的便孔11,进行大小便收集处理。(与本发明无关的功能图中未示出)
当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由充气床垫10来承托,并长时间的躺卧在气床垫10上方时。为了不影响人体的舒适感,这时的柔性举升托架2即不能绷紧,又不能过度的舒张。如果柔性举升托架2产生绷紧状态,会对人体产生压迫感;如果柔性举升托架2产生过度舒张状态,在人体位移时会产生皱褶,这样都会影响人体的舒适感。
当人体某个部位对承托平台上的柔性举升托架2产生压力过大时,张紧气囊3的内部压力也会随之增高,由气囊压力传感器38将信号传给中央处理器18,由中央处理器18命令张紧气囊泄气电磁阀17,对张紧气囊3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减小、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增大,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自动产生舒张。当张紧气囊3的内部压力降低时,由气囊压力传感器38将信号传给中央处理器18,中央处理器18命令张紧气囊充气电磁阀16打开,充气装置15对张紧气囊3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自动产生适度绷紧。上述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张紧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或设定张紧气囊3内部压力参数值,来实现自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控制键盘19经中央处理器18,实现手动控制。
当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处于平躺状态,需要完全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时,通过操作控制键盘19经中央处理器18命令张紧气囊充气电磁阀16打开,充气装置15对安装在背板6、座板7、曲腿板9上的承托平台中的张紧气囊3同时进行充气,使上述的张紧气囊3体积同时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减小柔性举升托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垂的幅度。由中央处理器18命令充气床垫泄气电磁阀36打开,对充气床垫10进行泄气,使充气床垫10的体积缩小,厚度降低。使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泄气后的充气床垫10之间分离一定间隙,来实现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的分离。
当实现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的分离后,可以将未充气的充气浴盆14在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泄气后的充气床垫10之间分离的间隙中展开铺平,由中央处理器18命令张紧气囊泄气电磁阀17打开,对设置在背板6、座板7、曲腿板9上的承托平台中的张紧气囊3同时进行泄气,使上述张紧气囊3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减小、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增大,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舒张。由于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舒张,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降落在未充气的充气浴盆14的上方,然后,对充气浴盆14进行充气,使充气浴盆14形成一个可以盛水的池子,人体可以在该池子中进行洗浴,柔性举升托架2与充气浴盆14的内壁贴合,不会影响人体在洗浴时的舒适感。
洗浴结束后,对充气浴盆14进行泄气,由中央处理器18命令张紧气囊充气电磁阀16打开,充气装置15对设置在背板6、座板7、曲腿板9上的承托平台中的张紧气囊3同时进行充气,使上述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减小柔性举升托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垂的幅度。使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与泄气后的充气浴盆14之间分离一定间隙,然后,将泄气后充气浴盆14从上述的间隙中移除。再由中央处理器18命令充气床垫充气气电磁阀35打开,对充气床垫10进行充气,使充气床垫10的体积膨大,厚度增高。并承托在承托平台上的人体。
为了使承托平台上承托的人体的舒适感不受影响,由中央处理器18命令张紧气囊泄气电磁阀17打开,对张紧气囊3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3处于充气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处于舒张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与充气床垫10处于贴合状态。
图9至图13所示的是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护理装置、举升支架4、柔性举升托架2、托架连接器5、张紧气囊3、张紧气囊护罩13组成。
所示的护理装置,由床床头1、床体8、护栏23组成
所示的承托平台为框型结构,承托平台的两侧为举升支架4,两端由平台横梁连接。承托平台的底部连接有托板20,托板20的上方设置有床垫21。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为网状结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张紧气囊3重叠设置在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之间设置有张紧气囊护罩13。
为了使柔性举升托架2的张紧度能够获得较大的调节范围,在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重叠设置两个张紧气囊3;所示的两个张紧气囊3重叠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凹槽内,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
为了使张紧气囊3在体积膨大时,对柔性举升托架2的受力更均匀,也为了减少张紧气囊3与柔性举升托架2之间的磨损,在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之间设置有张紧气囊护罩13。
当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凹槽内,重叠设置的两个张紧气囊3处于泄气状态时,护罩13处于降落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处于舒张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与床垫21处于贴合状态。
当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凹槽内,重叠设置的两个张紧气囊3处于充气状态时,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带动护罩13沿举升支架4凹槽向上举升,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同时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向上举升一定高度、并使柔性举升托架2绷紧,使承托平台与床垫21之间的分离。
所示的承托平台可以与由床头1、床体8、护栏23组成的护理装置组合使用,特别适合婴幼儿的使用,夜间将本发明柔性举升张紧托架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放置在双人床上,方便父母对婴幼儿的照料,白天将承托平台与由床床头1、床体8、护栏23组成的护理装置组合。
图14至图15所示的是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包括:护理装置、举升支架4、柔性举升托架2、托架连接器5、张紧气囊3组成。
所示的护理装置,由轮子26、扶手25、椅背24、支架28组成的轮椅。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所示的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
所示的承托平台的底部连接有托板20,托板20的上方设置有垫子27。柔性举升托架2上设置有便孔11。
所示的承托平台安装在由轮子26、扶手25、椅背24、支架28组成的轮椅上。
图16至图17所示的是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包括:护理装置、举升支架4、柔性举升托架2、托架连接器5、张紧气囊3组成。
所示的护理装置,由轮子26、童车扶手29、支架28组成的童车。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所示的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
所示的承托平台的底部连接有托板20,托板20的上方设置有垫子27。柔性举升托架2上设置有便孔11。
所示的承托平台安装在由轮子26、童车扶手29、支架28组成的童车上。
图18至图20所示的是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包括:护理装置、举升支架4、柔性举升托架2、托架连接器5、张紧气囊3、举升装置30组成。
所示的护理装置,由床体8的两端设置有床腿31、床体8的上方设置有床垫21组成的护理床。
所示的承托平台为框型结构,承托平台的两侧为举升支架4,两端由平台横梁连接。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所示的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
所示的承托平台的下方连接有举升装置30,所示的举升装置30安装在床腿31的空腔中。通过举升装置30向上举升,使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21之间分离。
当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的张紧气囊3处于泄气状态时,举升装置30处于降落状态,承托平台处于降落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处于舒张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与床垫21处于贴合状态。
当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的张紧气囊3处于充气状态时,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举升装置30处于向上举升状态,带动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21之间分离。
图21至图23所示的是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包括:护理装置、举升支架4、柔性举升托架2、托架连接器5、张紧气囊3、提升装置33组成。
所示的护理装置,由床体8的两端设置有床头1、床头1的上方设置有提升横梁32,床体8的上方设置有床垫21组成的护理床。
所示的承托平台为框型结构,承托平台的两侧为举升支架4,两端由平台横梁连接。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
所示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所示的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
所示的承托平台由吊带34与提升横梁32上安装的提升装置33连接;通过提升装置33带动吊带34向上提升,使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21之间的分离。所示的提升横梁32设置在床头1的上方。
当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的张紧气囊3处于泄气状态时,提升装置33处于降落状态,承托平台处于降落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处于舒张状态,柔性举升托架2与床垫21处于贴合状态。
当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的张紧气囊3处于充气状态时,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提升装置33带动吊带34向上提升,同时带动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21之间的分离。
上述的实施例中所示的采用本发明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也可以安装在没有轮子的椅子上,上述的设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状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该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所述的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减小、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增大,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舒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2)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上,每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通过对每组张紧气囊(3)单独进行充气或泄气,使每组柔性举升托架(2)能够独立实现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或舒张;通过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张紧气囊(3)统一进行充气或泄气,使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柔性举升托架(2)能够统一实现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或舒张。
3.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包括:护理装置、举升支架(4)、柔性举升托架(2)、托架连接器(5)、张紧气囊(3)、充气装置(15)、张紧气囊护罩(13),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2)的两端分别由托架连接器(5)与设置在承托平台两侧的举升支架(4)连接,构成可以承托人体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设置有张紧气囊(3);所述的张紧气囊(3)的一侧与举升支架(4)贴合,柔性举升托架(2)沿张紧气囊(3)另一侧的外表面由托架连接器(5)与举升支架(4)连接;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的外表面贴合,并对张紧气囊(3)进行包绕;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充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膨大,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增大、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减小,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绷紧;通过对张紧气囊(3)进行泄气,使张紧气囊(3)的体积缩小,来带动柔性举升托架(2)包绕在张紧气囊(3)外表面的曲线长度减小、使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的曲线长度增大,来实现柔性举升托架(2)在承托平台两侧设置的举升支架(4)之间产生舒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张紧气囊(3)重叠设置在柔性举升托架(2)与举升支架(4)的交汇处;所述的柔性举升托架(2)与张紧气囊(3)之间设置有张紧气囊护罩(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背板(6)上;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座板(7)上;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护理装置上设置的曲腿板(9)上;所述的承托平台能够随背板(6)的折叠或展开,实现起背或平躺功能;所述的承托平台能够随曲腿板(9)的折叠或展开,实现曲腿或平躺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由轮子(26)、扶手(25)、椅背(24)、支架(28)组成的轮椅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平台安装在由轮子(26)、童车扶手(29)、支架(28)组成的童车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充气床垫(10),通过对充气床垫(10)进行泄气,使充气床垫(10)的厚度降低。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充气床垫(10)之间的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平台的下方连接有举升装置(30),通过举升装置(30)向上举升,使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21)之间的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的承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平台由吊带(34)与提升横梁(32)上安装的提升装置(33)连接;通过提升装置(33)带动吊带(34)向上提升,使承托平台向上提升高度,来实现承托平台与床垫(21)之间的分离,所述的提升横梁(32)设置在床头(1)的上方。
CN201710027221.1A 2017-01-05 2017-01-05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Pending CN106726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7221.1A CN106726242A (zh) 2017-01-05 2017-01-05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7221.1A CN106726242A (zh) 2017-01-05 2017-01-05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26242A true CN106726242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4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7221.1A Pending CN106726242A (zh) 2017-01-05 2017-01-05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262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9390A (zh) * 2022-06-23 2022-10-11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尺度柔性举升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7863Y (zh) * 2000-04-10 2001-02-07 山东英克莱集团有限公司 多功能护理床
EP1430862A2 (en) * 2002-12-20 2004-06-23 Aono Co., Ltd. Fold-up wheelchair and elevating apparatus of the same
CN101019796A (zh) * 2007-03-20 2007-08-22 林玉梅 多功能可折叠轮椅床
CN105581884A (zh) * 2015-12-06 2016-05-18 李红宾 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护理装置
CN205457542U (zh) * 2016-02-18 2016-08-17 张瑜 一种医疗护理用床垫
CN205696813U (zh) * 2016-04-05 2016-11-23 福建省泉州大富豪家具有限公司 可调式气床垫
CN206026551U (zh) * 2016-05-24 2017-03-22 李蓉 抢救气垫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7863Y (zh) * 2000-04-10 2001-02-07 山东英克莱集团有限公司 多功能护理床
EP1430862A2 (en) * 2002-12-20 2004-06-23 Aono Co., Ltd. Fold-up wheelchair and elevating apparatus of the same
CN101019796A (zh) * 2007-03-20 2007-08-22 林玉梅 多功能可折叠轮椅床
CN105581884A (zh) * 2015-12-06 2016-05-18 李红宾 人体与护理装置表面分离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护理装置
CN205457542U (zh) * 2016-02-18 2016-08-17 张瑜 一种医疗护理用床垫
CN205696813U (zh) * 2016-04-05 2016-11-23 福建省泉州大富豪家具有限公司 可调式气床垫
CN206026551U (zh) * 2016-05-24 2017-03-22 李蓉 抢救气垫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9390A (zh) * 2022-06-23 2022-10-11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尺度柔性举升装置
CN115159390B (zh) * 2022-06-23 2024-04-05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尺度柔性举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6077B (zh) 一种自动翻身气囊护理床垫
US4527298A (en) Electro pneumatic bed
CN201046199Y (zh) 具有可交替充气气囊的气垫
CN1251658C (zh) 交变垫
CN1136767A (zh) 能运动的支承结构
EP0244397A1 (en) DEVICE CONTAINING A MATTRESS CARRIER.
US20090106898A1 (en) Adaptable mattress conversion
CN1013826B (zh) 气动翻身装置
CN207785392U (zh) 承托平台
CN106726242A (zh) 柔性举升托架张紧度的控制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承托平台
CN109602557A (zh) 一种防压疮翻身护理架
WO2021098875A1 (zh) 等压强支撑组件、等压强床垫及等压强床
CN108652877A (zh) 多功能防褥疮充气床垫
CN205126633U (zh) 一种配合吊人机使用的翻身床
CN202776839U (zh) 一种自动翻身充气床垫
CN109893358A (zh) 一种失能老人护理床
CN206102871U (zh) 便于倚靠的护理床
CN211634039U (zh) 一种褥疮治疗护理垫
CN211131945U (zh) 一种手术护理用可调节垫高的充气床垫
CN210020150U (zh) 一种交替充气式按摩体位垫
CN209751467U (zh) 全自动半卧位辅助系统
CN106344244A (zh) 分段式脊柱牵伸床用可个性化调节曲度的三维气垫结构
CN220632409U (zh) 一种护理翻身垫
AU2010251758B2 (en) An inflatable cell system
CN205903405U (zh) 一种膀胱按摩加压腹压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