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9475A -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9475A
CN106719475A CN201611146888.5A CN201611146888A CN106719475A CN 106719475 A CN106719475 A CN 106719475A CN 201611146888 A CN201611146888 A CN 201611146888A CN 106719475 A CN106719475 A CN 106719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worm
mill
seed
cup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46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9475B (zh
Inventor
杜鑫
王永强
张明建
姚陆松
宋礽苏
孟智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11468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9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9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9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9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9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4Silkw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蚕无性繁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取卵设备采集雌蚕蛾蚕卵,提纯后置于纱网袋中;步骤二:将装有蚕卵的纱网袋浸入44~46℃的水中恒温处理14~22分钟;步骤三:将经步骤二处理后的纱网袋立即置入20~28℃的水中恒温处理3~7分钟,之后捞出并在室温下晾干;步骤四:将经步骤三处理后的纱网袋置于恒温箱中处理60~80小时,且保持恒温箱的温度为14~18℃、湿度为75~85g/m3,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较佳的提升制种的发生率和孵化率。

Description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蚕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家蚕制种模式为雌雄交配后雌蛾产卵,而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模式为直接将蚕卵从雌蛾体内取出后进行特殊处理完成制种,相比常规制种模式,省去了雌雄鉴别的工序,能有效提高制种效率与蚕种质量。家蚕无性繁殖指的是一个雌性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状态下其发生的频率很低,但人为地用理化因素进行刺激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无性繁殖发育卵或幼虫。现有技术中,人为进行家蚕无性繁殖大多是依靠人工完成,包括人工杀蛾、取卵、洗卵、装袋等步骤,步骤较多,效率较为低下。另外,人工操作过程中的洗卵步骤是需要工人将刚从雌蛾腹中取出的卵放在纱网上面反复擦洗以去除如输卵管等杂质,这一过程极易对蚕卵造成损伤。而且,因人工操作步骤较为繁杂,即便是全部由熟练工操作,也会导致同一雌蚕无性克隆系品种中某些批次蚕种发生率和孵化率较低的情况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能够较佳克服现有人工进行家蚕无性繁殖时所获取蚕卵的发生率和/或孵化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取卵设备采集雌蚕蛾蚕卵,提纯后置于纱网袋中;
步骤二:将装有蚕卵的纱网袋浸入44~46℃的水中恒温处理14~22分钟;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处理后的纱网袋立即置入20~28℃的水中恒温处理3~7分钟,之后捞出并在室温下晾干;
步骤四:将经步骤三处理后的纱网袋置于恒温箱中处理60~80小时,且保持恒温箱的温度为14~18℃、湿度为75~85g/m3,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可。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制种方法,使得处理后蚕卵的发生率和孵化率均能够达到95%,且整个处理过程较为简单、处理周期也较短。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的取卵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处设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内设有至少一个驱动电机,任一驱动电机均用于带动一磨头旋转;旋转驱动机构突出于工作台,工作台位于旋转驱动机构的正下方设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与驱动电机一一对应地放置磨杯;
磨头包括连接轴,连接轴上端用于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轴下端设有用于与磨杯配合的磨盘;磨盘和磨杯内腔均为圆柱形且横截面尺寸基本吻合,磨盘下底面设有多个第一容纳孔,磨杯内腔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容纳孔。
本发明中,待取卵蚕蛾能够置于磨杯内,通过磨盘的挤压和旋转能够较佳机械化地将蚕卵取出。尤为重要的是,磨盘和磨杯用于挤压蚕蛾的工作面处均分布有容纳孔(分别为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这使得蚕卵在被挤出蚕蛾体内时能够较佳地进入容纳孔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蚕卵因受到过度的挤压和/或摩擦而受到伤损。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取卵设备进行取卵时,在磨盘的转动过程中,能够较佳地对除蚕卵外的杂质如输卵管进行研磨,进而使得蚕卵能够较佳地与其余杂质分离,从而还能够较佳地实现如洗卵过程的机械化,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人工洗卵而对蚕卵所造成的损伤。
另外,由于采用取卵设备进行取卵时,能够保证所有步骤的可控性尤其是能够较佳保证所取蚕卵的完好性,从而能够一定程度的保证生产出来的雌蚕无性克隆系蚕种能较佳保持稳定的高发生率和孵化率。
作为优选,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均为锥形孔。这种设计,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容纳孔底部的蚕卵因受到上部蚕卵的过度挤压而损伤,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蚕卵因粘附于容纳孔内壁而不易取出。
作为优选,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均能够容纳约20~50颗蚕卵。这种设计是基于:若容纳孔容积较小则不能容纳较多的蚕卵,为保证蚕卵的较佳完好性就必然要求一次性处理量较低,从而导致取卵效率的低下;若容纳孔容积较大,就会使得容纳孔底部的蚕卵会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从而不利于取卵质量的提升。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采用取卵设备采集雌蚕蛾蚕卵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a:在磨杯中放入蚕蛾并注入清水,所放入蚕蛾以基本平铺于磨杯内腔底壁为准,所注入清水至少对蚕蛾完全淹没;
步骤一b:将磨杯置于升降机构处且位于驱动电机下方,同时保证相应驱动电机处设有已清洗过的磨头;
步骤一c:控制升降机构带动磨杯上升,使得磨盘伸入磨杯内腔且使得磨盘下底面与磨杯内腔底壁的间距为3~5mm;
步骤一d:控制对应驱动机构带动磨头以300~700rpm的转速旋转15~30s;
步骤一e:磨头完全停止运转后,控制升降机构带动磨杯下降,之后对磨杯内的杂物进行滤除即可获取蚕卵。
本发明中,所有待取卵蚕蛾是需要基本平铺于磨杯内腔底壁的,这不仅是对待取卵蚕蛾在磨杯内的摆放方式的限定,也是对置入磨杯内的蚕蛾数量的限定,从而能够保证在磨盘和磨杯内腔底壁对待取卵蚕蛾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蚕卵不会因大量地堆积于磨盘和磨杯内腔底壁间而受到伤损。另一方面,磨盘和磨杯内腔底壁间的间距应当在3~5mm间,这就使得在保证蚕蛾腹部能够被较佳地挤破的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供蚕卵活动以避免蚕卵的伤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设备本体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磨头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磨头的竖剖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磨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取卵设备采集雌蚕蛾蚕卵,提纯后置于纱网袋中;
步骤二:将装有蚕卵的纱网袋浸入44~46℃的水中恒温处理14~22分钟;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处理后的纱网袋立即置入20~28℃的水中恒温处理3~7分钟,之后捞出并在室温下晾干;
步骤四:将经步骤三处理后的纱网袋置于恒温箱中处理60~80小时,且保持恒温箱的温度为14~18℃、湿度为75~85g/m3,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可。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取卵设备的示意图。其包括设备本体100,设备本体100包括工作台110;工作台110处设有旋转驱动机构120,旋转驱动机构120内设有至少一个驱动电机121,任一驱动电机121均用于带动一磨头200旋转;旋转驱动机构120突出于工作台110,工作台110位于旋转驱动机构120的正下方设有一升降机构130,升降机构130用于与驱动电机121一一对应地放置磨杯400。
如图2和3所示,磨头200包括连接轴210,连接轴210上端用于与驱动电机121的输出轴配合,连接轴210下端设有用于与磨杯400配合的磨盘220,磨盘220下底面设有多个第一容纳孔221。
如图4所示,磨杯400内腔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容纳孔410。
另外,磨盘220和磨杯400内腔均为圆柱形且横截面尺寸基本吻合,从而使得磨盘220和磨杯400内腔能够较佳地进行配合。
另外,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为锥形孔,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能够容纳约20~50颗蚕卵。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能够容纳约30颗蚕卵。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10处还设有注水机构140,注水机构140包括至少一个与供水系统连接的水龙头141。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10处还设有用于清洗磨杯400的洗杯池150。
本实施例中,磨杯400底部还设置有一个搁置板,搁置板至少应当在侧面上突出于磨杯400。
本实施例中,洗杯池150处设有洗杯孔151,在对磨杯400进行清洗时,将磨杯400倒着插入洗杯孔151内即可,此时搁置板能够保证磨杯400不至于落入洗杯孔151内。另外,在洗杯孔151的内部还设有自动清洗机构,从而能够较佳地对磨杯400内腔进行自动清洗。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30用于放置磨杯400的位置处还设有搁置孔131,磨杯400能够通过搁置板正立的置于搁置孔131处。搁置孔131的底壁处还设有磨头洗孔132,磨头洗孔132内也设有自动清洗机构,这使得在取卵结束时,能够通过升降机构130的继续上升而使得磨盘220伸入磨头洗孔132内,从而能够实现对磨盘220的自动清洗。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清洗机构,可以具有一能够自动喷水的冲洗系统,还可以具有一能够旋转的刷洗系统,反正只要能够实现清洁功能即可,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采用多种现有形式加以实现。
另外,本实施例步骤一中采用取卵设备采集雌蚕蛾蚕卵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a:在磨杯400中放入蚕蛾并注入清水,所放入蚕蛾以基本平铺于磨杯400内腔底壁为准,所注入清水至少对蚕蛾完全淹没;
步骤一b:将磨杯400置于升降机构130处且位于驱动电机121下方,同时保证相应驱动电机121处设有已清洗过的磨头200;
步骤一c:控制升降机构130带动磨杯400上升,使得磨盘220伸入磨杯400内腔且使得磨盘220下底面与磨杯400内腔底壁的间距为3~5mm;
步骤一d:控制对应驱动机构120带动磨头200以300~700rpm的转速旋转15~30s;
步骤一e:磨头200完全停止运转后,控制升降机构130带动磨杯400下降,之后对磨杯400内的杂物进行滤除即可获取蚕卵。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磨盘220下底面与磨杯400内腔底壁的间距为4mm;步骤四中,磨头200以500rpm的转速旋转20s。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取卵设备采集雌蚕蛾蚕卵,提纯后置于纱网袋中;
步骤二:将装有蚕卵的纱网袋浸入44~46℃的水中恒温处理14~22分钟;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处理后的纱网袋立即置入20~28℃的水中恒温处理3~7分钟,之后捞出并在室温下晾干;
步骤四:将经步骤三处理后的纱网袋置于恒温箱中处理60~80小时,且保持恒温箱的温度为14~18℃、湿度为75~85g/m3,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取卵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00),设备本体(100)包括工作台(110);工作台(110)处设有旋转驱动机构(120),旋转驱动机构(120)内设有至少一个驱动电机(121),任一驱动电机(121)均用于带动一磨头(200)旋转;旋转驱动机构(120)突出于工作台(110),工作台(110)位于旋转驱动机构(120)的正下方设有一升降机构(130),升降机构(130)用于与驱动电机(121)一一对应地放置磨杯(400);
磨头(200)包括连接轴(210),连接轴(210)上端用于与驱动电机(121)的输出轴配合,连接轴(210)下端设有用于与磨杯(400)配合的磨盘(220);磨盘(220)和磨杯(400)内腔均为圆柱形且横截面尺寸基本吻合,磨盘(220)下底面设有多个第一容纳孔(221),磨杯(400)内腔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容纳孔(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为锥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能够容纳约20~50颗蚕卵。
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取卵设备采集雌蚕蛾蚕卵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a:在磨杯(400)中放入蚕蛾并注入清水,所放入蚕蛾以基本平铺于磨杯(400)内腔底壁为准,所注入清水至少对蚕蛾完全淹没;
步骤一b:将磨杯(400)置于升降机构(130)处且位于驱动电机(121)下方,同时保证相应驱动电机(121)处设有已清洗过的磨头(200);
步骤一c:控制升降机构(130)带动磨杯(400)上升,使得磨盘(220)伸入磨杯(400)内腔且使得磨盘(220)下底面与磨杯(400)内腔底壁的间距为3~5mm;
步骤一d:控制对应驱动机构(120)带动磨头(200)以300~700rpm的转速旋转15~30s;
步骤一e:磨头(200)完全停止运转后,控制升降机构(130)带动磨杯(400)下降,之后对磨杯(400)内的杂物进行滤除即可获取蚕卵。
CN201611146888.5A 2016-12-13 2016-12-13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Active CN106719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6888.5A CN106719475B (zh) 2016-12-13 2016-12-13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6888.5A CN106719475B (zh) 2016-12-13 2016-12-13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9475A true CN106719475A (zh) 2017-05-31
CN106719475B CN106719475B (zh) 2019-11-15

Family

ID=5887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6888.5A Active CN106719475B (zh) 2016-12-13 2016-12-13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947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26329A1 (ru) * 1974-12-20 1976-08-30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Шелк" Глав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Шелководст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азделени и очистки грены тутового шелкопр да
SU569302A2 (ru) * 1975-06-18 1977-08-25 Туркменская Опытная Станция Шелководства Нии Земледелия Мсх Туркменской Сср Весовой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дозатор грены
CN87209728U (zh) * 1987-06-25 1988-05-18 晏登云 可调式蚕种散卵定量装盒器
KR100544863B1 (ko) * 2004-09-02 2006-01-24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 누에고치의 번데기 취출장치
CN101331868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小花蝽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1427666A (zh) * 2008-12-22 2009-05-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供试韭蛆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1733251A (zh) * 2009-12-07 2010-06-1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不同性别卵色的雌雄蚕卵分离仪
CN202444994U (zh) * 2012-02-09 2012-09-26 密云县植保植检站 挤蛾取卵机
CN102696558A (zh) * 2012-07-04 2012-10-03 湖南南岭天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南岭天蚕种卵的保护方法
CN104186437A (zh) * 2014-08-28 2014-12-1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一种散卵蚕种繁育方法
CN104642270A (zh) * 2014-11-24 2015-05-2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自动蚕茧削口机及削口方法
CN105362079A (zh) * 2015-11-16 2016-03-02 王青青 西药粉碎装置
CN106106382A (zh) * 2016-08-02 2016-11-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一种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26329A1 (ru) * 1974-12-20 1976-08-30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Шелк" Глав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Шелководст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азделени и очистки грены тутового шелкопр да
SU569302A2 (ru) * 1975-06-18 1977-08-25 Туркменская Опытная Станция Шелководства Нии Земледелия Мсх Туркменской Сср Весовой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дозатор грены
CN87209728U (zh) * 1987-06-25 1988-05-18 晏登云 可调式蚕种散卵定量装盒器
KR100544863B1 (ko) * 2004-09-02 2006-01-24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 누에고치의 번데기 취출장치
CN101331868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小花蝽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1427666A (zh) * 2008-12-22 2009-05-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供试韭蛆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1733251A (zh) * 2009-12-07 2010-06-1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不同性别卵色的雌雄蚕卵分离仪
CN202444994U (zh) * 2012-02-09 2012-09-26 密云县植保植检站 挤蛾取卵机
CN102696558A (zh) * 2012-07-04 2012-10-03 湖南南岭天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南岭天蚕种卵的保护方法
CN104186437A (zh) * 2014-08-28 2014-12-1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一种散卵蚕种繁育方法
CN104642270A (zh) * 2014-11-24 2015-05-2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自动蚕茧削口机及削口方法
CN105362079A (zh) * 2015-11-16 2016-03-02 王青青 西药粉碎装置
CN106106382A (zh) * 2016-08-02 2016-11-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一种柞蚕小蚕期室内饲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永强等: "温汤处理诱导桑蚕孤雌生殖适宜条件的探讨", 《桑蚕通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9475B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2332U (zh) 一种水产人工养殖用水源过滤装置
CN107853240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养殖池清洗设备
CN110652019B (zh) 一种猴头菇菇脚脚底清除装置
CN106719475A (zh) 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方法
CN117063661A (zh) 一种快速打破蒜头果种子休眠的方法
CN105104245A (zh) 低排放的循环水养蟹方法
CN208712390U (zh) 一种用于玉米种子加工用清洗装置
CN113711975B (zh) 一种海水鱼类养殖水体循环系统
CN214486563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搅拌装置
CN106719474B (zh) 家蚕取卵设备及方法
CN109744553B (zh) 一种不易折断且高效率的活体蔬菜清洗装置以及清洗方法
CN113432399A (zh) 一种水产产品的加工沥水装置
CN208449998U (zh) 山茶籽清洗装置
CN108208151B (zh) 一种葡萄干制作用浸碱设备
KR100436106B1 (ko) 콩나물 세척기
CN110337929A (zh) 一种槐树枝条扦插用的浸泡装置
CN215422719U (zh) 一种用于桑果酒的酿造装置
CN111528127A (zh) 一种山猪养殖用泥浴装置
CN213549562U (zh) 一种用于青核桃去皮的农业机械装置
CN217850844U (zh) 一种泥鳅卵孵化设备
CN217857603U (zh) 一种螺旋藻用采收清洗装置
CN216453241U (zh) 一种马铃薯除砂石装置
CN205455900U (zh) 一种蔬菜清洗装置
CN213785276U (zh) 一种羊肚菌加工清洗装置
CN216174784U (zh) 一种用于提高种子净度的种子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