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8858B -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8858B
CN106718858B CN201611158099.3A CN201611158099A CN106718858B CN 106718858 B CN106718858 B CN 106718858B CN 201611158099 A CN201611158099 A CN 201611158099A CN 106718858 B CN106718858 B CN 106718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ear
fringe
head progeny
progeny row
gard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8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8858A (zh
Inventor
杨学明
姚金保
张鹏
马鸿翔
周淼平
张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11580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8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8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8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8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8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包括逐年筛选,其中:第一年筛选:是从小麦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淘汰籽粒不饱满、有病粒的单穗种成穗行圃;在穗行圃中,保留与育成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有明显区别、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优异穗行,成熟后,对优异穗行收获整行单穗,淘汰有病粒、籽粒不饱满的单粒,作为相应的穗行圃初级穗系;同时将淘汰的穗行圃种子混收脱粒后作为原原种种子,下一年进行原种生产;第二年和第三年以后重复第一年的筛选理念不断筛选。

Description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提纯复壮和筛选有益变异的方法,属于作物育种学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上小麦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口粮消费排在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的第二位,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近5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36000-37000万亩之间,总产量维持在1.2亿吨左右,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近50年来,小麦总产和单产均提高了5倍多,小麦品种改良对于小麦单产的提高起到了显著作用。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其混杂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剩余变异,二是机械混杂,三是基因突变。为充分发挥新品种的产量潜力,减少在大田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混杂、天然杂交等因素,造成品种种性变劣、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影响,必须加强品种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工作,确保小麦种子质量要求。
在小麦新品种推广初期,在品种育成初期的原始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剩余变异,一方面为了加快新品种的推广进度,需要提供纯度较高的种子;另一方面,针对该品种存在的性状弱点,可以从其原始群体的剩余变异中,筛选出保留该品种优点,在一些性状有所改良,产量潜力更大、稳产性更好的新材料。
提纯是去伪存真,去杂选纯;复壮是生产与精选优质种子,即在保证种子的品种特性的前提下,生产与精选饱满、干净、干燥、发芽率高和发芽势强的优质种子,以保证种子的播种质量(耿志训等,关于小麦品种提纯复壮效果的研究,种子世界,1983,13-15)。提纯复壮是为了较好地保持小麦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产量潜力,使其在生产上得到较长时间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多种小麦种子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方法,主要有三圃制、两圃制、一圃制、株系循环法、四级繁育程序、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穆培源等,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现状,新疆农垦科技,2002,5:20-24;秦起旺,一圃制繁育小麦良种,农业科技通讯,1980,6:7;聂丽红等,小麦原种“二圃制”循环制种技术,2012,9:15-16;陆作楣等,论株系循环法,种子,1999,4:3-5,8;张万松等,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中国农业科学,1997,30(2):27-32;王春平等,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在小麦良种繁育中的应用,河南农业科学,1999,7:5-6;姜书贤等,一圃三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及其应用,麦类作物学报,2000,20(3):95-97)。三圃制经过一次单穗(株)选择,一次分系比较,实现优中选优,适于在品种退化较严重或品种原始群体变异类型较多的情况下采用;由于该方法生产周期长,进行两次选择,容易发生遗传漂移和性状转移。两圃制由三圃制简化而来,与三圃制相比,少了穗(株)系圃,该方法的穗行圃不进行单收单脱,只是严格去除杂行,然后对当选穗行混合收获脱粒,比较适合对纯度较高、性状稳定的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不适合种子纯度较差或性状分离严重的品种。一圃制的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去杂,混合收获”,该方法适合品种性状稳定、纯度高的品种进行快速扩繁,由于只经过一次田间去杂,选择强度较小,不适合性状分离和混杂严重的品种。株系循环法的特点是经过第一轮的单株和株行选择后,在每个当选株系中留出一部分植株作为一下年的株系材料,其余植株混合用来繁殖原种,依此循环,相对于选择单穗或穗行,选择单株或种植株行,田间工作量较大,也易导致株间混杂。四级繁育程序由贮藏保存的育种家种子开始,按稀播技术依次种植成原原种圃、原种圃、良种田,经几个世代重复繁殖而成,该方法的核心是育种家种子,因而育种家种子的数量有时满足不了生产用种的需求,同时选择压力较小,对纯度较差的品种进行提纯,效果不理想。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从育种者种子开始,选择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的单穗设立穗行圃,根据品种生物学特性,在全生育期严格去除育种者种子中的分离行、变异行和混杂行,成熟时在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的众多穗行内选择单穗,用于下一年穗行圃,其他穗行种子混收后用于点播繁殖,生产原原种,该方法将循环选择与重复繁殖两种良种繁育路线相结合,具有省工省时、提高繁殖系数等优点;该技术以穗行作为“保种圃”,每667m2保证有1000个左右穗行,虽然保留了尽可能多的遗传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持种性,但在单穗的选择和淘汰方面,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以上所述的方法中,一些以单穗选择、建立穗行圃为基础,其中单穗选择是在品种繁殖田、穗系圃中选择典型单穗,或者在众多的穗行内选择单穗,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田间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选择的田间工作量相对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以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包括逐年筛选,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年筛选:
1)从小麦品种的原始群体中选择退化小穗数少于2个的优异典型单穗,单穗脱粒后,对籽粒性状进行评价,淘汰籽粒不饱满、有病粒的单穗,当选单穗种成穗行圃;
2)在穗行圃中,从苗期至成熟期,去除与育成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差异明显、综合农艺性状较差的穗行,保留与育成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有明显区别、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优异穗行;
3)成熟后,按照穗行收获整行单穗,根据病小穗有无、退化小穗数、穗长度等指标,淘汰有病小穗、退化小穗数大于2个、穗长较短的劣质单穗后,获得80~120个优良单穗,再分别单穗脱粒后,淘汰有病粒、籽粒不饱满的单粒,作为相应的初级穗系;
4)经过以上3个步骤淘汰的穗行圃种子混收脱粒后作为原原种种子,下一年进行原种生产;
第二年筛选:
第一年获得的各初级穗系按照不同穗系单穗种成穗行圃,重复第一年的第2步骤,收获成熟时,收获2-5个穗行的全部单穗,重复第一年的第3步骤和第4步骤,分别获得新的穗行圃穗系和原原种种子;
第三年及以后,依次以上一年获得的穗行圃穗系单穗种成新的穗行圃,并重复第二年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穗系穗行圃为核心、以单穗→穗行→穗系→穗行→单穗为循环路线的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其主要特点为:
1、以单穗选择为基础,易于田间选择、收获、脱粒、籽粒考种、田间种植,减少机械混杂;
2、以单穗→穗行圃→穗系穗行圃为循环路线,在穗系穗行圃中选择穗行,按单穗再进行考种,相对于选择单株、在繁殖田或穗系圃中选择单穗,或在穗行圃的众多穗行中选择单穗,操作更为简单,更易于优中选优、去除混杂、发现有益变异;
3、根据生产用种需求,便于增加或减少穗系穗行圃中收获穗行的数量,安排下一年的原原种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流程图。图中路径①为选优路径;路径②为原原种生产;路径③为发现新的变异类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宁麦13号的原原种生产
宁麦1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小麦品种(钱存鸣等,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3的选育与应用,江苏农业科学,2006,5:36-37),是目前江苏省淮南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
第一年:
在宁麦13原始群体中选择典型单穗18000个,去除退化小穗数超过2个的单穗,脱粒后淘汰籽粒不饱满、有病粒的单穗,当选12800个单穗种成穗行圃。穗行圃种植在每块长为75米、宽为50米的试验田中,穗行行长1.6米,行距27厘米,每块试验田内四周有40厘米宽、30厘米深的排水沟;在宽的方向每隔7.7米挖一条排水沟,宽幅为7.7米地块内,设置4条穗行,2个宽为50厘米的走道,1个宽为30厘米的间隔道(1.6米×4 + 0.5米×2 + 0.4米 =7.7米)。
在穗行圃中,从苗期至成熟期,淘汰综合性状差和非典型的穗行156个。选择了综合性状优异且具有宁麦13典型性状的穗行220个,收获时分穗行收割,在脱粒时淘汰退化小穗数超过2个的单穗,再按穗行分穗脱粒,室内考种后,共获得单穗19000个,平均每个穗行经选择后获得优良单穗90个左右。然后,将剩余的穗行混收,获得宁麦13原原种约4500公斤。
第二年:
将中选的220个穗行的19000个单穗,按穗行种植成穗系(初级穗系穗行圃)。经过生育期间的系统观察和最后的室内种子评价,选择结果如下:(1)决选出生长整齐,穗大而又典型的宁麦13穗行圃穗系50个,在每个穗系中选择2-5个穗行,收获穗行220个,收获时分穗行收割,在脱粒时淘汰穗部性状(根据退化小穗数、病害有无)差的单穗,再按穗行分穗脱粒,经室内考种后,当选单穗20000个,作为宁麦13进一步提纯复壮的基础材料。(2)淘汰了长势差,长相不典型的穗系19个。(3)在去除长势差、长相不典型的19个穗系后,将剩余穗系,实行混合收获脱粒,此种子为宁麦13的原原种,约为4000公斤。
第三年及以后:
将第二年决选出的50个穗行圃穗系的20000个单穗,按穗行种植成穗行圃穗系,再按上述步骤进行循环选择和淘汰。本发明提供的提纯复壮后的原原种种子保留了小麦品种宁麦13的优良性状,而不断筛选变异的过程,会获得性状更加优异的新种质或新品种。
本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唯一限制。

Claims (1)

1.一种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包括逐年筛选,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年筛选:
1)从小麦品种的原始群体中选择退化小穗数少于2个的优异典型单穗,单穗脱粒后,对籽粒性状进行评价,淘汰籽粒不饱满、有病粒的单穗,当选单穗种成穗行圃;
2)在穗行圃中,从苗期至成熟期,去除与育成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差异明显、综合农艺性状较差的穗行,保留与育成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有明显区别、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优异穗行;
3)成熟后,对步骤2保留的优异穗行收获整行单穗,根据病小穗有无、退化小穗数、穗长度等指标,淘汰有病小穗、退化小穗数大于2个、穗长较短的劣质单穗后,每个优异穗行获得80~120个优良单穗,再分别单穗脱粒后,淘汰有病粒、籽粒不饱满的单粒,作为相应的穗行圃初级穗系;
4)经过以上3个步骤淘汰的穗行圃种子混收脱粒后作为原原种种子,下一年进行原种生产;
第二年筛选:第一年获得的各穗行圃初级穗系种子按照不同穗系单穗种成穗行圃,重复第一年的第2步骤,收获成熟时,收获时每个初级穗系选择2-5个穗行收获全部单穗,重复第一年的第3步骤和第4步骤,分别获得新的穗行圃穗系和原原种种子;
第三年及以后,依次以上一年获得的穗行圃穗系单穗种成新的穗行圃,并重复第二年的筛选方法。
CN201611158099.3A 2016-12-15 2016-12-15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Active CN106718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8099.3A CN106718858B (zh) 2016-12-15 2016-12-15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8099.3A CN106718858B (zh) 2016-12-15 2016-12-15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8858A CN106718858A (zh) 2017-05-31
CN106718858B true CN106718858B (zh) 2019-02-22

Family

ID=5888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8099.3A Active CN106718858B (zh) 2016-12-15 2016-12-15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88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6726A (zh) * 2018-10-17 2019-03-22 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三圃田式小麦品种优选方法
CN112568122A (zh) * 2020-12-24 2021-03-30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小麦高密压测产选穗多次出圃杂交育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402A (zh) * 2016-04-11 2016-08-2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小麦新品种微效基因和修饰基因的三圃选择提纯复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8858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534322A (ja) 自家受粉及び他家受粉作物植物の品種群又は栽培品種の育種法
CN109964812B (zh) 一种多抗广适选择混合小麦育种方法
CN113080054B (zh) 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7549006B (zh) 一种洋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培育方法
CN108812297B (zh) 一种缩短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并增强其抗倒伏性的育种方法
CN105638446A (zh) 一种选育优良制种特性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方法
CN106718845B (zh) 一种多室油菜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
CN104938328B (zh) 一种抗根腐病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6718858B (zh)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和筛选变异的方法
CN109006464B (zh) 一种简化的油菜雄性不育杂交f1种子的生产方法
CN112931189B (zh) 一种含红色素基因的猕猴桃父本的创制方法
CN105981645A (zh) 一种早熟、丰产和多抗白菜型油菜高效选育方法
CN112005876B (zh) 一种利用棉花核不育杂交种选育抗病虫优质棉品种的方法
CN103430828A (zh) 一种提高水稻高产稳产性的育种方法
CN112673954B (zh) 一种有限生长习性芝麻的高产育种方法
CN105284591A (zh) 适应长江流域棉区种植的有限果枝型短季棉的育种方法
CN112655546B (zh) 一种三蒴型芝麻的高产定向改良方法
CN107278875B (zh) 一种利用大豆雄性核不育材料选育春大豆新品种的方法
CN105638451A (zh) 一种耐低温弱光海阳白黄瓜雌性系的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CN107667852B (zh) 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11109073A (zh) 花生梯次选择性状育种方法
CN112021120A (zh) 一种筛选甘薯实生系的方法
CN111903502B (zh) 一种双杂种优势利用的小麦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3688845A (zh) 一种选育50%燕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CN110786233B (zh) 用核三系油菜f2代分离选育同质临保及纯合不育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