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4214B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14214B CN106714214B CN201710025551.7A CN201710025551A CN106714214B CN 106714214 B CN106714214 B CN 106714214B CN 201710025551 A CN201710025551 A CN 201710025551A CN 106714214 B CN106714214 B CN 1067142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signated bearing
- state
- business datum
- base station
- ina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26140 MAC combinatio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96 partu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7—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locating or positioning the transmi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2—Space-time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62—Limited orthogonality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68—Orthogonal systems, e.g. using Alamouti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处于非活动态时,当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的状态指示消息,根据基站返回的状态切换指令切换至连接态;其中,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或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UE所需发送的消息为非接入层NAS消息;UE的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通过检测到触发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切换至连接态,使得UE能够明确何时切换至连接态,保证了各种类型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定义了两种状态:空闲态和连接态。当UE需要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需要与基站之间进行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从而由空闲态切换为连接态。
由于LTE系统中UE在连接态时才能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而由空闲态切换为连接态通常会产生较大的信令开销。为了在降低信令开销的基础上,实现对业务数据的传输,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引入了UE的第三种状态,非活动态(InactiveState)。在该非活动态下,UE可以进行数据包较小的业务数据的传输,而无需进入连接态。但是,5G中并没有明确当UE进入非活动态后,什么情况下需切换到连接态。因此,在什么情况下将UE由非活动态切换至连接态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
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当检测到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根据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由所述非活动态切换为所述连接态;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发送的消息为非接入层NAS消息;
所述UE的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所述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
如果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寻呼消息,则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
如果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如果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包括:根据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生成切换原因信息;将所述切换原因信息携带在所述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至所述基站,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切换原因信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或包括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时,所述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包括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根据所述连接非活动指令进入所述非活动态,存储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执行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接收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由用户设备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向所述UE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切换原因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如果允许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则生成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向所述UE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第一寻呼消息中携带状态切换信息,所述状态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如果所述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向所述UE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所述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状态指示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向所述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由所述非活动态切换为所述连接态;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发送的消息为非接入层NAS消息;
所述UE的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时,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寻呼消息时,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
当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时,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如果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生成切换原因信息;将所述切换原因信息携带在所述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至所述基站,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切换原因信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或包括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包括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非活动指令进入所述非活动态,存储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执行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由用户设备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原因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如果允许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则生成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当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时,向所述UE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第一寻呼消息中携带状态切换信息,所述状态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
当所述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时,向所述UE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所述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当检测到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根据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由所述非活动态切换为所述连接态;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发送的消息为非接入层NAS消息;
所述UE的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由用户设备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向所述UE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UE处于非活动态时,可以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由非活动态切换至连接态,而且,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能够全面的覆盖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进行数据接收的情况,使得UE能够明确什么时候需要切换至连接态,保证了各种类型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步骤102中,当检测到触发了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该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该基站根据该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该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UE切换至该连接态。
其中,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该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该指定承载为能够在该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该UE所需发送的消息为非接入层NAS消息;
该UE的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
该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
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
在步骤103中,根据该状态切换指令,由该非活动态切换为该连接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UE处于非活动态时,可以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由非活动态切换至连接态,而且,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能够全面的覆盖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进行数据接收的情况,使得UE能够明确什么时候需要切换至连接态,保证了各种类型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该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
如果接收到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寻呼消息,则确定触发了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该第一寻呼消息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或,
如果接收到该基站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根据该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该指定承载;如果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包括:根据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生成切换原因信息;将该切换原因信息携带在该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至该基站,由该基站根据该切换原因信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该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或包括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时,该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该非活动态指令中包括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根据该连接非活动指令进入该非活动态,存储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根据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执行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的步骤。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应用于基站,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接收状态指示消息,该状态指示消息由用户设备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
在步骤202中,根据该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该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UE切换至连接态。
在步骤203中,向该UE发送该状态切换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UE处于非活动态时,基站能够根据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所发送的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以指示UE由非活动态切换至连接态,而且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能够全面的覆盖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进行数据接收的情况,使得UE能够明确什么时候需要切换至连接态,保证了各种类型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包括:
根据该切换原因信息,判断是否允许该UE切换至连接态;如果允许该UE切换至该连接态,则生成该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向该UE发送第一寻呼消息,该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该第一寻呼消息中携带状态切换信息,该状态切换信息用于指示该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或,如果该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向该UE发送第二寻呼消息,该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该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状态指示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该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向该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该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涉及交互主体为UE和基站,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基站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是基站为UE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以及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无线承载是Uu接口连接基站和UE的通道,在协议架构由下到上包括PHY协议、MAC协议、RLC协议和PDCP协议,基站与UE之间需要通过建立的承载进行数据传输。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和数据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其中,信令承载用于传输信令,数据承载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本实施例中指定承载属于数据承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无线承载均称为承载。
在UE处于非活动态下,基站和UE之间可以进行属于特殊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的交互,属于该特殊类型的业务数据可以包括以下业务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数据的发送时间间隔大于一定时间阈值,业务数据包的大小小于一定包大小,或者在一定时间段内业务数据包的数量小于一定包数量等。例如,该特殊业务类型可以是指与物联网相关的业务,比如,业务数据的发送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或等于半小时,或,业务数据包的大小在几百字节以内,或,一小时内业务数据包的数量小于10个等,本实施例中仅作示例性举例,并不对相应业务特征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实际应用中,该特殊业务类型还可以对应除物联网业务以外的业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由基站进行配置或修改。基站通过指定承载来传输属于该特殊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
其中,指定承载是指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指定承载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承载。本实施例中,基站会采用不同的承载来传输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基站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和承载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能够在UE非活动态下传输业务数据的指定承载。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指定承载的承载标识。此外,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指定承载的上下行信息,该上下行信息用于指示相应指定承载用于上行传输还是用于下行传输,以使得UE可以直接获知能够通过哪些指定承载发送业务数据,通过哪些指定承载接收业务数据。
在步骤302中,基站向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UE在连接态下完成了与基站之间的一次数据交互,基站会根据保存的UE的上下文信息,判断是否让UE进入非活动态。该上下文信息中包括UE所支持业务的业务类型以及对应每个业务类型分配的承载的配置信息。当基站确定UE所支持业务的业务类型中存在步骤301所述的特殊业务类型时,确定让UE进入非活动态。此时,基站会向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为了使UE明确在非活动态能够进行哪些业务数据的传输以及通过哪些承载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基站可以在确定让UE进入非活动态时,执行步骤301以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之后,在向UE发送该非活动态指令时,在该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其中,非活动态指令可以为LTE系统的连接释放指令或连接挂起指令,或者为新增的一个专用指令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303中,UE根据接收的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进入非活动态,存储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UE在接收到非活动态指令后,由连接态切换为非活动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储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时,如果UE检测到已经存储了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则忽略本次接收到的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如果检测到未存储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则执行存储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的步骤。
当然,在步骤302中,基站可以检测是否已经向UE发送了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如果已经发送了,则在发送非活动态指令时,可以不携带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在步骤304中,UE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1)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
(2)UE所需发送的消息为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消息;
(3)UE的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
(4)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
(5)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当预设切换事件包括上述五种预设状态切换事件中的第(1)和第(5)种时,UE需要根据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执行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的步骤。
下面针对上述每一种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的检测过程进行介绍:
针对上述第(1)种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当UE检测到有业务数据需要发送时,根据该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以及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判断该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指定承载,也即是判断该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与指定承载所指示的业务类型是否相同;如果该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针对上述第(2)种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当UE检测到有消息需要发送时,根据该消息的消息类型,判断该消息是否为NAS消息;如果该消息为NAS消息,则确定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针对上述第(3)种预设状态切换事件:UE可以周期性地对本地数据缓存大小进行监测;如果监测到本地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针对上述第(4)种预设状态切换事件:UE周期性地获取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并确定该参考信号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如果该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针对上述第(5)种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来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第一种方式、如果UE接收到基站的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的第一寻呼(paging)消息,则确定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其中,切换信息用于指示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
基站在向UE发送业务数据之前,可以通过寻呼消息通知UE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如果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也即是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需要UE在连接态下进行接收,则当UE处于非活动态时,基站可以将该状态切换消息直接携带在寻呼消息中发送至UE,以使UE明确该业务数据需要在连接态下接收。本实施例中,将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的寻呼消息称为第一寻呼消息。如果UE接收到的寻呼消息中携带该状态切换信息,则确定需要进入连接态来接收业务数据。
第二种方式、如果UE接收到基站的第二寻呼消息,根据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指定承载;如果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该种方式中,基站可以获取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如果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则将该业务类型携带在第二寻呼消息中发送至UE。UE根据接收到的业务类型自行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指定承载,比如,UE可以根据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判断该第二寻呼消息携带的业务类型是否为指定承载所指示的业务类型,如果不是指定承载所指示的业务类型,则确定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从而确定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步骤305中,当UE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该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
其中,该状态指示消息可以为RRC消息,比如可以为RRC消息中的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或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该状态指示消息可以为新增的专用请求消息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状态指示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切换原因信息,比如,UE可以根据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生成切换原因信息,将该切换原因信息携带在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至基站。其中,切换原因信息的内容可以为文字或者为数值。例如,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为步骤304中的事件(1),则该切换原因信息可以为诸如“事件1”或“发送的业务数据没有对应指定承载”等文字,或者为数值1,当然,当切换原因信息采用数值表示时,基站(或UE)可以预先对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的数值进行设置,并将设置的数值同步至UE(或基站)。
在步骤306中,基站根据接收的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向UE发送状态切换指令。
在默认情况下,基站如果接收到了UE的状态指示消息,便向UE返回状态切换指令,以指示UE切换至连接态。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切换原因信息,基站根据接收的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的过程还可以为:基站根据切换原因信息,判断是否允许UE切换至连接态,如果确定允许UE切换至连接态,生成状态切换指令。比如,基站侧也可以预先配置有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基站可以将该切换原因信息与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确定允许UE切换至连接态。其中,以采用数值来表示切换原因信息为例,当该切换原因信息的数值包含在存储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所对应的数值中时,确定匹配成功。当然,当采用数值来表示切换原因信息时,基站可以只配置为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设置的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基站确定不允许UE切换至连接态,则生成拒绝切换指令,并将该拒绝切换指令发送至UE。
需要说明的是,该状态切换指令可以为RRC消息中的连接恢复消息或连接建立消息,当然,该状态切换指令还可以为用于指示UE进入连接态的专用连接消息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307中,UE根据状态切换指令,由非活动态切换为连接态。
UE在由非活动态切换为连接态后,可以向基站返回确认消息,以完成状态切换的过程。其中,该确认消息可以为RRC消息中的连接恢复确认消息,或连接建立确认消息,或者为针对专用连接消息的确认消息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UE处于非活动态时,可以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由非活动态切换至连接态,而且,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能够全面的覆盖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进行数据接收的情况,使得UE能够明确什么时候需要切换至连接态,保证了各种类型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的框图。参照图4A,该装置包括检测模块401,发送模块402和状态切换模块403。
其中,检测模块401与发送模块402连接,用于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发送模块402与状态切换模块403连接,用于当检测到触发了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该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该基站根据该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该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UE切换至该连接态;状态切换模块403,用于根据该状态切换指令,由该非活动态切换为该连接态。
其中,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该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该指定承载为能够在该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该UE所需发送的消息为非接入层NAS消息;
该UE的数据缓存大小超过第一阈值;
该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小于第二阈值;
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时,该检测模块401用于:
当接收到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寻呼消息时,确定触发了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该第一寻呼消息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或,当接收到该基站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时,根据该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该指定承载;如果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402用于根据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生成切换原因信息;将该切换原因信息携带在该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至该基站,由该基站根据该切换原因信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该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或包括该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时,参见图4B,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404,用于接收该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该非活动态指令中包括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存储模块405,用于根据该连接非活动指令进入该非活动态,存储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该检测模块用于根据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执行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UE处于非活动态时,可以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由非活动态切换至连接态,而且,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能够全面的覆盖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进行数据接收的情况,使得UE能够明确什么时候需要切换至连接态,保证了各种类型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的框图。参照图5A,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01,生成模块502和发送模块503。
其中,接收模块501与生成模块502连接,用于接收状态指示消息,该状态指示消息由用户设备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生成模块502与发送模块503连接,用于根据该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该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UE切换至连接态;发送模块503,用于向该UE发送该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生成模块502用于根据该切换原因信息,判断是否允许该UE切换至连接态;如果允许该UE切换至该连接态,则生成该状态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503还用于:
当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时,向该UE发送第一寻呼消息,该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该第一寻呼消息中携带状态切换信息,该状态切换信息用于指示该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或,
当该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该指定承载时,向该UE发送第二寻呼消息,该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该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B,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504,用于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该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该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该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该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当UE处于非活动态时,基站能够根据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所发送的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以指示UE由非活动态切换至连接态,而且预设状态切换事件能够全面的覆盖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进行数据接收的情况,使得UE能够明确什么时候需要切换至连接态,保证了各种类型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例如,用户设备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用户设备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用户设备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用户设备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用户设备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用户设备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用户设备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用户设备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用户设备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用户设备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用户设备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用户设备600或用户设备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用户设备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用户设备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用户设备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用户设备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用户设备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设备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用户设备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用户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基站700包括处理组件7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7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7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7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7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基站所执行的方法。
基站7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726被配置为执行基站7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50被配置为将基站7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758。基站7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包括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配置或者修改;
根据所述非活动指令进入所述非活动态,存储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根据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当检测到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
根据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由所述非活动态切换为所述连接态;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所述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
如果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寻呼消息,则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
如果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如果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包括:
根据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生成切换原因信息;
将所述切换原因信息携带在所述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至所述基站,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切换原因信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
4.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由所述基站配置或者修改;
向用户设备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接收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由所述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
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
向所述UE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包括:
根据切换原因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
如果允许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则生成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向所述UE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第一寻呼消息中携带状态切换信息,所述状态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
如果所述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向所述UE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所述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7.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根据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由所述非活动态切换为所述连接态;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包括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配置或者修改;
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活动指令进入所述非活动态,存储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时,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寻呼消息时,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
当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时,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判断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是否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如果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则确定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触发的预设状态切换事件,生成切换原因信息;将所述切换原因信息携带在所述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至所述基站,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切换原因信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
10.一种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由用户设备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配置或者修改;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切换原因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如果允许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则生成所述状态切换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当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时,向所述UE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第一寻呼消息中携带状态切换信息,所述状态切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或,
当所述基站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时,向所述UE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携带所述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
1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基站的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包括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配置或者修改;根据所述非活动指令进入所述非活动态,存储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在处于非活动态时,根据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检测是否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当检测到触发了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向基站发送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用于指示UE需要切换至连接态,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返回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所述连接态;根据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由所述非活动态切换为所述连接态;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
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承载对应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配置或者修改;向用户设备UE发送非活动态指令,所述非活动态指令中携带所述指定承载的配置信息;接收状态指示消息,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由所述UE在检测到触发了预设状态切换事件时发送;根据所述状态指示消息,生成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至连接态;向所述UE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切换事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所述UE所需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指定承载,所述指定承载为能够在所述非活动态传输业务数据的承载;所述UE所需接收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承载不属于所述指定承载。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25551.7A CN106714214B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PCT/CN2017/100726 WO2018129940A1 (zh) | 2017-01-13 | 2017-09-06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US15/869,446 US10694572B2 (en) | 2017-01-13 | 2018-01-12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states of user equipment |
ES18151688T ES2798432T3 (es) | 2017-01-13 | 2018-01-15 | Transición de estado RRC_INACTIVO a estado RRC_CONECTADO |
EP18151688.1A EP3349537B1 (en) | 2017-01-13 | 2018-01-15 | Transition from rrc_inactive state to rrc_connected stat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25551.7A CN106714214B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14214A CN106714214A (zh) | 2017-05-24 |
CN106714214B true CN106714214B (zh) | 2019-08-30 |
Family
ID=5890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25551.7A Active CN106714214B (zh) | 2017-01-13 | 2017-01-13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94572B2 (zh) |
EP (1) | EP3349537B1 (zh) |
CN (1) | CN106714214B (zh) |
ES (1) | ES2798432T3 (zh) |
WO (1) | WO20181299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4214B (zh) * | 2017-01-13 | 2019-08-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US10531388B2 (en) * | 2017-02-06 | 2020-0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in inactive state |
CN107249221B (zh) * | 2017-08-02 | 2020-08-25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Ue上报信息辅助基站进行ue rrc状态转换的方法及用户终端、基站 |
CN109756619B (zh) * | 2017-11-07 | 2021-08-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终端上下文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CN110012494B (zh) * | 2018-01-05 | 2021-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状态检测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CN110351744B (zh) * | 2018-04-04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 |
CN110351725B (zh) * | 2018-04-08 | 2022-08-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5918176A (zh) * | 2020-09-28 | 2023-04-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828112B (zh) * | 2021-01-29 | 2024-03-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服务可靠性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US20220286470A1 (en) * | 2021-03-05 | 2022-09-0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cilitation of network protec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6451A (zh) * | 2008-06-03 | 2008-10-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更新终端的内部用户组列表的方法 |
CN105898894A (zh) * | 2016-05-13 | 2016-08-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Rrc状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25971B2 (en) * | 2016-11-02 | 2019-09-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llision reduction in contention-based access |
CN106714214B (zh) * | 2017-01-13 | 2019-08-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6658758A (zh) * | 2017-02-10 | 2017-05-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状态转换方法、状态保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
2017
- 2017-01-13 CN CN201710025551.7A patent/CN10671421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9-06 WO PCT/CN2017/100726 patent/WO201812994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01-12 US US15/869,446 patent/US1069457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5 EP EP18151688.1A patent/EP3349537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5 ES ES18151688T patent/ES2798432T3/es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6451A (zh) * | 2008-06-03 | 2008-10-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更新终端的内部用户组列表的方法 |
CN105898894A (zh) * | 2016-05-13 | 2016-08-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Rrc状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Overall procedure for data transfer in inactive state;Samsung;《3GPP TSG-RAN WG2 Meeting #6 R2- 168051》;20161118;第2节,及附图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49537A1 (en) | 2018-07-18 |
EP3349537B1 (en) | 2020-04-29 |
US10694572B2 (en) | 2020-06-23 |
WO2018129940A1 (zh) | 2018-07-19 |
US20180206287A1 (en) | 2018-07-19 |
ES2798432T3 (es) | 2020-12-11 |
CN106714214A (zh) | 2017-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14214B (zh)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
US20180007583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 |
CN109803347B (zh)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 |
CN108965306B (zh) |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WO2019137337A1 (zh) | 小区选择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06714315B (zh) |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20220295590A1 (en) | Inactivity tim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9121468A (zh) | 关于网络切片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 |
US11109281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temperature for user equipment | |
CN110944406B (zh) | 一种旁链路的链路建立方法及终端 | |
WO2020020058A1 (zh) | 测量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07439024B (zh) | 来电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EP172032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i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ode of wireless terminal | |
JP7249436B2 (ja) | Pc5リンク確立方法、機器及びシステム | |
US10798772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for establishing service connection | |
CN110351702B (zh) | 系统信息区域确定方法、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EP4142387A1 (en) | Paging response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7135498B (zh) |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设备 | |
CN107222933B (zh) |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40040637A1 (en) |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675532B1 (en) |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US20220225473A1 (en) | Network switching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network switching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 |
CN110913454A (zh) | 一种小区确定方法及终端设备 | |
EP4387324A1 (en) |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365284A1 (en) |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