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2760B -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2760B
CN106712760B CN201611088249.8A CN201611088249A CN106712760B CN 106712760 B CN106712760 B CN 106712760B CN 201611088249 A CN201611088249 A CN 201611088249A CN 106712760 B CN106712760 B CN 106712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ould group
membrane keyboard
cold light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82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2760A (zh
Inventor
黄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882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2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2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2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2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2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42Touch switches with illumination
    • H03K2217/96046Key-pad combined with display, back-lit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键模组,包括:触摸屏,触摸屏上设置有触摸键字符,触摸键字符所在的触摸屏的区域为透光区,触摸键模组还包括:发光部、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电源;发光部为冷光片,冷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第一导电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第二导电层;冷光片正对透光区,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为出光面并与触摸屏的内表面粘接,覆盖透光区;基底层的第二表面与第一导电层接触;第一导电部的一端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第一导电部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二导电部的一端与第二导电层电连接,第二导电部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在触摸键字符的内表面设置冷光片发光,确保亮度和均匀度满足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触摸按键光学效果一般要求亮度适中,均匀度高,同时保证光学结构尽可能简单,占用厚度空间尽可能小,方便移动终端的堆叠设计。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触摸键模组的光学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顶发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101通过导光膜103将光线传播到触摸屏104的触摸键字符区域105。如果LED灯101的发光面距离触摸屏104的内表面超过1.0mm,还需设计导光柱102加强光线的耦合,辅助导光,提高光效。从而增加了装配难度。或者,如图2所示,侧发光LED灯201通过导光柱202和导光膜203将光线传播到触摸屏204的触摸键字符区域205,并通过调整导光膜203上的光学网点206才能达到使触摸键字符区域205的亮度均匀的效果。此外,为了防止触摸键字符区域205局部亮度较大,LED灯201的发光面距离触摸键字符区域205的边缘不得小于2.20mm。为了方便调整触摸键字符区域205的亮度的均匀度,LED灯201的发光面距离导光膜203入光面一般限制在0.40mm左右。为了防止漏光,LED灯201还需做复杂的防漏光结构。
因此,无论是采用哪一种结构,均存在较大的设计难度和加工难度;此外,为保证较好的导光效果,现有技术中导光膜组件厚度不得小于0.20mm。综上,现有技术中的触摸键模组的结构复杂,亮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键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摸键模组的结构复杂,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触摸键模组的结构复杂,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键模组,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触摸键模组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设置有触摸键字符,所述触摸键字符所在的触摸屏的区域为透光区,所述触摸键模组还包括:发光部、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电源;所述发光部为冷光片,所述冷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第一导电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冷光片正对所述透光区,所述基底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为出光面并与所述触摸屏的内表面粘接,覆盖所述透光区;所述基底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一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上述的触摸键模组。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的触摸键字符的内表面设置冷光片,该冷光片通过电子传输层,使电子在低压低频下也能快速运动碰撞,将电能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从而将高均匀度柔光引导到透光的触摸键字符,确保触摸键字符处的亮度和均匀度满足要求,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和同步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的顶发光的触摸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的侧发光的触摸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有触摸键模组的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有触摸键模组的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键模组。该触摸键模组用于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MP3/MP4、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车载电脑等等。
如图3和4所示,该触摸键模组包括:触摸屏301、发光部302、第一导电部303、第二导电部304和电源。
其中,触摸屏301上设置有触摸键字符。触摸键字符所在的触摸屏301的区域为透光区3011,光线可从透光区3011中透出。
发光部302为冷光片。如图5所示,该冷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3021、第一导电层3022、发光层3023、电子传输层3024和第二导电层3025。冷光片正对透光区3011。基底层302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底层3021的第一表面为出光面并与触摸屏301的内表面粘接,覆盖透光区3011;基底层3021的第二表面与第一导电层3022接触。
第一导电部303的一端与第一导电层3022电连接,第一导电部303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二导电部304的一端与第二导电层3025电连接,第二导电部303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
通过电源给冷光片供电,驱动冷光片发光。
优选的,基底层3021的厚度为0.09~0.14mm,优选为0.125mm。基底层3021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银锡(ITO)。
优选的,第一导电层3022的厚度为2×10-4~3×10-4mm。第一导电层3022的材料可以为Mg-Ag(镁-银)合金,该Mg-Ag合金中Mg(镁)和Ag(银)的质量比为2~4:6~8;更优选的,该Mg-Ag合金中Mg和Ag的质量比为3:7。第一导电层3022通过薄膜电镀的方法贴合在基底层3021的第二表面上。采用薄膜电镀贴合的方法将第一导电层3022印刷在基底层3021的第二表面上,可以进一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油墨印刷的方法导致的衰减现象,有效延长冷光片的使用寿命和增加亮度。该第一导电层3022作为上电极。
优选的,发光层3023的厚度为3×10-4~5×10-4mm。发光层3023的材料可以为荧光染料化合物,例如Gaq(8-羟基喹啉镓)。发光层3023通过薄膜电镀的方法贴合在第一导电层3022的表面上。发光层3023用于在电子的碰撞下发光。
优选的,电子传输层3024的厚度为2×10-4~3×10-4mm。电子传输层3024的材料可以为Alq(8-羟基喹啉铝)、Balq(双(2-甲基-8-羟基喹啉-氮1,氧8)-(1,1’-联苯-氧4)-铝)和DPVBi(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的混合物,该Alq、Balq和DPVBi的质量比为0.5~1.5:5~7:2~4;更优选的,Alq、Balq和DPVBi的质量比为1:6:3。该电子传输层3024的特定组成的材料,使电子在低压低频下也能快速运动碰撞,将电能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电子传输层3024通过薄膜电镀的方法贴合在发光层3023的表面上。电子传输层3024起传输电子的作用,有利于电子传输到发光层3023。
优选的,第二导电层3025的厚度为2×10-4~3×10-4mm。第二导电层3025的材料可以为Mg-Ag合金,该Mg-Ag合金中Mg和Ag的质量比为2~4:6~8;更优选的,该Mg-Ag合金中Mg和Ag的质量比为3:7。第二导电层3025通过薄膜电镀的方法贴合在电子传输层3024的表面上。第二导电层3025作为背电极,此外,第二导电层3025还可以具有保护冷光片的功能。
基于上述的各层的厚度,该冷光片的厚度可以为0.10~0.15mm,该厚度的冷光片可以应用在移动终端的狭小空间内,满足移动终端的使用需求。
该冷光片在结构中引入了电子传输层3024,电子传输层3024采用特定组成的材料,使电子在低压低频下也能快速运动碰撞,将电能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由于该电子传输层3024可在低压低频下就能激发电子并使电子快速运动,因而该冷光片是一种低频冷光片。该冷光片使用低压低频(驱动电压:3V,频率:60HZ)驱动,电流很小,同时不需要配置变压变频器,对基底层3021的冲击较小,可有效增加冷光片的亮度,延长冷光片的使用寿命,使其亮度和寿命与LED基本相同,使用寿命大概在30000~50000小时。该冷光片对驱动冷光片的电源没有特殊要求,无需高压高频,只用3V,60Hz的直流就可驱动;亮度和均匀度只用修改电压就可以调整,无需再调整驱动电流的频率。该冷光片为面发光,在一个平面内的每个点的亮度和均匀度相同,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调整导光板的网点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而使工艺复杂的问题。此外,该冷光片富有弹性,弯折性好,可任意弯曲变形,因而可应用在具有曲面的移动终端,例如曲面屏和穿戴式设备等。
优选的,第一导电层3022上可设置电极,第一导电部303的一端连接该电极,第二导电层3025上可设置电极,第二导电部304的一端连接该电极。其中,第一导电层3022和第二导电层3025的电极的位置和尺寸均可根据需求灵活设置,这是传统的LED光源所不能比拟的。该电极尺寸一般为3.5mm×3.0mm,为满足在移动终端中的使用,该电极尺寸可以为0.5mm×0.5mm。
优选的,第一导电部303和第二导电部304均为导电泡棉。导电泡棉的压缩范围大,可压接在冷光片和其他结构之间,便于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狭小空间内。该导电泡棉的长度和宽度一般为2.5mm~5.0mm,为了便于安装在移动终端中,该导电泡棉的长度和宽度还可减小,一般均设计为1.5mm。
冷光片通电后自身能发白光、蓝光、绿光和蓝绿光。为了丰富冷光片的发光的颜色,进一步增加触摸键模组的外观的差异性,可以使基底层3021的第一表面具有颜色。该颜色可通过喷绘或者印刷具有颜色的油墨来实现,具体可通过在粉底白光的冷光片的基底层3021的第一表面上喷绘或印刷一层不同颜色的油墨可实现各种不同颜色的发光。通过色坐标选择颜色可发出所有的颜色的光,这是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或导光膜所不能比拟的。
优选的,冷光片的面积大于透光区3011的面积。具体的,冷光片的边缘与透光区3011的边缘的距离至少为0.5mm,以保证透光区3011可全部有冷光片发出的光线透过。
为了实现将光线透过透光区3011,同时在冷光片不发光时从触摸屏301外面看不到冷光片的轮廓,需对触摸屏301进行相应的处理。优选的,该触摸键模组还包括:在触摸屏301的透光区3011以外的内表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三层白色油墨层和一层黑色油墨层;以及,在触摸屏301的透光区3011的内表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三层白色油墨层。设置上述的油墨层后,触摸屏301的光透过率为0.3%~0.7%。
设置上述油墨层后的透光区3011,在该透过率下,既可以在冷光片不发光时隐藏冷光片,又可以在冷光片发光时光透过率不会太低,不影响光学效果。当冷光片不发光时,透光区3011是白色的。
优选的,为了达到上述的透光率,可通过调整油墨厚度来实现。具体的,触摸屏301的透光区3011以外的内表面的每层油墨层的厚度为7~8μm,总厚度为28~32μm。触摸屏301的透光区3011的内表面的每层油墨层的厚度为7~8μm,总厚度为21~24μm。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键模组,通过在透光的触摸键字符的内表面设置冷光片,该冷光片通过电子传输层3024,使电子在低压低频下也能快速运动碰撞,将电能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从而将高均匀度柔光引导到透光的触摸键字符,确保触摸键字符处的亮度和均匀度满足要求,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和同步装配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MP3/MP4、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车载电脑等等。
如图3和4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305和上述的触摸键模组。该触摸键模组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该触摸键模组的冷光片的第二导电层3025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导电层3025的第二表面可带背胶,并通过背胶与壳体305的内表面粘接。为了便于安装在移动终端的狭小区域内,该背胶的厚度为0.05mm。其中,第二导电层3025的第一表面与电子传输层3024接触。
优选的,该电源包括:柔性电路板306和电池。优选的,柔性电路板306的一表面与壳体305的内表面粘接。为了实现粘接,柔性电路板306可以带有背胶。为了便于安装在移动终端的狭小区域内,该背胶的厚度为0.05mm。柔性电路板306的输出端的电极分别与第一导电部303的另一端、第二导电部304的另一端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06的输入端与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06的输出端可设置正负两个电极,分别与第一导电部303的另一端、第二导电部304的另一端连接。同样的,柔性电路板306的电极的位置也可灵活设置,这是传统的LED光源所不能比拟的。
该柔性电路板306一般为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为移动终端的固有的电池。因此,该移动终端利用其自身固有的电源即可对冷光片供电,无需增加其他电源组件来增加电压(例如变压变频器),使用移动终端自身固有的低压低频(驱动电压:3V,频率:60Hz)的电源即可驱动冷光片发光。
电池给柔性电路板306供电,第一导电部303和第二导电部304通过柔性电路板306上的电路给冷光片供电,冷光片即可正常发光。通过移动终端的电路设计和软件设置控制冷光片电极两端的电压,从而可控制冷光片的亮度。
应当理解的是,该电源并不以此为限,对于对已生产的移动终端机型,可将第一导电部303的另一端、第二导电部304的另一端分别与LED正负电极贴合,通过LED的电路来驱动冷光片发光。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触摸键模组的透光的触摸键字符的内表面设置冷光片,该冷光片通过电子传输层3024,使电子在低压低频下也能快速运动碰撞,将电能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从而将高均匀度柔光引导到透光的触摸键字符,确保触摸键字符处的亮度和均匀度满足要求,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和同步装配难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触摸键模组,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触摸键模组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设置有触摸键字符,所述触摸键字符所在的触摸屏的区域为透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键模组还包括:发光部、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电源;
所述发光部为冷光片,所述冷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第一导电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冷光片正对所述透光区,所述基底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为出光面并与所述触摸屏的内表面粘接,覆盖所述透光区;所述基底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
所述第一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由如下的组分组成:Alq、Balq和DPVBi,其中,Alq、Balq和DPVBi的质量比为0.5~1.5:5~7: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键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0.09~0.14mm;和/或,
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为2×10-4~3×10-4mm;和/或,
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3×10-4~5×10-4mm;和/或,
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10-4~3×10-4mm;和/或,
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为2×10-4~3×1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片的厚度为0.1~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第一表面具有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键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触摸屏的透光区以外的内表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三层白色油墨层和一层黑色油墨层;以及,
在所述触摸屏的透光区的内表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三层白色油墨层;
所述触摸屏的光透过率为0.3%~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片的面积大于所述透光区的面积,所述冷光片的边缘与所述透光区的边缘的距离至少为0.5mm。
7.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键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输出端的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片的第二导电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二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均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粘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电子传输层接触。
CN201611088249.8A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712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8249.8A CN106712760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8249.8A CN106712760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2760A CN106712760A (zh) 2017-05-24
CN106712760B true CN106712760B (zh) 2019-11-05

Family

ID=5893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8249.8A Active CN106712760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276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816A (zh) * 2008-10-21 2009-02-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1740724A (zh) * 2009-11-03 2010-06-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0589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9625B2 (en) * 1996-06-25 2005-09-06 Nôrthwestern University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y and enhanced charge inj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816A (zh) * 2008-10-21 2009-02-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1740724A (zh) * 2009-11-03 2010-06-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0589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2760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03422A1 (zh) 薄膜开关皮套键盘
CN106783308A (zh) 发光按键及包含发光按键的发光键盘
CN106649051B (zh) 一种呼吸灯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712760B (zh) 一种触摸键模组及移动终端
KR100477080B1 (ko) 안정성과 클릭감이 향상된 el 방식 메탈 돔 키패드
CN202534570U (zh) 一种薄膜发光键盘结构
CN107706175A (zh) 可挠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CN106506752B (zh) 一种受话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5578300U (zh) 一种键盘背光模组
CN103367010B (zh) 薄膜开关皮套发光键盘
WO2008011021A2 (en)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CN106535538B (zh) 一种后盖及移动终端
CN106649052B (zh) 一种呼吸灯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682583B (zh) 一种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3354186B (zh) 电脑薄膜开关发光键盘
CN106711651A (zh) 一种usb接口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713537B (zh) 一种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27062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3631380U (zh) 薄膜开关皮套发光键盘
WO2015003423A1 (zh) 电脑薄膜开关键盘
CN203631379U (zh) 电脑薄膜开关发光键盘
CN220105659U (zh) 一种电信与发光功能集成式键盘模组
CN214384735U (zh) 一种发光按键及包含发光按键的发光键盘
CN212570256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983071U (zh) 一种触摸式超薄led发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