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2173A -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2173A
CN106712173A CN201611184081.0A CN201611184081A CN106712173A CN 106712173 A CN106712173 A CN 106712173A CN 201611184081 A CN201611184081 A CN 201611184081A CN 106712173 A CN106712173 A CN 106712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relay
input relay
volta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40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2173B (zh
Inventor
张陈斌
曾庆文
林利
陈君
肖欣
文涛
付毅博
石征
金黎杰
周培联
逄松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ke Shenjia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40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2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2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2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2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2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其包括输入继电器和一微控制器DSP模块,该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CAN通信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以及一存储器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与一连接有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相连接包括由于其中改进控制策略和硬件连接,降低输入继电器线圈发热量,避免工作时发生跳火现象,提高充电可靠性,降低了对输入继电器的要求,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推广普及。同时,采用AT24C16芯片的存储器模块记录充电电流和继电器闭合状态数据,方便记录故障时的车载充电机的电流值和继电器状态,为故障排查提供可靠依据。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的保护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方式包括恒压限流充电法、恒流限压充电法、三阶段充电法、脉冲间歇充电法、正负脉冲充电法等,在充电过程中输入继电器线圈发热严重,工作时会发生跳火现象,影响正常充电,降低了可靠性,提高了对输入继电器的要求,增加了成本,不利于产品的普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情况进行监控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该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DSP模块,该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CAN通信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以及一存储器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与一连接有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车载充电机,且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CAN通信模块、存储器模块、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和输入继电器均与一辅助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用户控制模块,该用户控制模块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用以实现对该装置的控制管理,并对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进行故障检测;
所述的CAN通信模块用以实现所述的装置与外部的通讯交流;
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以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提供输入电压,控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与断开;
所述的存储器模块用以存储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
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用以设置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控制该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且用户通过该用户控制模块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
较佳地,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一UC3845芯片;
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包括一AT24C16芯片;
所述的微控制器模块包括一dsPIC30F5015芯片以及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相连接的外围电路;
所述的AT24C16芯片的5、6引脚分别与所述的dsPIC30F5015的44引脚和45引脚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各引脚的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1引脚连接的第一二极管D24的正极,该第一二极管D24的负极与一第一电阻R72相连接,该第一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与一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第二电阻R75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一第一电容C81与所述的第二电阻R75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1引脚还与一第一光耦IC45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该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一第三电阻R70和一第二电容C67,且该第一光耦包括一PC817C芯片;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2引脚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3引脚通过一第六电阻与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相连接,且该3引脚还通过一第三电容C85接地,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通过并联的第四电阻R84、第五电阻R85、第六电阻R86和第七电阻R87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4引脚通过一第四电容C83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5引脚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6引脚通过一第八电阻R76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7引脚与一12.3V输入电源相连接,且所述的7引脚通过一第五电容C98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8引脚通过一第九电阻R73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且该8引脚还通过一第十电阻R67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4通过一第六电容C80接地,且所述的8引脚还通过一第十一电阻R68与该UC3845芯片的4引脚相连接,且所述的8引脚还通过一第七电容C64接地。
更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状态指示灯,所述的状态指示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以根据当前所述的用户控制设备的指令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且所述的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给出的故障信息显示当前对应的故障状态;
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用以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与LCD12864液晶显示器,且
所述的LCD12864液晶显示器的5引脚SDA和6引脚SCK分别与所述的dsPIC30F5015的29引脚和30引脚相连。
尤佳地,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为一红外接收设备,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包括一红外遥控器和一红外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用以实现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并通过向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发送一输入继电器状态获取信号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用以接收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给出的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并将该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
较佳地,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为一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控制系统和与该控制系统相连接的被控制系统,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电路包括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该电磁继电器的各部分及其相关周边电路的连接关系具体为:
所述的低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为一低压电源输入端,该低压电源输入端分别与+10V外接电源和-10VGND相连接,且所述的-10VGND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包括一与外接三相电中的某一相+P1或-P2相连接的动触点D和一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高压输入端L-AC或N-AC相连接的静触点E;
所述的外接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还与该电磁继电器中包括的第一变压器T2的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的外界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还连接一第二二极管D23,该第二二极管D23的正极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与次级绕组输出端相连接,且该第一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还连接有+10V外接电源;
所述的+10V外接电源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八电容C65和第九电容C66连接至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该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还与一第一稳压管TL432的2引脚相连接,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2引脚还通过一第十二电阻R78与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1引脚相连接,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3引脚连接有第十三电阻R66和第十电容C68,该第十三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10V外接电源,所述的第十电容C68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十四电阻R69和第十一电容C63,所述的第十四电阻R69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63另一端也连接至+10V外接电源,该+10V外接电源还通过第十五电阻R65与一第二光耦IC15的输入端二极管正极相连接。
更佳地,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为一双开继电器或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小电流继电器。
该上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包括一电压比较单元,且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装置上电、初始化,并实时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2)所述的装置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有,则继续步骤(3);否则,继续步骤(4);
(3)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的故障状况,并根据所述的故障状况将相应的故障标志位置1,且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实时存储故障时的充电参数和故障状况,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可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当前的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4)所述的装置检测用户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具体设置,如果有,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所述的用户给出的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并根据其所获取的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否则,所述的装置根据一预先设定的默认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使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工作在相应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下。
较佳地,所述的控制器DSP模块包括一dsPIC30F5015芯片,且所述的步骤(1)中微控制器DSP模块初始化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将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充电机状态标志位置0,并将该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接高电平,且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从所述的存储器模块中获取该装置默认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且所述的默认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可由用户通过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预先设置。
较佳地,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还包括一电流/压采样模块,用以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所述的步骤(2)中的所述的装置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是否存在故障具体为:
所述的电源采样模块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通过所述的电压比较单元,将其获取的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与一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如果该电压大于所述的阈值,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正常工作;否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存在故障。
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相连接的显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状态指示灯,所述的状态指示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的故障标志位包括电池反接故障标志位、电池开路故障标志位和电池欠压故障标志位,所述的步骤(3)中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判断故障状况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通过所述的电压比较单元将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与零相比较,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小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反接,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等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开路,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大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欠压。
更佳地,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为一红外接收设备,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包括一红外遥控器和一红外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用以实现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并通过向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发送一输入继电器状态获取信号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用以接收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给出的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并将该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
且所述的步骤(3)中的用户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当前的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和故障状态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还根据所述的故障状态生成相应的故障信息,用户通过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向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发送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的指令,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并解析该指令,并向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和所述的显示模块发送指令,从所述的存储器模块中获取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信息,并将包含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闭合状态信息和所述的故障信息的显示指令发送给所述的显示模块和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用以通过所述的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闭合状态信息和所述的故障信息,以及用以通过所述的状态指示灯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采用该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由于其中改进控制策略和硬件连接,降低输入继电器线圈发热量,避免工作时发生跳火现象,提高充电可靠性,降低了对输入继电器的要求,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推广普及。同时,采用AT24C16芯片的存储器模块记录充电电流和继电器闭合状态数据,方便记录故障时的车载充电机的电流值和继电器状态,为故障排查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及其外围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及其外围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的存储器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面举出一些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其中包括一微控制器DSP模块,该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CAN通信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以及一存储器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与一连接有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车载充电机,且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CAN通信模块、存储器模块、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和输入继电器均与一辅助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用户控制模块,该用户控制模块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用以实现对该装置的控制管理,并对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进行故障检测;
所述的CAN通信模块用以实现所述的装置与外部的通讯交流;
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以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提供输入电压,控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与断开;
所述的存储器模块用以存储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
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用以设置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控制该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且用户通过该用户控制模块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
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一UC3845芯片;
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包括一AT24C16芯片;
所述的微控制器模块包括一dsPIC30F5015芯片以及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相连接的外围电路;
所述的AT24C16芯片的5、6引脚分别与所述的dsPIC30F5015的44引脚和45引脚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各引脚的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1引脚连接的第一二极管D24的正极,该第一二极管D24的负极与一第一电阻R72相连接,该第一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与一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第二电阻R75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一第一电容C81与所述的第二电阻R75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1引脚还与一第一光耦IC45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该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一第三电阻R70和一第二电容C67,且该第一光耦包括一PC817C芯片;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2引脚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3引脚通过一第六电阻与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相连接,且该3引脚还通过一第三电容C85接地,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通过并联的第四电阻R84、第五电阻R85、第六电阻R86和第七电阻R87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4引脚通过一第四电容C83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5引脚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6引脚通过一第八电阻R76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7引脚与一12.3V输入电源相连接,且所述的7引脚通过一第五电容C98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8引脚通过一第九电阻R73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且该8引脚还通过一第十电阻R67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4通过一第六电容C80接地,且所述的8引脚还通过一第十一电阻R68与该UC3845芯片的4引脚相连接,且所述的8引脚还通过一第七电容C64接地。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状态指示灯,所述的状态指示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以根据当前所述的用户控制设备的指令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且所述的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给出的故障信息显示当前对应的故障状态;
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用以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与LCD12864液晶显示器,且
所述的LCD12864液晶显示器的5引脚SDA和6引脚SCK分别与所述的dsPIC30F5015的29引脚和30引脚相连。
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为一红外接收设备,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包括一红外遥控器和一红外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用以实现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并通过向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发送一输入继电器状态获取信号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用以接收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给出的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并将该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
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为一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控制系统和与该控制系统相连接的被控制系统,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电路包括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该电磁继电器的各部分及其相关周边电路的连接关系具体为:
所述的低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为一低压电源输入端,该低压电源输入端分别与+10V外接电源和-10VGND相连接,且所述的-10VGND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包括一与外接三相电中的某一相+P1或-P2相连接的动触点D和一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高压输入端L-AC或N-AC相连接的静触点E;
所述的外接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还与该电磁继电器中包括的第一变压器T2的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的外界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还连接一第二二极管D23,该第二二极管D23的正极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与次级绕组输出端相连接,且该第一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还连接有+10V外接电源;
所述的+10V外接电源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八电容C65和第九电容C66连接至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该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还与一第一稳压管TL432的2引脚相连接,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2引脚还通过一第十二电阻R78与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1引脚相连接,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3引脚连接有第十三电阻R66和第十电容C68,该第十三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10V外接电源,所述的第十电容C68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十四电阻R69和第十一电容C63,所述的第十四电阻R69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63另一端也连接至+10V外接电源,该+10V外接电源还通过第十五电阻R65与一第二光耦IC15的输入端二极管正极相连接。
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为一双开继电器或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小电流继电器。
该上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包括一电压比较单元,且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装置上电、初始化,并实时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2)所述的装置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有,则继续步骤(3);否则,继续步骤(4);
(3)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的故障状况,并根据所述的故障状况将相应的故障标志位置1,且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实时存储故障时的充电参数和故障状况,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可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当前的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4)所述的装置检测用户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具体设置,如果有,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所述的用户给出的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并根据其所获取的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否则,所述的装置根据一预先设定的默认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使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工作在相应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下。
所述的控制器DSP模块包括一dsPIC30F5015芯片,且所述的步骤(1)中微控制器DSP模块初始化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将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充电机状态标志位置0,并将该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接高电平,且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从所述的存储器模块中获取该装置默认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且所述的默认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可由用户通过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预先设置。
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还包括一电流/压采样模块,用以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所述的步骤(2)中的所述的装置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是否存在故障具体为:
所述的电源采样模块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通过所述的电压比较单元,将其获取的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与一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如果该电压大于所述的阈值,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正常工作;否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存在故障。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相连接的显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状态指示灯,所述的状态指示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的故障标志位包括电池反接故障标志位、电池开路故障标志位和电池欠压故障标志位,所述的步骤(3)中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判断故障状况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通过所述的电压比较单元将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与零相比较,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小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反接,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等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开路,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大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欠压。
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为一红外接收设备,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包括一红外遥控器和一红外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用以实现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并通过向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发送一输入继电器状态获取信号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用以接收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给出的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并将该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
且所述的步骤(3)中的用户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当前的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和故障状态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还根据所述的故障状态生成相应的故障信息,用户通过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向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发送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的指令,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并解析该指令,并向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和所述的显示模块发送指令,从所述的存储器模块中获取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信息,并将包含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闭合状态信息和所述的故障信息的显示指令发送给所述的显示模块和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用以通过所述的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闭合状态信息和所述的故障信息,以及用以通过所述的状态指示灯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策略及装置,包括输入继电器、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微控制器DSP模块、存储器模块、状态指示灯、CAN通信模块、显示电路及辅助供电电路,其中辅助供电电路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微控制器DSP模块、存储器模块、状态指示灯、CAN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供电并与之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入端与CAN通信模块、存储器模块及显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状态指示灯、显示电路、CAN通信模块及存储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采用芯片UC3845,用以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提供稳定的输入电压,最终达到降低输入继电器线圈发热量的目的,避免工作时发生跳火现象,提高充电可靠性,降低了对输入继电器的要求。
所述存储器模块采用AT24C16芯片。
所述显示电路采用LCD12864液晶显示器。
请参阅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采用dsPIC30F5015芯片,其外围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
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在工业级温度范围内,最少擦写次数1万次,典型擦写次数10万次,且可在软件控制下自行再编程和上电复位(Power-on Reset,POR),该芯片具有上电延时定时器(Power-up Timer,PWRT)、振荡器起振定时器(Oscillator Start-upTimer,OST)和灵活的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WDT),该芯片还包括一片上低功耗RC振荡器以便可靠地工作,还有一故障保护时钟监视器,可检测时钟故障,并能切换到片上低功耗RC振荡器的可编程代码保护,在线串行编程(In-Circuit Serial ProgrammingTM,ICSPTM),可选择的功耗管理模式、休眠、空闲和备用时钟模式。
参见图2、3,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采用UC3845芯片,该芯片是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专为离线和直流至直流变换器应用而设计,为设计人员提供,只需最少外部元件就能获得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就是利用其以下特点,巧妙的进行设计达到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的目的。该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具有可微调的振荡器、能进行精确的占空比控制、温度补偿的参考、高增益误差放大。电流取样比较器和大电流图腾柱式输出,是驱动功率MOSFET的理想器件。其它的保护特性包括输入和参考欠压锁定,各有滞后、逐周电流限制、可编程输出静区时间和单个脉冲测量锁存。UC3844有16V(通)和10V(断)低压锁定门限,十分适合于离线变换器。UC3845是专为低压应用设计的,低压锁定门限为8.5V(通)和7.6V(断)。该芯片的特点有:自动前馈补偿、锁存脉宽调制,可逐周限流、内部微调的参考电压,带欠压锁定、大电流图腾柱输出、欠压锁定,带滞后、低启动和工作电流、直接与安森美半导体的SENSEFET产品接口、电流模式工作到500KHZ、输出静区时间从50%到70%可调。
UC3845的最大占空比为50%。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宽调整方式,内部有5V精密基准电压。具有完善的欠电压、过电压及过电流保护。UC3845的启动电压阀值为8.4V,关闭电压阀值为7.6V。UC3845的输入端设置了一个34V的稳压管,这可以防止高压窜入而造成对芯片的损坏。UC3845的振荡器工作频率由4引脚外接电阻R68及电容C83决定,其频率为fosc=1.72/R68×C83。UC3845的输出为图腾柱式输出,其输出平均电流为±200mA,最大峰值电流为±1A。它可以给出足够的灌电流和拉电流。±1A的峰值电流适合于驱动MOSFET场效应管,而±200mA平均电流适合于驱动双极型功率晶体管。
本发明中UC3845的2、5引脚接地;1引脚经二极管D24正极后接电阻R72然后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75与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R75的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有一个电容C81,所述UC3845的1引脚为误差放大器输出,并可用于环路补偿,并与光耦IC15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光耦IC15采用PC817C芯片,所述光耦IC15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IC15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70和电容C67,所述UC3845的8引脚为参考电压输出,它通过电阻R73与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所述UC3845的8引脚还通过电阻R67与二极管D24负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4负极经电容C80后接地,所述UC3845的8引脚还通过电阻R68与UC3845的4引脚电连接,所述UC3845的4引脚经电容C83后接地。所述UC3845的8引脚还通过电容C64接地,所述UC3845的7引脚是控制集成电路的正电源,其输入12.3V电源电连接,所述UC3845的7引脚与地之间接有滤波电容C98,所述UC3845的3引脚为电流取样输入端,其经电阻R80后与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电连接,所述UC3845的3引脚还通过电容C85接地,所述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通过并联的4个电阻R84、R85、R86和R87接地,所述UC3845的6引脚输出经电阻R76直接驱动功率MOSFET场效应管Q5的栅极,高达1.0A的峰值电流经此管脚拉和灌,输出开关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一半,进而调节触发脉冲占空比达到输入继电器稳压保护的效果。
所述输入继电器采用电磁继电器,它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工作电路可分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所述输入继电器低压控制电路的低压电源输入端分别与+10V+10V10外接电源、-10VGND电连接,所述-10VGND和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电连接;所述输入继电器高压电路的动触点D分别与外接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电连接,所述输入继电器高压电路的静触点E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高压输入端L-AC或N-AC电连接。所述输入继电器可以采用一个双开继电器,也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小电流继电器并联使用。所述外接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与变压器T2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外接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还经二极管D23的负极与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与次级绕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与+10V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10V10外接电源和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之间还接有滤波电容C65和C66,所述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还与稳压管TL432的引脚2电连接,TL432的引脚2还经过电阻R78与TL432的引脚1电连接,TL432的引脚3与IC15的输入端二极管负极电连接,所述TL432的引脚3与电阻R66的一端、电容C6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与+10V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电容C68的另一端与电容C63和电阻R6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63和电阻R69的另一端均与+10V10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10V10外接电源还经过电阻R65与IC15的输入端二极管正极电连接。
参见图2、4,存储器模块采用AT24C16芯片,AT24C16的5引脚和6引脚分别与dsPIC30F5015的44引脚和45引脚相连,当按下红外遥控器上的控制键时,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模块通过红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并通过微控制器模块把数据存储到存储器模块AT24C16芯片中,微控制器DSPIC30F5015从存储器模块AT24C16芯片中上读取包括恒压限流充电法、恒流限压充电法、三阶段充电法、脉冲间歇充电法、正负脉冲充电法等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方式选择参数,和该充电方式下的各阶段充电时间、充电电流值、充电电压值等充电参数,采用AT24C16芯片的存储器模块记录充电电流和继电器闭合状态数据,方便记录故障时的车载充电机的电流值和继电器状态,为故障排查提供可靠依据。经过AT24C16芯片后该参数被保存在AT24C16中,使得参数设置具有掉电数据保存功能。AT24C16内部有2048*8位的存储容量,即可以存储2K字节的数据。这2K字节被放在128个页内,每页存放16个字节。所以对AT24C16内部的访问需要11位地址(0-7ff)。对AT24C16访问时,按照页地址和页偏移量的方式进行访问。比如要访问第100页的第3个字节,则在发送寻址的时候,就要发送0X0643,其中页地址的高三位放在器件地址中。所以在编写程序对AT24C16第100页的第3个字节进行写数据的时候,步骤如下:
(1)发送起始信号;
(2)发送器件地址0XA6(1010 0110,1010是固定地址,011是页地址的高三位,0表示写操作);
(3)发送操作地址0X43(0100 0011,0100是页地址的低四位,0011是页地址偏移量,即第100页内的第三个字节;
(4)发送要写的数据;
(5)发送终止信号。
参见图2,显示电路采用LCD12864液晶显示器,LCD12864的5(SDA)引脚和6(SCK)引脚分别与dsPIC30F5015的29引脚和30引脚相连。通过肉眼观察液晶显示器上的数据,通过调整红外遥控器上的控制键,进而实时改变存储器模块AT24C16芯片中的数据,最终达到设置所需包括恒压限流充电法、恒流限压充电法、三阶段充电法、脉冲间歇充电法、正负脉冲充电法等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方式选择参数,和该充电方式下的各阶段充电时间、充电电流值、充电电压值等充电参数,继电器闭合状态数据,方便显示故障时的车载充电机的电流值和继电器状态,为故障排查提供可靠依据。
车载充电机上电以后,dsPIC30F5015芯片先要进行初始化,并置充电机状态标志位为0(待机状态)。然后,令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输出高电平,此时,三极管Q4导通,二极管D24的负极电压为0,UC3845的引脚1的电压为0.7V,UC3845不工作,经过UC3845的引脚8给电容C80充电一段时间后D24截止,UC3845正常工作。
UC3845的电流采样采用回路串电阻R80的方法将采样电压接至3引脚。当3引脚的采样电压小于1V时,脉宽调制器能正常工作;当3引脚的电压大于或等于1V时,电流采样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使PWM锁存器置0,输出封锁;若故障消失,下一个时钟脉冲到将使PWM锁存器自动复位,对输入直流侧电压及电池电压进行检测。
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输入电压过低,或电池电压为零或为负值,表明分别存在输入欠压、电池开路或电池反接的问题,或继电器电压不稳等错误,dsPIC30F5015芯片将相应的故障标志位置为1,并将相应的故障发送给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如果各项电压检测结果正常,则dsPIC30F5015芯片向AT24C16芯片发送自检完成信号数据并显示,等待红外遥控进行充电设置。在收到完整而正确的充电参数设置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转化为自身程序运行所需的各项参数,并等待红外遥控器的开始充电命令。当收到红外遥控器的开始充电命令后,微控制器dsPIC30F5015芯片使能PWM信号输出,开始进行充电。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或定时处理的程序(如故障处理、串行数据发送、读取温度、按时计数等)均安排在主循环中进行,通过设置多个不同计数器,定时触发相应的时间标志位,从而在主循环中完成程序的调用。这样既能保证在每个周期内对PWM占空比进行及时调整,又能按时完成其他相关的任务,进而达到稳定输出输入继电器的控制电压,达到继电器保护的作用,降低输入继电器线圈发热量,避免工作时发生跳火现象,提高充电可靠性,降低了对输入继电器的要求,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推广普及。
存储器模块包括AT24C16芯片,并通过该AT24C16芯片记录充电电流和继电器闭合状态数据,能通过单片机dsPIC30F5015读取AT24C16中存储的故障时的车载充电机的电流值和继电器状态,并显示到所述的液晶显示屏中,方便进行故障排查。
采用该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其方法,由于其中改进控制策略和硬件连接,降低输入继电器线圈发热量,避免工作时发生跳火现象,提高充电可靠性,降低了对输入继电器的要求,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推广普及。同时,采用AT24C16芯片的存储器模块记录充电电流和继电器闭合状态数据,方便记录故障时的车载充电机的电流值和继电器状态,为故障排查提供可靠依据。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1)

1.一种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包括输入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DSP模块,该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CAN通信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以及一存储器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与一连接有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车载充电机,且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CAN通信模块、存储器模块、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和输入继电器均与一辅助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用户控制模块,该用户控制模块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用以实现对该装置的控制管理,并对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进行故障检测;
所述的CAN通信模块用以实现所述的装置与外部的通讯交流;
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以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提供输入电压,控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与断开;
所述的存储器模块用以存储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
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用以设置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控制该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且用户通过该用户控制模块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一UC3845芯片;
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包括一AT24C16芯片;
所述的微控制器模块包括一dsPIC30F5015芯片以及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相连接的外围电路;
所述的AT24C16芯片的5、6引脚分别与所述的dsPIC30F5015的44引脚和45引脚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各引脚的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1引脚连接的第一二极管(D24)的正极,该第一二极管(D24)的负极与一第一电阻(R72)相连接,该第一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与一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第二电阻(R75)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一第一电容(C81)与所述的第二电阻(R75)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1引脚还与一第一光耦(IC45)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该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一第三电阻(R70)和一第二电容(C67),且该第一光耦包括一PC817C芯片;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2引脚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3引脚通过一第六电阻与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相连接,且该3引脚还通过一第三电容(C85)接地,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漏极通过并联的第四电阻(R84)、第五电阻(R85)、第六电阻(R86)和第七电阻(R87)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4引脚通过一第四电容(C83)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5引脚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6引脚通过一第八电阻(R76)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7引脚与一12.3V输入电源相连接,且所述的7引脚通过一第五电容(C98)接地;
所述的UC3845芯片的8引脚通过一第九电阻(R73)与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相连接,且该8引脚还通过一第十电阻(R67)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4)通过一第六电容(C80)接地,且所述的8引脚还通过一第十一电阻(R68)与该UC3845芯片的4引脚相连接,且所述的8引脚还通过一第七电容(C64)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状态指示灯,所述的状态指示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以根据当前所述的用户控制设备的指令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且所述的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给出的故障信息显示当前对应的故障状态;
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用以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与LCD12864液晶显示器,且
所述的LCD12864液晶显示器的5引脚(SDA)和6引脚(SCK)分别与所述的dsPIC30F5015的29引脚和30引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为一红外接收设备,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包括一红外遥控器和一红外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用以实现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并通过向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发送一输入继电器状态获取信号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用以接收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给出的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并将该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为一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控制系统和与该控制系统相连接的被控制系统,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电路包括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该电磁继电器的各部分及其相关周边电路的连接关系具体为:
所述的低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为一低压电源输入端,该低压电源输入端分别与+10V外接电源和-10VGND相连接,且所述的-10VGND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包括一与外接三相电中的某一相+P1或-P2相连接的动触点D和一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高压输入端L-AC或N-AC相连接的静触点E;
所述的外接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还与该电磁继电器中包括的第一变压器(T2)的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的外界三相电的某一相+P1或-P2还连接一第二二极管(D23),该第二二极管(D23)的正极与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与次级绕组输出端相连接,且该第一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输出端还连接有+10V外接电源;
所述的+10V外接电源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八电容(C65)和第九电容(C66)连接至所述的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该第一MOSFET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还与一第一稳压管(TL432)的2引脚相连接,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2引脚还通过一第十二电阻(R78)与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1引脚相连接,该第一稳压管(TL432)的3引脚连接有第十三电阻(R66)和第十电容(C68),该第十三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10V外接电源,所述的第十电容(C68)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十四电阻(R69)和第十一电容(C63),所述的第十四电阻(R69)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63)另一端也连接至+10V外接电源,该+10V外接电源还通过第十五电阻(R65)与一第二光耦(IC15)的输入端二极管正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为一双开继电器或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小电流继电器。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包括一电压比较单元,且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装置上电、初始化,并实时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2)所述的装置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有,则继续步骤(3);否则,继续步骤(4);
(3)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的故障状况,并根据所述的故障状况将相应的故障标志位置1,且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实时存储故障时的充电参数和故障状况,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可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当前的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4)所述的装置检测用户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具体设置,如果有,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所述的用户给出的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并根据其所获取的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否则,所述的装置根据一预先设定的默认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使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工作在相应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DSP模块包括一dsPIC30F5015芯片,且所述的步骤(1)中微控制器DSP模块初始化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将所述的dsPIC30F5015芯片的充电机状态标志位置0,并将该dsPIC30F5015芯片的49引脚接高电平,且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从所述的存储器模块中获取该装置默认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且所述的默认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可由用户通过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预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控制模块还包括一电流/压采样模块,用以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所述的步骤(2)中的所述的装置根据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判断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是否存在故障具体为:
所述的电源采样模块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通过所述的电压比较单元,将其获取的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与一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如果该电压大于所述的阈值,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正常工作;否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存在故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相连接的显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状态指示灯,所述的状态指示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的故障标志位包括电池反接故障标志位、电池开路故障标志位和电池欠压故障标志位,所述的步骤(3)中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判断故障状况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通过所述的电压比较单元将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与零相比较,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小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反接,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等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开路,如果所述的输入继电器输入的电压大于零,则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故障状态为电池欠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用户控制模块为一红外接收设备,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包括一红外遥控器和一红外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用以实现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式和充电参数进行设置,并通过向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发送一输入继电器状态获取信号获取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所述的红外接收设备用以接收所述的红外遥控器给出的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并将该充电参数设置信号发送给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
且所述的步骤(3)中的用户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当前的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以及其闭合状态信息和故障状态具体为:
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还根据所述的故障状态生成相应的故障信息,用户通过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向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发送获取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的指令,所述的微控制器DSP模块获取并解析该指令,并向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和所述的显示模块发送指令,从所述的存储器模块中获取故障时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信息,并将包含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闭合状态信息和所述的故障信息的显示指令发送给所述的显示模块和所述的状态指示灯,用以通过所述的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中输入的电压、电流、闭合状态信息和所述的故障信息,以及用以通过所述的状态指示灯显示当前所述的输入继电器的闭合状态。
CN201611184081.0A 2016-12-20 2016-12-20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712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4081.0A CN106712173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4081.0A CN106712173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2173A true CN106712173A (zh) 2017-05-24
CN106712173B CN106712173B (zh) 2019-10-15

Family

ID=5893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4081.0A Active CN106712173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217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171A (zh) * 2018-09-12 2019-01-11 苏州东安岩芯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线圈开路故障检测电路
CN109409543A (zh) * 2018-11-06 2019-03-01 赵伊苓 设备实时信息管理系统
CN112477601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黑匣子系统和控制方法
TWI745228B (zh) * 2021-02-01 2021-11-01 低碳動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超級電容模組化供電救援裝置及遠端控制方法
CN115723576A (zh) * 2022-12-09 2023-03-0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低压电源的亏电保护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50275U (zh) * 2011-01-04 2011-11-23 常州丰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203883535U (zh) * 2014-06-11 2014-10-15 湖北一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模块化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
US20150326050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scheduled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50275U (zh) * 2011-01-04 2011-11-23 常州丰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US20150326050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scheduled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
CN203883535U (zh) * 2014-06-11 2014-10-15 湖北一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模块化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171A (zh) * 2018-09-12 2019-01-11 苏州东安岩芯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线圈开路故障检测电路
CN109409543A (zh) * 2018-11-06 2019-03-01 赵伊苓 设备实时信息管理系统
CN112477601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黑匣子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477601B (zh) * 2020-11-24 2022-06-10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黑匣子系统和控制方法
TWI745228B (zh) * 2021-02-01 2021-11-01 低碳動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超級電容模組化供電救援裝置及遠端控制方法
CN115723576A (zh) * 2022-12-09 2023-03-0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低压电源的亏电保护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2173B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2173B (zh) 电动车辆车载充电机输入继电器保护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944392B (zh) 用于在同步回扫转换器中使用的次级控制器
US20170070082A1 (en) Receiving circuit for 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CN113165524B (zh) 车载低压电池充电电路及电动汽车
CN105984400A (zh) 一种车载电源开关装置
CN207732497U (zh) 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掉电保存电路
CN108072784A (zh) 一种基于单次脉冲检测与控制的配电线路残压检测电路
CN109840006A (zh) 主控芯片供电装置
CN106787739A (zh) 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CN109756215A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器及可切换方法
CN205213121U (zh) 控制电路、led驱动芯片及led恒流驱动控制电路
CN205249037U (zh) 开关三极管的自供电电路、led驱动模块及集成电路
CN205622245U (zh) 一种高可靠性输电线路感应取能电源
CN207926553U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器
CN102734541B (zh) 一种高磁势起动低磁势保持的电磁阀控制模块
CN205750527U (zh) 自动通电控制装置与系统
CN201233526Y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打嗝式待机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4836671U (zh) 一种多功能调光驱动电路
CN111538268B (zh) 单火取电智能开关、无线控制装置与供电控制系统
CN204065732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遥控开关
CN203206112U (zh) 一种车用电压稳定电路
CN205059485U (zh) 用于电动汽车控制器的休眠控制电路和电动汽车控制器
CN208835810U (zh) 一种移动电源快充电路
CN105407608A (zh) 控制电路、led恒流驱动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43867U (zh) 用于电动车的自锁保护转换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