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9178A -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9178A
CN106709178A CN201611190559.0A CN201611190559A CN106709178A CN 106709178 A CN106709178 A CN 106709178A CN 201611190559 A CN201611190559 A CN 201611190559A CN 106709178 A CN106709178 A CN 106709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energy
inscape
inpu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05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09178B (zh
Inventor
常雨芳
黄文聪
刘铭玺
施阳
王豪
张力
谢昊
刘光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11905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9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9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9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09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91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为矩阵传函法,即针对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特性,采用矩阵传函法建立描述该系统能量转换与能量流动关系的数学模型。矩阵传函法包含了描述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构成要素的效率矩阵、描述系统内部能量分配的派遣矩阵、描述系统需求与能源供应之间能量流动特征的转换矩阵。根据系统中每个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可以建立其效率矩阵,效率矩阵代表了系统构成要素内部的能量转换关系;然后可以采用派遣矩阵建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最后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可以用转换矩阵描述。本发明适用于各类能源系统的建模,简洁高效、易于实现、易于扩展。

Description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美国能源管理部门的统计,许多国家的建筑能源消耗约占总能源消耗的40%,温室气体排放约占30%。尤其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能源消耗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引起了一系列与建筑相关的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解决这一系列与建筑能源消耗有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国内外关于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结构设计、操作策略和系统评价准则研究等方面。
传统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由发电机组、热回收单元、吸收式制冷机、加热单元、辅助锅炉组成。发电机组产生的电用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热回收单元回收发电机组产生的废热并为用户的冷和热需求提供热能;吸收式制冷机将热回收单元回收的热转化为冷能提供给用户;加热单元将热回收单元回收的热转化为热能提供给用户。当系统所提供的热能不够时,辅助锅炉作为备用设备提供热能。
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结构设计主要是在传统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一些设备用于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量调节的灵活性。例如,系统增加电制冷机以调节系统利用电能和热能的灵活性;系统增加光伏发电单元和光热单元以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系统增加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将系统多余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当系统的结构确定后,操作策略设计是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设计第二个要考虑的要素。最主要的两种操作策略为:电跟随操作策略和热跟随操作策略。电跟随操作策略首先满足用电需求,若系统产生的热不能满足热需求,消耗燃料的辅助锅炉开始工作;热跟随操作策略首先满足热负荷需求,若系统产生的电不能满足电需求,则从电网买电。这两种操作策略都一定程度上有能源的浪费,因为系统中可能会有多余的热或多余的电产生。因此,系统结构和操作策略都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进,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对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评价准则进行研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能源和环境分析是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综合评价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已查阅的文献中,一次能源节约和碳排放节约是常被用来评估系统优劣的指标。此外,全生命周期评价准则也是一些研究者们常常考虑到的评价准则。
对于传统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当系统产生的电和热正好与用户的电、热需求相等,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将具有最大的能源效率。然而,由于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这种理想的状况很少出现。能源供应与能源需求总是不平衡。当能源供应超过能源需求,情况变得复杂。若系统产生的电能超过了用户的电能需求,多余的电能可以被存储起来,或被售回电网,或被转化为热能供用户使用。若系统产生的热能超过了用户的热需求,多余的热能可以被存储起来,或者被转化为电能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因此,本发明在系统结构中增加了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将系统中多余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让用户使用。
随着传统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这一类复杂能源系统的建模成为了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之一。传统的建模方法,通常以枚举的形式罗列出能源系统供需关系可能会出现的若干种状况,每一种状况建立一类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分类多且缺乏标准的统一的结构形式,让此类能源系统的分析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建模方法,能准确对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进行建模,对能源系统的能源输入和用户需求之间的能量转化及流动关系进行描述,对能源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进行描述,对能源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能量的分配和流动关系进行描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矩阵传函法对复杂能源系统建立反映其每个构成要素、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系统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能量转换和流动关系的数学模型,所述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系统中每个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其效率矩阵,效率矩阵代表系统每个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
(2)建立系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数学模型,采用派遣矩阵进行描述;
(3)建立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数学模型,通过转换矩阵描述;
(4))由系统效率矩阵、派遣矩阵、转换矩阵构成的描述系统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系统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能量转换和流动关系的建模方法,即为矩阵传函法。
进一步地,步骤(1)具体是:系统中每个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可以用效率矩阵来进行描述,假设第m个构成要素的输入为Vi m,输出为则第m个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可以描述为:其中Hm就是第m个构成要素的效率矩阵;按照此方法,依次写出带有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每个构成要素的效率矩阵,效率矩阵表示了每个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
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是: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是流动的,尤其是在各个能源分支点,能源分派特性尤为明显,假设整个系统中能源分支点的能源分派因子为αi,i为分支点的分支数,则在一个能源分支点∑αi=1;依次写出系统每个构成要素的输入变量表达式,并将能源分派因子代入到该输入变量表达式中,然后将表达式写成矩阵形式Vi m=TmVi,Tm就是第m个构成要素的派遣矩阵,派遣矩阵反映了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是:系统可以看成多输入多输出模型,转换矩阵描述了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代表了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列写系统输出变量的表达式,该表达式包含了系统的分派因子、系统输入变量、系统构成要素的效能因子,并将系统输入输出变量均写成矩阵形式Vo=GVi,G即为系统的转换矩阵。
近一步地,所述建模方法适用于由发电机组、辅助锅炉、热回收单元、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电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和加热单元这7个构成要素组成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矩阵传函法针对复杂能源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特性,以效率矩阵形式表示系统各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以派遣矩阵形式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以转换矩阵形式表示整个系统的效率和能量流动关系,矩阵传函法具有全面描述系统的特性。
(2)当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个数变化时,只需要改变效率矩阵、派遣矩阵和转换矩阵的阶数,系统建模方法不变,矩阵传函法具有易扩展性。
(3)矩阵传函法不仅可以反映系统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反映系统内部能量的转换和流动关系,采用矩阵形式来描述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清晰,易于理解的特性。
(4)以矩阵传函形式对系统进行建模,有利于对能源系统进行后续的分析、优化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结构图。
图2是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发电机组;2.辅助锅炉;3.热回收单元;4.有机朗肯循环装置;5.电制冷机;6.吸收式制冷机;7.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这一类复杂能源系统当作能源输入与用户需求的中间环节,采用矩阵传函方法描述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以及系统能源输入与用户需求输出之间的能量转换和能量流动关系。由于复杂能源系统的能源输入形式有多种,用户需求也有多种形式,因此,对这一类能源系统的建模将采用矩阵形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是:采用矩阵传函法对复杂能源系统建立反映其内部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系统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能量转换和流动关系的数学模型,具体是:
(1)根据系统中每一个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可以建立其效率矩阵,效率矩阵代表了系统构成要素内部的能量转换关系。
(2)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可以采用派遣矩阵进行描述。
(3)整个系统的效率和能量流动关系,通过转换矩阵描述。
(4)采用效率矩阵、派遣矩阵、与转换矩阵对系统进行建模的方法就是矩阵传函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了包括发电机组1、辅助锅炉2、热回收单元3、有机朗肯循环装置4、电制冷机5、吸收式制冷机6、加热单元7组成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结构形式,对该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进行建模。
图2为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形式。
根据图1所示的带有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结构可知,系统在传统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机朗肯循环装置,该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产生的多余的热,将多余的热转化为电,供用户使用。根据图2所示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结构,可以发现这种能源系统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特征,难以对其进行精确建模。针对此类复杂能源系统建模困难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建模过程可以详细描述如下:
(1)冷热电联供复杂微网系统中的每一个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可以用效率矩阵来进行描述,假设第m个构成要素的输入为Vi m,输出为则第m个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可以描述为:其中Hm就是第m个构成要素的效率矩阵。按照此方法,可以依次写出带有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7个构成要素的效率矩阵。效率矩阵表示了各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
(2)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是流动的,尤其是在各个能源分支点,能源分派特性尤为明显。假设整个系统中能源分支点的能源分派因子为αi(i为分支点的分支数),则在一个能源分支点∑αi=1。依次写出系统每个构成要素的输入变量表达式,并将能源分派因子代入到该输入变量表达式中,然后将表达式写成矩阵形式Vi m=TmVi,Tm就是第m个构成要素的派遣矩阵。派遣矩阵反映了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3)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可以看成如图2所示的多输入多输出模型。转换矩阵描述了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代表了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列写系统输出变量的表达式,该表达式包含了系统的分派因子、系统输入变量、系统构成要素的效能因子等,并将系统输入输出变量均写成矩阵形式Vo=GVi,G即为系统的转换矩阵。
(4)由系统效率矩阵、派遣矩阵、转换矩阵构成的描述系统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系统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能量转换和流动关系的建模方法,我们称之为矩阵传函法。
(5)当系统的输入变量有变化时,如系统增加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形式时,矩阵传函法依然可以全面而准确地描述系统。
矩阵传函法具有全面描述系统、易扩展、结构简单清晰、易于理解、易于后续分析系统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矩阵传函建模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描述出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而且还可以详细地描述出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以及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能量的分配、流动关系。矩阵传函法除了可以详细而准确地描述能源系统之外,还具有简洁高效、易于理解、易于实现、易于扩展、便于对系统进行后续分析等特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价值。

Claims (5)

1.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矩阵传函法对复杂能源系统建立反映其每个构成要素、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系统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能量转换和流动关系的数学模型,所述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系统中每个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其效率矩阵,效率矩阵代表系统每个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
(2)建立系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数学模型,采用派遣矩阵进行描述;
(3)建立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数学模型,通过转换矩阵描述;
(4))由系统效率矩阵、派遣矩阵、转换矩阵构成的描述系统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系统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能量转换和流动关系的建模方法,即为矩阵传函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是:系统中每个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可以用效率矩阵来进行描述,假设第m个构成要素的输入为Vi m,输出为则第m个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可以描述为:其中Hm就是第m个构成要素的效率矩阵;按照此方法,依次写出带有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每个构成要素的效率矩阵,效率矩阵表示了每个构成要素的能量转换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是: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是流动的,尤其是在各个能源分支点,能源分派特性尤为明显,假设整个系统中能源分支点的能源分派因子为αi,i为分支点的分支数,则在一个能源分支点∑αi=1;依次写出系统每个构成要素的输入变量表达式,并将能源分派因子代入到该输入变量表达式中,然后将表达式写成矩阵形式Vi m=TmVi,Tm就是第m个构成要素的派遣矩阵,派遣矩阵反映了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是:系统可以看成多输入多输出模型,转换矩阵描述了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代表了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列写系统输出变量的表达式,该表达式包含了系统的分派因子、系统输入变量、系统构成要素的效能因子,并将系统输入输出变量均写成矩阵形式Vo=GVi,G即为系统的转换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适用于由发电机组(1)、辅助锅炉(2)、热回收单元(3)、有机朗肯循环装置(4)、电制冷机(5)、吸收式制冷机(6)和加热单元(7)这7个构成要素组成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
CN201611190559.0A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09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0559.0A CN106709178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0559.0A CN106709178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9178A true CN106709178A (zh) 2017-05-24
CN106709178B CN106709178B (zh) 2020-06-30

Family

ID=58938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055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09178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917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769A (zh) * 2018-04-25 2018-11-0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与三联供结合的供热系统
CN110837940A (zh) * 2018-08-15 2020-02-25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站资源流动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3744079A (zh) * 2021-07-27 2021-12-03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优化运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3629A (zh) * 2011-09-19 2012-03-2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冗余型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优化方法
CN103775211A (zh) * 2014-01-21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主动调控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US20140200868A1 (en) * 2013-01-16 2014-07-17 Siemens Corporation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relaxation of a class of energy management models
CN105652665A (zh) * 2016-03-03 2016-06-08 东南大学 一种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5869075A (zh) * 2016-04-19 2016-08-17 东南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微型能源网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3629A (zh) * 2011-09-19 2012-03-2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冗余型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优化方法
US20140200868A1 (en) * 2013-01-16 2014-07-17 Siemens Corporation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relaxation of a class of energy management models
CN103775211A (zh) * 2014-01-21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主动调控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5652665A (zh) * 2016-03-03 2016-06-08 东南大学 一种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5869075A (zh) * 2016-04-19 2016-08-17 东南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微型能源网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青山等: ""基于 Hessian 内点法的微型能源网日前冷热电联供经济优化调度"", 《电网技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769A (zh) * 2018-04-25 2018-11-0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与三联供结合的供热系统
CN110837940A (zh) * 2018-08-15 2020-02-25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站资源流动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0837940B (zh) * 2018-08-15 2023-01-10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站资源流动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3744079A (zh) * 2021-07-27 2021-12-03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优化运行方法
CN113744079B (zh) * 2021-07-27 2023-10-17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优化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9178B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7594A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11969603B (zh) 一种微能源网系统及其协同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CN108229025A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08631343A (zh) 一种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优化调度方法
WO2019205561A1 (zh) 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cchp微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105160159A (zh) 一种多能源技术量化筛选方法
CN108487994A (zh) 一种微能源网复合储能系统
CN110826815A (zh) 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07358345A (zh) 计及需求侧管理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CN109345012A (zh)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的园区能源互联网运行优化方法
CN105305472B (zh) 一种基于多能源协同供能的变电站容量优化方法
CN110932317A (zh) 一种本质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9993345B (zh) 一种面向园区的孤岛运行多能互补系统动态经济调度方法
CN106709178A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建模方法
CN108008629A (zh) 一种多种能源互补利用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CN111709638B (zh) 基于图论和等效电法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0163415A (zh) 一种变工况特性下的多能流系统多目标模糊协同优化方法
CN104457023B (zh) 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09255487A (zh) 一种基于标准化矩阵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CN108960564A (zh) 基于集中式建模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配电系统调度方法
CN208012153U (zh) 一种热电比灵活可控的新型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0516863A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双层优化方法
Kang et al. Performance and benefits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 in cooling dominated regions: a case study
CN113822598A (zh) 一种考虑能量流动环节的综合能源系统能效分析方法与系统
Chen et al. A multi-energy microgrid modelling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exergy the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