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3310A -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3310A
CN106693310A CN201611166227.9A CN201611166227A CN106693310A CN 106693310 A CN106693310 A CN 106693310A CN 201611166227 A CN201611166227 A CN 201611166227A CN 106693310 A CN106693310 A CN 106693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free hand
head plate
yoga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6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93310B (zh
Inventor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11662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3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3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3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93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33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6/00Exercis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1/00 - A63B2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02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posture
    • A63B2208/0276Standing on the he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包括头部板体、身体部板体、纵向杆、横向杆以及横向杆上所铰接的两个可锁在一起的半环形弯曲杆;还包括连接于头部板体和纵向杆之间的电动推杆;头部板体上分别设有头部支撑区、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振动器;头部板体上还设有声音报警器和声音检测传感器,头部板体内设有电源模块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还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心率测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以及控制开关;电源模块与电源开关电连接。本发明能够辅助初学者安全的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并且能够在练习过程中随时监测初学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如发生异常则及时帮助初学者恢复到初始姿势。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背景技术
“头倒立姿势”被喻为"瑜伽姿势之王",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包括如下步骤/方法:
1、曲膝跪坐着,双膝并拢。双手置前,十指交叉紧扣(见图1a),手肘打开与肩膊同宽,使手臂和紧扣的双手形成一个“三角形”,牢牢固定在地上。
2、将头置在"三角形"内。头顶中心位置着地(见图1b),后脑贴着手心,眼睛能直线望向双脚后面的事物(过多看见自己的上半身,或过多看见地上,均表示不是把头顶中心放在地上)。其后,以手心包着头,慢慢蹬直膝盖,并提高臀部。
3、将双脚完全蹬直,只以脚尖点地。双脚向自己的头部慢慢移近,直到躯干和腰相对于地面成垂直状态(见图1c)。
4、牢牢固定头部和手肘。收紧腹部肌肉,同时把臀部向后推。呼气,慢慢将双脚抬起直至大腿成水平状态,膝盖弯着,收紧大腿肌肉,双脚并拢(见图1d)。这时身体的所有重量应由三个部分用力支撑在地上:头顶中心的位置,以及双手肘(初学者应把20%身体重量放在头顶,80%身体重量放在手肘。日后慢慢增加至头顶及手肘各支撑身体重量的50%。先停留在这个动作最少20秒,保持自然呼吸,若能轻松完成,才继续进行以下步骤)。
5、吸气,慢慢蹬直双脚,脚趾往上抬。继续收紧腹部和大腿肌肉,双脚并拢向上伸展,使整个身体都成一条垂直线。身体不要左右或前后倾斜。初学者保持这个姿势1分钟,然后慢慢增加至3至5分钟或以上。期间保持自然呼吸,脸部肌肉尽量放松,然后轻轻倒序回到步骤1。
头倒立姿势具有诸多益处:如将血液送往头部,消除疲劳,活化脑细胞,令头脑清晰;活化脑下垂体、松果体及甲状腺等,增加血液内的血红素,强化全身机能;增强记忆力及集中力;改善失眠及头痛;帮助消化,治疗便秘;身体倒转时心脏得以休息,减轻心悸情况;身体倒转过来可以防止内脏下垂;减低患感冒、咳嗽和扁桃腺炎的机会;增强自信;强化手臂、肩膊、腹部及背部,对练习"后仰式"(Backbends)有帮助。因此很多人对它趋之若鹜,欲一试而后快;但更多人对它敬而远之,害怕跌下,就是怕伤了筋骨,尤其对于刚开始练瑜伽的新手来说,做该动作前一定要谨慎,尤其是需要科学的练习方法,否则很容易受伤,而对于患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应避免做"头倒立式"。
对于初学者在练习头倒立姿势时如何轻松的完成以上步骤,并且能够避免姿势不正确所引起的伤害或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如何及时发现血压或心率发生异常,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本技术领域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初学者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时遇到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能够辅助初学者安全的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并且能够在练习过程中随时监测初学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如发生异常则及时帮助初学者恢复到初始姿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包括相互连为一体的头部板体和身体部板体,所述头部板体的左端与纵向杆的下端铰接,纵向杆的上端固定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右端与两个半环形弯曲杆的左端分别铰接,其中一个半环形弯曲杆的右端设有锁舌,另一个半环形弯曲杆的右端设有匹配所述锁舌的锁槽;所述头部板体的左端还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座下端铰接于头部板体上,电动推杆的推杆头与纵向杆的侧壁相铰接;所述头部板体上分别设有头部支撑区、以及环绕所述头部支撑区左半部分的双臂支撑区,所述头部支撑区和双臂支撑区上分别设有护垫,所述双臂支撑区包括分布于头部支撑区两侧的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所述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位于护垫下方分别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和一振动器;所述头部板体上还设有声音报警器以及声音检测传感器,所述头部板体内设有电源模块以及微处理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以及电动推杆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推杆控制器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声音报警器、声音检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振动器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还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心率测量传感器以及血压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还电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模块与设于头部板体上的电源开关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身体部板体的中部还设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下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开设在身体部板体上的横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固定移动座与横向滑槽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
较佳地,所述移动座的左侧边上还设有用于脚尖紧蹬的凹槽。
较佳地,所述横向滑槽的左侧还设有沿横向排布的若干道防滑纹。
较佳地,所述纵向杆包括互相套接在一起的下纵向杆和上纵向杆,所述下纵向杆和上纵向杆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螺栓。
较佳地,所述横向杆包括互相套接在一起的左横向杆和右横向杆,所述左横向杆和右横向杆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第二调节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在练习时打开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给系统通电,练习者通过发出声音,使得声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声音,从而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只要接收到声音检测传感器传递来的声音检测信号,便控制电动推杆收缩,从而带动纵向杆和横向杆向下运动,当运动到设定的低位时便停止运动,此时关闭控制微处理器的控制开关,随后练习者将两个半环形弯曲杆环绕锁定到自己的腰部,做好头倒立姿势前的准备姿势后,打开控制开关,此时微处理器按控制开关开启后预先设定的方式开始控制电动推杆逐渐推升,从而使得纵向杆和横向杆带动半环形弯曲杆向上升起,在此过程中练习者也会逐渐自主的根据瑜伽头倒立姿势的步骤进行头倒立练习,直至微处理器控制纵向杆、横向杆以及半环形弯曲杆达到设定的最终位置,此时在环形弯曲杆的辅助下练习者便成功的完成了头倒立姿势的整套过程步骤。
练习者在头倒立保持的过程中,双臂对身体的支撑应该保持平衡,即:手臂对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的压力应该相近,如果二者压力相差较大,则可能是身体处于向左或向右偏移的状态或者是其它不标准的姿势,而当微处理器接收到的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内的两个压力传感器二者压力差超过设定的差值范围时,微处理器便会控制双臂支撑区的受压较小的区域的振动器振动,从而提示练习者调整姿势以保持其双臂受力均衡。在练习头倒立姿势的过程中,通过心率测量传感器以及血压传感器随时对练习者进行心率和血压的检测,如出现超出设定范围的异常,微处理器便会控制声音报警器进行报警,进而该报警声便会被声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与上述原理相同,声音检测传感器将声音检测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便会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将练习者放下来至初始练习状态,同时声音报警器还能够及时提醒教练或者周围人员注意该练习者是否身体异常。当在头倒立的过程中,练习者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时,只要主动发出声音即可被声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微处理器便会执行同样的命令,将练习者放下来至初始练习状态。因此,本发明能够辅助初学者安全的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并且能够在练习过程中随时监测初学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如发生异常则及时帮助初学者恢复到初始姿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步骤1-4中头倒立姿势中人体动作的典型姿势;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系统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头部板体;2、身体部板体;3、纵向杆;4、横向杆;5、电动推杆;6、双臂支撑区;7、头部支撑区;8、半环形弯曲杆;9、移动座;10、横向滑槽;11、凹槽;12、微处理器;13、心率测量传感器;14、血压传感器;15、声音报警器;16、声音检测传感器;17、电源开关;18、振动器;19、压力传感器;20、第二调节螺栓;21、第一调节螺栓;22、防滑纹;23、信号线;3-1、下纵向杆;3-2、上纵向杆;4-1、左横向杆;4-2、右横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见图2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包括相互连为一体的头部板体1和身体部板体2,该两个板体可以是塑料板、铝合金板、碳纤维板或者玻璃钢板,只要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即可;所述头部板体1的左端与纵向杆3的下端铰接,纵向杆3的上端固定有横向杆4,所述横向杆4的右端与两个半环形弯曲杆8的左端分别铰接,所有交接连接部分可以通过交接接头进行交接,例如合页等,其中一个半环形弯曲杆8的右端设有锁舌,另一个半环形弯曲杆8的右端设有匹配所述锁舌的锁槽,锁舌和锁槽相扣后,两个半环形弯曲杆形成圆环结构;所述头部板体1的左端还设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推杆座下端铰接于头部板体1上,电动推杆5的推杆头与纵向杆3的侧壁相铰接;所述头部板体1上分别设有头部支撑区7、以及环绕所述头部支撑区7左半部分的双臂支撑区6,所述头部支撑区7和双臂支撑区6上分别设有护垫,所述双臂支撑区6包括分布于头部支撑区7两侧的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所述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位于护垫下方分别设有一压力传感器19和一振动器18;所述头部板体1上还设有声音报警器15以及声音检测传感器16,所述头部板体1内设有电源模块以及微处理器12;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12以及电动推杆5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通过推杆控制器与微处理器12信号连接,在微处理器和推杆控制器的配合作用下可以使电动推杆的运行达到所要求的推升和缩回速度,从而适应联系着的练习时身体的伸展速度;所述微处理器12分别与声音报警器15、声音检测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9以及振动器18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2还通过信号线23连接有心率测量传感器13以及血压传感器14,所述微处理器12还电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模块与设于头部板体1上的电源开关17电连接。上述心率测量传感器为指夹式心率测量传感器(arduino nano V3.0ATMEGA328P)具体使用方法是把病人的食指放入指夹中,通过光电心率脉搏测量心率脉搏;所述血压传感器具体是型号为HKB-08B的血压测量模块,是通过USB接口连接的臂式血压测量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为STM32系列微控制器、51单片机系列或者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身体部板体2的中部还设有移动座9,移动座9的下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开设在身体部板体2上的横向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9上设有固定移动座9与横向滑槽10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通过移动座的结构可以调整距离,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练习者。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9的左侧边上还设有用于脚尖紧蹬的凹槽11。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滑槽10的左侧还设有沿横向排布的若干道防滑纹22。防滑纹起到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伸直腿部向前移动双脚的时候避免打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杆3包括互相套接在一起的下纵向杆3-1和上纵向杆3-2,所述下纵向杆3-1和上纵向杆3-2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螺栓2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可以调节纵向杆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练习者。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杆4包括互相套接在一起的左横向杆4-1和右横向杆4-2,所述左横向杆4-1和右横向杆4-2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第二调节螺栓20,其作用同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包括头部板体、身体部板体、纵向杆、横向杆以及横向杆上所铰接的两个可锁在一起的半环形弯曲杆;还包括连接于头部板体和纵向杆之间的电动推杆;头部板体上分别设有头部支撑区以及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振动器;头部板体上还设有声音报警器以及声音检测传感器,头部板体内设有电源模块以及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以及电动推杆电连接,电动推杆通过推杆控制器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声音报警器、声音检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振动器信号连接;微处理器还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心率测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以及控制开关;电源模块与电源开关电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给系统通电,练习者通过发出声音,使得声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声音,从而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只要接收到声音检测传感器传递来的声音检测信号,便控制电动推杆收缩,从而带动纵向杆和横向杆向下运动,当运动到设定的低位时便停止运动,此时关闭控制微处理器的控制开关,随后练习者将两个半环形弯曲杆环绕锁定到自己的腰部,做好头倒立姿势前的准备姿势后,打开控制开关,此时微处理器按控制开关开启后预先设定的方式开始控制电动推杆逐渐推升,从而使得纵向杆和横向杆带动半环形弯曲杆向上升起,在此过程中练习者也会逐渐自主的根据瑜伽头倒立姿势的步骤进行头倒立练习,直至微处理器控制纵向杆、横向杆以及半环形弯曲杆达到设定的最终位置,此时在环形弯曲杆的辅助下练习者便成功的完成了头倒立姿势的整套过程步骤。
练习者在头倒立保持的过程中,双臂对身体的支撑应该保持平衡,即:手臂对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的压力应该相近,如果二者压力相差较大,则可能是身体处于向左或向右偏移的状态或者是其它不标准的姿势,而当微处理器接收到的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内的两个压力传感器二者压力差超过设定的差值范围时,微处理器便会控制双臂支撑区的受压较小的区域的振动器振动,从而提示练习者调整姿势以保持其双臂受力均衡。在练习头倒立姿势的过程中,通过心率测量传感器以及血压传感器随时对练习者进行心率和血压的检测,如出现超出设定范围的异常,微处理器便会控制声音报警器进行报警,进而该报警声便会被声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与上述原理相同,声音检测传感器将声音检测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便会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将练习者放下来至初始练习状态,同时声音报警器还能够及时提醒教练或者周围人员注意该练习者是否身体异常。当在头倒立的过程中,练习者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时,只要主动发出声音即可被声音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微处理器便会执行同样的命令,将练习者放下来至初始练习状态。因此,本发明能够辅助初学者安全的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并且能够在练习过程中随时监测初学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如发生异常则及时帮助初学者恢复到初始姿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包括相互连为一体的头部板体(1)和身体部板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板体(1)的左端与纵向杆(3)的下端铰接,纵向杆(3)的上端固定有横向杆(4),所述横向杆(4)的右端与两个半环形弯曲杆(8)的左端分别铰接,其中一个半环形弯曲杆(8)的右端设有锁舌,另一个半环形弯曲杆(8)的右端设有匹配所述锁舌的锁槽;所述头部板体(1)的左端还设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推杆座下端铰接于头部板体(1)上,电动推杆(5)的推杆头与纵向杆(3)的侧壁相铰接;所述头部板体(1)上分别设有头部支撑区(7)、以及环绕所述头部支撑区(7)左半部分的双臂支撑区(6),所述头部支撑区(7)和双臂支撑区(6)上分别设有护垫,所述双臂支撑区(6)包括分布于头部支撑区(7)两侧的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所述左臂支撑区和右臂支撑区位于护垫下方分别设有一压力传感器(19)和一振动器(18);所述头部板体(1)上还设有声音报警器(15)以及声音检测传感器(16),所述头部板体(1)内设有电源模块以及微处理器(12);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12)以及电动推杆(5)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通过推杆控制器与微处理器(12)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2)分别与声音报警器(15)、声音检测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9)以及振动器(18)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2)还通过信号线(23)连接有心率测量传感器(13)以及血压传感器(14),所述微处理器(12)还电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模块与设于头部板体(1)上的电源开关(17)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板体(2)的中部还设有移动座(9),移动座(9)的下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开设在身体部板体(2)上的横向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9)上设有固定移动座(9)与横向滑槽(10)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9)的左侧边上还设有用于脚尖紧蹬的凹槽(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槽(10)的左侧还设有沿横向排布的若干道防滑纹(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杆(3)包括互相套接在一起的下纵向杆(3-1)和上纵向杆(3-2),所述下纵向杆(3-1)和上纵向杆(3-2)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螺栓(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4)包括互相套接在一起的左横向杆(4-1)和右横向杆(4-2),所述左横向杆(4-1)和右横向杆(4-2)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第二调节螺栓(20)。
CN201611166227.9A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93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6227.9A CN106693310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6227.9A CN106693310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3310A true CN106693310A (zh) 2017-05-24
CN106693310B CN106693310B (zh) 2019-01-01

Family

ID=58937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622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93310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33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5097A (zh) * 2018-06-11 2018-11-30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CN114392537A (zh) * 2022-02-09 2022-04-26 桂林旅游学院 武术训练用头鼎练习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4299Y (zh) * 1993-08-07 1994-05-11 庄赖溪 瑜伽倒立辅助机
KR20010007877A (ko) * 2000-10-16 2001-02-05 이찬우 전동 꺼꾸리
US20100081551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Peter Harley Yoga Asana Stand
CN204106971U (zh) * 2014-07-09 2015-01-21 大连海洋大学 瑜伽倒立器
CN205323125U (zh) * 2015-12-26 2016-06-22 肖俊杰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4299Y (zh) * 1993-08-07 1994-05-11 庄赖溪 瑜伽倒立辅助机
KR20010007877A (ko) * 2000-10-16 2001-02-05 이찬우 전동 꺼꾸리
US20100081551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Peter Harley Yoga Asana Stand
CN204106971U (zh) * 2014-07-09 2015-01-21 大连海洋大学 瑜伽倒立器
CN205323125U (zh) * 2015-12-26 2016-06-22 肖俊杰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5097A (zh) * 2018-06-11 2018-11-30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CN108905097B (zh) * 2018-06-11 2020-03-10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CN114392537A (zh) * 2022-02-09 2022-04-26 桂林旅游学院 武术训练用头鼎练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3310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934B (zh) 估測騎乘自行車之受測者下肢運動狀態的方法及系統
US10420695B2 (en) Exoskeleton apparatus driven by pneumatic artificial muscle with functions of upper limb assist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N104983543B (zh) 一种智能型下肢康复训练器
KR101680740B1 (ko) 발바닥 굴근 표면 근전도 신호 기반의 보행 속도 의도 인식 방법 및 하지 외골격 로봇의 보행 속도 제어 방법
Wilson et al. Bar path and force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for maximal and submaximal loads in the bench press
Matjačić et al. Sit-to-stand trainer: an apparatus for training “normal-like” sit to stand movement
CN103519966B (zh) 便携式偏瘫上肢偏瘫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6214421A (zh) 一种肘关节、肩关节与膝关节康复装置
CN104083268B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偏瘫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5902356B (zh) 一种下肢康复设备
CN107456709B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跑步机辅助运动装置
CN106693310A (zh) 一种安全练习瑜伽头倒立姿势的头倒立器
Hu et al. A review of upper and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Fowler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kinetic and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lyometric drop-jump and pendulum exercises
Puchinger et al. The retrainer light-weight arm exoskeleton: Effect of adjustable gravity compensation on muscle activations and forces
CN205947982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设备
Olama et al. Role of three side support ankle–foot orthosis in improving the balance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diplegic cerebral palsy
CN204863872U (zh) 一种智能型下肢康复训练器
CN103736255A (zh) 下肢潜能开发训练用的循经导络导引反馈康复训练系统
Osada et al. Sit-to-walk task i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relationship between movement fluidity and the motor strategy in initial contact
CN110123605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下肢康复器
CN108836748A (zh) 一种下肢康复外骨骼系统
KR102203170B1 (ko) 재활보행기
CN206630844U (zh) 具有报警装置的下肢康复训练器
CN111013085A (zh) 一种基于联动爬行器的协调性训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