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5265B -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5265B
CN106685265B CN201710047846.4A CN201710047846A CN106685265B CN 106685265 B CN106685265 B CN 106685265B CN 201710047846 A CN201710047846 A CN 201710047846A CN 106685265 B CN106685265 B CN 106685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electric
energy
bri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78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5265A (zh
Inventor
李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Red Bes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Red Bes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Red Bes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478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5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5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5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5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5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1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 H02N2/186Vibration harvesters
    • H02N2/188Vibration harvesters adapted for resonant op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1Mouse/trackball convertible devices, in which the same ball is used to track the 2D relative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左按键板、右按键板,还包括:一能量转化模块,基于压电效应将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双级振动转化为电能;所述能量转化模块包括电内嵌层,所述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下面,所述电内嵌层采用压电材料制备,所述电内嵌层基于压电效应将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双级振动转化为电能;一能量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能量转化模块所产生的电能。本发明还设置有跨接部,所述跨接部的设计有效的简化了电路,节省了成本,在压电能量收集过程中,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所述能量转化模块的能量转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外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分有线和无线两种,也是计算机显示系统纵横坐标定位的指示器,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在日常的计算机运用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给用户带来了莫大的方便。相较于传统的有线鼠标,无线鼠标在自由使用以及方便携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无线鼠标需要通过电池来供电,目前的无线鼠标通常需要安装干电池或者充电电池来供电,干电池需要经常更换,成本较高,且废弃的干电池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使用充电电池来提供电压,需要配置相应的充电装置,因而也极为不便。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左按键板、右按键板,还包括:
一能量转化模块,基于压电效应将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双级振动转化为电能;
所述能量转化模块包括电内嵌层,所述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下面,所述电内嵌层采用压电材料制备,所述电内嵌层基于压电效应将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双级振动转化为电能;
一能量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能量转化模块所产生的电能。
较佳的,所述能量收集模块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在所述电内嵌层表面形成叉指电极。
较佳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左第一电极、右第一电极,所述左第一电极以及所述右第一电极通过跨接部连接。
较佳的,所述跨接部包括第一跨接层、第二跨接层、第三跨接层,所述第一跨接层连接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所述第二跨接层连接所述左第一电极以及所述右第一电极。
较佳的,所述第一跨接层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三跨接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
较佳的,所述第一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峰段与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峰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谷段与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谷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峰段与所述第三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峰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谷段与所述第三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谷段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按压所述左按键板或者右按键板使得所述第一跨接层、所述第二跨接层以及所述第三跨接层紧密结合。
较佳的,所述电内嵌层包括左电内嵌层、右电内嵌层,所述左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左按键板的下面,所述右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右按键板的下面。
较佳的,所述第三跨接层连接所述左电内嵌层以及所述右电内嵌层。
较佳的,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左第二电极、右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一体设置。
较佳的,所述能量收集模块还包括整流装置、充电电池,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整流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整流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整流装置将所述电内嵌层所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能量转化模块以及能量收集模块,使得人们在正常使用鼠标时,即可对鼠标进行自充电,能够有效的避免干电池以及充电设备的使用,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节约资源、降低使用成本;2,所述跨接部的设计有效的简化了电路,节省了成本,在压电能量收集过程中,能量传输效率与能量传输线的电阻成反比,所述跨接部紧密结合时,所述跨接部截面形状均匀、平均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这种结构能够在按键没有按下的时候起到隔绝两个按键处的电荷,在有按键按下的时候迅速打通两个按键处的通路,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所述能量转化模块的能量转化效率;3,通过设置所述卡接装置、所述卡接槽以及所述谐振配重段,使得所述谐振产能段、所述随动产能段以及所述滚轮更接近共振状态,最大限度的增加所述随动产能段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的振幅,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的形变保持在最大的状态,增加所述能量转化模块的能量转化效率;4,通过设置所述正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反限位构件,对鼠标进行双方向调节实现所述执行体的固定,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限位阀以及所述第二限位阀的开启与闭合实现所述执行体在所述第一自收集腔、所述第二自收集腔、所述第三自收集腔之间流动,对鼠标重量集中段进行调节;所述执行体在所述自收集腔内即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满足所述鼠标的自充电功能,又可以调控所述鼠标的重量分布,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将节能与个性化需求结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一的前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一的跨接部按压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一的跨接部按压后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二的能量转化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二的能量收集模块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三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自充电鼠标的实施例三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充电鼠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备。所述壳体包括顶板11,侧板12,以及底板13,所述顶板11前端设置有左按键板14以及右按键板15,所述左按键板14以及所述右按键板15之间设置有滚轮16,所述底板13设置有光电窗口131。
所述自充电鼠标包括能量转化模块以及能量收集模块,所述能量转化模块用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能量收集模块用于将所述能量转化模块所产生的电能进行收集储存。
通过设置能量转化模块以及能量收集模块,使得人们在正常使用鼠标时,即可对鼠标进行自充电,能够有效的避免干电池以及充电设备的使用,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节约资源、降低使用成本。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3-附图6,所述能量转化模块包括电内嵌层,所述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左按键板14以及所述右按键板15的下面,所述电内嵌层由压电材料制备,当压电材料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会产生压电效应,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因此,当按压按键板时能将压力传递给所述电内嵌层,所述电内嵌层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形变,所述电内嵌层产生压电效应。所述能量收集模块包括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整流装置以及充电电池,所述第一电极31以及所述第二电极32与所述整流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整流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能量收集模块为闭合的通路。所述第一电极31以及所述第二电极32覆盖在所述电内嵌层表面形成叉指电极,用于将所述电内嵌层所产生的电能传输到所述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将所述电内嵌层所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给所述充电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压电材料优选为锆钛酸铅、氧化锌或氮化铝,所述电内嵌层优选为板状,所述第一电极31以及所述第二电极32可使用具有电导通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31以及所述第二电极32可选用金、钯、铂、银及其合金。
所述左按键板14下层设置有左第一电极311、左第二电极321、以及左电内嵌层21,所述右按键板15下层设置有右第一电极312、右第二电极322、以及右电内嵌层22,所述左第二电极321以及所述右第二电极322构成所述第二电极32,所述左第二电极321以及所述右第二电极322为一体设置。所述左第一电极311以及所述右第一电极312通过跨接部313连接,所述跨接部313为导体材料。所述左电内嵌层21下面留有左按键空隙141,所述右电内嵌层22下面留有右按键空隙151,所述左按键空隙141以及所述右按键空隙151用于实现所述左按键板14以及所述右按键板15的按键动作。
所述跨接部313包括第一跨接层3131、第二跨接层3132、第三跨接层3133;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连接所述左按键板14以及所述右按键板15,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具有水平的上表面以及近似于波浪状的下表面,即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下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以及谷段;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连接所述左电内嵌层21以及所述右电内嵌层22,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具有水平的下表面以及近似于波浪状的上表面,即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以及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连接所述左第一电极311以及所述右第一电极312,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具有近似于波浪状的上表面以及近似于波浪状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上表面包括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上表面的多个峰段与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的多个峰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上表面的多个谷段与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的多个谷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下表面包括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上表面的多个峰段与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的多个峰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上表面的多个谷段与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的多个谷段一一对应设置。当按压所述左按键板14时,所述跨接部313向左侧倾斜,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的下表面的谷段进入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上表面的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下表面的谷段进入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的上表面的谷段,使得所述跨接部313的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以及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之间紧密结合形成附图6所示的结构。通过对所述跨接部313的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以及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的特殊形状,使得按压所述左按键板14后,所述左电内嵌层21形变所产生的电势差通过所述跨接部313自所述左第一电极311传输至所述右第一电极312,同理,当按压所述右按键板15后,所述右电内嵌层22形变所产生的电势差通过所述跨接部313自所述右第一电极312传输至所述左第一电极311。通过所述跨接部313的设置,使得所述左第一电极311与所述右第一电极312通过所述跨接部313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31只需要设置一个输出端,即可将所述左按键板14以及所述右按键板15的双级振动所引起的所述电内嵌层的压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能传输至所述整流装置,避免了多个输出端的所造成的电路复杂化,通过所述跨接部313的设计有效的简化了电路,节省了成本。所述鼠标的按键板在非按压状态下,所述跨接部313的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以及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之间的谷段或者峰段之间会形成的空腔,而按压时,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的下表面的谷段进入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上表面的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的下表面的谷段进入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的上表面的谷段,使得所述跨接部313的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以及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之间紧密结合,使得谷段或者峰段之间所形成的空腔消失,在压电能量收集过程中,能量传输效率与能量传输线的电阻成反比,而如图5所显示的状态中,所述第一跨接层3131、所述第二跨接层3132以及所述第三跨接层3133所形成的所述跨接部313截面形状不均匀、平均截面积较小,所以具有一个比较大的电阻,而当本发明所述的跨接部313形成如图6的状态时,所述跨接部313截面形状均匀、平均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这种结构能够在按键没有按下的时候起到隔绝两个按键处的电荷,在有按键按下的时候迅速打通两个按键处的通路,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所述鼠标的能量转化效率。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参见附图7和附图8,所述能量转化模块包括随动产能段41、谐振固定段51、谐振产能段52以及谐振配重段53,所述能量转化模块设置于所述鼠标的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随动产能段41、所述谐振固定段51、所述谐振产能段52以及所述谐振配重段53依次设置于所述滚轮16的后面,所述谐振固定段51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槽511,所述卡接槽511内设置有卡接装置512,相应的所述鼠标的所述壳体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卡接孔,用于固定所述卡接装置512,即所述卡接装置512相对于所述壳体是始终不动的,因此所述能量转化模块可以相对于所述卡接装置512前后滑动。所述滚轮16滚动带动所述随动产能段41振动,所述随动产能段41的振动则进一步带动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振动,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52均由压电材料制备,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52振动时,压电材料发生形变,产生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所述能量收集模块包括第一随动电极42、第二随动电极43、第一谐振电极54、第二谐振电极55、整流装置、充电电池,所述第一随动电极42以及所述第二随动电极43、所述第一谐振电极54以及所述第二谐振电极55与所述整流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整流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能量收集模块为闭合的通路。所述第一随动电极42以及所述第二随动电极43覆盖在所述随动产能段41的表面形成叉指电极,,用于收集所述随动产能段41压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能并传输至所述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将所述随动产能段41所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所述第一谐振电极54以及所述第二谐振电极55覆盖在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表面形成叉指电极,用于收集所述谐振产能段52压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能并传输至所述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将所述谐振产能段52所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给所述充电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压电材料优选为锆钛酸铅、氧化锌或氮化铝,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52优选为板状,所述第一随动电极42、所述第二随动电极43、所述第一谐振电极54以及所述第二谐振电极55可使用具有电导通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优选的,所述第一随动电极42、所述第二随动电极43、所述第一谐振电极54以及所述第二谐振电极55可选用金、钯、铂、银及其合金。
鼠标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滚轮16经常处于前后滚动的状态,为了增加所述滚轮16的表面粗糙度,所述滚轮16交错设置有凸起部和凹槽部,便于用户使用。所述滚轮16的滚动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41的前后移动,即所述能量转化模块沿所述卡接槽511相对于所述卡接装置512前后滑动,所述随动产能段41接触到所述滚轮16的凸起部时,所述随动产能段41相对于所述谐振固定段51而言,能够进行随动振动的长度为L1,所述随动产能段41接触到所述滚轮16的凹槽部时,所述随动产能段41相对于所述谐振固定段51而言,能够进行随动振动的长度为L2,且L2大于L1,而所述随动产能段41能够进行随动振动的长度越长,则所述随动产能段41振动的振幅越大,频率越低。所述卡接槽511相对于所述卡接装置512前后滑动的设置,使得用户在快速滚动所述滚轮16时,所述随动产能段41相对于所述谐振固定段51而言,能够进行随动振动的长度保持在较大的长度L2,即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41振动的频率保持在较低值。所述滚动16在正常使用时,其滚动频率较低,通过长度的变化降低所述随动产能段41振动的频率,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41振动的频率更接近于所述滚轮16滚动的频率,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41与所述滚轮16更接近共振的状态,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41的振幅显著增大,即所述随动产能段41的形变保持在最大的状态,提升电能的转化量。
进一步的,所述能量转化模块还包括所述谐振产能段52以及所述谐振配重段53,所述随动产能段41随着所述滚轮16的滚动而振动,从而带动所述谐振产能段52进行谐振运动,所述谐振产能段52为压电材料所制备,所述随动产能段52在进行谐振运动的时候,所述谐振产能段52在上下振动的时候压电材料会发生形变,从而在压电材料上形成压电效应。所述谐振配重段53设置于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末端,用于降低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振动频率。所述谐振配重段53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备,优选的,可以选用铅块或者重矿石。通过设置所述谐振配重段53,通过重量的变化降低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振动频率降低,使得所述谐振产能段52、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滚轮16更接近共振状态,最大限度的增加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振幅,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形变保持在最大的状态,所能产生的电能也最多,增加所述能量转化模块的能量转化效率。
所产生的电能通过所述第一随动电极42以及所述第二随动电极43、所述第一谐振电极54以及所述第二谐振电极55传输至所述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通过设置所述卡接装置512、所述卡接槽511以及所述谐振配重段52,使得所述谐振产能段52、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滚轮16更接近共振状态,最大限度的增加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振幅,使得所述随动产能段41以及所述谐振产能段52的形变保持在最大的状态,增加所述能量转化模块的能量转化效率。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参见附图9和附图10,所述能量转化模块包括磁层6、执行体7、自收集腔8,所述自收集腔8包括第一自收集腔81,第二自收集腔82,第三自收集腔83,所述自收集腔8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磁层6设置于所述自收集腔8的上部,使得在所述自收集腔8内充满强度不同的磁感线,所述执行体7为导体,优选为金属,更优选的为金属球或哑铃状金属杆,金属球或哑铃状金属杆均为实心结构。所述执行体7在所述自收集腔8内部进行非匀速滑动,不断进行切割磁场线运动时会发生电磁感应,在所述执行体7表面形成感应电动势。所述能量收集模块包括自收集顶电极91、自收集底电极92、整流装置以及充电电池,所述自收集顶电极91以及所述自收集底电极92与所述整流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整流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能量收集模块为闭合的通路。所述自收集顶电极91位于所述自收集腔8的顶部,所述自收集底电极92位于所述自收集腔8的底部,当带电的执行体接触到所述自收集顶电极91或所述自收集底电极92,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以电子形式传输至所述自收集顶电极91或所述自收集底电极92,形成感应电流,所述自收集顶电极91以及所述自收集底电极92将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传输至所述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将所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给所述充电电池充电。所述自收集顶电极91以及所述自收集底电极92可使用具有电导通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优选的,可以选用金、钯、铂、银及其合金。
所述自收集腔8内部设置有正限位构件84、反限位构件85,所述第一自收集腔81与所述第二自收集腔82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阀86,所述第二自收集腔82与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阀87,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内部设置有第三限位阀88。
所述第一限位阀86、所述第二限位阀87以及所述第三限位阀88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一限位阀86、所述第二限位阀87以及所述第三限位阀88。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阀86、所述第二限位阀87以及所述第三限位阀88的打开或闭合,可以实现所述执行体7在所述第一自收集腔81、所述第二自收集腔82以及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之间流动,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对于鼠标重量集中段的调节。
当用户不需要那么多所述执行体7处于滑动状态时,可以通过所述正限位构件84以及所述反限位构件85固定所述执行体7。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自收集腔81内部设置多个所述正限位构件84,在所述第一自收集腔81可以单方向实现所述执行体7的限位固定。
在所述第二自收集腔82内部设置多个所述正限位构件84以及所述反限位构件85,在所述第二自收集腔82可以双方向实现所述执行体7的限位固定。
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内部设置有多个反限位构件85,且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的所述反限位构件85通过所述第三限位阀88与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隔开,形成独立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三限位阀88使得通过所述反限位构件85固定于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内的所述执行体7处于完全固定状态。所述第一自收集腔81以及所述第二自收集腔82的限位构件对于所述执行体7的固定属于暂时固定状态,通过旋转倾斜等动作,可以实现所述执行体7在自由滑动与暂时固定状态的切换,而当所述第三限位阀88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三自收集腔83的限位构件对所述执行体7的固定处于完全固定状态,必须通过所述第三限位阀88的开启才能实现所述执行体7在自由滑动与暂时固定状态的切换。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所述执行体7可以在自由滑动、暂时固定以及完全固定状态自由切换,满足不同用户对于鼠标重量分布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执行体7在所述自收集腔8内即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满足所述鼠标的自充电功能,又可以调控所述鼠标的重量分布,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将节能与个性化需求结合,能够较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所述正限位构件84以及所述反限位构件85所设置的位置以及数量均可进行调控,不限于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所给的具体设置。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所述执行体7为具有空腔的金属球,所述空腔贯通于所述金属球,所述金属球的所述空腔的上部中心线轨迹y1、所述金属球的所述空腔的下部中心线轨迹y2为:
公式中,r表示所述金属球的半径,x表示所述金属球直径上的点,k为常数,cosh表示双曲余弦函数。以所述金属球的球心为原点,任意一条直径作为x轴,以垂直于该任意一条直径的垂直线作为y轴,所述空腔的上部中心线轨迹y1、所述空腔的下部中心线轨迹y2构成所述空腔的中心线轨迹,k为常数,通过调控k值的大小,可以改变所述空腔占所述金属球的比例。
所述空腔的设置使得所述金属球在磁场中滑动时,穿过所述金属球的所述空腔的磁感线条数会发生变化,与实施例三中的实心金属球相比,本实施例中具有空腔的金属球在磁场中滑动时,磁通量的变化不仅依靠于磁场强度的变化,单位面积内穿过所述金属球的所述空腔的磁感线条数也会有变化,从而使磁通量的变化值增加,而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值的大小成正比,而按照上述中心线轨迹进行设置的所述空腔使得在单位体积内磁通量的变化值保持在一个较大值,因此能够有效增加感应电流的值,提高所述能量转化模块的转化效率。而且所述空腔占所述执行体7的比例可精确控制,使得所述执行体7在重量调控以及电磁感应产生电能之间进行良好的调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左按键板、右按键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能量转化模块,基于压电效应将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双级振动转化为电能;
所述能量转化模块包括电内嵌层,所述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下面,所述电内嵌层采用压电材料制备,所述电内嵌层基于压电效应将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的双级振动转化为电能;
一能量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能量转化模块所产生的电能;
所述能量收集模块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在所述电内嵌层表面形成叉指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左第一电极、右第一电极,所述左第一电极以及所述右第一电极通过跨接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部包括第一跨接层、第二跨接层、第三跨接层,所述第一跨接层连接所述左按键板以及所述右按键板,所述第二跨接层连接所述左第一电极以及所述右第一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充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接层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所述第三跨接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峰段与谷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充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峰段与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峰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谷段与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谷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峰段与所述第三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峰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跨接层的下表面的多个谷段与所述第三跨接层的上表面的多个谷段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按压所述左按键板或者右按键板使得所述第一跨接层、所述第二跨接层以及所述第三跨接层紧密结合。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自充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内嵌层包括左电内嵌层、右电内嵌层,所述左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左按键板的下面,所述右电内嵌层设置于所述右按键板的下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充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跨接层连接所述左电内嵌层以及所述右电内嵌层。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充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左第二电极、右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一体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充电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模块还包括整流装置、充电电池,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整流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整流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整流装置将所述电内嵌层所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CN201710047846.4A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Active CN106685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7846.4A CN106685265B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7846.4A CN106685265B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5265A CN106685265A (zh) 2017-05-17
CN106685265B true CN106685265B (zh) 2018-02-27

Family

ID=58860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7846.4A Active CN106685265B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5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8784A (zh) * 2018-02-01 2018-07-0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多种方式充电的无线鼠标
CN113112655B (zh) * 2021-04-02 2022-09-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供能的服务器机箱安全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2925U (zh) * 2010-11-23 2011-07-06 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充电鼠标
CN202713189U (zh) * 2012-08-27 2013-01-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叉指电极式压电微能源发生器
CN203706154U (zh) * 2014-03-04 2014-07-09 洪永强 可自充电式无线鼠标
CN203773495U (zh) * 2014-04-09 2014-08-13 孙悦 压电式自供电无线鼠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8157A1 (en) * 2006-12-30 2008-07-03 Hsu-Yang Chang Self-Powered Wireless Computer Mous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2925U (zh) * 2010-11-23 2011-07-06 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充电鼠标
CN202713189U (zh) * 2012-08-27 2013-01-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叉指电极式压电微能源发生器
CN203706154U (zh) * 2014-03-04 2014-07-09 洪永强 可自充电式无线鼠标
CN203773495U (zh) * 2014-04-09 2014-08-13 孙悦 压电式自供电无线鼠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5265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5265B (zh) 一种基于双级振动的自充电鼠标
US20170338029A1 (en) Capacitively balanced inductive charging coil
CN101924451B (zh) 易于集成制造的高性能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
CN109148157B (zh) 一种复合电容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43542B (zh) 一种自充电鼠标
CN106802729B (zh) 一种基于谐振运动的自动供能鼠标
CN106843543B (zh) 一种节能鼠标
CN106896945B (zh) 一种自动供能无线鼠标
CN104536599B (zh) 一种自供电无线立式鼠标
CN106510109B (zh) 智能手环
CN106992714A (zh) 一种电磁压电复合式便携充电装置
CN207145156U (zh) 发电装置及按压设备
CN106469996A (zh) 一种复合型纳米发电机及可穿戴设备
CN204679956U (zh) 一种可增强移动终端静电力触觉再现感受的屏幕组件
Topçu et al. Performance-enhanced of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silicone with pumice for energy harvesting
CN216434261U (zh) 一种电缆检测用灵敏度高的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仪
CN210804157U (zh) 一种查询一体机
CN207426947U (zh) 智能球
CN206559067U (zh) 一种组合式dcac充电机
CN206004383U (zh) 一种能源能量流分配重构系统
CN203507111U (zh) 一种按摩仪
CN204990208U (zh) 一种自供电无线立式鼠标
CN2854830Y (zh) 单排式的充电器探针模块
CN108711897A (zh) 一种新型的自发电式手机移动电源
CN207625956U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会诊终端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会诊终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8

Address after: 221341 Jiangsu city of Xuzhou province Pizhou City Chahe Tow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Jiangsu Ru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G building, building 6-1, Shenzhen Digital Industrial Park, hi tech Zone, Anhui, Hefei

Patentee before: Hefei red bes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