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9549A -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9549A
CN106679549A CN201611212207.0A CN201611212207A CN106679549A CN 106679549 A CN106679549 A CN 106679549A CN 201611212207 A CN201611212207 A CN 201611212207A CN 106679549 A CN106679549 A CN 106679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point
axle class
class accessory
push ro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122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9549B (zh
Inventor
罗贵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nrui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aiy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aiy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aiy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122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9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9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9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9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9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4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perpendicular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7/30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perpendicular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有用于放置轴类配件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用于检测轴类配件是否垂直放置的检测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组装配件的水平端面。本方案能够检测轴类配件是否垂直放置,提高轴类配件安装的精度,且底座和通孔与安装装置的底座和通孔可以设置成相同的,使得轴类配件的检测装置可以与轴类配件的安装装置相结合,这样轴类配件在安装时可以在垂直检测后迅速开展组装工序,大大提高了轴类配件安装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件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各种类型的配件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轴类配件。
在组装时,轴类配件是否垂直组装,对轴类配件后续的工作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轴类配件的连接方向不够精准,会导致整个设备产生较大的噪音或者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等。所以在轴类配件组装前,对轴类配件的垂直状况进行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以实现在组装前对轴类配件的垂直状况进行检测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有用于放置轴类配件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用于检测轴类配件是否垂直放置的检测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组装配件的水平端面。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将轴类配件放置到通孔内,使轴类配件与检测机构接触,检测机构通过检测后发出指示信息,告诉人们轴类配件是否处于垂直状态。若轴类配件已经垂直放置,人们可将需要与轴类配件进行组装的部件在装置的水平端面上进行组装。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能够检测轴类配件是否垂直放置,提高轴类配件安装的精度;
(2)本方案的底座和通孔与安装装置的底座和通孔可以设置成相同的,使得轴类配件的检测装置可以与轴类配件的安装装置相结合,这样轴类配件在安装时可以在垂直检测后迅速开展组装工序,大大提高了轴类配件安装的工作效率。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将轴类配件放入接触板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所以当轴类配件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对各个接触板和顶杆产生相同的挤压使弹簧被压缩,各个顶杆会发生同样距离的移动,使顶块沿导向杆向通孔内壁移动,顶杆的移动带动第二触发点向第一触发点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接触,当所有的第一触发点与第二触发点均接触时,电路连通,指示灯亮起,提示人们轴类配件已垂直放置;当轴类配件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对各个顶杆的挤压情况不同,未受力的顶杆不会发生位移,而受力的顶杆会发生位移,使顶杆和第二触发点向通孔内壁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接触,但是由于本电路是串联电路,所以指示灯不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未垂直放置。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将轴类配件放入接触板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相同,所以当轴类配件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刚好能够放入接触板形成的圆内,轴类配件不会对接触板和顶杆产生挤压,所以电路未连通,指示灯不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已垂直放置;当轴类配件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会对两侧的部分接触板和顶块产生挤压,使顶块和第二触发点向通孔内壁方向移动并使第二触发点与第一触发点接触,由于电路为并联电路,所以两个指示灯均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未垂直放置。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将轴类配件放入接触板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所以当轴类配件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对各个接触板和顶杆产生相同的挤压使弹簧被压缩,各个顶杆会发生同样距离的移动,使顶块沿导向杆向通孔内壁移动,顶杆的移动带动第二触发点向第一触发点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接触,当所有的第一触发点与第二触发点均接触时,电路连通,指示灯亮起,提示人们轴类配件已垂直放置;当轴类配件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会对轴类配件倾斜方向上的接触板和顶块产生挤压,使顶块沿导向杆向通孔内壁移动,顶杆的移动带动第二触发点向第一触发点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接触,而其他未被挤压的顶块未发生位移,使得未发生位移的顶块上的第二触发点无法与第一触发点接触,由于本电路为串联电路,所以指示灯不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未垂直放置。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轴类配件放入接触板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相同,所以当轴类配件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对接触板和顶杆不会产生挤压,电路未连通,指示灯不会亮起,提示人们轴类配件已垂直放置;当轴类配件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会对轴类配件上端倾斜方向的接触板和顶块产生挤压,使顶块和第二触发点向通孔内壁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接触,由于电路为并联电路,所以被挤压的顶块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提示人们轴类配件未垂直放置,且能够告诉人们轴类配件倾斜的方向。
方案六:此为方案二至方案五中任一项的优选,所述接触板的表面粗糙度Ra <0.1μm。表面粗糙度Ra < 0.1μm的接触板较为光滑,可以让轴类配件较为顺利地放置到接触板所形成的圆内。
方案七:此为方案二至方案五中任一项的优选,所述指示灯采用彩色灯。彩色灯的灯光较为明显,可以增强指示灯的提示效果。
方案八:此为方案二至方案五中任一项的优选,所述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的距离为0.5-1.0cm。距离为0.5-1.0cm的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距离较小,能够在轴类配件发生微量倾斜时产生的挤压也能够使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接触,从而提示人们轴类配件的垂直状态。
方案九:此为方案二至方案五中任一项的优选,所述顶杆底侧设有固定在通孔内壁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顶杆滑动连接。支撑架和导向杆能够起到支撑顶杆的作用,防止顶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移,影响检测效果,且导向杆与顶杆滑动连接,可以对顶杆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提高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接触的精准度。
方案十:此为方案九的优选,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三角形的支撑架稳定性较好,能够为顶杆提供稳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1垂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1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2垂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2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3垂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3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4的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4垂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实施例4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通孔2、检测机构3、轴类配件4、指示灯5、第一触发点6、弹簧7、第二触发点8、顶杆9、接触板10、支撑架11、导向杆12、水平端面13。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
轴类配件4安装的检测装置,主要由底座1、通孔2、水平端面13和检测机构3构成。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放置组装部件的水平端面13。检测机构3由两组检测单元构成,检测单元焊接在通孔2内且串联在电路中,检测单元与彩色灯电连,彩色灯安装在底座1上。检测单元由若干个检测组件构成,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触发点6、第二触发点8、弹簧7、顶杆9、接触板10、支撑架11和导向杆12构成。第一触发点6和弹簧7均焊接在通孔2内壁上,弹簧7的工作端焊接有顶杆9,顶杆9靠近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6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8,第一触发点6和第二触发点8的距离为0.5-1.0cm;顶杆9远离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10,接触板10的表面粗糙度Ra < 0.1μm;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4。顶杆9的下方安装有焊接在通孔2内壁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短安装有导向杆12,导向杆12与顶杆9滑动连接。
具体工作时,将轴类配件4放入接触板10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4,所以当轴类配件4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4对各个接触板10和顶杆9产生相同的挤压使弹簧7被压缩,各个顶杆9会发生同样距离的移动,使顶块沿导向杆12向通孔2内壁移动,顶杆9的移动带动第二触发点8向第一触发点6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6接触,当所有的第一触发点6与第二触发点8均接触时,电路连通,指示灯5亮起,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已垂直放置,人们可将需要与轴类配件4进行组装的部件在装置的水平端面13上进行组装。当轴类配件4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4对各个顶杆9的挤压情况不同,未受力的顶杆9不会发生位移,而受力的顶杆9会发生位移,使顶杆9和第二触发点8向通孔2内壁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6接触,但是由于本电路是串联电路,所以指示灯5不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未垂直放置。
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
轴类配件4安装的检测装置,主要由底座1、通孔2、水平端面13和检测机构3构成。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放置组装部件的水平端面13。检测机构3由两组检测单元构成,检测单元焊接在通孔2内,每组检测单元均与电源形成单独的回路,每个回路上均连通有指示灯5,指示灯5安装在底座1上,指示灯5为彩色灯。检测单元由若干个检测组件构成,检测组件均并联在电路中。检测组件由第一触发点6、第二触发点8、弹簧7、顶杆9、接触板10、支撑架11和导向杆12构成。第一触发点6和弹簧7均焊接在通孔2内壁上,弹簧7的工作端焊接有顶杆9,顶杆9靠近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6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8,第一触发点6和第二触发点8的距离为0.5-1.0cm;顶杆9远离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10,接触板10的表面粗糙度Ra < 0.1μm;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相同。顶杆9的下方安装有焊接在通孔2内壁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短安装有导向杆12,导向杆12与顶杆9滑动连接。
具体工作时,将轴类配件4放入接触板10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相同,所以当轴类配件4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4刚好能够放入接触板10形成的圆内,轴类配件4不会对接触板10和顶杆9产生挤压,所以电路未连通,指示灯5不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已垂直放置,人们可将需要与轴类配件4进行组装的部件在装置的水平端面13上进行组装。当轴类配件4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4会对两侧的部分接触板10和顶块产生挤压,使顶块和第二触发点8向通孔2内壁方向移动并使第二触发点8与第一触发点6接触,由于电路为并联电路,所以两个指示灯5均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未垂直放置。
实施例3基本如附图6、附图7和附图8所示:
轴类配件4安装的检测装置,主要由底座1、通孔2、水平端面13和检测机构3构成。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放置组装部件的水平端面13。检测机构3由若干个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的检测单元构成,检测单元均串联在电路中,检测单元由指示灯5、第一触发点6、第二触发点8、弹簧7、顶杆9、接触板10、支撑架11和导向杆12构成。指示灯5为彩色灯,指示灯5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触发点6和弹簧7均焊接在通孔2内壁上,弹簧7的工作端焊接有顶杆9,顶杆9靠近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6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8,第一触发点6和第二触发点8的距离为0.5-1.0cm;顶杆9远离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10,接触板10的表面粗糙度Ra < 0.1μm;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4。顶杆9的下方安装有焊接在通孔2内壁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短安装有导向杆12,导向杆12与顶杆9滑动连接。
具体工作时,将轴类配件4放入接触板10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4,所以当轴类配件4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4对各个接触板10和顶杆9产生相同的挤压使弹簧7被压缩,各个顶杆9会发生同样距离的移动,使顶块沿导向杆12向通孔2内壁移动,顶杆9的移动带动第二触发点8向第一触发点6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6接触,当所有的第一触发点6与第二触发点8均接触时,电路连通,指示灯5亮起,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已垂直放置,人们可将需要与轴类配件4进行组装的部件在装置的水平端面13上进行组装。当轴类配件4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4会对轴类配件4倾斜方向上的接触板10和顶块产生挤压,使顶块沿导向杆12向通孔2内壁移动,顶杆9的移动带动第二触发点8向第一触发点6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6接触,而其他未被挤压的顶块未发生位移,使得未发生位移的顶块上的第二触发点8无法与第一触发点6接触,由于本电路为串联电路,所以指示灯5不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未垂直放置。
实施例4基本如附图9、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
轴类配件4安装的检测装置,主要由底座1、通孔2、水平端面13和检测机构3构成。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放置组装部件的水平端面13。检测机构3由若干个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的检测单元构成,检测单元均并联在电路中,检测单元由指示灯5、第一触发点6、第二触发点8、弹簧7、顶杆9、接触板10、支撑架11和导向杆12构成。指示灯5为彩色灯,指示灯5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触发点6和弹簧7均焊接在通孔2内壁上,弹簧7的工作端焊接有顶杆9,顶杆9靠近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6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8,第一触发点6和第二触发点8的距离为0.5-1.0cm;顶杆9远离弹簧7的一端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10,接触板10的表面粗糙度Ra < 0.1μm;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相同。顶杆9的下方安装有焊接在通孔2内壁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短安装有导向杆12,导向杆12与顶杆9滑动连接。
具体工作时,将轴类配件4放入接触板10形成的圆内,由于接触板10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4同轴且直径相同,所以当轴类配件4垂直放置时,轴类配件4刚好能够放入接触板10形成的圆内,轴类配件4不会对接触板10和顶杆9产生挤压,所以电路未连通,指示灯5不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已垂直放置,人们可将需要与轴类配件4进行组装的部件在装置的水平端面13上进行组装。当轴类配件4倾斜放置时,轴类配件4会对轴类配件4倾斜方向的接触板10和顶块产生挤压,使顶块和第二触发点8向通孔2内壁方向移动并与第一触发点6接触,由于电路为并联电路,所以被挤压的顶块对应的指示灯5会亮起,以此来提示人们轴类配件4未垂直放置,且能够告诉人们轴类配件4倾斜的方向。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有用于放置轴类配件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用于检测轴类配件是否垂直放置的检测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组装部件的水平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组静连接在通孔内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串联在电路中,检测单元电连有安装在底座上的指示灯;检测单元包括若干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通孔内壁上第一触发点,所述第一触发点与指示灯电连;所述通孔内壁上静连接有位于第一触发点一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工作端静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靠近弹簧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顶杆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弧状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组静连接在通孔内的检测单元,每组检测单元均与电源形成单独的回路,每个回路上均设有安装在底座上的指示灯;检测单元包括若干个并联在电路中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通孔内壁上第一触发点,所述第一触发点与指示灯电连;所述通孔内壁上静连接有位于第一触发点一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工作端静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靠近弹簧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顶杆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弧状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串联在电路中,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电连有安装在通孔内壁上的第一触发点;通孔内静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静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靠近弹簧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顶杆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弧状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小于轴类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并联在电路中,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电连有安装在通孔内壁上的第一触发点;通孔内静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静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靠近弹簧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触发点相配合的第二触发点,顶杆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弧状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底部形成的圆与轴类配件同轴且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的表面粗糙度Ra < 0.1μm。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采用彩色灯。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的距离为0.5-1.0cm。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底侧设有固定在通孔内壁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顶杆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
CN201611212207.0A 2016-12-25 2016-12-25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106679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12207.0A CN106679549B (zh) 2016-12-25 2016-12-25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12207.0A CN106679549B (zh) 2016-12-25 2016-12-25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9549A true CN106679549A (zh) 2017-05-17
CN106679549B CN106679549B (zh) 2019-02-15

Family

ID=58870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12207.0A Active CN106679549B (zh) 2016-12-25 2016-12-25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95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1498A (zh) * 2020-05-09 2020-08-14 南通利元亨机械有限公司 雷蒙磨安装平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7765Y (zh) * 2007-05-25 2008-03-19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动管端面垂直度测量装置
CN101408403A (zh) * 2007-10-11 2009-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弹性接触片的高度检测装置
CN103162601A (zh) * 2013-02-22 2013-06-19 宁波万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滑套花键与滑套轴颈同轴度及长度大小的检具
CN204286354U (zh) * 2014-12-09 2015-04-22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弹簧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05091859A (zh) * 2015-08-31 2015-11-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配电网电杆倾斜监测装置
CN204800300U (zh) * 2015-05-19 2015-11-25 周菊芳 一种可调整滑动工件夹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7765Y (zh) * 2007-05-25 2008-03-19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动管端面垂直度测量装置
CN101408403A (zh) * 2007-10-11 2009-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弹性接触片的高度检测装置
CN103162601A (zh) * 2013-02-22 2013-06-19 宁波万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滑套花键与滑套轴颈同轴度及长度大小的检具
CN204286354U (zh) * 2014-12-09 2015-04-22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弹簧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04800300U (zh) * 2015-05-19 2015-11-25 周菊芳 一种可调整滑动工件夹具
CN105091859A (zh) * 2015-08-31 2015-11-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配电网电杆倾斜监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1498A (zh) * 2020-05-09 2020-08-14 南通利元亨机械有限公司 雷蒙磨安装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9549B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9641B (zh) 一种排管效果检测装置
CN106679549A (zh) 轴类配件安装的检测装置
CN206747949U (zh) 一种螺丝检测机构
CN204954338U (zh) 一种组装检测治具
CN104808068A (zh) 手机外壳自动检测接地阻值设备
CN103471821A (zh) Led台灯照度均匀度和光谱特性检测与分析装置及方法
CN204694812U (zh) 一种贴片整流桥二极管极性测试工装
CN214470871U (zh) 一种建筑用墙体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4612757U (zh) 多功能自动测试机
CN2439030Y (zh) 微电子绝缘子检零器
CN210689806U (zh) 一种噪声检测装置
CN103278273B (zh) 桥壳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226096B (zh) 一种弹簧摆动座总成的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397704A (zh) 汽车管路检测器具
CN207976382U (zh) 一种纤维含量检测设备
CN202195818U (zh) 一种用于全站仪的激光对点器
CN210426613U (zh) 一种用于灯壳热铆螺钉的检测工具
CN204256145U (zh) 一种led灯期初期末测试仪
CN203551276U (zh) 内置电机阀检测台
CN211293218U (zh) 手机屏柔性电路板弧形点亮治具
CN209821365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led灯板测试工装
CN203271813U (zh) 一种矿井顶板下沉量应力预警装置
CN212008814U (zh) 一种三极管检测工装
CN219862505U (zh) 一种地铁建筑深基坑警示装置
CN211627745U (zh) 一种芯片检测设备的顶升检测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7

Address after: 402460 station 13, 10 / 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enter, 19 Lingfang Avenue, Changzhou street, Rongcha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Xinrui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160 zengjiawan villager group, Shengli village, Shengli Road office, Yong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QIANYAN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