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1725A -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1725A
CN106671725A CN201510763997.0A CN201510763997A CN106671725A CN 106671725 A CN106671725 A CN 106671725A CN 201510763997 A CN201510763997 A CN 201510763997A CN 106671725 A CN106671725 A CN 106671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block
mon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39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思良
刘翔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a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i Z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39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1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1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1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5Stabiliser bars
    • B60G21/0551Moun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30Rigid axle suspensions
    • B60G2200/34Stabilising mechanisms, e.g. for lateral stability
    • B60G2200/341Panhard r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支撑装置、第一支架装置、第二支架装置、连接装置、固定装置及缓冲装置,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第一斜杆,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及第三竖杆及第一横杆,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弹簧、连接框、通孔、第一固定架及第二弹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穿孔、第三弹簧、压板、定位块,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管、第四弹簧、第二缓冲管及第五弹簧,本发明能够对稳定杆进行稳定的固定起来,同时可以在汽车发生倾斜时,对稳定杆起到较为稳固的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在使用时,往往将其固定在支架上,使得汽车在发生左右倾斜时,使得所述稳定杆发生较大的形变,使得稳定杆容易断裂,使用时寿命较短,增加了后期的维修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所述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下方的第一支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右侧的第二支架装置、位于下方的连接装置、位于所述连接装置下方的固定装置及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左右两侧的缓冲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方的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方的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右侧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下方的第五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三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三竖杆下方的第一横杆,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下方的连接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上的通孔、位于所述连接框右侧的第一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右侧的第二弹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贯穿所述固定块左右表面的穿孔、位于所述穿孔内的若干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端的压板、位于所述压板上方的定位块,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管、位于所述第一缓冲管一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一侧的第二缓冲管及位于所述第二缓冲管上方的第五弹簧。
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呈V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若干个且左右依次排列,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块呈竖直状,所述定位块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下端顶靠在压板的上表面上。
所述第一缓冲管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缓冲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管呈水平放置,所述稳定杆穿过所述第二缓冲管,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稳定杆进行稳定的固定起来,同时可以在汽车发生倾斜时,对稳定杆起到较为稳固的缓冲作用,对稳定杆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将其固定在汽车上,使得整个结构不仅对稳定杆起到固定作用,还可以延长稳定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后期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支撑装置1、位于所述支撑装置1下方的第一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右侧的第二支架装置3、位于下方的连接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装置4下方的固定装置5及位于所述固定装置5左右两侧的缓冲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方的第二支撑块1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12之间的第一连接杆1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3下方的第二连接杆14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4上方的第一斜杆15。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螺纹孔,方便螺栓穿过将其固定在汽车上。所述第二支撑块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块1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块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12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螺纹孔,从而方便螺栓穿过将其固定在汽车上,当第一支撑块11不方便将其固定在汽车上时,可以将第二支撑块12固定在汽车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1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块1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14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15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1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与第二支撑块12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方的第二支架2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竖杆23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下方的第二竖杆24。所述第一支架21呈V字形,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架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支架22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2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2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连接,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支架21过度变形。所述第二竖杆2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2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架装置3包括第三支架31、位于所述第三支架31右侧的第四支架32、位于所述第四支架32下方的第五支架33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架33下方的第三竖杆34及位于所述第三竖杆34下方的第一横杆35。所述第三支架31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支架32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32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五支架33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33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架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架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34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34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3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35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架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3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第一弹簧41、位于所述第一弹簧41连接框42、设置于所述连接框42上的通孔43、位于所述连接框42右侧的第一固定架44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4右侧的第二弹簧45。所述第一弹簧41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4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1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框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连接框4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通孔43呈长方体状,所述通孔43贯穿所述连接框42的前后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架44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4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4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44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横杆3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4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5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块51、贯穿所述固定块51左右表面的穿孔52、位于所述穿孔52内的若干第三弹簧53、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3下端的压板54、位于所述压板54上方的定位块55。所述固定块5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51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框42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24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4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孔52呈圆柱体状,所述穿孔52贯穿所述固定块51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三弹簧53设有若干个且左右依次排列,所述第三弹簧53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53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板54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3的下方,所述压板54呈弯曲状,从而可以包住所述稳定杆,所述第三弹簧53的下端与所述压板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3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压板54稳固的压在稳定杆上,对稳定杆起到固定作用。所述定位块5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块55呈竖直状,所述定位块55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55的下端顶靠在压板54的上表面上,防止压板54向上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装置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装置5的左右两侧,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第一缓冲管61、位于所述第一缓冲管61一侧的第四弹簧62、位于所述第四弹簧62一侧的第二缓冲管63及位于所述第二缓冲管63上方的第五弹簧64。所述第一缓冲管61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缓冲管6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管6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稳定杆穿过所述第一缓冲管61。所述第四弹簧6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62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弹簧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管6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管6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管63呈水平放置,所述稳定杆63穿过所述第二缓冲管63。所述第五弹簧64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6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6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管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33的一端与位于右侧的第二缓冲管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下端与位于右侧的第一缓冲管6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使用时,首先将稳定杆穿过第二缓冲管63、第一缓冲管61、固定块51上的穿孔52,然后将压板54在第三弹簧53的作用下压在稳定杆上,对稳定杆起到固定的作用,然后将第一支撑块11或者第二支撑块12固定在汽车上,并且由于第一支架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及第一弹簧41、第二弹簧45、第三弹簧53、第四弹簧62及第五弹簧64的作用下,对稳定杆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稳定杆断裂,延长了稳定杆的使用寿命。至此,本发明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下方的第一支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右侧的第二支架装置、位于下方的连接装置、位于所述连接装置下方的固定装置及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左右两侧的缓冲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方的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方的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右侧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下方的第五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三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三竖杆下方的第一横杆,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下方的连接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上的通孔、位于所述连接框右侧的第一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右侧的第二弹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贯穿所述固定块左右表面的穿孔、位于所述穿孔内的若干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端的压板、位于所述压板上方的定位块,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管、位于所述第一缓冲管一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一侧的第二缓冲管及位于所述第二缓冲管上方的第五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呈V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若干个且左右依次排列,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块呈竖直状,所述定位块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下端顶靠在压板的上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管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缓冲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管呈水平放置,所述稳定杆穿过所述第二缓冲管,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1510763997.0A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Pending CN106671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3997.0A CN106671725A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3997.0A CN106671725A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1725A true CN106671725A (zh) 2017-05-17

Family

ID=5886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3997.0A Pending CN106671725A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17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3830A (zh) * 2021-01-26 2021-06-08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杆空间尺寸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3830A (zh) * 2021-01-26 2021-06-08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杆空间尺寸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0346U (zh) 长铜管折弯装置
CN105730866A (zh) 一种管材放置架
CN106671725A (zh) 一种汽车后横向稳定杆右支架总成
CN105234142B (zh) 一种便于石油钻杆清洗用的夹紧装置
CN204471882U (zh) 快速拆卸式3d打印机喷头组件及装置
CN209146510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
CN201080197Y (zh) 可调节把手
CN204019760U (zh) 一种石材幕墙板块安装槽的加工装置
CN208024952U (zh) 一种石油管道支架的快速安装装置
CN203888569U (zh) 一种轻型汽车用后横向稳定装置
CN204994871U (zh) 一种新型吧台支架
CN202804429U (zh) 四轮支撑式割炬架
CN105465144A (zh) 一种立柱安装连接件
CN206110484U (zh) 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两轴桁架系统
CN201884888U (zh) 底座及显示装置
CN205220685U (zh) 安装座及牵引梁
CN204901080U (zh) 预应力可调式弹簧阻尼减振管道支架
CN203604352U (zh) 一种双向式水平连接块
CN205102997U (zh) 一种振动测试夹具及采用该振动测试夹具的振动测试装置
CN202674770U (zh) 电视机挂架
CN213088621U (zh) 一种监控主机的存放机柜
CN209758962U (zh) 一种叉车喇叭安装处理装置
CN206986747U (zh)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N218378468U (zh) 一种缓冲性好的工业电脑用机架
CN214037520U (zh) 一种稳定性的自动化设备安装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