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730B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64730B CN106664730B CN201480080115.4A CN201480080115A CN106664730B CN 106664730 B CN106664730 B CN 106664730B CN 201480080115 A CN201480080115 A CN 201480080115A CN 106664730 B CN106664730 B CN 1066647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element
- access network
- strategy
- wireless access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7 morph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61 region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522 trans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基于分组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从而可以实现以组为粒度进行业务管理,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无线参数配置配置、网络优化和功能部署等方面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1G)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移动通信技术和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术(又称第3.9代/4代通信技术)等多个阶段。在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之际,移动网络架构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在2G的网络架构中,通常包括GSM/EDGE(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Enhanced Data Ratefor GSM Evolution)无线接入网(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和核心网,其中GERAN中包括基站收发信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等网元,核心网中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业务支撑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等网元;在3G的网络架构中,通常包括通用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和核心网,其中UTRAN包括基站(Node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等网元,核心网包括SGSN、GGSN和HLR等网元;而在LTE网络架构中,通常包括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和核心网,其中E-UTRAN包括演进型基站(E-UTRAN NodeB,eNodeB)网元,核心网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等网元。
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的LTE-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网络的架构可知,LTE网络架构与2G或3G的网络架构相比,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即:在LTE网络架构中,接入网网元eNodeB可以直接与核心网网元MME和SGW相连,而在2G或3G的网络架构中,接入网网元无法直接与核心网网元相连。目前,随着LTE网络的发展和商用,eNodeB的形态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包括宏eNodeB(Macro eNodeB),微eNodeB(Pico eNodeB),云化eNodeB(Cloud eNodeB)等;eNodeB部署形态也呈现层次化、区域化的发展,例如专网eNodeB、校园网、移动基站、室内基站、公交热点以及定制化业务eNodeB等;LTE-EPC中承载的业务也越来越丰富,如语音业务、分组数据业务、位置业务或者演进型多播广播业务等,使得某些eNodeB专门用于承载某些业务,例如时分双工类的eNodeB用于承载数据业务,频分双工类的eNodeB用于承载语音业务承载。
在LTE-EPC系统的扁平化网路架构、eNodeB部署形态多样化、业务多样化综合作用下,对LTE-EPC系统进行业务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导致管理效率低、管理难度大。例如,1)MME/SGW/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Management System,EMS)等网元需要管理海量eNodeB,如果eNodeB网络规划调整(如扩容站点或调整跟踪区标识),将会导致网络设备维护数据变化,导致网络运维难度大,运维效率低,运维成本高;2)在无线承载网故障场景下,将会产生海量的eNodeB链路告警信息,冲击着网络,难以进行网络优化;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等用户产生大量的信令(如建立连接、释放连接或用户寻呼等),可能集中对某种形态或某些性能的eNodeB产生了大量的信令冲击,难以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4)在某些eNodeB专门用于承载某些业务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承载某些业务的eNodeB下的用户设备采用相同的用户网络驻留策略,实现复杂度高;5)在基于eNodeB的用户业务部署(如对Pico eNodeB下接入的用户采用免费的数据流量)的情况下,需要在eNodeB调整时调整业务配置数据,导致业务部署的运维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能够对无线接入网元进行分组,从而实现以组为粒度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了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具体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向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处理策略;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处理策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向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处理策略;或者,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处理策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以及连接到所述总线的处理器、存储器、发射器和接收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
所述接收器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向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处理策略;或者,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处理策略。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方面,在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分组标识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身份标识ID、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名称Name、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链路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之间互联协议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区域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方面,在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策略为运维策略、应用策略或者无线参数配置策略;
其中,所述运维策略包括性能指标策略、故障上报策略、信令跟踪策略和参数配置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数据流控策略、设备接入策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资源分配策略、功能特性部署策略和计费策略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所述应用策略包括寻呼策略、跟踪区标识列表TAList分配策略、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接入点名称APN分配策略、服务质量QoS分配策略、无线接入技术/频率选择优先级用户数据身份标识SPID下发策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语音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网关PGW选择策略和用户鉴权策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UTI、移动性管理实体编码MMEC、移动性管理实体组识别码MMEGI或者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
其中,所述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包含用于用户网络驻留优先级的配置数据、用于功率控制的配置数据、用于用户连接管理的配置数据、用于无线覆盖的配置数据或者用于小区管理的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基于分组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从而即可以对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相同的处理策略,或者对通过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所有用户设备采用相同的处理策略,还对不同的分组应用差异化的处理策略,实现以组为粒度进行差异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无线参数配置配置、网络优化和功能部署等方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能够对无线接入网元进行分组,实现以组为粒度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了运维、网络优化、配置和功能部署等方面效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
S101: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针对无线接入网元的形态多样化、部署层次化和部署区域化等特点以及业务多样化的特点,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在对无线接入网元进行分组时可以考虑上述因素,从而可以针对不同形态、不同部署区域或不同部署层次的无线接入网元进行分组。因而所述分组标识可以体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相关属性。例如,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种属性:
1)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可以体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地理位置的特点,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为商业区、普通市区、郊区、农村开阔地、企业区、校园区、专网区或网络运维行政区等。
2)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可以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采用了何种网络制式进行通信,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为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或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
3)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用于体现无线接入网元支持的接入技术类型,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为GSM/UMTS接入技术,或者为LTE接入技术,或者为GSM/UMTS/LTE接入技术,或者为CDMA/LTE接入技术等。
4)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支持的接入技术所对应的接入频点,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为GSM 850/900/1800/1900MHz,或-LTE1900/2300/2600MHz等。
5)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可以是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规模,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为超大站、普通站、小站或微站等。
6)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可以体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特点,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为普通宏站、云化基站、基站接入网关或家庭基站等。
7)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可以体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部署的业务能力,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为位置业务(location service,LCS)、演进型多播广播业务(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eMBMS)或语音业务等。
8)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用于体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归属的运营商,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归属运营商为移动、联通或电信等。
9)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可以体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处理能力,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信令最大处理能力的信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数据转发最大能力的信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最大覆盖能力的信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最大的用户无线连接规格的信息等。
10)所述分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业务服务区域标识(Service Area Identifier),还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eNodeB的业务服务区域标识,运营商可以基于服务区域部署业务功能。
可选地,所述分组标识可以为指示上述至少一种属性的字符或字符串。例如所述分组标识可以是字符串0010,其中00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为LTE-FDD,10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商业属性为商业区;又例如所述分组标识可以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身份标识(identity,ID)、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名称(Name)、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链路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之间互联协议(Internet Procotol,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区域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S102: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分组规则,利用所述分组规则,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述分组规则中可以指定当分组标识满足何种条件时,对应哪个无线接入网元组,从而利用所述分组标识进行条件判断或者匹配,即可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或者,所述分组规则中可以包含所述分组标识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即可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
S103: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在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之后、或者在触发条件满足时、或者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存在时、或者在有相应需求时等情况下,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具体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处理策略(即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采用所述处理策略);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处理策略,所述处理策略具体可以是运维策略、应用策略或者无线参数配置策略,从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对不同的组应用差异化的处理策略,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无线参数配置配置、网络优化和功能部署等方面效率。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信息进行感知,只能以无线接入网元为粒度进行管理的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从而可以对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或者对通过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网络的用户设备采用相同的处理策略,且可以对不同的组应用差异化的处理策略,所述处理策略具体可以是运维策略、应用策略或者无线参数配置策略,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无线参数配置配置、网络优化和功能部署等方面效率。
可选地,在步骤S102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0: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所述分组规则。
关于如何获取的所述分组规则,有多种方式,例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可以预先配置有所述分组规则;又例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相关属性等需求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规则;又例如,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接收其他网元(如EMS或者NMS)发送的所述分组规则,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元可以是LTE网络的eNodeB,或者还可以是2G或3G网络的NodeB或者BTS,或者还可以是下一代(例如4.5G或者5G)的无线接入网元,或者还可以是未来其他网络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元;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是LTE网络的MME、SGW、PGW、EMS或者NMS,或者还可以是2G或3G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者BSC,或者还可以是下一代(例如4.5G或者5G)的网元,或者还可以是未来其他网络制式的网元。
为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2-4,以无线接入网元为eNodeB,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为MME为例进行说明;结合附图5-6,以无线接入网元为eNodeB,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为SGW/PGW为例进行说明;结合附图7,以无线接入网元为eNodeB,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为EMS/NMS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无线接入网元不是eNodeB或者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不为MME/SGW/PGW/EMS/NMS的情况,也可以参照附图2-7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
S200:MME获取分组规则和eNod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运维策略。
步骤S200中,所述MME可以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MME中的所述分组规则;或所述MME可以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MME中的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运维策略;或所述MME可以根据所述eNodeB的相关属性等需求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规则;或所述MME可以根据运维需求生成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运维策略;或所述MME可以接收所述分组规则;或所述MME可以接收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S201:所述eNodeB将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
所述eNodeB可以在初始接入所述MME时,将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也可以在自身重启或者发生配置更新时,将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还可以在自身的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将更新后的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从而所述eNodeB可以利用设备注册消息、配置更新消息或者业务交互消息携带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其中,所述设备注册消息可以是3GPP标准定义的S1开始(S1 Setup)消息,或非3GPP标准的消息私有扩展消息;所述配置更新消息可以是3GPP标准定义的eNodeB配置更新(eNodeB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或非3GPP标准消息私有扩展消息;所述业务交互流程可以是3GPP标准中定义的设备业务流消息或用户业务流消息,或非3GPP标准消息私有扩展消息。所述eNodeB还可以通过其他消息将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通常情况下,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能够体现所述eNodeB的相关属性,例如该分组标识可以指示所述eNodeB所在区域属性(如所述eNodeB所在区域属性为普通市区)、所述eNodeB的网络制式属性(如所述eNodeB的网络制式属性为LTE-TDD)、所述eNodeB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如所述eNodeB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为所述eNodeB对应小区的业务服务区域标识),所述eNodeB的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如所述eNodeB支持的接入技术为GSM、UMTS和LTE接入技术)、所述eNodeB接入频点属性(如所述eNodeB的接入频点为LTE1900/2300/2600MHz)、所述eNodeB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eNodeB的规模属于宏站)、所述eNodeB的部署形态属性(如从部署特定来看所述eNodeB属于云化基站)、所述eNodeB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如所述eNodeB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为语音业务)、所述eNodeB的网元归属属性(如所述eNodeB的归属运营商为A运营商)、eNodeB的网元性能属性,从而所述MME可以根据所述分组标识所指示的所述eNodeB的相关属性,对所述eNodeB进行分组。
可选地,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可以为eNodeB ID、eNodeB Name、eNodeB的S1链路标识、eNodeB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eNodeB的区域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关于eNodeB的区域属性,既可以是目前标准已定义的区域属性标识,如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或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E-UTRAN CellGlobal Identifier,ECGI),还可以是以后标准或非标准新定义的区域属性标识。
可选地,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指示信息承载,也可以通过对协议已有信元进行扩展的方式承载,例如所述eNodeB分组标识可以通过对eNodeB name进行扩展的方式承载,假设eNodeB Name为包含4个字符子串的字符串,可以在第一个字符子串中添加所述eNodeB的网元形态属性,在第二个字符子串中添加所述eNodeB的网元归属属性,反之亦然。在对协议已有信元进行扩展来承载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时,承载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的协议已有信元的长度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发生变化,扩展后的协议已有信元的全部字段或部分字段用以承载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
S202:所述MME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
所述MME可以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分组规则,进而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具体地,所述MME可以利用所述分组规则,采用前缀匹配的方式,对所述分组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例如,以所述分组标识为eNodeB ID为例,所述分组规则可以是:eNodeB ID前缀为1001的属于Group_1,eNodeB ID前缀为1010的属于Group_2。如果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为eNodeB ID(1010 0000 0000 00000001),则所述MME通过前缀匹配,该eNodeB ID(1010 0000 0000 0000 0001)将会被匹配到Group_2中,即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为Group_2。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MME也可以利用所述分组规则,采用通配的方式,对所述分组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例如,以所述分组标识为eNodeBName为例,所述分组规则可以是:eNodeB Name为*maco*的属于普通宏站组Group_macro,eNodeB Name为*pico*的属于微站组Group_pico,eNodeB Name为*home*的属于家庭基站组Group_home。如果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为表示eNodeB name的字符串,其中该字符串包括从左到右的第一、第二、....、第N字符子串,其中,N为正整数,第一字符子串表示地理位置,例如第一字符子串为0001表示A市的B区,其他数值表示其他不同的地理位置;第二字符子串表示网元形态,例如第二字符子串为0001表示pico,其他数值表示其他不同的网元形态;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字符子串也可以表示网元形态,第二字符子串也可以表示地理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其他字符子串同样用于表示其他不同的分组属性,则通过通配方式进行匹配,该表示eNodeB name的字符串将会被匹配到Group_pico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MME也可以利用所述分组规则,采用区段匹配的方式,对所述分组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例如,以所述分组标识为eNodeB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为例,所述分组规则可以是:eNodeB TAC区段为0x0000~0x0099的属于Group_1,eNodeB TAC区段为0x0100~0x0199的属于Group_2,其中,0x表示十六进制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进制数表示eNodeB TAC。如果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为eNodeB TAC(0x0101),则通过区段匹配,该eNodeB TAC(0x0101)将会被匹配到Group_2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MME也可以利用所述分组规则,采用掩码匹配的方式,对所述分组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例如,以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为eNodeB IP为例,所述分组规则可以是:eNodeB IP的掩码为255.255.16.0的属于Group_1,eNodeB IP掩码为255.255.32.0的属于Group_2。如果述eNodeB的分组标识为eNodeB IP(32.10.17.1),则该IP的掩码为255.255.16.0,通过掩码匹配,该NodeB IP(32.10.17.1)将会被匹配Group_1中。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确定的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可以是多个,即有多个分组规则或者分组规则中有多个分组策略时,所述eNodeB可能被分到多个eNodeB组中,例如eNodeB为宏站,且其ID为1010 0000 0000 0000 0001,如果分组规则为eNodeB ID前缀为1001的属于Group_1,eNodeB Name为*maco*的属于普通宏站组Group_macro,则根据分组规则,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即可以是Group_1,也可以是Group_macro,则后续可以分别采用Group_1和Group_macro对应的运维策略。此外,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也可以为多个或者可以用于指示所述eNodeB的多种属性,例如为eNodeB Name和eNodeB ID,从而分组时可以考虑更多的因素。
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方式也可以参考步骤S101和步骤S102。
S203:MME采用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运维策略。
在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之后,所述MME可以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eNodeB采用所述运维策略(也即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采用所述运维策略)。其中,所述运维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性能指标策略、故障上报策略、信令跟踪策略或者参数配置策略。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通过以下举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1)所述运维策略为故障上报策略的场景。
所述故障上报策略可以包含以组为粒度上报链路故障的条件,例如所述故障上报策略具体可以为:若待上报组内的链路故障满足预设条件,则上报用于指示所述待上报组发生链路故障的告警信息。
由于在LTE/EPC网络架构下,MME直接管理成千上万个eNodeB网元,也即管理了大量的S1链接信息。在承载网(如分组传送网PTN)故障场景下,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S1链路故障告警信息,MME通常会将这些批量的链路告警信息上报给EMS/NMS,对网络产生了大量信令冲击,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运维数据的分析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如果采用步骤S200-S204所述的方法,可以实现基于eNodeB组进行S1链路告警,而非针对单个eNodeB进行S1链路告警,此时的故障上报策略具体可以是S1链路故障上报策略,具体地,MME可以预先为各个eNodeB组配置对应的S1链路故障上报策略,在配置的S1链路故障上报策略中可以限定,如果该eNodeB组中的S1链路故障满足预设条件(例如,该预设条件可以是eNodeB分组内S1链路故障数占该组中总的S1链路数的比例超出预设阀值),则向EMS/NMS发送指示该eNodeB组发生S1链路故障的告警信息;进一步,所述S1链路故障上报策略中还可以限定,对于已经上报过告警信息的eNodeB组,如果后续又发生S1链路故障,不再上报新的告警信息。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于eNodeB组进行S1链路告警,大大减少了上报的告警信息的数量,减少了对网络的信令冲击,提高了网络运维的效率。
2)所述运维策略为性能指标策略的场景
性能指标的数据采集是网络设备性能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其基本流程是登记测量任务,网络设备采集用户设备或者APN等对象的性能指标并按照测量周期生成性能测量结果,然后将性能测量结果上报给EMS/NMS。通过性能指标测量,可以测量和观察网络设备的安全性、运行状态、信号连接状态以及用户和系统资源的使用,上述性能指标可以是S1模式附着请求次数、S1模式附着成功次数、S1模式专有承载激活请求次数、S1模式专有承载激活成功次数、S1模式附着成功率、CPU平均占用率、CPU过载时长或者单板内存占用率等信息。在LTE/EPC网络架构下,MME和EMS通常都支持成千上万的eNodeB对象,大多性能指标统计都需要统计某个区eNodeB或某类eNodeB的数据,因而在以单个eNodeB为对象进行性能指标统计之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影响运维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性能指标策略具体可以是性能指标的统计策略或性能指标上报策略,所述性能指标统计策略可以为:以组为粒度统计性能指标;所述性能指标上报策略可以为:以组为粒度上报性能指标;或者,所述性能指标策略包含待上报的性能指标的信息,从而实现以eNodeB组为粒度进行性能指标的统计或者上报,而非以eNodeB为粒度进行性能指标的统计或上报,避免了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或处理。例如,MME可以根据需求,配置分组策略和各eNodeB组的性能指标的统计策略或性能指标上报策略,从而所述MME可以根据需求将某个区eNodeB或某类eNodeB分为一组,进而对某个区eNodeB或某类eNodeB执行相应地性能指标的统计策略或性能指标上报策略,大大提高了网络运维的效率。此外,由于对不同类型的eNodeB关注的性能指标可能不同,所述MME还可以根据需求为不同的eNodeB组配置不同性能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中,MME可以接收eNodeB发送的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并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网元(即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采用所述运维策略,实现了以eNodeB组为粒度进行网络运维,最大程度降低了eNodeB的网络规划和数据调整对运维的影响,大大提升了网络运维的效率。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
S300:MME获取分组规则和eNod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S301:所述eNodeB将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
S302:所述MME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
步骤S300-S3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100-S103,或者可以参考步骤S200-S20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3:所述MME执行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在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之后,所述MME可以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eNodeB采用所述应用策略。
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数据流控策略、设备接入策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资源分配策略和功能特性部署策略。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通过以下举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1)所述应用策略为数据流控策略,所述MME可以为不同eNodeB组配置差异化的数据流控策略,所述数据流控策略可以包含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条件、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优先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动数据流控功能的指示信息。例如,所述数据流控策略中包含启动数据流控功能的优先级信息,则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为数据卡专网eNodeB组或不承载语音业务的eNodeB组配置的数据流控策略中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当MME出现信令超过预定阈值、用户数据超过预定阈值或者CPU超过预定阈值等过载情况时,将优先触发对数据卡专网eNodeB组或不承载语音业务的eNodeB组进行数据流控(如向eNodeB组中的eNodeB下发过载(Over Load)信令,使得eNodeB根据Over Load信令,不将初始接入的用户设备接入到该MME上,从而缓解了该MME的过载情况;或者MME可以直接进行数据丢包,以减少信令冲击),实现了优先对运营商业务体验和网络可靠性要求较低eNodeB组进行数据流控,保证了关键业务的正常进行。
又例如,所述数据流控策略可以被设置为:当eNodeB组内出现信令过载、用户数据过载或资源过载等过载情况时,对该eNodeB组启动数据流控功能。
2)所述应用策略为设备接入策略,所述设备接入策略可以为允许接入或者拒绝接入,从而通过采用所述设备接入策略,所述MME可以拒绝或允许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
eNodeB可以主动通过S1 SETUP流程接入MME。然而在网络部署中,经常出现由于eNodeB中配置的MME IP地址错误而导致eNodeB接入其他区域的MME。因而,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对eNodeB进行接入控制。具体地,可以为不同的分组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例如,对于某个eNodeB组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为允许接入,则当该eNodeB组中有eNodeB接入时,MME可以执行该该eNodeB组对应的接入策略,即允许接入,从而该eNodeB组相当于预设的白名单,只要是该eNodeB组中的eNodeB都允许接入;又例如,对于某个eNodeB组配置对应的接入策略为禁止接入,则当该eNodeB组中有eNodeB接入时,MME可以执行该该eNodeB组对应的接入策略,即禁止接入,从而该eNodeB组相当于黑名单,只要是该eNodeB组中的eNodeB都禁止接入。由此可知,通过配置分组规则和eNodeB组对应的接入策略,能够实现MME对eNodeB进行接入控制,比如A区的MME只允许接入A区的eNodeB,A区的MME禁止接入非A区的eNodeB,再例如专网MME只允许接入专网eNodeB,MME禁止接入非专网的eNodeB等。
3)所述应用策略为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所述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为下发网络侧设备权重,所述网络侧设备权重下发策略包含待下发的网络侧设备权重的信息,从而可以将设定的网络侧设备权重下发给无线接入网元等设备,使得无线接入网元等设备可以根据权重信息对接入用户执行负载均衡策略,或者进行运维(如禁止或允许用户设备接入)。
例如,由于MME一般都是池(POOL)组网形式,在MME POOL的扩容、分裂等场景中,例如第一MME需要把某些eNodeB组上的用户迁移到其他MME(即第二MME)上,而在迁移之前,通常需要向该eNodeB下发指示第一MME设备权重为0的信息,所述第一MME设备权重为0表示禁止新接入的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第一MME,所述第一MME设备权重为1表示按照权重将新接入的用户设备接入到所述第一MME上,反之亦然。因而,在需要进行迁移时,所述第一MME可以对有用户迁移的eNodeB组执行其所对应的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可以被配置为:下发第一MME设备权重为0。从而,所述第一MME可以对有用户迁移的eNodeB组中的eNodeB下发第一MME设备权重为0,使得有用户迁移的eNodeB组中的eNodeB禁止新接入的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第一MME,从而可以启动迁移。
4)所述应用策略为资源分配策略,所述资源分配策略包含待分配的链路参数的信息(如S1接口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链路的收/发缓存的信息等)、硬件资源的信息(如板卡、内存、CPU或物理端口的信息等)或软件资源的信息(如进程、线程、链接号、逻辑端口、本端IP地址的信息等),从而通过采用所述资源分配策略,所述MME可以实现对所述eNod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进行相应地资源分配。
举例来说,在LTE/EPC网络中,MME管理较多eNodeB,eNodeB链路占用越来越多内存资源。由于eNodeB形态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eNodeB承载用户或链路规格有差异,比如Macro eNodeB一般商用规格支持大于1000的在线用户连接数,而Pico eNodeB一般的商用规格支持小于100在线用户连接数,这样不同类型的eNodeB对MME S1链路内存资源要求是有差异的。因此,所述资源分配策略具体可以包含待分配的S1接口SCTP链路的收/发缓存区的大小,MME可以根据需求对不同类型的eNodeB进行分组,并且为不同eNodeB分组配置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例如可以为Pico eNodeB组配置资源分配策略为:为S1接口Sctp链路分配1M的收/发缓存;可以为Macro eNodeB组配置资源分配策略为:为S1接口Sctp链路分配200M的收/发缓存,从而大大提高了MME的资源利用率。
5)所述应用策略为功能特性部署策略,所述功能特性部署策略中可以包含用于指示开启或者关闭某种/些功能的指示信息,或者可以包含使用某种/些功能所需的信息,或者使用某功能时对应的处理方式,从而实现功能控制。举例来说,在LTE/EPC网络中,一般会采用来自多个厂商的eNodeB或MME,因而存在eNodeB和MME厂商交差对接问题,比如某个MME可能需要跟A厂商的eNodeB和B厂商的eNodeB对接,然而A厂商的eNodeB和B厂商的eNodeB可能具有差异化的功能,因此该MME需要兼容两种不同功能的eNodeB。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对分组规则进行配置,可以根据将A厂商的eNodeB分在GroupA,将B厂商的eNodeB分在Group B,并且为Group A和Group B配置不同的功能特性部署策略,从而MME可以针对A厂商的eNodeB采用与其对应的功能进行处理,对厂商的eNodeB采用与其对应的功能进行处理,实现对不同类型的eNodeB组进行功能控制。
在其他场景中,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例如,在新功能/特性部署时,可以通过对不同的eNodeB组配置不同的功能特性部署策略,实现不同的eNodeB组的功能部署控制,比如在指定的eNodeB组内开启基于LTE的语音(Voice over LTE,VoLTE)功能;又例如,某些功能在全网开通可能对网络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可以只对指定区域的或特定类型的eNodeB(即某个/某些eNodeB组)开启某些功能,比如只对属于某个区的eNodeB组开启位置上报功能,以减少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中,MME可以接收eNodeB发送的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并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网元(即所述eNodeB所属分组)采用所述应用策略,所述应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流控策略、设备接入策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资源分配策略或功能特性部署策略,从而实现了以eNodeB组为粒度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了网络优化、功能部署和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效率。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
S400:MME获取分组规则和eNod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S401:所述eNodeB将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
S402:所述MME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
步骤S400-S4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100-S103,或者可以参考步骤S200-S20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403:用户设备通过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EPC网络。
S404:所述MME采用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所述MME可以对通过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应用策略。
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寻呼策略、跟踪区标识列表(TAList)分配策略、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分配策略、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分配策略、RAT/频率选择优先级用户数据身份标识(Subscriber Profile ID for RAT/Frequency Selection Priority,SPID)下发策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语音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SGW/PGW选择策略、用户鉴权策略,其中,RAT即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表示网络制式。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通过以下举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1)所述应用策略为寻呼策略,寻呼策略可以包含寻呼重发次数的信息、寻呼等待时长的信息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用精准寻呼的指示信息等,其中,所述精准寻呼是指在用户设备寻呼时优先向寻呼区域中的一个或部分eNodeB寻呼,寻呼失败后,逐级扩大eNodeB寻呼范围直到对寻呼区域全部eNodeB进行寻呼的技术。
举例来说,通过配置分组规则和相应的寻呼策略,使得MME可以在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时,对通过第一区域(例如工业区域)的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精准寻呼,对通过第二区域(例如高速交通区域)的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全区域寻呼;又例如,通过配置分组规则和相应的寻呼策略,使得MME可以对通过Pico 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全局寻呼,和通过Macro 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采用精准寻呼,从而所述MME能够根据eNodeB的形态类型或者区域类型配置差异化的寻呼策略。
2)所述应用策略为TAList分配策略。例如,通过分组规则和TAList分配策略的配置,使得所述MME可以为接入高铁专网eNodeB的用户设备分配专有TAI组成的TAList。
3)所述应用策略为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可以包含所述分配的用户设备标识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GUTI)、移动性管理实体编码(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 code,MMEC)、移动性管理实体组识别码(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 group identifier,MMEGI)或者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以实现用户路由或者用户上下文的定位。举例来说,所述用户标识分配策略为MMEC分配策略,则通过配置分组规则和相应地MMEC分配策略,MME对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MMEC分配策略,即MME可以对于通过运维区域eNodeB组接入的用户设备分配对应的MMEC,从而利用所述MMEC,即可确定通过运维区域eNodeB组接入的用户设备,实现用户路由的管理。
4)所述应用策略为APN分配策略,所述APN分配策略中可以包含待分配的APN的信息。举例来说,通过分组规则和APN分配策略的配置,使得所述MME可以对通过Pico eNodeB、Home eNodeB或者免费业务试点区域eNodeB等eNodeB组接入的用户设备分配对应的APN进行数据或语音业务。
5)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QoS分配策略,所述QoS分配策略中可以包含待分配的QoS参数的信息。通过分组规则和QoS分配策略的配置,使得所述MME可以对通过指定eNodeB组(例如机场/会议场/体育场等区域的eNodeB)接入的VIP用户下发更优的/高质量的QoS。
6)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SPID下发策略,所述SPID下发策略包含待下发的SPID的信息。举例来说,通过分组规则和SPID策略的配置,所述MME可以对于从指定eNodeB组接入的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的附着/切换/位置更新等流程中,对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SPID下发策略,即向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eNodeB下发指定SPID,使得eNodeB能够根据所述SPID控制用户设备的行为(如指定用户设备驻留和切换频段的优先级)。
7)所述应用策略为切换区域限制策略,所述切换区域限制策略可以包含切换区域限制列表(handover restriction list),所述切换区域限制列表用于限制用户设备切换到特定限制区域,关于所述切换区域限制列表详情可以参考3GPP标准。举例来说,通过分组规则和切换区域限制策略的配置,使得所述MME可以对于从指定eNodeB组(如热点区域或业务体验区)中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在该用户设备对应的附着/切换/位置更新等流程中,对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切换区域限制策略,即向该eNodeB下发切换区域限制策略,从而该eNodeB可以根据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实现对用户设备切换的区域进行限制。
8)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语音策略。举例来说,所述语音策略可以包含CS注册区域(LAI)的信息,或语音策略优先级的信息,或者所述语音策略可以为采用何种技术实现语音业务,例如,通过分组规则和语音策略的配置,使得所述MME可以为TDD的eNodeB组配置语音策略为:优先采用电路域回落(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CSFB)技术;为频分双工FDD的eNodeB组配置语音策略为:优先采用VoLTE。
9)所述应用策略为用户位置上报策略,所述用户位置上报策略可以为开启或者关闭用户位置上报功能。可以为不同的eNodeB组配置不同的用户位置上报策略。举例来说,可以对特殊监控区域的eNodeB组或者特殊业务区域的eNodeB配置用户位置上报策略为:启用用户位置上报功能。
10)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SGW/PGW选择策略,利用所述SGW/PGW选择策略可以选择特定的SGW/PGW,所述SGW/PGW选择策略可以包含SGW/PGW的IP地址或域名,或者包含用于确定SGW/PGW的TAI或APN,或者包含用于确定TAI/APN的信息,所述TAI/APN用于确定SGW/PGW。例如,为从特定区域eNodeB组中接入的用户设备选择本区域的SWG/PGW,实现区域业务部署。同时由于采用分组技术,减少了SGW/PGW选择时所需配置的数据的数量。
11)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用户鉴权策略。用户鉴权可以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识别和鉴权以及密钥的同步,对用户身份的有效性进行判断,使合法用户能使用网络提供的业务。所述鉴权策略可以包含用户鉴权频率或用户鉴权触发条件等,可以为不同的eNodeB组配置不同的用户鉴权策略,例如可以为安全接入要求更高的区域的eNodeB组配置更严格的用户鉴权策略,从而在用户设备通过某eNodeB组内的eNodeB接入EPC网络之后,MME可以为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该组对应的用户鉴权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MME可以接收eNodeB发送的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并对通过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应用策略,所述应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寻呼策略、TAList分配策略、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APN分配策略、QoS分配策略、SPID下发策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语音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SGW/PGW选择策略或用户鉴权策略,从而实现了以eNodeB组为粒度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网络优化、功能部署和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效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
S500:SGW/PGW获取分组规则和eNod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S501:所述eNodeB将自身的第一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分组标识等同于图1-图4方法实施例中的所述的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eNodeB的相关属性,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不同的指示信息、消息或其他对象,不代表顺序关系。因此步骤S600-S6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100-101或者步骤S200-S201,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502:所述MME将所述第一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SGW/PGW;或者所述MME对所述第一分组标识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分组标识,将所述第二分组标识发送给SGW/PGW。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所述SGW/PGW不能识别或者感知所述第一分组标识,又或者为了兼顾通信标识协议等原因,所述MME不能将所述第一分组标识直接发送给所述SGW/PGW,此时所述MME可以对所述第一分组标识经过过滤、映射或协议转换等处理之后,得到所述第二分组标识,将所述第二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SGW/PGW。
S503:所述SGW/PGW根据所述第一分组标识与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所述第二分组标识与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
步骤S5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102或者步骤S20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4:所述SGW/PGW执行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在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之后,所述SGW/PGW可以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eNodeB采用所述应用策略(即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采用所述应用策略),还可以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应用策略。
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数据流控策略或者资源分配策略,关于数据流控策略和资源分配策略,具体可以参考步骤S303,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计费策略,例如所述计费策略可以为开启计费功能或者关闭计费功能;又例如所述计费策略可以用于指示针对何种对象(如流量、应用等)进行计费;又例如所述计费策略可以用于指示具体的计费规则,从实现针对eNodeB组进行差异化计费或免费。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策略还可以替换为运维策略,则在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之后,所述SGW/PGW可以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采用所述运维策略,也可以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采用所述运维策略。关于所述运维策略,具体可以参考步骤S203,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SGW/PGW可以获取eNodeB的第一分组标识或者第二分组标识,根据所述第一分组标识标识或者所述第二分组标识标识,以及分组规则,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并对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网元采用应用策略或者运维策略,所述应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流控策略、资源分配策略或者计费策略,从而实现了以eNodeB组为粒度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网络运维、网络优化、功能部署和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效率。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
S600:SGW/PGW获取分组规则和eNod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S601:所述eNodeB将自身的第一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MME。
S602:所述MME将所述第一分组标识发送给SGW/PGW;或者所述MME对所述第一分组标识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分组标识,将所述第二分组标识发送给SGW/PGW。
S604:所述SGW/PGW根据所述第一分组标识与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所述第二分组标识与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
步骤S600-S6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500-S504,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4:用户设备通过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EPC网络。
S605:所述SGW/PGW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所述SGW/PGW可以对通过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应用策略。
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计费策略,关于所述计费策略,具体可以参加步骤S504,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APN分配策略、QOS分配策略或者用户位置上报策略,关于所述APN分配策略、所述QOS分配策略和所述用户位置上报策略,具体可以参见步骤S404,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应用策略可以为业务鉴权策略。业务鉴权可以实现对用户使用业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判断,使用户只能使用网络或运营商授权范围的业务。所述鉴权策略可以包含业务鉴权频率或业务鉴权触发条件等,可以为不同的eNodeB组配置不同的业务鉴权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SGW/PGW可以获取eNodeB的第一分组标识或者第二分组标识,根据所述第一分组标识标识或者所述第二分组标识标识,以及分组规则,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并对通过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应用策略,所述应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APN分配策略、QOS分配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或者业务鉴权策略,从而实现了以eNodeB组为粒度进行管理,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网络优化、功能部署和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效率。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
S700:EMS/NMS获取分组规则和eNod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无线参数配置策略。
S701:所述eNodeB将自身的分组标识发送给所述EMS/NMS。
S702:所述EMS/NMS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所述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
步骤S700-S7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100-S103,或者可以参考步骤S200-S20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703:所述EMS/NMS将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发送给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网元。
其中,所述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包含用于用户网络驻留优先级的配置数据、用于功率控制的配置数据、用于用户连接管理的配置数据、用于无线覆盖的配置数据或者用于小区管理的配置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网元即可以为eNodeB,还可以为BTS或者RNC等其他除eNodeB以外的网元,即在根据分组规则进行分组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网元分为一组。如图7所示,当BTS和RNC与所述eNodeB属于同一个分组时,所述EMS/NMS执行S703时,可以将所述无线配置参数发送给所述eNodeB、所述BTS和所述RNC。
同理,在图2-图6实施例所述的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eNodeB,可以替换为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网元,且该网元不限于eNodeB,还可以是其他无线接入网元,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EMS/NMS可以接收eNodeB发送的所述eNodeB的分组标识,根据所述分组标识和分组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eNodeB所属分组,并将所述eNodeB所属分组所对应的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发送给所述eNodeB所属分组中的所有网元,实现了以eNodeB组为粒度进行网络运维,有效提升了网络配置的效率。
如图8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80,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80可以是LTE网络的MME、SGW、PGW、EMS或者NMS,或者还可以是2G或3G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者BSC,或者还可以是下一代(例如4.5G或者5G)的网元,或者还可以是未来其他网络制式的网元。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80包括:接收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所述接收单元801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可选地,所述分组标识可以为指示上述至少一种属性的字符或字符串。例如所述分组标识可以是字符串0010,其中00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为LTE-FDD,10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商业属性为商业区;又例如所述分组标识可以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身份标识(identity,ID)、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名称(Name)、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链路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之间互联协议(Internet Procotol,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区域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8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向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处理策略;或者,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处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803,用于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或者,接收网络管理系统NMS或网元管理系统EMS发送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接收NMS或EMS发送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处理策略为运维策略;其中,所述运维策略包括性能指标策略、故障上报策略、信令跟踪策略和参数配置策略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所述故障上报策略为若待上报组内的链路故障满足预设条件,则上报用于指示所述待上报组发生链路故障的告警信息;或者,所述性能指标策略为以组为粒度上报性能指标;或者,所述性能指标策略包含待上报的性能指标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数据流控策略、设备接入策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资源分配策略、功能特性部署策略和计费策略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所述数据流控策略包含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条件、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优先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动数据流控功能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资源分配策略包含待分配的链路参数的信息、硬件资源的信息或者软件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链路参数的信息包括S1接口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的收/发缓存的信息;所述硬件资源的信息包括板卡、内存、CPU或物理端口的信息;所述软件资源的信息包括进程、线程、链接号、逻辑端口或本端IP地址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寻呼策略、TAList分配策略、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APN分配策略、QoS分配策略、SPID下发策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语音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SGW/分组数PGW选择策略和用户鉴权策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包括但不限于GUTI、MMEC、MMEGI或者PLMN。例如,所述寻呼策略包含寻呼重发次数的信息、寻呼等待时长的信息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用精准寻呼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SPID下发策略包含待下发的SPID的信息;或者,所述切换区域限制策略包含切换限制列表;或者,所述SGW/PGW选择策略包含SGW/PGW的IP地址或域名,或者包含用于确定SGW/PGW的跟踪区标识TAI或APN,或者包含用于确定TAI/APN的信息,所述TAI/APN用于确定SGW/PGW。
可选地,所述处理策略为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其中,所述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包含用于用户网络驻留优先级的配置数据、用于功率控制的配置数据、用于用户连接管理的配置数据、用于无线覆盖的配置数据或者用于小区管理的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参考图1-图7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单元801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处理单元802可以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对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或者对通过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网络的用户设备采用相同的处理策略,且可以对不同的组应用差异化的处理策略,所述处理策略具体可以是运维策略、应用策略或者无线参数配置策略,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无线参数配置配置、网络优化和功能部署等方面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图8的实施例中,用于接收消息的接收单元或者获取单元可以采用接收器实现,或者,采用收发器实现。在物理实现上,接收器或者收发器可以用一个物理实体实现,也可采用多个物理实体实现,发送器和收发器可以采用一个物理实体实现,也可以采用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其他单元,如处理单元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9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可以包括:
处理器901、存储器902、总线904、接收器905和发送器906。处理器901、存储器902、接收器905和发送器906之间通过总线9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901可能为单核或多核中央处理单元,或者为特定集成电路,或者为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902可以为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903。具体的,计算机执行指令903中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
所述接收器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可选地,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向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处理策略;或者,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处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或者,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网络管理系统NMS或网元管理系统EMS发送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接收NMS或EMS发送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关于所述分组标识和所述处理策略可以参考图1至图7任意之一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运行时,处理器901运行计算机执行指令903,可以执行图1至图7任意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供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所述计算机执行图1至图7任意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LTE网络,包括LTE A网络、以及后续可能出现LTE版本。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或者,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标识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身份标识ID、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名称Name、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链路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之间互联协议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区域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具体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运维策略;其中,所述运维策略包括性能指标策略、故障上报策略、信令跟踪策略和参数配置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故障上报策略为若待上报组内的链路故障满足预设条件,则上报用于指示所述待上报组发生链路故障的告警信息;或者,
所述性能指标策略为以组为粒度上报性能指标;或者,
所述性能指标策略包含待上报的性能指标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数据流控策略、设备接入策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资源分配策略、功能特性部署策略和计费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流控策略包含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条件、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优先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动数据流控功能的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资源分配策略包含待分配的链路参数的信息、硬件资源的信息或者软件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链路参数的信息包括S1接口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的收/发缓存的信息;所述硬件资源的信息包括板卡、内存、CPU或物理端口的信息;所述软件资源的信息包括进程、线程、链接号、逻辑端口或本端IP地址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寻呼策略、跟踪区标识列表TAList分配策略、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接入点名称APN分配策略、服务质量QoS分配策略、无线接入技术/频率选择优先级用户数据身份标识SPID下发策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语音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网关PGW选择策略和用户鉴权策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UTI、移动性管理实体编码MMEC、移动性管理实体组识别码MMEGI或者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寻呼策略包含寻呼重发次数的信息、寻呼等待时长的信息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用精准寻呼的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SPID下发策略包含待下发的SPID的信息;或者,
所述切换区域限制策略包含切换限制列表;或者,
所述SGW/PGW选择策略包含SGW/PGW的IP地址或域名,或者包含用于确定SGW/PGW的跟踪区标识TAI或APN,或者包含用于确定TAI/APN的信息,所述TAI/APN用于确定SGW/PGW。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无线参数配置策略;
其中,所述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包含用于用户网络驻留优先级的配置数据、用于功率控制的配置数据、用于用户连接管理的配置数据、用于无线覆盖的配置数据或者用于小区管理的配置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或者,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网络管理系统NMS/网元管理系统EMS发送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接收NMS/EMS发送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12.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或者,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标识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身份标识ID、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名称Name、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链路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之间互联协议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区域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运维策略;其中,所述运维策略包括性能指标策略、故障上报策略、信令跟踪策略和参数配置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故障上报策略为若待上报组内的链路故障满足预设条件,则上报用于指示所述待上报组发生链路故障的告警信息;或者,
所述性能指标策略为以组为粒度上报性能指标;或者,
所述性能指标策略包含待上报的性能指标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数据流控策略、设备接入策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资源分配策略、功能特性部署策略和计费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流控策略包含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条件、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优先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动数据流控功能的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资源分配策略包含待分配的链路参数的信息、硬件资源的信息或者软件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链路参数的信息包括S1接口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的收/发缓存的信息;所述硬件资源的信息包括板卡、内存、CPU或物理端口的信息;所述软件资源的信息包括进程、线程、链接号、逻辑端口或本端IP地址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寻呼策略、跟踪区标识列表TAList分配策略、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接入点名称APN分配策略、服务质量QoS分配策略、无线接入技术/频率选择优先级用户数据身份标识SPID下发策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语音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网关PGW选择策略和用户鉴权策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UTI、移动性管理实体编码MMEC、移动性管理实体组识别码MMEGI或者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寻呼策略包含寻呼重发次数的信息、寻呼等待时长的信息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用精准寻呼的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SPID下发策略包含待下发的SPID的信息;或者,
所述切换区域限制策略包含切换限制列表;或者,
所述SGW/PGW选择策略包含SGW/PGW的IP地址或域名,或者包含用于确定SGW/PGW的跟踪区标识TAI或APN,或者包含用于确定TAI/APN的信息,所述TAI/APN用于确定SGW/PGW。
21.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无线参数配置策略;
其中,所述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包含用于用户网络驻留优先级的配置数据、用于功率控制的配置数据、用于用户连接管理的配置数据、用于无线覆盖的配置数据或者用于小区管理的配置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或者,接收网络管理系统NMS或网元管理系统EMS发送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接收NMS或EMS发送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23.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以及连接到所述总线的处理器、存储器、发射器和接收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
所述接收器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元的分组标识;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分组规则和所述分组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对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网元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或者,对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中的无线接入网元接入的用户设备采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制式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在的业务服务区域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接入频点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部署形态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归属属性、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业务应用属性和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元性能属性中的至少一种属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标识为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身份标识ID、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名称Name、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链路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网络之间互联协议IP地址、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区域属性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重启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生配置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在所述分组标识发生更新时发送的所述分组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运维策略;其中,所述运维策略包括性能指标策略、故障上报策略、信令跟踪策略和参数配置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故障上报策略为若待上报组内的链路故障满足预设条件,则上报用于指示所述待上报组发生链路故障的告警信息;或者,
所述性能指标策略为以组为粒度上报性能指标;或者,
所述性能指标策略包含待上报的性能指标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数据流控策略、设备接入策略、网络侧设备权重信息下发策略、资源分配策略、功能特性部署策略和计费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流控策略包含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条件、数据流控功能的启动优先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动数据流控功能的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资源分配策略包含待分配的链路参数的信息、硬件资源的信息或者软件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链路参数的信息包括S1接口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的收/发缓存的信息;所述硬件资源的信息包括板卡、内存、CPU或物理端口的信息;所述软件资源的信息包括进程、线程、链接号、逻辑端口或本端IP地址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应用策略;其中,所述应用策略包括寻呼策略、跟踪区标识列表TAList分配策略、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策略、接入点名称APN分配策略、服务质量QoS分配策略、无线接入技术/频率选择优先级用户数据身份标识SPID下发策略、切换区域限制策略、语音策略、用户位置上报策略、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网关PGW选择策略和用户鉴权策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UTI、移动性管理实体编码MMEC、移动性管理实体组识别码MMEGI或者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寻呼策略包含寻呼重发次数的信息、寻呼等待时长的信息或者用于指示是否启用精准寻呼的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SPID下发策略包含待下发的SPID的信息;或者,
所述切换区域限制策略包含切换限制列表;或者,
所述SGW/PGW选择策略包含SGW/PGW的IP地址或域名,或者包含用于确定SGW/PGW的跟踪区标识TAI或APN,或者包含用于确定TAI/APN的信息,所述TAI/APN用于确定SGW/PGW。
32.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策略为无线参数配置策略;
其中,所述无线参数配置策略包含用于用户网络驻留优先级的配置数据、用于功率控制的配置数据、用于用户连接管理的配置数据、用于无线覆盖的配置数据或者用于小区管理的配置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获取预先配置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管理设备中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或者,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网络管理系统NMS或网元管理系统EMS发送的所述分组规则,或者接收NMS或EMS发送的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所属分组所对应的处理策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4/093494 WO2016090576A1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64730A CN106664730A (zh) | 2017-05-10 |
CN106664730B true CN106664730B (zh) | 2020-09-25 |
Family
ID=5610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80115.4A Active CN106664730B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75588B2 (zh) |
CN (1) | CN106664730B (zh) |
RU (1) | RU2669679C1 (zh) |
WO (1) | WO201609057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466131B1 (en) * | 2016-06-01 | 2020-08-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mote provision of a subscriber entity |
CN109417714A (zh) * | 2016-07-04 | 2019-03-01 |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分析的策略生成 |
EP3603242B1 (en) * | 2017-03-21 | 2022-09-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a user equipment in an area spanning across a plurality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US10708855B2 (en) * | 2018-05-29 | 2020-07-07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LTE network extension (LNE)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
US10917340B2 (en) | 2018-09-11 | 2021-02-0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In-situ passiv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CN112087818B (zh) * | 2019-06-14 | 2022-11-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标识分配方法、数据采集方法、设备管理方法及设备 |
CN112153579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用户组的方法和装置 |
US11206593B2 (en) * | 2020-02-13 | 2021-12-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Optimizing serving gateway selection during inter—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obility scenarios |
CN113676415B (zh) * | 2020-05-15 | 2023-10-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WO2022027169A1 (en) * | 2020-08-03 | 2022-02-10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ne-grained isolation in cn nss domain of e2e network slice |
CN111865401B (zh) * | 2020-08-06 | 2022-04-26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卫星网络分组通信方法、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2066A (zh) * | 2009-06-23 | 2010-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获取方法及核心管理网元 |
CN102469551A (zh) * | 2010-11-04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01940B1 (en) * | 2002-01-10 | 2004-10-05 | Networks Associates Technology, Inc. |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expert |
WO2010093109A1 (en) * | 2009-02-13 | 2010-08-19 | Lg Electronics Inc. | Optimized paging method for home (e)nodeb system |
US8065893B2 (en) * | 2009-07-10 | 2011-11-29 | Dau Wu | Process, apparatus, and material for making silicon germanium core fiber |
EP2583509A1 (en) * | 2010-06-21 | 2013-04-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ag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2469431B (zh) * | 2010-11-05 | 2015-04-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漫游场景下支持ip流迁移的策略计费控制方法和系统 |
EP2525614A1 (en) * | 2011-05-20 | 2012-11-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elective paging of user equipments in cellular mobile networks |
EP2873257A4 (en) * | 2012-07-10 | 2016-03-09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REDUCE A SIGNALING LOAD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ERMINALS |
US20140057566A1 (en) * | 2012-08-21 | 2014-02-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Enhanced higher layer discovery methods for proximity services |
CN103634709B (zh) * | 2012-08-28 | 2018-01-1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支持光网络单元在多个无源光网络之间迁移的方法 |
US9191806B2 (en) * | 2012-10-23 | 2015-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tting MTC group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434107B1 (ko) * | 2013-07-17 | 2014-08-2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기판 내장용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그 제조 방법 및 임베디드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
US9693205B2 (en) * | 2014-07-03 | 2017-06-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 delivery and paging to a group of user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20160125674A1 (en) * | 2014-11-04 | 2016-05-05 | SYNCRUDE CANADA LTD. in trust for the owners of the Syncrude Project, as such owners exist now an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mobile equipment fleet |
-
2014
- 2014-12-10 RU RU2017124006A patent/RU2669679C1/ru active
- 2014-12-10 CN CN201480080115.4A patent/CN106664730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0 WO PCT/CN2014/093494 patent/WO201609057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6-09 US US15/618,370 patent/US1037558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2066A (zh) * | 2009-06-23 | 2010-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获取方法及核心管理网元 |
CN102469551A (zh) * | 2010-11-04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Discussion on LTE solutions for MTC;Alcatel-Lucent;《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1b R2-105660》;20101015;第1-4页 * |
On the Need for New Establishment Causes for Devices Configured for MTC-LTE;Vodafone;《3GPP TSG RAN WG2 #71bis R2-105484》;20101015;全文 * |
RRC Connection Control for MTC Device;CATT;《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71bis R2-105387》;20101015;第1-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280340A1 (en) | 2017-09-28 |
US10375588B2 (en) | 2019-08-06 |
WO2016090576A1 (zh) | 2016-06-16 |
RU2669679C1 (ru) | 2018-10-12 |
CN106664730A (zh) | 2017-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64730B (zh)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13785634B (zh) | 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无线设备寻呼 | |
EP3241383B1 (en) | Cellular handover | |
KR101698285B1 (ko) | Ims 기반 서비스 연결 방법 | |
US10499327B2 (en) |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US11129054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supporting local breakout in small cell architecture | |
US10779357B2 (en) | Method for avoiding handover failure | |
EP3968676A1 (en) |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170374613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re network node,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s for rerouting nas-messages | |
CN109937590A (zh) | 切换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10741658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US9642068B2 (en) |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core network | |
US20160119861A1 (en) |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EP2501197A1 (en) |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keeping traffic continuity through traffic offload function (tof) entity | |
CN108781361B (zh) | 用于处理数据包的方法及设备 | |
EP2259657B1 (en) | Method for indicating the bearer management of a serving gateway | |
CN114009108A (zh) | Ran寻呼处理 | |
CN113596990A (zh) | 支持寻呼优化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5532043A (zh) | 用于重新选择负责控制平面的网络节点的方法 | |
US20150003280A1 (en) | Reporting congestion in access networks to the core network | |
WO2010077190A1 (en) | Emergency call support during roaming | |
KR20220004168A (ko) | Vplmn 정책 제어 | |
CN113692033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14631397A (zh) | 无线网络中的信令传送 | |
EP2989822B1 (en) | Reducing location update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nodes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