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728B - 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4728B
CN106664728B CN201580043490.6A CN201580043490A CN106664728B CN 106664728 B CN106664728 B CN 106664728B CN 201580043490 A CN201580043490 A CN 201580043490A CN 106664728 B CN106664728 B CN 106664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transmission
random access
transmitting
access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34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4728A (zh
Inventor
文熹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UCF HYU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UCF HY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UCF HYU filed Crit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UCF HYU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5/00821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24757A1/ko
Publication of CN106664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4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7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1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技术。更特定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使工作于频分双工(FDD)模式下的终端基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质量而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装置,使得终端在F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要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通过利用该基准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判断是否存在随机接入信道传输;以及通过该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4年8月11日和2014年12月17日、申请号为10-2014-0103873和10-2014-0181988的韩国专利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卷第119条(a)款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另外,本专利申请基于所述韩国专利申请,依据相同理由,要求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技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装置,其中,工作于FDD(频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基于下行链路信道或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质量,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如3GPP下的W-CDMA、LTE、LTE升级版或3GPP2 下的CDMA2000中,终端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以与基站进行通信。随机接入过程就是终端在没有与基站链接时,形成与基站的链路的过程,并包含多种方式,如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和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
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中,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向基站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基站向终端传输随机接入响应,以校检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本说明书中,将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称为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终端和基站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进行初始通信过程。
另一方面,对于LTE系统而言,根据通信双工模式,终端可操作用于TDD (时分双工)模式和FDD模式中的一种。TDD模式,是指在该模式中,下行链路信道或上行链路信道以时间分隔的方式,被配置在单个频带中。FDD模式,是指在该模式中,下行链路信道的频带和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相分离。
对于工作于FDD模式下的终端,下行链路信道的频带和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按照预定的间隔分离配置。因此,传统的随机接入信道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传输到基站的。
然而,传统地,当不管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状态如何,均发生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事件时——其中终端通过该上行链路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上行链路,终端会向基站传输随机接入信道。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由于灾难情境或终端距基站较远使终端功耗增加导致其传输功率较低,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可能失败。
另外,在要求避免终端功率消耗并进行高效率通信的情境中,如灾难情境中,会存在一个问题:由于终端会在测定下行链路信道的信道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上行链路信道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功率会产生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上述情境中而设计,并提供了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其中,终端工作于FDD模式下,准确地测定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其通过该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并仅当信道状态良好时,才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从而避免了传输功率的损耗。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其中,当终端位于远离基站之处,如灾难之处时,终端根据信道状态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从而可增大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FDD(频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该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使用该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该随机接入信道;以及通过该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其可传输基准信号,作为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其可对包括大小恒定的控制信息的短报文进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FDD(频分双工)模式下的基站来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终端通过该传输信道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通过传输信道传输信号;以及通过传输信道,接收随机接入信道。其可传输基准作为信号。其可随同基准信号一起传输包括控制信息的短报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FDD(频分双工)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终端。该终端包括:接收器,用于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信号,其中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控制器,用于使用该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以及传输器,用于通过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其可接收基准信号,作为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FDD(频分双工)模式下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基站。基站包括:控制器,用于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其中终端通过该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器,用于通过传输信道传输基准信号;以及接收器,用于通过传输信道,接收随机接入信道。其可传输基准信号,作为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其可对包括大小恒定的控制信息的短报文进行传输。
如上所述,本发明产生了避免传输功率损耗的效果,其通过允许工作于 FDD模式下的终端准确测定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终端通过该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且仅当信道状态良好时,才进行随机接入过程而实现,从而避免了终端传输功率的损耗。
另外,本发明产生了改进终端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的效果,其通过允许终端在位于远离基站之处时,如灾难之处时,根据信道状态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而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RACH(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传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接入探针(AP)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CDMA2000系统或W-CDMA系统中所传输的导频信道的示意图;
图4是LTE系统中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的示意图;
图5是一终端和一基站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工作的示意图;
图6是一终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在下行链路信道上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在上行链路信道上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示意图;
图9是一基站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示例终端的配置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其他示例终端的配置示意图;并且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基站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为每个附图中的要素添加引用编号时,出现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同要素也尽可能用相同的引用编号表示。还有,在对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如果确定对本文所并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使得本发明的主题相当不清楚,则会略去这些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机器类通信(MTC)终端是指支持覆盖增强等的低成本或低复杂度终端。另选地,在本说明书中,MTC终端是指为了维持低成本(或低复杂度)和/或覆盖增强而限定为预定类别的终端。
换言之,在本说明书中,MTC终端可以指新定义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版本13低成本(或低复杂度)UE类别/类型,其执行基于LTE的MTC 有关操作。另选地,在本说明书中,MTC终端可以指在3GPP版本12之中或之前所定义的、支持相对已有LTE覆盖有增强覆盖的、或者支持低功耗的UE类别/类型,或者可以指新定义的版本13低成本(或低复杂度)UE类别/类型。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广泛安装,以提供各种通信服务,如语音服务、分组数据等。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和基站(BS或eNB)。在本说明书全文中,用户设备可以是包含性概念,表示无线通信中所用的用户终端,其包括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长期演进(LTE)、高速分组接入(HSPA) 等中的UE(用户设备),以及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中的MS(移动台)、 UT(用户终端)、SS(用户站)、无线装置等中所用的用户终端。
基站或小区可泛指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的站点。基站或小区也可表示为Node-B、演进Node-B(eNB)、扇区、站点(Site)、基站收发系统(BTS)、接入点、中继节点、远程射频头(RRH)、射频单元(RU)等。
换言之,基站或小区可被解读为包含性概念,表示由CDMA中的BSC(基站控制器)、WCDMA中的NodeB、LTE中的eNB或扇区(站点)等所覆盖的区域的一部分,且此概念可包括各种覆盖区域,如巨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中继节点的通信范围等。
上述各种小区都具有控制其对应小区的基站。因此,基站可按两种方式解读:i)基站可以是与无线区域相关的、提供巨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小小区的装置本身;或者ii)基站可以表示该无线区域本身。在i)中,通过相互交互,使得装置能够提供预定的、由同一个实体控制的无线区域的一切装置,或协同配置该无线区域的一切装置,可以用基站表示。基于无线区域的配置类型,eNB、射频远程头(RRH)、天线、射频单元(RU)、低功率节点(LPN)、点、传输/接收点、传输点、接收点等,均可为基站的实施例。在ii)中,相对终端或邻近基站而言,接收或传输信号的无线区域本身可以用基站表示。
因此,巨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小小区、RRH、天线、RU、LPN、点、eNB、传输/接收点、传输点和接收点可统称为基站。
在本说明书中,用户设备和基站被用作两个包含性的收发主体,以说明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技术和技术概念,可以不局限于预定的术语或词语。在本说明书中,用户设备和基站被用作两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包含性的收发主体,以说明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技术和技术概念,可以不局限于预定的术语或词语。这里,上行链路(UL)指UE向或自基站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方案,且下行链路(DL)指基站向或自UE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方案。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不受限制地应用各种多址接入方案。各种多址接入方案,如CDMA(码分多址接入)、TDMA(时分多址接入)、FDMA (频分多址接入)、O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FDMA、 OFDM-TDMA、OFDM-CDMA等,均可使用。本公开一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 GSM、WCDMA和HSPA改进而来的LTE和LTE升级版的异步无线通信方案中的资源分配,并可适用于通过CDMA和CDMA-2000所改进而来的UMB的同步无线通信方案中的资源分配。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的无线通信领域,并可包含本发明的技术理念所能适用的一切技术领域。
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可基于TDD(时分双工)方案进行,即基于不同时间进行传输,也可基于FDD(频分双工)方案进行,即基于不同频率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在如LTE和LTE-A等系统中,可通过基于单个载波或一对载波来配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从而开发一套标准。所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可通过控制信道,如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等,来传输控制信息,并可被配置为数据信道,如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等,从而传输数据。
控制信息可使用EPDCCH(增强PDCCH或扩展PDCCH)传输。
在本说明书中,小区可以指从传输/接收点所传输的信号所覆盖的范围、与从传输/接收点(传输点或传输/接收点)所传输的信号具有相同覆盖范围的分量载波、或者传输/接收点本身。
无线通信系统,根据各实施例,是指有两个或多个传输/接收点协作传输信号的协同多点传输/接收(CoMP)系统、协同多天线传输系统或协同多小区通信系统。CoMP系统可包括至少两个多传输/接收点和终端。
多传输/接收点可以是基站或宏小区(以下称“eNB”)以及通过光缆或光纤连接到eNB、并且通过有线控制的至少一个RRH,并具有高传输功率,或在宏小区内具有低传输功率。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是指从多传输/接收点到终端的通信或通信路径,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多传输/接收点的通信或通信路径。在下行链路中,传输器可以是多传输/接收点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传输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多传输/接收点的一部分。
在下文中,对于通过PUCCH、PUSCH、PDCCH、PDSCH等传输或接收信号的情况,可通过“传输或接收PUCCH、PUSCH、PDCCH或PDSCH”的表述方式来表达。
另外,在下文中,表述方式“传输或接收PDCCH,或者通过PDCCH传输或接收信号”包含了“传输或接收EPDCCH,或者通过EPDCCH传输或接收信号”。
换言之,在本文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可以表示PDCCH或 EPDCCH,也可表示同时包含PDCCH和EPDCCH的含义。
另外,为便于描述,对应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EPDCCH,可以适用于使用PDCCH描述的部分,以及使用EPDCCH描述的部分。
同时,较高层级的信令,包括传输RRC信息的RRC信令,所述RRC信息包括RRC参数。
eNB向终端进行下行链路传输。eNB 110可传输用作单播传输的主要物理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并可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如PDSCH的接收所要求的调度,以及调度授予信息,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USCH))的传输。在下文中,通过各个信道传输和接收信号将被描述为传输和接收对应信道。
在本说明书中,“终端”一词可以指远程站或基站。在下文中,“基站”一词可以代表通过前向链路(下行链路)传输信号的节点,且“终端”一词可以代表通过反向链路(上行链路)传输信号的节点。另外,以下所描述的下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可以指各个链接信道的频带。换言之,对于基站以 FDD模式向终端传输信号或报文的频带,可以用下行链路、下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的频带中的任一个指代。类似的,对于终端以FDD模式向基站传输信号或报文的频带,可以用上行链路、上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中的任一个指代。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技术,并可适用于所有频分双工(FDD)的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终端。本发明广泛适用于使用频分双工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可选择性地减少移动通信领域中反向随机接入信道所要求的传输功率。对于具有相同最大传输功率或受限于平均传输功率的终端,本发明可用于扩大其覆盖半径。本发明可应用于要求将所用电功率最小化的所有通信系统和终端,如传感器网络、无线局域网、机器对机器通信、机器类通信(MTC)和医疗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
具体的,可用于近来受到大量关注的紧急通信。由于终端的传输功率有限,在灾难中往往无法与基站通信。当终端受限于其传输功率时,即便处于用现有技术无法与基站通信的情况中,也仍有可能在其自身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通过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与基站通信。
本发明可应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系统,如3GPP下的W-CDMA、LTE和 LTE-A,以及3GPP2下的CDMA2000。在下文中,虽然在描述中分别使用了上述的W-CDMA和LTE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但即便是CDMA2000,也可同样适用。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RACH(随机接入信道)的信号传输结构示意图。
图1基于W-CDMA系统,即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示出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传输信号。图2是接入探针 (AP)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假定前向信道(下行链路信道)是接入前导码获取指示信道 (AP-AICH)130,而反向信道(上行链路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RACH)。如附图中所示,终端通过反向链路(上行链路)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前导码,进行通信的初始同步。在本例中,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包括前导码的接入探针(AP)AP0 100。例如,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由图2中的 (A)中所示的由前导码组成的接入探针。
经过时间周期Tp-p 102之后,倘若终端仍未从基站处接收到针对接入探针 AP0100的响应信号,则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重新传输AP1 110,且相比接入探针AP0 100,传输功率增加ΔP 104。在本例中,接入探针AP1 110包括前导码,其由与之前所传输的接入探针AP0 100相同的签名组成。
然后,当基站通过随机接入信道收到接入探针AP1 110时,基站开始待命,时间周期Tp-ai 120,并通过AICH 130,向终端传输与收到的接入探针AP1 110 相同的签名。然后,终端将其通过AICH 130收到的信号解调,从而识别出签名和获取指示(acquisitionindicator,AI,未示出)。倘若通过该获取指示识别出基站的认可(ACK)信号,则终端开始待命,持续时间周期Tp-mag,并通过反向(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向基站传输包括反向数据(上行链路数据)的报文。例如,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包括如图2中的 (B)所示配置的报文的接入探针。在本例中,终端以与接入探针AP1 110相应的传输功率,传输相应的接入探针。
倘若基站成功接收到终端所传输的、包含图2中的 (B)所示报文的所述接入探针,则3GPP2 CDMA2000随机接入信道通过前向(下行链路)共用信道,向终端提供接收通知。换言之,此信号是通过前向(下行链路)共用信道,作为报文传输的,没有AICH传输。
倘若为3GPP下的LTE或LTE-A,则终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向基站传输随机接入信道,而基站从终端接收到随机接入信道之后,通过下行链路信道,向终端传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在下文中,上述反向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通过下行链路,基站向终端传输信号或数据,以涵盖各个无线通信系统。另外,前向链路是指终端向基站传输信号或数据所经由的上行链路。
如上所述,大部分随机接入信道中都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必要元素,且随机接入信道通过各种方法实施。虽然实施方法各种各样,但在传统的随机接入信道中,当发生以在高层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为目标的事件时,只是立即传输接入探针,并未考虑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状态。然而,这种迅速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有一个问题:要求过高的传输功率。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提出一种方法,其中,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测定下行链路信道的状态,获取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的信息,并且仅当所获信息满足具体传输条件时,才传输随机接入信道。通过基于信道状态来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并且当传输条件不满足时,推迟随机接入信道接入探针的传输,可显著减少传输输出。而且,在相同的最大或平均传输输出条件下,也可极大地扩展终端的覆盖半径。依靠信道条件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可称为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传输。
总之,通过上述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案,使得终端能够预先判断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条件、测定下行链路信道,并且当下行链路信道满足传输条件时,能够传输该随机接入信道,否则延迟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换言之,通过仅当信道状态良好时才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可显著降低传输中所用的传输功率。
但是,在这种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案的情况中,终端测定的是下行链路信道的信道质量,这存在一个问题:随机接入信道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传输的。换言之,终端在FDD模式下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而在FDD模式下,下行链路信道与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是相互分离的,故而在下行链路信道的测得质量与上行链路信道的实际质量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即便工作于FDD模式下的终端执行了前述的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案,但根据具体情况,防止传输功率损耗和增大覆盖半径的效果未必出现。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在FDD模式中实现上述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案的效果。
以下将参照有关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对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如果对本文所并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使得本发明的主题相当不清楚,则会略去这些描述。下文的术语参考本发明的功能而定义,可根据用户、运营商等的意图而更改。因此,其定义应基于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
在本发明中,终端基于基站所传输的基准信号,辨别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所用传输信道的质量。一般地,在若干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下行链路,连续或周期性传输导频或基准信号。不过,基站在基准信号之外附加传输的任意信道,都可用于测定信道的状态。
换言之,在本说明书中,用于测定信道状态的信号被描述为基准信号,这仅是为便于理解而用的一个示例。事实上,基站所传输的各种信号,如短报文的控制信号,都可用于测定信道状态。
因此,任意类型的信号或报文,只要能够测定信道状态,都可包括在本发明的基准信号中。
图3是CDMA2000系统或W-CDMA系统中所传输的导频信道的示意图。
参见图3,在导频信道以一个代码信道的形式存在的情况下,导频信道始终为连续传输。相应地,终端可通过测定导频信道来测定下行链路信道的状态。如前所述,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时,传统的CDMA2000或W-CDMA系统是在触发高层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发生时,立即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在本例中,为确定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功率,测定了下行链路信道的状态。换言之,通过下行链路信道传输的导频信道是被连续测定的,并被用于确定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功率。
图4是LTE系统中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的示意图。
参见图4,LTE或LTE-A系统的FDD模式在物理上按照频带划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在本情况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被配置为其他用途。在传统的LTE或LTE-A系统中,终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向基站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另外,基站响应于随机接入信道,通过下行链路信道向终端传输随机接入响应。换言之,FDD通信系统被配置为既是基站可通过其向终端传输信号或报文的下行链路信道,又是终端可通过其向基站传输信号或报文的上行链路信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有较大的频率间隔,从而可较好地应用信道互易性。
如前所述,传统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案是在触发高层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发生时,立即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然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让终端仅当信道满足预定条件时才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否则推迟接入探针的传输。通过仅当信道状态很好时才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可极大地扩大受限于最大传输功率的终端覆盖半径。在需要与外界,如灾难情况通信的情况下,这将非常有用。
本发明提供了方法和装置,在FDD方案的通信系统中传输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通过传输基准信号的信道来测定信道质量,并在该信道的同一个频段上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从而能够应用信道互易性。另外,基站在基准信号之外附加传输的任意信道,都可用于测定信道的状态。
图5是一终端和一基站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工作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FDD模式下的终端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所述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使用该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以及通过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其可传输基准信号,作为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其可传输包括大小恒定的控制信息的短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基站在FDD模式下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终端通过传输信道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通过传输信道传输信号;以及通过传输信道,接收随机接入信道。其可传输基准作为信号。其可随同基准信号,传输包括控制信息的短报文。
参见图5,基站500在步骤S510生成待传输到终端500的基准信号。该基准信号指用于测定终端接收该信号时所用信道的质量的信号。例如,在LTE系统中,可能具有例如CRS或CSI-RS等信号。另外,可包括各个通信系统中用于测定信道质量的一切信号。
在步骤S520,基站500可通过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信道,将所生成的基准信号传输到终端510。换言之,基站500在将基准信号传输到终端510 时,通过的是将要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信道,从而可满足前述的信道互易性。
在步骤S530,终端510可使用收到的基准信号来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特定地,信道质量可以使用基准信号的RSRP(基准信号接收功率)或RSRQ(基准信号接收质量)来测定,并可用于每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质量测定过程。当高层发生需要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时,终端510可基于步骤S540 所测得的信道质量的测定结果,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换言之,倘若测得的传输信道质量高于预定的基准值,且需要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已发生,则终端510可以确定: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是可传输的。如果信道质量的结果未达到基准值,则即便需要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已发生,终端510 也可以确定: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是不可传输的,并可推迟传输。用下一个基准信号同样测定信道质量之后,则可推迟基准信号,直至基准信号超过基准值。
如果在步骤S540确定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则终端510可以通过接收基准信号的传输信道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根据后文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传输信道可以是下行链路信道,也可以是上行链路信道。
图6是一终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6,在F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中,终端在步骤S610 接收基准信号,用于测定通过传输信道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信道的质量。例如,终端接收基准信号,用于通过该传输信道来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在这里,传输信道指向基站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所用的信道。因此,终端可以使用收到基准信号时所用的同一个频带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由此,可以满足前述的信道互易性,并且由于满足了信道互易性,就可以仅在特定条件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从而避免了传输功率的损耗,并增大了通信距离。
另外,步骤S620中,终端使用基准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例如,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步骤可以在传输信道的质量高于基准值、且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已发生的时候,触发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换言之,基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以及传输信道质量的测定结果,可以判断是传输随机接入信道还是推迟传输。
另外,步骤S630中,终端可通过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例如,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所用的传输信道,与步骤S610接收基准信号所用的传输信道相同。因此,终端可以基于能够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信道的准确信道质量,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另外,在步骤S610之前,终端还可设置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模式(未示出)。在设置传输模式的步骤中,传输模式的设置是不同的,以便能够应用下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例如,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模式可以划分为通过下行链路信道接收基准信号、且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正常模式,以及随机接入信道和基准信号均通过下行链路信道或上行链路信道中的一个来传输和接收的灾难模式。正常模式指的是基准信号和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和接收在不同的频带上进行,与传统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相同。灾难模式指的是传输基准信号和随机接入信道所用的频带是相同的。终端可以区分正常模式与灾难模式,并根据终端的状态或者预设模式基准信息的满足来更改模式。终端可以自基站接收模式设置信息,并更改其模式。例如,当灾难发生时,基站广播信息,通过广播信道来指示更改为灾难模式,且终端在接收到该信息时,可将模式设置为灾难模式。另选地,正常模式与灾难模式可以按照预定的循环周期来周期性更改。在本情况中,基站可按照相同的周期,周期性地更改正常模式与灾难模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传输信道为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况和传输信道为上行链路信道的情况。
第一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在下行链路信道上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在F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终端可以: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所述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使用该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以及通过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传输信道可以是上行链路信道。传输信道可以是下行链路信道。其可传输基准信号,作为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其可传输短报文,其包括大小恒定的控制信息。
参见图7,终端通过下行链路接收基准信号。基站在预定的周期(T1+Tp+ T2)内中断下行链路的信号和数据传输,让终端能够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换言之,在下行链路信号和数据被暂时中断的间隔Tp内,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就可以通过下行链路信道来接收基准信号和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基站不传输信号的间隔就是T1+Tp+T2的间隔,其中Tp是终端能够传输接入探针的间隔,而T1和T2则是各接入探针之间的保护时间。在间隔Tp内,终端可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同时,需要测定下行链路信道的质量,用于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传输。为此,终端在能够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间点之前,会测定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
同时,终端还可接收系统信息,包括传输参数,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传输参数可包括传输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间隔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间隔是指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且不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下行链路数据的间隔。
就本发明而言,终端应了解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间隔。为此,基站通过信令将传输参数传输给终端。如图7所示,当终端在基站准许的时间内立即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时,必须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分享传输参数信息。传输参数可包括:基站是否批准终端立即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能够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Tp间隔的长度及其周期和位置等。基站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将传输参数作为系统信息传输到终端。
另举一例,在W-CDMA的情况中,终端使用下行链路导频信道来测定下行链路信道。为保证随机接入信道的性能,下行链路信道的测定要求准确。为测定更准确的下行链路信道,可以增加导频信道的传输功率,并恰在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时间之前进行传输。通过导频信道,终端可接收传输功率增强的基准信号,从而测定更准确的信道质量。
特定地,在图7中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T1间隔之前,基站立即提高导频信道的功率,并保持预定的时间间隔(Tm)。在这个时刻,导频信道的功率增加一个预定的量ΔP并传输。时间间隔和ΔP的量可以与其他参数一道,通过广播信道,作为系统信息,提前传输到终端。此后,终端就不通过下行链路信道传输信号和数据,以便在Tp间隔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终端使用功率增大、持续Tm时间的导频信道,进行下行链路信道的测定。通过利用功率增加的导频信道,可以更准确地测定下行链路信道的状态。基于测得的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确定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如果终端决定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则在下一个Tp间隔中传输该随机接入信道。
第二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在上行链路信道上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F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终端可以: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所述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使用该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以及通过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传输信道可以是上行链路信道。其可传输基准信号,作为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其可传输包括大小恒定的控制信息的短报文。
提出了让基站通过频带的一部分来传输基准信号,该部分频带与终端向基站传输信号所经过的上行链路所用的频带相同。上行链路信道总体上用于传输终端向基站所传输的信号或数据。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传输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基站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传输基准信号,从而测定信道。
参见图8,终端通过上行链路向基站传输信号或数据,并在时间间隔T3+ Tm+T4中停止上行链路传输。在这个间隔中,基站在时间间隔Tm中向终端传输用于信道测定的基准信号。此时,被传输的信号就是基准信号(对 W-CDMA而言是导频信道),且被传输的信道使用该上行链路所对应的下行链路扩频码进行扩频。
终端利用在Tm时间间隔中传输的基准信号来测定传输信道的状态。并且终端可基于测得的信道状态,判断是否传输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如果传输信道的测得信道状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基准值,则终端传输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否则不传输。此时,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可以在Tp时间间隔中传输。换言之,终端可以根据收到基准信号的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来测定信道质量,并且也可通过该上行链路信道向基站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另举一例,可以限制全部或某些其他终端,使其不得在传输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的Tp间隔期间使用该上行链路信道。当除要传输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的终端之外、限制所有终端在Tp间隔内不得进行信号传输时,要传输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的终端不会在间隔T3+Tm+T4中进行上行链路传输,同时其他终端不会在之后的Tp间隔中进行上行链路传输。
对于基站在上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基准信号的情况,此信息需要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共享。相应地,本发明的终端还可接收系统信息,包括用于接收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参数。在本文中,基准信号参数可包括在上行链路信道中接收基准信号的接收间隔信息、接收资源信息、以及接收间隔的周期信息。换言之,终端可以通过广播信道,以系统信息的方式,从基站接收是否使用上行链路来即时接收基准信号、基站通过上行链路传输基准信号的Tm间隔的长度及其周期和位置等。同样的,在基准信号参数中,也可包括另一个用户能否在周期Tp中使用该上行链路的有关信息。上述接收间隔可以指终端在上行链路信道中接收基准信号、且不传输上行链路数据的周期。
如上,本发明的终端可使用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或下行链路信道的频带来测定信道质量,用于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的传输以及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是,在传统方法中,随机接入信道在发生常规高层事件时立即传输,而根据本发明,仅当预定信道条件满足时,才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接入探针。否则,就推迟接入探针的传输。在本情况中,由于仅在很好的信道上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即便在不可能进行正常传输的情况下,仍可将随机接入信道和短报文传输到基站。这在紧急呼叫必须成功,如发生灾难时,非常有用。在本情况中,不同于一般情况的是,也可仅向前1%的良好信道环境传输本发明的随机接入信道。
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允许基站在上行链路的一部分中传输基准信号。另外,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终端可以在下行链路的某些部分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这些方法可以用于一般情况中,但在紧急状况下,如灾难状况下,可更为有效。相应地,可以通过广播,将系统是否在这种模式下工作的有关信息预先通知终端。除系统是否在这种模式下工作之外,也可广播和共享有关参数。终端可以基于广播信息,在出现特定条件或发生特定事件时,应用本发明的随机接入信道方法。
图9是一基站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一种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在FDD(频分双工)模式下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基站可: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其中终端通过所述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通过传输信道传输基准信号;以及通过传输信道接收随机接入信道。
参见图9,基站可在步骤S910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基准信号,终端则通过传输信道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基准信号就是让终端测定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的信号。另外,信道质量可通过信道质量算法,如RSRP或RSRQ,来测定。
基站还可在步骤S920通过传输信道传输基准信号。因此,基站可在步骤 S930通过传输信道,自终端接收随机接入信道。
例如,传输信道可以是,如上,相对终端而言的下行链路。换言之,传输信道可以指下行链路信道的频带。在本情况中,基站还可传输系统信息,其中包括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参数。传输参数可包括传输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间隔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间隔是指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且不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下行链路数据的间隔。
另举一例,传输信道可以是上行链路。换言之,传输信道可以指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在本情况中,基站还可传输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传输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参数。基准信号参数可包括接收间隔信息、接收资源信息、以及终端在上行链路信道中的接收间隔信息中至少一个的有关信息。上述接收间隔可以指终端在上行链路信道中接收基准信号、且不传输上行链路数据的周期。
另外,基站可以执行以上参照图1到图8的本发明的随机接入信道接收和基准信号传输有关的全部基站操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让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在FDD模式下工作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当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受限时,覆盖半径可极大的扩展,且传输功率能够极大的减小。换言之,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可以识别传输信道的信道状态,并基于信道状态,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通过仅当预定信道条件满足时才传输随机接入信道,随机接入信道上所消耗的功率可得到降低,且在相同传输功率之下,覆盖半径得以增加。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简略地分别描述能够执行本发明的上述所有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接收方法的终端和基站的配置。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示例终端的示意图;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F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终端 1000包括:接收器1030,用于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所述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控制器,用于使用该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以及传输器,用于通过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其可接收基准信号,作为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信号。
参见图10,终端1000包括接收器1030、控制器1010和传输器1020。
接收器1030通过相应信道,自基站接收控制信息、数据和报文。进一步的,接收器1030可接收前述的基准信号。基准信号可以通过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信道接收。换言之,取决于前述各个实施例,可以通过下行链路信道接收,也可以通过上行链路信道接收。同样的,接收器1030还可通过广播信道接收传输参数。如前所述,传输参数可包括传输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间隔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接收器1030可自基站处接收传输模式的有关信息,包括关于正常模式或灾难模式的信息。
根据为执行前述本发明而必要的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控制,控制器1010控制着终端的总体运行。另外,控制器1010可使用基准信号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并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另外,控制器1010可更改和控制传输模式的设置。
传输器1020通过相应信道,向基站传输控制信息、数据和报文。附加的,传输器1020可通过相应的传输信道,向基站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根据前述的各个实施例,传输信道可以是下行链路信道或上行链路信道,并可进行不同的设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其他示例终端的示意图;并且
如图11所示,终端可包括天线1100、接收器1110、信道估计器1120、接收用频率振荡器1130、控制器1140、传输器1150和传输用频率振荡器1160。天线1100的作用是:接收通过无线信道传输而的信号,以及传输由终端所传输的信号。
接收器1110从接收自天线1100的信号中还原数据。例如,接收器1110可包括RF接收块、解调块、信道解码块等。RF接收块由滤波器和RF预处理器组成。信道解码块由解调器、解交织器和信道解码器组成。
信道估计器1120利用自接收器1110所提供的接收信号来估算传输信道。例如,信道估计器1120利用下行链路信号中的导频信号或基准信号,估算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接收用频率振荡器1130生成频率,用于在接收器1110接收信号。一般地,在FDD模式中,接收频率和传输频率的设置是不同的。
控制器1140基于信道估计器1120所提供的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换言之,控制器1140将信道估计器1120所估得的接收信号功率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例如,如果信道估计器1120所估得的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功率小于基准值,则控制器1140确定传输信道状态不适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相应地,控制器1140控制传输器 1150,令其不得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例如,如果信道估计器1120所估得的基准信号功率大于基准值,则控制器1140确定传输信道状态适宜于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相应地,控制器1140控制传输器1150,令其传输随机接入信道。此时,控制器1140可使用提供自基站的基准值,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另一示例中,控制器1140可参考用户所请求服务的QoS(服务质量),计算基准值。
在本发明中,控制器1140可控制终端,仅在预定的时间内测定传输信道的信道状态。换言之,控制器1140确定下一次测定传输信道状态的时间,并且在当前时间等于下次测定时间时,进行传输信道的测定。否则,控制器1140 就关闭终端的电源,直至下次测定时间的到来,以将功耗最小化。当下次测定时间已到而终端电源关闭时,控制器1140可重新操作终端,测定传输信道的信道状态。
传输器1150在控制器1140的控制之下,生成要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到基站的信号。换言之,仅当控制器1140控制着执行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时,传输器1150才会将要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到基站的信号转换为用于通过无线资源传输的形式,并将转换好的信号提供给天线1100。例如,传输器1150 包括信号生成块、信道编码块、调制块、RF传输块等。信道编码块由调制器、交织器和信道编码器组成。RF传输块由滤波器和RF预处理器组成。
在控制器1140的控制之下,传输用频率振荡器1160以传输器1150中信号传输所要求的传输频率进行振荡。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将传输器1150的频率设置为等于接收器1110,在FDD模式的下行链路中即时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为此,控制器1140使传输用频率振荡器1160的频率按照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进行振荡。
在第二实施例中,终端即时接收基站在FDD模式上行链路上所传输的基准信号。为此,控制器1140使接收用频率振荡器1130的频率按照上行链路的传输频率进行振荡。
基站的配置类似于图11。不过,控制器的运行和实际传输的信号并不同于图11。基站的运行将参照图11的结构进行描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基站将接收器的频率即时设置为等于下行链路频率,并在FDD模式下接收下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为此,控制器使接收用频率振荡器的频率按照下行链路的频率进行振荡。在第二实施例中,基站通过FDD模式的上行链路信道,即时传输基准信号。为此,控制器使传输用频率振荡器的频率按照上行链路的频率进行振荡。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基站的示意图。
一种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在FDD(频分双工)模式下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基站120包括:控制器1210,用于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其中终端通过该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器1220,用于通过传输信道传输基准信号;以及接收器1230,用于通过传输信道,接收随机接入信道。
参见图12,基站1200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包括控制器1210、传输器 1220和接收器1230。
接收器1230通过相应信道,自终端接收数据和报文。同样的,接收器1230 也可接受前述的随机接入信道。换言之,接收器1230能通过相应的传输信道,传输来自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根据前述的各个实施例,传输信道可以是下行链路信道或上行链路信道,并可进行不同的设置。
控制器1210可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质量的基准信号,终端则通过传输信道来传输随机接入信道。另外,根据为执行前述本发明而必要的信道自适应随机接入信道的接收,控制器1210控制着基站的总体运行。进一步的,控制器1210能生成用于设置传输模式的信号,并可生成传输参数和基准信号参数。
传输器1220可通过传输信道而传输基准信号。基准信号可以在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信道上进行传输。换言之,取决于前文各个实施例,可以通过下行链路信道传输,也可以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传输。另外,传输器1220还可通过广播信道传输传输参数。如前所述,传输参数可包括传输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间隔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样的,传输器1220可向终端传输有关传输模式的信息,包括涉及正常模式或灾难模式的信息。
另外,传输器1220通过相应信道,向终端传输控制信息、数据和报文。
如前,根据本发明,工作于FDD模式下的终端准确地测定其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信道的信道质量,并且仅当信道状态良好时,才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同样的,本发明也提供了增加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即通过当终端位于远离基站之处时,如灾难状况之处时,则根据信道条件,判断是否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虽然以说明为目的描述了本公开的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可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仍可做出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因此,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目的并非为了做出限制。对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范围的解读,应当以随附权利要求为基础,使得包含在等价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一切技术构思均属于本公开。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终端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所述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使用基准信号测定所述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以及
通过所述传输信道,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下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传输间隔内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并且不传输下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传输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并且不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或者,
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上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接收间隔内接收所述基准信号并且不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接收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不接收所述基准信号;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在所述传输信道的质量高于基准值、且用于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事件已发生的情况下,触发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系统信息,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时,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传输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所述下行链路信道中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间隔的周期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系统信息,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上行链路信道时,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准信号参数包括接收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所述上行链路信道中接收所述基准信号的接收间隔的周期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置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模式,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传输模式包括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并在上行链路信道上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一般模式,以及在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信道之中的一个信道上传输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灾难模式。
8.一种用于基站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其中终端通过所述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通过所述传输信道来传输所述基准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传输信道,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下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传输间隔内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并且不传输下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传输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并且不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或者,
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上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接收间隔内接收所述基准信号并且不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接收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不接收所述基准信号;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相互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传输系统信息,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时,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传输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间隔的周期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传输系统信息,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上行链路信道时,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传输所述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准信号参数包括接收间隔信息、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所述上行链路信道中接收所述基准信号的接收间隔的周期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13.一种用于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传输随机接入信道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其中所述传输信道用于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控制器,用于使用基准信号测定所述传输信道的质量,并确定是否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以及
传输器,用于通过所述传输信道,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下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传输间隔内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并且不传输下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传输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并且不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或者,
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上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接收间隔内接收所述基准信号并且不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接收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不接收所述基准信号;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相互分离。
14.一种用于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接收随机接入信道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控制器,用于生成用于测定传输信道的质量的基准信号,其中终端通过所述传输信道传输随机接入信道;
传输器,用于通过所述传输信道来传输所述基准信号;以及
接收器,用于通过所述传输信道,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下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传输间隔内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并且不传输下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传输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并且不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或者,
所述传输信道是所述FDD模式下的上行链路信道中的部分,所述传输信道在接收间隔内接收所述基准信号并且不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在非所述接收间隔内的时段传输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不接收所述基准信号;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和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频带相互分离。
CN201580043490.6A 2014-08-11 2015-08-05 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64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103873 2014-08-11
KR10-2014-0103873 2014-08-11
KR10-2014-0181988 2014-12-17
KR1020140181988A KR101656586B1 (ko) 2014-08-11 2014-12-17 임의접근채널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5/008217 WO2016024757A1 (ko) 2014-08-11 2015-08-05 임의접근채널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728A CN106664728A (zh) 2017-05-10
CN106664728B true CN106664728B (zh) 2020-10-16

Family

ID=5544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349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64728B (zh) 2014-08-11 2015-08-05 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1573B2 (zh)
KR (1) KR101656586B1 (zh)
CN (1) CN1066647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1020B2 (en) * 2016-09-19 2019-02-05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Multi-use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for massive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6479A (zh) * 2007-08-27 2010-09-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以及基站控制方法
CN102045743A (zh) * 2009-10-22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信道发射的设备和方法
KR20130033839A (ko) * 2011-09-27 2013-04-04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채널 상태를 이용한 적응적 채널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74445A (zh) * 2013-01-28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78019B1 (ko) 1998-03-28 2001-01-15 윤종용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네트워크에서의순방향링크커버리지의최적화방법
KR100259282B1 (ko) * 1998-04-14 2000-06-15 서평원 다양한 셀 반경을 가지는 씨디엠에이(cdma) 시스템에서의전력제어방법
US7158504B2 (en) 2001-05-21 2007-01-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mod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forward and/or reverse 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KR101042814B1 (ko) 2003-10-04 2011-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역방향 전용전송채널을 서비스하는 비동기 방식의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전송시구간을 가변적으로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050073985A1 (en) 2003-10-04 2005-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TI in a W-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
ATE533320T1 (de) * 2007-12-21 2011-11-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zur beschränku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übertragung aus einem endgerät
KR101531914B1 (ko) * 2008-01-28 2015-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유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US8824584B2 (en) * 2009-02-24 2014-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1678686B1 (ko) * 2009-05-14 2016-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qi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320267B2 (en) * 2009-06-23 2012-11-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ference signal sounding for uplink pilot time slo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70726B1 (ko) * 2009-08-12 2014-03-06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경쟁 기반 업링크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703274A1 (en) * 2009-09-27 2020-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whereby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s fed back by a terminal in a multiple-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WO2012026742A2 (ko) * 2010-08-23 2012-03-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리코딩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69375B1 (ko) * 2010-10-21 2017-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노드가 기지국으로부터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25064B2 (en) * 2012-06-13 2015-09-01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Efficient reduc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RF agile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WO2014179958A1 (en) * 2013-05-09 2014-11-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20150008217A (ko) 2013-07-10 2015-01-22 주식회사 이앤아이월드 전자 저장매체 지정 방식의 통합-북 제공 방법, 이의 구현을 위한 통합-북 제공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6479A (zh) * 2007-08-27 2010-09-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以及基站控制方法
CN102045743A (zh) * 2009-10-22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信道发射的设备和方法
KR20130033839A (ko) * 2011-09-27 2013-04-04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채널 상태를 이용한 적응적 채널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74445A (zh) * 2013-01-28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91573B2 (en) 2020-09-29
US20180213570A1 (en) 2018-07-26
KR101656586B1 (ko) 2016-09-12
CN106664728A (zh) 2017-05-10
KR20160019840A (ko) 2016-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51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US107017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electing bandwidth part for random access (RA)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3731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537392B (zh) 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698739B (zh) 一种信号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4333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65329B1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의 채널 접속 실패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7056017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13116B (zh)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不连续发送(dtx)的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020875A (zh) 与切换bwp结合的波束故障恢复
US20200037367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0488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910669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中のbwp不活性タイマ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5943587A (zh) 在非许可侧行链路上的覆盖内网络控制的卸载
CN110741717A (zh) 新无线中的差异化随机接入
US20140044108A1 (en) Time-adv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JP2020519089A (ja) ランダム接続過程を行う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12567639A (zh) 用于波束报告的测量周期
CN109891979B (zh) 在无线通信中执行基于多波束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设备
EP3036961A1 (en) Coordination for pbch
KR20130093503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9750032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CN106664728B (zh) 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1782431B1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적응형 임의접근채널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5669038A (zh) 波束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