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331B -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4331B
CN106664331B CN201580029686.XA CN201580029686A CN106664331B CN 106664331 B CN106664331 B CN 106664331B CN 201580029686 A CN201580029686 A CN 201580029686A CN 106664331 B CN106664331 B CN 106664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hannel
air pressure
control compon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96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4331A (zh
Inventor
陈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4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4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Abstract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用于第一器件(100)与第二器件(200)之间的组装,包括:对第一器件(100)和/或第二器件(200)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100)与第二器件(200)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设置第一控制部件(300),第一控制部件(300)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400)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400)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将第二控制部件(400)从通道处断开。其环保、工艺简单且不影响产品外观。

Description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器件组装方式包括螺钉方式、胶粘方式以及卡接方式等,然而,针对一些具有紧凑结构的产品,如手机或者智能穿戴设备等,如果使用传统的器件组装方式进行组装,容易出现多种问题。
例如,螺钉方式需要在壳体器件上预置螺钉螺帽孔,这种方式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浪费壳体器件的有限空间,同时,还影响产品的外观。胶粘方式虽然能够简化工艺流程,但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组装的两个器件容易开胶,而且,胶水中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卡接方式则设计复杂,特别是在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设计难度较大,且难以达到稳固的组装效果,容易出现卡扣连接点断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工艺简单且不影响产品外观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用于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组装,包括:
对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设置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
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从所述通道处断开。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
则所述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单向阀;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则所述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或者,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抽取所述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用于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组装,包括:
对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设置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
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触发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上的控制按键;
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向所述螺纹阀的阀瓣施压,以关闭所述螺纹阀。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者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则所述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或者,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抽取所述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用于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组装,包括:
对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设置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后,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
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所述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或者,
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抽取所述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的拆卸方法,用于将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进行拆卸;其中,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中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还包括连通所述空腔与外部环境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包括:
对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进行处理,以打开所述通道,使得外界环境的气压经由该通道注入空腔。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器件的组装系统,包括待进行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
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在所述通道内或者所述通道的外接口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并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提示将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从所述通道处断开。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单向阀。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的组装系统,包括待进行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
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在所述通道内或所述通道的外接口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触发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上控制按键;
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向所述螺纹阀的阀瓣施压,以关闭所述螺纹阀。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器件的组装系统,包括待进行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
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在所述通道内或所述通道的外接口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在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后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并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组装结构,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以及第一控制部件;
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中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还包括连通所述空腔与外部环境的通道;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或者所述通道的外接口,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
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单向阀;
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上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向所述螺纹阀的阀瓣施压,以关闭所述螺纹阀。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首先对待组装的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同时,还形成连通该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再设置第一控制部件,该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将第二控制部件从通道处断开,此时,由于第一控制部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且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便可以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环保、工艺简单且不影响产品外观,可广泛适应于未来超薄/无边框/无螺钉/环保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与后盖之间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中器件的组装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b为图1中器件的组装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器件的组装系统中第一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其环保、工艺简单且不影响产品外观,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器件,其中,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可以是同类型的器件,例如两个壳体,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器件,例如第一器件为显示屏,第二器件为后盖,具体此处对器件的类型不作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待进行组装的第一器件100与第二器件200,以及第一控制部件300和第二控制部件400。
其中,第一器件100和/或第二器件200在第一器件100与第二器件200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有连通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可以是用于实现以下三种功能中的任意一种的控制部件,具体包括:
第一种:第一控制部件300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400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
相应地,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400,用于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并用于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提示将第二控制部件从通道处断开。由此可知,在第一控制部件300具有上述第一种功能时,无需第二控制部件400发送另外的控制信号来触发第一控制部件300对气流流向进行控制。
例如,第一控制部件可以包括与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300a,且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对应地,第二控制部件可以包括气体发生装置,该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具体请参见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下面对滑块300a实现上述第一种功能的过程进行分析:当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400产生低压气流时,滑块300a可在第二控制部件400产生的低压气流与空腔中内的高压气流之间的压差的驱动下向远离空腔的方向移动,以打开通道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400流动,当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且将第二控制部件400从通道处断开时,滑块300a可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向靠近空腔的方向移动,以关闭通道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即具有上述结构的滑块300a可通过控制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来实现气流流向的控制,且在控制通道的打开和关闭过程中,无需第二控制部件400发送另外的控制信号,仅借助第二控制部件本身的功能以及外界大气压便可自动控制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又例如,第一控制部件可以包括单向阀,对应地,第二控制部件可以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其中,该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该抽气装置用于抽取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单向阀的进气口设置在靠近空腔的一侧,其出气口设置在远离空腔的一侧,则单向阀便可实现上述第一种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获知单向阀的原理,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仅以两个例子说明了可实现上述第一种功能的具体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用可实现此功能的其他结构,具体此处不一一列举。
第二种:第一控制部件300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通道;
相应地,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400,用于降低空腔内的气压,还用于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向第一控制部件300发送触发信号,以关闭通道。由此可知,在第一控制部件300具有上述第二种功能时,需要借助第二控制部件400向第一控制部件300发送触发信号,以通过关闭通道实现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即第一控制部件300在控制通道的关闭过程中,需要第二控制部件400发送另外的控制信号。
例如,第一控制部件可以包括螺纹阀300b1,以及设置在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上控制按键300b2,该控制按键300b2用于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该触发信号,并根据该触发信号向螺纹阀300b1的阀瓣施压,以关闭螺纹阀300b1;对应地,第二控制部件可以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其中,该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该抽气装置用于抽取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下面以第二控制部件为气体发生装置为例进行描述,具体请参见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螺纹阀300b1的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以便当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400产生低压气流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400流动,当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控制按键300b2接收来自第二控制部件400的触发信号,并驱动螺纹阀300b1闭合,以实现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仅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了可实现上述第二种功能的具体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用可实现此功能的其他结构,具体此处不一一列举。
第三种:第一控制部件30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通道;
对应地,第二控制部件400用于在向第一控制部件300发送第一信号后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并用于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向第一控制部件300发送第二信号,以关闭通道。由此可知,在第一控制部件300具有上述第三种功能时,需要借助第二控制部件400向第一控制部件300发送第一信号,以实现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400流动,并向第一控制部件300发送第二信号,以实现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即第一控制部件300在控制通道的打开和关闭过程中,需要第二控制部件400发送另外的控制信号。例如,第二控制部件400可以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其中,该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该抽气装置用于抽取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300可以设置在通道内,也可以设置在通道的外接口,具体此处对第一控制部件的具体位置不设限定,只要能与通道配合实现上述相应的功能即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器件100与第二器件20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部件500,该密封部件500与待组装的两个器件的接触部分匹配,以便提高气密性。其中,密封部件可以为橡胶垫等起到密封作用的配件。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不同的第一控制部件可对应不同过程的器件的组装方法,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为基于具有第一种功能的第一控制部件的器件的组装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301、对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空腔为具有一定体积、可容纳气体的物理空间,其可以具有相对规则的形状,也可以具有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具体此处对空腔的形状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实现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可以是仅对待组装的两个器件中的一个进行处理,例如设置凹槽等,或者也可以是对待组装的两个器件均对应处理,例如第一器件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器件设置与该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由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合形成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空腔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具体此处不作限定,当然,当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需保证所有的空腔保持连通,一起构成一个连通的物理空间。
下面以空腔由第一器件上设置的凹槽形成进行具体说明,具体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腔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依次连通的第一空腔C-1,第二空腔C-2以及第三空腔C-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两个空腔之间的连通可以通过导气槽或者导气管等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待组装的两个器件的贴合是指在需要将两个器件组装时,预先需要按照预设的位置匹配关系,对两个器件进行接触放置,以便进行后期的组装固定,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两个器件组装的稳定性,通常要求两个器件的接触部分尽量保持形状一致。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在承受压力的过程中,空腔能保持固定容积不变形,通常要求待组装的两个器件具有一定的表面刚度。
302、设置第一控制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具体此处对于第一控制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在执行步骤302之后还可以包括: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设置密封部件。具体此处对于密封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可以包括与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或者第一控制部件可以包括单向阀。
303、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控制部件为上述滑块时,第二控制部件可以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其中,该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低压气流是指气压比空腔中的气压低的气流。则本步骤303具体包括: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先将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到通道,此时,通道的两侧分别为空腔和气体发生装置,即在将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到通道后,空腔通过该通道直接接触的外界环境为气体发生装置;再开启气体发生装置生成低压气流,由于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且第一控制部件允许在外界环境(即此时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因此空腔内的高压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气体发生装置流动,从而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当第一控制部件为单向阀时,第二控制部件可以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则本步骤303具体包括: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或者,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抽取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能实现在外界环境(即此时的第二控制部件)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一种情形是,第一控制部件本身结构赋予的功能,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的单向阀;还有一种情况是,借助自身结构以及第二控制部件产生的低压气流,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的滑块,该滑块在第二控制部件产生的低压气流与空腔中内的高压气流之间的压差的驱动下向远离空腔的方向移动,以打开通道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
304、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将第二控制部件从通道处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将第二控制部件从通道处断开,此时,空腔通过该通道直接接触的外界环境为通常的生活环境,此处将通常的生活环境的气压定义为外界大气压,例如标准大气压等。由于第一控制部件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定义为外界大气压)大于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且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便可以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能实现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一种情形是,第一控制部件本身结构赋予的功能,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的单向阀;还有一种情况是,借助自身结构以及外界大气压,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的滑块,该滑块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向靠近空腔的方向移动,以关闭通道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述预设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首先对待组装的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同时,还形成连通该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再设置第一控制部件,该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将第二控制部件从通道处断开,此时,由于第一控制部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通道向空腔流动,且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便可以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环保、工艺简单且不影响产品外观,可广泛适应于未来超薄/无边框/无螺钉/环保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与后盖之间的组装。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器件的组装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具体请参见图3a,在本应用场景中:
第一器件为手机面板100’,第二器件为手机背板200’;第一控制部件为与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300a’,且该滑块300a’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第二控制部件为气体发生装置400’。
首先,对手机面板100’和/或手机背板200’进行处理,以便在手机面板100’与手机背板200’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600’以及形成连通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700’。例如,上述对手机面板100’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可以是在手机面板100’和手机背板200’上均设计一个凹槽。
然后,设置滑块300a’,此时,可以将滑块300a’塞入通道700’,使滑块300a’与通道700’密封匹配。
在本应用场景中,手机面板100’和手机背板200’要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相当于需要一个作用于组装后的手机面板100’或手机背板200’的作用力,以无法将手机面板100’和手机背板200’分开,此处假设该作用力为100牛顿,则可以根据空腔600’在手机面板100’或手机背板20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确定将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多少pa(空腔内的气压为预设值)时,可以停止利用气体发生装置400’产生低压气流并将气体发生装置400’从通道处断开,具体包括:
根据原理:压力=压强×作用面积,可以得到预设值=pa-F/S;
其中,pa是指一个标准大气压,即pa=101325N/m2,F指确保无法将手机面板100’和手机背板200’分开时,需要作用在手机面板100’或手机背板200’上的作用力,如本应用场景中假设的100牛顿,S指空腔600’在手机面板100’或手机背板20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在本应用场景中,假设S为25平方厘米(5厘米×5厘米的矩形),则可以得到预设值=101325-100/0.0025=101325-40000=61325N/m2,即预设值≈0.6pa,相当于在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0.6pa时,就可以将气体发生装置400’从通道处断开,此时,手机面板100’与手机背板200’被100牛顿的作用力压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手机面板100’与手机背板200’之间的稳定组装。
其中,气体发生装置400’还可以包括气压检测模块G1,用于检测空腔内的气压是否降低到预设值,由此,由于在将气体发生装置400’从通道处断开前,气体发生装置400’经由通道与空腔保持联通,相当于气体发生装置、通道以及空腔中的气压一致,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在气体发生装置400’中的气压检测模块来检测空腔内的气压。
请参阅图4,为基于具有第二种功能的第一控制部件的器件的组装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对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401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1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02、设置第一控制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通道。具体此处对于第一控制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关于第二种第一控制部件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执行步骤302之后还可以包括: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设置密封部件。具体此处对于密封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403、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部件可以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则本步骤403具体包括: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或者,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抽取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控制部件触发第一控制部件关闭通道前,第一控制部件是没有关闭通道的,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控制部件可以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上控制按键,此时,将螺纹阀设置为开启状态,即螺纹阀不关闭通道,以允许气流自空腔经由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
404、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第二控制部件向第一控制部件发送触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需要借助第二控制部件向第一控制部件发送触发信号,以关闭通道,此时,由于空腔处于密封状态且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便可以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可以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上控制按键,其中该控制按键用于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该触发信号,并根据该触发信号向螺纹阀的阀瓣施压,以关闭螺纹阀,从而实现通道的关闭。
具体此处对于第二控制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述预设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首先对待组装的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同时,还形成连通该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再设置第一控制部件,该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通道,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第二控制部件向第一控制部件发送触发信号,以关闭通道,此时,由于空腔处于密封状态且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便可以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环保、工艺简单且不影响产品外观,可广泛适应于未来超薄/无边框/无螺钉/环保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与后盖之间的组装。
请参阅图5,为基于具有第三种功能的第一控制部件的器件的组装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组装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501、对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501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1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02、设置第一控制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通道。具体此处对于第一控制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关于第三种第一控制部件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503、利用第二控制部件向第一控制部件发送第一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用于驱动第一控制部件打开通道,以使得第二控制部件可以经由通道与空腔连通。
504、利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504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03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05、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第二控制部件向第一控制部件发送第二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用于驱动第一控制部件关闭通道,此时,由于空腔处于密封状态且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便可以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
具体此处对于第二控制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述预设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首先对待组装的第一器件和/或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同时,还形成连通该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设置第一控制部件,该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通道;在与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向第一控制部件发送第一信号后,利用第二控制部件降低空腔内的气压;当检测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第二控制部件向第一控制部件发送第二信号,以关闭通道,此时,由于空腔处于密封状态且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便可以利用压差实现两者的组装。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环保、工艺简单且不影响产品外观,可广泛适应于未来超薄/无边框/无螺钉/环保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与后盖之间的组装。
上面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器件的组装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器件的拆卸方法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拆卸方法,用于将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进行拆卸;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中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还包括连通所述空腔与外部环境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本发明实施例中器件的拆卸方法包括:
对第一控制部件进行处理,以打开通道,使得外界环境的气压经由该通道注入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外界环境对应的外界大气压大于空腔中的气压,在通道打开后,外界环境的气压经由该通道注入空腔,在空腔中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达到一致时,作用在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上压力消失,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完成拆卸。
具体此处对打开通道的方式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具体此处可基于具有不同功能的第一控制部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上面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器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器件的拆卸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装结构进行描述:
所述组合结构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以及第一控制部件。
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中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还包括连通所述空腔与外部环境的通道;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或者所述通道的外接口,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
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单向阀;
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上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向所述螺纹阀的阀瓣施压,以关闭所述螺纹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合结构可以利用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来实现两者的组装。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5)

1.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用于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设置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
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从所述通道处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
则所述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单向阀;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则所述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或者,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抽取所述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5.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用于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设置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
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触发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上的控制按键;
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向所述螺纹阀的阀瓣施压,以关闭所述螺纹阀。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则所述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或者,
利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抽取所述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9.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用于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进行处理,以便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设置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在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后,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
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所述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产生低压气流,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或者,
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抽取所述空腔内的气体,以降低空腔内的气压。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器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12.一种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进行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
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在所述通道内或者所述通道的外接口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并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提示将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从所述通道处断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单向阀,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16.一种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进行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
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在所述通道内或所述通道的外接口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触发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螺纹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上控制按键;
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向所述螺纹阀的阀瓣施压,以关闭所述螺纹阀。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20.一种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进行组装的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
所述第一器件和/或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贴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气体的空腔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在所述通道内或所述通道的外接口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打开所述通道,并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通道;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道连接的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在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后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并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空腔内的气压降低到预设值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以关闭所述通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器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或者抽气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器件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23.一种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以及第一控制部件;
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中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之间还包括连通所述空腔与外部环境的通道;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或者所述通道的外接口,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小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允许气流自所述空腔经由所述通道向第二控制部件流动,并用于在外界环境的气压大于所述空腔内的气压时,不允许气流自外界环境经由所述通道向所述空腔流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与所述通道密封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截面积自空腔向通道方向依次增大;
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单向阀。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当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所述空腔保持连通。
CN201580029686.XA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 Active CN106664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5540 WO2016154906A1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331A CN106664331A (zh) 2017-05-10
CN106664331B true CN106664331B (zh) 2020-07-07

Family

ID=57005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9686.XA Active CN106664331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64331B (zh)
WO (1) WO20161549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4738Y (zh) * 1995-05-19 1996-09-11 王建平 可控壶
JP2002170521A (ja) * 2000-11-29 2002-06-14 Nec Corp 平面型蛍光ランプ、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633168Y (zh) * 2003-06-01 2004-08-18 陈安军 带吹风机的空气压强排水的卫浴
JP2011190892A (ja) * 2010-03-16 2011-09-29 Nok Corp 密封部材
CN202524448U (zh) * 2012-05-07 2012-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体的固定结构
CN203618026U (zh) * 2013-10-28 2014-05-2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卸触摸屏的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331A (zh) 2017-05-10
WO2016154906A1 (zh) 2016-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7131B1 (en) Display system using mountable tablet enclosure
CN104590171A (zh) 一种车载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23648A (zh) 字幕隐藏方法和电子装置
WO2008149482A1 (ja) 車両用操作装置
WO2006015600A3 (en) Cannula device
US20170146039A1 (en) Synthetic jet
CN102856733A (zh) 插头及应用其的插头座组件
WO2008034715A3 (de) Verfahren zur datenkompression in einer videosequenz
CN103517165A (zh) 扬声器音腔结构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CN103413082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客户端
WO2004027833A3 (en) Electrically-couple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filter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22106654A3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ranslation
CN105991960B (zh) 视频会议系统及其互动显示方法
CN105843681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操作系统切换的方法
CN106664331B (zh) 一种器件的组装方法及系统、器件的拆卸方法以及组装结构
CN106155402A (zh) 显示器菜单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3775474B (zh)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模块
CN105446680A (zh) 一种屏幕镜像及其扩展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TW200742345A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CN102291325A (zh) 一种视频会议全屏状态下即时通信消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023871B (zh) 智能终端恒流ic芯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3352998U (zh) 平板式电子设备与座盘快速组卸结构
CN113822216A (zh) 事件检测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90037717A1 (en) Waterproof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092623B (zh) 一种基于多表面显示截获的变化数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