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233B - 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4233B
CN106664233B CN201480080957.XA CN201480080957A CN106664233B CN 106664233 B CN106664233 B CN 106664233B CN 201480080957 A CN201480080957 A CN 201480080957A CN 106664233 B CN106664233 B CN 106664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apparatus
ethernet message
counter
value
frequency dev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09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4233A (zh
Inventor
乔立忠
陈艳斌
陈松岩
孙广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4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4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27Loop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3Loop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e.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DM], slotted 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为所述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所述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所述TDM业务数据帧,本发明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

Description

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仿真业务(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简称CES)技术能够实现传统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TDM)格式信息的互联网协议IP化封装。具体的,在发送侧将不同数量的TDM时隙封装到IP报文中传输,在接收侧再将IP报文中的TDM时隙从报文中取出重新恢复成TDM的时隙,从而实现TDM业务穿越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网络。CES业务即在发送侧采用CES技术将TDM业务数据用特殊的电路仿真报文头进行封装后,通过包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network,简称PSN)传输接收侧,进行解封装,根据时钟信息重建TDM业务。由于各TDM业务携带的时钟信息(即TDM业务的时钟频率)均不相同,所以,在CES业务中,TDM业务的时钟信息必须随CES业务一起传输,然后在接收侧一起恢复,作为TDM业务时钟。
另外,CES业务中,差分时钟恢复(Differential Clock Recovery,简称DCR)技术可以在无线承载网络中实现TDM业务时钟信息的可靠传输,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承载网络中DCR技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中主要涉及有:发送侧设备1、接收侧设备2、TDM设备3、TDM设备4和包交换网络5。其中,TDM设备3向发送侧设备1提供TDM业务,发送侧设备1和接收侧设备2具有相同的本地参考时钟,且二者是通过包交换网络5(Packetswitching network,简称PSN)传输CES业务,接收侧设备2将从CES业务中恢复得到的TDM业务提供给TDM设备4。
具体的,在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DCR技术的主要工作流程为:在发送侧,发送侧设备1从TDM设备3提供的TDM业务中提取TDM业务的时钟信息,然后与本地参考时钟比较,计算出两者之间的频偏值freq,再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Packet Per Second,简称PPS)将TDM业务的数据帧封装到以太报文中,并且将频偏值freq写入到该以太报文的指定位置,再通过PSN将该以太报文发送出去。在接收侧,接收侧设备2接收到发送侧设备1发送的该以太报文后,从该以太报文的指定位置中提取freq,然后将freq与本地参考时钟相加,计算出的频率信息就是TDM业务的时钟信息,其中,接收侧设备2的本地参考时钟和发送侧设备1的本地参考时钟相同,再根据该TDM业务的时钟信息将以太报文恢复成TDM业务,并将其提供给TDM设备4。
但是,由于在发送侧是采用硬件计算频偏值,因此实时计算出来的频偏值freq精度不高,且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当发送侧设备采用不同的硬件方案来计算频偏值freq时,接收侧的同一个设备无法实现不同的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使得DCR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接收侧设备还是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为所述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其中,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和所述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相同,所述计数器中的值为所述计数器在所述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下记录的时戳信息;
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所述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所述TDM业务数据帧。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对于每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t1,采用公式
获取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包括第一计数器中的值、第二计数器中的值,则对于每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具体包括:
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发送侧设备上第一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0、发送侧设备上第二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1、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t11,采用公式获取相对频偏值freq_offset1;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所述相对频偏值,获取所述频偏值。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对于每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第n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n、第1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以及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采用公式获取所述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至少两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有的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
则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具体为:
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最终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频偏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为所述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频偏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其中,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和所述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相同,所述计数器中的值为所述计数器在所述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下记录的时戳信息;
输出频率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所述TDM业务数据帧。
在第二发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t1,采用公式获取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包括第一计数器中的值、第二计数器中的值,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发送侧设备上第一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0、发送侧设备上第二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1、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t11,采用公式获取相对频偏值freq_offset1,并根据所述相对频偏值获取频偏值;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0为第二以太报文中所述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所述第二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第n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n、第一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以及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采用公式获取所述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若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至少两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还用于从所有的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
所述输出频率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最终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通过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将该频偏值输入锁相环,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将该输出频率作为TDM业务的时钟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由于是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发送侧设备中采用硬件计算获取频偏值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即使发送侧设备采用不同的硬件方案,接收侧设备还是可以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承载网络中DCR技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101、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第一以太报文为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本实施例中,发送侧设备上设置一个计数器,计数器的工作时钟同步于系统时钟。另外,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信息,将TDM业务转换成以太报文,并且将计数器中的值取出,写入到以太报文的指定位置,生成第一以太报文,然后将该第一以太报文发送给接收侧设备。其中,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是指计数器以什么频率来记数,计数器中的值指的是计数器在预设周期内记录的数值,相当于一个时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同一个接收侧设备可以只接收一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也可以同时接收多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另外,对于每个第一以太报文,该第一以太报文中可以只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也可以包括多个计数器中的值,即在发送侧设备上设置多个计数器,为每个计数器设置一个工作时钟频率,并且,每个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均不相同,本发明中并不对此加以限定。
102、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
其中,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和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相同,计数器中的值为计数器在该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下记录的时戳信息。
本实施例中,预先将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写入接收侧设备中,当发送侧设备上设置一个计数器时,只需将该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写入接收侧设备中,当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第一以太报文后,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当发送侧设备上设置了多个计数器时,需要将每个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均写入接收侧设备中,当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第一以太报文后,分别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每个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第一以太报文中每个计数器的值,获取相对频偏值,再根据相对频偏值获取频偏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接收侧设备中,可以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获取频偏值的方法有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获取频偏值,本发明中并不以此为限。
103、接收侧设备通过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本实施例中,将频偏值作为锁相环的输入,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104、接收侧设备根据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将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作为TDM业务的时钟频率,根据该时钟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通过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将该频偏值输入锁相环,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将该输出频率作为TDM业务的时钟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由于是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发送侧设备中采用硬件计算获取频偏值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即使发送侧设备采用不同的硬件方案,接收侧设备还是可以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201、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第一以太报文为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本实施例中,201和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101的实现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02、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t1,采用公式(1),获取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第二以太报文为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以太报文和第二以太报文中都携带有序列号(Identity,简称ID),第一以太报文中的ID和第二以太报文中的ID相邻,且第二以太报文中的ID大于第一以太报文中的ID,例如,第一以太报文中的ID为3,第二以太报文中的ID为4,则第一以太报文和第二以太报文相邻。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若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发送侧设备对应的线路时钟与系统时钟在相同频率f下的计数差值Δcnt,则还可用公式(2)获取频偏值。
203、接收侧设备通过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本实施例中,将本地参考时钟频率作为锁相环的输入,将频偏值作为锁相环反馈电路的输入,则在锁相环输出端获取输出频率。频偏值相当于一个比例值,即锁相环根据频偏值,将本地参考时钟频率按照一定的比例输出。
204、接收侧设备根据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204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104的实现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在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时,通过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将该频偏值输入锁相环,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将该输出频率作为TDM业务的时钟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由于是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发送侧设备中采用硬件计算频偏值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即使发送侧设备采用不同的硬件方案,接收侧设备还是可以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通过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而且,在发送侧只需要设置简单的计数器,将计数器中的值写入以太报文中即可,不依赖于复杂的硬件对频偏值进行计算,降低了发送侧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和设备成本。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以太报文包括第一计数器中的值和第二计数器中的值,即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多个计数器中的值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301、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第一以太报文为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本实施例中,301和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101的实现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02、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发送侧设备上第一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0、发送侧设备上第二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1、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0以及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t11,采用公式(3),获取相对频偏值freq_offset1。
其中,freq_offset1为相对频偏值,T为发包周期,T=1/K,K为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t'10为第二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第二以太报文为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以太报文和第二以太报文中都携带有序列号(Identity,简称ID),第一以太报文中的ID和第二以太报文中的ID相邻,且第二以太报文中的ID大于第一以太报文中的ID,例如,第一以太报文中的ID为3,第二以太报文中的ID为4,则第一以太报文和第二以太报文相邻。
303、接收侧设备根据相对频偏值,获取频偏值。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第一以太报文的相对频偏值之后,根据相对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接收侧设备接收到两个相邻的第一以太报文A和B之后,根据步骤302的方法,分别获取到第一以太报文A和B的相对频偏值freq_offset_a和freq_offset_b,再将freq_offset_a和freq_offset_b进行加法或者减法,获取最终的频偏值,也可以根据不同的TDM业务,选择其它相应的方法来获取最终频偏值,本发明中不以此为限。
304、接收侧设备通过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本实施例中,将本地参考时钟频率作为锁相环的输入,将频偏值作为锁相环反馈电路的输入,则在锁相环输出端获取输出频率。频偏值相当于一个比例值,即锁相环根据频偏值,将本地参考时钟频率按照一定的比例输出。
305、接收侧设备根据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305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104的实现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在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多个计数器中的值时,通过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第一以太报文中的多个计数器中的值,获取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相邻两个第一以太报文之间的相对频偏值,并通过该相对频偏值获取相应的频偏值,将该频偏值输入锁相环,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将该输出频率作为TDM业务的时钟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发送侧设备中采用硬件计算获取频偏值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即使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多个计数器的值,接收侧设备还是可以根据第一以太报文中的多个计数器的值,通过软件来获取频偏值,通过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实现了不同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而且,在发送侧只需要设置简单的计数器,将计数器中的值写入以太报文中即可,不依赖于复杂的硬件对频偏值进行计算,降低了发送侧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和设备成本。
实施例四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中,以第一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的值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四中是经过多个发包周期才计算一次频偏值,具体的,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第n个发包周期中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t'1n、第一个发包周期中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t1以及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采用公式(4),获取频偏值。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
本实施例中,是经过多个发包周期计算一次频率控制,除了计算频偏值的方法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外,其它的方法步骤原理均与实施例二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通过多个周期计算一次频偏值,减小了频偏值的最小粒度,即减小了固有精度偏差,提升了频偏值的计算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时,既可以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法获取频偏值,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四中的方法获取频偏值,本发明中并不做限制。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接收侧设备接收至少两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为例,即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多个计数器中的值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401、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
本实施例中,接收侧设备同时接收多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每个第一以太报文为对应的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每个第一以太报文中可以只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也可以同时包括多个计数器中的值,并且每个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均不相同。
402、分别获取每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
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分别获取每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例如,当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时,可采用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四提供的方法获取频偏值;当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多个计数器中的值时,可采用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法获取频偏值。
403、从所有的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
本实施例中,从所有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在各频偏值之间再做一次加法或者减法运算,获取最终频偏值,也可以根据TDM业务的不同,在所有的频偏值中选择一个与TDM业务相适应的频偏值作为最终频偏值,或者选择其它的方法获取频偏值,本发明中并不以此为限。
404、通过最终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本实施例中,将本地参考时钟频率作为锁相环的输入,将最终频偏值作为锁相环反馈电路的输入,则在锁相环输出端获取输出频率。最终频偏值相当于一个比例值,即锁相环根据最终频偏值,将本地参考时钟频率按照一定的比例输出。
405、接收侧设备根据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频偏值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对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获取的每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滤除高频部分噪声,从而实现稳定的频偏输出,减少随机性偏差。具体滤波方法可以采用均值、均方差、有限单位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简称FIR)等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滤波方式,本发明中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在接收侧设备同时接收多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时,分别获取每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从所有的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中获取最终频偏值,通过最终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将该输出频率作为TDM业务的时钟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本实施例中,接收侧设备同时接收多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采用软件分别计算每个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实现了跨报文的频偏值的计算,从而实现了不同的硬件方案之间的互通。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频偏值获取模块12、输出频率获取模块13和恢复模块14。其中,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第一以太报文为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频偏值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其中,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和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相同,计数器中的值为计数器在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下记录的时戳信息。输出频率获取模块13用于通过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恢复模块14用于根据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TDM业务数据帧。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的接收侧设备中。
实施例七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频偏值获取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t1,采用公式获取所述频偏值freq_offset;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的接收侧设备中。
实施例八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包括第一计数器中的值、第二计数器中的值,则频偏值获取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发送侧设备上第一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0、发送侧设备上第二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1、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0以及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t11,采用公式获取相对频偏值freq_offset1,并根据相对频偏值获取频偏值;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0为第二以太报文中所述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所述第二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的接收侧设备中。
实施例九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若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频偏值获取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第n个发包周期中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t'1n、第一个发包周期中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t1以及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采用公式获取频偏值freq_offset;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四所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的接收侧设备中。
实施例十
再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六至九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若接收侧设备接收至少两个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则频偏值获取模块12还用于从所有的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输出频率获取模块13还用于通过最终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的接收侧设备中。
实施例十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滤波模块15用于对所述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
本实施例中,加入滤波模块15,可以将频偏值获取模块12中获取的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滤除高频部分噪声,从而实现稳定的频偏输出,减少随机性偏差。
可选地,该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的接收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侧设备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为所述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其中,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和所述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相同,所述计数器中的值为所述计数器在所述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下记录的时戳信息;
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所述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所述TDM业务数据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对于每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t1,采用公式获取频偏值freq_offset;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包括第一计数器中的值、第二计数器中的值,则对于每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发送侧设备上第一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0、发送侧设备上第二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1、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t11,采用公式获取相对频偏值freq_offset1;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0’为第二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所述相对频偏值,获取所述频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对于每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所述接收侧设备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第n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n、第1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以及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采用公式获取所述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至少两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有的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
则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具体为:
所述接收侧设备通过所述最终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频偏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
7.一种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为所述发送侧设备根据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将时分复用TDM业务数据帧进行转换后获取的以太报文;
频偏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获取频偏值;其中,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和所述发送侧设备的发包率相同,所述计数器中的值为所述计数器在所述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下记录的时戳信息;
输出频率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锁相环的输出频率,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恢复所述TDM业务数据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计数器中的值t1,采用公式获取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包括第一计数器中的值、第二计数器中的值,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发送侧设备上第一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0、发送侧设备上第二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11、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0以及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第二计数器中的值t11,采用公式获取相对频偏值freq_offset1,并根据所述相对频偏值获取频偏值;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t′10为第二以太报文中所述第一计数器中的值,t′11为第二以太报文中所述第二计数器中的值,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为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与所述第一以太报文相邻的以太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一个计数器中的值,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侧设备的发包率K、第n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n、第一个发包周期中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到的以太报文中所述计数器中的值t1以及所述发送侧设备上计数器的工作时钟频率f0,采用公式获取频偏值freq_offset;
其中,T为发包周期,T=1/K。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接收侧设备接收至少两个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则所述频偏值获取模块还用于从所有的所述发送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对应的频偏值,获取最终频偏值;
所述输出频率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最终频偏值,获取锁相环的输出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频偏值进行滤波处理。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80957.XA 2014-11-11 2014-11-11 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664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0816 WO2016074152A1 (zh) 2014-11-11 2014-11-11 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233A CN106664233A (zh) 2017-05-10
CN106664233B true CN106664233B (zh) 2019-11-29

Family

ID=5595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0957.XA Active CN106664233B (zh) 2014-11-11 2014-11-11 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64233B (zh)
WO (1) WO2016074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6151B (zh) * 2021-09-22 2021-12-17 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的快速组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5224B1 (en) * 2003-05-16 2005-11-1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synchronization circuitry
CN1933367B (zh) * 2006-10-09 2010-05-12 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tdm业务实现方法
CN101174912B (zh) * 2007-12-05 2012-07-25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以太网电路仿真业务基于时戳的自适应时钟方法
CN101547137A (zh) * 2008-03-27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1686185B (zh) * 2008-09-23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分组网络中传送tdm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40578A (zh) * 2009-08-25 2010-02-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分组传送网络的tdm业务时钟恢复方法
CN102340365B (zh) * 2010-07-27 2014-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戳的时钟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2148728B (zh) * 2011-04-29 2014-06-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1仿真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233A (zh) 2017-05-10
WO2016074152A1 (zh) 2016-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9084B (zh) 用于在通信装置间进行同步和补偿时钟漂移的方法和装置
SA516370611B1 (ar) طرق وجهاز لإقرار استلام إرسالات لاسلكية لوصلة صاعدة متعدد المستخدمين
CN106301378B (zh) 一种高速dac同步方法及电路
CN106130680A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现场层宽带总线时钟同步实现方法
CN104598551A (zh)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03413094A (zh) 一种适用于航天器ctu的遥测加密系统
CN106877959B (zh)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188126A (zh) 基于平均场的分布式多跳无线网络时钟同步方法
CN104584492B (zh)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130710A (zh)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9257133A (zh) 一种应用于lte轨道交通网的全网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6664233B (zh) 差分时钟恢复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645400B (zh) 策略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2282787A (zh) 将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的本地时钟同步的方法
CN104767664B (zh) 一种环形通信网络增减从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E20121466U1 (de) Taktsynchronisation in einem verteilen System
CN110429558A (zh) 一种三相录波同步找点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116269B (zh) 一种北斗卫星接收终端时间完整性验证方法
CN103067114B (zh) 一种传输系统异步映射时钟恢复方法及设备
Heidarian et al. Analysis of a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5119675B (zh) 一种目标设备的同步方法及同步系统
CN104977569B (zh) 一种通用型微变形中频信标机
CN103973539B (zh) 运行自动化系统的方法
CN103813382A (zh)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73700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