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175B - 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UE和eNB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UE和eNB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4175B
CN106664175B CN201580027021.5A CN201580027021A CN106664175B CN 106664175 B CN106664175 B CN 106664175B CN 201580027021 A CN201580027021 A CN 201580027021A CN 106664175 B CN106664175 B CN 106664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frame
mtc
downlink
transmitting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70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4175A (zh
Inventor
熊岗
韩承希
德布迪普·查特吉
符仲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66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9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the access point controll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包括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演进型节点B(eNB)或用户设备(UE)的方法、系统、设备和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控制电路,被配置为:确定超帧结构,其中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这样的实施例可包括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第一下行超帧,接收多个上行物理信道,以及响应于第一下行超帧的传输,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Description

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UE和eNB的方法和装置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6月27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018,360和于2014年7月2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020,313的优先权权益,二者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系统、方法和组件设备,并且特别涉及机器类型通信(MTC)。
背景技术
机器类型通信(MTC)是关于“物联网(IoT)”概念的新兴技术。现有移动宽带网络被设计为主要针对人工类型通信来优化性能,因此未被设计或优化以满足MTC相关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某些实施例示出了系统的框图,该系统包括可根据MTC操作的演进型节点B(eNB)和用户设备(UE)。
图2根据某些实施例示出了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系统设计形式的方面。
图3根据某些实施例示出了控制信道设计的方面。
图4根据某些实施例示出了控制信道设计的方面。
图5A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针对下载具有两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过程的HARQ程序的方面。
图5B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针对上传具有两个HARQ过程的HARQ程序的方面。
图6A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针对下载使用四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过程的HARQ程序的方面。
图6B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针对上传具有四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过程的HARQ程序的方面。
图7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可由eNB执行的方法。
图8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可由UE执行的方法。
图9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物理广播信道(PBCH)结构的方面。
图10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PBCH结构和传输时间的方面。
图11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PBCH结构和传输时间的方面。
图12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速率匹配机制。
图13A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PBCH资源映射的方面。
图13B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PBCH资源映射的方面。
图13C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PBCH资源映射的方面。
图13D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PBCH资源映射的方面。
图14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部分子帧PBCH资源元素映射。
图15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完整子帧PBCH资源元素映射。
图16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方法。
图17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方法。
图18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方法。
图19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计算机器的方面。
图20根据某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UE的方面。
图21是示出可与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关联使用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机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涉及系统、设备、装置、配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实现使用降低的系统带宽(例如,50KHz、100KHz、200KHz、400KHz、500KHz、600KHz等)的MTC。具体地,针对与eNB相关联的UE描述了系统和方法以实现利用这种降低的系统带宽的通信。以下描述和附图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它们。其他实施例可包括结构上、逻辑上、电学上、过程上或其他的改变。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被包括在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中或代替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权利要求中给出的实施例涵盖这些权利要求的所有可能的等同形式。
图1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无线网络100。无线网络100包括经由空中接口190连接的UE 101和eNB 150。UE 101和系统中的任何其他UE例如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打印机、机器型设备(例如,用于健康监测的智能仪表或专业设备)、远程安全监控、智能交通系统、或具有或不具有用户接口的任何其他无线设备。eNB 150经由eNB 150提供的eNB服务区域中的空中接口190向UE 101提供到更广阔网络(未示出)的网络连接。与eNB 150相关联的每个eNB服务区域由与eNB 150集成的天线支持。服务区域可被分成与某些天线相关联的多个扇区。这样的扇区可在物理上与固定天线相关联,或可被分配给在波束成形过程中可调整的天线设置或具有可调谐天线的物理区域,波束成形过程用于将信号引导向特定扇区。eNB 150的一个实施例例如包括三个扇区,每个扇区覆盖120度的区域,其中天线阵列指向每个扇区以在eNB 150周围提供360度的覆盖。
UE 101包括与发送电路110和接收电路115耦合的控制电路105。发送电路110和接收电路115可各自与一个或多个天线耦合。
控制电路105可适于执行与MTC相关联的操作。发送电路110和接收电路115可分别适于在窄系统带宽(例如,200KHz)内发送和接收数据。控制电路105可执行诸如在本公开其他地方所描述的关于UE的各种操作。
在窄系统带宽内,发送电路110可发送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该多个上行物理信道可根据时分复用(TDM)或频分复用(FDM)进行复用。发送电路110可在上行超帧中发送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该上行超帧包括多个上行子帧。
在窄系统带宽内,接收电路115可接收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该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可根据TDM或FDM进行复用。接收电路115可在下行超帧中接收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该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
发送电路110和接收电路115可分别根据预定HARQ消息调度、通过空中接口190来发送和接收HARQ确认(ACK)和/或否认(NACK)消息。预定HARQ消息调度可指示将出现HARQACK和/或NACK消息的上行和/或下行超帧。
图1根据各种实施例还示出了eNB 150。eNB 150电路可包括与发送电路160和接收电路165耦合的控制电路155。发送电路160和接收电路165每一个可与一个或多个天线耦合,该一个或多个天线可被用于实现经由空中接口190的通信。
控制电路155可适于执行与MTC相关联的操作。发送电路160和接收电路165可分别适于在窄系统带宽(例如200KHz)内发送和接收数据。控制电路155可执行诸如在本公开其他地方所描述的关于eNB的各种操作。
在窄系统带宽内,发送电路160可发送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该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可根据TDM或FDM进行复用。发送电路160可在下行超帧中发送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该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
在窄系统带宽内,接收电路165可接收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该多个上行物理信道可根据TDM或FDM进行复用。接收电路165可在上行超帧中接收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该上行超帧包括多个上行子帧。
发送电路160和接收电路165可分别根据预定HARQ消息调度、通过空中接口190来发送和接收HARQ ACK和/或NACK消息。预定HARQ消息调度可指示将出现HARQ ACK和/或NACK消息的上行和/或下行超帧。MTC然后可使用UE 101和eNB 150的电路、通过空中接口190来实现。MTC实现普遍的计算环境以使设备能够有效地彼此通信。IoT服务和应用促进MTC设备的设计和部署无缝集成到当前和下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例如,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例如3GPP长期演进(LTE)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层过程(版本12),2014年9月26日)操作的LTE和LTE高级通信系统)中。
这些现有移动宽带网络被设计为主要针对人工类型通信来优化性能,因此未被设计或优化以满足MTC相关需求。本文所描述的MTC系统用于降低设备开销、增强覆盖和降低功耗。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尤其通过降低系统带宽来降低开销和功耗,该系统带宽大致相当于现有LTE设计的单个物理资源块(PRB)。这种使用降低的系统带宽的蜂窝IoT可能在LTE载波的保护带内重新分配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频谱或专用频谱中操作。
当LTE系统带宽被降低到较低带宽时,现有LTE系统中的某些物理信道设计不能重复使用,这是因为信道标准不与较低带宽限制兼容。因此,本文的实施例描述了用于通过窄带部署进行MTC的设备、系统、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以上由于较窄带宽限制(例如,PBCH、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等)所指出的问题。
实施例因此可包括:超帧结构,其中多个物理信道可以TDM方式被复用;针对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控制信道设计;以及针对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具有各种数量的HARQ过程的HARQ程序。
尽管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使用200KHz带宽,但该设计可被扩展至其他窄带宽(例如,50KHz、100KHz、400KHz、500KHz、600KHz等)。此外,MTC被用作针对所提出的窄带设计的初始目标应用,该设计可被扩展至其他窄带部署的应用(例如,设备到设备、IoT等)。
各种物理信道可被用作这样的MTC的一部分。图2示出了这种情况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道设计200中的信道被示出在超帧201、202和203内以用于下载292和上传294路径二者。这些物理信道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道(M-SCH)209、物理广播信道(M-PBCH)210、控制信道220、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230、物理随机接入信道(M-PRACH)240、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250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260。这些信道和其他可能的信道如下文所述。
MTC同步信道(M-SCH)209可包括MTC主同步信号(M-PSS)和/或MTC次同步信号(M-SSS)。其可被用于支持时间和频率同步,并向UE提供小区的物理层标识和循环前缀长度。注意,M-SCH可以被用于也可以不被用于区分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系统,尽管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系统可能不需要支持TDD。
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210承载MTC主信息块(M-MIB),该MTC主信息块包括有限数量的最常发送的参数以用于初始接入小区。
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和/或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和/或MTC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M-PHICH)。注意,对于下行数据传输支持时域资源分配,然而对于上行数据传输可支持时域和/或频域资源分配。
M-PDSCH 230被用于所有用户数据,以及被用于未被承载在PBCH 210上的广播系统信息,并且用于寻呼消息。
M-PUSCH 260被用于上行数据传输。其可被用于承载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MTC上行控制信息(M-UCI)。
M-PRACH 240被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于初始接入,其被用于实现上行同步。
M-PUCCH 250被用于承载M-UCI。具体地,M-PUCCH 250传输中可支持针对接收到的M-SCH 209传输块的HARQ确认和调度请求。考虑到窄带传输的性质,在M-PUCCH 250中支持信道状态报告可能不是有益的,M-PUCCH 250主要被用于协助与信道相关的调度。
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被用于支持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
图2示出了针对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系统设计。在该系统设计中,一定数目的子帧被形成为超帧(例如,X个子帧被用于形成图2所示的超帧)。起始子帧和超帧的持续时间可被预定义或由eNB配置,其中在后一种情形中,可基于具体的系统配置、流量情境等来提供调度灵活性。超帧的持续时间和超帧中相应的子帧数量至少部分基于窄带部署的带宽来确定。在各种实施例中,超帧持续时间被配置为使得如上所述的在窄带宽操作的MTC通信与标准带宽LTE系统兼容。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配置信息可被包括在M-PBCH中传递的MIB中,或其可被承载在另一系统信息块(SIB)中。
在超帧中,多个物理信道以TDM或FDM的方式被复用。更具体地,在下载(DL)202中,控制信道/M-PDSCH或M-SCH/M-PBCH/M-PDSCH/控制信道可被复用在一个超帧中。例如,如图所示,超帧201在超帧201的DL 202中包括M-SCH 209A、M-PBCH 210A、控制信道220A和M-PDSCH 230A,在超帧201的上传(UL)204中包括M-PRACH240A、M-PUCCH 250A和M-PUSCH 260A作为片段。因此,M-PRACH/M-PUCCH/PUSCH可被复用在一个超帧中。注意,UL 204和DL202可具有某些子帧偏移以允许额外的处理时间。该超帧结构还有益于解决覆盖受限的情境中的问题。具体地,超帧的周期可被扩展以允许更多次重复DL 202和UL 204传输,从而提高链路预算。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为系统选择覆盖增强目标。覆盖增强目标可以是与超帧结构的周期相关联的链路预算提高。换言之,通过增加超帧结构内的超帧的大小(例如,通过增加超帧中子帧的数量)从而增加用于数据而不是用于开销的超帧的百分比,来提高链路预算。在其他实施例中,超帧大小可至少部分基于MTC系统的带宽。在某些实施例中,超帧可被设置为将MTC超帧中的数据量与标准LTE或LTE高级系统中的单个帧(例如10个子帧)中的数据量相匹配。在其他实施例中,超帧的结构可基于覆盖增强目标和与其他基于MTC系统的带宽的系统相兼容的结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MTC区域可被限定以与当前LTE系统共存。具体地,在每个子帧中,MTC区域的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可被预定义或由更高层配置。例如,MTC区域的起始符号可被配置在旧有LTE系统中的PDCCH区域之后。
在DL 202中,M-PDSCH传输被调度,并且接在M-PDCCH传输之后。与当前LTE规范不同,跨子帧调度被部署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系统。为了避免针对M-PDCCH的过多盲目的解码尝试,M-PDCCH的起始子帧被限制为子帧的子集。关于周期和M-PDCCH传输的偏移的配置可被预定义或由eNB以特定于设备或特定于小区的方式进行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可被包括在M-PBCH 210传递的MIB中。
M-PBCH 210以Y个子帧的周期进行传输,它之前是M-SCH 209传输。为了降低开销和提高频谱效率,相对于M-PDCCH M-PBCH 210较不常被传输。在M-PDCCH传输与M-SCH 209和M-PBCH 210冲突的情形中,M-PDCCH的起始子帧被延迟N个子帧,其中N是被分配给M-SCH209和M-PBCH 210传输的子帧数。
注意,某些超帧可被配置为MBMS单频网络(MBSFN)超帧。M-PBCH 210可被分配在经配置的MBSFN超帧中的控制区域之后。配置信息可由eNB配置和传输(广播或单播/组播)。如在现有LTE规范中,通过保证在UE接收器处信号保持在CP中,经扩展的循环前缀(CP)可被用于协助有效的MBSFN操作。
在UL中,M-PUCCH 250和M-PUSCH 260在一个超帧中于M-PRACH之后被传输。虽然如图1所示,M-PUSCH传输在M-PUCCH之后,但M-PUCCH可在M-PUSCH中间或在M-PUSCH之后被传输。M-PRACH、M-PUCCH和M-PUSCH的时间位置可被预定义或由eNB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可被包括在M-PBCH中传递的MIB中。
在一个示例中,M-PUSCH在子帧#0-#4和#6-#9中被传输,而M-PUCCH在子帧#5中被传输。在另一示例中,M-PUSCH在子帧#0-#8中被传输,而M-PUCCH在子帧#9中被传输。注意,为了允许充足的处理时间以供M-PDCCH解码,M-PUSCH传输的起始子帧可相对于M-PDCCH传输的最后一个子帧偏移一定数量的子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M-PCFICH在控制信道中可被认为是当前LTE规范。然而,与现有LTE标准中的PCFICH不同,M-PCFICH承载MTC控制格式指示符(M-CFI),该M-CFI用于指示M-PDCCH和M-PDSCH传输的信息(例如,M-PDCCH传输的时间/频率位置)。在这种情形中,控制信道间接开销可根据具体系统配置、流量情境和信道条件进行调整。为了简化说明书和实现方式,当前LTE规范中的一些现有PCFICH设计可被重复用于M-PCFICH设计(例如,调制方案、层映射和预编码器设计)。在这种情形中,16个M-PCFICH符号被分组成4个符号四联组(例如,资源元素),并且每个符号四联组可被分配给一个MTC资源元素组(M-REG)。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使用其他分组。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M-PDCCH和/或M-PDSCH的时间/频率位置被预定义或由更高层配置。在该示例中,在控制信道设计中不需要M-PCFICH。
此外,M-PHICH可以被包括在控制信道中,也可以不被包括在控制信道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信道设计中不需要M-PHICH。在具有窄带部署的MTC不支持HARQ或者当M-PHICH功能可由M-PDCCH替换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这种情况。
在另一实施例中,M-PHICH被支持以承载HARQ ACK/NACK,HARQ ACK/NACK指示eNB是否已正确接收到PUSCH上的传输。M-PHICH传输的PHICH组数可被预定义或由eNB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可在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中传递的MTC主信息块(M-MIB)中广播,或在MTC系统信息块(M-SIB)中广播。为了简化说明书和实现方式,当前LTE规范中的一些现有PHICH设计可被重复用于M-PHICH设计(例如,调制方案、层映射和预编码器设计)。在这种情形中,一个M-PHICH组的12个符号被分组成3个符号四联组,并且每个符号四联组可被分配给一个MTC资源元素组(M-REG)。
在支持M-PCFICH和M-PHICH的情形中,在针对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控制区域设计中可以考虑以下若干选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M-PCFICH位于控制区域的起始K0个子帧中,而M-PHICH位于控制区域的最后K1个子帧中。此外,M-PDCCH位于控制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CFICH和M-PHICH的资源元素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M-PCFICH位于控制区域的起始M0个子帧中,而M-PHICH位于数据区域的M1个子帧中。类似地,M-PDCCH和M-PDSCH位于控制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CFICH和数据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HICH的资源元素中。
注意,在下文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MTC控制区域考虑连续的资源分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容易地扩展到MTC控制区域的分布式资源分配。
图3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控制信道300的一个实现方式。图3示出了超帧301内的控制区域320,其中控制区域320之后是数据区域330。控制区域320包括子帧370中的M-PCFICH 360、子帧380中的M-PHICH 350A和子帧390中的M-PHICH 350,其中M-PDCCH元素在所有子帧中(包括子帧380中的M-PDCCH 340)。在该实施例中,M-PCFICH 360位于控制区域的起始K0个子帧中,而M-PHICH 350A位于控制区域的最后K1个子帧中,其中K0<(Ncontrol-1),K1≤(Ncontrol-1),并且Ncontrol是被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子帧数。此外,M-PDCCH 340传输与M-PCFICH 360和M-PHICH 350A传输分配进行比率匹配(rate-matched)或者在M-PCFICH360和M-PHICH 350A传输分配的周围打孔(punctured)。注意,K0和K1可被预定义或由更高层配置。
对于M-PCFICH 360资源映射,4个符号四联组可被大约K0个子帧的四分之一分开,或者被分配在连续的M-REG中,其中起始位置从物理小区标识中获得。类似地,对于M-PHICH350A资源映射,3个符号四联组可被大约K1个子帧的三分之一分开,或者被分配在连续的M-REG中,其中起始位置从物理小区标识中获得。
图3的实施例示出了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控制区域设计选项1的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M-PCFICH 360可被分配并平均分布在控制区域的第一子帧中(即K0=1)。类似地,M-PHICH 350A被平均分布在控制区域的从第二子帧到最后一个子帧(即,K1=(Ncontrol-1))。
图4示出了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控制区域设计的另一示例。在该示例中,M-PCFIC被分配并平均分布在控制区域的第一子帧中(即M0=1)。类似地,M-PHICH被平均分布在数据区域中(即M1=Ndata)。
类似于图3的实施例,图4示出了超帧401中具有子帧470、490和M-PCFICH 460的控制区域420。数据区域430在控制区域420之后。然而M-PHICH 480在数据区域430内。在这一选项中,M-PCFICH 460位于控制区域420的起始M0个子帧中,而M-PHICH 480位于数据区域的M1个子帧中,其中M0<(Ncontrol-1),M1≤Ndata,并且Ndata是被分配给数据区域的子帧数。图4具体示出了第一子帧中的那些,而附加实施例可使用上述相关配置。类似地,M-PDCCH和M-PDSCH分别被分配于控制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CFICH 460和数据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HICH 480的资源元素中。注意,M0和M1可被预定义或由更高层配置。
类似于控制信道300的初始实施例,针对M-PCFICH 460传输的4个符号四联组可被大约M0个子帧的四分之一分开,或者被分配在连续的M-REG中,其中起始位置从物理小区标识中获得。对于M-PHICH 480资源映射,3个符号四联组可被大约M1个子帧的三分之一分开,或者被分配在连续的M-REG中,其中起始位置从物理小区标识中获得。
图5A和5B示出了由UE 501和eNB 550实现的、具有两个HARQ过程的上传和下载HARQ程序。图5A示出了具有两个HARQ过程的下载HARQ程序,这两个HARQ过程被示为跨越超帧502-508的HARQ 520和HARQ 530。图5B示出了具有两个HARQ过程的上传HARQ程序,这两个HARQ过程被示为跨越超帧562-568的HARQ 570和HARQ 580。
对于图5A的DL HARQ程序,在超帧502中,具有HARQ 520过程的M-PDSCH被调度和传输。在UE 501解码M-PDSCH之后,其经由超帧504中的M-PUCCH向eNB 550反馈回ACK/NACK。在具有NACK的情形中,eNB 550将在超帧506中调度重传。类似地,对于HARQ 530过程,针对M-PDSCH的初始传输和重传分别被调度在超帧504和508中,而ACK/NACK反馈经由超帧506中的M-PUCCH传输。与现有LTE规范不同,针对HARQ确认的M-PUCCH资源索引可与针对相应的M-PDSCH传输的M-PDCCH中的第一控制信道元素(CCE)的索引或M-PDCCH的起始子帧的索引或二者的结合相关联。在另一实施例中,针对HARQ确认的M-PUCCH资源索引可由M-PDSCH传输的起始子帧指示。
对于图5B的UL HARQ程序,在超帧562中,具有HARQ 570过程的M-PUSCH被调度和传输。然后eNB 550将经由超帧564中的M-PHICH发送ACK/NACK。如果MTC UE 501接收到NACK,则在超帧566中将发生M-PUSCH重传。类似的设计原理也应用于HARQ 580过程。与现有LTE规范不同,M-PHICH索引可与用于相应的M-PUSCH传输的起始子帧的索引相关联。
图6A和6B示出了针对4个HARQ过程的上传和下载HARQ程序。图6A示出了UE 601和eNB 650之间、跨越超帧602-616的下载HARQ过程620、622、624和626。图6B示出了用于eNB650和UE 601的、跨越超帧660-674的上传HARQ过程680、682、684和686。
如图6A所示,对于DL HARQ过程,UE 601将在其接收到M-PDSCH传输之后的两个超帧延迟之后,经由M-PUCCH提供ACK/NACK反馈。然后,在eNB 650接收到NACK之后的两个超帧之后发生重传。
对于UL HARQ过程,M-PUSCH传输与经由M-PHICH的ACK/NACK反馈之间的间隔以及ACK/NACK反馈与M-PUSCH重传之间的间隔类似地为两个超帧。
相同的设计原理可被推广并应用于具有2 x M个HARQ过程(M>2)的HARQ程序。更具体地,数据传输(DL中的M-PDSCH和UL中的M-PUSCH)与ACK/NACK反馈(DL中的M-PUCCH和UL中的M-PHICH)之间的间隔以及ACK/NACK反馈与数据重传之间的间隔是M个超帧。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具有2 x M个HARQ过程(M≥2)的HARQ程序的情形中,不平衡的处理间隔可被引入以实现在UE侧的增加的时间预算。在该选项中,M-PDSCH的重传与M-PUCCH传输(针对DL HARQ)之间的延迟以及M-PUSCH重传与M-PHICH传输(针对UL HARQ)之间的延迟不随HARQ过程的数量的增加而按比例增长。例如,在具有M=2的4个HARQ过程的情形中,对于DL HARQ,3个超帧的延迟可用于具有DL HARQ信息的M-PUCCH的传输,而重传(在NACK的情形中)被调度于下一超帧本身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HARQ过程可被调度在一个超帧中。在该选项中,多个M-PDCCH可被用于在一个超帧中调度多个M-PDSCH和/或M-PUSCH。
然后,图7和图8示出了可由UE和相关联的eNB(例如图1的UE 101和eNB 150)执行的方法。方法700可由UE(例如UE 101或任何本文描述的UE)执行,并且可包括操作705以复用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多个物理信道可根据TDM或FDM进行复用。
方法700还可包括操作710以发送下行超帧,该下行超帧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在各种实施例中,下行超帧可具有预定持续时间(例如,包括预定数目的下行子帧)。下行超帧可包括预定的起始下行子帧。用于发送下行超帧的操作710可与预定的发送周期相关联。
方法700还可包括操作715以基于发送下行超帧来接收HARQ ACK和/或NACK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HARQ ACK和/或NACK消息可根据针对HARQ ACK/NACK消息通信的预定调度(例如,HARQ ACK/NACK消息可被调度为在发送下行超帧之后立即在上行超帧中接收),在上行超帧(例如,预定多个上行子帧)中被接收。可选操作可包括:如果基于发送下行超帧而接收到HARQ NACK消息,则重传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例如,根据预定的重传调度、在另一下行超帧中)。
图8示出了可由eNB(例如,eNB 150或本文描述的任何eNB)的电路执行的相应方法800。方法800可包括操作805以复用多个上行物理信道。该多个上行物理信道可根据TDM或FDM进行复用。
方法800还可包括操作910以发送上行超帧,该上行超帧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在各种实施例中,上行超帧可具有预定持续时间(例如,包括预定数目的上行子帧)。上行超帧可包括预定的起始上行子帧或由eNB在信息块(例如MIB或SIB)中用信号通知的起始上行子帧。用于发送上行超帧的操作810可与预定的发送周期相关联,该发送周期可被预定义或由eNB在信息块(例如MIB或SIB)中用信号通知。
方法800还可包括操作815以基于发送上行超帧来接收HARQ ACK和/或NACK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HARQ ACK和/或NACK消息可根据针对HARQ ACK/NACK消息通信的预定调度(例如,HARQ ACK/NACK消息可被调度为在发送上行超帧之后立即在下行超帧中接收),在下行超帧(例如,预定多个下行子帧)中被接收。可选操作可包括:如果基于发送上行超帧而接收到HARQ NACK消息,则重传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例如,根据预定的重传调度、在另一上行超帧中)。
图9示出了LTE系统中的PBCH结构。在LTE中,广播信道(BCH)传输块902承载主信息块(MIB)。MIB包括关于下行小区带宽、PHICH配置、系统帧数(SFN)的信息。具体地,一个MIB包括14个信息比特位和10个空闲比特位,其在CRC插入904中被附接16比特CRC。截尾卷积码(TBCC;R=1/3截尾卷积码)被应用至附接有CRC的信息比特位,并随后与经编码的比特位进行速率匹配,这针对正常CP和扩展CP分别产生1920个经编码的比特位和1728个经编码的比特位。在该示例中,速率匹配操作可被认为是经编码的比特位以母码率的1/3进行重复——即,120(40x3)个经编码的比特位被重复以填充PBCH的可用RE。随后,在加扰908中,在经编码的比特位上生成特定于小区的扰码,并且这些扰码不仅被应用于检测四分之一的无线电帧(SFN的2比特LSB),还被应用于在小区之间提供干扰随机性。在正常CP中,映射912和解复用914使得相同的480个经编码的比特位在40ms中每10ms(在每个帧920、930、940和950中)以不同的相位重复(每帧10ms x 4个帧920、930、940、950),而在扩展CP中,不同的432个经编码的比特位在40ms中每10ms以不同的相位重复。
特定于小区的扰码每40ms重新初始化,因而可以提供区分SFN的2比特LSB(最低有效位)的功能,其是40ms(4个无线电帧)中通过特定于小区的加扰序列的不同相位的10ms(1个无线电帧)边界检测。UE可能需要4个盲解码尝试来找出SFN的2比特LSB,而SFN的8比特MSB(最高有效位)由PBCH内容显示传输。
取决于eNB的能力,发送天线分集还可被应用在eNB以进一步提高覆盖能力。更具体地,具有2个或4个发送天线端口的eNB使用空频块码(SFBC)来发送PBCH。注意,PBCH在初始子帧的第二时隙的起始4个OFDM符号内并且仅通过72个中心子载波被发送。因此,在FDD的情形中,PBCH紧随初始子帧中的主同步信号(PSS)和次同步信号(SSS)之后。
当系统带宽降到标准LTE或LTE高级(LTE-Advanced)带宽以下时,使用新的PBCH(例如M-PBCH)。如上所述,用于MTC系统的带宽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各种不同的带宽,但为了示例的目的,下文详述的实施例针对200KHz示例实施例进行说明。M-PBCH结构的主要设计方面如下。此外,虽然MTC被用作所提出的窄带设计的最初目标应用,但该设计可被扩展至不特定作为机器类型通信的其他窄带部署的应用,例如IoT中的非机器类型通信和设备到设备通信。
图10随后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示出了M-PBCH传输时间的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M-PBCH块(即B=1)可在X x 10ms的间隔期间传输。这可有助于减少盲解码尝试的数目,从而降低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例而实现的MTC设备的功耗。图10示出了相应的M-PBCH传输时间。与标准LTE系统中每个无线电帧发送PBCH不同,根据本文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每X个无线电帧发送M-PBCH(即,在该实施例中,M-PBCH的周期是X个帧),其中,M-PBCH传递SFN相关信息。每个M-PBCH占据L个子帧。在图10的示例中,X=4且L=5。无线电帧1020中的M-PBCH 1002可包含SFN相关信息K0,并且无线电帧1024中的M-PBCH 1004可包含SFN相关信息K1。SFN相关信息可表示给定周期内的任何无线电帧中的任何SFN。M-PBCH 1002因此可包含针对无线电帧1020、1021、1022和1023中的任一项的信息。M-PBCH 1004类似地可包含针对无线电帧1024、1025、1026和1027中的任一项的信息。在该示例中,所传递的SFN相关信息可基于所发送的M-PBCH位置(即,无线电帧)来标识无线电帧。作为特殊情形,SFN相关信息可表示周期内的第一无线电帧。在该示例中,K0作为第一机会中的SFN相关信息是K0=N,而K1作为下一机会中的SFN相关信息是K1=N+4。作为另一特殊情形,SFN相关信息可表示周期内发送M-PBCH的无线电帧;在该示例中,K0作为第一机会中的SFN相关信息是K0=N,而K1作为下一机会中的SFN相关信息是K1=N+4。一旦系统通过SFN相关信息确定了M-PBCH位置,则周期内其他无线电帧的其他SFN也可相应地被标识。
图11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另一替换示例。在根据图11实现的系统中,多个M-PBCH块(例如N>1)可在X x 10ms的间隔期间传输。图3根据这样的实施例,示出了M-PBCH传输时间。如图所示,M-PBCH可通过X x 10ms的周期传输,并且在该X x 10ms内,N个M-PBCH块可被传输。图11示出了这一情形,其中在所示时段1190内示出了第一M-PBCH块1110A、第二M-PBCH块1110B、和第N M-PBCH块1110N。换言之,扰码以每X x 10ms重新初始化,并且在X x10ms内生成N个不同的加扰相位。虽然10ms被用作每个子帧的基础时间,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基础,使得周期是X*(基础时间)。
在图11的实施例中,MTC设备需要执行多个盲解码尝试以获得MTC主信息块(M-MIB)信息。值得提及的是,当多个加扰相位用于M-PBCH传输时,可以减少M-MIB中的SFN信息中的比特位数,从而提高解码性能。
在一些附加实施例汇总,相同的加扰相位被用于N个M-PBCH块。因此,可以降低每个M-PBCH块所占据的子帧数(L以上)。这避免了以更长的M-PBCH获取时间为代价而在UE侧增加盲解码尝试的数目。
在M-PBCH与现有PBCH遵循相同的传输周期(即X=N=4)的实施例中,传输开销可能很大,例如如果一个子帧被分配给1个无线电帧内的一个M-PBCH传输的话,则传输开销高达10%。为了进一步降低开销从而提高频谱效率,某些实施例降低M-PBCH传输块的数量并且扩展周期以避免这类传输开销。
然后下面的表1示出了用于M-PBCH设计的M-MIB内容。M-MIB包括用于初始接入小区所必需的有限数目的最常传输的参数。在具有窄带部署的LTE与LTE标准系统共存的情形中,需要关于下行系统带宽的信息。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的3比特指示可被重复用于窄带带宽所使用的一个额外条目。在其他实施例中,当MTC的实施例(例如,具有窄带部署的LTE)不与标准LTE系统共存时,可不需要这样的下行系统带宽。
对于用于M-PHICH传输的PHICH组数的配置可被包括在M-MIB中。因为用于PHICH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能是固定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需要该配置信息。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针对其他物理信道(例如,PDCCH、PRACH、PUCCH等)的配置以供系统使用是有好处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某些物理信道的偏移和起始子帧的配置可被包括并在系统操作中使用。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操作包括有关SFN的信息的MIB内容。用于SFN的精确比特位数取决于用于M-PBCH传输的加扰相位的数目。如上所述,如果在X x 10ms的间隔期间传输单个M-PBCH块(即B=1),则M-MIB中用于SFN的比特位数为10。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如果M-PBCH传输周期是80ms并且在80ms间隔期间传输8个M-PBCH块(即X=N=8),则M-MIB中用于SFN的比特位数可以是10-log2(8)=7个比特位。
基于以上分析,表1根据某些实施例,总结了用于M-PBCH设计的可能的M-MIB内容。注意,一定数目的空闲比特位可被预留用于进一步释放。
表1.用于M-PBCH设计的M-MIB内容
参数 比特位数
下行系统带宽 0或3
超帧配置 Z比特
其他物理信道配置 Y比特
SFN信息 10或更少
然后,下面的表2描述了如上文图9的CRC插入904所描述的CRC插入的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现有16比特CRC可被重复使用。此外,对具有对应于发送天线端口数的码字的CRC掩码的相同操作可用于M-PBCH设计。
在其他实施例中,8比特CRC可被认为进一步降低了编码率,从而提高了M-PBCH解码性能。例如,在当前LTE规范中所定义的8比特CRC可被认为是:
(1)gCRC8(D)=[D8+D7+D4+D3+D+1]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新的用于M-PBCH传输的8比特CRC掩码。表2中给出了对应于不同数目的发送天线端口的8比特CRC掩码的一个示例。
表2:用于M-PBCH传输的新的CRC掩码
Figure BDA0001158021150000181
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对应于发送天线端口数的码字的CRC掩码未被用于M-PBCH传输。这样的实施例减少了盲检测尝试的数目,从而降低了UE功耗。这可以通过在MTC同步信道(M-SCH)传输中承载有关发送天线端口数目的信息来实现。因为UE首先需要通过M-SCH执行时间和频率获得,因此在UE尝试对M-PBCH进行解码之前可以使针对发送天线端口数目的信息可获得。
然后图12根据某些实施例,示出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方面。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实现开销,现有TBCC编码方案可被重复使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信道编码之后,然后执行速率匹配(重复)以填充M-PBCH传输可用的RE。与用于标准LTE PBCH的现有速率匹配方案不同,在速率匹配的MTC中的重复次数取决于被分配给M-PBCH传输的可用RE可以是整数。例如,假设用于M-PBCH的M-MIB大小是12比特。通过16比特CRC和1/3TBCC编码,经编码的比特位数变为3x(16+12)=84比特。不失一般性,假设子帧中的所有RE可用于M-PBCH传输,则可用RE的数目是144,通过QPSK这对应于288个比特位。通过4个不同的加扰相位用于M-PBCH传输,速率匹配中的重复次数是288x4/84=13.7,不是整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实施例操作在可以重复使用现有速率匹配方案的情形中。具体地,速率匹配可如当前PBCH传输那样在B个M-PBCH传输块上执行。在加扰之后,信息比特位被平均分为B段(例如,B=4)。给定在匹配速率中的非整数重复,在加扰之前每个M-PBCH块的起始位置可以是不同的,这将增加盲检测的复杂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速率匹配在一个M-PBCH传输块上执行。然后速率匹配的输出被重复B次以供加扰。图4示出了非整数重复的情形中的一种可能的速率匹配机制。在操作1202中,发生MIB和CRC操作,输出K个比特位。在1204中,发生TBCC编码,输出3 x K个比特位。在操作1206中,发生对一个M-PBCH传输块的速率匹配,得到E个比特位。在操作1208中的B次重复之后,得到B x E个比特位。在操作1210中的加扰之后,信息比特位被平均分为B段以供进一步处理。在具有该选项的实施例中,在加扰之前每个M-PBCH块的起始位置是对齐的,这将降低盲检测的复杂度。
在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之后执行加扰以使干扰随机化。在M-PBCH设计中,可应用与现有LTE规范中所使用的加扰过程类似的加扰过程。具体地,加扰序列可通过C(初始)=N(小区ID)来初始化。然后,调制方案可应用与标准LTE规范相同的层映射和预编码,以简化M-PBCH设计的实现。
然后图13A-D根据各种实施例,示出了资源元素映射的方面。因为一个PRB被认为是系统带宽,因此对于M-PBCH传输的资源映射需要一定的设计改变。类似于现有映射方案,映射到未被预留给参考信号传输的资源元素可按照先频率索引k再符号索引1的顺序。此外,映射操作可假设用于天线端口0-3的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与实际配置无关。基于精确的M-MIB尺寸,可为M-PBCH资源映射考虑不同的选项。
图13A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用于M-PBCH资源映射的第一示例。在图13A中,一个子帧1310的一部分被分配用于M-PBCH传输。该选项可适用于较小的M-MIB尺寸。此外,相同子帧1310中的剩余符号可被分配给PSS/SSS传输。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子帧1310的位置在每个无线电帧中应是固定的(例如,可以是第一个子帧)。
图13B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用于M-PBCH资源映射的第二示例。在图13B的实施例中,一整个子帧1320被分配用于M-PBCH传输。该选项可适用于较小的M-MIB尺寸。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子帧1320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与上例相同。
图13C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用于M-PBCH资源映射的另一示例。在图13C的实施例中,M-PBCH传输跨越多个子帧1330,而在多个子帧1330中的第一子帧中使用部分子帧1331。该选项可能更加适用于较大的M-MIB尺寸或覆盖有限的情境。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于M-PBCH的子帧数目可在本说明书中预定义。
图13D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了用于M-PBCH资源映射的另一示例。在图13D的实施例中,M-PBCH传输跨越多个完整子帧1340,而在多个子帧1330中的第一子帧中使用部分子帧1331。该选项可能更加适用于较大的M-MIB尺寸或覆盖有限的情境。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于M-PBCH的子帧数目可在本说明书中预定义。
图14示出了针对使用部分子帧进行M-PBCH传输的实施例的映射方案。在图14的示例中,在为标准LTE操作指定的CP情形中,M-PBCH传输开始于第6个OFDM符号。如图所示,对资源元素的映射按照先频率索引再符号索引的递增顺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多个子帧被用于M-PBCH传输时,后一子帧中资源元素的起始索引跟随前一子帧中资源元素的最后一个索引。
图15示出了针对使用完整子帧进行M-PBCH传输的实施例的映射方案。类似于以上方案,图15中到资源元素的映射按照先频率索引再符号索引的递增顺序。在如图13D所示的多个子帧用于M-PBCH传输的某些实施例中,后一子帧中资源元素的起始索引跟随前一子帧中资源元素的最后一个索引。图14和图15示出了正常CP情形中的实施例,但明显的是,实施例可使用以上针对正常CP所示的原理、通过扩展CP来实现。
图16示出了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例来操作的方法1600。方法1600可由eNB的电路(例如,图1的eNB 150或任何其他这样的电路或eNB)执行,其中控制电路可被配置为标识MTC主信息块(M-MIB)的配置。此外,eNB控制电路可被配置为根据所标识的配置来生成M-MIB。此外,eNB控制电路可被配置为生成包括所生成的M-MIB的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块。此外,eNB控制电路可被配置为标识单个无线电帧中要传输M-PBCH块的无线电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器可被配置为在无线电帧中所标识的无线电资源上传输M-PBCH块。方法1600然后包括:在操作1602中,由被配置用于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无线网络中的演进型节点B(eNB)生成MTC主信息块(M-MIB)。方法1600还可包括,在操作1604中,由eNB生成包括所生成的M-MIB的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块。操作1606然后包括由eNB在单个无线电帧中的无线电资源上传输M-PBCH块。在其他实施例中,eNB电路还被配置为执行针对本公开的其他部分中的eNB所描述的方法和过程。
图17示出了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例来操作的方法1700。方法1700可由UE的电路(例如,上文的UE 101或任何其他这样的UE)执行,其中UE的接收器电路可被配置为在单个无线电帧的一个或多个子帧上接收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传输。这样的UE的控制电路可类似地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M-PBCH传输来标识MTC主信息块(M-MIB)中的数据。方法1700包括操作1702,操作1702包括由在根据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无线网络中操作的用户设备(UE)在单个无线电帧的一个或多个子帧上接收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传输。方法1700还包括,作为操作1704的一部分,由UE并且基于接收到的M-PBCH传输来MTC主信息块(M-MIB)中的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UE电路还被配置为执行针对本公开的其他部分中的UE所描述的方法和过程。
图18则示出了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例来操作的方法1800。操作1802包括确定超帧结构,其中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操作1804然后包括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然后在操作1806中,发送具有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第一下行超帧,并且在操作1808中,响应于发送第一下行超帧,在一个或多个超帧的延迟之后,接收HARQ ACK/NACK。
对于以上所描述的任何方法,各种附加的实施例可在所列操作之间执行附加的操作,并且这些方法还可使所描述的操作合并或以不同的方式安排。
一个示例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演进型节点B(eNB)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被配置为:确定超帧结构,其中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以及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第一下行超帧;以及响应于发送第一下行超帧,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使用频分复用(FDM)进行复用。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使用时分复用(TDM)进行复用。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还包括:MTC同步信道(M-SCH)、MTC控制信道、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生成MTC主信息块(M-MIB),其中M-PBCH被生成以承载M-MIB。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M-MIB包括多个经发送的参数以用于初始接入eNB。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M-PBCH在超帧结构的单个无线电帧中被发送。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包括超帧结构的起始子帧和超帧结构的周期的超帧结构由eNB的更高层来设置。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通信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以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其中在发送M-PUSCH和发送M-PD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发送M-PDCCH和重发M-PUSCH之间的延迟是三个超帧或一个超帧。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在发送第一下行超帧和接收HARQACK或NACK之间的延迟是两个超帧。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通信电路还被配置为发送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并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三个超帧或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多个HARQ过程被配置在第一下行超帧中,其中多个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将多个M-PDSCH调度在一个超帧中。
附加实施例是一种由演进型节点B(eNB)执行的、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方法,包括:确定超帧结构,其中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以及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第一下行超帧;以及响应于发送第一下行超帧,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生成MTC主信息块(M-MIB),其中M-PBCH被生成以承载M-MIB。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M-PBCH在超帧结构的单个无线电帧中被发送。
其中包括超帧结构的起始子帧和超帧结构的周期的超帧结构由eNB的更高层来设置。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通信电路还被配置为发送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以及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三个超帧或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附加实施例是一种包括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演进型节点B执行一组操作,包括:确定超帧结构,其中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以及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第一下行超帧;以及响应于发送第一下行超帧,在一个或多个超帧的延迟之后,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并且其中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生成MTC主信息块(M-MIB),其中M-PBCH被生成以承载M-MIB。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还包括:MTC同步信道(M-SCH)、包括多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的MTC控制信道、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三个超帧或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另一示例是一种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被配置为:确定超帧结构,其中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将多个上行物理信道复用为超帧结构的第一上行超帧的一部分;发送电路,被配置为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的第一上行超帧;以及接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多个下行物理信道;以及响应于对第一上行超帧的传输,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发送电路还被配置为发送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其中接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其中在发送M-PUSCH和发送M-PD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发送M-PDCCH和重发M-PUSCH之间的延迟是三个超帧或一个超帧。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在如下情形中操作:其中接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超帧中接收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传输。
这样的附加实施例可操作在如下情形:其中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M-PBCH来标识MTC主信息块(M-MIB)。
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实施例的第一组附加示例包括以下非限制性的配置。以下非限制性示例中的每一个可单独存在,也可以以任何与下文或本公开全文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示例置换或组合的方式进行结合。
示例1可包括能操作用于窄系统带宽内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演进型节点B(eNB)/用户设备(UE),其中eNB具有计算机电路,该计算机电路包括:超帧结构,其中下行和上行物理信道以时分复用(TDM)方式被复用;超帧结构,其中下行和上行物理信道以频分复用(FDM)方式被复用;以及预定义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程序。
示例2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eNB被配置为在下行链路中发送以下物理信道中的至少一个:MTC同步信道(M-SCH)、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MTC控制信道、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
其中eNB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中接收以下物理信道中的至少一个: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MTC物理随机接入信道(M-PRACH)、MTC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
示例3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包括起始子帧和周期的超帧配置是预先确定的,其中包括起始子帧和周期的超帧配置是由更高层配置的。
示例4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MTC控制信道和M-PDSCH在一个下行超帧中被发送;其中M-SCH、M-PBCH、MTC控制信道和M-PDSCH在一个下行超帧中被发送。
示例5可包括示例4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在下行超帧中,M-PBCH在时间上接在M-SCH传输之后,其中M-PDSCH在时间上接在MTC控制信道传输之后。
示例6可包括示例4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在上行超帧中,M-PUCCH和M-PUSCH在M-PRACH之后被发送。
示例7可包括示例6的计算机电路,其中M-PRACH和M-PUCCH传输配置是预定义的,或者其中M-PRACH和M-PUCCH传输配置是由eNB配置的。
示例8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定义了MTC区域。
示例9可包括示例8的计算机电路,其中每个子帧中的MTC区域的起始OFDM符号是预先确定的,或者其中每个子帧中的MTC区域的起始OFDM符号是由更高层配置的。
示例10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配置了下行和上行超帧之间的子帧偏移。
示例11可包括示例2的计算机电路,其中MTC控制信道中支持M-PHICH,或者其中MTC控制信道中不支持M-PHICH。
示例12可包括示例2的计算机电路,其中MTC控制信道中支持M-PCFICH,或者其中MTC控制信道中不支持M-PCFICH。
示例13可包括示例2的计算机电路,其中MTC控制信道中支持M-PCFICH和M-PHICH,其中M-PCFICH位于控制区域的起始K0个子帧中,而M-PHICH位于控制区域的最后K1个子帧中,并且其中M-PDCCH位于控制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CFICH和M-PHICH的资源元素中。
示例14可包括示例2的计算机电路,其中MTC控制信道中支持M-PCFICH和M-PHICH,其中M-PCFICH位于控制区域的起始M0个子帧中,而M-PHICH位于数据区域的M1个子帧中,其中M-PDCCH和M-PDSCH分别位于控制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CFICH和数据区域中未被分配给M-PHICH的资源元素中。
示例15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在数据传输和ACK/NACK反馈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ACK/NACK反馈和数据重传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示例16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在数据传输和ACK/NACK反馈之间的延迟是两个超帧;并且其中在ACK/NACK反馈和数据重传之间的延迟是两个超帧。
示例17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三个超帧或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示例18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在发送M-PUSCH和发送M-PHI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其中在发送M-PHICH和重发M-PUSCH之间的延迟是三个超帧或一个超帧。
示例19可包括示例1的计算机电路,其中多个HARQ过程被配置在一个超帧中,其中多个M-PDCCH在一个超帧中调度多个M-PDSCH和/或M-PUSCH。
示例20可包括适于窄系统带宽内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演进型节点B(“eNB”),该eNB包括:控制电路,用于复用多个下行物理信道以用于向用户设备(“UE”)进行下行传输,以及用于处理从UE接收的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发送电路,与控制电路耦合,用于向UE发送包括经复用的多个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超帧,该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以及接收电路,与控制电路耦合,用于从UE接收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的上行超帧,该上行超帧包括多个上行子帧。
示例21可包括示例20的eNB,其中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时分复用(“TDM”)或频分复用(“FDM”)来对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进行复用。
示例22可包括示例20的eNB,其中接收电路还用于在来自UE的上行超帧中接收与下行超帧相关联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消息,其中控制电路还用于:如果接收电路接收到HARQ NACK,则使得发送电路在另一下行超帧中重传经复用的多个下行物理信道。
示例23可包括示例20-22中的任一项的eNB,其中上行和下行超帧的各自起始子帧是预先确定的。
示例24可包括示例20-22中的任一项的eNB,其中与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发送相关联的第一周期和与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的上行接收相关联的第二周期是预先确定的。
示例25可包括示例20-22中的任一项的eNB,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MTC同步信道(“M-SCH”)、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MTC控制信道、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或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并且从UE接收到的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MTC物理随机接入信道(“M-PRACH”)或MTC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
示例26可包括示例25的eNB,其中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和MTC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M-PHICH”),并且其中控制电路还用于将下行超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分配给M-PCFICH以及将下行超帧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分配给M-PHICH。
示例27可包括示例26的eNB,其中发送电路用于在下行超帧的控制区域中发送被分配给M-PCFICH的至少一个子帧和被分配给M-PHICH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
示例28可包括示例26的eNB,其中发送电路用于在下行超帧的控制区域中发送被分配给M-PCFICH的至少一个子帧,以及在下行超帧的数据区域中发送被分配给M-PHICH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
示例29可包括一种方法,包括:由演进型节点B(“eNB”)对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进行复用以用于窄系统带宽内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向用户设备(“UE”)发送包括经复用的多个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超帧,该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以及基于发送下行超帧,从UE接收至少一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消息或至少一个HARQ否认(“NACK”)消息。
示例30可包括示例29的方法,其中根据针对HARQ消息发送的预定调度,在上行超帧中接收至少一个HARQ ACK消息或至少一个HARQ NACK消息,上行超帧包括多个上行子帧。
示例31可包括示例29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接收到HARQ NACK消息,根据针对重传的预定调度,在下行超帧中重传经复用的多个下行物理信道。
示例32可包括示例29的方法,还包括:向UE发送要由UE用于上行超帧的预定子帧数目和预定起始子帧。
示例33可包括示例32的方法,其中预定起始子帧和预定的子帧数目在主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中被发送至UE。
示例34可包括示例29-32中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MTC同步信道(“M-SCH”)、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MTC控制信道、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或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
示例35可包括示例34的方法,其中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和MTC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M-PHICH”),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将下行超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分配给M-PCFICH;以及将下行超帧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分配给M-PHICH。
示例36可包括示例35的方法,其中被分配给M-PCFICH的至少一个子帧和被分配给M-PHICH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与下行超帧的控制区域相关联。
示例37可包括示例35的方法,其中被分配给M-PCFICH的至少一个子帧与下行超帧的控制区域相关联,并且被分配给M-PHICH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与下行超帧的数据区域相关联。
示例38可包括示例29-32中的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从UE接收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的上行超帧,上行超帧包括多个上行子帧,并且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MTC物理随机接入信道(“M-PRACH”)或MTC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以及基于接收到上行超帧,根据针对HARQ消息发送的预定调度,向UE发送包括至少一个HARQ ACK消息或至少一个HARQ NACK消息的下行子帧。
示例39可包括适用于窄系统带宽内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控制电路,用于复用多个上行物理信道以用于向演进型节点B(“eNB”)进行上行传输,以及处理从eNB接收到的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发送电路,与控制电路耦合,用于向eNB发送包括经复用的多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上行超帧,该上行超帧包括多个上行子帧;以及接收电路,与控制电路耦合,用于从eNB接收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超帧,该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
示例40可包括示例39的UE,其中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时分复用(“TDM”)或频分复用(“FDM”)来复用多个下行物理信道。
示例41可包括示例39的UE,其中发送电路还用于:基于接收到下行超帧,在上行超帧中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消息。
示例42可包括示例39-41中的任一项的UE,其中与上行超帧的上行传输相关联的起始子帧和周期是预先确定的。
示例43可包括示例39-41中的任一项的UE,其中接收电路还用于在主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中从eNB接收与上行超帧的上行传输相关联的起始子帧和周期。
示例44可包括示例39-41中的任一项的UE,其中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MTC同步信道(“M-SCH”)、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MTC控制信道、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或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并且从UE接收到的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MTC物理随机接入信道(“M-PRACH”)或MTC物理随机接入信道(“M-PUCCH”)。
示例45可包括示例44的UE,其中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和MTC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M-PHICH”)。
示例46可包括示例45的UE,其中接收电路还用于在下行超帧的控制区域中接收被分配给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的至少一个子帧和被分配给MTC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M-PHICH”)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
示例47可包括示例45的UE,其中接收电路还用于在下行超帧的控制区域中接收被分配给M-PCFICH的至少一个子帧,以及在下行超帧的数据区域中接收被分配给M-PHICH的至少一个其他子帧。
示例48可包括一种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UE”)对多个上行物理信道进行复用以用于窄系统带宽内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向演进型节点B(“eNB”)发送包括经复用的多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上行超帧,该上行超帧包括多个上行子帧;以及基于发送上行超帧,从eNB接收至少一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消息或至少一个HARQ否认(“NACK”)消息。
示例49可包括示例48的方法,其中根据针对HARQ消息接收的预定调度,在下行超帧中接收至少一个HARQ ACK消息或至少一个HARQ NACK消息,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
示例50可包括示例48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接收到HARQ NACK消息,基于针对重传的预定调度,在上行超帧中重传经复用的多个上行物理信道。
示例51可包括示例48的方法,还包括:从eNB接收与上行超帧相关联的预定子帧数目和预定起始子帧。
示例52可包括示例51的方法,其中预定起始子帧和预定的子帧数目在主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中被接收。
示例53可包括示例48-51中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多个上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RACH”)或MTC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
示例54可包括示例48-51中的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从eNB接收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下行超帧,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并且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MTC同步信道(“M-SCH”)、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MTC控制信道、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或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以及基于接收到上行超帧,基于针对HARQ消息发送的预定调度,向eNB发送包括至少一个HARQ ACK消息或至少一个HARQ NACK消息的上行子帧。
示例55可包括示例54的方法,其中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和MTC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M-PHICH”),并且其中M-PCFICH在下行超帧的控制区域中被接收,并且M-PHICH在下行超帧的数据区域或控制区域中被接收。
示例5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机制,该一个或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机制包括指令,这些指令被配置为当由用户设备(“UE”)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UE执行示例48-55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示例57可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示例48-55中的任一项的方法的装置。
示例5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机制,该一个或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机制包括指令,这些指令被配置为当由演进型节点B(“eNB”)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eNB执行示例29-38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示例59可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示例29-38中的任一项的方法的装置。
以上对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的描述提供了图示和说明,但不意图是详尽的或者将实施例的范围限制在所公开的精确形式。修改和改变可根据以上教导做出,或者可以从实施例的各种实现方式的实践中获得。
图19则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示出了计算机器的方面。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使用任何经适当配置的硬件和/或软件来被实现于系统1900中。对于一些实施例,图19示出了示例系统1900,该示例系统1900包括射频(RF)电路1935、基带电路1930、应用电路1925、存储器/存储设备1940、显示器1905、相机1920、传感器1915和输入/输出(I/O)接口1910,它们至少如图所示那样彼此耦合。
应用电路1925可包括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之类的电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何组合。处理器可与存储器/存储设备1940耦合,并且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存储设备1940中的指令以使各种应用和/或操作系统能够在系统1900上运行。
基带电路1930可包括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之类的电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包括基带处理器。基带电路1930可处理实现经由RF电路1935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进行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无线电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编码、解码、无线电频移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30可提供与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30可支持与演进型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和/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的通信。基带电路1930被配置为支持不止一个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被称为多模式基带电路。
在各种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30可包括操作非严格认为处于基带频率中的信号的电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30可包括操作具有中间频率的信号的电路,该中间频率处于基带频率和射频之间。
RF电路1935可通过非固态介质、使用经调制的电磁辐射实现与无线网络的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RF电路1935可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协助与无线网络的通信。
在各种实施例中,RF电路1935可包括操作非严格认为处于射频中的信号的电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35可包括操作具有中间频率的信号的电路,该中间频率处于基带频率和射频之间。
在各种实施例中,上文针对UE或eNB所讨论的发送电路或接收电路可全部或部分实现在RF电路1935、基带电路1930和/或应用电路1925中的一个或多个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处理器或基带电路1930、应用电路1925和/或存储器/存储设备1940的一些或全部组成组件可一起实现在片上系统(SOC)上。
存储器/存储设备1940可被用于加载和存储例如系统1900的数据和/或指令。对于一个实施例,存储器/存储设备1940可包括适当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的任何组合。
在各种实施例中,I/O接口1910可包括被设计为实现与系统进行用户交互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和/或被设计为实现与系统1900进行外部组件交互的外部组件接口。用户接口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或小键盘、触摸板、扬声器、麦克风等。外部组件接口可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音频插口和电源接口。
在各种实施例中,传感器191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设备,以确定与系统1900相关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1915可包括但不限于:陀螺传感器、加速计、临近传感器、环境光线传感器和定位单元。定位单元还可以是基带电路1930和/或RF电路1935的一部分或与基带电路1930和/或RF电路1935交互,以与定位网络的组件(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显示器1905可包括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触屏显示器等)。
在各种实施例中,系统1900可以是移动计算设备,例如但不限于:膝上型计算设备、平板计算设备、上网本、超极本、智能电话等。在各种实施例中,系统1900可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和/或不同的架构。
图20示出了示例UE,被示为UE 2000。UE 2000可以是UE 110、UE115或本文所描述的任何UE的实现方式。UE 2000可包括被配置为与通信站(例如基站(BS)、演进型节点B(eNB)、RRU或其他类型的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点)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移动设备可被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无线通信标准进行通信,这些无线通信标准包括:3GPPLTE、WiMAX、高速分组接入(HSPA)、蓝牙和WiFi。移动设备可针对每个无线通信标准使用不同的天线,或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标准使用共享的天线。移动设备可在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和/或WWAN中通信。
图20示出了UE 2000的示例。UE 2000可以是任何移动设备、移动站(MS)、移动无线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平板、手机或其他类型的移动无线计算设备。UE 2000可在外壳2002内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2008,这些天线被配置为与热点、基站(BS)、eNB或其他类型的WLAN或WWAN接入点通信。UE因而可经由被实现为如上所述的不对称RAN的一部分的eNB或基站收发器来与WAN(例如互联网)通信。UE 2000可被配置为使用多个无线通信标准(包括从3GPPLTE、WiMAX、高速分组接入(HSPA)、蓝牙和WiFi标准限定中选择的标准)来通信。UE 2000可针对每个无线通信标准使用不同的天线,或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标准使用共享的天线来通信。UE 2000可在WLAN、WPAN和/或WWAN中通信。
图20还示出了可被用于UE 2000的音频输入和输出的麦克风2020和一个或多个扬声器2012。显示屏2004可以是液晶显示(LCD)屏或其他类型的显示屏,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显示屏2004可被配置为触屏。触屏可使用电容、电阻或另一类型的触屏技术。应用处理器2014和图形处理器2018可被耦合到内部存储器2016,以提供处理和显示功能。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2010也可被用于向用户提供数据输入/输出(I/O)选项。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2010还可被用于扩展UE 2000的存储容量。键盘2006可与UE 2000集成或无线连接至UE 2000以提供额外的用户输入。虚拟键盘还可使用触屏来提供。位于UE 2000的前(显示器)侧或后侧的相机2022还可被集成到UE 2000的外壳2002中。任何这样的元件可如本文所描述的那样被用于生成作为上行数据、经由不对称C-RAN进行传输的信息:该信息,并且接收可作为下行数据、经由不对称C-RAN进行传输的信息。
图21是示出示例计算机系统机器2100、eNB 150和UE 101的框图,在该机器上可运行本文所讨论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方法。在各种替换实施例中,机器作为独立的设备运作或可被连接(例如,联网)到其他机器。在联网部署中,机器可以服务器-客户端网络环境中的服务器或客户端机器的资格来操作,或者其可作为对等(或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对等机。机器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C)(可以是便携式的,也可以不是便携式的,例如笔记本、上网本)、平板、机顶盒(STB)、游戏控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网络设备、网络路由器、交换机或网桥、或任何能够执行指定由该机器所执行动作的指令(顺序的或其他方式)的机器。此外,虽然只示出单个机器,但术语“机器”还应被认为包括单独或共同执行一组(或多组)指令以执行这里所讨论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方法的机器的任意集合。
示例计算机系统2100包括处理器2102(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此二者),主存储器2104和静态存储器2106,它们通过互连2108(例如,链路、总线等)彼此通信。计算机系统机器2100还可包括视频显示单元2110、字母数字输入设备2112(例如,键盘)以及用户界面(UI)导航设备2114(例如,鼠标)。在一个实施例中,视频显示单元2110、输入设备2112和UI导航设备2114是触屏显示器。计算机系统机器2100还可包括存储设备2116(例如,驱动单元)、信号生成设备2118(例如,扬声器)、输出控制器2132、电源管理控制器2134和网络接口设备2130(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2130、收发器或其他无线通信硬件或可操作为与以上各项通信)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2128(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指南针、位置传感器、加速计或其他传感器)。
存储设备2116包括机器可读介质2122,在其上存储实现这里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或功能或由这里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或功能使用的一组或多组数据结构和指令2124(例如,软件)。指令2124还可全部或至少部分地驻留在主存储器2104、静态存储器2106内和/或在由计算机系统机器2100对其的执行过程中驻留在处理器2102内,其中主存储器2104、静态存储器2106和处理器2102还构成机器可读介质。
虽然机器可读介质2122在示例实施例中被示为单个介质,但是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2124的单个介质或多个介质,例如,集中式或分布式数据库和/或相关联的缓存和服务器。
术语“机器可读介质”还应被认为包括以下任何有形介质:这些有形介质能够存储、编码或承载供机器执行并且导致机器执行本公开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方法的指令,或能够存储、编码或承载由该指令使用或与该指令相关联的数据结构。
指令2124还可通过通信网络2126使用传输介质通过使用很多熟知的传输协议(例如,HTTP)中的任意一个的网络接口设备2130被发送或接收。术语“传输介质”应被认为包括能够存储、编码或承载用于由机器执行的指令并且包括数字或模拟通信信号的任意无形介质,或协助这类软件通信的其他无形介质。
各种技术或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或部分可采用实现于有形介质(例如,软盘、CD-ROM、硬驱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其中当程序代码被加载到机器(例如计算机)中并由机器执行时,该机器成为用于实现各种技术的装置。在程序代码在可编程计算机上执行的情形中,计算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和非易失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和至少一个输出设备。易失和非易失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可以是RAM、EPROM、闪驱、光驱、磁性硬驱或其他用于存储电子数据的介质。基站和移动站还可包括收发器模块、计数器模块、处理模块和/或时钟模块或计时器模块。可实现或使用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使用应用编程接口(API)、可再用控件等。这样的程序可以高级程序化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如果需要,(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汇编或机器语言来实现。在任何情形中,语言可以是编译或解释语言,并与硬件实现相结合。
各种实施例可使用3GPP LTE/LTE-A、IEEE 2102.11和蓝牙通信标准。各种替换实施例可使用各种其他WWAN、WLAN和WPAN协议,并且标准可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结合使用。这些标准包括但不限于:3GPP中的其他标准(例如HSPA+、UMTS)、IEEE 2106.16(例如2102.16p)或蓝牙(蓝牙20.0或由蓝牙特殊兴趣组定义的类似标准)标准组。其他可应用的网络配置可被包括在现在所讨论的通信网络的范围内。应该理解,在这样的通信网络上的通信可使用任何数量的个域网(PAN)、LAN和WAN、使用有线或无线通信介质的任何组合来协助。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一个或某种组合来实现。各种方法或技术或这些方法或技术的某些方面或部分可采用实现在有形介质(例如,闪存、硬驱、便携式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半导体存储设备(例如,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和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其中当程序代码被加载到机器(例如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中并由机器执行时,该机器成为用于实现各种技术的装置。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其他存储设备可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非暂态机制。在程序代码在可编程计算机上执行的情形中,计算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和非易失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和至少一个输出设备。可实现或使用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使用应用编程接口(API)、可再用控件等。这样的程序可以高级程序化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如果需要,(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汇编或机器语言来实现。在任何情形中,语言可以是编译或解释语言,并与硬件实现相结合。
应该理解,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功能单元或能力可被称为或标记为组件或模块,以便更特别地强调其实现独立性。例如,组件或模块可被实现为硬件电路,包括定制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成品半导体(例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组件或模块还可在可编程硬件设备(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中实现。组件或模块还可在软件中实现,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所标记的可执行代码的组件或模块例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的计算机指令块,这些指令块例如可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功能。然而,所标记的组件或模块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在物理上位于一起,而是可包括在不同位置存储的不同指令,这些指令当在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包括组件或模块并且实现该组件或模块所阐明的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的组件或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多个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不同程序之间的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并且跨越若干存储设备。类似地,操作数据在本文可被标识并示出在组件或模块之内,并且可以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操作数据可被收集为单个数据集,或者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包括分布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上),并且可至少部分地仅作为系统或网络上的电子信号而存在。组件或模块可以是被动的或主动的,包括可操作为执行想要的功能的代理。

Claims (32)

1.一种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基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跨子帧调度的超帧结构,其中所述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
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所述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控制信道,该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并且该M-PCFICH承载MTC控制格式指示符M-CFI,该M-CFI用于指示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和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传输的信息,并且所述M-PDCCH的起始子帧被限制为所述多个下行子帧的子集;以及
通信电路,被配置为:
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所述第一下行超帧;以及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下行超帧的发送,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使用频分复用FDM进行复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使用时分复用TDM进行复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还包括:MTC同步信道M-SCH、所述M-PDSCH、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生成MTC主信息块M-MIB,其中所述M-PBCH被生成以承载所述M-MI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M-MIB包括多个经发送的参数以用于初始接入所述基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M-PBCH在所述超帧结构的单个无线电帧中被发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包括所述超帧结构的起始子帧和所述超帧结构的周期的超帧结构由所述基站的更高层来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并发送所述M-PDCCH;
其中在发送M-PUSCH和发送M-PD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DCCH和重发M-PU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发送第一下行超帧和接收HARQ ACK或NACK之间的延迟是两个超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电路还被配置为发送所述M-PDSCH和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
其中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多个HARQ过程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下行超帧中,其中多个M-PDCCH将多个M-PDSCH调度在一个超帧中。
14.一种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跨子帧调度的超帧结构,其中所述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
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所述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控制信道,该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并且该M-PCFICH承载MTC控制格式指示符M-CFI,该M-CFI用于指示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和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传输的信息,并且所述M-PDCCH的起始子帧被限制为所述多个下行子帧的子集;以及
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所述第一下行超帧;
接收多个上行物理信道;以及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下行超帧的发送,在一个或多个超帧的延迟之后,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并且
其中所述M-PBCH被生成以承载MTC主信息块M-MIB。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还包括:MTC同步信道M-SCH、包括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所述MTC控制信道、所述M-PDSCH、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
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MIB包括多个经发送的参数以用于初始接入基站;
其中所述M-PBCH在所述超帧结构的单个无线电帧中被发送;并且
其中包括所述超帧结构的起始子帧和所述超帧结构的周期的超帧结构由所述基站的更高层来设置。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M-PDSCH和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
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19.一种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跨子帧调度的超帧结构,其中所述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覆盖增强目标上;
将多个上行物理信道复用为所述超帧结构的第一上行超帧的一部分;以及
发送电路,被配置为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上行物理信道的所述第一上行超帧;以及
接收电路,被配置为:
接收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控制信道,该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并且该M-PCFICH承载MTC控制格式指示符M-CFI,该M-CFI用于指示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和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传输的信息,并且所述M-PDCCH的起始子帧被限制为子帧的子集;以及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上行超帧的发送,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送电路还被配置为发送MTC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PUSCH;
其中所述接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M-PDCCH;
其中在发送M-PUSCH和发送M-PD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DCCH和重发M-PU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超帧中接收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传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M-PBCH来标识MTC主信息块M-MIB。
23.一种包括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基站进行以下各项操作:
确定用于跨子帧调度的超帧结构,其中所述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
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所述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其中第一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控制信道,该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并且该M-PCFICH承载MTC控制格式指示符M-CFI,该M-CFI用于指示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和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传输的信息,并且所述M-PDCCH的起始子帧被限制为所述多个下行子帧的子集;以及
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所述第一下行超帧;
接收多个上行物理信道;以及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下行超帧的发送,在一个或多个超帧的延迟之后,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并且
其中所述M-PBCH被生成以承载MTC主信息块M-MIB。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还包括:MTC同步信道M-SCH、包括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所述MTC控制信道、所述M-PDSCH、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
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M-MIB包括多个经发送的参数以用于初始接入所述基站;
其中所述M-PBCH在所述超帧结构的单个无线电帧中被发送;并且
其中包括所述超帧结构的起始子帧和所述超帧结构的周期的超帧结构由所述基站的更高层来设置。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发送所述M-PDSCH和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
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28.一种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用于跨子帧调度的超帧结构的装置,其中所述超帧结构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窄带部署的带宽上;
用于将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复用为所述超帧结构的第一下行超帧的一部分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超帧包括多个下行子帧,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控制信道,该MTC控制信道包括MTC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M-PCFICH,并且该M-PCFICH承载MTC控制格式指示符M-CFI,该M-CFI用于指示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和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M-PDSCH传输的信息,并且所述M-PDCCH的起始子帧被限制为所述多个下行子帧的子集;以及
用于发送包括多个经复用的下行物理信道的所述第一下行超帧的装置;
用于接收多个上行物理信道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一下行超帧的发送,在一个或多个超帧的延迟之后,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或否认NACK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包括MTC物理广播信道M-PBCH;并且
其中所述M-PBCH被生成以承载MTC主信息块M-MIB。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下行物理信道还包括:MTC同步信道M-SCH、包括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所述MTC控制信道、所述M-PDSCH、MTC物理多播信道M-PMCH;
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M-MIB包括多个经发送的参数以用于初始接入基站;
其中所述M-PBCH在所述超帧结构的单个无线电帧中被发送;并且
其中包括所述超帧结构的起始子帧和所述超帧结构的周期的超帧结构由所述基站的更高层来设置。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发送所述M-PDSCH和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M-PUCCH的装置;
其中在发送M-PDSCH和发送M-PUC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并且
其中在发送M-PUCCH和重发M-PDSCH之间的延迟是一个超帧。
CN201580027021.5A 2014-06-27 2015-06-25 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UE和eNB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664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18360P 2014-06-27 2014-06-27
US62/018,360 2014-06-27
US201462020313P 2014-07-02 2014-07-02
US62/020,313 2014-07-02
PCT/US2015/037745 WO2015200667A1 (en) 2014-06-27 2015-06-25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e and enb for mtc with narrowband deploy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175A CN106664175A (zh) 2017-05-10
CN106664175B true CN106664175B (zh) 2020-11-06

Family

ID=5493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7021.5A Active CN106664175B (zh) 2014-06-27 2015-06-25 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UE和eNB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95102A1 (zh)
EP (1) EP3161989A4 (zh)
JP (1) JP6426206B2 (zh)
KR (1) KR102306704B1 (zh)
CN (1) CN106664175B (zh)
WO (1) WO20152006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0541A1 (ko) * 2015-03-05 2016-09-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무선기기
US10206189B2 (en) 2015-07-27 2019-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arrowband LTE cell search
US11510094B2 (en) * 2015-08-13 2022-11-22 Apple Inc. Lightweight S-1 lite protocol design for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EP3349379B1 (en) * 2015-09-08 2020-08-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physical broadcasting channel in radio access system that supports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ES2862948T3 (es) * 2016-01-11 2021-10-08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Diseño y uso de canal de control para comunicación de banda estrecha
WO2018084611A1 (ko) * 2016-11-03 2018-05-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90120750A (ko) * 2017-02-03 2019-10-24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새로운 라디오에서의 동기화 신호 버스트, 신호 설계 및 시스템 프레임 획득
US10404360B2 (en) 2017-02-14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US10420102B2 (en) 2017-02-15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WO2018170832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channel coding for a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CN108811073B (zh) * 2017-05-05 2023-08-18 北京璟石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301536B (zh) * 2017-06-21 2023-09-12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197467A (zh) * 2017-07-20 2017-09-22 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的NB‑IoT无线网络部署方法
KR101976055B1 (ko) 2017-07-28 2019-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582486B2 (en) * 2017-09-22 2020-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for common control
WO2019095188A1 (en) 2017-11-16 2019-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arrier management
CN111083674B (zh) * 2018-10-22 2022-08-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5226114A (zh) * 2022-07-31 2022-10-21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无线组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2596B2 (en) * 2004-06-04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175210A1 (en) * 2007-07-26 2009-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data streams in a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08332A1 (en) * 2008-07-09 2010-01-14 Krishna Balachandran Method for half-and full-duplex subscriber station operation in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WO2009116790A2 (en) * 2008-03-17 2009-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harq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005494A2 (ko) * 2010-07-06 2012-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머신형 통신 장치를 위한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EP2601767B1 (en) * 2010-08-03 2018-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of communicating packet data units over the gb-interface of a mobile network
US9749116B2 (en) * 2011-03-01 2017-08-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HARQ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48638B2 (en) * 2011-06-27 2014-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 for limited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2761955B1 (en) * 2011-09-30 2017-07-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US20130100900A1 (en) * 2011-10-21 2013-04-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ata transceiving method an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232520B2 (en) * 2011-11-16 2016-01-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sup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3109075A1 (ko) * 2012-01-20 2013-07-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데이터 프레임 다중화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183299A (ja) * 2012-03-02 2013-09-12 Sharp Corp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30250878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US9119197B2 (en) * 2012-05-22 2015-08-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ay scheduling
CN103582098A (zh) * 2012-07-18 2014-0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相应设备
US9635644B2 (en) * 2012-08-10 2017-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verage enhancements
US20150181560A1 (en) * 2012-08-14 2015-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with low cos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368667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197966B1 (ko) * 2012-11-13 2021-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와,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730184B2 (en) * 2013-01-14 2017-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roadcast and paging channel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JP2017526197A (ja) * 2014-06-27 2017-09-07 インテル アイピ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狭帯域を利用したMTCのためのeNBおよびUE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961657B2 (en) * 2014-09-25 2018-05-01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MTC device oper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47274A (ko) 2016-12-22
WO2015200667A1 (en) 2015-12-30
EP3161989A4 (en) 2018-03-07
JP2017526209A (ja) 2017-09-07
JP6426206B2 (ja) 2018-11-21
EP3161989A1 (en) 2017-05-03
CN106664175A (zh) 2017-05-10
KR102306704B1 (ko) 2021-09-29
US20170195102A1 (en)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4175B (zh) 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UE和eNB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4136B (zh) 用于具有窄带部署的MTC的UE和eNB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8863B (zh) 用于mtc的重复传输的提前终止
JP6312746B2 (ja) 拡張型物理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epdcch)のためのブラインドデコーディング
US9232520B2 (e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sup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053093A1 (en)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contents
ES2734998T3 (es) Formatos de descarga de un segmento
EP2847903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dication for a stand-alone new carrier type (nct)
US11277860B2 (en) Rate-matching behavior for overlapping resource block (RB) sets
US20220377716A1 (en) Data Transmissions in Control Regions
US102251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RS transmission in FDR m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59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3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3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Kayo fukuboku

Applicant before: INTEL IP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359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