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8257B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8257B
CN106658257B CN201611016536.8A CN201611016536A CN106658257B CN 106658257 B CN106658257 B CN 106658257B CN 201611016536 A CN201611016536 A CN 201611016536A CN 106658257 B CN106658257 B CN 106658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outlet hole
loudspeaker
earphone
soun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65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8257A (zh
Inventor
周宏威
蔡朝宗
黄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165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8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8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8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8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8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壳体、扬声器和耳塞,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出音孔和放置有扬声器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出音孔和容置空间相互连通,所述耳塞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耳塞包括第二出音孔和倾斜延伸面,所述倾斜延伸面用于设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上并且顶住使用者的对耳轮。本发明耳机不但减少了对使用者的耳朵产生的压迫感,并且气密性更好,耳机在低频与高频的表现力更强。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个人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之趋势发展,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已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不论是上述何种电子产品,为了让用户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之声音信息,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耳机可提供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的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且特别是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开车、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亦不会受到影响。
目前,耳机有入耳式耳机以及斜出音耳机两种,分别如图1及图2所示。请参照图1,入耳式耳机为可置于使用者耳朵的耳甲腔内的耳机,为了将入耳式耳机置于使用者耳朵的耳甲腔内,设置于入耳式耳机的壳体10内的用于发声的扬声器12的尺寸必须做得很小。然而,过小尺寸的扬声器12会使得其发出的声音在低频的表现较差。即使藉由软质材料的耳塞14来增加入耳式耳机的气密性以改善其低频的表现,对于耳朵内狭小的耳道而言,壳体10与耳塞14所迭加的厚度会对使用者耳朵产生不小的压力,使得使用者在配戴入耳式耳机后会有闭塞感而产生不舒服的状况。另外,如图2所示,斜出音耳机为位于壳体20内的扬声器22的出音面S’与出音孔24的中心线L’彼此不平行的耳机,也就是出音孔24相对扬声器22的出音面S’的正投影P’不落在该出音面S’上。斜出音耳机的扬声器22的尺寸可设计得较大而使其发出的声音在低频的表现较佳。然而,由于出音孔24相对扬声器22的出音面S’的正投影P’不落在该出音面S’上,因此扬声器22所发出的高频音由于波长较短而会在斜出音耳机的内部经过多次反射,使得扬声器22发出的声音在高频的表现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旨在改善其发出的声音在低频与高频的表现力并减缓对使用者的耳朵产生的压迫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壳体、扬声器和耳塞,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出音孔和放置有扬声器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出音孔和容置空间相互连通,所述耳塞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耳塞包括第二出音孔和倾斜延伸面,所述倾斜延伸面用于设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上并且顶住使用者的对耳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音孔相对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正投影均落在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音孔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距离大于等于12毫米。
优选地,所述倾斜延伸面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夹角为25度至65度。
优选地,所述倾斜延伸面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夹角为45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音孔相对于所述出音面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于出音面的正投影互相重叠。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音孔位于所述倾斜延伸面的一侧,用于顶住使用者的耳廓的耳道口;所述倾斜延伸面远离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一侧用于顶住对耳轮。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主体部和管状部,所述主体部和管状部相连接,所述容置空间设置在主体部内,所述扬声器面对所述管状部设置,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管状部远离所述扬声器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管状部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
优选地,所述耳塞安装在所述管状部上。
优选地,所述耳塞包括硬质部和软质部,所述硬质部和软质部相连,所述硬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软质部为所述倾斜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出音孔构成。
本发明通过将倾斜延伸面的形状设置为放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上并且顶住使用者的对耳轮,使耳塞能很好地在使用者耳朵上支撑住耳机,因此壳体的大部分结构及位于壳体内的扬声器可设置在使用者耳朵的外部。并且这种结构还使耳机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好的低频音表现力以及避免使使用者的耳朵因闭塞感而产生不舒服的状况。另外,当本发明的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相对扬声器的出音面的正投影落在出音面上时,扬声器透过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发出声音的方向大致与耳朵的耳道正对,因此声音中高频损耗将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耳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耳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耳机使用状态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20为壳体,12、22为扬声器,14、26为耳塞,24为出音孔,L’为中心线,S’为出音面,θ’为角度,P’为正投影,100为耳机,110为壳体,112为容置空间,114为第一出音孔,116为主体部,118为管状部,120为扬声器,130为耳塞,132为第二出音孔,134为倾斜延伸面,136为硬质部,138为软质部,L为中心线,S为出音面,θ为角度,P1为第一出音孔的正投影, P2为第二出音孔的正投影,200为耳朵,202为耳甲腔,204为对耳轮,206为耳道。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参照图3,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耳机100包括壳体110、扬声器120和耳塞130,壳体110包括第一出音孔114和放置有扬声器120的容置空间112,第一出音孔114和容置空间112相互连通,耳塞130安装在壳体110上,耳塞130包括第二出音孔132和倾斜延伸面134,倾斜延伸面134用于设置在使用者耳朵200的耳甲腔202上并且顶住使用者的对耳轮20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耳塞130的倾斜延伸面134放置在使用者的耳廓的耳甲腔202且顶住对耳轮204,耳塞130能用以支撑位于使用者耳朵200的耳机100。因此,壳体110的大部分结构及位于壳体110内的扬声器120可设置于使用者耳朵200的外部。并且与现有的设置在使用者耳朵内部的扬声器相比,本实施例的扬声器120由于具有较大的体积而拥有更佳的低频表现,使得由扬声器120发出的声音的质量提升。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壳体110的大部分结构设置于用户耳朵200的外部,因此可避免使用者耳朵200受压迫而产生不适感的状况。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耳塞130具有上述的倾斜延伸面134,因此可增加耳塞130与使用者耳朵200内部的接触面积,使得耳机100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以防止由扬声器120发出的声音泄漏,以及可分散耳机100施加于使用者耳朵200的压力以提升配戴的舒适感。
基于第一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孔114相对于扬声器120的出音面S的正投影P1和第二出音孔132相对于扬声器120的出音面S的正投影P2均落在扬声器120的出音面S上。
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120透过第一出音孔114与第二出音孔132发出声音的方向大致与耳朵200的耳道206正对,因此可避免声音于耳机100及使用者耳朵200的内部的反射次数过多,使得声音中高频之损耗减少,且声音的保真性也较佳。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出音孔132与扬声器120的出音面的距离大于等于12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音孔132至扬声器120的出音面S的距离约大于或等于12毫米。藉由此设计可确保壳体110的大部分结构及位于壳体110内的扬声器120设置于使用者耳朵200的外部,因此可避免使用者耳朵200可能受压迫而产生不适感的状况,也可加大扬声器120的体积。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耳塞130的倾斜延伸面134与扬声器120的出音面S的夹角θ为25度至65度,例如是45度。当存在上述的夹角角度θ时,耳塞130的倾斜延伸面134可具有与使用者耳朵200内部较大的接触部分,使得耳机100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并提升配戴的舒适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孔114相对于出音面S的正投影P1和第二出音孔132相对于出音面S的正投影P2互相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0的第一出音孔114与第二出音孔132相对扬声器120的出音面S的正投影P1与P2互相重叠,因此,可确保扬声器120透过第一出音孔114与第二出音孔132发出声音的方向与耳道206正对,藉此可避免声音于耳机100及使用者耳朵200的内部中产生过多的反射,使得声音中高频之损耗减少,且声音的保真性也较佳。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中,第二出音孔132位于倾斜延伸面134的一侧,用于顶住使用者的耳廓的耳道口;倾斜延伸面134远离第二出音孔132的一侧用于顶住对耳轮20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音孔132位于耳塞130的倾斜延伸面134的一侧,用以顶住使用者的耳廓的耳道206的开口,且耳塞130的倾斜延伸面134远离第二出音孔的132一侧用以顶住对耳轮204。基于此,由于耳塞130的第二出音孔132位于使用者的耳廓的耳道206的开口,耳塞130并不会深入使用者耳朵200的耳道206内,因此使用者耳朵200的耳道206将不会受压迫而产生不适感的状况。另外,藉由耳塞130的倾斜延伸面134的上述设计,可确保耳塞130能用以支撑位于使用者耳朵200的耳机100。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七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包括主体部116和管状部118,主体部116和管状部118相连接,容置空间112设置在主体部内,扬声器120面对管状部118设置,第一出音孔114设置于管状部118远离扬声器120的一侧,耳塞130安装在管状部上;管状部118的中心线L垂直于扬声器120的出音面S。
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120配置于管状部118相对远离耳朵200内部的一侧,而扬声器120发出的声音经由管状部118集中传递至耳朵200的内部。管状部118的中心线L垂直于出音面S,因此扬声器120发出的声音大部分可以直接进入管状部118而避免耗损。耳塞130组装至管状部118,以作为管状部118与耳道206之间的缓冲组件。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八实施例中,耳塞130包括硬质部和软质部,硬质部136和软质部138相连,硬质部136安装在壳体110上,软质部138为倾斜延伸面134和第二出音孔132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耳塞130包括相结合的硬质部136与软质部138,硬质部136组装至壳体110而具有较佳的结合强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九实施例中,壳体110的主体部116与管状部118为一体成型,因此壳体110整体的结构简单且易于组装。另外,壳体110的材料选用硬度较大的材料,由于壳体110的主体部116及一部分的管状部118设置于使用者耳朵200的外部,且壳体110的另一部分的管状部118与使用者耳朵200的中间设置有耳塞130的软质部138,因此可避免使用者的耳朵200受壳体110压迫而产生不适感的状况。此外,由于壳体110的管状部118的中心线L垂直于出音面S,因此可确保扬声器120透过第一出音孔114发出声音的方向大致与耳道206正对。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第十实施例中,通过双料射出成型的技术将耳塞130的硬质部136与软质部138一次形成,以使硬质部136与软质部138紧密结合且不易分离。耳塞130的硬质部136的材料选用硬度较大的材料,因此将耳塞130组装至壳体110时可紧密卡合以避免松脱。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润饰,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扬声器和耳塞,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出音孔和放置有扬声器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出音孔和容置空间相互连通,所述耳塞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耳塞包括第二出音孔和倾斜延伸面,所述倾斜延伸面用于设置在使用者的耳甲腔上并且顶住使用者的对耳轮;所述第一出音孔相对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正投影均落在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音孔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距离大于等于12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延伸面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夹角为25度至6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延伸面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的夹角为4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孔相对于所述出音面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于出音面的正投影互相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音孔位于所述倾斜延伸面的一侧,用于顶住使用者的耳廓的耳道口;所述倾斜延伸面远离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一侧用于顶住对耳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主体部和管状部,所述主体部和管状部相连接,所述容置空间设置在主体部内,所述扬声器面对所述管状部设置,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管状部远离所述扬声器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扬声器的出音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安装在所述管状部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包括硬质部和软质部,所述硬质部和软质部相连,所述硬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软质部为所述倾斜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出音孔构成。
CN201611016536.8A 2016-11-18 2016-11-18 耳机 Active CN106658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6536.8A CN106658257B (zh) 2016-11-18 2016-11-18 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6536.8A CN106658257B (zh) 2016-11-18 2016-11-18 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8257A CN106658257A (zh) 2017-05-10
CN106658257B true CN106658257B (zh) 2019-06-14

Family

ID=5880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6536.8A Active CN106658257B (zh) 2016-11-18 2016-11-18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8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3556A1 (zh) * 2018-05-25 2019-11-28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近耳式音响装置和音效再现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23120Y (zh) * 2007-09-11 2008-09-24 声籁企业有限公司 随身式耳外微型音箱装置
CN101389151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声籁企业有限公司 随身式耳外微型音箱装置
CN102761799A (zh) * 2011-04-27 2012-10-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
CN203086673U (zh) * 2013-01-16 2013-07-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带外放功能的耳机
EP2750406A1 (en) * 2012-12-25 2014-07-02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Headphone and sound emitting device
CN203761566U (zh) * 2014-01-24 2014-08-06 美律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低音通道的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5438B2 (ja) * 2008-12-26 2011-09-21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ヘッドホ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23120Y (zh) * 2007-09-11 2008-09-24 声籁企业有限公司 随身式耳外微型音箱装置
CN101389151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声籁企业有限公司 随身式耳外微型音箱装置
CN102761799A (zh) * 2011-04-27 2012-10-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
EP2750406A1 (en) * 2012-12-25 2014-07-02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Headphone and sound emitting device
CN203086673U (zh) * 2013-01-16 2013-07-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带外放功能的耳机
CN203761566U (zh) * 2014-01-24 2014-08-06 美律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低音通道的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8257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8715B2 (ja) インイヤーイヤホン
US7391878B2 (en) Earphone device having composite functions
WO2021083323A1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US20090202098A1 (en) Occluding Earbud System and Method
WO2019233265A1 (zh) 一种无线耳机
TWI312259B (en) In-ear type earphone with adjustable volume of front chamber between speaker and housing
WO2006070229A2 (en) Earphone
WO2021027229A1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US10178460B2 (en) Earphone
TW201438475A (zh) 耳機
JP3181807U (ja) ブルートゥースイヤホン
CN106658257B (zh) 耳机
CN219780340U (zh) 一种耳夹式耳机结构
CN107222801B (zh) 耳道式耳机
TW201804813A (zh) 多功能藍芽裝置
JPWO2018042900A1 (ja) 音響出力装置
JP7452948B2 (ja) 音響出力装置
CN201718020U (zh) 耳机的改良结构
CN211089924U (zh) 一种耳机
JP3111267U (ja) 複合機能を有するヘッドホン装置
WO2024088246A1 (zh) 一种耳机
WO2024087439A1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US20230049385A1 (en) Adaptive eartip for true wireless stereo headsets
WO2024087908A1 (zh) 一种耳机
CN210807609U (zh) 一种头戴耳罩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8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48 Meibao Road,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Jinshan Industrial Park, Qingxi, Longmen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aw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