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8236B -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8236B
CN106658236B CN201610929938.0A CN201610929938A CN106658236B CN 106658236 B CN106658236 B CN 106658236B CN 201610929938 A CN201610929938 A CN 201610929938A CN 106658236 B CN106658236 B CN 1066582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g
message
chip
port
v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99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8236A (zh
Inventor
龚海东
方沛昱
杨曙军
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299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8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8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8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8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8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在上行方向上,若报文带有I‑TAG,则通过查表将报文剥掉外层VP‑TAG并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查找得到报文上行出口并在完成I‑TAG替换成O‑TAG的替换编辑;在下行方向上,通过查表将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去掉O‑TAG并插入0~多个I‑TAG,在查表得到报文实际的物理出口并进行添加对应的VP‑TAG的编辑。在这两个方向上还采用ACL对报文进行流控。本发明能够在单芯片内处理GPON侧数据包的多层VLAN,完成业务映射,同时支持内层VLAN的流控。

Description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GPON业务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无源光网络的简称,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PON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和无源分光器POS(Passive Optical Splitter)组成。
ITU通过的新一代无源体系结构的GPON(Gigabit-Capable 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标准,将上下行速率提高到2.5Gb/s,并采用了通用成帧协议(GFP)来封装,更有效支持包括诸如话音、数据业务、视频业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增值业务。
GPON系统采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为了分离同一根光纤上多个用户的来去方向的信号,采用以下两种复用技术: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上行数据流采用TDMA(时分多址)技术。具体地,下行数据流广播方式:GPON的下行帧长为固定的125us,下行为广播方式,所有的ONU都能收到相同的数据,但是通过GEMPORT(GPON中一种虚拟的接口)ID来区分不同的业务的数据,ONU通过过滤来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上行数据流TDMA方式:GPON的上行是通过TDMA(时分复用)的方式传输数据,上行链路被分成不同的时隙,根据下行帧的upstream bandwidth map(上行带宽图)字段来给每个ONU分配上行时隙,这样所有的ONU就可以按照一定的秩序发送自己的数据了,不会产生为了争夺时隙而冲突。
在ONU接收用户的GEM帧数据后,上行会将GEM的数据帧映射成以太网帧,并且会将GEM帧中的Port ID字段映射为一个VLAN TAG(VLAN标签,本专利记为VP-TAG);用户数据内部可能带有的802.1q VLAN TAG(本专利记为I-TAG),并且可能存在多个802.1q VLAN TAG用作用户业务的映射。
因此,针对上述系统存在多层VLAN标签的GPON侧报文的情况,需要提出一种芯片方案,以支持GPON业务的灵活映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采用环回的方式以实现对带有多层VLAN标签报文的解析和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报文上行、下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上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有VP-TAG或带有VP-TAG和至少一个I-TAG,出口报文带O-TAG;下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O-TAG,出口报文带VP-TAG或带有VP-TAG和至少一个I-TAG,其中,
所述对报文的上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包括:
S1,报文进入芯片后首先进行报文解析得到目的MAC地址和外层的VP-TAG,并取入端口属性;
S2,在入端口上使用所述外层的VP-TAG中的VLAN ID进行第一查找;
S3,若报文不带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转发ID,再使用所述目的MAC地址+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得到报文出口并在芯片出方向上完成VP-TAG替换成O-TAG的编辑;
S4,若报文带有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及剥掉外层VP-TAG的编辑动作,剥掉外层VP-TAG的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解析并根据所述内部端口号的属性进行查找,得到报文实际的转发ID,再使用所述目的MAC地址+实际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得到报文出口并在芯片出方向上完成I-TAG替换成O-TAG的编辑;
所述对报文的下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包括:
S1′,报文进入芯片后首先进行报文解析得到目的MAC地址和外层的O-TAG,并取入端口属性;
S2′,直接按所述O-TAG的VLAN ID得到转发ID,再使用所述目的MAC地址+转发ID进行所述第四查找,得到报文出口为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P3和去掉O-TAG并插入0个、1个或多个I-TAG的编辑动作,所述编辑动作中还包括目的逻辑端口VP-Dest;
S3′,在芯片入方向的所述内部端口号P3上采用所述目的逻辑端口VP-Dest进行查找,得到报文实际的物理出口并进行添加对应的VP-TAG的编辑。
优选地,所述上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有VP-TAG或0~2个I-TAG,出口报文带O-TAG;下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O-TAG,出口报文带VP-TAG和0~2个I-TAG。
优选地,在上行方向上,若入口报文带有1个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P1及剥掉外层VP-TAG的编辑动作;若入口报文带有2个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P2及剥掉外层VP-TAG的编辑动作,剥掉外层VP-TAG的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解析并根据内部端口号P1的属性使用外层的VLAN进行第二查找或根据内部端口号P2的属性使用外层的VLAN+内层的VLAN进行第三查找,得到报文实际的转发ID。
优选地,所述步骤S3,所述第一查找得到转发ID的过程包括:在第一查找中先得到O-TAG属性和出口,再使用所述O-TAG中的VLAN取得转发ID。
优选地,所述内部端口P1和P2为全局配置,且所述内部端口P1在入方向上使能所述第二查找,所述内部端口P2在入方向上对应使能所述第三查找。
优选地,所述第一查找结果中还包含一个用于源MAC地址学习的源逻辑端口VP-Src,在所述步骤S3中,源MAC地址会学习到所述源逻辑端口VP-Src,所述步骤S4中,源逻辑端口VP-Src会随着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源MAC地址会学习到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的源逻辑端口VP-Src。
优选地,所述源逻辑端口VP-Src在下行方向会成为所述目的逻辑端口VP-Dest。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目的逻辑端口VP-Dest会随着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下行方向的源MAC地址会学习到Uplink口上。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对报文进行流控。
优选地,所述上行方向对报文的流控处理包括:在报文入方向上直接基于外层的VP-TAG进行入方向限速或在环回后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基于I-TAG匹配出对应流量进行入方向限速;出方向上,基于出端口进行限速;
所述下行方向对报文的流控处理包括:在报文入方向上基于入端口进行限速,出方向可在环回后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基于I-TAG匹配出对应流量进行出方向限速,或直接基于出端口进行出方向限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一种芯片方案,能够在单芯片内处理GPON侧数据包的多层VLAN,完成业务映射,同时支持内层VLAN的流控。
附图说明
图1是GPON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用于在GPON系统中存在VP-TAG/VP-TAG+I-TAG/VP-TAG+I-TAG1+I-TAG2等多层VLAN标签的情况下,支持GPON业务的灵活映射,同时支持用户业务的双向流控。
本实施例分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两部分描述。
在上行方向上,如图1所示,GPON侧的入口报文带有VP-TAG标签,视情况可能存在0-2个I-TAG,出口报文带O-TAG。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对报文的上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包括:
S1,报文从入方向进入芯片后,首先进行报文解析得到目的MAC地址(MACDA)和外层的VP-TAG,并取入端口属性。
S2,入端口上使能第一查找A1,第一查找A1使用外层VP-TAG中的VLAN ID进行查找。
在第一查找A1结果中包含一个源逻辑端口VP-Src,用于源MAC地址的学习。
S3,若报文不带内层I-TAG,即对应图1中格式为VP-TAG+Payload的报文,则在第一查找A1中直接得到O-TAG属性和出口,使用O-TAG中的VLAN取得转发ID,再使用目的MAC地址+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A4后,得到转发属性,转发属性包含出口和编辑动作,出口为Uplink口,编辑动作为在芯片出方向上完成O-TAG的替换编辑。
在该过程中,源MAC地址会学习到源逻辑端口VP-Src。
S4,若报文带有I-TAG,则第一查找A1得到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及剥掉外层VP-TAG的编辑动作,剥掉外层VP-TAG的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解析并根据内部端口号的属性进行第二查找A2或第三查找A3,得到报文实际的转发ID,再使用目的MAC地址+实际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A4,得到报文上行Uplink出口并在芯片出方向上完成I-TAG替换成O-TAG的替换编辑。
具体地,若报文带有1个I-TAG,即对应图1中格式为VP-TAG+I-TAG+Payload的报文,则在第一查找A1结果中得到内部端口号P1,编辑动作为剥掉外层VLAN TAG;若报文带有2个I-TAG,即对应图1中格式为VP-TAG+I-TAG1+I-TAG2+Payload的报文,则在第一查找A1结果中得到内部端口号P2,编辑动作也为剥掉外层VLAN TAG。
其中,P1端口和P2端口为全局配置,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即将报文剥掉外层VLAN TAG并将其环回到芯片入方向。
端口P1在芯片入方向上使能第二查找A2,第二查找A2使用外层VLAN(即外层I-TAG)进行查找,端口P2在芯片入方向上使能第三查找A3,第三查找A3使用外层VLAN+内层VLAN(即外层I-TAG1+内层I-TAG2)进行查找。
即若报文带有1个I-TAG,则剥掉VP-TAG的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解析,并按P1上的属性进行第二查找A2,取得报文真正的转发VLAN;若报文带有2个I-TAG,则剥掉VP-TAG的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解析,并按P2上的属性进行第三查找A3,取得报文真正的转发VLAN。在此过程中,源逻辑端口VP-Src会随着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
然后从转发VLAN中取得转发ID,然后同样按照目的MAC地址+实际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A4后,得到Uplink出口,并在芯片出方向上完成O-TAG的替换编辑,即将报文中的I-TAG替换成O-TAG,最后变为O-TAG+Payload出口报文格式。在此过程中,源MAC地址会学习到环回带回芯片入方向的源逻辑端口VP-Src。
上述源逻辑端口VP-Src,在下行方向时,会成为目的逻辑端口VP-Dest,并对应到一个编辑动作,按需插入0、1或多个I-TAG,编辑动作中包含了目的逻辑端口VP-Dest。
上述具体描述了带有1个或2个I-TAG的报文处理过程,可以很容易扩展到带有3个以上多层I-TAG报文,如若带有3个I-TAG,则在第一查找A1结果中得到内部端口号P4,编辑动作为剥掉外层VLAN TAG,在出方向上也指向环回通道,端口P4在芯片入方向上使能第四查找A4,第三查找A3使用外层VLAN+内层VLAN1+内层VLAN2(即外层I-TAG1+内层I-TAG2+内层I-TAG3)进行查找,取得报文真正的转发VLAN,后面的查找转发过程与上述描述同,这里便不再赘述。
在下行方向上,如图1所示,GPON侧的入口报文带有O-TAG标签,出口报文带VP-TAG,视情况可能存在0、1或多个I-TAG。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对报文的下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包括:
S1′,报文进入芯片后首先进行报文解析得到目的MAC地址和外层的O-TAG,并取入端口属性。
S2′,入端口上不使能查找,直接按O-TAG的VLAN ID得到转发ID,再使用目的MAC地址+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A4,得到报文出口为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P3,编辑动作为去掉O-TAG并按需插入0个、1个或多个I-TAG的编辑动作。
编辑动作中还包括目的逻辑端口VP-Dest,该目的逻辑端口VP-Dest会随着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下行方向源MAC地址会学习到Uplink口上。
S3′,在芯片入方向的内部端口号P3上采用目的逻辑端口VP-Dest进行查找,得到报文实际的物理出口,编辑动作为添加对应的VP-TAG。
在上述报文处理过程中,本发明还包括业务的上行、下行双向的流控。结合图2所示,上行方向,可直接基于VP-TAG进行入方向限速。也可在环回后使用ACL基于I-TAG匹配出对应流量进行入方向限速;出方向可基于出端口进行限速。下行方向,入方向可基于入端口进行限速,出方向可在环回后使用ACL基于I-TAG匹配出对应流量进行出方向限速,也可直接基于出端口进行出方向限速。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报文上行、下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上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有VP-TAG或带有VP-TAG和至少一个I-TAG,出口报文带O-TAG;下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O-TAG,出口报文带VP-TAG或带有VP-TAG和至少一个I-TAG,其中,
所述对报文的上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包括:
S1,报文进入芯片后首先进行报文解析得到目的MAC地址和外层的VP-TAG,并取入端口属性;
S2,在入端口上使用所述外层的VP-TAG中的VLAN ID进行第一查找;
S3,若报文不带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转发ID,再使用所述目的MAC地址+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得到报文出口并在芯片出方向上完成VP-TAG替换成O-TAG的编辑;
S4,若报文带有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及剥掉外层VP-TAG的编辑动作,剥掉外层VP-TAG的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解析并根据所述内部端口号的属性进行查找,得到报文实际的转发ID,再使用所述目的MAC地址+实际转发ID进行第四查找,得到报文出口并在芯片出方向上完成I-TAG替换成O-TAG的编辑;
所述对报文的下行方向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包括:
S1′,报文进入芯片后首先进行报文解析得到目的MAC地址和外层的O-TAG,并取入端口属性;
S2′,直接按所述O-TAG的VLAN ID得到转发ID,再使用所述目的MAC地址+转发ID进行所述第四查找,得到报文出口为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P3和去掉O-TAG并插入0个、1个或多个I-TAG的编辑动作,所述编辑动作中还包括目的逻辑端口VP-Dest;
S3′,在芯片入方向的所述内部端口号P3上采用所述目的逻辑端口VP-Dest进行查找,得到报文实际的物理出口并进行添加对应的VP-TAG的编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有VP-TAG或0~2个I-TAG,出口报文带O-TAG;下行方向的入口报文带O-TAG,出口报文带VP-TAG和0~2个I-TA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行方向上,若入口报文带有1个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P1及剥掉外层VP-TAG的编辑动作;若入口报文带有2个I-TAG,则第一查找得到在出方向上指向环回通道的内部端口号P2及剥掉外层VP-TAG的编辑动作,剥掉外层VP-TAG的报文环回到芯片入方向,重新解析并根据内部端口号P1的属性使用外层的VLAN进行第二查找或根据内部端口号P2的属性使用外层的VLAN+内层的VLAN进行第三查找,得到报文实际的转发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所述第一查找得到转发ID的过程包括:在第一查找中先得到O-TAG属性和出口,再使用所述O-TAG中的VLAN取得转发ID。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端口P1和P2为全局配置,且所述内部端口P1在入方向上使能所述第二查找,所述内部端口P2在入方向上对应使能所述第三查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查找结果中还包含一个用于源MAC地址学习的源逻辑端口VP-Src,在所述S3中,源MAC地址会学习到所述源逻辑端口VP-Src,所述S4中,源逻辑端口VP-Src会随着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源MAC地址会学习到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的源逻辑端口VP-Sr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逻辑端口VP-Src在下行方向会成为所述目的逻辑端口VP-Des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目的逻辑端口VP-Dest会随着环回带回到芯片入方向,下行方向的源MAC地址会学习到Uplink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对报文进行流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方向对报文的流控处理包括:在报文入方向上直接基于外层的VP-TAG进行入方向限速或在环回后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基于I-TAG匹配出对应流量进行入方向限速;出方向上,基于出端口进行限速;
所述下行方向对报文的流控处理包括:在报文入方向上基于入端口进行限速,出方向可在环回后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基于I-TAG匹配出对应流量进行出方向限速,或直接基于出端口进行出方向限速。
CN201610929938.0A 2016-10-31 2016-10-31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Active CN106658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9938.0A CN106658236B (zh) 2016-10-31 2016-10-31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9938.0A CN106658236B (zh) 2016-10-31 2016-10-31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8236A CN106658236A (zh) 2017-05-10
CN106658236B true CN106658236B (zh) 2020-05-05

Family

ID=58821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9938.0A Active CN106658236B (zh) 2016-10-31 2016-10-31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82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1026B (zh) * 2018-06-28 2021-03-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逻辑端口实现volt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07049B (zh) * 2021-03-31 2022-05-27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转发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6937A (zh) * 2006-01-06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光网络系统中支持虚拟局域网堆叠的方法
CN101409685A (zh) * 2008-12-01 2009-04-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局域网映射的转发方法及接入设备
EP1526681B1 (en) * 2002-09-27 2009-07-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of different users in the vc -trunk of man
CN102957616A (zh) * 2011-08-18 2013-03-06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在asic中转发trill网络报文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34213A (zh) * 2013-11-04 2014-03-12 天津汉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26681B1 (en) * 2002-09-27 2009-07-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of different users in the vc -trunk of man
CN1996937A (zh) * 2006-01-06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光网络系统中支持虚拟局域网堆叠的方法
CN101409685A (zh) * 2008-12-01 2009-04-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局域网映射的转发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2957616A (zh) * 2011-08-18 2013-03-06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在asic中转发trill网络报文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34213A (zh) * 2013-11-04 2014-03-12 天津汉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8236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rvath et al.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progress: a tutorial
US840101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with different precedence through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9319236B2 (en)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system
EP2355374B1 (en) Method, system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for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260385A1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2012012126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wo-Stage Optical Network
US8467683B2 (en) Mapp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JP2008295039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パッシブオプティカ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695103B (zh) 业务转发方法及系统
EP276335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er-side equipment, and system
US20100278533A1 (en) Bit mask to obtain unique identifier
CN103686466A (zh) 为光网络中的设备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和装置
JP5774711B2 (ja) 擬似回線ルーティング伝播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67459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mixed content via a network
CN106658236B (zh) 基于多层vlan标签处理的gpon业务承载芯片实现方法
CN103701679A (zh) 一种实现vlan转换的方法
KR100567323B1 (ko) 이더넷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에서 그룹 아이디를 고려한복수의 공유 랜 에뮬레이션 방법
CN104202229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olt设备qinq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0391203C (zh) 城域网络中以太网业务的端到端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0049386A (zh) 通信网络及相关设备
CN104137444B (zh) 一种波长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348121B1 (ko) 음성, 데이터 및 비디오 서비스용 통합형 수동광네트워크 맥 정합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통합형 수동광네트워크 종단장치
JP4942526B2 (ja) 局内装置配下の宅内装置間で通信するwdm−ponシステム及び転送方法
CN102056035B (zh) 时分多址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系统
CN107579899A (zh) 一种vpls中实现vlan隔离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101 unit 13 / 16, 4th floor, building B, No. 5, Xingh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Shengk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21 unit 13 / 16, floor 4, building B, No. 5, Xinghan street,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ENTEC NETWORKS (SU 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