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7357A -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7357A
CN106657357A CN201611249210.XA CN201611249210A CN106657357A CN 106657357 A CN106657357 A CN 106657357A CN 201611249210 A CN201611249210 A CN 201611249210A CN 106657357 A CN106657357 A CN 106657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data
line
signature
requesting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92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492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7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7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7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2Policies or rules for updating, deleting or replacing the stor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离线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离线数据的丢失情况,实现了根据请求方的数据获取请求快速地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避免了因大量数据获取请求而导致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时发生的数据发送堵塞的情况;减轻了存储离线数据的存储压力,同时提高了离线数据存储的效率,进一步地,为快速地确定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离线数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

Description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各种功能强大的终端操作系统及终端应用程序不断涌现,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体验。当前的信息交互频率不断增多,终端应用程序与服务端或其他终端的交互数据信息也日益增多。
在现有的信息传递架构下,当用户在终端应用程序中处于在线状态时,可以实时地接收到服务端或其他终端向其发送数据信息,当用户在终端应用程序中处于离线状态时,即终端应用程序未被启动运行,因此不能实时地接收到服务端或其他终端向其发送数据信息,随后在用户启动进入终端应用程序后,将获取应用程序在离线期间接收到的全部的离线数据。现有技术中,一般服务端将离线数据发送至终端后即会将离线数据进行删除,但是在离线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一方面,在向终端发送离线数据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链接中断的情况,从而容易发生删除终端未接收到的离线数据的情况,导致离线数据的丢失;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离线数据获取请求后,若无法查找到相对应的某个离线数据时,将导致剩余的接收到离线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离线数据处于排队等待状态,无法及时将剩余的离线数据发送至终端应用程序。
因此,需要一种发送离线数据的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发送过程中离线数据丢失的情况以及发送离线数据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可选地,其中,在将任一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之前,还包括:
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可选地,其中,还包括:
依据预定的数据签名生成方式,对多个离线数据依次进行签名;
其中,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包括:
将任一离线数据的数据签名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其中,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包括:
将包括其各自数据签名的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优选地,其中,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包括:
接收到来自请求方返回的针对任一离线数据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中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
当判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时,删除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优选地,其中,接收到来自请求方反馈的针对任一离线数据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包括:
接收到来自请求方反馈的包括任一离线数据的待验证数据签名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包括的待验证数据签名对应一致的离线数据的数字签名记录信息。
可选地,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后,该方法还包括:
为发送数据列表中已记录的各个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
当监测到任一离线数据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时,删除发送数据列表中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优选地,预定的存储区域包括缓存数据库或磁盘数据库。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装置,包括:
接收及确定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可选地,其中,在将任一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之前,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可选地,其中,还包括:
签名模块,用于依据预定的数据签名生成方式,对多个离线数据依次进行签名;
其中,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任一离线数据的数据签名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包括其各自数据签名的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优选地,其中,删除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请求方返回的针对任一离线数据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中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
删除单元,用于当判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时,删除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优选地,其中,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到来自请求方反馈的包括任一离线数据的待验证数据签名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包括的待验证数据签名对应一致的离线数据的数字签名记录信息。
可选地,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后,该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为发送数据列表中已记录的各个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
监测及删除模块,用于当监测到任一离线数据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时,删除发送数据列表中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优选地,预定的存储区域包括缓存数据库或磁盘数据库。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案,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实现了对离线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离线数据的丢失情况,同时实现了根据请求方的数据获取请求快速地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避免了因大量数据获取请求而导致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时发生的数据发送堵塞的情况;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减轻了存储离线数据的存储压力,同时提高了离线数据存储的效率,进一步地,为快速地确定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离线数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另一实施例的发送离线消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图1为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步骤所执行的内容概述如下:步骤S110: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步骤S120: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步骤S130: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实现了对离线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离线数据的丢失情况,同时实现了根据请求方的数据获取请求快速地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避免了因大量数据获取请求而导致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时发生的数据发送堵塞的情况;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减轻了存储离线数据的存储压力,同时提高了离线数据存储的效率,进一步地,为快速地确定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离线数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以下针对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做进一步的说明:
步骤S110: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具体地,接收请求方获取请求方在离线期间的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其中,预定的存储区域包括缓存数据库或磁盘数据库。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若终端设备B处于离线状态,则终端设备A将欲发送至终端设备B的数据Data1和Data2存储至预定的存储区域中,如缓存数据库DB中,当终端设备B上线后,终端设备B向终端设备A发送获取终端设备B在离线期间的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终端设备A依据接收到的终端设备B的离线数据获取请求,在缓存数据库DB进行查找后,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为Data1和Data2。
步骤S120: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终端设备A依据接收到的终端设备B的离线数据获取请求,在缓存数据库DB进行查找后,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为Data1和Data2,随后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依次发送至终端设备B。
步骤S130: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终端设备A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依次发送至终端设备B后,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存储的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
优选地,在步骤S120将任一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之前还包括步骤S140;步骤S140: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若终端设备B处于离线状态,则终端设备A将欲发送至终端设备B的数据Data1和Data2存储至预定的存储区域中,如缓存数据库DB中,并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如缓存数据库DB中的ListData表。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50;步骤S150:依据预定的数据签名生成方式,对多个离线数据依次进行签名。
其中,步骤S140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进一步包括步骤S141;步骤S141:将任一离线数据的数据签名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例如,根据预定的数据签名方式,终端设备A为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进行数据签名,如离线数据Data1的数据内容为“hello”、离线数据Data2的数据内容为“world”,根据预定的数据签名方式将离线数据Data1的数据签名为Msg:r,其中,r代表数据内容“hello”,按照相同的方式,离线数据Data2的数据签名为如Msg:t,r代表数据内容“world”,随后,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数据签名Msg:r和Msg:t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与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对应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数据签名的方式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中会对离线数据以特定的数据签名方式为例说明,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且发送数据列表的存储方式,可以为数据表的方式,也可以为链表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会以特定的发送数据列表的方式为例说明,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通过本实施例,对离线数据进行签名,并将离线数据及其数据签名保存至发送数据列表的方式,可以实现同时对大量数据获取请求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从而实现将离线数据无堵塞地发送至请求方。
其中,步骤S120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进一步包括步骤S121;步骤S121:将包括其各自数据签名的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例如,终端设备A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数据签名Msg:r和Msg:t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与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对应的位置,随后,将离线数据Data1及其数据签名Msg:r发送至终端设备B,再将离线数据Data2及其数据签名Msg:t发送至终端设备B。
优选地,步骤S130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进一步包括步骤S131和步骤S132;步骤S131:接收到来自请求方返回的针对任一离线数据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中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步骤S132:当判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时,删除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例如,终端设备A将离线数据Data1及其数据签名Msg:r、离线数据Data2及其数据签名Msg:t依次发送至终端设备B后,当终端设备A接收到终端设备B针对离线数据Data1的反馈消息,如ACK:r,反馈消息ACK:r中的r是包含数据的文本内容“hello”及其对应的数据签名,随后判断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ACK:r中包含的数据文本内容为“hello”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当判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ACK:r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则删除该离线数据Data1,并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与反馈消息ACK:r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发送反馈消息的方式可以通过发送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包的形式进行消息反馈,本发明实施例中,会以特定形式的反馈消息为例说明,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优选地,步骤S131进一步包括步骤S1311;步骤S1311:接收到来自请求方反馈的包括任一离线数据的待验证数据签名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包括的待验证数据签名对应一致的离线数据的数字签名记录信息。
例如,当终端设备A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B反馈的包括离线数据Data1的待验证数据签名的反馈消息ACK:r时,根据判断得到离线数据Data1的数字签名Msg:r中包含的数据签名与反馈消息ACK:r包含的数据签名对应一致,可判断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ACK:r中包括的待验证数据签名对应一致的离线数据Data1的数字签名Msg:r。
通过本实施例,对离线数据进行数据签名,并与对反馈消息中包含的数据签名进行数据签名一致性的判断,进一步地提高了与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离线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步骤S140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60和步骤S170;步骤S160:为发送数据列表中已记录的各个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步骤S170:当监测到任一离线数据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时,删除发送数据列表中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例如,为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已记录的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为“2016-12-22 12:00:00”和“2016-12-2220:00:00”,若当前时间为“2016-12-22 12:00:00”时,则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随后删除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的记录信息,并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与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又例如,为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已记录的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为4小时和6小时,ListData中还记录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存储时间为“2016-12-22 12:00:00”和“2016-12-2212:00:00”;若当前时间为“2016-12-22 16:00:00”时,则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随后删除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的记录信息,并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与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为发送数据列表中已记录的各个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能够及时删除无用的离线数据,增加预定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间,同时提高预定存储区域的数据存储效率,进一步地,能够避免因大量冗余离线数据造成预定存储区域存储崩溃的情况发生。
图2为本发明中另一实施例的发送离线消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模块所执行的内容概述如下:接收及确定模块210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第一发送模块220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删除模块230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装置,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实现了对离线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离线数据的丢失情况,同时实现了根据请求方的数据获取请求快速地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避免了因大量数据获取请求而导致将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时发生的数据发送堵塞的情况;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减轻了存储离线数据的存储压力,同时提高了离线数据存储的效率,进一步地,为快速地确定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离线数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以下针对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做进一步的说明:
接收及确定模块210用于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具体地,接收请求方获取请求方在离线期间的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其中,预定的存储区域包括缓存数据库或磁盘数据库。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若终端设备B处于离线状态,则终端设备A将欲发送至终端设备B的数据Data1和Data2存储至预定的存储区域中,如缓存数据库DB中,当终端设备B上线后,终端设备B向终端设备A发送获取终端设备B在离线期间的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终端设备A依据接收到的终端设备B的离线数据获取请求,在缓存数据库DB进行查找后,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为Data1和Data2。
第一发送模块220用于将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终端设备A依据接收到的终端设备B的离线数据获取请求,在缓存数据库DB进行查找后,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为Data1和Data2,随后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依次发送至终端设备B。
删除模块230用于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终端设备A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依次发送至终端设备B后,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存储的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
优选地,在将任一离线数据发送至请求方之前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例如,在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若终端设备B处于离线状态,则终端设备A将欲发送至终端设备B的数据Data1和Data2存储至预定的存储区域中,如缓存数据库DB中,并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如缓存数据库DB中的ListData表。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签名模块;签名模块用于依据预定的数据签名生成方式,对多个离线数据依次进行签名。
其中,第二发送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任一离线数据的数据签名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例如,根据预定的数据签名方式,终端设备A为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进行数据签名,如离线数据Data1的数据内容为“hello”、离线数据Data2的数据内容为“world”,根据预定的数据签名方式将离线数据Data1的数据签名为Msg:r,其中,r代表数据内容“hello”,按照相同的方式,离线数据Data2的数据签名为如Msg:t,r代表数据内容“world”,随后,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数据签名Msg:r和Msg:t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与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对应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数据签名的方式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中会对离线数据以特定的数据签名方式为例说明,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且发送数据列表的存储方式,可以为数据表的方式,也可以为链表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会以特定的发送数据列表的方式为例说明,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通过本实施例,对离线数据进行签名,并将离线数据及其数据签名保存至发送数据列表的方式,可以实现同时对大量数据获取请求确定对应的离线数据,从而实现将离线数据无堵塞地发送至请求方。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包括其各自数据签名的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请求方。
例如,终端设备A将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数据签名Msg:r和Msg:t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与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对应的位置,随后,将离线数据Data1及其数据签名Msg:r发送至终端设备B,再将离线数据Data2及其数据签名Msg:t发送至终端设备B。
优选地,删除模块230进一步包括判断单元和删除单元;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请求方返回的针对任一离线数据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中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删除单元用于当判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时,删除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例如,终端设备A将离线数据Data1及其数据签名Msg:r、离线数据Data2及其数据签名Msg:t依次发送至终端设备B后,当终端设备A接收到终端设备B针对离线数据Data1的反馈消息,如ACK:r,反馈消息ACK:r中的r是包含数据的文本内容“hello”及其对应的数据签名,随后判断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ACK:r中包含的数据文本内容为“hello”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当判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ACK:r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则删除该离线数据Data1,并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与反馈消息ACK:r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发送反馈消息的方式可以通过发送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包的形式进行消息反馈,本发明实施例中,会以特定形式的反馈消息为例说明,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优选地,删除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到来自请求方反馈的包括任一离线数据的待验证数据签名的反馈消息时,判断发送数据列表是否记录有与反馈消息包括的待验证数据签名对应一致的离线数据的数字签名记录信息。
例如,当终端设备A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B反馈的包括离线数据Data1的待验证数据签名的反馈消息ACK:r时,根据判断得到离线数据Data1的数字签名Msg:r中包含的数据签名与反馈消息ACK:r包含的数据签名对应一致,可判断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记录有与反馈消息ACK:r中包括的待验证数据签名对应一致的离线数据Data1的数字签名Msg:r。
通过本实施例,对离线数据进行数据签名,并与对反馈消息中包含的数据签名进行数据签名一致性的判断,进一步地提高了与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离线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和监测及删除模块;设置模块用于为发送数据列表中已记录的各个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监测及删除模块用于当监测到任一离线数据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时,删除发送数据列表中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例如,为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已记录的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为“2016-12-22 12:00:00”和“2016-12-2220:00:00”,若当前时间为“2016-12-22 12:00:00”时,则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随后删除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的记录信息,并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与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又例如,为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已记录的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为4小时和6小时,ListData中还记录离线数据Data1和Data2的存储时间为“2016-12-22 12:00:00”和“2016-12-2212:00:00”;若当前时间为“2016-12-22 16:00:00”时,则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随后删除发送数据列表ListData中对应的离线数据Data1的记录信息,并删除缓存数据库DB中与离线数据Data1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为发送数据列表中已记录的各个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能够及时删除无用的离线数据,增加预定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间,同时提高预定存储区域的数据存储效率,进一步地,能够避免因大量冗余离线数据造成预定存储区域存储崩溃的情况发生。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将所述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任一离线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之前,还包括:
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依据预定的数据签名生成方式,对所述多个离线数据依次进行签名;
其中,所述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包括:
将任一离线数据的数据签名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其中,所述将所述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所述请求方,包括:
将包括其各自数据签名的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请求方返回的针对任一离线数据的反馈消息时,判断所述发送数据列表中是否记录有与所述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
当判断记录有与所述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时,删除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所述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所述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到来自所述请求方反馈的针对任一离线数据的反馈消息时,判断所述发送数据列表是否记录有与所述反馈消息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请求方反馈的包括任一离线数据的待验证数据签名的反馈消息时,判断所述发送数据列表是否记录有与所述反馈消息包括的待验证数据签名对应一致的离线数据的数字签名记录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后,该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发送数据列表中已记录的各个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分别设置过期时间;
当监测到任一离线数据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间达到为其设置的过期时间时,删除发送数据列表中对应的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并删除所述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与该离线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离线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存储区域包括缓存数据库或磁盘数据库。
8.一种发送离线消息的装置,包括:
接收及确定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方获取离线数据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依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查找以确定对应的多个离线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已发送的相应的离线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在将任一离线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之前,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任一离线数据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签名模块,用于依据预定的数据签名生成方式,对所述多个离线数据依次进行签名;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任一离线数据的数据签名记录至发送数据列表中;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包括其各自数据签名的多个离线数据依次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CN201611249210.XA 2016-12-29 2016-12-29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657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9210.XA CN106657357A (zh) 2016-12-29 2016-12-29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9210.XA CN106657357A (zh) 2016-12-29 2016-12-29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7357A true CN106657357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3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9210.XA Pending CN106657357A (zh) 2016-12-29 2016-12-29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73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422A (zh) * 2018-09-12 2019-01-15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3263A3 (en) * 2001-06-28 2003-08-28 Symbian Ltd E-mail manager program for a wireless information device
CN1794723A (zh) * 2005-10-11 2006-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消息处理方法
CN1859380A (zh) * 2005-07-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消息获取方法
CN103051520A (zh) * 2013-01-05 2013-04-1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即时通信工具中同步离线会话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00214A (zh) * 2012-01-10 2013-07-10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集中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516579A (zh) * 2012-06-27 2014-0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供离线消息的服务系统及相应的服务方法
CN103685357A (zh) * 2012-09-06 2014-03-26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多开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216659A (zh) * 2013-05-30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消息的存储方法及服务器
CN104954446A (zh) * 2015-05-28 2015-09-30 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530162A (zh) * 2014-10-21 2016-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3263A3 (en) * 2001-06-28 2003-08-28 Symbian Ltd E-mail manager program for a wireless information device
CN1859380A (zh) * 2005-07-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消息获取方法
CN1794723A (zh) * 2005-10-11 2006-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消息处理方法
CN103200214A (zh) * 2012-01-10 2013-07-10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集中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516579A (zh) * 2012-06-27 2014-0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供离线消息的服务系统及相应的服务方法
CN103685357A (zh) * 2012-09-06 2014-03-26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多开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51520A (zh) * 2013-01-05 2013-04-1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即时通信工具中同步离线会话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16659A (zh) * 2013-05-30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消息的存储方法及服务器
CN105530162A (zh) * 2014-10-21 2016-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54446A (zh) * 2015-05-28 2015-09-30 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422A (zh) * 2018-09-12 2019-01-15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6441B (zh)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和装置
CN104506416B (zh) 一种实现消息稳定推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52936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torage system
WO2017076321A1 (zh) 数据库同步方法及系统、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同步装置
CN104584006B (zh) 对消息传递上的附件的去重复以及对附件的自动修复
KR20180105675A (ko) 데이터 동기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4219085A (zh)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代理服务器及系统
CN105468295A (zh) 一种实现对象存储的安全防护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1783955B (zh) 一种数据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和设备
CN105868056B (zh) 获取Windows虚拟机中已删除文件的方法、装置及安全虚拟机
CN103841111A (zh) 一种防止数据重复提交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751723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912622A (zh) 一种针对无损压缩文件的数据去重方法
CN106528866A (zh) 一种更新元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10055179A1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partial file hashing
CN106657357A (zh)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0230B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节点故障的侦测方法和装置
KR101666440B1 (ko) 환형큐 기반의 인-메모리 데이터베이스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방법
CN110245129A (zh) 一种分布式全局数据去重方法和装置
US1129378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an smart gas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compound IoT
CN107659842B (zh) 一种视频交友中举报方法及系统
CN111414277B (zh) 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3530205A (zh) 多副本中故障副本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656763A (zh) 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5726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