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6672A -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6672A
CN106656672A CN201611237149.7A CN201611237149A CN106656672A CN 106656672 A CN106656672 A CN 106656672A CN 201611237149 A CN201611237149 A CN 201611237149A CN 106656672 A CN106656672 A CN 106656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client
merging
data flow
data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71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6672B (zh
Inventor
朱海涛
吕娜
朱大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12371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6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6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6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6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66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2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 H04L43/026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using flow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04L43/067Generation of reports using time frame repo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首先按数据流的相似度为各个监控端进行排序。并按照该顺序首先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存储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序列;接着根据得到的参与合并的监控端序列,筛选出对最终数据流贡献度较高的监控端,并仅合并这些监控端的上报的数据,从而保证最后获得完整的数据流。相比于现有的合并方案,本发明基于监控端的相似度进行合并能够降低数据的重合度,减少合并时的计算压力,且在最后合并时仅采用筛选出来的对最终数据流贡献度较高的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无需全网监控端上报,有效减少系统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降低对网络传输的带宽要求,适用于目前绝大部分的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

Description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由于无线局域网信号由无线电波传输,理论上在无线接入点周围的设备都能够接收到信号。由于无线局域网开放性特点带来了诸多的安全上的难题,例如非法用户接入、信息泄露、信号干扰、伪装地址、会话拦截以及更高级更复杂的攻击,会危及整个网络的安全。无线局域网监控是对无线局域网进行监听检测,是对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的网络犯罪调查和取证的基础,也是维护一个无线局域网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都有对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的研究,由于监控端的性能限制,每个监控端同一时间只能监测一个信道,且仅能监控到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数据流量,另外,空口传输易受到环境干扰,监控端采用被动监听方式,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丢包问题,导致接收到的数据流不完整。而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的目的是要获得整个局域网的全局数据,因此单个监控端的监控系统不足以满足监听整个无线局域网的需求,分布式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分布式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会在监控范围内部署多个监控端,监控端通过被动监听的方式捕获数据,监控端会存在一定冗余,以确保在出现丢包问题时,可以通过冗余监控端采集到的数据,拼凑出完整数据流。监控端采集的数据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对数据流进行整合,得到完整的数据流。完整的数据流会进行后续分析,从而找出网络中的威胁,进而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和安全。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分布式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数据流合并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为将所有监控端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直接进行合并;另一种为根据相似度为监控端分类,之后只接收相似度高的监控端的数据并进行合并。
然而,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对于现有的直接合并式方案来说,在大型网络中多个监控端可能采集同一设备的通信数据,这就使得采集到的数据度的重合度较高。这些重合度较高的数据对于完整数据流的贡献较低,但却耗费大量的网络传输资源,导致效率低下;对于现有的相似度合并方式来说,虽然相比于直接合并的方式减少了数据流合并次数,但仍然需要所有监控端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仍然需要占用较大的带宽资源,且合并后的数据流的完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用以克服现有的合并方式数据重合度较高、需占用较多的网络资源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
获取各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数据流,并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其中,每一次数据流合并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合并每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在每合并一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所有数据流后,判断当前合并后的第一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在第一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停止合并,并存储参与本次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
根据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按各个监控端在多次合并中出现的次数,将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的监控端作为优选监控端,将所有监控端中除优选监控端以外的监控端作为备用监控端;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个优选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并按照时序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流;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非完整数据流时,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按所述排序依次接收备用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
在每接收到一条备用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流时,将其合并至所述第二数据流中,同时存储一条使用该备用监控端合并数据流的记录,并判断当前的第二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
在判断为是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将满足预设优选条件的备用监控端更改为优选监控端;所述预设优选条件为:所述备用监控端在记录中的出现次数与得到完整的第二数据流合并数据流的总次数的比值超过预设频率阈值。
可选地,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各个监控端MAC地址、连接监控端的信号强度RSSI以及监控端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满足预设的时限条件或存储容量条件时,输出当前存储的所有第二数据流,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装置,包括:
排序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
初始化合并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各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数据流,并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其中,每一次数据流合并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合并每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在每合并一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所有数据流后,判断当前合并后的第一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在第一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停止合并,并存储参与本次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
监控端筛选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按各个监控端在多次合并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超过预设频率阈值的监控端作为优选监控端,将所有监控端中除优选监控端以外的监控端作为备用监控端;
数据流合并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个优选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并按照时序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流;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数据流合并单元,还被配置为:
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非完整数据流时,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按所述排序依次接收备用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
在每接收到一条备用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流时,将其合并至所述第二数据流中,同时存储一条使用该备用监控端合并数据流的记录,并判断当前的第二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
在判断为是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将满足预设优选条件的备用监控端更改为优选监控端;所述预设优选条件为:所述备用监控端在记录中的出现次数与得到完整的第二数据流合并数据流的总次数的比值超过预设频率阈值。
可选地,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各个监控端MAC地址、连接监控端的信号强度RSSI以及监控端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所述数据流合并单元,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满足预设的时限条件或存储容量条件时,输出当前存储的所有第二数据流,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首先按数据流的相似度为各个监控端进行排序。并按照该顺序首先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存储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序列;接着根据得到的参与合并的监控端序列,筛选出对最终数据流贡献度较高的监控端,并仅合并这些监控端的上报的数据,从而保证最后获得完整的数据流。相比于现有的合并方案,本发明基于监控端的相似度进行合并能够降低数据的重合度,减少合并时的计算压力,且在最后合并时仅采用筛选出来的对最终数据流贡献度较高的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无需全网监控端上报,有效减少系统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降低对网络传输的带宽要求,适用于目前绝大部分的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具体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下面首先对分布式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继续简要介绍。
在分布式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中,多个监控端的数据流整合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据预处理。在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中,后续分析过程所需的数据可以是监控端采集的原始数据,也可以是经预处理后的数据,例如提取数据帧头部,或过滤掉控制帧等。
(2)时钟同步和归一化。一个系统中的多个监控端,由于硬件原因,同一时刻下的时钟可能并不相同,因此为了得到正确时间序列的数据流,需要对多个监控端进行时钟同步,一般是根据无线接入点发出的信标帧的时间戳和监控端监听到数据帧的相对时间偏移,进行监控端的时钟时刻修正。在无线局域网中,由于广播帧和重传数据包存在,系统需要将这类重复的数据包进行归一化。
(3)数据流合并。每个监控端所获取的数据流在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后需要进行合并,即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得到一个完整的全局的数据流。现有的比较完整的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的数据合并过程,都是将所有的监控端数据按时序合并起来,目的是最大化获得数据。
对于背景技术中的方案一来说,采用了直接合并的方式,即多个监控端采集到数据之后,根据系统的需求,可能简单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采集的所有数据直接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按照时间顺序对多个数据流进行合并,最后得到一个全局数据流。然而这样的方式势必使得数据的重合度较高,导致合并效率较低。
对于背景技术中的方案二来说,为了减少直接合并时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监控端所采集的数据冗余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计算的优化方案,也即监控系统第一次启动时,监控端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根据数据内容计算每对监控端的数据流相似度;然后对监控端进行分组,相似度高的监控端归为一组;每个分组中选择一个监控端的数据流进行合并,其余监控端采集到的数据不进行处理。这些未参与数据合并的监控端可以重新再部署在其他位置上。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减少合并的次数,但仍然需要收集所有监控端的数据,占用网络资源大,且仅从每个分组选择一个监控端数据进行合并,这样最终合并的数据流与完整数据流是相差较大的。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根据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
S102、获取各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数据流,并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其中,每一次数据流合并的步骤包括:按照排序依次合并每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在每合并一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所有数据流后,判断当前合并后的第一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在第一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停止合并,并存储参与本次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
S103、根据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按各个监控端在多次合并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超过预设频率阈值的监控端作为优选监控端,将所有监控端中除优选监控端以外的监控端作为备用监控端;
S104、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个优选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并按照时序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流;在判断获知第二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存储第二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该方法中首先按数据流的相似度为各个监控端进行排序。并按照该顺序首先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存储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序列;接着根据得到的参与合并的监控端序列,筛选出对最终数据流贡献度较高的监控端,并仅合并这些监控端的上报的数据,从而保证最后获得完整的数据流。相比于现有的合并方案,本发明基于监控端的相似度进行合并能够降低数据的重合度,减少合并时的计算压力,且在最后合并时仅采用筛选出来的对最终数据流贡献度较高的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无需全网监控端上报,有效减少系统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降低对网络传输的带宽要求,适用于目前绝大部分的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
在具体实施时,步骤S101中的环境数据可以包括:各个监控端MAC地址、连接监控端的信号强度RSSI以及监控端的设备类型(例如为AP或STA)等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步骤S102中的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合并数据流的次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假设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合并的次数为10次,系统中一共包含5个监控端(编号1至5),假设监控端的相似度排序为监控端1至监控端5,则每一次数据流合并可以理解为:在5分钟之内,先合并监控端1在这5分钟内上报的各条数据流,接着合并监控端2在这5分钟之内上报的各条数据流…...合并监控端5在这5分钟之内上报的各条数据流。在合并每一条数据流时都会判断一下当前是否为完整的数据流,直至完整时停止合并。上述过程为一次合并数据流的过程,在接下来的45分钟还会重复合并9次,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数据流合并方法可以以软件的形式被配置在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服务器端,从而可以接收系统中的监控端上报的信息。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步骤S104中仅接收这些监控端上报的数据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也即在步骤S103确定了各个优选监控端之后,可以调用服务器根据各个优选监控端的标识信息向各个优选监控端发送上报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各个优选监控端继续上报数据。各个优选监控端在接收到该指令后可以继续上报数据流。对于备用监控端来说,可以调用服务器根据各个备用监控端的标识信息向备用监控端发送不上报指令,用于指示各个备用监控端停止上报数据;也可以在备用监控端处设置相应的机制,即在确定已经进行了预设次数次数据流合并后,若未接收到继续上报数据的指令,则停止上报。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S105、在判断获知第二数据流为非完整数据流时,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步骤S101中的排序依次接收备用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
S106、在每接收到一条备用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流时,将其合并至第二数据流中,同时存储一条使用该备用监控端合并数据流的记录,并判断当前的第二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
S107、在判断为是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将满足预设优选条件的备用监控端更改为优选监控端;所述预设优选条件为:所述备用监控端在记录中的出现次数与得到完整的第二数据流合并数据流的总次数的比值超过预设频率阈值。
具体来说,如果在步骤S104中判断合并之后数据流仍然为非完整数据流,则此时可以确定仅获取优选监控端的数据流是不够的,需要从备用监控端中获取数据流。因此可以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步骤S101中备用监控端的相似度排序依次接收每个备用监控端在预设时间点端内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在每接收到一条数据流的时候就将其合并至第二数据流中,同时记录上报该数据流的监控端参与合并一次的信息。并在合并之后判断当前的第二数据流是否为完整的。在判断为完整时,可以将当前的数据流存储起来,并查找记录中满足优选条件的并将该备用监控端变为优选监控端。例如,如果某一备用监控端在记录中参与合并的次数为20次,完成整个第二数据流合并的数据流的总次数为100次,此时该监控端参与合并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1/5。如果预设的频率阈值为1/10,则1/5的比值显然已经超过了1/10,因此此时需要将该备用监控端更改为优选监控端,在下一次的合并时作为优先监控端进行数据上报。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步骤S107之后还可以包括:
S108、在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满足预设的时限条件或存储容量条件时,输出当前存储的所有第二数据流,并重复执行根据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步骤。
具体来说,经过上述步骤S101至S107后,会存储很多条完整的第二数据流,如果当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满足预设的时限条件或存储容量条件时,例如系统的存储量达到一定存储阈值或系统容量饱和,又或者是系统从开始执行步骤S101到当前的运行时间已经达到预设的运行时限,则此时可以输出系统内当前存储的所有第二数据流以后对于数据流的分析,并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1至S107。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使得上述步骤中的初始合并步骤(即步骤S101、步骤S102)以及利用优选监控端上报数据的合并步骤(即步骤S103至步骤S107)在整个系统的运转中能够循环进行,使得这里的监控端相似度排序、优选监控端以及备用监控端的配置能够实时更新,更加适应不断变换的网络环境,减少错误率,提高合并后的数据流的完整性以及准确度。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2、附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完整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2,第一阶段开始:
(1)系统最初开始运行,首先根据监控端发送的环境数据(设备MAC地址、信号强度RSSI、设备类型AP或STA)计算各监控端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计算结果,通过排序算法得出合并顺序总表E_total
(2)服务端首先进行n次数据流合并,这n次过程中,所有的监控端都要向服务端发送自身监听到的数据流。服务端接收数据并按照E_total顺序依次合并;
(3)第i次合并时,每合并一个监控端的数据流后需要进行判断,如果还没有得到完整数据流,则继续合并E_total内的下一个编号的监控端数据流;如果已经得到完整的数据流,那么服务端停止此次合并,并存储本次合并的监控端序列表E_i
(4)n次合并完成后,第一阶段完成,得到了n个序列表E_1,E_2,…,E_n
参见附图3,第二阶段开始:
(5)服务端根据阶段一得到的n个序列表,通过频率计算等方法,得出优化的数据流选择表E_selected,并同时维持一个空的备选表E_candidate,以及存储着E_total-E_selected的表E_notselect
(6)系统进行合并,此时仅编号在表E_selected内的监控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服务端按照时序将这些监控端数据流合并;
(7)服务端判断(6)得到的数据流是否完整;
(8)如果(7)的判断结果为不完整,需要按照表E_notselect中的监控端编号顺序,由监控端向服务端发送监听的数据流,服务端每接收一个监控端的数据流,进行一次合并操作,同时将此时合并的监控端编号添加到表E_candidate中,并添加对应的出现频率,然后回到(7);
(9)如果(7)的判断结果完整,则需要判定此时表E_candidate中有没有频率超过预设阈值的项,若是有,将对应的编号添加到表E_selected中,然后回到(6);
第二阶段持续运行,并不断存储已经合并的全局数据流,直到达到一定的预设条件(如时间)后,才重新开始第一阶段的计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排序单元20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
初始化合并单元202,被配置为获取各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数据流,并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其中,每一次数据流合并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合并每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在每合并一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所有数据流后,判断当前合并后的第一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在第一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停止合并,并存储参与本次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
监控端筛选单元203,被配置为根据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按各个监控端在多次合并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超过预设频率阈值的监控端作为优选监控端,将所有监控端中除优选监控端以外的监控端作为备用监控端;
数据流合并单元204,被配置为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个优选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并按照时序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流;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数据流合并单元204,还被配置为:
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非完整数据流时,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按所述排序依次接收备用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
在每接收到一条备用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流时,将其合并至所述第二数据流中,同时存储一条使用该备用监控端合并数据流的记录,并判断当前的第二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
在判断为是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将满足预设优选条件的备用监控端更改为优选监控端;所述预设优选条件为:所述备用监控端在记录中的出现次数与得到完整的第二数据流合并数据流的总次数的比值超过预设频率阈值。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数据流合并单元204,还被配置为:
在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满足预设的时限条件或存储容量条件时,输出当前存储的所有第二数据流,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步骤。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各个监控端MAC地址、连接监控端的信号强度RSSI以及监控端的设备类型。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装置为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的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装置如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某些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关、代理服务器、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8)

1.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
获取各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数据流,并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其中,每一次数据流合并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合并每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在每合并一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所有数据流后,判断当前合并后的第一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在第一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停止合并,并存储参与本次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
根据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按各个监控端在多次合并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超过预设频率阈值的监控端作为优选监控端,将所有监控端中除优选监控端以外的监控端作为备用监控端;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个优选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并按照时序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流;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非完整数据流时,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按所述排序依次接收备用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
在每接收到一条备用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流时,将其合并至所述第二数据流中,同时存储一条使用该备用监控端合并数据流的记录,并判断当前的第二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
在判断为是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将满足预设优选条件的备用监控端更改为优选监控端;所述预设优选条件为:所述备用监控端在记录中的出现次数与得到完整的第二数据流合并数据流的总次数的比值超过预设频率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满足预设的时限条件或存储容量条件时,输出当前存储的所有第二数据流,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各个监控端MAC地址、连接监控端的信号强度RSSI以及监控端的设备类型。
5.一种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序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
初始化合并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各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数据流,并进行多次数据流合并;其中,每一次数据流合并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合并每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在每合并一个监控端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所有数据流后,判断当前合并后的第一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在第一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停止合并,并存储参与本次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
监控端筛选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每次参与合并的监控端的标识信息,按各个监控端在多次合并中出现的频率,将频率超过预设频率阈值的监控端作为优选监控端,将所有监控端中除优选监控端以外的监控端作为备用监控端;
数据流合并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个优选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并按照时序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流;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完整数据流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合并单元,还被配置为:
在判断获知所述第二数据流为非完整数据流时,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按所述排序依次接收备用监控端上报的多条数据流;
在每接收到一条备用监控端上报的数据流时,将其合并至所述第二数据流中,同时存储一条使用该备用监控端合并数据流的记录,并判断当前的第二数据流是否为完整数据流;
在判断为是时,存储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将满足预设优选条件的备用监控端更改为优选监控端;所述预设优选条件为:所述备用监控端在记录中的出现次数与得到完整的第二数据流合并数据流的总次数的比值超过预设频率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合并单元,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满足预设的时限条件或存储容量条件时,输出当前存储的所有第二数据流,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中的各个监控端上报的环境数据,为所述各个监控端按数据流的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序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各个监控端MAC地址、连接监控端的信号强度RSSI以及监控端的设备类型。
CN201611237149.7A 2016-12-28 2016-12-28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56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7149.7A CN106656672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7149.7A CN106656672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6672A true CN106656672A (zh) 2017-05-10
CN106656672B CN106656672B (zh) 2020-07-28

Family

ID=58831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71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56672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66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3067A (zh) * 2018-10-19 2020-04-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流拼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9812B2 (en) * 2002-02-08 2005-04-12 Networks Associates Technology Inc.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analyzing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3220167A (zh) * 2013-03-25 2013-07-24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监控系统及其数据存储方法
US20130198147A1 (en) * 2012-02-01 2013-08-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cting statistical variation from unclassified process log
US20160259820A1 (en) * 2015-03-04 2016-09-08 Caterpill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non-similar data
CN106203277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sift特征聚类的固定镜头实时监控视频特征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9812B2 (en) * 2002-02-08 2005-04-12 Networks Associates Technology Inc.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analyzing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30198147A1 (en) * 2012-02-01 2013-08-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cting statistical variation from unclassified process log
CN103220167A (zh) * 2013-03-25 2013-07-24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监控系统及其数据存储方法
US20160259820A1 (en) * 2015-03-04 2016-09-08 Caterpill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non-similar data
CN106203277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sift特征聚类的固定镜头实时监控视频特征提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3067A (zh) * 2018-10-19 2020-04-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流拼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6672B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Priority-based traffic scheduling and utility optimization for cognitive radio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based smart grid
US8254847B2 (en) Distribu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tactical network dominance
CN109286966A (zh) 寻呼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90238088A1 (en) Network traffic analyzing device, network traffic analyzing method and network traffic analyzing system
US20120114050A1 (en) Comp opera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667874B (zh) 部分协作频谱感知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17321A (zh)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CN104426620A (zh) 一种宽带频谱感知方法及装置
CN110198332A (zh) 内容分发网络节点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461247B (zh) 使用压缩采样的基于传感器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6656672A (zh) 无线局域网监控还原系统的数据流合并方法及装置
CN103179285B (zh) 一种话单文件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7276698A (zh) 一种毫米波无线网络邻居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4158604A (zh) 一种基于平均共识的分布式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WO2020185290A1 (en) Remote wireless sniffer management
CN106685764A (zh) 一种基于数据采集传输的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
WO2023029860A1 (zh) 同步信号的分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信号屏蔽设备
CN102118200B (zh) 一种基于协方差绝对值法的频谱检测方法
Kaloxylos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in the 5G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05049456A (zh) 一种基于网页链接请求的隐秘通信方法
CN102209347A (zh) 数据上报、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888061B (zh) 一种智能无线电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13784452A (zh) 一种提升随机接入成功率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52801A (zh) 与无线接入装置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40951A (zh) 告警相关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