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48734B -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48734B
CN106648734B CN201610874602.9A CN201610874602A CN106648734B CN 106648734 B CN106648734 B CN 106648734B CN 201610874602 A CN201610874602 A CN 201610874602A CN 106648734 B CN106648734 B CN 106648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preset mode
mod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46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48734A (zh
Inventor
李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746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48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48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8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48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8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应用程序访问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接收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监测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若监测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可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并在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后,可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方便了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程序访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MP4等终端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终端的使用,如最简单的通过终端发信息、发语音进行通信。
终端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保存着许多资料,现有的终端都有着游客访问模式,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将文件夹甚至应用封锁起来,避免其他人对资料、应用进行访问。
显然,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只是在他人访问用户保护的资料、应用之前将他人的访问权限进行限制,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接收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
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
监测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若监测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接收单元,用于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接收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
数据编辑单元,用于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
预设模式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第一数据恢复单元,用于若监测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可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并在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后,可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方便了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预设模式转换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数据恢复单元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掌上电脑、MP4和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可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并在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后,可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方便了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接收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有用户使用终端时,往往会进入某个应用程序或者通过文件管理器进入某个应用程序的对应文件夹中,对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做出编辑指令既而对该应用程序的相关文件夹中的数据做出编辑指令或者通过文件管理器直接对某个应用程序的相关文件夹中的数据做出编辑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辑前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包括图片、文本文档或或者如幻灯片、网页等其他格式的数据,编辑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对数据的修改、删除、拷贝等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终端设置处于第一预设模式下,此第一预设模式为终端预设的一种使用模式,在此第一预设模式下,可以满足当前用户对终端的使用需求,当前用户可以对终端的第一数据进行编辑,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后续,终端若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即可将在第一模式下用户编辑第一数据形成的第二数据恢复成第一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预设模式预设为访客模式,第二预设模式预设为管理员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员模式的预设用户为终端的所有者,拥有终端最大的使用权限,访客模式的预设用户为终端的所有者之外的其他用户,终端在所有者平常的使用中,往往会有其他用户借用所有者的终端使用,如家里有客人来访,客人中的小孩往往喜欢要求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小孩的这类要求不好拒绝且常常不知轻重,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的应用或者文件随意编辑如修改、删除等等,这时终端的所有者只需启用终端的访客模式,无论小孩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将终端内的数据做出什么编辑,终端的所有者在取回终端后即可进行数据的恢复,保护终端的数据不被修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预设模式为访客模式,第二预设模式预设为管理员模式的方案符合了终端所有者的对终端的保护需求,大大减少了其他用户对终端的使用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步骤S102中,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第二数据为对第一数据进行编辑后形成的数据。
例如,常见地,将某个用户的图片进行修图处理,原图片即作为第一数据,修图处理后得到的图片即作为第二数据。
在步骤S103中,监测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模式可通过预设的转换条件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终端实时监测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示出的预设模式转换方法流程图,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步骤S201中,接收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
在步骤S202中,将接收的请求操作与预设的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相匹配;
在步骤S203中,若接收的请求操作与预设的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相匹配时,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为在终端的下拉菜单或者上拉菜单中选择预设模式切换按钮,终端就监测到请求操作后,启动预设的确认程序如密码确认或者指纹确认程序,在接收的密码确认或者指纹确认信息与预设的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确认信息相匹配后,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为语音识别。用户须向终端说出预设的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确认语音信息,终端在接收到与预设的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确认语音信息相匹配的语音信息后,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在步骤S104中,若监测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监测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则将编辑后得到的第二数据恢复为编辑前的第一数据,恢复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将第二数据删除后把第一数据储存在原存储地址或者将第二数据编辑成原来的第一数据。
具体的,终端设置于“非正常使用模式”,该模式限制了对终端内的文件对终端外发送的权限,当有其他用户使用终端时,启动了终端的办公类应用如WPS,可以通过WPS应用浏览终端内存储的文档,如“钢铁是怎么炼成的.doc”,用户在浏览的同时,可以对文档中的精彩段落或者某句话、某些字做出加粗、改变字体的编辑处理,并删除了部分内容,在浏览完该文档后对所做出的编辑处理进行了保存。接着,在将该“非正常使用模式”调回了“正常使用模式”后,终端监测到了第一预设模式已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会将修改后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doc”文档回复为编辑前的文档,这样即可保护文档不会其他用户的编辑操作产生实质上的变化,保证了文档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可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并在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后,可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方便了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示出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S301中,将第一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进行存储或者在终端中进行存储。
在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之后,终端将编辑前的第一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或者在终端中进行存储,此存储方案简单方便,同时有助于提高第一数据的安全性,在终端突发故障第一数据恢复失败时用户也可直接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独立于本终端,终端可通过网络或者传输线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可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中有专门划分的存储区域用于存储第一数据,存储区域可位于第一数据相关应用的安装文件夹内,如微信应用的聊天记录数据存储于微信应用安装文件夹内的聊天记录文件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示出的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方法流程图,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步骤S401中,接收向服务器发送获取第一数据请求得到的第一数据或者读取终端中存储的第一数据;
在步骤S402中,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在进行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步骤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对应的第一数据的获取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获取请求后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终端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即可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在进行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步骤时,也可以向终端内专门划分用于存储第一数据的存储区域获取第一数据,在获取到第一数据后即可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可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并在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后,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同时,提供了第一数据的存储方案,简单方便,用户也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保障了第一数据的安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方便了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501中,向用户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进行第一数据恢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之前,终端会向当前用户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以提示当前用户是否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用户可确认第一数据恢复信息以便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会在显示界面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该信息中包含第一数据的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方便用户了解第一数据的内容,该提示信息中还可以有确认按钮和取消按钮,用户可通过点击确认按钮或者终端实体按键如音量“+”按键的预设功能确定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通过点击取消按钮或者实体按键如音量“-”按键的预设功能取消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此方案可按用户的选择确定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是否进行,避免了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对第一数据有用编辑的处理遭到恢复继而丢失。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终端会输出确认第一数据恢复工作的语音信息,具体的,如输出“请确认编辑文档的恢复工作”的语音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编辑文档的恢复工作,用户还可直接对终端发出预设的语音识别确认指令如“恢复数据”的语音命令确认编辑文档的恢复工作,此方案避免了用户与终端的物理接触,方便了用户对终端第一数据恢复工作的确认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向用户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用户可方便地了解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便于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的进行,且可避免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对第一数据有用编辑的处理遭到恢复继而丢失。
实施例四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的结构图,详述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接收单元601;
数据编辑单元602;
预设模式监测单元603;以及
第一数据恢复单元604。
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接收单元601,用于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接收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有用户使用终端时,往往会进入某个应用程序或者通过文件管理器进入某个应用程序的对应文件夹中,对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做出编辑指令既而对该应用程序的相关文件夹中的数据做出编辑指令或者通过文件管理器直接对某个应用程序的相关文件夹中的数据做出编辑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辑前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包括图片、文本文档或或者如幻灯片、网页等其他格式的数据,编辑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对数据的修改、删除、拷贝等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终端设置处于第一预设模式下,此第一预设模式为终端预设的一种使用模式,在此第一预设模式下,可以满足当前用户对终端的使用需求,当前用户可以对终端的第一数据进行编辑,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用户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后续,终端若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即可将在第一模式下用户编辑第一数据形成的第二数据恢复成第一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预设模式预设为访客模式,第二预设模式预设为管理员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员模式的预设用户为终端的所有者,拥有终端最大的使用权限,访客模式的预设用户为终端的所有者之外的其他用户,终端在所有者平常的使用中,往往会有其他用户借用所有者的终端使用,如家里有客人来访,客人中的小孩往往喜欢要求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小孩的这类要求不好拒绝且常常不知轻重,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的应用或者文件随意编辑如修改、删除等等,这时终端的所有者只需启用终端的访客模式,无论小孩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将终端内的数据做出什么编辑,终端的所有者在取回终端后即可进行数据的恢复,保护终端的数据不被修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预设模式为访客模式,第二预设模式预设为管理员模式的方案符合了终端所有者的对终端的保护需求,大大减少了其他用户对终端的使用造成的不利影响。
数据编辑单元602,用于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编辑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对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第二数据为对第一数据进行编辑后形成的数据。
例如,常见地,将某个用户的图片进行修图处理,原图片即作为第一数据,修图处理后得到的图片即作为第二数据。
预设模式监测单元603,用于监测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模式可通过预设的转换条件转为第二预设模式,预设模式监测单元实时监测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步骤由以下子单元完成:
预设模式转换请求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
预设模式转换请求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接收的请求操作与预设的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相匹配;以及
预设模式转换子单元,用于若接收的请求操作与预设的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相匹配时,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为在终端的下拉菜单或者上拉菜单中选择预设模式切换按钮,预设模式转换请求接收子单元监测到请求操作后,预设模式转换请求匹配子单元启动预设的确认程序如密码确认或者指纹确认程序,预设模式转换子单元在接收的密码确认或者指纹确认信息与预设的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确认信息相匹配后,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请求操作为语音识别。用户须向终端说出预设的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确认语音信息,在接收到与预设的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的确认语音信息相匹配的语音信息后,预设模式转换子单元将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第一数据恢复单元604,用于若监测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监测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则第一数据恢复单元将编辑后得到的第二数据恢复为编辑前的第一数据,恢复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将第二数据删除后把第一数据储存在原存储地址或者将第二数据编辑成原来的第一数据。
具体的,终端设置于“非正常使用模式”,该模式限制了对终端内的文件对终端外发送的权限,当有其他用户使用终端时,启动了终端的办公类应用如WPS,可以通过WPS应用浏览终端内存储的文档,如“钢铁是怎么炼成的.doc”,用户在浏览的同时,可以对文档中的精彩段落或者某句话、某些字做出加粗、改变字体的编辑处理,并删除了部分内容,在浏览完该文档后对所做出的编辑处理进行了保存。接着,在将该“非正常使用模式”调回了“正常使用模式”后,第一数据恢复单元监测到了第一预设模式已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会将修改后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doc”文档回复为编辑前的文档,这样即可保护文档不会其他用户的编辑操作产生实质上的变化,保证了文档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可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并在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后,可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方便了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示出的实施例五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的结构图,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还包括如下单元:
存储单元701,用于将第一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进行存储或者在终端中进行存储。
在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之后,存储单元701将编辑前的第一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或者在终端中进行存储,此存储方案简单方便,同时有助于提高第一数据的安全性,在终端突发故障第一数据恢复失败时用户也可直接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独立于本终端,终端可通过网络或者传输线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可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中有专门划分的存储区域用于存储第一数据,存储区域可位于第一数据相关应用的安装文件夹内,如微信应用的聊天记录数据存储于微信应用安装文件夹内的聊天记录文件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示出的第一数据恢复单元604的结构图,第一数据恢复单元包括如下子单元:
第一数据获取子单元801,用于接收向服务器发送获取第一数据请求得到的第一数据或者读取终端中存储的第一数据;以及
第一数据恢复子单元802,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数据恢复单元604在进行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功能时,第一数据获取子单元801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对应的第一数据的获取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获取请求后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第一数据恢复子单元802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即可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数据恢复单元604在进行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的步骤时,第一数据获取子单元802也可以向终端内专门划分用于存储第一数据的存储区域获取第一数据,第一数据恢复子单元802在获取到第一数据后即可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可根据编辑指令,将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并在第一预设模式转为第二预设模式后,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同时,提供了第一数据的存储方案,简单方便,用户也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保障了第一数据的安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终端的访客模式不够针对性、他人使用终端不方便,只能访问有预设权限的资料、应用,终端体验差的问题,方便了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六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的结构图,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还包括如下单元:
第一数据恢复提示单元901,用于向用户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进行第一数据恢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第二数据恢复为第一数据之前,第一数据恢复提示单元801会向当前用户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以提示当前用户是否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用户可确认第一数据恢复信息以便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数据恢复提示单元901会在显示界面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该信息中包含第一数据的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方便用户了解第一数据的内容,该提示信息中还可以有确认按钮和取消按钮,用户可通过点击确认按钮或者终端实体按键如音量“+”按键的预设功能确定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通过点击取消按钮或者实体按键如音量“-”按键的预设功能取消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此方案可按用户的选择确定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是否进行,避免了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对第一数据有用编辑的处理遭到恢复继而丢失。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数据恢复提示单元901会输出确认第一数据恢复工作的语音信息,具体的,如输出“请确认编辑文档的恢复工作”的语音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编辑文档的恢复工作,用户还可直接对终端发出预设的语音识别确认指令如“恢复数据”的语音命令确认编辑文档的恢复工作,此方案避免了用户与终端的物理接触,方便了用户对终端第一数据恢复工作的确认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恢复提示单元901可向用户输出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进行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用户可方便地了解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便于第一数据的恢复工作的进行,且可避免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对第一数据有用编辑的处理遭到恢复继而丢失。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接收对某个应用程序的对应文件夹中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
根据所述编辑指令,将所述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
监测所述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
若监测到所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所述第二预设模式,则向用户输出所述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进行所述第一数据恢复,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确认按钮和取消按钮;
若用户点击确认按钮,则将所述第二数据恢复为所述第一数据;
若所述用户点击取消按钮,则取消所述第一数据的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二数据恢复为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进行存储或者在所述终端中进行存储;
所述将所述第二数据恢复为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接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得到的所述第一数据或者读取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恢复为所述第一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模式为访客模式,所述第二预设模式为管理员模式。
4.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接收单元,用于在终端第一预设模式下,接收对某个应用程序的对应文件夹中第一数据的编辑指令;
数据编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指令,将所述第一数据编辑为第二数据;
预设模式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预设模式是否转为第二预设模式;以及
第一数据恢复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第一预设模式转为所述第二预设模式,则向用户输出所述第一数据恢复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进行所述第一数据恢复,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确认按钮和取消按钮;
若用户点击确认按钮,则将所述第二数据恢复为所述第一数据;
若所述用户点击取消按钮,则取消所述第一数据的恢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进行存储或者在所述终端中进行存储;
所述第一数据恢复单元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获取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得到的所述第一数据或者读取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以及
第一数据恢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恢复为所述第一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模式为访客模式,所述第二预设模式为管理员模式。
CN201610874602.9A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648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4602.9A CN106648734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4602.9A CN106648734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8734A CN106648734A (zh) 2017-05-10
CN106648734B true CN106648734B (zh) 2020-05-08

Family

ID=5885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4602.9A Active CN106648734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487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7049B1 (en) * 2010-05-21 2015-03-31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bugging of compiled code using an interpreter
CN104021352A (zh) * 2014-05-14 2014-09-03 上海卓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将应用使用数据隔离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87609B (zh) * 2014-06-17 2019-1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系统
CN105049597B (zh) * 2015-06-01 2018-01-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图片浏览时进入访客模式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8734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9079B (zh) 遠端移除資料的方法與系統、伺服器、行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KR101418797B1 (ko) 안전한 클라우드 서비스를 위한 보안키장치, 보안 클라우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보안 클라우드 서비스 제공방법
CN10356107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云数据处理方法及云数码相框
Tso et al. iPhone social networking for evidence investigations using iTunes forensics
KR20150032152A (ko) 전자 장치 간의 편집 동작을 실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78295B (zh) 文件存储、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6908B (zh) 数据清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4031078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99875A (zh) 一种文件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79164A (zh) 照相机及其处理文件的方法
US20140189055A1 (en) Migration of usage sessions between devices
WO2011047623A1 (zh) 一种回收短消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3246715A1 (zh) 目标应用的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hang et al. Jailbroken iPhone forensics for the investigations and controversy to digital evidence
CN106648734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方法及装置
KR20120018965A (ko) 모바일 단말과 휴대용 컴퓨팅 기기를 위한 파일 백업, 복원 및 데이터 영구삭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05258613A (ja) 記録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JP6154683B2 (ja) 計算機システム
CN104809753A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
CN104317976A (zh) 一种存储信息的方法
US20130057708A1 (en) Real-time Wireless Image Logging Using a Standalone Digital Camera
CN112395656A (zh) 安全终端共享笔记本电脑的人机交互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JP5146880B2 (ja) 情報管理装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US10178089B2 (en)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0428812C (zh) 一种移动电话通讯录备份及恢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