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48629B -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48629B
CN106648629B CN201611078931.9A CN201611078931A CN106648629B CN 106648629 B CN106648629 B CN 106648629B CN 201611078931 A CN201611078931 A CN 201611078931A CN 106648629 B CN106648629 B CN 106648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operation
touch
instruction type
subsequ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89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48629A (zh
Inventor
高素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789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48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4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8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48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8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包括:终端在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若是,则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通过实施本发明,通过区分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来取消已施加的触摸操作,同时避免重复操作和误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卡顿,从用户角度看就是点击后终端没有反映,即终端并没有在预设时间内执行完用户的指令。在系统或软件出现卡顿时,用户的触摸或点击操作就得不到响应,此时用户往往会多次点击,会造成误触发。
目前,在终端出现卡顿时,终端会继续执行指令,并不会中断执行,会继续接收用户指令;并且,终端也不对用户在卡顿期间的操作进行区分,不能判断哪些是重复操作,哪些是用户想要的有用操作,导致出现重复操作。另外,当用户在卡顿期间输入多个指令,之后又不想等待,不能直接取消已输入指令,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在终端卡顿期间不能取消已施加的触摸操作以及出现重复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若是,则不响应所述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所述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所述不响应所述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包括:
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无效;或
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添加预设组合操作后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有效。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若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是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若是,则不响应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若否,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若是,则不响应所有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若否,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另,本发明还构造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指令类型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则不响应所述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操作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所述第一响应单元,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无效;或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添加预设组合操作后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有效。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还包括:
第二操作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第三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四响应单元,用于若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则不响应所有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五响应单元,用于若不是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实施本发明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在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若是,则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通过实施本发明,通过区分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来取消已施加的触摸操作,同时避免重复操作和误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终端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WindowsPhone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等。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在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终端的正常运行状态是指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操作指令,能运行该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并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功能,以便接收下一个指令。终端出现卡顿是指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后,没有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或直观的感受就是用户对终端施加操作后,终端没有反应。
对于终端来说,终端可通过检测一些运行参数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检测方法包括:终端可通过监测输出图像的相邻帧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监测处理器内的数据处理时间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监测显示屏上像素点的RGB值的变化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检测帧的FPS值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等。本实施例不对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的具体实施方式做限定,只要能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即可。同理,检测终端是否卡顿结束(正常运行状态)也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终端卡顿是指终端安装的系统或在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出现卡顿。
通过卡顿检测方法检测到终端(系统或程序)处于卡顿状态后,终端依然可以接收触摸操作,只是在终端卡顿结束之前,这些后续触摸操作不会得到立即响应。当检测到终端卡顿结束后,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记终端卡顿开始到卡顿结束的这段时间为终端的卡顿期间。
引起终端卡顿的原因很多:处理器处理任务过多、内存使用率过大、存储单元读写数据较慢、加载对象(文件、软件)过大、软件出现bug、用户操作过快等,本实施例对引起终端卡顿的原因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方式,终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对应的功能时发生卡顿,或可以理解为终端出现卡顿时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此时,终端获取第一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第一触摸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单点触摸、滑动、多点触摸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触摸操作不仅包括终端的触摸屏接收到的操作,也包括终端的实体按键接收到的操作,例如,安卓手机的传统三个键:HOME键、返回键、菜单键。
指令类型是指触摸操作对应的内容或实现的功能,例如,打开、关闭、返回、快进、暂停、快退、截屏、缩放等,终端的每个功能都有对应的指令类型,每次触摸操作都会产生对应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指向的内容和实现的功能确定该指令的指令类型。
当终端处于卡顿状态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记为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将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存储到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步骤102: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在终端出现卡顿后,用户以为自己没有施加触摸操作,往往会继续进行后续触摸操作,但由于终端的卡顿,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不能立即得到响应。此时,终端按照时间顺次获取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将后续触摸操作以及对应的指令类型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步骤103: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具体的,当终端出现卡顿时,用户见到终端没有反映,以为没有施加触摸操作,会继续对终端施加后续触摸操作。在施加多个后续操作后终端依然没有“反应”,此时用户会考虑放弃执行已施加所有操作,使终端尽快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所以要检测每次施加的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的触摸指令类型,并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借此来判断用户的意图。
步骤104: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则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
具体的,通过检测,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说明用户已决定放弃执行已施加所有操作,使终端尽快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则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即终端取消之前的所有指令,包括正在执行的指令。优选地,如果终端在接收到取消操作指令后依然处于卡顿状态,无法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则自动重启终端(系统或软件),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包括:
步骤203: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具体的,在终端卡顿期间,为更好的区分用户的触摸操作,达到用户的操作目的,加入时间控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该触摸操作时间为时间点,将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步骤204: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具体的,以系统出现卡顿或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为计时起点,设置一个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例如5秒、10秒、2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判断结果的执行参考上述对应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如果超过第一预设时间,终端在接收到取消操作指令后依然处于卡顿状态,则自动重启终端(系统或软件),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例如,用户在使用微信查看朋友圈,此时软件发生卡顿,用户施加多次触摸操作都没有“反应”,假设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20秒,检测在20秒内检测是否有取消触摸操作,如有,则结束所有指令的执行,恢复微信到正常工作状态。优选地,如果20秒后依旧卡顿,则自动关闭微信,并重新启动微信。
优选地,考虑到一些指令在终端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或用户不希望该指令被取消,则在本实施例中,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包括:
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该指令类型白名单中包括用户在卡顿期间不希望被取消的指令。在检测到后续触摸操作为取消触摸操作中,若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取消触摸操作无效;
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该指令类型白名单中包括用户在卡顿期间不希望被取消的指令,在检测到后续触摸操作为取消触摸操作中,若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取消触摸操作添加预设组合操作后取消触摸操作有效。添加预设组合操作是指取消操作按键需要多次触摸、或消操作按键与其他按键形成组合按键、或触摸返回键产生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值等。例如,快速多次触摸返回键;或同时触摸返回键和音量键。
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本发明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若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是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还包括:
步骤304: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具体的,在终端卡顿期间,为更好的区分用户的触摸操作,达到用户的操作目的,加入时间控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该触摸操作时间为时间点,将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步骤305: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具体的,以系统出现卡顿或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为计时起点,设置一个时间段为第二预设时间,例如3秒、5秒、1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或,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步骤306: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是重复操作,则不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中所说的“响应”是指终端执行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内容,完成特定的功能,也可理解为“执行”,同理理解“不响应”。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方法进行比对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7: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不是重复操作。将本次触摸操作以及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和指令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响应后续触摸操作。
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优选地,本发明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后,还包括:
步骤401: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
具体的,当系统出现卡顿时,为提醒用户,可设置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该提示信息通过弹出提示框的形式提醒,提示框内设置有对应的选项。可以理解,该提示信息具有执行优先权,即使在终端处于卡顿时也可以执行,且优先执行。当然,该提示信息也可以在终端卡顿结束后立即弹出,提示用户对下一步操作进行选择,并根据选择结果执行后续触摸操作。
步骤402:通过选择,若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不响应所有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
步骤403:通过选择,若不是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后续触摸操作。
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终端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WindowsPhone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等。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终端在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终端的正常运行状态是指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操作指令,能运行该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并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功能,以便接收下一个指令。终端出现卡顿是指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后,没有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或直观的感受就是用户对终端施加操作后,终端没有反应。
对于终端来说,终端可通过检测一些运行参数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终端可通过监测输出图像的相邻帧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监测处理器内的数据处理时间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监测显示屏上像素点的RGB值的变化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检测帧的FPS值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等。本实施例不对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的具体实施方式做限定,只要能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即可。同理,检测终端是否卡顿结束(正常运行状态)也可以使用上述装置。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终端卡顿是指终端安装的系统或在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出现卡顿。
通过卡顿检测装置检测到终端(系统或程序)处于卡顿状态后,终端依然可以接收触摸操作,只是在终端卡顿结束之前,这些后续触摸操作不会得到立即响应。当检测到终端卡顿结束后,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记终端卡顿开始到卡顿结束的这段时间为终端的卡顿期间。
引起终端卡顿的原因很多:处理器处理任务过多、内存使用率过大、存储单元读写数据较慢、加载对象(文件、软件)过大、软件出现bug、用户操作过快等,本实施例对引起终端卡顿的原因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方式,终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对应的功能时发生卡顿,或可以理解为终端出现卡顿时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此时,终端获取第一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第一触摸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单点触摸、滑动、多点触摸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触摸操作不仅包括终端的触摸屏接收到的操作,也包括终端的实体按键接收到的操作,例如,安卓手机的传统三个键:HOME键、返回键、菜单键。
指令类型是指触摸操作对应的内容或实现的功能,例如,打开、关闭、返回、快进、暂停、快退、截屏、缩放等,终端的每个功能都有对应的指令类型,每次触摸操作都会产生对应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指向的内容和实现的功能确定该指令的指令类型。
当终端处于卡顿状态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记为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将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存储到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指令类型获取单元502,用于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在终端出现卡顿后,用户以为自己没有施加触摸操作,往往会继续进行后续触摸操作,但由于终端的卡顿,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不能立即得到响应。此时,终端按照时间顺次获取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将后续触摸操作以及对应的指令类型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第一判断单元503,用于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具体的,当终端出现卡顿时,用户见到终端没有反映,以为没有施加触摸操作,会继续对终端施加后续触摸操作。在施加多个后续操作后终端依然没有“反应”,此时用户会考虑放弃执行已施加所有操作,使终端尽快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所以要检测每次施加的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的触摸指令类型,并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借此来判断用户的意图。
第一响应单元504,用于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则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
具体的,通过检测,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说明用户已决定放弃执行已施加所有操作,使终端尽快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则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即终端取消之前的所有指令,包括正在执行的指令。优选地,如果终端在接收到取消操作指令后依然处于卡顿状态,无法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则自动重启终端(系统或软件),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包括:
第一操作时间获取单元603,用于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具体的,在终端卡顿期间,为更好的区分用户的触摸操作,达到用户的操作目的,加入时间控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该触摸操作时间为时间点,将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第二判断单元604,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具体的,以系统出现卡顿或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为计时起点,设置一个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例如5秒、10秒、2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判断结果的执行参考上述对应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如果超过第一预设时间,终端在接收到取消操作指令后依然处于卡顿状态,则自动重启终端(系统或软件),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例如,用户在使用微信查看朋友圈,此时软件发生卡顿,用户施加多次触摸操作都没有“反应”,假设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20秒,检测在20秒内检测是否有取消触摸操作,如有,则结束所有指令的执行,恢复微信到正常工作状态。优选地,如果20秒后依旧卡顿,则自动关闭微信,并重新启动微信。
优选地,考虑到一些指令在终端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或用户不希望该指令被取消,则在本实施例中,不响应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该指令类型白名单中包括用户在卡顿期间不希望被取消的指令。在检测到后续触摸操作为取消触摸操作中,若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取消触摸操作无效;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该指令类型白名单中包括用户在卡顿期间不希望被取消的指令,在检测到后续触摸操作为取消触摸操作中,若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取消触摸操作添加预设组合操作后取消触摸操作有效。添加预设组合操作是指取消操作按键需要多次触摸、或消操作按键与其他按键形成组合按键、或触摸返回键产生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值等。例如,快速多次触摸返回键;或同时触摸返回键和音量键。
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本发明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若检测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是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还包括:
第二操作时间获取单元704,用于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具体的,在终端卡顿期间,为更好的区分用户的触摸操作,达到用户的操作目的,加入时间控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该触摸操作时间为时间点,将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第三判断单元705,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具体的,以系统出现卡顿或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为计时起点,设置一个时间段为第二预设时间,例如3秒、5秒、1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或,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第二响应单元706,用于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是重复操作,则不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中所说的“响应”是指终端执行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内容,完成特定的功能,也可理解为“执行”,同理理解“不响应”。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装置进行比对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响应单元707,用于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不是重复操作。将本次触摸操作以及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和指令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响应后续触摸操作。
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地,本发明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后,还包括:
提示单元801,用于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
具体的,当系统出现卡顿时,为提醒用户,可设置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该提示信息通过弹出提示框的形式提醒,提示框内设置有对应的选项。可以理解,该提示信息具有执行优先权,即使在终端处于卡顿时也可以执行,且优先执行。当然,该提示信息也可以在终端卡顿结束后立即弹出,提示用户对下一步操作进行选择,并根据选择结果执行后续触摸操作。
第四响应单元802,用于通过选择,若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不响应所有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
第五响应单元802,用于通过选择,若不是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后续触摸操作。
通过实施本发明,通过区分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来取消已施加的触摸操作,同时避免重复操作和误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指令类型是指触摸操作对应的内容或实现的功能;
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若是,则不响应所述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响应所述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包括:
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无效;或
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添加预设组合操作后,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是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若是,则不响应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若否,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若是,则不响应所有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若否,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6.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指令类型是指触摸操作对应的内容或实现的功能;
指令类型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则不响应所述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操作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操作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为取消触摸操作对应的取消操作指令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响应单元,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无效;或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指令类型白名单,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指令类型白名单内,则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添加预设组合操作后,所述取消触摸操作有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操作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第三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7、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四响应单元,用于若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则不响应所有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五响应单元,用于若不是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CN201611078931.9A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648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8931.9A CN106648629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8931.9A CN106648629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8629A CN106648629A (zh) 2017-05-10
CN106648629B true CN106648629B (zh) 2021-01-01

Family

ID=5881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8931.9A Active CN106648629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4862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0981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输入操作处理方法以及输入控制程序
CN103440092A (zh) * 2013-08-13 2013-12-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返回按键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867789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误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9407B (zh) * 2015-03-12 2018-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6125984B (zh) * 2016-06-28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0981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输入操作处理方法以及输入控制程序
CN103440092A (zh) * 2013-08-13 2013-12-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返回按键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867789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误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8629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6077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710469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和介质产品
US20200057557A1 (en) Text input method in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448652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activating application based on handwriting input
CN105320542B (zh) 一种移动终端退出异常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US9817484B2 (en) Method for capturing screen content of mobile terminal and device thereof
CN107329659B (zh) 一种权限设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870156A (zh) 一种处理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US11604570B2 (en)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touch operation mode
CN102750477B (zh) 控制终端关闭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757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01235A (zh) 对象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806965A (zh) 自动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170003982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on web page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EP32061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st item operations
WO2016173307A1 (zh) 一种消息复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智能终端
CN104898839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38733A (zh) 遥控设备快捷键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6648629B (zh) 一种防止复杂指令误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681625A (zh) 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52499B (zh) 一种应用控制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06648223B (zh) 一种避免重复点击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63919A (zh) 用户界面ai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6037410A1 (zh)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6086363A1 (zh) 一种处理操作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