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8637B -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8637B
CN106638637B CN201611158076.2A CN201611158076A CN106638637B CN 106638637 B CN106638637 B CN 106638637B CN 201611158076 A CN201611158076 A CN 201611158076A CN 106638637 B CN106638637 B CN 106638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drainage
drain
suspension ty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80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38637A (zh
Inventor
王红霞
王兴康
岳齐贤
云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580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8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8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38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8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固定支架,安装于基坑侧壁上;排水组件,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其中,排水组件的一端伸入基坑积水中,排水组件的另一端接入地表排水沟;水泵,与排水组件相连,通过水泵,将基坑中的积水通过排水组件排入地表排水沟中。本发明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中,伸入基坑积水中一端的排水组件能够尽可能的触碰基坑坑底,使得基坑中的积水能够快速、有效的排离基坑,从而提高基坑侧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施工领域,涉及一种排水系统,特别是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基坑降水的方式可以将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满足施工要求。但受自然降雨影响,仍需在坑底设置集水明排,将雨水排至坑外。而且,在采取人工挖孔桩施工桩基,或存在较多坑中坑时,也需要将局部深坑中地下水排至坑外。
集水明排方式通常是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坑内的水自然流入排水沟,经水泵排至坑外。这种方式在基坑面积较大时效率低下,并且无法解决局部深坑的排水问题。如若将局部深坑直接用水泵抽至坑外或者排水沟,将造成场地现场混乱与资源的浪费,影响工程的进度与安全。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有效的将基坑内的水排出的基坑排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有效的将基坑内的水排出的基坑排水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包括:
固定支架,安装于基坑侧壁上;
排水组件,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其中,排水组件的一端伸入基坑积水中,排水组件的另一端接入地表排水沟;
水泵,与排水组件相连,通过水泵,将基坑中的积水通过排水组件排入地表排水沟中。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至少一根横向排水管和至少一根竖向排水管,且横向排水管和竖向排水管之间通过接头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竖向排水管沿横向排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竖向排水管与横向排水管之间通过四通管相连,其中,横向排水管和竖向排水管呈直角。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竖向排水管均匀分布于横向排水管的长度方向上。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横向排水管利用固定支架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侧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止回阀,与三通管或者四通管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弯头,其中,两个弯头分别设置于横向排水管的两端,且弯头的一端与横向排水管相连,弯头的另一端与止回阀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条水龙带,其中,水龙带的一端与止回阀相连,水龙带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横向排水管由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横向排水支管组成,且相邻两个横向排水支管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竖向排水管由若干个规格相同的竖向排水支管组成,且相邻两个竖向排水支管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利用固定支架将横向排水管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侧壁上;
步骤二:在横向排水管的两端各连接弯头;
步骤三:利用固定支架安装竖向排水管,与横向排水管之间通过四通管相连;
步骤四:分别在弯头、三通管以及四通管剩余管口处安装止回阀;
步骤五:将水泵放置在需要排水的积水坑中,并通过水龙带与止回阀相连;
步骤六:启动水泵,使得基坑中的积水依次通过横向排水管和竖向排水管,排入地表排水沟中;
步骤七:关闭水泵,结束排水,并将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从基坑侧壁上拆卸而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伸入基坑积水中一端的排水组件能够尽可能的触碰基坑坑底,使得基坑中的积水能够快速、有效的排离基坑,从而提高基坑侧壁的安全性;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方法,其中所涉及的材料简单易寻,制作安装方便快捷、提升排水施工效率,能够快速排除基坑内积水,保证基坑的安全;另外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且施工现场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固定支架;200、排水组件;210、横向排水管;211、横向排水支管;220、竖向排水管;221、竖向排水支管;230、接头;231、三通管;232、四通管;240、止回阀;250、弯头;260、水龙带;300、水泵;400、基坑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00,安装于基坑侧壁400上;排水组件200,安装于固定支架100上,其中,排水组件200的一端伸入基坑积水中,排水组件200的另一端接入地表排水沟;水泵300,与排水组件200相连,通过水泵300,将基坑中的积水通过排水组件200排入地表排水沟中。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中,伸入基坑积水中一端的排水组件200能够尽可能的触碰基坑坑底,使得基坑中的积水能够快速、有效的排离基坑,从而提高基坑侧壁400的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支架100是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支架,其中,型钢的截面可以为工字钢、槽钢、角钢或者扁钢等,其铸造工艺可采用热轧、锻造或者冷拔制成。
本发明中提到的固定支架100采用型钢制成,结构的自重较轻,其使用面积较大,强度较高,另外,在使用型钢时,其基础施工取土量少,对土地资源破坏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在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到期后,结构拆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量小,废钢资源回收价值高。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组件200包括至少一根横向排水管210和至少一根竖向排水管220,且横向排水管210和竖向排水管220之间通过接头230相连,优选地,接头230采用三通管231,其中,三通管231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横向排水管210和竖向排水管220相连,三通管231的另一个管口与水泵300相连,通过水泵300,基坑中的积水依次通过横向排水管210和竖向排水管220,最后流入地表排水沟中。
通过横向排水管210和竖向排水管220,使得基坑中的积水在流动过程中形成高度落差,从而减小水泵300输出功率,降低能耗,而且对于基坑中的积水排放快速、有效;进而保证了基坑侧壁4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排水管210由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横向排水支管211组成,且相邻两个横向排水支管211之间通过一个三通管231相连,竖向排水管220并沿横向排水管210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竖向排水管220由若干个规格相同的竖向排水支管221组成,且竖向排水管220与横向排水管210之间通过一个四通管232相连,使得横向排水管210与竖向排水管220之间呈90度角。
采用若干个横向排水支管211和若干根竖向排水支管221,从而加快基坑中积水的排放,提高基坑侧壁4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竖向排水管220均匀分布于横向排水管210的长度方向上,使得基坑各个部位上的排水量相同,从而使得基坑每一部位的干燥速率相同,进而提高基坑侧壁4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排水管210利用固定支架100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侧壁400上,其中,1%的排水坡度指的是,两点之间的高度差除以两点之间投影距离。
本发明采用1%的排水坡度设置横向排水管210,使其安装方便快捷,提升排水施工效率,同时降低水泵300的输出功率,节省能耗,另外,能够快速的将基坑中的积水排入地表的排水沟中,从而提高基坑侧壁4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由若干根横向排水支管211拼接而成的横向排水管210呈弧形,其中,横向排水管210的两端距坑底1.5m,中间距坑底1m,使得拼接而成的横向排水管210为一根向下凸起的弧线,使得基坑中的积水通过端部横向排水支管211流入中部横向排水支管211,再流经中部的竖向排水管220,将积水排出。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排水支管211的外径选用160mm的PVC管,拼接形成的横向排水管210的长度为100m,竖向排水管220的外径选用200mm的PVC管,使得积水从小口径的横向排水管210流向大口径的竖向排水管220,从而减缓积水的水流速度,进而增大积水单位面积的排放量,保证积水的排放效率,提高基坑侧壁4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三通管231和四通管232均采用异径接头230,便于连接不同外径的横向排水管210和竖向排水管220,使得三通管231、四通管232与横向排水管210、竖向排水管220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防止出现漏气现象,保证基坑中的积水能够快速、顺利、有效的排入地表排水沟中。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组件200还包括至少一个止回阀240,与三通管231或者四通管232相连,用以控制水流单向排出,避免回流,优选地,止回阀24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一个三通管231、四通管232的其中一个管口处连接止回阀240,保证横向排水管210或者竖向排水管220的每一段均为单向流通,逐步防止积水回流,从而提高了排水组件200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组件200还包括至少两个弯头250,优选地,弯头250为异径,其中,两个弯头250分别设置于横向排水管210的两端,且弯头250的一端与横向排水管210相连,弯头250的另一端与止回阀240相连,保证拼接而成的横向排水管210的密封性,提高基坑排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弯头250与其相邻的三通管231之间的距离为30m,即为单位横向排水支管211的长度,如果单位横向排水支管211的长度大于30m,则拼接后的横向排水管210的扰度将达不到设定的扰度,其中设定的扰度为,横向排水管210的两端距坑底1.5m,中间距坑底1m。如果单位横向排水支管211的长度小于30m,则会增加拼接横向排水支管211的数量,增加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组件200还包括至少一条水龙带260,其中,水龙带260的一端与止回阀240相连,水龙带260的另一端与水泵300相连,实现长距离的输送基坑中的积水,一般而言,水龙带260能够承受一定液体压力的管状带织物,其材质选用优质棉、麻或者高强度化学纤维为原料,也可以用高强锦纶丝和涤纶丝作原料。优选地,水龙带260在不使用时,一般处于扁平状态,便于卷收储存,水龙带260在使用状态下,由于其内输送液体,呈圆筒状,能够快速输送液体而不受阻,而且操作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方法,以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基坑为长方形,其中,长边长度为250m,短边长度为120m,工程桩采取人工挖孔桩形成,该工程采用6套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作为雨水及桩孔内地下水排水,优选地,每条长边布置2套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每条短边布置1套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
根据上述分布方式布置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其中以一个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为例:
步骤一:利用固定支架100将横向排水管210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侧壁400上;
步骤二:在横向排水管210的两端各连接弯头250,且靠近横向排水管210两端的相邻两根横向排水支管211之间通过三通管231相连,横向排水管210中部的相邻两根横向排水支管211之间通过四通管232相连;
步骤三:利用固定支架100安装竖向排水管220,与横向排水管210之间通过四通管232相连,其中,竖向排水管220可由若干个竖向排水支管221组成,且相邻两根竖向排水支管221之间通过三通管231相连;
步骤四:分别在弯头250、三通管231以及四通管232剩余管口处安装止回阀240;
步骤五:将水泵300放置在需要排水的积水坑中,并通过水龙带260与止回阀240相连;
步骤六:启动水泵300,使得基坑中的积水依次通过横向排水管和竖向排水管220,排入地表排水沟中;
步骤七:关闭水泵300,结束排水,并将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从基坑侧壁400上拆卸而下,下次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方法,其中所涉及的材料简单易寻,制作安装方便快捷、提升排水施工效率,能够快速排除基坑内积水,保证基坑的安全;另外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且施工现场整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包括:
固定支架,安装于基坑侧壁上;
排水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其中,所述排水组件的一端伸入基坑积水中,所述排水组件的另一端接入地表排水沟;
水泵,与所述排水组件相连,通过所述水泵,将基坑中的积水通过所述排水组件排入地表排水沟中;
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至少一根横向排水管和至少一根竖向排水管,且横向排水管和竖向排水管之间通过接头相连;
所述横向排水管由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横向排水支管组成,且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排水支管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所述竖向排水管由若干个规格相同的竖向排水支管组成,且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排水支管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
其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一:利用固定支架将横向排水管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侧壁上;
步骤二:在横向排水管的两端各连接弯头;
步骤三:利用固定支架安装竖向排水管,与横向排水管之间通过四通管相连;
步骤四:分别在弯头、三通管以及四通管剩余管口处安装止回阀;
步骤五:将水泵放置在需要排水的积水坑中,并通过水龙带与止回阀相连;
步骤六:启动水泵,使得基坑中的积水依次通过横向排水管和竖向排水管,排入地表排水沟中;
步骤七:关闭水泵,结束排水,并将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从基坑侧壁上拆卸而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排水管沿所述横向排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横向排水管和所述竖向排水管呈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排水管均匀分布于所述横向排水管的长度方向上。
CN201611158076.2A 2016-12-15 2016-12-15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6638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8076.2A CN106638637B (zh) 2016-12-15 2016-12-15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8076.2A CN106638637B (zh) 2016-12-15 2016-12-15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8637A CN106638637A (zh) 2017-05-10
CN106638637B true CN106638637B (zh) 2019-07-09

Family

ID=58823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8076.2A Active CN106638637B (zh) 2016-12-15 2016-12-15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86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7619A (zh) * 2018-09-04 2018-11-13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半真空压力降排水管网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28505A (zh) * 2019-08-05 2019-12-0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分流式地下连续墙冷凝管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524673A (zh) * 2019-08-07 2019-12-0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分流式大直径盾构管片冷凝管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524674A (zh) * 2019-08-12 2019-12-0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分流式沉管管段冷凝管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700294A (zh) * 2019-10-16 2020-01-17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基坑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2754A (ja) * 1997-01-30 1998-08-11 Sekisui Chem Co Ltd 排水桝
CN201202121Y (zh) * 2008-05-30 2009-03-04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坑排水管网
CN202658616U (zh) * 2012-06-04 2013-01-09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单面墙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CN205676909U (zh) * 2016-05-30 2016-11-09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工具式基坑临时排水支架系统
CN206418510U (zh) * 2016-12-15 2017-08-18 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2754A (ja) * 1997-01-30 1998-08-11 Sekisui Chem Co Ltd 排水桝
CN201202121Y (zh) * 2008-05-30 2009-03-04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坑排水管网
CN202658616U (zh) * 2012-06-04 2013-01-09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单面墙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CN205676909U (zh) * 2016-05-30 2016-11-09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工具式基坑临时排水支架系统
CN206418510U (zh) * 2016-12-15 2017-08-18 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8637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637B (zh)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06256455U (zh) 排水格构框架梁及排水格构框架梁护坡
CN103741683B (zh) 一种囊袋扩底刚柔组合桩及施工方法
CN206554120U (zh) 带有钢结构集水坑的地下综合管廊
CN103132488B (zh) 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反渗水处理方法及反渗排水系统
CN111305141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穿枯水期河渠的引流方法
CN206887776U (zh) 一种箱梁精轧螺纹钢竖向预应力筋补偿式灌浆装置
CN105696611A (zh) 用于高透水性砂层基坑降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6418510U (zh)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
CN204418194U (zh) 用于高透水性砂层基坑降水装置
CN205663006U (zh) 一种市政用污水排污管道
CN103527850B (zh) 超大口径pe排水管的非开挖施工系统
CN106836287B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CN106013213B (zh) 一种可增加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桩基础及其使用方法
CN204753637U (zh) 一种沉管隧道
CN204418170U (zh) 一种地连墙和主体结构的锚固结构
CN208634542U (zh) 一种减胀排水管
CN209443463U (zh) 螺旋热管环状凸肋先排水后注浆竹节桩
CN207512742U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向下泵送砼的管道系统
CN203656363U (zh) 超大口径pe排水管的非开挖施工系统
CN208183719U (zh) 一种暗管排水管道系统
CN102052517A (zh) 区域式地埋垂直管水平连接系统及其连接施工方法
CN203160236U (zh) 可采集地源热能的抗浮锚杆
CN112283446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顶管及其加工工艺
CN215804712U (zh) 一种隧道排水管水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5 800 Pearl River Road 429 Xindan Street,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 800 Pearl River Road 429 Xindan Street,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MCC 20 CONSTRUCTION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6

Address after: 315 800 Pearl River Road 429 Xindan Street,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MCC20 GROUP Corp.,Ltd.

Address before: 315 800 Pearl River Road 429 Xindan Street,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20 Smelter Constructio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