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1616A -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1616A
CN106631616A CN201710005117.2A CN201710005117A CN106631616A CN 106631616 A CN106631616 A CN 106631616A CN 201710005117 A CN201710005117 A CN 201710005117A CN 106631616 A CN106631616 A CN 106631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parts
mixture
fertilizer
planting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51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LINYUA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LINYUA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LINYUA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LINYUA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51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1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1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05D3/02Calcareous fertilisers from limestone, 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hydrate, slaked lime, calcium oxide, waste calcium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9/00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旱地熟化土壤50‑80份、泥炭土40‑60份、椰糠20‑40份、地表土20‑40份、珍珠岩10‑20份、肥料15‑25份、蛋壳粉1‑10份、丙烯酰胺0.1‑1份、植物乳杆菌0.1‑1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种植土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营养长效缓释、无病虫害,针对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具有优良的效果,并且本发明成本低廉,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土是万物之母,是植物生长依赖的最重要物质,是植物养分的来源,是根系生长、排水、保水保肥的载体,土壤养分主要包括土壤中钾、钙、钠、镁、氮、磷、硝酸盐等各种盐分,它们的含量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在高速公路和露采废弃矿山等高陡岩质坡面的表土和植被几乎被完全剥离,而且坡面高陡,表面稳定性差,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治理难度相当大,一般要通过配置有针对性的种植土才能有所改善。
种植土是一种通过人工配置而成,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人工土壤,而对于高陡岩质坡面的种植土要求更高。
在现有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技术中有的保水性好,但保肥性差;有的保肥性好,保水性差,不能提供一种适合幼苗以及苗木在高陡岩质坡面上长期生长的种植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该发明具有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营养成分多、长效缓释等特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旱地熟化土壤50-80份、泥炭土40-60份、椰糠20-40份、地表土20-40份、珍珠岩10-20份、肥料15-25份、蛋壳粉1-10份、丙烯酰胺0.1-1份、植物乳杆菌0.1-1份。
优选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旱地熟化土壤60-70份、泥炭土45-55份、椰糠25-35份、地表土25-35份、珍珠岩12-18份、肥料18-22份、蛋壳粉2-8份、丙烯酰胺0.2-0.8份、植物乳杆菌0.2-0.8份。
优选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旱地熟化土壤65份、泥炭土50份、椰糠30份、地表土30份、珍珠岩15份、肥料20份、蛋壳粉5份、丙烯酰胺0.5份、植物乳杆菌0.5份。
优选的,所述旱地熟化土壤选用由山地种植果树后的熟化土壤。
优选的,所述地表土取自林地、耕地、草地中至少一种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可以采用一般常规的方法,本发明优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旱地熟化土壤50-80份与地表土20-40份混合搅拌,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1-1份、植物乳杆菌0.1-1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B;
c、将混合物B、珍珠岩10-20份、泥炭土40-60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C;
d、将混合物C、蛋壳粉1-10份、椰糠20-40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D;
e、将混合物D、肥料15-25份混合搅拌,放置2-5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优选的,步骤a中,旱地熟化土壤与地表土混合时加入10-2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28-35℃的密封空间10-15天。
优选的,步骤c中,珍珠岩研磨成60-80目的粉末。
优选的,进行步骤d前,先将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加热3-8分钟,蒸汽温度控制在70-100℃。
优选的,步骤e中,所述肥料为长效缓释肥料,肥料中添加pH调节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种植土含有多种矿质营养、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营养长效缓释、无病虫害,针对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具有优良的效果,并且本发明成本低廉,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所述的份数如无特殊说明,均指重量份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a、取旱地熟化土壤50-80份、地表土20-40份、水10-20份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28-35℃的密封空间10-15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1-1份、植物乳杆菌0.1-1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60-80目的珍珠岩粉末10-20份、混合物B、泥炭土40-60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C;
d、将20-40份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70-100℃的条件下加热3-8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1-10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15-25份、pH调节剂混合搅拌,放置2-5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在本实施例中:
熟化土壤: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使土壤的耕性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即生土变熟土的过程。熟化的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良好,水、肥、气、热诸肥力因素协调,微生物活动旺盛,供给植物水分养分的能力强。
泥炭土:指在河湖沉积低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
椰糠: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加工后的椰子副产物或废弃物,是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
地表土:耕地、林地、草地等地表以下未经耕种的土壤层。
珍珠岩: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因其具有珍珠裂隙结构而得名。珍珠岩矿包括珍珠岩、黑曜岩和松脂岩。三者的区别在于珍珠岩具有因冷凝作用形成的圆弧形裂纹,称珍珠岩结构,含水量2~6%;松脂岩具有独特的松脂光泽,含水量6~10%;黑曜岩具有玻璃光泽与贝壳状断口,含水量一般小于2%。
蛋壳粉:废弃的蛋壳可用来制成蛋壳粉,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少量的有机物质。据测定,蛋壳粉中含有碳酸钙94.54%,蛋白质1.15%,碳酸镁和磷酸 钙4.36%。蛋壳粉还可作肥料以及加工去污粉等。
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与引发剂等混合注入注水井高渗透层带,聚合成高粘度的聚合物。
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是乳酸菌的一种,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厌氧或兼性厌氧,菌种为直或弯的杆状,单个、有时成对或成链状,最适pH值为6.5左右,属于同型发酵乳酸菌。此菌与其他乳酸菌的区别在于此菌的活菌数比较高,能大量的产酸,使水中的PH值稳定不升高,而且其产出的酸性物质能降解重金属;由于此菌是厌氧细菌(兼性好氧),在繁殖过程中能产出特有的乳酸杆菌素,乳酸杆菌素是一种生物型的防腐剂。
在本发明中,熟化土壤采用的是旱地的熟化土壤,优选地采用种植果树后的熟化土壤,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因长期耕种,使得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较为稳定,可以根据果树的特性,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测定土壤中什么营养元素较多,什么营养元素较少;经过试验发现,采用旱地熟化土壤配置的种植土,其保水和保肥的能力都比较强,在旱地中生长的植物自身的根系较为发达,起到良好的保水保肥效果,当这些植物在旱地中生长较长时间后,土壤就会慢慢具有保水保肥的效果,这将从实施例中得以证明。
在本发明中地表土取自林地、耕地、草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未经耕作熟化的土壤,地表土与熟化的土壤混合使用,可以加强熟化土壤的保水保肥功能,因熟化土壤结构良好,水、肥、气、热诸肥力因素协调,微生物活动旺盛,供给作物水分养分的能力强,可以使得混合后的地表土尽快与熟化土壤融合,将熟化土壤与地表土混合时加入10-2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28-35℃的密封空间5-10天,给地表土和熟化土壤之间相互协调与融合创造的必要的条件,这一步骤将影响到种植土的种植效果与保肥的功能。
在本发明中的种植土配方中加入了蛋壳粉,蛋壳粉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有机物质,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长期的养料来源,蛋壳粉内部的营养物质难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保肥介质,并且不会污染环境。
在本发明中的种植土配方中加入了椰糠,椰糠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是一种良好的保水保肥物质,本发明中将其置于蒸汽装置中加热3-8分钟,蒸汽温度控制在70-100℃,是为了使椰糠膨胀,以得到更好的物理化学吸收能力和较强的缓冲作用;使用蒸汽加热,使得椰糠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当其与其他组分混合 时更易融合,并且在制作种植土的过程不会过多吸收其他组分的水分和养分,防止在制作完成种植土后,各部分营养不均衡;蒸汽的温度控制在70-100℃,因为经过试验得出,超过100℃后,会破坏椰糠的孔隙结构,使椰糠丧失保水保肥的功能,低于70℃后,无法达到加强物理化学吸收能力和较强的缓冲作用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先将熟化土壤与地表土混合搅拌,充分融合一定时间后才将加入其他组分,是为了使这两种组分充分融合,协调两者之间的营养成分;熟化土壤和地表土作为本发明的种植土占有比例最高的两种组分,是种植土最重要的组分,他们的性质直接影响种植土的特性。当熟化土壤与地表土充分融合后,在其混合物中丙烯酰胺、植物乳杆菌,在本发明中丙烯酰胺、植物乳杆菌作为人工合成的土壤结构改良剂,土壤结构改良剂是一种主要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而不是主要提供植物养分的物料,其可以迅速改良土壤;丙烯酰胺可以加强絮凝作用和粘合作用,植物乳杆菌能分解有机物,降低有机耗氧量,间接增氧;丙烯酰胺与植物乳杆菌相互配合,共同对种植土发生作用,丙烯酰胺可以使种植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增强,植物乳杆菌能促进种植土中的有效活菌数与有机质的数量增加。可以理解,本发明中的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的步骤可以互换,即制作的顺序依次还可以为a、c、d、b、e或c、a、b、e、d等顺序其他组合,本发明优选采用a、b、c、d、e的顺序组合。
在迅速改善土壤的性能以后,在其中加入珍珠岩、泥炭土;珍珠岩可以改造土壤,调节土壤板结,防止农作物倒伏,控制肥效和肥度;泥炭土有充足的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将其先于肥料加入到混合物中,为种植土营造了良好的营养基础,储存肥料。
人工合成的土壤改良剂后,能迅速改良土壤的特性,但作用不能持久,所以在迅速改良土壤的特性后,要保持这种良好的性质就要加入一种持久的土壤结构改良剂,持久的土壤改良剂一般都是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本发明中使用椰糠作为天然的土壤结构改良剂,用蛋壳粉配合其使用,优选的,先将蛋壳粉与椰糠混合均匀后才将其与前步骤所得混合物混合,蛋壳粉研磨成60-80目的粉末,是为了更好得被椰糠包围,使得椰糠的保水保肥效果更佳,大大降低了蛋壳粉流失的可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与抗流失性。
在制作种植土的最后步骤中加入肥料为长效缓释肥料,长效缓释肥为人粪、 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鹅粪、蚕粪、马粪、兔粪、草木灰、人尿、猪尿、牛尿、马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或者使用工业上制作的长效缓释肥料颗粒;本发明的长效缓释肥主要使用多种复合的方式,使得肥料中含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并且,本发明使用专业的肥料包膜技术,实现养分释放根据植物需求自动调节,既不会养分释放过多,造成浪费,也不会释放不足,导致植物养分不够,满足岩质边坡植物长期生长的营养需求。在加入肥料时先测量前步骤所得混合物的pH值,当前步骤的混合物为酸性时,则加入碱性pH调节剂,例如,氢氧化钙、碳酸钙;当前步骤的混合物为碱性时,则加入酸性pH调节剂,例如,硫磺、磷酸二氢钾等,保证种植土的pH值偏中性,有利于植株长期生长。
以下实施例2-9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2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50kg、林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20kg、水10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28℃的密封空间10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1kg、植物乳杆菌0.1kg混合搅拌,放置6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60目的珍珠岩粉末10kg、混合物B、泥炭土40kg混合搅拌,放置6天后得混合物C;
d、将20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70℃的条件下加热3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1kg、混合搅拌,放置6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5.0~6.0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15kg、碳酸钙0.2kg混合搅拌,放置2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实施例3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80kg、耕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40kg、水20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35℃的密封空间15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1kg、植物乳杆菌1kg混合搅拌,放置10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80目的珍珠岩粉末20kg、混合物B、泥炭土60kg混合搅拌,放置10天后得混合物C;
d、将40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100℃的条件下加热8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10kg、混合搅拌,放置10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5.5~6.6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25kg、氢氧化钙0.3kg混合搅拌,放置5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实施例4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65kg、草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30kg、水15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30℃的密封空间13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5kg、植物乳杆菌0.5kg混合搅拌,放置8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70目的珍珠岩粉末15kg、混合物B、泥炭土50kg混合搅拌放置8天后得混合物C;
d、将30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85℃的条件下加热5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5kg、混合搅拌,放置8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6.5~7.5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20kg混合搅拌,放置3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实施例5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55kg、林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22kg、水12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29℃的密封空间11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2kg、植物乳杆菌0.3kg混合搅拌,放置7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60目的珍珠岩粉末12kg、混合物B、泥炭土45kg混合搅拌,放置7天后得混合物C;
d、将22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72℃的条件下加热4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2kg、混合搅拌,放置7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6.5~7.5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16kg混合搅拌,放置3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实施例6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56kg、耕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 25kg、水14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28-35℃的密封空间12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3kg、植物乳杆菌0.4kg混合搅拌,放置9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80目的珍珠岩粉末13kg、混合物B、泥炭土48kg混合搅拌,放置9天后得混合物C;
d、将24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79℃的条件下加热6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4kg、混合搅拌,放置9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7.5~8.5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22kg、硫磺0.4kg混合搅拌,放置4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实施例7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75kg、林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28kg、水16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32℃的密封空间14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6kg、植物乳杆菌0.8kg混合搅拌,放置8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70目的珍珠岩粉末17kg、混合物B、泥炭土57kg混合搅拌,放置6天后得混合物C;
d、将38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88℃的条件下加热5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6kg、混合搅拌,放置9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6.5~7.5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24kg混合搅拌,放置3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实施例8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62kg、草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32kg、水17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31℃的密封空间13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9kg、植物乳杆菌0.2kg混合搅拌,放置7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60目的珍珠岩粉末19kg、混合物B、泥炭土42kg混合搅拌,放置6天后得混合物C;
d、将33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94℃的条件下加热7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9kg、混合搅拌,放置8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7.5~8.5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23kg、磷酸二氢钾0.2kg混合搅拌,放置5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实施例9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73kg、林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35kg、水18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32℃的密封空间13天,取出,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8kg、植物乳杆菌0.7kg混合搅拌,放置8天后得混合物B;
c、将研磨成70目的珍珠岩粉末18kg、混合物B、泥炭土46kg混合搅拌,放置9天后得混合物C;
d、将35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80℃的条件下加热5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8kg、混合搅拌,放置9天后得混合物D;
e、测得混合物D的pH值为6.5~7.5后,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17kg混合搅拌,放置3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根据本发明的特点做了对比例1-7。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在步骤a中未使用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其他步骤与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在步骤a中将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换成农田土壤,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1在步骤d中未使用蛋壳粉,其他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4在步骤d中未将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加热,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5
a、取旱地种植果树后熟化的土壤65kg、林地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30kg、水15kg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30kg℃的密封空间8天,取出,得混合物A;
c、将研磨成70目的珍珠岩粉末15kg、混合物A、泥炭土50kg混合搅拌得混合物C;
d、将30kg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在85℃的条件下加热5分钟后,取出与混合物C、蛋壳粉5kg、混合搅拌得混合物D;
e、将混合物D、长效缓释肥料20kg混合搅拌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5中未设步骤b,即种植土中未加入丙烯酰胺、植物乳杆菌。
对比例6
使用申请号为201110001682.4的中国专利所描述的方法制备种植土,例如将煤矸石用破碎机粉碎并过1cm筛制得煤矸石粉料备用。选择当地农田土壤用工具击碎并过1cm筛制得农田土壤粉料备用。选择酒糟一种物质粉料并过1cm筛制得酒糟粉料备用。将胶胨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tmosus)、沙角衣藻(Chlamydomonas sajaoLewin)、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微生物液体分别用重量5倍的酒糟粉料吸附,将以上4种吸附后的单一制剂按重量25:15:25:35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微生物改良剂备用。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35%的煤矸石粉料、56%的农田土壤粉料、1.5%的微生物改良剂、1%的切断成≤3cm的小麦秸秆、1%的含水量为10%的猪粪便、0.5%的含水量为10%的菜子饼、0.3%的聚丙烯酰胺、3.5%的水泥、0.5%的尿素、0.3%的过磷酸钙、0.3%的氯化钾、0.03%的硫酸锌、0.05%的硫酸亚铁、0.02%的硼砂经过混合制得最终产品。
对比例7
将制备种植土的全部原料未经过其他方式处理,也未分步骤和混合的顺序,即将旱地熟化土壤、泥炭土、椰糠、地表土、珍珠岩、肥料、蛋壳粉、丙烯酰胺、植物乳杆菌一同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种植土。
种植土用于种植一个月后,随机取实施例2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种植土10份,每份重量1kg,测定每份种植土中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微量元素总 量、孔隙度、电导率、有效活菌数的含量,然后取平均值;其中,有机质按农业标准NY/T1121.6-2006的方法测定,全氮按农业标准NY/T53-1987的方法测定,全磷按农业标准NY/T88-1988的方法测定,全钾按农业标准NY/T87-1988的方法测定,腐殖酸使用期刊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应用费尔恩法测定土壤腐殖酸》的方法测定,微量元素总量使用期刊名为《广东微量元素科学》中《淮山药及其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中测定种植土中微量元素的方法测定,土壤孔隙度使用期刊名为《土壤通报》中《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简易测定法》的方法测定,电导率使用期刊名为《安徽农业科学》中《土壤电导率的快速测量(EM38)与数据的研究应用》的方法测定,有效活菌数使用期刊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中《有效活菌数的测定方法、允许差与判定》中的方法测定。
实施例3-9与对比例1-7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测量方法。
下表1与表2是实施例2-9和对比例1-7制作出来的种植土,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出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微量元素总量、酸碱度、孔隙度、电导率、有效活菌数的含量的平均值。
表1
有机质(%) 腐殖酸(%) 氮(%) 磷(%) 钾(%)
实施例2 37.7 18.3 1.2 0.6 1.1
实施例3 39.5 18.7 1.5 0.8 1.3
实施例4 40.3 20.5 1.3 0.8 1.2
实施例5 36.6 17.6 0.9 0.5 0.8
实施例6 42.1 17.1 1.2 0.9 1.5
实施例7 40.2 19.7 1.3 0.6 0.6
实施例8 40.9 18.8 1.2 0.7 1.4
实施例9 38.6 15.6 1.1 0.8 1.0
对比例1 36.1 16.2 1.3 1.0 1.5
对比例2 36.8 17.4 1.2 0.9 1.1
对比例3 35.4 15.1 1.5 0.5 0.7
对比例4 39.7 16.8 1.4 0.8 1.3
对比例5 37.4 14.2 1.2 0.9 1.2
对比例6 38.1 18.8 1.2 0.9 0.8
对比例7 35.2 16.6 1.5 0.7 0.9
表2
在从以上表1与表2中可以看出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无论是从单一的性质还是整体的性质,实施例中种植土的营养成分以及保水保肥性能都要明显优于对比例中的种植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旱地熟化土壤50-80份、泥炭土40-60份、椰糠20-40份、地表土20-40份、珍珠岩10-20份、肥料15-25份、蛋壳粉1-10份、丙烯酰胺0.1-1份、植物乳杆菌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旱地熟化土壤60-70份、泥炭土45-55份、椰糠25-35份、地表土25-35份、珍珠岩12-18份、肥料18-22份、蛋壳粉2-8份、丙烯酰胺0.2-0.8份、植物乳杆菌0.2-0.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旱地熟化土壤65份、泥炭土50份、椰糠30份、地表土30份、珍珠岩15份、肥料20份、蛋壳粉5份、丙烯酰胺0.5份、植物乳杆菌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旱地熟化土壤选用由山地种植果树后的熟化土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土取自林地、耕地、草地中至少一种地表50cm以内厚度的土壤。
6.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旱地熟化土壤50-80份与地表土20-40份混合搅拌,得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丙烯酰胺0.1-1份、植物乳杆菌0.1-1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B;
c、将混合物B、珍珠岩10-20份、泥炭土40-60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C;
d、将混合物C、蛋壳粉1-10份、椰糠20-40份混合搅拌,放置6-10天后得混合物D;
e、将混合物D、肥料15-25份混合搅拌,放置2-5天后得混合物E,所述混合物E即为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旱地熟化土壤与地表土混合时加入10-2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置于温度在28-35℃的密封空间10-15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珍珠岩研磨成60-80目的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d前,先将椰糠置于蒸汽装置中加热3-8分钟,蒸汽温度控制在7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肥料为长效缓释肥料,肥料中添加pH调节剂。
CN201710005117.2A 2017-01-04 2017-01-04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6631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5117.2A CN106631616A (zh) 2017-01-04 2017-01-04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5117.2A CN106631616A (zh) 2017-01-04 2017-01-04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1616A true CN106631616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42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5117.2A Pending CN106631616A (zh) 2017-01-04 2017-01-04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161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9388A (zh) * 2017-08-01 2017-12-12 三峡大学 一种以腐植酸为主料的生态护坡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0809A (zh) * 2017-11-29 2018-05-18 镇江市满江春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海绵城市设施用介质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5204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仿古建筑石墙做旧的处理方法
CN11137402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北京绿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育苗专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7848A (zh) * 2019-03-22 2020-10-02 上海原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土壤及其培育方法
CN112390660A (zh) * 2020-10-29 2021-02-23 成都聚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护坡绿化专用的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58457A (zh) * 2021-11-29 2022-03-11 光合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带细菌屋的园艺配方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2181A (zh) * 2022-03-10 2022-05-27 湖南萌芽蔬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种植土及其在碧根果种植中的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2534A (zh) * 2008-11-07 2009-03-25 四川大学 泥岩源基材对石质边坡生态防护的方法
CN101831914A (zh) * 2010-04-23 2010-09-1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岩质边坡的防护绿化方法
CN103058769A (zh) * 2013-01-09 2013-04-24 无锡龙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复合基质、复合生物生态砌块及复合生物生态挡土墙
CN103270881A (zh) * 2013-06-06 2013-09-04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岩土边坡快速生态恢复方法
CN103535129A (zh) * 2013-10-09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石灰岩边坡的绿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2534A (zh) * 2008-11-07 2009-03-25 四川大学 泥岩源基材对石质边坡生态防护的方法
CN101831914A (zh) * 2010-04-23 2010-09-1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岩质边坡的防护绿化方法
CN103058769A (zh) * 2013-01-09 2013-04-24 无锡龙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复合基质、复合生物生态砌块及复合生物生态挡土墙
CN103270881A (zh) * 2013-06-06 2013-09-04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岩土边坡快速生态恢复方法
CN103535129A (zh) * 2013-10-09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石灰岩边坡的绿化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9388A (zh) * 2017-08-01 2017-12-12 三峡大学 一种以腐植酸为主料的生态护坡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0809A (zh) * 2017-11-29 2018-05-18 镇江市满江春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海绵城市设施用介质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402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北京绿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育苗专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7848A (zh) * 2019-03-22 2020-10-02 上海原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土壤及其培育方法
CN110005204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仿古建筑石墙做旧的处理方法
CN110005204B (zh) * 2019-03-26 2022-05-17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仿古建筑石墙做旧的处理方法
CN112390660A (zh) * 2020-10-29 2021-02-23 成都聚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护坡绿化专用的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90660B (zh) * 2020-10-29 2022-08-09 成都聚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护坡绿化专用的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58457A (zh) * 2021-11-29 2022-03-11 光合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带细菌屋的园艺配方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2181A (zh) * 2022-03-10 2022-05-27 湖南萌芽蔬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种植土及其在碧根果种植中的应用
CN114532181B (zh) * 2022-03-10 2023-10-31 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有机种植土及其在碧根果种植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1616A (zh) 高陡岩质坡面种植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2267842B (zh) 有机无机块型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2665A (zh) 一种蔬菜种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8583B (zh) 一种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及应用方法
CN104396623B (zh) 基于牛粪液和秸秆的复配番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4613A (zh) 一种秸秆复合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36174B (zh) 一种椰壳粉基的水稻机插秧基质
CN106495821A (zh) 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5989A (zh) 一种含甲壳素和草炭的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应用
CN107652147A (zh) 改良土壤型肥料增效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7721658A (zh) 一种肥料增效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8976016A (zh) 一种绿色水稻专用改土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5191A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培肥改良剂及制备方法
CN105175047A (zh) 一种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料
CN106588402A (zh) 一种绿化苗木培育种植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8470B (zh) 用于马铃薯的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187A (zh) 改良沙质盐碱地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0910A (zh) 一种有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09917A (zh) 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26681A (zh) 一种盐碱地球根花卉种植专用营养型土壤改良基质
CN107698363A (zh) 驱虫型肥料增效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10041941A (zh) 一种用于半生土快速熟化的土壤调理剂及半生土快速熟化的方法
CN1315757C (zh) 生物有机全料肥
CN106631545A (zh) 一种降低盐碱土壤含盐量的肥料的制造方法
CN106431747A (zh) 一种滩涂盐碱土地黑麦草用高效缓释肥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