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0016A -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0016A
CN106630016A CN201710053339.1A CN201710053339A CN106630016A CN 106630016 A CN106630016 A CN 106630016A CN 201710053339 A CN201710053339 A CN 201710053339A CN 106630016 A CN106630016 A CN 106630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ed water
pipe
reverse osmosis
adjust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3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Life Albert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Life Albert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Life Albert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unan Life Albert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053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0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0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将膜壳中的浓水腔与浓水出管连通,将膜壳中的产水管与纯净水出管连通,在浓水腔与产水管之间设反渗透膜,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都通过弯头与旋紧接头连接,旋紧接头包括压紧旋钮和流水管,在与浓水出管连接的旋紧接头中的流水管内设调流装置,来减小浓水出管中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增加浓水腔中的水压,让浓水腔中的水分子能顺畅的穿过反渗透膜,从而顺畅的渗透到产水管中。本发明采用将调流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调流器中组成调流装置,并用压紧旋钮将流水管和调流器裹紧,既能简化原来的连接头的结构,降低生产的难度和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又能简化将浓水出管与流水管进行安装的操作步骤,还能降低更换调流装置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器中浓水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改变反渗透净水器中浓水排出的速度来调节浓水腔中的水压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水从膜壳的进水口处流进膜壳后,需要保持浓水腔中的水有一定的压力。如果浓水腔中的水压太小,那么水分子穿透反渗透膜的量相对会较小,从而使得纯净水出管中的水量很少,难以满足日常用水的需求。一般是通过调节浓水出管中浓水排出的速度,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浓水出管中浓水排出的量,来调节浓水腔中的水压。
目前,调节浓水腔中的水压,是采用:圆柱状的连接头将浓水出管和流水管连接起来,在连接头的两端设可活动的水嘴,且在连接头的内部设阻隔板,然后在阻隔板的中间开贯通的节流孔。通过在制造连接头时,制造出不同孔径的节流孔,能改变浓水腔中的水压。但这种圆柱状的连接头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和成本也较高,还需进行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调节浓水腔中的水压的连接头进行改进,以满足结构简单,制作难度和成本低,以及满足能对浓水腔中的水压进行调节的要求。
针以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装置,膜壳的一端设有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都通过弯头与旋紧接头连接,旋紧接头包括压紧旋钮和流水管,压紧旋钮套在流水管上,与浓水出管连接的旋紧接头中的流水管内设有调流装置。
进一步地,压紧旋钮包括旋钮壳和压紧套,压紧套为圆管状,且压紧套设在旋钮壳的内侧;所述压紧旋钮套在流水管上是指:压紧旋钮内侧的压紧套套在流水管上。
进一步地,旋钮壳的一端与压紧套的一端连接成一个整体,旋钮壳的另一端与压紧套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壳套间隙。
进一步地,调流装置为调流器,调流器是由调流端头和调流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流器上开有贯通调流器的调流孔。
进一步地,调流装置包括调流器和调流管,调流器是由调流端头和调流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流管安装在调流器中。
进一步地,调流端头的外径大于调流体的外径,调流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流水管的内径。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将膜壳中的浓水腔与浓水出管连通,将膜壳中的产水管与纯净水出管连通,在浓水腔与产水管之间设反渗透膜,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都通过弯头与旋紧接头连接,旋紧接头包括压紧旋钮和流水管,在与浓水出管连接的旋紧接头中的流水管内设调流装置,来减小浓水出管中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增加浓水腔中的水压,让浓水腔中的水分子能顺畅的穿过反渗透膜,从而顺畅的渗透到产水管中。
进一步地,压紧旋钮包括旋钮壳和压紧套,将压紧套套在流水管上,并在旋钮壳与压紧套之间设壳套间隙;弯头包括端头和弯管,将端头安装在壳套间隙处,使端头的内侧与压紧套相互贴紧。
进一步地,调流装置为调流器,调流器上开有贯通调流器的调流孔;将调流器安装在流水管中,通过改变调流孔的口径的大小就能调节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控制浓水腔中的水压。
进一步地,调流装置包括调流器和调流管,调流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调流器中;将调流器安装在流水管中,使得从浓水出管中流出的浓水经过弯头后流进调流管中;改变调流管内口径的大小就能调节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控制浓水腔中的水压。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在旋钮壳的内侧设压紧套,且在旋钮壳与压紧套之间设壳套间隙,将弯头安装在壳套间隙处能使压紧套将流水管裹紧,同时流水管也会将调流器裹紧,调流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调流器中;使得浓水出管中的浓水只能通过弯头和调流管流出,调节调流管内口径的大小就能调节浓水出管中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增加浓水腔中的水压,使浓水腔中的水分子能顺畅的穿过反渗透膜,从而顺畅的渗透到产水管中。
2.本发明采用将调流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调流器中组成调流装置,并用压紧旋钮将流水管和调流器裹紧,既能简化原来的连接头的结构,降低生产的难度和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又能简化将浓水出管与流水管进行安装的操作步骤,还能降低更换调流装置的成本。
3.本发明采用将调流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调流器中组成调流装置,并用压紧旋钮将流水管和调流器裹紧,能大幅度增加浓水出管与流水管之间密封性能,能承受大于10公斤的水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浓水出管端的旋紧接头与弯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调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压紧旋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纯净水出管端的旋紧接头与弯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膜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的调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膜壳、11壳体、12壳盖、121进水口、13反渗透膜、14浓水腔、15产水管、16浓水出管、17纯净水出管、2旋紧接头、21压紧旋钮、211旋钮壳、212压紧套、213壳套间隙、22流水管、3调流装置、31调流器、311调流端头、312调流体、313调流孔、32调流管、4弯头、41端头、42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6所示,膜壳的壳体内设有浓水腔、反渗透膜和产水管,且在壳体的一端设有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膜壳中的浓水腔与浓水出管连通,膜壳中的产水管与纯净水出管连通,在浓水腔与产水管之间设反渗透膜。膜壳的一端设有壳盖,壳盖上开有进水口,水源从进水口处进入膜壳的壳体内。一部分水会从浓水腔中进入浓水出管后再排出,另一部分会以水分子的形态穿过反渗透膜进入产水管,再从产水管中进入纯净水出管后再流向饮水机。
要使浓水腔中的水分子能顺畅的穿过反渗透膜,从而顺畅的渗透到产水管中,就需要让浓水腔中的水压比较高才行。如果不在浓水出管端的流水管内设调流装置,而是让浓水出管直接与流水管连通,则会由于浓水腔中的水能顺畅、快速的流出,而导致浓水腔中的水压太低,水分子穿过反渗透膜进入产水管的量太少,所产生的纯净水难以满足日常所需的量。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弯头包括端头和弯管,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都通过弯头与旋紧接头连接,但浓水水出管端的旋紧接头中设有调流器,而纯净水出管端的旋紧接头中没有设调流器。这是为了让纯净水出管和产水管中的水压都很低,从而增加浓水腔与产水管中的水压差,从而让浓水腔中的水分子能顺畅的穿过反渗透膜,从而顺畅的渗透到产水管中。
如图2和图4所示,旋紧接头包括压紧旋钮和流水管,压紧旋钮套在流水管上,浓水出管和与浓水出管连接的旋紧接头中的流水管内设有调流装置。压紧旋钮包括旋钮壳和压紧套,压紧套为圆管状,且压紧套设在旋钮壳的内侧。如图1和图5所示,旋钮壳的一端与压紧套的一端连接成一个整体;如图2和图4所示,旋钮壳的另一端与压紧套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壳套间隙。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调流装置包括调流器和调流管,调流器是由调流端头和调流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流器上开有贯通调流器的安装孔,调流管穿过所述安装孔,从而将调流管安装在调流器中。其中,调流端头的外径大于调流体的外径,调流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流水管的内径,这样既能将调流器固定在流水管中,又能防止调流端头缩到流水管中。
如图1至图4以及图6所示,浓水腔中的水依次经过浓水出管、弯头流进流水管时,必须流经调流装置中的调流管,因此,改变调流管的内口径的大小,就能调节浓水排出的速度。这里浓水排出的速度不是指浓水在调流管中流动的速度,而是指单位时间内从调流管中流出的浓水的量。可见,浓水排出的速度在浓水腔、浓水出管、调流管中都是一样的。
将调流管的内口径缩小,就能将浓水排出的速度减小,从而能增加浓水腔中的水压,加速水分子穿过反渗透膜到达产水管中,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流进饮水机的水量。反之,将调流管的内口径增大,会减少单位时间内流进饮水机的水量。
本实施例中,调流管安装在调流器内组成调流装置,调流装置安装在流水管中,流水管安装在压紧旋钮的压紧套中,弯头的一个端头安装在浓水出管中,弯头的另一个端头安装在壳套间隙中。当要调节浓水腔中的水压时,只需更换内径不同的调流管就可以了。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调流装置仅由调流器构成,只是将实施例一中的调流管去除了,且将实施例一中的调流器的安装孔缩小了,让安装孔缩小成为调流孔,与调流管的内径一样,起到减小浓水排出的速度的作用。当要调节浓水腔中的水压时,只需更换调流孔的孔径不同的调流器就可以了。
很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改进或修饰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装置,膜壳的一端设有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其特征在于,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都通过弯头与旋紧接头连接,旋紧接头包括压紧旋钮和流水管,压紧旋钮套在流水管上,与浓水出管连接的旋紧接头中的流水管内设有调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旋钮包括旋钮壳和压紧套,压紧套为圆管状,且压紧套设在旋钮壳的内侧;所述压紧旋钮套在流水管上是指:压紧旋钮内侧的压紧套套在流水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旋钮壳的一端与压紧套的一端连接成一个整体,旋钮壳的另一端与压紧套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壳套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流装置为调流器,调流器是由调流端头和调流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流器上开有贯通调流器的调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流装置包括调流器和调流管,调流器是由调流端头和调流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流管安装在调流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流端头的外径大于调流体的外径,调流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流水管的内径。
7.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将膜壳中的浓水腔与浓水出管连通,将膜壳中的产水管与纯净水出管连通,在浓水腔与产水管之间设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浓水出管和纯净水出管都通过弯头与旋紧接头连接,旋紧接头包括压紧旋钮和流水管,在与浓水出管连接的旋紧接头中的流水管内设调流装置,来减小浓水出管中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增加浓水腔中的水压,让浓水腔中的水分子能顺畅的穿过反渗透膜,从而顺畅的渗透到产水管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紧旋钮包括旋钮壳和压紧套,将压紧套套在流水管上,并在旋钮壳与压紧套之间设壳套间隙;弯头包括端头和弯管,将端头安装在壳套间隙处,使端头的内侧与压紧套相互贴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流装置为调流器,调流器上开有贯通调流器的调流孔;将调流器安装在流水管中,通过改变调流孔的口径的大小就能调节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控制浓水腔中的水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流装置包括调流器和调流管,调流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调流器中;将调流器安装在流水管中,使得从浓水出管中流出的浓水经过弯头后流进调流管中;改变调流管内口径的大小就能调节浓水排出的速度,从而控制浓水腔中的水压。
CN201710053339.1A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630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3339.1A CN106630016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3339.1A CN106630016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0016A true CN106630016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4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3339.1A Pending CN106630016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001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340Y (zh) * 1999-10-09 2000-09-20 赵群为 一种高可靠性的快装管道接头
CN101717128A (zh) * 2009-12-04 2010-06-02 彭建国 一种快速锁紧接头
CN102606816A (zh) * 2012-03-06 2012-07-25 白黎明 一种活接式限流装置
CN204220038U (zh) * 2014-07-14 2015-03-25 韩佳(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家用反渗透限流阀
CN105417753A (zh) * 2015-12-16 2016-03-23 王寒 节能微浓水反渗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340Y (zh) * 1999-10-09 2000-09-20 赵群为 一种高可靠性的快装管道接头
CN101717128A (zh) * 2009-12-04 2010-06-02 彭建国 一种快速锁紧接头
CN102606816A (zh) * 2012-03-06 2012-07-25 白黎明 一种活接式限流装置
CN204220038U (zh) * 2014-07-14 2015-03-25 韩佳(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家用反渗透限流阀
CN105417753A (zh) * 2015-12-16 2016-03-23 王寒 节能微浓水反渗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子报》编辑部: "《2012年电子报合订本(下)》", 31 December 2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14315B2 (en) Pressure exchange apparatus with integral pump
EP2076678B1 (en) Rotary pressure transfer device
WO2002026363A3 (de) Membranfilter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filtern
CN202252591U (zh) 新型管道整流消音器
WO2006062791A3 (en) Membrane separation assemblies
US10024496B2 (en) Split pressure vessel for two flow processing
KR20210040502A (ko) 복합필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정수기
CN106630016A (zh) 一种小型反渗透浓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52296B (zh) 一种放水阀
AU2002364795A1 (en) Device for storing and mixing two gases
CN209797612U (zh) 一种水口集成一端的复合滤芯组件及其配合的安装头
CN107098438A (zh) 一种低噪音的净水机
CN102777432B (zh) 具有增压功能的旋转压力传递装置
US3786925A (en) Means for sealing membrane carrying tubes
JPS61259708A (ja) 逆浸透透過装置
CN110342667A (zh) 一种降低纯水tds值的净水机及方法
CN201326548Y (zh) 可启动泵的流动控制器
CN201021440Y (zh) 一种液体膜式充氧组件
CN106140573B (zh) 一种涂料过滤调压复合装置
CN210356715U (zh) 一种管式膜设备组件
CN208448794U (zh) 可更换滤芯的简易式油路过滤装置
CN109650573B (zh) 一种水口集成一端的复合滤芯组件及其配合的安装头
CN2448463Y (zh) 微灌毛管级流量调节器
CN204852562U (zh) 一种排气式净水龙头
CN106731842A (zh) 一种加强型反渗透净水机浓水密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