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87C -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87C
CN1066187C CN97113324A CN97113324A CN1066187C CN 1066187 C CN1066187 C CN 1066187C CN 97113324 A CN97113324 A CN 97113324A CN 97113324 A CN97113324 A CN 97113324A CN 1066187 C CN1066187 C CN 10661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oline
gram
diesel oil
fue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3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227A (zh
Inventor
黄照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7113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87C/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1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按100kg柴油或汽油计,加入H2O21~5kg,KNO31~5kg,NaOH0.1~0.5g,(CH3)2CHOH0.3~0.5g,于特制的反应釜内蒸汽隔套恒温加热,柴油添加剂反应温度70~110℃,汽油添加剂反应温度50~70℃,恒温加热60min,冷却至30℃,放出,加入消烟剂异丙醇,乙醇,硝酸乙酯,制备得一种高效节能燃油添加剂。按100kg柴油或汽油添加1~3kg该高效节能烯油添加剂,可节油20~25%,发动机易于起动,加速快,车速平稳,噪音低,烟雾减少。

Description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添加剂,特别是用于各种车辆及内燃机的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现有用于交通运输车辆及各种内燃机的燃油一般是柴油或者汽油,其主要成份是碳氢化合物。汽油含碳原子数为C6~C12之间,柴油含碳原子数在C18~C22之间。由于含碳量较高,在燃烧过程中仅靠空气中的氧作助燃剂是不够的,所以,一般燃烧不“完全,冒出大量黑烟,一方面造成耗油量多,浪费能源,还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燃烧不完全,供给的热量不足,致使内燃机动力不高,功率因素不足。为了使汽油、柴油能够充分燃烧,国内外都在至力于研究各种燃油添加剂,如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993117284.4.公布了一种汽油组合物,中国专利申请92104969.2,公布了特效柴油添加剂,以及中国专利申请92114231.5公布的含有机过氧化物、芳香酯,烷烃混合物的燃油节能添加剂,都属于助燃添加剂,但存在着使用不便,节油效果并不很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供给燃油足够的氧,使其充分燃烧,增大发热量,从而提高车辆内燃机的功率因素,增加动力,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高效节能燃油添加剂。
本发明的技术构成是将柴油或汽油,氧化剂、酸碱调节剂、催化剂等原料按比例称量放入特制的反应釜中混合,恒温加热,搅拌,冷却后加入消烟剂混匀,制备得一种高效节能燃油添加剂。
本发明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原料为市售的柴油或汽油,酸碱调节剂用NaOH或Ca(OH)2等碱性物质,催化剂用MnO2、Fe2O3、KNO3、Cr2O3等,消烟剂为(CH3)2CHOH、C2H5OH、C2H5ONO2等。将所述原料按下列配比进行合成。无特殊说明,配比均为重量比。
按100kg柴油或汽油计,添加如下物质:
(1)H2O2    1~5kg
(2)KNO3、MnO2、Fe2O3、Cr2O3其中一种    1~5kg
(3)NaOH、Ca(OH)2其中一种    0.1~0.5g
(4)(CH3)2CHOH、C2H5OH、C2H5ONO2其中一种或混用,0.3g~0.5g。
混用比例为:高效节能燃油∶异丙醇∶乙醇∶硝酸乙酯=20∶1∶1∶1。按体积比。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合成装置示意图。对照图1,该装置由进水管1、温度计2、压力表3、搅拌器4、进料口5、油标尺6、固定螺栓7、回水管8、进水管9、蒸汽室10、反应室11、出油管12、贮油罐13、回水池14、水泵15、溢气管16、排水管17、垫块18、反应釜内套19、反应釜外壳20、搅拌浆21、废液池22、废液排管23、冷却水管24、蒸汽锅炉25、蒸汽管26等零部件连接而成。物料由进料口5加入到反应室11,通过蒸汽锅炉25经蒸汽管26将热蒸汽传入蒸汽室10和反应室11内的蛇形管加热物料,通过搅拌装置4进行搅拌物料,反应产物经出油管12流入贮油罐13。其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1、先将釜盖、温度计、压力表、搅拌器等紧固于釜的上方,并关闭出水阀、出油阀、排渣口。
2、从加料口按所述的比例称量加入原料油(柴油或汽油)、H2O2、KNO3、KOH、NaOH,然后盖紧加料口,整个反应釜不能漏气。
3、通入蒸汽加热,以恒温循环加热,同时给予搅拌。
4、根据各种原料油的需要,控制恒温温度和反应时间。柴油反应温度在70~110℃,加热至110℃,恒温反应60分钟;汽油反应温度控制在50~70℃,加热至70℃,恒温反应60分钟。
5、冷却到所需温度,反应后的柴油或汽油添加剂均冷却到30℃,然后打开出油管阀,将合成得的燃油添加剂放入贮油罐中,再按比例称量加入消烟剂(CH3)2CHOH、C2H5OH、C2H5ONO2,即制备得到一种高效节能燃油添加剂。
使用方法是将所述的燃油添加剂,按100kg柴油或汽油,加入1~3kg燃油添加剂,混匀即可使用。
下面将本发明的反应原理、合成机理、燃烧原理概述如下:
一、采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可形成有机超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在恒温加热和KNO3、CH3NO3等催化作用下,在有机合成中,采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可形成有机超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在柴油、汽油中可有下列反应:
Figure 9711332400042
根据有关文献报导, 已在低温受辐射的冰中检出,也在和Ti3+、Fe2+、Ce4+离子作用的H2O2水溶液中发现。 发生下列变化
Figure 9711332400045
Figure 9711332400046
生成的H+可用NaOH、KOH给予中和。
Figure 9711332400047
是一种很活泼的阴离子,可出现下列两种变化状况:
一是由过氧氢键与柴油、汽油相结合,形成有机过氧化物。即
Figure 9711332400048
二是得到电子转变为O2。即
Figure 97113324000410
生成的O2也有下列两种变化状况:
一是O2在柴油,汽油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有部分O2可形成O2饱和溶液。其中溶质是O2,溶剂是柴油、汽油。
二是有部分O2将发生下列化学变化:
Figure 9711332400051
Figure 9711332400052
亦可写成
Figure 9711332400053
名称为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是O2进行单电子还原时的产物。属性质极为活泼的物质,故又称为活性氧。在恒温加热的KNO3、CH3NO3的催化作用下,
Figure 9711332400054
将以超氧氢键跟柴油、汽油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超氧化物。即:
Figure 9711332400055
二、KNO3在燃油中的催化机理
KNO3在柴油、汽油、H2O2中的催化作用属多相催化裂解。
1、KNO3对H2O2的催化原理
在H2O2中,H+的IS轨道为空轨道。而KNO3
Figure 9711332400057
其氧原子上和氮原子之间都含有孤对电子和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偏向氧使氧原子带较多的负电荷;电子对偏离氮,使氮原子带较多的正电荷。这些电子对将进入H+的IS空轨道中去,互相吸引形成了电子共享。同理,H2O2中的氧原子带较多的负电荷,可与
Figure 9711332400058
中带正电荷较多的氮原子互相吸引。H2O2就是通过电子共享而互相吸引,从而形成了化学吸附键。由于化学吸附键的作用,削弱了H2O2中的各种化学键,使之断裂成H+
Figure 97113324000512
Figure 97113324000513
又可离解成H+
Figure 97113324000515
H+使反应体系显酸性,在不加NaOH、KOH中和的状况下,用PH值计测定柴油、汽油分别与H2O2、KNO3作用后的生成物,其PH值确实在3.3~5.5之间。而 将发生如下两种变化,一种是有部分 将与柴油、汽油的烷烃自由基结合,另一种是有部分将变成O2放出。我们将3ml15%的H2O。溶液和lgKNO3在常温下混合做实验,确实看到有许许多多的小气泡(O2)放出,但速度较慢,反应不剧烈。静置48h后再观察仍看到小气泡逸出。与此同时,给反应体系微热至30℃左右,吸附键获得能量而活性增强,键的断裂速度加快,即化学吸附速度加快,结果反应剧烈,有大量的气泡向上冒出。反应生成O2的这一事实,说明了O2在KNO3表面上失去电子而出现了由化学吸附过程转化为化学解吸过程。
2、KNO3对柴油、汽油的催化原理
Figure 9711332400061
两式中可以看出,KNO3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多棱型的晶体。柴油、汽油分子靠Van der Waals引力吸附在KNO3晶体的表面上,即物理吸附。由于K+的4S轨道为空轨道,柴油、汽油分子的C-C键和C-H键有孤对电子和共用电子对。所以,这些成对的电子可进入K+的4S空轨道中去,实现电子共享,使柴油、汽油分子与KNO3晶体表面原子间通过电子共享方式吸附化学键。因此,C-C键和C-H键因电子对进入K+的4S空轨道而发生弯曲。在温度的作用下,C-C键、C-H键、化学吸附键因微振动的影响而发生断裂,形成烷烃自由基。结果如下:
一是催化均裂
二是催化异裂
Figure 9711332400063
烷烃自由基与
Figure 9711332400064
结合形成有机过氧化物。
因此,柴油、汽油的大分子可裂解形成许多小分子和含氧质量分数较高的分子。
三、KNO3对提高发动机马力、功率的特殊作用
虽然KNO3是催化剂,但因搅拌、沸腾等振动因素的影响下,将有一部分KNO3扩散到燃油中去,参与形成燃油的混合物。而燃油在燃烧过程中,烷烃自由基离子、过氧阴离子、超过氧自由基离子将发生电子转移反应。同时产生电子激励状态的中性物质,从而发生辐射,放出能量。
在火焰辐照下,KNO3将熔化并电离为K+发生了电离辐射。随之又发生了离子和电子的重合反应,产生了激发态,K+受激形成受激钾原子:
式中“*”为受激原子符号。K*
Figure 9711332400071
碰撞可使
Figure 9711332400072
受激分裂,发光闪烁,变成受激的N*和O*中,将有一部分因有电子转移而形成N2和O2,另有一部分与其他原子或离子或分子碰撞产生更多的受激原子。即
在粒子碰撞过程中,各种离子、分子、受激原子在热激活的情况下将遵守玻耳兹曼分布定律: N u N e = e - ΔE / R ′ r 即电子受到激发,从基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再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将放出一定的能量,并产生一定波长的强光,使燃烧体系温度增高,发动机的马力和功率因素也将随着增大,其中△E为高能态和低能态之间的能量差,这就是高效节能燃油燃烧时观察到发光闪烁、产生蓝白色火焰现象的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必将对燃油的燃烧完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K-1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又由于离子、分子、受激原子的相互碰撞和电子激发,具有连续性和循环性(详见图2),其△E既有消耗又有补充,所以燃油燃烧和蓝白色火焰处于平稳状态,而发动机的运转速度也随着处于平稳状态。
图2是粒子碰撞-原子受激循环图,图中的虚线为相互碰撞线,箭头表示各种粒子受激后的生成物线(包括中间产物线),只有在燃烧室内的高温条件下才能成立。
四、消烟剂的作用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到目前为止用于柴油、汽油的消烟剂,大多是一些油溶性金属化合物如α-烷基脂及酸钡盐和油溶性锰盐等。而本发明是将多种液体有机物与燃油混合后,在柴油机上进行消烟实验,发现异丙醇、无水乙醇,硝酸乙酯的消烟效果最佳。其配比 高效节能燃油∶异丙醇∶无水乙醇∶硝酸乙酯=20∶1∶1∶1。
异丙醇又叫二甲基甲醇,化学式为(CH3)2CHOH,最简式为C3H8O,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易燃的有流动性的液体,沸点82.5℃,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3~0.2%(体积),溶于水可代替乙醇使用。无水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易燃液体。硝酸乙酯化学式为C2H5ONO2,易燃液体,是液体火箭推进剂之一。我们按照20∶1∶1∶1配比将20公升燃油与1ml异丙醇、1ml无水乙醇、1ml硝酸乙酯混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异丙醇、无水乙醇、硝酸乙酯能与燃油互溶;
②在常温下能相应作用,其作用象烧水翻腾那样剧烈;
③从液体中冒出大量的黑色的油泡,并在油面上浮游,这些黑色油泡是产生黑色烟雾的主要物质根源。
④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上层为黑色油末,下层为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浅棕色的体。
鉴此,将上层的黑色油沫捞起,盛于蒸发皿中,放在铜质水溶锅上蒸发、烘干,得黑色固体粉末。再将黑色粉末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置于硬质试管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这说明消烟剂能够催化、氧化燃油,使其裂解生成游离的碳和有机小分子以减少黑烟。然后,将下层液体放入柴油机中试车检测,所得到的结果是:
①排出的烟雾比柴油燃烧放出的烟雾减少65~75%,即在加速换档时才看到极少量的淡淡的小烟,在正常行驶时几乎看不到烟雾。
②火焰颜色为蓝白色,这是钾等各种原子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焰色反应。
③柴油机的HP提高25~28%,功率因素由内燃机固定有功Cψ为70~75%提高到85~88%,这表明消烟剂的存在使燃油燃烧更完全,能量有提高。
④节油25~30%。
⑤发动机更易起动,加速快,车速更稳,噪声明显下降,爬坡更有力。
⑥将柴油机的气缸盖拆下观察,发现燃烧室内洁净,无积碳,无胶油,机油,无碳粒和无变质。又拆开供油系统的管道、滤清器、油泵、油嘴观察,可看到供油系统的各部件无油垢,清新洁净。这表明高效节能燃油添加剂可以节约机油成本,减少机械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期限,保证质量(燃烧室内有胶油积碳的害处:一是机油中渗有碳粒或黑烟则减少使用周期,更换数次多、用量大、成本高;二是增大机械摩擦、使机械易受损坏。供油系统有油垢的害处是:喷油不均,管道易堵,车速不稳,机车行驶力量下降)。
实验事实表明,消烟剂在高效节能燃油中主要起着催化、氧化、裂化的作用,促使燃油燃烧更加完全,因而减少黑烟,降低油量,提高发动机的马力和功率。
按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效节能燃油添加剂,是由O2饱和溶液,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超氧化物、催化剂、消烟剂、柴油或汽油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在内燃机的燃烧室里,燃油燃烧所必需的氧将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空气中的O2,二是燃油中溶解的O2,三是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超氧化物离解生成的O2,四是KNO3和消烟剂中的氧,由这四个方面供氧,则氧量充足,加上燃烧室内温度较高,使得燃油得以充分燃烧。所带来的结果是:①提高了燃烧效率,节约了油料,降低了消耗;②冒烟少,噪音小,减少了环境污染;③放出热量增多,增大了内燃机的马力,机械作功的功率也增大,使机车运转和爬坡都比较有力。经用于机车验测,汽车发动机力量提高接近一个排档,并且易启动,加速快,车速平稳。
实施例1
将柴油100kg、H2O2 1kg,KNO3 1kg、NaOH 0.1g,加入反应釜中,盖紧进料口,密封,蒸汽隔套加热至60~70℃,并间断搅拌,至100℃恒温反应60min,冷却至30℃,放出反应产物,加入消烟剂C3H8O 2g,混匀,即制备得所述高效节能燃油添加剂。将获得的燃油添加剂按100kg柴油加入1kg添加剂,用于发电机组试验,结果,节约柴油10~15%,烟雾减少。
实施例2
将柴油100kg,H2O2 3.5kg、KNO3 3.5kg、NaOH 0.3g加入反应釜中,蒸汽隔套加热至85~110℃,间断搅拌,至110℃恒温反应60min,冷却至30℃,放出,加入消烟剂C3H8O0.5g,C2H5ONO2 0.5g,C2H5OH 0.5g,搅拌混匀,制得一种燃油添加剂。将所述燃油添加剂2.5kg加入100kg柴油中,混匀,用于汽车试验。结果,易于起动,加速快,车速平稳,爬坡有力,燃烧室内无积碳,供油系统洁净,无油垢,节油25~30%,烟雾减少。
实施例3
将柴油100kg,H2O2 4kg、KNO3 4kg、NaOH 0.8g,加入到反应釜中,蒸汽隔套加热至110~130℃,间断搅拌,至110℃恒温反应60min,冷却至30℃,放出,加入C3H8O 10g,C3H5ONO2 10g,混匀。按100kg柴油加入该燃油添加剂3kg,用于汽车试验,结果节油15~22%。
实施例4
将汽油100kg,H2O2 2kg、KNO3 2kg、NaOH 0.1g,加入反应釜中,蒸汽隔套加热至40~50℃,至70℃时恒温反应60min,冷却至30℃,放出,加入C3H8O 0.3g,C2H5OH 0.3g,混匀。将此燃油添加剂按100kg汽油加入1kg燃油添加剂,用于汽车(汽油车)试验,结果节油8~12%。
实施例5
将汽油100kg、H2O2 3.5kg、KNO3 3.5kg、CH3NO2 3.5kg、KOH 3.5kg、NaOH 0.3g,置于反应釜内,蒸汽隔套加热至55~70℃,不搅拌,至70℃恒温反应60min,静置冷却至30℃,放出,加入C2H3OH 0.3g,C3H8O 0.5g,C2H5ONO2 0.5g,混匀。按100kg汽油加入2kg该燃油添加剂,用于汽车试验,结果节油15~29%,烟雾减少,汽车易于起动,加速快,车速平稳,爬坡有力,无积碳,供油系统洁静,无油垢。
实施例6
将汽油100kg、H2O2 4kg,KNO3 4kg,NaOH 0.8g,加入反应釜中,蒸汽隔套加热,至70℃,恒温反应60min,静置冷却至30℃,放出,加入CH3NO2 4kg,C2H5ONO2 0.8g,C3H8O10g,混匀。按100kg汽油加入3kg该燃油添加剂,用于汽车试验,结果,节油10~15%,烟雾减少。

Claims (2)

1.一种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用溶剂柴油或汽油,基特征在于将柴油或汽油、氧化剂、酸碱调节剂、催化剂原料按比例称量放入特制的合成装置中混合,恒温加热,搅拌,冷却后加入消烟剂混匀,
1.1用柴油作溶剂,所述原料比例为,100公斤柴油,添加氧化剂H2O2 1-4公斤,催化剂KNO3 1-4公斤,酸碱调节剂NaOH 0.1-0.8克,消烟剂C3H8O 0.5-10克,C2H5OH 0-0.5克,C2H2ONO2 0-10克,
1.2用汽油作溶剂,所述原料比例为,100公斤汽油,添加氧化剂H2O2 2-4公斤,催化剂KNO3 2-4公斤,酸碱调节剂NaOH 0.1-0.8克,消烟剂C3H8O 0.3-10克,C2H5OH 0.3-0克,C2H2ONO2 0-0.8克,
1.3将按比例称量的柴油,H2O2,KNO3,NaOH加入到所述的合成装置中,加热至110℃,恒温60分钟,
1.4将按比例称量的汽油,H2O2,KNO3,NaOH加入到所述的合成装置中,加热至70℃,恒温60分钟。
2.权利要求1的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合成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进水管1、温度计2、压力表3、搅拌器4、进料口5、油标尺6、固定螺栓7、回水管8、进水池9、蒸汽室10、反应室11、出油管12、贮油罐13、回水池14、水泵15、溢水管16、排水管17、垫块18、反应釜内套19、反应釜外壳20、搅拌桨21、废水池22、废液排管23、冷却水管24、蒸汽锅炉25、蒸汽管26连接而成,物料由进料口5加入到反应室11,通过蒸汽锅炉25经蒸汽管26将蒸汽送入蒸汽室10和反应室11内的蛇形管加热物料,通过搅拌装置4进行搅拌物料,反应产物经出油管12流入贮油罐13。
CN97113324A 1997-06-09 1997-06-09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18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7113324A CN1066187C (zh) 1997-06-09 1997-06-09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7113324A CN1066187C (zh) 1997-06-09 1997-06-09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27A CN1174227A (zh) 1998-02-25
CN1066187C true CN1066187C (zh) 2001-05-23

Family

ID=5172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33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187C (zh) 1997-06-09 1997-06-09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8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6426B (zh) * 2012-10-25 2014-06-18 黄照文 一种降碳节能清洁剂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7A (zh) * 1990-03-13 1990-08-22 大连开发区经济科技开发中心 一种合成柴油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CN1080315A (zh) * 1992-06-22 1994-01-05 李家权 特效柴油添加剂
CN1123828A (zh) * 1994-11-23 1996-06-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柴油催化燃烧添加剂
CN1129730A (zh) * 1995-02-21 1996-08-28 廊坊源兆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能源开发公司 高效燃油添加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7A (zh) * 1990-03-13 1990-08-22 大连开发区经济科技开发中心 一种合成柴油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CN1080315A (zh) * 1992-06-22 1994-01-05 李家权 特效柴油添加剂
CN1123828A (zh) * 1994-11-23 1996-06-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柴油催化燃烧添加剂
CN1129730A (zh) * 1995-02-21 1996-08-28 廊坊源兆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能源开发公司 高效燃油添加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27A (zh) 1998-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4450C (zh) 用于氧化混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和方法
CN102634383B (zh) 甲醇燃料添加剂及其制备的甲醇汽油
CA2606208A1 (en) Biofuel conversion process
US4231756A (en) Gasoline and petroleum fuel supplement
CN1024016C (zh) 在含烃化合物燃烧过程中改善燃烧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958745A (zh) 一种环保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87C (zh)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9228B (zh) 一种含有微乳热值剂的高含水微乳化柴油
Nabi et al.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linseed oil and performance study of a diesel engine with diesel bio-diesel fuels
CN101294109A (zh) 车船用柴油机醇醚燃料及其气液合成方法
CA1271329A (en) Hydrogen energy releasing catalyst
CN101629110B (zh) 一种用茶胺变性糖为热值剂的低剂高水透明微乳化纳米粒径燃油
CN1054626C (zh) 高清洁汽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493669A (zh) 植物油衍生脂类燃油环保节能添加剂
US8323362B2 (en) Combustion modifier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fuel combustion
CN103140576A (zh) 柴油燃料燃烧增强性添加剂
CN101633859B (zh) 一种高清洁柴油
CN100503792C (zh) 液体燃料添加剂
CN101508918A (zh) 一种甲醇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Supamathanon et al. Potassium supported on zeolite-geopolymer hybrid materials as a new solid base catalyst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soybean oil
CN104449896B (zh) 一种车用醚类掺烧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27353B2 (zh)
CN1329130A (zh) 纳米乳化燃料添加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0205C (zh) 用于高寒地区的合成柴油
CN1109496A (zh) 高能液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