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4037A -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4037A
CN106614037A CN201710112293.6A CN201710112293A CN106614037A CN 106614037 A CN106614037 A CN 106614037A CN 201710112293 A CN201710112293 A CN 201710112293A CN 106614037 A CN106614037 A CN 106614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waterline
grid
net
magaz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22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14037B (zh
Inventor
施寿荣
童海兵
胡艳
邵丹
赵旭
王强
沈茹
沈一茹
张珊
张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Institute Poul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Institute Poul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Institute Poul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Institute Poul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1122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4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4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4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14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4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2Pigsties; Dog-kennels; Rabbit-hutches or the like
    • A01K1/03Housing for domestic or laboratory animals
    • A01K1/031Cages for laboratory animals; Cages for measuring metabolism of anim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包括框架、个体笼具单元和可移动式水线;框架为多层结构,每层设有可移动式水线和至少1个个体笼具单元;个体笼具单元安装在框架内部,包括个体网格笼具、悬挂式斗状料盒和独立粪盘,个体网格笼具包括6个笼位,每个笼位的前后两面格网上均配有不同高度的料盒悬挂位,每个笼位前面格网上均设有网格式推拉门,底部均设有独立粪盘;可移动式水线上均设有水滴头和积水杯。本发明的笼位设计为个体笼位,满足代谢实验要求的同时节约了试验成本,本发明易于移动,装卸、存放方便,粪盘与笼位的分离设计减少了内养动物的应激,前后高度不同的悬挂式斗状料盒和可移动式水线可供不同体尺的内养动物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笼具,具体涉及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和空气外,动物必须摄取食物,通过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获得构成动物体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在遗传育种和日粮配方对家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中证实和估算,鸡的生长35%归功于品种,65%归功于营养。因此,营养在禽类育种和养殖中起到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随着人类对绿色禽类食品刚需的逐年增长,禽类饲料营养物质的使用价值和安全性相关研究地位凸显,而代谢实验是完成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除了禽类自身相关研究外,部分大家畜和人类的代谢实验也会借助家禽代谢实验完成。
代谢实验除了评价饲料营养物质或能量的消化率、饲料消化能值和研究各种营养物质新陈代谢平衡规律以外,还适用于评价创新的化学和/或生物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以及在这些过程中产生和/或污染的已知化学物质或与已知化学物质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途径及转归,需要借助试验动物完成相关测定。给动物饲喂或饮用设计有待检饲料组分、化学和/或生物物质等受试物的不同水平或来源的日粮,收集排泄物,再用于后续测定饲料养分经过其消化道后的消化率和转归情况,常称为体内代谢实验,与此同时观测试验动物生长、消耗量和消化道生长发育状况等,从而对待检物质进行综合评价。体内代谢实验中收粪通常用的是全收粪法(一种常规方法,又称肛门收粪法)。家禽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代谢产物除体热和气体、微量分泌物、表皮脱落物外,其余部分通过粪尿排出。由于家禽粪尿一起经泄殖腔排除,故将家禽粪尿统称为家禽排泄物。除特殊需要(如测定消化率),一般不做人工肛门进行粪、尿分离,而是直接收集粪尿混合排泄物。
家禽代谢实验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包括,一是持续时间7-14天或以上,动物一般实行自由采食;二是分组一般在3-5组或以上;三是每组要求至少6个重复笼位,每个笼位中试验动物1只以上,各个笼位的采食、饮水和收粪装置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并可以按笼位或重复进行相对精确的采食量、饮水量和排泄量的采集和记录;四是按照全收粪法,需要分笼位按天连续收取3-5天的所有排泄物;五是试验期间,除了在饲料或饮水中所引入的营养物质变量或干扰试剂外,所有各组试验动物在试验场内所处环境(即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等)需要保持相对一致性。
当前,我国业已启动了家养动物饲料原料养分及其生物学效价评定工作,并将该项工作作为科技部和教育部“十三五”和“十四五”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该项工作的相关研究和试验必须借助标准化的、适宜的和实用的实验笼具来完成。但是,目前市面上除了有专门供哺乳动物(如猪、羊、鼠)代谢实验使用的笼具外,在家禽(鸡、肉鸭、青年肉鹅、鸽、鹌鹑等)相关研究上尚未有专门的代谢实验笼具。最原始的方法曾是将带开孔的瓶盖缝合在禽类(特别是公鸡)的肛门处,套上配套的收纳瓶就可以收取粪便,这种方式十分残忍,对试验动物应激很大,不符合动物福利,受到取缔。随后,试验人员或用市面有售的带粪盘的独立笼具(一般为育雏笼,可装鸡8-20只)替代原始收粪装置,或由试验人员自行将长方形塑料盘、搪瓷盘、塑料板或塑料膜等置于已有的或自制的笼子下,组合成临时的、简单的收粪装置。但是,以上这些替代和组合装置在科研环境、试验动物成本、人工成本、采食量、饮水量和收粪质量的控制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给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带来了不可控干扰和误差。这些问题包括:
(1)代谢实验要求至少6个重复笼位,每个笼位中试验动物1只以上,不论是替代装置还是组合装置,所用的笼具多为大笼,按照动物日龄和标准饲养密度一般可以饲养8-20只或以上,而笼位中试验动物多置实则增加试验成本,少置则不符合饲养标准。现有蛋禽或种母禽生产场内的倾斜式蛋禽或种母禽笼大小符合个体笼位的要求,虽然节省了试验动物成本,但是由于笼具底面倾斜严重影响肉用型家禽生长和健康,不符合动物福利,不适合用于禽类代谢试验。现有蛋禽或种禽生产场内的平底种公鸡笼大小符合个体笼位的要求,但是由于其笼位数量有限、无独立粪盘、场内位置分散,在环境控制和收粪质量控制上不适合用于禽类代谢试验。
(2)现有的笼具类型(一般为育雏笼)、料槽、水槽的大小和高度以及笼具底面坚实程度,不能兼顾不同日龄、性别、品种和种属的试验家禽,例如:①种公鸡、成年公鸡等体重和体高稍大的动物,要求笼具、料槽、水槽的大小和高度均不同于育成期或育成期以前的鸡或其它家禽,且要求对笼具底面坚实程度有较高要求,一般的笼具无法承受;②肉用水禽,对笼具、料槽、水槽的大小和高度也有特别要求,尤其是对笼具径深的要求较大,否则会由于半喷射式排泄而造成排泄物外溢;③门位面积较小,给放入和抓取大体型内养动物提供了难度,同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手部刮伤和动物羽毛、表皮损伤等等。如果这些替代和组合装置通用于代谢试验用禽类的话,可能对试验动物的舒适度、采食量、饮水量和收粪质量等造成影响,继而影响研究结果科学性和可靠性。
(3)禽类代谢实验的前提是收集排泄物,使用的是全收粪法,要求尽可能精确收集规定时间内试验动物的所有排泄物。置于已有的或自制的笼具下用于盛粪用的长方形塑料盘或搪瓷盘,多属于临时购置,存在和笼具大小吻合度不够的问题,如果盘大笼小则盘底距离笼底高度不够,造成排泄物挂网,或造成笼位(特别是联排型笼位,如生产场公鸡笼)间排泄物混合;如果盘小笼大则笼底超出盘底面积,造成排泄物外漏。
置于已有的或自制的笼具下用于盛粪用的塑料板或塑料膜,一般临时裁剪,面积大小基本合适,但是往往由于板膜距离笼底高度不够,造成排泄物挂网,或由于没有类似塑料盘边的间隔而造成笼位(特别是联排型笼位,如生产场公鸡笼)间排泄物混合;由于塑料板或塑料膜质地较软,在板膜抽出过程中可能造成羽毛、表皮脱落物和排泄物混合,使得排泄物和前二者不能很好的分离,影响检测结果。
(4)禽类代谢实验收集的排泄物,要求尽可能祛除其中的饲料、羽毛和皮屑,并要求连续收集3-5天;为了减少氨分解,每天收集的粪要分6-8h收集一次,每次撤出粪盘和收粪时间尽可能控制0.5-1.0h之内,继而预处理后置于冰箱,待全天粪收完后烘干混合,回潮后备后续检测。这样的话,要求盛粪用的盘、板、膜等,或能洗净后周转使用,或一次性使用淘汰后有新的更替品取代,而且更换的过程力求快捷,以免交替过程中有排泄物遗漏。但是,不论是替代装置还是组合装置,在更换盛粪盘、板、膜等时均需两人以上配合,才能保证更换的速度和与笼具底部的吻合质量,在更换过程中不但耗费人工,还会由于操作时间长、经常移动和提放笼位造成内养动物应激,继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5)一般代谢试验中会给动物饲喂或饮用设计有待检饲料组分、化学和/或生物物质等受试物的不同水平或来源的日粮,收集排泄物,然后用于后续测定,一般分组在2-3组以上。在试验期间,除了强饲型代谢试验(即将一定的饲料组分、化学和/或生物物质用灌服法直接放入消化道中,然后进行后续步骤)外,一般的代谢试验中均采用自由采食(即保证整个试验期不断料断水)。不论是替代装置还是组合装置,要求料槽和饮水独立,则因此在笼外放置长槽型料槽和小型饮水壶(一般无自动水线)。长槽型料槽一般配套育雏笼,盛料不多,且会因为禽类的啄扒行为造成饲料外溢,不但浪费饲料、影响耗料量检测,同时无形中还增加了试验人员的添料工作量;小型饮水壶需要定时清洗和加水,影响饮水量检测,亦无形中增加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当分组较多的情况下,工作量不言而喻。
(6)代谢实验要求分组一般在2-3组以上,每组至少6个重复笼位,所有各组试验动物在试验场内所处环境(即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等)需要保持相对一致性。不论是替代装置还是组合装置,单个笼具均需占有一定的地面面积,要求试验场内地面空置供于摆放。当代谢实验分组较多时,一方面笼具的个数、地面空置的试验场成为代谢实验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另一方面也对组内和组间重复笼具环境相对独立性和一致性提出了要求和难度。
当以上条件或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时,将给代谢实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带来了不可控干扰和误差。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门用于禽类代谢实验的笼具装置,而使用市面有售的带粪盘的独立笼具(一般为肉鸡育雏笼)替代,或通过长方形塑料盘、搪瓷盘、塑料板或塑料膜等置于已有的或自制的笼具下以组合成临时的、简单的收粪装置,其存在的试验成本较高、采食和饮水量采集不准确、收粪质量控制难度较高、试验环境控制难度较高,且不能兼顾不同日龄、性别、品种和种属的试验家禽等问题,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来满足所有用户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包括框架、个体笼具单元和可移动式水线;
框架为多层结构,其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其每层设有可移动式水线和至少1个个体笼具单元,可移动式水线穿装在个体笼具单元的上部;
每个个体笼具单元均安装在框架内部,其包括个体网格笼具、悬挂式斗状料盒和独立粪盘,个体网格笼具包括6个笼位,每个笼位的前、后两面均配有至少1个料盒悬挂位用于挂装悬挂式斗状料盒,且笼位后面的料盒悬挂位高于前面的料盒悬挂位,每个笼位前面设有网格推拉门,每个笼位的底部均设有独立粪盘;
可移动式水线包括水平方向的水线管、水箱、竖直方向的水线提拉滑线、水线缓冲管和水箱固定装置,水线管从个体网格笼具内部穿过,两端分别连接水箱和水线缓冲管,水线缓冲管向上设置,且其顶端固定在个体网格笼具上;水线提拉滑线的两端分别与水线管及个体网格笼具连接;每个笼位上方的水线管上均设有水滴头和积水杯;水箱通过水箱固定装置固定在框架上。
进一步地,框架包括竖支杆、固定在竖支杆上的横支杆和纵支杆,竖支杆为4根,每层有2根横支杆和2根纵支杆,2根纵支杆形成个体笼具单元的水平支撑结构,2根横支杆位于相邻两层纵支杆之间,其内侧设有侧网挂钩形成个体笼具单元的竖直支撑结构,个体网格笼具挂装在挂钩上,竖支杆的顶端位于最高个体笼具单元的0.5个笼位高度位置之上。
进一步地,每层的纵支杆上均匀固定有与其垂直的粪盘支撑杆(14),粪盘支撑杆呈L型或⊥型,独立粪盘卡装在相邻两个粪盘支撑杆之间,每个个体笼具单元的粪盘支撑杆的数量≥(笼位数+1)。
进一步地,每个个体笼具框架由前网、后网、顶网、底网和两侧网组成,其内部均匀间隔设有5个分隔网形成6个笼位,前网和后网上均配有1-2个料盒悬挂位,相邻上下两料盒悬挂位之间的距离为5-8cm,前网料盒悬挂位位于前网下部,后网料盒悬挂位位于后网中部;侧网挂装在横支杆的侧网挂钩上。底网、侧网及分隔网的网格宽度一致,较水线管的直径大2-4cm。
进一步地,前网包括上门位横线、下门位横线、网格式推拉门和料盒挂靠网格片,两门位横线供网格式推拉门的挂靠和左右双向滑动,网格式推拉门为长方形网格,其上下两端弯曲形成挂钩,挂靠在上、下两条门位横线上,相邻两网格式推拉门上下两端的挂钩弯曲程度不同,交错挂靠在两条门位横线上;下门位横线的下方设置料盒挂靠网格片,用于悬挂式斗状料盒的挂靠,料盒挂靠网格片包括上下两种不同尺径的网格,其宽度一致,为底网宽度的2倍,其高度不一致,上层网格的高度为下层网格的2-3倍,这两种尺径的网格下边即为料盒悬挂位,均可供悬挂式斗状料盒挂靠。
进一步地,后网包括上、中、下3层网格;中、下两层网格的尺径一致,其宽度为侧网和底网底片的网格宽度的1.3倍,其高度和侧网网格高度一致;上层网格宽度为中、下两层网格宽度的2-2.25倍,其宽度为料盒挂靠网格片的网格宽度的1.4倍,该层网格的下边均可供悬挂式斗状供料盒挂靠。
进一步地,笼位为长方体网格结构,其长为450-475mm、宽为325-350mm、高为500-525mm,笼位底部距粪盘支撑杆的垂直距离为5-7cm。
进一步地,侧网及分隔网距两侧边缘的第三列上部为前水线格和后水线格,水线管穿装在前水线格或后水线格中,前水线格和后水线格内均无横向网格线,前水线格和后水线格通过水平的上水线格连通,上水线格内无竖向网格线,方便水线前后移动,上水线格上方和下方的格网通过连接件固定。
进一步地,悬挂式斗状料盒包括一个中片和两个侧片,中片由原本的长方形金属板经过2次120°的顺向弯折再经1次90°的顺向弯折形成,90°弯折的末端经过1次60°的反向弯折再经等边切割形成3个料盒挂钩,两侧片是与中片弯折形成的侧面相吻合的不规格五边形金属板,侧片的上边缘向外延伸1-2cm,并弯折180°形成滚边,其余各边缘向外延伸2-3cm,并弯折90°形成中片包边,两侧片的中片包边方向相反,中片与侧片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笼位底部设有两个上下叠放的独立粪盘,可以交替使用,全时段收集禽类代谢物,独立粪盘为长方形金属盘,其边缘较中间位置高2-4cm,且前端设有拉环。
进一步地,框体、个体笼具所用的材质均为耐腐蚀金属。
进一步地,移动装置包括2个横向分布的定向滑轮和2个横向分布的带刹车结构的万向滑轮,定向滑轮和万向滑轮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框架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中的笼位设计为个体笼位,一个笼位可以根据试验动物的日龄和体尺,放入动物1-2只(鹌鹑等小个体禽类可根据试验要求密度进行调整),在满足代谢实验要求的同时节约了试验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为金属框架和大片金属格网的组合结构,结构稳定不易变形,适合不同体重和体型的试验动物生长;笼具装卸和存放方便;笼具装置轻便,1-2人即可完成移动,方便试验场地的调整;
(3)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的独立粪盘和笼位分离,抽取、放置方便,减少人工的同时也减少内养动物应激。
(4)本发明个体笼位的各面格网结构中,在保证内养试验动物不会逃逸的同时,保证内养动物将头伸出自由采食;推拉门将门位面积最大化,给放入和抓取大体型内养动物提供了最大的出入空间,同时减少工作人员手部刮伤和动物羽毛、表皮损伤。
(5)本发明个体笼位的前后两面均配有不同高度的料盒悬挂位,较低者可供小日龄和矮小体尺的个体悬挂料盒,而较高者料盒悬挂位则可供青年公鸡、种公鸡、鸭等高体尺的个体悬挂料盒,根据实验禽类的不同需求实现笼具装置的双面使用。
(6)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中的斗状料盒盛料量大,减少了添料人工,同时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禽类采食时的摆头啄扒行为所造成的饲料遗漏;斗状料盒装卸和清洗方便,可很方便将剩余料盒中的饲料尽数取出,用于耗料量的精确测定。
(7)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配有移动式水线,可供内养动物自行饮水,节省了笼位内空间,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加水和洗水槽时给内养试验动物带来的应激;移动式水线的高度可根据料盒悬挂的位置和内养动物的高度进行调整;移动式水线可单层控制饮水量,方便定量投放饮用型待检物质,用于饮水量的精确测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个体笼具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个体笼具单元侧视图;
图5为个体网格笼具后视图;
图6为可移动式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悬挂式斗状料盒的俯视图;
图8为悬挂式斗状料盒的正视图;
图9为独立粪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11、竖支杆;12、横支杆;121、侧网挂钩;13、纵支杆;14、粪盘支撑杆;2、个体笼具单元;21、个体网格笼具;211、笼位;212、分隔网;213、上门位横线;214、下门位横线;215、网格式推拉门;216、料盒挂靠网格片;217、前水线格;218、后水线格;219、上水线格;220、连接件;22、悬挂式斗状料盒;221、中片;222、侧片;223、料盒挂钩;224、中片包边;23、独立粪盘;231、拉环;3、可移动式水线;31、水线管;311、水滴头;312、积水杯;32、水箱;33、水线提拉滑线;34、水线缓冲管;35、水箱固定装置;36、水箱外接水管;4、移动装置;41、定向滑轮;42、万向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包括框架1、个体笼具单元2和可移动式水线3;
框架1为3层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其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4,其每层设有可移动式水线3和1个个体笼具单元2,可移动式水线3穿装在个体笼具单元2的上部内;
个体笼具单元2安装在框架1内部,其包括具有个体网格笼具21、悬挂式斗状料盒22和独立粪盘23,个体网格笼具21包括6个笼位211,每个笼位211的前后两面均配有1-2个料盒悬挂位用于挂装悬挂式斗状料盒,相邻上下两料盒悬挂位之间的距离为5-8cm,且笼位后面的料盒悬挂位高于前面的料盒悬挂位,每个笼位211前面设有左右网格式推拉门215,底部设有独立粪盘23;
可移动式水线3包括水平方向的水线管31、水箱32、竖直方向的水线提拉滑线33、水线缓冲管34、水箱固定装置35和水箱外接水管36,水线管31与水线提拉滑线33连接,水线提拉滑线33的一端固定在个体网格笼具21上,水线管31的一端与水箱32连接,另一端连接水线缓冲管34,水线缓冲管34向上设置,且其顶端固定在个体网格笼具21上;每个笼位211上方的水线管31上均设有水滴头311和积水杯312;水箱32通过水箱固定装置35固定,并高于对应层的个体笼具单元2。
框架1包括竖支杆11、固定在竖支杆11上的横支杆12和纵支杆13,竖支杆11为4根,每层有2根横支杆12和2根纵支杆13,2根纵支杆形成个体笼具单元的水平支撑结构,2根横支杆12位于相邻两层纵支杆之间,其内侧设有侧网挂钩121形成个体笼具单元的竖直支撑结构,个体网格笼具挂装在挂钩上,竖支杆的顶端位于最高个体笼具单元的0.5个笼位高度位置之上。
竖支杆11为C型槽钢,前后竖支杆11的槽钢开口均朝外;纵支杆13为L型角钢,通过螺丝卡孔装置连接在左右两侧的竖支杆11之间,位于每层笼位的底部;横支杆12为异形槽钢,槽钢开口朝下,与槽钢开口相对的中间钢板对折弯曲,使得槽钢的开口径长与竖支杆11的中间钢板宽度一致,通过螺丝卡孔装置或焊接连接在前后两竖支杆11内侧,位于每层笼位网格式推拉门215的下方。
每层的纵支杆13上均匀固定有与其垂直的粪盘支撑杆14,每个个体笼具单元2的粪盘支撑杆14的数量为(笼位数+1)条,独立粪盘23卡装在相邻两个粪盘支撑杆14之间。粪盘支撑杆14为L型结构,可选择L型角钢,通过螺丝卡孔装置垂直安装在前后两纵支杆13上。
横支杆12内侧设有侧网挂钩121,横支杆12选用异形槽钢时,在此槽钢的两面钢板上分别开设两个侧网挂钩121,这两个侧网挂钩121靠近槽钢的两端,该处钢板被切割出一个半椭圆形,横径部分保留,并在原处外拉形成一个与槽钢开口相反的侧网挂钩121。
如图3所示,个体网格笼具21由前网、后网、顶网、底网和两侧网通过铁丝固定而成,两侧网悬挂在横支杆12的侧网挂钩121上,个体网格笼具21内部均匀间隔设有5个分隔网212形成6个笼位211,顶网和底网均为U型网格结构,前网和后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顶网和底网的U型网格结构两端。
前网包括上门位横线213、下门位横线214、网格式推拉门215和料盒挂靠网格片216;上门位横线213和下门位横线214的两端固定在两侧网边缘,网格式推拉门215上下两端弯曲形成挂钩,挂扣在上门位横线213和下门位横线214之间;每个笼位211对应设置一个网格式推拉门215,相邻两网格式推拉门215上下两端的挂钩弯曲程度不同,交错挂扣在两条门位横线之间。
底网、侧网及分隔网的网格宽度一致,较水线管的直径大2-4cm,前网和后网的尺寸一致。料盒挂靠网格片216包括上下两种不同尺径的网格,如图3所示,其宽度一致,为底网宽度的2倍,其高度不一致,上层网格的高度为下层网格的2-3倍,这两种尺径的网格下缘即为料盒悬挂位,均可供悬挂式斗状料盒22挂靠;后网包括上、中、下3层网格,如图5所示,中、下两层网格的尺径一致,其宽度为侧网和底网底片的网格宽度的1.3倍,其高度和侧网网格高度一致;上层网格宽度为中、下两层网格宽度的2-2.25倍,其宽度为料盒挂靠网格片的网格宽度的1.4倍,该层网格的下边均可供悬挂式斗状供料盒挂靠。
笼位211为长方体网格结构,其长为450-475mm、宽为325-350mm、高为500-525mm,笼位211底部距粪盘支撑杆14的垂直距离为5-7cm。
如图4所示,侧网及分隔网212距前、后两端边缘的第三列上部为前水线格217和后水线格218,用于穿水线管31,前水线格217和后水线格218内均无横向水格线,前水线格217和后水线格218通过水平的上水线格219连通,上水线格219内无竖向网格线,方便水线前后移动,上水线格219上方和下方的网格通过连接件20固定,连接件20的两端弯曲呈挂钩状挂在上水线格219上方和下方的网格中,上水线格219距侧网或分隔网顶端5cm的高度。
如图7-8所示,悬挂式斗状料盒22包括一个中片221和两个侧片222,中片221由长方形金属板经过2次120°的顺向弯折,弯折后边缘长度分别为2-4cm、12-14cm和6-9cm,再经1次90°的顺向弯折形成,弯折后边缘长度为6-9cm,90°弯折的末端低于第一次120°弯折的始端,90°弯折的末端3cm宽度的金属片经过1次60°的反向弯折,再经等边切割形成3个料盒挂钩223,两侧片222是与中片221弯折形成的侧面相吻合的不规格五边形金属板,该不规则五边形金属板的上边向外延伸出1cm,并弯折180°形成滚边,其余各边边缘向外延伸2-3cm,并弯折90°形成中片包边224,两侧片222的中片包边224弯折方向相反,中片221的各个弯折边缘打孔,中边包边224相应位置也进行打孔,中片221和左右两侧片222通过螺钉铆接组合成悬挂式斗状料盒22。
每个笼位211底部设有两个独立粪盘23,独立粪盘23为长方形金属盘,其边缘较中间位置高2-4cm,且前端设有半圆形的拉环231,如图9所示,独立粪盘23的面积与个体笼位底面积一致。
如图4和图6所示,可移动式水线3的水线管31可通过上水线格219前后移动,安装于与悬挂式斗状料盒22相反的前水线格217或后水线格218内,水线管31可以通过调节固定于顶网上的水线提拉滑线33的长度,调节水线的高度;每层的水线管31一端通过水箱软管连接到水箱21,另一端连接一段开口向上的水线缓冲管34;每个笼位211内的水线管31上均安装一个水滴头311和一个积水杯312;每层水箱32通过水箱固定装置32固定,其箱底位置齐于上一层笼位的纵支杆或粪盘支撑杆;水箱的后面安装有两个水箱挂钩,水箱的下部有内缩箱底;对应水箱的水箱挂钩和水箱内缩位置,分别有一根角钢安装于前后竖支杆之间,分别用于水箱挂钩挂靠和水箱支撑;水箱外接水管36的进口处装有控制开关。
移动装置4包括2个横向分布的定向滑轮41和2个横向分布的带刹车结构的万向滑轮42,定向滑轮41和万向滑轮42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框架1的底部。
框架1、个体笼具单元2所用的材质均为耐腐蚀金属。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将两组及以上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结合使用,完成对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禽类代谢实验的研究。
本发明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中的笼位设计为个体笼位,一个笼位可以根据试验动物的日龄和体尺,放入动物1-2只(鹌鹑等小个体禽类可根据试验要求密度进行调整),在满足代谢实验要求的同时节约了试验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为金属框架和大片金属格网的组合结构,各部件通过螺丝卡孔装置、挂钩装置或铁丝组装,结构稳定不易变形,适合不同体重和体型的试验动物生长;笼具装卸和存放方便;笼具装置轻便,1-2人即可完成移动,方便试验场地的调整;
(3)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的粪盘和笼位分离,并配有拉环,抽取、放置方便,减少人工的同时也减少内养动物应激;粪盘为金属盘,洗涤方便,不易生锈;粪盘大小和笼位底部吻合,不会造成排泄物遗漏;粪盘不易变形,不会造成排泄物与羽毛、表皮脱落物等混合的现象;每个笼位配置两个粪盘,方便交替使用。
(4)本发明个体笼的各面格网结构中,设计的网格尺径大小不一样,在保证内养试验动物不会逃逸的同时,保证内养动物将头伸出自由采食;交错式、网格式、左右双向式推拉门,门位面积最大化,给放入和抓取大体型内养动物提供了最大的出入空间,同时减少工作人员手部刮伤和动物羽毛、表皮损伤。
(5)本发明个体网格笼具的前网和后网各配有2个不同高度的料盒悬挂位,较低位置的料盒悬挂位可供小日龄和矮小体尺的个体悬挂料盒,而较高位置的料盒悬挂位则可供青年公鸡、种公鸡、鸭等高体尺的个体悬挂料盒,根据实验禽类的不同需求实现笼具装置的双面使用。
(6)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为个体笼位,内养动物的采食量显著低于大笼饲养动物,且设计料盒的斗状外形,盛料量大,减少了填料人工,同时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禽类采食时的摆头啄扒行为所造成的饲料遗漏;斗状料盒挂靠部设计尺寸适中,前方又有斗状斜坡,很方便将剩余料盒中的饲料尽数取出,用于耗料量的测定。
(7)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配有水线,可供内养动物自行饮水,节省了笼位内空间,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加水和洗水槽时给内养试验动物带来的应激。
(8)本发明提供的笼具装置侧网和分隔网设计有前、后、上水线格,可移动式水线可根据料盒悬挂的位置和内养动物的高度进行调整;每层笼位的水线管独立,且每层的独立水箱的外接水管的进口处均装有控制开关,可以方便试验在饮水中添加试剂。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框架(1)、个体笼具单元(2)和可移动式水线(3);框架为多层结构,其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4),其每层安装有可移动式水线和至少1个个体笼具单元,可移动式水线穿装在个体笼具单元的上部;每个个体笼具单元均安装在框架内部,其包括个体网格笼具(21)、悬挂式斗状料盒(22)和独立粪盘(23),个体网格笼具包括6个笼位(211),每个笼位的前、后两面格网上均配有至少一个料盒悬挂位用于挂装悬挂式斗状料盒,且笼位后面格网上的料盒悬挂位高于前面的料盒悬挂位,每个笼位前面上均安装有网格式推拉门(215),且其底部均设有独立粪盘;可移动式水线包括水线管(31)、水箱(32)、水线提拉滑线(33)、水线缓冲管(34)和水箱固定装置(35),水线管从个体网格笼具内部穿过,两端分别连接水箱和水线缓冲管,水线缓冲管向上设置,且其顶端固定在个体网格笼具上;水线提拉滑线的两端分别与水线管及个体网格笼具连接;每个笼位上方的水线管上均设有水滴头(311)和积水杯(312);水箱通过水箱固定装置固定在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包括竖支杆(11)、固定在竖支杆上的横支杆(12)和纵支杆(13),竖支杆为4根,每层有2根横支杆和2根纵支杆,2根纵支杆形成个体笼具单元的水平支撑结构,2根横支杆位于相邻两层纵支杆之间,其内侧开设有侧网挂钩(121)形成个体笼具单元的竖直支撑结构,个体网格笼具挂装在侧网挂钩上,竖支杆的顶端位于最高个体笼具单元的0.5个笼位高度位置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的纵支杆上均匀固定有与其垂直的粪盘支撑杆(14),粪盘支撑杆呈L型或⊥型,独立粪盘卡装在相邻两个粪盘支撑杆之间,每个个体笼具单元的粪盘支撑杆的数量≥(笼位数+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个体网格笼具由前网、后网、顶网、底网和两侧网通过配件相互固定而成,其内部均匀间隔设置5个分隔网(212)形成6个笼位,前网和后网上均配有1-2个料盒悬挂位,可供悬挂式斗状料盒挂靠,相邻上下两料盒悬挂位之间的距离为5-8cm,前网和后网的网格尺径设计不同,前网料盒悬挂位位于前网下部,后网料盒悬挂位位于后网中部;侧网挂装在横支杆的侧网挂钩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网包括上门位横线(213)、下门位横线(214)、网格式推拉门(215)和料盒挂靠网格片(216);上门位横线和下门位横线的两端固定在两侧网边缘,网格式推拉门上下两端弯曲形成挂钩,挂装在上门位横线上和下门位横线上;每个笼位对应设置一个网格式推拉门,相邻两网格式推拉门上下两端的挂钩弯曲程度不同,交错挂装在两条门位横线之间;下门位横线的下方设置料盒挂靠网格片,料盒挂靠网格片上可供挂装悬挂式斗状料盒;料盒挂靠网格片包括上下两种不同尺径的网格,其宽度一致,为底网宽度的2倍,其高度不一致,上层网格的高度为下层网格的2-3倍,这两种尺径的网格下边即为料盒悬挂位,均可供悬挂式斗状料盒挂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后网包括上、中、下3层网格;中、下两层网格的尺径一致,其宽度为侧网和底网底片的网格宽度的1.3倍,其高度和侧网网格高度一致;上层网格宽度为中、下两层网格宽度的2.25倍,其宽度为料盒挂靠网格片的网格宽度的1.4倍,该层网格的下边均可供悬挂式斗状供料盒挂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侧网及分隔网距其两侧边缘的第三列上部为前水线格(217)和后水线格(218),水线管穿装在前水线格或后水线格中,前水线格和后水线格内均无横向网格线,前水线格和后水线格通过水平的上水线格(219)连通,上水线格内无竖向网格线,上水线格上方和下方的格网通过连接件(220)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笼位为长方体网格结构,其长为450-475mm、宽为325-350mm、高为500-525mm,笼位底部距粪盘支撑杆的垂直距离为5-7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挂式斗状料盒包括一个中片(221)和两个侧片(222),中片由长方形金属板经过2次120°的顺向弯折再经1次90°的顺向弯折形成,90°弯折的末端低于第一次120°弯折的始端,90°弯折的末端经过1次60°的反向弯折再经等边切割形成3个料盒挂钩(223),两侧片是与中片弯折形成的侧面相吻合的不规格五边形金属板,侧片的上边缘向外延伸1-2cm,并弯折180°形成滚边,其余各边缘向外延伸2-3cm,并弯折90°形成中片包边(224)将中片边缘包裹,两侧片的中片包边方向相反,中片与侧片通过螺钉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笼位底部设置两个上下叠放的独立粪盘,独立粪盘为长方形金属盘,其边缘较中间位置高2-4cm,其前端设有拉环(231)。
CN201710112293.6A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Active CN106614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2293.6A CN106614037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2293.6A CN106614037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4037A true CN106614037A (zh) 2017-05-10
CN106614037B CN106614037B (zh) 2022-07-19

Family

ID=58847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2293.6A Active CN106614037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40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6270A (zh) * 2017-10-31 2018-02-27 山西大晋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卡住家禽头部的笼具
CN112913893A (zh) * 2021-03-24 2021-06-08 正大食品(衡水)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待宰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9452U (zh) * 1987-06-27 1988-06-01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一种家禽饲养笼的可调式食槽
CN2035951U (zh) * 1988-02-02 1989-04-19 中国机械工业安装总公司第三安装工程公司 一次育成养鸡设备
US20030056733A1 (en) * 2001-09-25 2003-03-27 Atsushi Kidachi Changeable-floor type rearing cage
CN201878616U (zh) * 2010-09-15 2011-06-29 浠水县四方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雏鸡成鸡养殖笼
CN202697461U (zh) * 2012-06-13 2013-01-3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禽类动物代谢笼
CN203467403U (zh) * 2013-07-24 2014-03-12 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一种改进型禽类代谢笼
CN105660435A (zh) * 2016-03-25 2016-06-15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一种动物平养试验用笼具装置
CN206651185U (zh) * 2017-02-28 2017-11-21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9452U (zh) * 1987-06-27 1988-06-01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一种家禽饲养笼的可调式食槽
CN2035951U (zh) * 1988-02-02 1989-04-19 中国机械工业安装总公司第三安装工程公司 一次育成养鸡设备
US20030056733A1 (en) * 2001-09-25 2003-03-27 Atsushi Kidachi Changeable-floor type rearing cage
CN201878616U (zh) * 2010-09-15 2011-06-29 浠水县四方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雏鸡成鸡养殖笼
CN202697461U (zh) * 2012-06-13 2013-01-3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禽类动物代谢笼
CN203467403U (zh) * 2013-07-24 2014-03-12 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一种改进型禽类代谢笼
CN105660435A (zh) * 2016-03-25 2016-06-15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一种动物平养试验用笼具装置
CN206651185U (zh) * 2017-02-28 2017-11-21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6270A (zh) * 2017-10-31 2018-02-27 山西大晋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卡住家禽头部的笼具
CN112913893A (zh) * 2021-03-24 2021-06-08 正大食品(衡水)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待宰系统
CN112913893B (zh) * 2021-03-24 2022-09-09 正大食品(衡水)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待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4037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5461A (zh) 虾蟹、贝类水产品自动化网箱式养殖生产设备
WO2009091886A2 (en) Automated systems for feeding animals and collecting animal excrement
CN101278662A (zh) 一种人工繁殖泥鳅用的鱼巢
CN105638508A (zh) 一种单元化组合装配型蛋鸡福利养殖笼具
CN106614037A (zh)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CN102106317A (zh) 一种利用粪便浆液进行蝇蛆养殖的方法
CN201504475U (zh) 妊娠母猪群养单饲猪舍及其同步定量采食栏
CN206651185U (zh) 一种禽类生长代谢用笼具装置
CN107462699A (zh) 一种黄曲霉毒素b1毒性的检测方法
CN205813132U (zh) 一种兔笼架设备
CN106900591A (zh) 一种适用于蛋鸡父母代后备公鸡育雏育成期培育的笼具及其养殖工艺
Williams et al. Merino ewes bred for parasite resistance reduce larval contamination onto pasture during the peri-parturient period
CN206851723U (zh) 一种禽类动物代谢与育雏笼
CN107211934A (zh) 罗非鱼网箱养殖
CN205993380U (zh) 虾蟹、贝类水产品自动化网箱式养殖生产设备
CN106212105A (zh) 茶树品种对茶小绿叶蝉的抗性鉴定装置和方法
CN205409096U (zh) 一种生态土鸡养殖鸡舍
CN202104108U (zh) 一种新型立体鸡禽养殖架
Guerrero III et al. Further observations on the fry production of Oreochromis niloticus in concrete tanks
CN202857549U (zh) 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
CN205902605U (zh) 一种实验用猴行为学观察笼具
CN109076981A (zh) 种鸭饲养笼及测定种鸭繁殖性能的生物垫料笼养方法
CN201328301Y (zh) 一种试验用家禽养殖装置
CN104996358B (zh) 一种人工快速养蛇的装置
CN205106025U (zh) 可移动人工繁殖鳅鱼苗孵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25125 No. 58, Cang Jie Road,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INSTITUTE OF POULTRY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225125 Xiaojie No. 2, Shaobo Town, Jiangdu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INSTITUTE OF POULTRY SCIENCES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