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7011B -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7011B
CN106597011B CN201611205923.6A CN201611205923A CN106597011B CN 106597011 B CN106597011 B CN 106597011B CN 201611205923 A CN201611205923 A CN 201611205923A CN 106597011 B CN106597011 B CN 106597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otary island
mass block
island mass
ancho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59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7011A (zh
Inventor
石云波
刘俊
曹慧亮
任建军
唐军
马宗敏
黄堃
康强
冯恒振
寇志伟
连树仁
孙亚楠
韩兴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12059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7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7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7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02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02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 G01P15/08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with conversion into electric or magnetic values
    • G01P2015/0862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with conversion into electric or magnetic values being provided with particular means being integrated into a MEMS accelerometer structure for providing particular additional functionalities to those of a spring mass syst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具体是一种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敏感方向单一的问题。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包括中心质量块、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第一至第四大锚块、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第一至第四连接梁、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第一至第八小锚块;其中,第一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前方;第二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后方;第三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左方;第四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右方。本发明适用于武器制导、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消费品电子等领域。

Description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具体是一种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是基于谐振器的一种加速度敏感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灵敏度高、可批量生产、价格便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武器制导、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消费品电子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没有加速度输入时,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中的谐振器工作在其固有频率的模态下。此时,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为零。当有加速度输入时,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中的谐振器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此时,通过检测谐振器的固有频率变化量,即可计算出输入的加速度。然而实践表明,现有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存在敏感方向单一的问题,由此导致其仅仅能够测出单轴方向输入的加速度,从而导致其适用范围受限。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以解决现有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敏感方向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敏感方向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包括中心质量块、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第一至第四大锚块、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第一至第四连接梁、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第一至第八小锚块;
其中,第一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前方;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前表面平行;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左表面齐平;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右表面齐平;第二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后方;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后表面平行;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左表面齐平;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右表面齐平;第三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左方;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左表面平行;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前表面齐平;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后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位于中心质量块的右方;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右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前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的后表面齐平;
第一大锚块的前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的后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的左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的右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的前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的后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的左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的右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的前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的后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的左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的右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的前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的后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的左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的右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齐平;
第一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中部和第一大锚块的右表面中部固定;第二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左表面前部和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前部固定;第三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中部和第一大锚块的后表面中部固定;第四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前表面左部和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左部固定;第五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中部和第二大锚块的左表面中部固定;第六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右表面前部和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前部固定;第七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前表面右部和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右部固定;第八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中部和第二大锚块的后表面中部固定;第九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左表面后部和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后部固定;第十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中部和第三大锚块的右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一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中部和第三大锚块的前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二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后表面左部和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左部固定;第十三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右表面后部和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后部固定;第十四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中部和第四大锚块的左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五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的后表面右部和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右部固定;第十六Ω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中部和第四大锚块的前表面中部固定;
第一连接梁垂直固定于第一环岛质量块的前表面中部;第二连接梁垂直固定于第二环岛质量块的后表面中部;第三连接梁垂直固定于第三环岛质量块的左表面中部;第四连接梁垂直固定于第四环岛质量块的右表面中部;
第一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接梁的左表面前部;第二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接梁的右表面前部;第三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二连接梁的左表面后部;第四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二连接梁的右表面后部;第五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三连接梁的前表面左部;第六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三连接梁的后表面左部;第七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四连接梁的前表面右部;第八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四连接梁的后表面右部;
第一小锚块的右表面中部与第一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左端固定;第一小锚块的左表面与第一大锚块的左表面齐平;第二小锚块的左表面中部与第二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右端固定;第二小锚块的右表面与第二大锚块的右表面齐平;第三小锚块的右表面中部与第三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左端固定;第三小锚块的左表面与第三大锚块的左表面齐平;第四小锚块的左表面中部与第四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右端固定;第四小锚块的右表面与第四大锚块的右表面齐平;第五小锚块的后表面中部与第五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前端固定;第五小锚块的前表面与第一大锚块的前表面齐平;第六小锚块的前表面中部与第六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后端固定;第六小锚块的后表面与第三大锚块的后表面齐平;第七小锚块的后表面中部与第七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前端固定;第七小锚块的前表面与第二大锚块的前表面齐平;第八小锚块的前表面中部与第八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后端固定;第八小锚块的后表面与第四大锚块的后表面齐平。
工作时,第一至第四大锚块的下表面、第一至第八小锚块的下表面均与外部基板键合。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没有加速度输入时,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均工作在其固有频率的模态下。此时,本发明的输出为零。当x轴方向(即左右方向)有加速度输入时,中心质量块、第一环岛质量块、第二环岛质量块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左(向右)位移,由此一方面对第一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第三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施加压力(拉力),另一方面对第二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第四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施加拉力(压力),从而使得以上各个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此时,通过检测以上各个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的固有频率变化量,即可计算出x轴方向输入的加速度。当y轴方向(即前后方向)有加速度输入时,中心质量块、第三环岛质量块、第四环岛质量块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前(向后)位移,由此一方面对第五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第七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施加压力(拉力),另一方面对第六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第八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施加拉力(压力),从而使得以上各个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此时,通过检测以上各个梳状微谐振器的谐振梁的固有频率变化量,即可计算出y轴方向输入的加速度。
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通过采用全新的对称结构,使得自身敏感方向不再单一,因此其能够测出双轴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输入的加速度,其适用范围不再受限。
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敏感方向单一的问题,适用于武器制导、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消费品电子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质量块,201-第一环岛质量块,202-第二环岛质量块,203-第三环岛质量块,204-第四环岛质量块,301-第一大锚块,302-第二大锚块,303-第三大锚块,304-第四大锚块,401-第一Ω形支撑梁,402-第二Ω形支撑梁,403-第三Ω形支撑梁,404-第四Ω形支撑梁,405-第五Ω形支撑梁,406-第六Ω形支撑梁,407-第七Ω形支撑梁,408-第八Ω形支撑梁,409-第九Ω形支撑梁,410-第十Ω形支撑梁,411-第十一Ω形支撑梁,412-第十二Ω形支撑梁,413-第十三Ω形支撑梁,414-第十四Ω形支撑梁,415-第十五Ω形支撑梁,416-第十六Ω形支撑梁,501-第一连接梁,502-第二连接梁,503-第三连接梁,504-第四连接梁,601-第一梳状微谐振器,602-第二梳状微谐振器,603-第三梳状微谐振器,604-第四梳状微谐振器,605-第五梳状微谐振器,606-第六梳状微谐振器,607-第七梳状微谐振器,608-第八梳状微谐振器,701-第一小锚块,702-第二小锚块,703-第三小锚块,704-第四小锚块,705-第五小锚块,706-第六小锚块,707-第七小锚块,708-第八小锚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包括中心质量块1、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401~416、第一至第四连接梁501~504、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1~608、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
其中,第一环岛质量块201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前方;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平行;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齐平;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齐平;第二环岛质量块202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后方;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平行;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齐平;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齐平;第三环岛质量块203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左方;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平行;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齐平;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204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右方;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齐平;
第一大锚块301的前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前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301的后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301的左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左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301的右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前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前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后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左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右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右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前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后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后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左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左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右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前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后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后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左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右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右表面齐平;
第一Ω形支撑梁4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左表面中部和第一大锚块301的右表面中部固定;第二Ω形支撑梁402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前部和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前部固定;第三Ω形支撑梁4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前表面中部和第一大锚块301的后表面中部固定;第四Ω形支撑梁404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左部和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左部固定;第五Ω形支撑梁4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右表面中部和第二大锚块302的左表面中部固定;第六Ω形支撑梁406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前部和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前部固定;第七Ω形支撑梁407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右部和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右部固定;第八Ω形支撑梁408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前表面中部和第二大锚块302的后表面中部固定;第九Ω形支撑梁409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后部和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后部固定;第十Ω形支撑梁4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左表面中部和第三大锚块303的右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一Ω形支撑梁4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后表面中部和第三大锚块303的前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二Ω形支撑梁412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左部和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左部固定;第十三Ω形支撑梁413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后部和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后部固定;第十四Ω形支撑梁4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右表面中部和第四大锚块304的左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五Ω形支撑梁415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右部和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右部固定;第十六Ω形支撑梁416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后表面中部和第四大锚块304的前表面中部固定;
第一连接梁501垂直固定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前表面中部;第二连接梁502垂直固定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后表面中部;第三连接梁503垂直固定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左表面中部;第四连接梁504垂直固定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右表面中部;
第一梳状微谐振器601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接梁501的左表面前部;第二梳状微谐振器602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接梁501的右表面前部;第三梳状微谐振器603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二连接梁502的左表面后部;第四梳状微谐振器604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二连接梁502的右表面后部;第五梳状微谐振器605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三连接梁503的前表面左部;第六梳状微谐振器606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三连接梁503的后表面左部;第七梳状微谐振器607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四连接梁504的前表面右部;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8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四连接梁504的后表面右部;
第一小锚块701的右表面中部与第一梳状微谐振器601的谐振梁左端固定;第一小锚块701的左表面与第一大锚块301的左表面齐平;第二小锚块702的左表面中部与第二梳状微谐振器602的谐振梁右端固定;第二小锚块702的右表面与第二大锚块302的右表面齐平;第三小锚块703的右表面中部与第三梳状微谐振器603的谐振梁左端固定;第三小锚块703的左表面与第三大锚块303的左表面齐平;第四小锚块704的左表面中部与第四梳状微谐振器604的谐振梁右端固定;第四小锚块704的右表面与第四大锚块304的右表面齐平;第五小锚块705的后表面中部与第五梳状微谐振器605的谐振梁前端固定;第五小锚块705的前表面与第一大锚块301的前表面齐平;第六小锚块706的前表面中部与第六梳状微谐振器606的谐振梁后端固定;第六小锚块706的后表面与第三大锚块303的后表面齐平;第七小锚块707的后表面中部与第七梳状微谐振器607的谐振梁前端固定;第七小锚块707的前表面与第二大锚块302的前表面齐平;第八小锚块708的前表面中部与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8的谐振梁后端固定;第八小锚块708的后表面与第四大锚块304的后表面齐平。
中心质量块1为正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均为长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均为正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401~416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四连接梁501~504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1~608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均为正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的尺寸一致。
中心质量块1、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401~416、第一至第四连接梁501~504、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1~608、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均采用单晶硅片加工而成。

Claims (3)

1.一种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质量块(1)、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401)~(416)、第一至第四连接梁(501)~(504)、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1)~(608)、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
其中,第一环岛质量块(201)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前方;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平行;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齐平;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齐平;第二环岛质量块(202)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后方;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平行;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齐平;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齐平;第三环岛质量块(203)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左方;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平行;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齐平;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204)位于中心质量块(1)的右方;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前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齐平;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后表面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齐平;
第一大锚块(301)的前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前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301)的后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301)的左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左表面齐平;第一大锚块(301)的右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前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前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后表面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左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齐平;第二大锚块(302)的右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右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前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后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后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左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左表面齐平;第三大锚块(303)的右表面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前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后表面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后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左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齐平;第四大锚块(304)的右表面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右表面齐平;
第一Ω形支撑梁(4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左表面中部和第一大锚块(301)的右表面中部固定;第二Ω形支撑梁(402)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前部和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前部固定;第三Ω形支撑梁(4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前表面中部和第一大锚块(301)的后表面中部固定;第四Ω形支撑梁(404)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左部和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左部固定;第五Ω形支撑梁(4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右表面中部和第二大锚块(302)的左表面中部固定;第六Ω形支撑梁(406)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前部和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前部固定;第七Ω形支撑梁(407)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前表面右部和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后表面右部固定;第八Ω形支撑梁(408)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前表面中部和第二大锚块(302)的后表面中部固定;第九Ω形支撑梁(409)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左表面后部和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右表面后部固定;第十Ω形支撑梁(4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左表面中部和第三大锚块(303)的右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一Ω形支撑梁(4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后表面中部和第三大锚块(303)的前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二Ω形支撑梁(412)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左部和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左部固定;第十三Ω形支撑梁(413)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右表面后部和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左表面后部固定;第十四Ω形支撑梁(4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右表面中部和第四大锚块(304)的左表面中部固定;第十五Ω形支撑梁(415)的两端分别与中心质量块(1)的后表面右部和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前表面右部固定;第十六Ω形支撑梁(416)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后表面中部和第四大锚块(304)的前表面中部固定;
第一连接梁(501)垂直固定于第一环岛质量块(201)的前表面中部;第二连接梁(502)垂直固定于第二环岛质量块(202)的后表面中部;第三连接梁(503)垂直固定于第三环岛质量块(203)的左表面中部;第四连接梁(504)垂直固定于第四环岛质量块(204)的右表面中部;
第一梳状微谐振器(601)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接梁(501)的左表面前部;第二梳状微谐振器(602)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接梁(501)的右表面前部;第三梳状微谐振器(603)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二连接梁(502)的左表面后部;第四梳状微谐振器(604)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二连接梁(502)的右表面后部;第五梳状微谐振器(605)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三连接梁(503)的前表面左部;第六梳状微谐振器(606)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三连接梁(503)的后表面左部;第七梳状微谐振器(607)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四连接梁(504)的前表面右部;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8)的谐振梁垂直固定于第四连接梁(504)的后表面右部;
第一小锚块(701)的右表面中部与第一梳状微谐振器(601)的谐振梁左端固定;第一小锚块(701)的左表面与第一大锚块(301)的左表面齐平;第二小锚块(702)的左表面中部与第二梳状微谐振器(602)的谐振梁右端固定;第二小锚块(702)的右表面与第二大锚块(302)的右表面齐平;第三小锚块(703)的右表面中部与第三梳状微谐振器(603)的谐振梁左端固定;第三小锚块(703)的左表面与第三大锚块(303)的左表面齐平;第四小锚块(704)的左表面中部与第四梳状微谐振器(604)的谐振梁右端固定;第四小锚块(704)的右表面与第四大锚块(304)的右表面齐平;第五小锚块(705)的后表面中部与第五梳状微谐振器(605)的谐振梁前端固定;第五小锚块(705)的前表面与第一大锚块(301)的前表面齐平;第六小锚块(706)的前表面中部与第六梳状微谐振器(606)的谐振梁后端固定;第六小锚块(706)的后表面与第三大锚块(303)的后表面齐平;第七小锚块(707)的后表面中部与第七梳状微谐振器(607)的谐振梁前端固定;第七小锚块(707)的前表面与第二大锚块(302)的前表面齐平;第八小锚块(708)的前表面中部与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8)的谐振梁后端固定;第八小锚块(708)的后表面与第四大锚块(304)的后表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质量块(1)为正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均为长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均为正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401)~(416)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四连接梁(501)~(504)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1)~(608)的尺寸一致;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均为正方形块体;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的尺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质量块(1)、第一至第四环岛质量块(201)~(204)、第一至第四大锚块(301)~(304)、第一至第十六Ω形支撑梁(401)~(416)、第一至第四连接梁(501)~(504)、第一至第八梳状微谐振器(601)~(608)、第一至第八小锚块(701)~(708)均采用单晶硅片加工而成。
CN201611205923.6A 2016-12-23 2016-12-23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Active CN106597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923.6A CN106597011B (zh) 2016-12-23 2016-12-23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923.6A CN106597011B (zh) 2016-12-23 2016-12-23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011A CN106597011A (zh) 2017-04-26
CN106597011B true CN106597011B (zh) 2018-11-23

Family

ID=5860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5923.6A Active CN106597011B (zh) 2016-12-23 2016-12-23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7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2384B (zh) * 2017-07-24 2022-04-05 深迪半导体(绍兴)有限公司 一种mems三轴陀螺仪
CN108398575B (zh) * 2018-03-19 2024-02-27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静电谐振式加速度计及加速度测量方法
CN108630490B (zh) * 2018-05-31 2020-01-10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万向惯性闭合器
RU2693030C1 (ru) * 2018-12-06 2019-07-0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ом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вухосевой мик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акселерометр
CN112747731B (zh) * 2020-12-28 2022-09-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面外振动的五质量块双轴检测硅微谐振式陀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4932A (zh) * 2006-05-23 2006-10-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双轴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
CN101266259A (zh) * 2008-05-08 2008-09-17 南京理工大学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CN102109534A (zh) * 2010-11-30 2011-06-29 南京理工大学 双轴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
CN103901225A (zh) * 2014-04-02 2014-07-02 清华大学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CN105782697A (zh) * 2016-05-06 2016-07-20 中北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过载环境的mems器件激活机构及保护方法
CN105911309A (zh) * 2016-06-24 2016-08-31 东南大学 单锚点支撑式双轴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8887B2 (en) * 2008-04-14 2013-06-2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Resonant accelerometer with low sensitivity to package stress
IT1405796B1 (it) * 2010-11-26 2014-01-24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Struttura di accelerometro biassiale risonante di tipo microelettromeccanic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4932A (zh) * 2006-05-23 2006-10-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双轴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
CN101266259A (zh) * 2008-05-08 2008-09-17 南京理工大学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CN102109534A (zh) * 2010-11-30 2011-06-29 南京理工大学 双轴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
CN103901225A (zh) * 2014-04-02 2014-07-02 清华大学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CN105782697A (zh) * 2016-05-06 2016-07-20 中北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过载环境的mems器件激活机构及保护方法
CN105911309A (zh) * 2016-06-24 2016-08-31 东南大学 单锚点支撑式双轴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硅基双轴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的设计与仿真;任杰等;《MEMS器件与技术》;20071031(第10期);第946-951页 *
谐振式硅微机械加速度计研究进展;李晶等;《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1231;第30卷(第12期);第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011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7011B (zh) 双轴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
WO2022007981A1 (zh) 一种芯片级谐振式声光耦合固态波动陀螺
CN109883602B (zh) 一种基于soi的自补偿硅微谐振式压力敏感芯片
CN101271124B (zh) L形梁压阻式微加速度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2162756B (zh) 一种全对称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CN203605948U (zh) 一种基于纳米光栅检测的新型陀螺仪
CN105606845A (zh) 一种基于二级微杠杆的双质量块高灵敏度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结构
CN100567896C (zh) 基于隧道效应的微机械陀螺仪
CN102608356A (zh) 一种双轴体微机械谐振式加速度计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04374953A (zh)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CN103529242A (zh) 一种谐振式微加速度计
CN102647657B (zh) 单片集成mems压阻超声传感器
CN102243251A (zh) 不等基频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CN105021846A (zh) 一种六轴一体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1363731B (zh) 基于剪应力检测的石英微机械陀螺及其制作方法
CN109883603B (zh) 一种基于soi的硅微谐振式压力敏感芯片谐振器
CN101504425A (zh) 基于9-sps并联机构的压电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CN108007448A (zh) 一种轴对称硅微机械陀螺敏感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01629B (zh) 一种硅微机械石墨烯梁谐振式陀螺仪
CN113514666A (zh) 一种基于pt对称谐振器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及其检测方法
CN103921171B (zh) 一种大量程压阻式高频响固定式四分量铣削力传感器
CN101514897A (zh) 改进型音叉式微机械陀螺
CN103063877A (zh) 带有温度隔离结构的硅基石英加速度传感器
CN204255978U (zh)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CN207395750U (zh) 电磁驱动式隧道磁阻面内检测微陀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