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82163A -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82163A
CN106582163A CN201510679870.0A CN201510679870A CN106582163A CN 106582163 A CN106582163 A CN 106582163A CN 201510679870 A CN201510679870 A CN 201510679870A CN 106582163 A CN106582163 A CN 106582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expanding
zone
liqui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98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明
门卓武
张奉波
蒋立翔
李初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798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82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82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82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A,含尘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洗涤塔,在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从而洗涤除去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步骤B,从所述液体区向上排出的气泡形成夹带液滴的气体进入扩径沉降区,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在所述扩径沉降区内上升速度降低,从而使大部分液滴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液体区内;步骤C,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少量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进入除沫器,经所述除沫器处理后得到净化气体。本发明提供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能够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滴有效分离,大幅度减少雾沫夹带,提高含尘气体的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化是煤清洁能源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煤气化常用的装置为气化炉。气化炉在工作时,将煤从气化炉的进煤口送入,经过预热层,将温度提高,并从气化剂入口吹进的助燃气体将煤点燃,形成燃烧层,产生的合成气从出口排出。气化炉排出的合成气为高温高压状态且含尘量较高,需要对合成气进行除尘处理才能供后续使用。在其他一些工艺气中,如石油化工装置的工艺气,经常会存在工艺气内夹带固体粉末等情况导致无法直接使用。因此,对于含尘气体的除尘处理在工业生产中是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含尘气体净化装置(洗涤塔),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向壳体1’内提供洗涤液的进液口和用于向壳体1’内通入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用于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口2’,底部设有用于排出经沉降后得到灰渣液(灰水)的排液口5’。所述壳体1’内上部装有位于出气口2’下方的旋流板除沫器6’,中部装有多层塔盘7’,下部装有鼓泡洗涤器。所述鼓泡洗涤器包括与进气口4’连通的导气管8’(导气管8’的下端位于壳体1’下部的液体区的液面以下)、位于导气管8’下段外周的气体上升管9’、以及位于气体上升管9’上方的套在导气管8’外的折流帽10’。所述进液口包括工艺水洗涤液进口3’和灰水洗涤液进口11’,所述多层塔盘7’被分为上部多层塔盘12’和下部多层塔盘13’。该装置在工作时,含尘气体(如含尘合成气)经进气口4’进入导气管8’,利用鼓泡洗涤器使含尘气体进行水浴,在导气管8’和气体上升管9’构成的环隙内,气体鼓泡上升,流速加快并夹带液滴,气液固三相充分接触,固相被水润湿,水滴由于接触导气管8’外壁和上升管9’内壁聚集向下流入液体区,气体向上经折流帽10’气液分离后,再依次进入多层塔盘7’和旋流板除沫器6’,从而完成含尘气体的除尘。
上述装置能够用于含尘气体除尘,但是由于在该装置的上升管9’和导气管8’之间的高压气体容易形成局部沟流将水以及固体颗粒大量带出,造成严重的雾沫夹带,即使采用多层塔盘7’进行二次洗涤,依然会存在雾沫夹带问题,从而由于装置下中部的严重的雾沫夹带给旋流板除沫器造成效率下降以及堵塞等问题。并且在该装置的上升管9’外形成静液区容易造成管外壁结渣,需要经常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净化方法,能够将气体中的固体颗粒有效分离,同时在气固分离过程中实现气液有效分离,大幅度减少雾沫夹带,提高含尘气体的净化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含尘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洗涤塔,在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所述气泡在所述液体区内形成湍动并与所述液体区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从而洗涤除去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
步骤B,从所述液体区向上排出的气泡形成夹带液滴的气体进入扩径沉降区,其中部分液滴中含有固体颗粒,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在所述扩径沉降区内上升速度降低,从而使大部分液滴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所述液体区内;
步骤C,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少量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进入除沫器,经所述除沫器处理后得到净化气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首先进入旋风分离器,经所述旋风分离器处理后的气体再进入所述除沫器。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进入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的含尘气体通过气体分布器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与液体分布器形成的雾状液滴接触,使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或夹带的液滴形成较大的液滴,然后再进入所述扩径沉降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首先使含尘气体在洗涤塔的壳体内液体区中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均匀分布的气泡在液体区的洗涤液内形成强烈的湍流,与壳体内洗涤液充分混合,气体中大部分固体颗粒,特别是粒径大的固体颗粒被洗涤液洗下后沉降到液体区底部,在液体区内经过洗涤的含尘气体向上运动,从液体区中出来后形成夹带液滴的气体,其中部分液滴中含有粒径较小固体颗粒,夹带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进入扩径沉降区,由于扩径沉降区的横截面积较大,使进入其中的夹带液滴的气体的流速降低,其中较大直径的液滴在重力作用下,克服向上运动的惯性,使其在扩径沉降区中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液体区内,继续上升的气体中剩余的少量液滴被除沫器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干净的合成气。本发明中通过使含尘气体在液体区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并与扩径沉降区相互结合,能够将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洗除,并形成包括适合在扩径沉降区进行沉降的液滴的气体,该气体进入扩径沉降区后通过沉降的方式去除较大直径的液滴。本发明的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上升管和导气管的形式,不会形成局部沟流将水以及将固体颗粒大量带出,并且通过使气泡均匀分布和设置扩径沉降区,能够大幅度减少雾沫夹带,提高含尘气体的净化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净化装置,能够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滴有效分离,大幅度减少雾沫夹带,提高含尘气体的净化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尘气体净化装置,所述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液口,所述壳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液体区,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伸入所述液体区内并所述导气管的底部出口连接有气体分布器,使通过所述导气管进入所述液体区内的含尘气体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所述气泡在所述液体区内形成湍动并与所述液体区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从而洗涤除去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为比所述液体区处的壳体的横截面大的扩径沉降区,以使从所述液体区向上排出的夹带液滴的气体在所述扩径沉降区内上升速度降低,从而使大部分液滴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所述液体区内,在所述扩径沉降区和出气口之间还设有除沫器,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少量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进入除沫器以得到净化气体。
优选地,所述除沫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去除液滴的旋风分离器,夹带液滴的气体经过所述扩径沉降区后,再依次顺序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和所述除沫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壳体内均布,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均向上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下端的排放口处均连接有用于排放液体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液体区的液面以下。
优选地,所述气体分布器为树枝状气体分布器或环形气体分布器。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形成雾状液滴的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的进口与所述壳体上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液体分布器位于所述扩径沉降区的下方,所述液体分布器形成的雾状液滴使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或夹带的液滴形成较大的液滴,然后再进入所述扩径沉降区。
优选地,所述液体分布器位于所述导气管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液体分布器为管式、槽式、盘式、冲击式或喷嘴式液体分布器。
优选地,所述除沫器为折流板除沫器、旋流板除沫器或金属丝网除沫器。
本发明提供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与上述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技术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出气口 2 进液口
3 壳体 4 排液口
5 集尘室 6 气体分布器
7 液体区 8 进气口
9 液体分布器 10 旋风分离器
11 除沫器 12 扩径沉降区
13 下降管 14 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本发明提供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附图1所示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个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因而不应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净化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除尘方法,通过使进入洗涤塔的液体区内的含尘气体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并与设置在洗涤塔上方的扩径沉降区相互结合,在有效除尘的同时,大幅减少了雾沫夹带。在此技术构思范围内,本发明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并不局限于图2中所示的特定的具体细节结构,例如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采用气体分布器等。这些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附带予以简略说明。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基本实施方式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含尘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洗涤塔,在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所述气泡在所述液体区内形成湍动与所述液体区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从而洗涤除去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
步骤B,从所述液体区向上排出的气体和液体分布器喷出的液滴逆流接触,液滴捕捉固体颗粒实现二次洗涤;气体进入扩径沉降区并夹带液滴,其中部分液滴中含有固体颗粒,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在所述扩径沉降区内上升速度降低,从而使大部分液滴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所述液体区内;
步骤C,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少量液滴的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二次分离后继续上升后进入除沫器,经所述除沫器处理后得到净化气体。
适当参见图2,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洗涤塔包括壳体3,在所述壳体3上设有用于向壳体3内提供洗涤液的进液口2和用于向壳体3内通入含尘气体的进气口8,在壳体3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8连通的导气管14,所述壳体3顶部设有用于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口1,所述壳体3内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区7,底部设有用于排出经沉降后得到灰渣液的排液口4。在所述壳体3内上部设有位于出气口1下方的除沫器11。
在步骤A中,由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或气体工艺气等含尘气体(气体压力可以为1-10MPa)通过壳体3上设置的进气口8进入所述导气管14内,并在所述液体区7中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
其中,使含尘气体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有多种方式,如将导气管14位于所述液体区7中的部分封闭并在其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气孔,从而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气泡分布更加均匀,降低生产成本,进入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的含尘气体优选通过气体分布器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所述气体分布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形式能够使气泡分布均匀的气体分布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优选采用树枝状气体分布器或环形气体分布器。其中所述的树枝状气体分布器是指在一根主气管上设置有多根支气管,支气管上开设有大量均布的气孔。所述的环形气体分布器设置多根同轴设置的环形气管通过连接气管连接在一起,环形气管和连接管上均布有多个气孔,以实现气泡的均匀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主气管、支气管、环形气管和连接管均为圆管,以减少灰渣在其上表面沉积,避免堵塞气孔。
步骤A中均匀分布的气泡在所述液体区内形成湍动从而与所述液体区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使气体中大的固体颗粒被洗涤液洗下后沉降到液体区底部,进而从排液口4被排出。
为了去除气体中可能夹带的灰尘,在所述步骤B中,夹带液滴的气体与液体分布器形成的雾状液滴接触,使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或夹带的液滴形成较大的液滴,然后再进入所述扩径沉降区。夹带的液滴与雾状液滴碰撞后融合,形成较大的液滴,从而进入扩径沉降区被沉降分离出来。并且通过雾状液滴也可以将在气体中可能出现的没有被润湿的微尘颗粒充分润湿,形成液滴后与其他雾状液滴碰撞,从而形成较大的液滴被分离出来,从而提高含尘气体的净化效果。在本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液体分布器可选用管式、槽式、盘式、冲击式或喷嘴式液体分布器。
在步骤B中,通过设置扩径沉降区12,由于扩径沉降区12的横截面积较大(一般为壳体下部横截面积的1.5-2倍),在向上流动的气体的流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进入其中的夹带液滴的气体的流速降低,其中较大直径的液滴在重力作用下,克服向上运动的惯性,使其在扩径沉降区中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液体区内。其中扩径沉降区12的长度以及横截面面积的大小根据夹带液滴的气体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气体中夹带的液滴较多且上升速度较快时,可以使用较大横截面面积和较长长度的扩径沉降区12。并且所述扩径沉降区12也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与壳体3的下部区域同轴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与壳体3下部非同轴设置的圆柱形结构,或者使用截面为椭圆形等其他形状的扩径沉降区。
在步骤C中,所述除沫器优选为折流板除沫器、旋流板除沫器或金属丝网除沫器。使用上述除沫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去除气体中夹带的微小液滴和/或气液混合物。
在所述步骤C中,使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首先进入旋风分离器,经所述旋风分离器处理后的气体再进入所述除沫器。旋风分离器对夹带液滴的气体进行二次分离,然后再通过除沫器进行三次分离,能够更加高效的将气体中的液滴分离出来,并且降低了需要被除沫器处理的气体中液滴量。
本发明通过气体分布器6将含尘气体均匀分布并控制气泡尺寸,有利于强化气液相间混合,从而提高含尘气体洗涤效果,之后通过液滴和气体接触,形成二次洗涤,强化除尘洗涤效果。然后通过扩径沉降区、旋风除尘器和除沫器的三级分离,将气体中夹带的不同直径的液滴有效分离,从而大幅度减少雾沫夹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含尘气体净化装置(相当于前述的洗涤塔),该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壳体3,壳体3内具有封闭的内腔。在所述壳体3上设有用于向壳体3内提供洗涤液的进液口2和用于向壳体3内通入含尘气体的进气口8,在壳体3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8连通的导气管14,所述壳体3顶部设有用于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的出气口1,所述壳体3内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区7,底部设有用于排出经沉降后得到灰渣液的排液口4。在液体区7的下部设置有集尘室5,所述集尘室5呈倒圆锥形,集尘室5的上部开口的直径略小于液体区7处的壳体3的内径,集尘室5的下部开口直径与所述排液口4的直径基本相同,并且正对所述排液口4。在所述壳体3内上部设有位于出气口1下方的除沫器11,所述除沫器11优选为折流板除沫器、旋流板除沫器或金属丝网除沫器。
伸入壳体3下部的液体区内的导气管的底部出口连接有气体分布器6,以将进入所述液体区7的含尘气体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所述气体分布器优选为树枝状气体分布器或环形气体分布器。
所述壳体3的上部设置为比所述壳体3内液体区处的壳体3的横截面大的扩径沉降区12,所述扩径沉降区12位于所述壳体3内设置的除沫器11的下方。
在所述扩径沉降区12和所述液体区7之间的壳体3内设置有液体分布器9,即所述液体分布器9位于所述扩径沉降区12的下方,且位于液体区7的上方。所述液体分布器9可以为管式、槽式、盘式、冲击式或喷嘴式液体分布器。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分布器9位于所述导气管14的上方,进而使液体分布器9与液体区7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使液体分布器9形成的雾状液滴与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和可能存在的灰尘颗粒充分接触。所述液体分布器9通过管路与壳体3上设置的进液口2连通,进液口2内通入的液体可以是经过处理后的经排液口4排出的灰水,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工艺水。
在所述除沫器11的下方还设置有旋风分离器10,在所述壳体3内的液体区内经所述气体分布器6形成的均匀分布的气泡向上进入所述扩径沉降区12后,再依次顺序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10和所述除沫器11。具体地,所述旋风分离器10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且所述旋风分离器10的数量为多个(图2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两个旋风分离器),在所述壳体3内均布,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10的出气口均向上设置。在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10下端的排放口处均连接有下降管13,所述下降管13的下端位于所述液体区的液面以下,从而能够避免旋风分离器10排出的液体对气流和液体区7产生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日处理量3000吨煤的气化炉配备的洗涤塔为例进行说明。进入洗涤塔的合成气流量200000Nm3/h,温度为190℃,压力为3.5MPa,气体主要组成为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组分体积比大于98%,其他气体如氮气、硫化氢等占比小于2%。
合成气以4m/s的气速从所述进气口8进入导气管14,经过气体分布器6均匀分布后进入液体区7与其中的洗涤水混合,洗涤水温度为180℃;大部分灰渣经过洗涤后在液体区7沉降,少部分粒度较小的灰渣(固体颗粒)以及部分灰渣水被合成气夹带向上运动,和经过液体分布器9分布后喷射出的雾滴接触,被再次洗涤,进液口2处的液体进水量为100m3/h,;气体进一步经过扩径沉降区12的沉降分离和旋风分离器10分离后(液滴汇集后流入液体区7),进入除沫器11,极少量的液滴进一步经过除沫器11被分离出来。经过洗涤除尘后合成气气体中超过98%的灰渣被洗涤下来,气体尘含量<1mg/Nm3。大部分灰渣在洗涤区沉降后经过排液管进入沉降池,80%的灰水送到下游系统处理后循环利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首先将含尘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洗涤塔,在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实现含尘气体的粗洗,水洗掉大部分颗粒;然后通过液体分布器喷出的液滴对气体二次洗涤,液滴吸附捕捉小颗粒;再通过扩径沉降区、旋风分离器和除沫器,实现气液分离。即在本发明中,通过两次洗涤三级分离,实现了含尘气体的高效净化。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其中,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含尘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洗涤塔,在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所述气泡在所述液体区内形成湍动并与所述液体区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从而洗涤除去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
步骤B,从所述液体区向上排出的气泡形成夹带液滴的气体进入扩径沉降区,其中部分液滴中含有固体颗粒,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在所述扩径沉降区内上升速度降低,从而使大部分液滴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所述液体区内;
步骤C,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少量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进入除沫器,经所述除沫器处理后得到净化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扩径沉降区内夹带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首先进入旋风分离器,经所述旋风分离器处理后的气体再进入所述除沫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进入所述洗涤塔的液体区内的含尘气体通过气体分布器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与液体分布器形成的雾状液滴接触,使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或夹带的液滴形成较大的液滴,然后再进入所述扩径沉降区。
5.一种含尘气体净化装置,所述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壳体(3),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进液口(2)、进气口(8)、出气口(1)和排液口(4),所述壳体(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液体区(7),在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导气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4)伸入所述液体区内并所述导气管(14)的底部出口连接有气体分布器(6),使通过所述导气管(14)进入所述液体区(7)内的含尘气体形成均匀分布的气泡,所述气泡在所述液体区(7)内形成湍动并与所述液体区(7)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从而洗涤除去含尘气体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所述壳体(3)的上部设置为比所述液体区处的壳体(3)的横截面大的扩径沉降区(12),以使从所述液体区(7)向上排出的夹带液滴的气体在所述扩径沉降区(12)内上升速度降低,从而使大部分液滴被沉降分离并回到所述液体区(7)内,在所述扩径沉降区(12)和出气口(8)之间还设有除沫器(11),所述扩径沉降区(12)内夹带少量液滴的气体继续上升后进入除沫器(11)以得到净化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器(1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去除液滴的旋风分离器(10),夹带液滴的气体经过所述扩径沉降区(12)后,再依次顺序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10)和所述除沫器(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10)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且所述旋风分离器(10)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壳体(3)内均布,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10)的出气口均向上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10)下端的排放口处均连接有用于排放液体的下降管(13),所述下降管(13)的下端位于所述液体区的液面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6)为树枝状气体分布器或环形气体分布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还设置有用于形成雾状液滴的液体分布器(9),所述液体分布器(9)的进口与所述壳体(3)上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液体分布器(9)位于所述扩径沉降区(12)的下方,所述液体分布器(9)形成的雾状液滴使所述夹带液滴的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或夹带的液滴形成较大的液滴,然后再进入所述扩径沉降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9)位于所述导气管(14)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9)为管式、槽式、盘式、冲击式或喷嘴式液体分布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器(11)为折流板除沫器、旋流板除沫器或金属丝网除沫器。
CN201510679870.0A 2015-10-19 2015-10-19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582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870.0A CN106582163A (zh) 2015-10-19 2015-10-19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870.0A CN106582163A (zh) 2015-10-19 2015-10-19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82163A true CN106582163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5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9870.0A Pending CN106582163A (zh) 2015-10-19 2015-10-19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8216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8773A (zh) * 2021-09-06 2021-11-1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对含固气体洗涤分离的装置与方法
CN113648775A (zh) * 2021-09-17 2021-11-16 华东理工大学 气体降温-洗涤装置与方法
CN114425208A (zh) * 2020-09-17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积垢盘和含尘气体净化装置
US11383195B2 (en) 2019-11-21 2022-07-1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for capturing particl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6824Y (zh) * 2000-11-28 2001-10-31 湘潭市南方高新技术研究院 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
JP2006102618A (ja) * 2004-10-04 2006-04-20 Bitsuguban:Kk 気液分離装置、およびこの気液分離装置を用いた排気ガス浄化装置、あるいは空気清浄化装置、または空気殺菌浄化装置
CN101549235A (zh) * 2009-05-12 2009-10-07 孙建民 一种连体湿式除尘及脱硫装置
CN201505580U (zh) * 2009-08-03 2010-06-16 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旋风分离器
CN202478730U (zh) * 2012-01-12 2012-10-10 无锡湖光工业炉有限公司 水气分离器
CN103480223A (zh) * 2013-09-09 2014-01-01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高烟速pm2.5和污染物湿式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3598644U (zh) * 2013-08-27 2014-05-21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系统
CN204220025U (zh) * 2014-11-18 2015-03-25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脱硫净化的提效环及塔内提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6824Y (zh) * 2000-11-28 2001-10-31 湘潭市南方高新技术研究院 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
JP2006102618A (ja) * 2004-10-04 2006-04-20 Bitsuguban:Kk 気液分離装置、およびこの気液分離装置を用いた排気ガス浄化装置、あるいは空気清浄化装置、または空気殺菌浄化装置
CN101549235A (zh) * 2009-05-12 2009-10-07 孙建民 一种连体湿式除尘及脱硫装置
CN201505580U (zh) * 2009-08-03 2010-06-16 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旋风分离器
CN202478730U (zh) * 2012-01-12 2012-10-10 无锡湖光工业炉有限公司 水气分离器
CN203598644U (zh) * 2013-08-27 2014-05-21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系统
CN103480223A (zh) * 2013-09-09 2014-01-01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高烟速pm2.5和污染物湿式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4220025U (zh) * 2014-11-18 2015-03-25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脱硫净化的提效环及塔内提效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刚等: "《煤矿综放面雾化降尘理论及应用》", 30 September 2014,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姜信真等: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30 September 198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张兆顺等: "《流体力学》", 31 July 2015,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杨胜强: "《矿井粉尘防治》", 28 February 2015,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袁亮: "《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 下》", 31 July 2010,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赵毅等: "《有害气体控制工程》", 31 August 2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雷仲存: "《工业脱硫技术》", 31 May 2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3195B2 (en) 2019-11-21 2022-07-1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for capturing particles
CN114425208A (zh) * 2020-09-17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积垢盘和含尘气体净化装置
CN113648773A (zh) * 2021-09-06 2021-11-1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对含固气体洗涤分离的装置与方法
CN113648775A (zh) * 2021-09-17 2021-11-16 华东理工大学 气体降温-洗涤装置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2163A (zh)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US20190321833A1 (en) Separation device
CN203494352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净化的三级组合式气液分离器
CN205886590U (zh) 一种除尘塔及脱硫脱硝系统
CN107261772A (zh) 一种用于含有挥发性有价元素气体收尘与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07355B (zh) 吸收分离一体化含硫气体脱硫旋流反应装置
CN203820734U (zh) 一种含固体颗粒合成气两级组合洗涤除尘装置
CN205182373U (zh) 一种脱硫除尘塔
CN103060018A (zh) 用于煤气高效洗涤净化工艺的气体分布器、次级煤气洗涤塔、煤气净化装置及其应用
CN104096512B (zh) 一种尿素水解反应器出口除雾装置
US11857897B2 (en) Gas cooling-scrubb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3155019U (zh) 一种烟气净化器
CN206492337U (zh) 一种用于合成气除尘的文丘里洗涤器
CN203990536U (zh) 一种尿素水解反应器出口除雾装置
CN104312637A (zh) 专用于热解气激冷除油降尘的高效分离设备
CN203955022U (zh) 湍冲洗涤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CN203653506U (zh) 气体冷却洗涤装置
CN1221307C (zh) 一种氨法的一体化脱硫除尘塔
CN104056540B (zh) 湍冲洗涤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CN106955549A (zh) 一种气体洗涤方法及洗涤塔
CN102886189A (zh) 螺旋式文丘里洗涤器和湿法脱硫脱硝除尘系统
CN202909586U (zh) 螺旋式文丘里洗涤器和湿法脱硫脱硝除尘系统
CN205461570U (zh) 一种气体洗涤塔
CN112473289A (zh) 一种复合式多级喷淋除尘设备
CN105999975A (zh) 一种除尘除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