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0696A -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0696A
CN106570696A CN201611031798.1A CN201611031798A CN106570696A CN 106570696 A CN106570696 A CN 106570696A CN 201611031798 A CN201611031798 A CN 201611031798A CN 106570696 A CN106570696 A CN 106570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yment
mobile payment
event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17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17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0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0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0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6Use of secure elements separate from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由第二终端进行确定是否继续,实现通过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监管的目的。

Description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支付,是指允许用户使用其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用户通过终端、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误操作或不安全的移动支付,例如,用户玩游戏时,由于误操作购买了游戏币;或者,恶意软件伪装成商家网站,导致不安全的移动支付,等等,亟待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相应的系统。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可选地,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可选地,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可选地,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包括: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可选地,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包括: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包括:
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监测到其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支付权限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支付事件监测模块,适于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支付信息生成模块,适于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支付信息发送模块,适于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处理模块,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可选地,所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可选地,所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可选地,所述支付信息生成模块还适于: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适于: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适于:
若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则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支付信息接收模块,适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监测到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支付权限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支付权限提供模块,适于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支付权限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适于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本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本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若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则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可选地,所述支付权限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案,由第一终端对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该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该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随后,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根据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进而根据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由第二终端进行确定是否继续,实现通过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监管的目的,从而减少或避免第一终端上存在误操作或不安全的移动支付,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在第一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在第二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合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安全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在第一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02至步骤S108。
步骤S102,监测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步骤S104,当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步骤S106,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根据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步骤S108,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案,由第一终端对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该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该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随后,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根据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进而根据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由第二终端进行确定是否继续,实现通过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监管的目的,从而减少或避免第一终端上存在误操作或不安全的移动支付,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上文步骤S102中提及的移动支付事件可以包括多种,如调起支付类界面或生成支付类消息等事件,针对各种移动支付事件,步骤S102的监测方式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情况一,当移动支付事件为调起支付类界面时,步骤S102可以监测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从而当监测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
例如,第一终端在本地中可以预先保存一个支付客户端列表,用于记录第一终端安装的支付类客户端信息。这样,可以监控第一终端中是否有客户端启动,当监控到有客户端启动时,可以判断启动的客户端是否属于支付客户端列表中记录的客户端,若是,则确定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若否,则可以继续监控或者进一步通过其他手段来确定。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在监测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时,还可以监测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进而根据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这里,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可以是活动界面对应的名称、活动界面上包含的界面信息(如文字信息、图案信息等)、活动界面的属性信息等等,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活动界面上包含表示支付的文本信息时,则确定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情况二,当移动支付事件为生成支付类消息时,步骤S102可以监测第一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从而当监测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该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若是,则确定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若否,则可以继续监测或者进一步通过其他手段来确定。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在判断该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时,可以判断该消息发送事件中是否携带有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指令,若是,则确定该消息发送事件用于执行支付操作;若否,则可以确定该消息发送事件不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以上介绍了利用情况一或情况二的方式来监测移动支付事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结合情况一和情况二的方式来监测移动支付事件。例如,可以同时监测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和消息发送事件,当监测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或者当监测到消息发送事件时,则进一步判断该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若是,则确定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若否,则可以继续监测。又例如,可以监测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当监测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进一步监测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当监测到该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时,则确定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
在步骤S104中当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时,可以对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即对该移动支付事件进行初步或暂时的拦截,进一步需要根据后续的支付权限来确定是否放行,进而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这里的拦截操作可以设置为系统级或者应用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步骤S104中生成与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可以获取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进而基于获取的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支付信息。这里,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可以是短信、彩信、通话内容、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等引起或触发移动支付事件的信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第一终端的用户与其他终端的用户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在挂断电话后,调起了移动支付类界面,则认为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此时可以将第一终端的用户与其他终端的用户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的通话内容作为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又例如,第一终端接收到其他终端发送的短信,并点击了短信中的url,之后调起了移动支付类界面,则认为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此时可以将该短信和url作为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这里的其他终端可以不同于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若由其他应用调起移动支付类界面,则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调起移动支付类界面的其他应用是否为指定类应用,如游戏、购物类等等,若是,则可以获取该其他应用的相关信息,并将该其他应用的相关信息作为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在基于上述获取的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支付信息时,可以是以第一指定格式生成包括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的支付信息;也可以首先从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提取一些关键信息,进而以第二指定格式生成包括这些关键信息的支付信息。
在步骤S104生成与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之后,步骤S106中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这里的第二终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可以由第一终端绑定第二终端作为第一终端的监管终端,具体地,第一终端可以绑定第二终端的通信账户,可以如手机号、即时通讯号、邮件地址等等,本发明不限于此。从而,第一终端基于预先绑定的第二终端的通信账户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以由第二终端根据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例如,当通信账户为手机号时,则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又如,当通信账户为邮件地址时,则可以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上文步骤S108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可以根据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在该方案中,若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若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若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第一终端根据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由此,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由第二终端进行确定是否继续,实现通过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监管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后,可以调起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相应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在第二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202至步骤S206。
步骤S202,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第一终端监测到其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支付信息。
步骤S204,根据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步骤S206,将确定的支付权限提供给第一终端,以由第一终端根据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提供支付权限,实现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监管,从而减少或避免第一终端上存在误操作或不安全的移动支付,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上文步骤S202中提及的支付信息是第一终端基于收集获取的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的支付信息。具体地,第一终端可以是以第一指定格式生成包括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的支付信息;也可以首先从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提取一些关键信息,进而以第二指定格式生成包括这些关键信息的支付信息。这里,第一终端收集获取的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可以是短信、彩信、通话内容、url等引起或触发移动支付事件的信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上文步骤S204中根据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可以是获取本端或云端保存的支付安全策略或规则,基于支付安全策略或规则来对支付信息进行分析确认,进而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如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等等。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生成根据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的消息,以由第二终端的用户获取该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支付信息来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如前文介绍,第一终端可以基于预先绑定的第二终端的通信账户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那么步骤S206中第二终端将确定的支付权限提供给第一终端时,可以基于第一终端的通信账户将确定的支付权限发送给第一终端。例如,当通信账户为手机号时,则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将确定的支付权限发送给第一终端;又如,当通信账户为邮件地址时,则可以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将确定的支付权限发送给第一终端。
下面结合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的实现过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可以为智能手机,在该智能手机上安装了游戏、购物、支付等应用的客户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合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302至步骤S318。
步骤S302,第一终端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当监测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
在该步骤中,第一终端在本地中可以预先保存一个支付客户端列表,用于记录第一终端安装的支付类客户端信息。这样,可以监控第一终端中是否有客户端启动,当监控到有客户端启动时,可以判断启动的客户端是否属于支付客户端列表中记录的客户端,若是,则确定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若否,则可以继续监控或者进一步通过其他手段来确定。
此外,第一终端在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时,还可以监测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进而根据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这里,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可以是活动界面对应的名称、活动界面上包含的界面信息(如文字信息、图案信息等)、活动界面的属性信息等等,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活动界面上包含表示支付的文本信息时,则确定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步骤S304,第一终端对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
在该步骤中,可以对该移动支付事件进行初步或暂时的拦截,进一步需要根据后续的支付权限来确定是否放行,进而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这里的拦截操作可以设置为系统级或者应用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步骤S306,第一终端获取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在该步骤中,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可以是短信、彩信、通话内容、url等引起或触发移动支付事件的信息。例如,第一终端的用户与其他终端(不同于第二终端)的用户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的通话内容、调起移动支付类界面的应用的相关信息等等。
步骤S308,第一终端基于上述获取的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支付信息。
在该步骤中,可以是以第一指定格式生成包括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的支付信息;也可以首先从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提取一些关键信息,进而以第二指定格式生成包括这些关键信息的支付信息。
步骤S310,第一终端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该步骤中,第二终端可以预先设置,可以由第一终端绑定第二终端作为第一终端的监管终端,具体地,第一终端可以绑定第二终端的通信账户,可以如手机号、即时通讯号、邮件地址等等,本发明不限于此。从而,第一终端基于预先绑定的第二终端的通信账户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以由第二终端根据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例如,当通信账户为手机号时,则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又如,当通信账户为邮件地址时,则可以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步骤S312,第二终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
在该步骤中,支付信息是第一终端基于收集获取的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的支付信息。具体地,第一终端可以是以第一指定格式生成包括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的支付信息;也可以首先从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提取一些关键信息,进而以第二指定格式生成包括这些关键信息的支付信息。这里,第一终端收集获取的与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可以是短信、彩信、通话内容、url等引起或触发移动支付事件的信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314,第二终端根据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在该步骤中,第二终端可以是获取本端或云端保存的支付安全策略或规则,基于支付安全策略或规则来对支付信息进行分析确认,进而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如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等等。
此外,第二终端还可以生成根据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的消息,以由第二终端的用户获取该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支付信息来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步骤S316,第二终端将确定的支付权限提供给第一终端。
步骤S318,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在该步骤中,若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若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若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第一终端根据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由此,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由第二终端进行确定是否继续,实现通过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监管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后,可以调起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以上步骤S302至步骤S318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这样的场景,即第一终端是老人所持的智能手机,第二终端是子女所持的智能手机,当老人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应用扣费或支付环节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相应的支付信息,将支付信息发送到子女手机。当子女确认支付权限后,根据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从而,可以通过子女手机实现对老人手机的支付行为的监管,经过子女确认才能扣费成功,避免老人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基于上文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装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至少可以包括支付事件监测模块410、支付信息生成模块420、支付信息发送模块430以及处理模块44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装置400的各组成或器件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
支付事件监测模块410,适于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支付信息生成模块420,与支付事件监测模块410相耦合,适于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支付信息发送模块430,与支付信息生成模块420相耦合,适于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处理模块440,与支付信息发送模块430相耦合,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410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410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410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支付信息生成模块420还适于: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处理模块440还适于: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处理模块440还适于:
若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则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相应的,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至少可以包括支付信息接收模块510、支付权限确定模块520以及支付权限提供模块53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移动安全支付装置500的各组成或器件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
支付信息接收模块510,适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监测到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支付权限确定模块520,与支付信息接收模块510相耦合,适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支付权限提供模块530,与支付权限确定模块520相耦合,适于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支付权限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系统。如图6所示,该移动安全支付系统600包括第一终端610和第二终端620。
所述第一终端610,适于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620;
所述第二终端620,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610的所述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610;
所述第一终端610,还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620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610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610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本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610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610还适于: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610还适于: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本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610还适于:
若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则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根据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案,由第一终端对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该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该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随后,将生成的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根据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进而根据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由第二终端进行确定是否继续,实现通过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监管的目的,从而减少或避免第一终端上存在误操作或不安全的移动支付,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安全支付装置以及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A1、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A4、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A5、根据A1-A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包括: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A6、根据A1-A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包括: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A7、根据A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包括:
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B8、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监测到其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B9、根据B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付权限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C10、一种移动安全支付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支付事件监测模块,适于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支付信息生成模块,适于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支付信息发送模块,适于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处理模块,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C11、根据C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C12、根据C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C13、根据C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付事件监测模块还适于: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C14、根据C10-C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付信息生成模块还适于: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C15、根据C10-C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适于: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C16、根据C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适于:
若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则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D17、一种移动安全支付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支付信息接收模块,适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监测到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支付权限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支付权限提供模块,适于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D18、根据D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付权限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确定支付、确定不支付、不确定是否支付。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E19、一种移动安全支付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适于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E20、根据E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E21、根据E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本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E22、根据E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监测本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E23、根据E19-E2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E24、根据E19-E2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本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E25、根据E2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
若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则调起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界面,并在调起的所述支付界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或者
对用于执行支付操作的消息发送事件进行放行。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时,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的调起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活动界面时,提取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
根据所述活动界面的关键特征判断该活动界面是否为移动支付类界面;
若该活动界面为移动支付类界面时,确定监测到本移动终端上的移动支付类界面被调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消息发送事件;
当监测到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事件是否用于执行支付操作;
若是,则确定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包括:
获取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关联的信息,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包括: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支付,则确定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确定不支付,则禁止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若所述支付权限表示不确定是否支付,则生成表示支付风险的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7.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监测到其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8.一种移动安全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支付事件监测模块,适于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
支付信息生成模块,适于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
支付信息发送模块,适于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提供相应的支付权限;
处理模块,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9.一种移动安全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支付信息接收模块,适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支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监测到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所述支付信息;
支付权限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
支付权限提供模块,适于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10.一种移动安全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适于监测本终端上的移动支付事件,当监测到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时,对所述移动支付事件执行预设的拦截操作,并生成与所述移动支付事件对应的支付信息;将所述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确定相应的支付权限;将确定的所述支付权限提供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还适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支付权限,并根据所述支付权限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移动支付。
CN201611031798.1A 2016-11-18 2016-11-18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ending CN106570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798.1A CN106570696A (zh) 2016-11-18 2016-11-18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798.1A CN106570696A (zh) 2016-11-18 2016-11-18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0696A true CN106570696A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42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1798.1A Pending CN106570696A (zh) 2016-11-18 2016-11-18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706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3215A (zh) * 2017-12-18 2018-05-18 陈伟德 一种监管支付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348A (zh) * 2009-03-27 2009-08-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移动设备,及其终端支付的方法
CN104217332A (zh) * 2014-08-29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844466A (zh) * 2016-04-20 2016-08-10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信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6096964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348A (zh) * 2009-03-27 2009-08-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移动设备,及其终端支付的方法
CN104217332A (zh) * 2014-08-29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844466A (zh) * 2016-04-20 2016-08-10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信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6096964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3215A (zh) * 2017-12-18 2018-05-18 陈伟德 一种监管支付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957B (zh) 对网页访问行为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客户端、服务器
CN105160522A (zh) 一种虚拟资源转移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601641A (zh) 应用链接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29851A (zh) 共用设备使用方法、共用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33274A (zh)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5608569A (zh) 基于支付平台的代付方法及支付平台
CN105701423B (zh) 应用于云端支付业务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4753907A (zh) 基于即时通信或社交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23320A (zh) 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8335093A (zh) 转账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11568B (zh) 对象获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472656B (zh) 一种虚拟物品的展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581806B (zh) 一种监测业务系统的方法及终端
CN105320880A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81257B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交互平台的信息举报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845951A (zh) 一种代付方法及系统
CN105992174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540862A (zh) 基于视频直播的虚拟物品赠送方法及装置
CN107274205B (zh) 一种订单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8055653A (zh) 云播报方法及系统
CN104009850B (zh)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6570696A (zh) 移动安全支付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636386B (zh) 一种商家付款码发放系统及方法
CN106850404A (zh)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06330851B (zh) 基于云服务的移动终端安全信息获取、下发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0

Address after: 100102, 18 floor, building 2, Wangjing stree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18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YUN SHI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