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0361A -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0361A
CN106570361A CN201610930712.2A CN201610930712A CN106570361A CN 106570361 A CN106570361 A CN 106570361A CN 201610930712 A CN201610930712 A CN 201610930712A CN 106570361 A CN106570361 A CN 106570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watch
secret protection
protection
reflected sign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07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理
罗泽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07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0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0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0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包括: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若否,则进入下一步;启动隐私保护。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优点在于,只要智能手表不处于正常佩戴状态,就可以自动启动隐私保护,有效解决了日常社交场景下的隐私保护问题。并且,该技术方案利用了现有智能手表通常使用的传感器设备,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开销。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方案涉及智能设备的隐私保护,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一种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并具有个人数字助理和远程通讯等功能的手表形式的可穿戴设备,即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作为手机的附属设备使用。
由于智能手表在为人们带来远超普通手表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体验的同时,还继承了人们佩戴手表的习惯,使其顺畅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智能手表的使用迅速普及,例如,如果把苹果手表算作手表品类的话,其目前已经是销量第二的手表。
智能手表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其中包含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如微信、QQ等的聊天消息)或者银行信息等具有很强隐私性的内容;因此,保护隐私是智能手表使用中特别关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下,对于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问题,已经产生了下述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如果智能手表遗失后,用户可通过网络实现设备锁定功能,将智能手表永久性锁定,使其无法正常运行,起到保护个人隐私的作用。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实行该方案,需要提前在网上注册一个账号,将智能手表绑定在这个账号下,该过程显然并不是很方便,所以很多智能手表使用者可能并没有提前进行此种设定,导致需要隐私保护时,该方案不能起到作用。另外,该方案也很容易破解,例如,他人在智能手表被锁定前,提前关闭网络,则该保护操作将失效。
第二种方案:将智能手表与自己的手机绑定,并利用GPS定位,当获知智能手表距离主人一段距离后(实质上是距离手机一段距离后),智能手表自动锁定,无法正常运行,以起到个人隐私保护的作用。该方案的缺点在于,需要提前与自己的手机绑定,对于一些可以独立使用的智能手表而言,专门绑定手机又多了很多操作过程,并不方便。另外,如果在智能手表锁定前,提前将GPS关闭,就可以使保护操作失效。并且,GPS定位距离的方案在很多情况下对于隐私保护并不能起到作用。例如,同一个大楼的相隔不远的不同房间,通过GPS定位可能是无法分辨的。而且,该方案不适用于手机和智能手表同时遗落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实现的隐私保护场景中,都是智能手表遗失等比较少见的极端情况,而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隐私保护的场景往往是正常社交场合的,例如,朋友或者家长随意翻看把玩使用者的智能手表,上述技术方案并没有考虑这种日产场景中的隐私保护。
发明内容
本方案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尤其是满足日常场景中的隐私保护需求。
本方案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包括:
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启动隐私保护。
优选的,所述光线信号为由智能手表上安装的红外发射设备发出的红外信号,或者为由智能手表上安装的绿光LED发射设备发出的绿光信号。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若是,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否。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是否检测到脉搏跳动,若是,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否。
优选的,所述启动隐私保护,包括下述措施中的至少一种:
将智能手表显示屏设置为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
禁止身份相关的APP应用的自动访问;
关闭或者隐藏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或银行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启动隐私保护之前,具有下列步骤:
接收对隐私保护功能是否开启的设置,若设置为隐私保护开启状态,则可以进入所述启动隐私保护的步骤,若设置为隐私保护未开启状态,则不可以进入所述启动隐私保护的步骤。
优选的,当进入所述开启隐私保护的步骤后,只有通过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才能从该隐私保护的状态中返回正常使用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发送启动隐私保护指令;
隐私保护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启动隐私保护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启动隐私保护状态。
优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包括距离判断子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所述距离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若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否。
优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包括脉搏判断子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所述脉搏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若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否。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是脉搏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是否检测到脉搏跳动,若是,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否。
优选的,所述隐私保护单元启动隐私保护,具体是下述措施中的至少一项:
将智能手表显示屏设置为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
禁止身份相关的APP应用的自动访问;
关闭或者隐藏电话本、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或银行信息。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还包括:
隐私保护设置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设置,开启或者关闭隐私保护功能,若将所述智能手表设置为隐私保护开启状态,则启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智能手表可以启动隐私保护;若设置为隐私保护未开启状态,则不启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智能手表无法启动隐私保护。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还包括隐私保护维持单元,用于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启动隐私保护后,维持所述隐私保护状态;以及,接收预先设定的密码,并在接收所述预先设定的密码后,将智能手表退出隐私保护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方案的提供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利用目前智能手表在背面安装有发光设备和光感采集设备的情况,通过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并在所述智能手表不处于佩戴位置时,启动隐私保护。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只要智能手表不处于正常佩戴状态,就可以自动启动隐私保护,有效解决了日常社交场景下的隐私保护问题。并且,该技术方案利用了现有智能手表通常使用的传感器设备,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种智能手表背面以及背面设置的光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的单元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方案。但是本方案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方案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方案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下面依次结合附图对本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其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考图2,该图示出智能手表背面安装的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以下结合图1对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予以说明。
步骤S101,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
所述智能手表,是指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计算设备。这种设备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安装有多种传感器以检测使用者的生理状态、行为状态以及环境状态等。许多智能手表作为智能手机的附属设备使用,与智能手机以蓝牙、Wifi等近距离无线通讯方式连接;这种手机的典型是苹果公司推出的iWatch智能手表。
现有的智能手表所安装的传感器中,一种重要的传感器是光传感器。光传感器一般设置在智能手表的背面,包括发光设备和光感采集设备;所述发光设备发出的光线被所述光感采集设备采集,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特定状态的测量,例如,对人体脉搏的测量。
请参看图2,该图示出一种智能手表背面安装的光传感器。如该图所示,在该智能手表背面,设置有第一光感采集设备1、第一发光设备2、第二光感采集设备3、第二发光设备4。
所述第一光感采集设备1为一种对绿光敏感的感光器,例如光电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设备2为绿光LED,可以以高频周期性发出为绿光的光线。所述第一感光采集设备1用于采集外界对所述第一发光设备2发出的绿光的反射光,并从绿光的衰减等方面获得对待测量状态的测量结果。
以下以测量脉搏为例说明上述光传感器的应用方式。使用上述光传感器测量人体脉搏的具体过程如下:当所述智能手表被正常佩戴时,所述第一发光设备2发出为绿光的光线,并透射到手腕的腕动脉,由于腕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红色的,绿光被吸收较多被反射较少。当脉搏跳动时,腕动脉中的血液流量周期性增加和减少,吸收的绿光也会周期性增加和减少,所述第一发光设备2以每秒百次以上的频率周期性发出绿光,就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光感采集设备1接收到的绿光的变化,计算出脉搏,从而实现对人体脉搏的测量。
该智能手表背面的所述第二光感采集设备3、所述第二发光设备4的功能分别和上述第一感光采集设备1、所述第一发光设备4类似,只是采用的光线为红外光,同样可以以前述类似的方式用于脉搏检测。
本步骤所述的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对不同智能手表的具体情况,有不同的具体采集方法,其原理均和前面所述原理一致,即发光设备发送某种类型的光线信号,采集设备相应采集反射信号。根据该反射信号,就可以对多数智能手表的佩戴状态作出反应。
步骤S102,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如前所述,所述反射信号是发光设备发射出的光线信号被其它遮挡物反射后返回的信号,可以被对应的所述感光采集信号接收而被采集。
利用所述反射信号,可以以多种方式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其中一种非常可靠的方式就是前面所述的脉搏检测方式。如果智能手表没有处于佩戴位置,则该智能手表必然无法检测的脉搏,则可以对“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作出为否的判断。当智能手表没有处于佩戴位置时,就应当考虑启动隐私保护。
除了上面所述的通过脉搏检测方式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利用智能手表背面发射出的光线信号的所述反射信号,做出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
其中一种可能的方式是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在正常佩戴时,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有近距离的遮挡物,即手腕,则所述发光设备发出的光线的反射信号较强,从相应的感光采集设备中可以采集到的反射信号较强;相反,若智能手表并没有处于佩戴位置,并且也没有搁置在桌面上,则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一般没有近距离遮挡物,则从所述发光设备发出的光线的反射信号较弱,从相应的感光采集设备中可以采集到的反射信号也较弱;通过反射信号强弱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从而判断出智能手机是否处于佩戴位置。
上述两种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技术方案,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结合使用,从而获得综合判断的结果。
步骤S103,启动隐私保护。
所述启动隐私保护,是指将智能手表设置于特定的状态,从而避免智能手表使用者的隐私被泄露。
具体的隐私保护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定,例如,采用将智能手表显示屏设置为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禁止身份相关的APP应用的自动访问;关闭或者隐藏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或银行信息。
所述将智能手表显示屏设置为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就是将智能手表显示屏显示为屏保状态,该状态为与操作状态不同的工作状态;此时,屏幕上显示屏保图案,同时,需要进行适当操作才能进入操作界面。所述的适当操作,例如点击该屏保图案,出现一个要求输入密码的提示框,输入密码后就可以进入操作界面。当智能手表处于佩戴状态时,也有可能进入屏保状态;由于此时并不需要隐私保护,则该屏保状态可以采用不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
所述禁止身份相关的APP应用的自动访问,是指禁止自动进入微信、QQ等与身份高度相关的应用。例如,佩戴状态下可以随意登陆微信,在不处于佩戴状态时,试图登陆微信需要提供密码,或者干脆不允许在此种状态下访问微信。
所述关闭或隐藏电话本、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或银行信息,是指使上述与隐私相关的界面无法访问,包括关闭这些界面不使其处于在屏幕展示的状态或者干脆隐藏这些界面,使他人无法访问。
采用上述何种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可以在智能手表中提供隐私保护设置的功能中通过选择项予以设置。当然,上述几种隐私保护措施可以同时全部或者选择其中两种使用。也可以考虑其他隐私保护方案。
在使用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隐私保护方法之前,至少在步骤S103之前,还可以有设置是否启动该隐私保护的步骤。具体是在智能手表的设置界面中,提供启动隐私保护的设置开关。智能手表通过该设置开关,接收对隐私保护是否开启的设置,若设置为隐私保护开启状态,则可以进入所述启动隐私保护的步骤,实际是否进入,则根据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若设置隐私保护未开启状态,则不可以进入所述启动隐私保护的步骤。
当进入所述开启隐私保护的步骤后,可以维持隐私保护的状态,只有通过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才能从该隐私保护的状态中返回正常使用状态。即,一旦进入开启隐私保护的步骤,即使重新正常佩戴手表,仍然需要通过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才能从该隐私保护的状态返回正常使用状态;这一功能可以增强隐私保护的效果,避免非正常佩戴者使用智能手表。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的方式确定是否启用该功能。
以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该装置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在此仅仅做简要说明。
请参看图3,该图为所述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的功能单元框图。该装置同样以背面设置有光传感器的智能手表为使用对象。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包括采集单元201,判断单元202以及隐私保护单元203。
所述采集单元201,用于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背面设置的光传感器等技术方案,在第一实施例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判断单元202,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发送启动隐私保护指令。
所述判断单元202根据不同的判断智能手机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方法,可以包含不同的用于实现该步骤的子单元。
例如,所述判断智能手机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方法是采用距离判断的方法,则该判断单元202包括距离判断子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所述距离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若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否。
如果所述判断智能手机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方法是采用脉搏判断的方法,则该判断单元202包括脉搏判断子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所述脉搏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是否检测到脉搏跳动,若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否。
所述隐私保护单元203,用于接收所述启动隐私保护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启动隐私保护状态。所述隐私保护单元采取的隐私保护措施包括下述措施中的至少一项:将智能手表显示屏设置为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禁止身份相关的APP应用的自动访问;关闭或者隐藏电话本、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或银行信息。当然,上述措施也可以同时使用或者选择使用其中任意两项。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还可以具有隐私保护设置单元,该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设置,开启或者关闭隐私保护功能,若将所述智能手表设置为隐私保护开启状态,则启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智能手表可以启动隐私保护;若设置为隐私保护未开启状态,则不启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智能手表无法启动隐私保护。
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可以具有隐私保护维持单元,用于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启动隐私保护后,维持所述隐私保护状态;以及,接收预先设定的密码,并在接收所述预先设定的密码后,将智能手表退出隐私保护状态。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启动隐私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信号为由智能手表上安装的红外发射设备发出的红外信号,或者为由智能手表上安装的绿光LED发射设备发出的绿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若是,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
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是否检测到脉搏跳动,若是,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隐私保护,包括下述措施中的至少一种:
将智能手表显示屏设置为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
禁止身份相关的APP应用的自动访问;
关闭或者隐藏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或银行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启动隐私保护之前,具有下列步骤:
接收对隐私保护功能是否开启的设置,若设置为隐私保护开启状态,则可以进入所述启动隐私保护的步骤,若设置为隐私保护未开启状态,则不可以进入所述启动隐私保护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入所述开启隐私保护的步骤后,只有通过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才能从该隐私保护的状态中返回正常使用状态。
8.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能手表背面发出的光线信号的反射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发送启动隐私保护指令;
隐私保护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启动隐私保护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启动隐私保护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包括距离判断子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所述距离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若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包括脉搏判断子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具体是所述脉搏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背面是否有近距离遮挡物,若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否。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是脉搏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是否检测到脉搏跳动,若是,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是;若否,则所述智能手表是否处于佩戴位置的判断结果为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保护单元启动隐私保护,具体是下述措施中的至少一项:
将智能手表显示屏设置为需要密码打开的屏保状态;
禁止身份相关的APP应用的自动访问;
关闭或者隐藏电话本、通话记录、短信、应用消息或银行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隐私保护设置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设置,开启或者关闭隐私保护功能,若将所述智能手表设置为隐私保护开启状态,则启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智能手表可以启动隐私保护;若设置为隐私保护未开启状态,则不启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智能手表无法启动隐私保护。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隐私保护维持单元,用于在所述隐私保护单元启动隐私保护后,维持所述隐私保护状态;以及,接收预先设定的密码,并在接收所述预先设定的密码后,将智能手表退出隐私保护状态。
CN201610930712.2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Pending CN106570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0712.2A CN106570361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0712.2A CN106570361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0361A true CN106570361A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3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0712.2A Pending CN106570361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7036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197A (zh) * 2017-04-20 2017-09-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终端通知方法及系统
CN107341381A (zh) * 2017-07-05 2017-11-1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91733A (zh) * 2018-04-10 2018-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隐私应用推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116776A (zh) * 2018-08-10 2019-0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提醒的方法、装置及智能手表
CN111756918A (zh) * 2019-09-10 2020-10-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5057A (zh) * 2015-08-04 2015-12-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智能手表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371028A1 (en) * 2014-06-24 2015-12-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same
CN105301948A (zh) * 2015-10-09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及其锁屏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1028A1 (en) * 2014-06-24 2015-12-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same
CN105185057A (zh) * 2015-08-04 2015-12-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智能手表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1948A (zh) * 2015-10-09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及其锁屏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前军: "《电子产品调试与检测》", 31 July 2013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197A (zh) * 2017-04-20 2017-09-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终端通知方法及系统
CN107341381A (zh) * 2017-07-05 2017-11-1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91733A (zh) * 2018-04-10 2018-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隐私应用推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116776A (zh) * 2018-08-10 2019-0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提醒的方法、装置及智能手表
CN111756918A (zh) * 2019-09-10 2020-10-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0361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隐私保护方法以及隐私保护装置
RU262855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ым терминалом
CN105078409B (zh) 信息管理方法和电子装置
EP3161707B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same
CN107530011B (zh) 响应于心率的改变的个人安全和保障移动应用
CN103348074B (zh) 门锁装置
CN102866843B (zh) 终端
CN108307125A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238671B (zh) 一种实现可穿戴设备防水保护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778591B (zh) 报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60173169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6371794A (zh) 屏幕点亮方法及装置
CN103791686A (zh) 一种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智能冰箱
US2016036456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5718771A (zh) 一种隐私模式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US10643456B2 (en) Alarm system
CN105847581A (zh) 一种用户提醒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8966323A (zh) 一种亮屏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0213810A (zh)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74883A (zh) 一种基于蓝牙通讯技术的安防系统
WO2018006257A1 (zh) 智能内裤及其报警控制方法
CN104023207A (zh) 单呼即通实况通信终端、方法及工具
CN203947945U (zh) 一种具备虹膜识别功能的智能保险柜
RU2604645C2 (ru) Телефон
CN113069089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