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9915B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9915B
CN106569915B CN201610974417.7A CN201610974417A CN106569915B CN 106569915 B CN106569915 B CN 106569915B CN 201610974417 A CN201610974417 A CN 201610974417A CN 106569915 B CN106569915 B CN 106569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ata
sent
backup
backup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44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9915A (zh
Inventor
周德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44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9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9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9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9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包括: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若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相应的数据备份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有利于避免相同数据信息的重复备份,节约服务器的资源和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备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云服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为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存储压力以及数据维护、管理的成本,往往将一些重要的个人数据,例如通讯录、短信、图片等资料通过云存储的方式备份在云服务器上面。在需要进行数据同步时,再从云服务下载数据。云备份具有以下优点:备份数据更加安全,支持多平台管理,数据传输加密更放心,不受空间和设备限制,也不用数据线,也避免了备份到存储卡上存在的数据丢失的风险,同时,可以实现服务器、笔记本电脑、个人PC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同步。
但是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用户往往具有多个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计算机等,隶属于同一个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往往存储有相同的数据,例如照片、通讯录等,上述多个终端设备在进行数据备份时,服务器直接接收每个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并进行存储,上述备份过程会导致相同数据信息被重复备份多次,进而浪费服务器资源和存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有利于避免相同数据信息的重复备份,节约服务器的资源和存储空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服务器,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无线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可见,服务器在接收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时,通过判断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并进一步判断终端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而有利于避免相同数据信息的重复备份,进而有利于节约服务器的资源和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备份服务器的单元组成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备份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网络构架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构架示意图可以包括服务设备和终端,其中,服务设备可以包括服务器、服务主机、服务系统以及服务平台等,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移动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用户设备。其中,服务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客户端进行通信连接。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数据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服务器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其中,上述终端的终端标识可以是终端的序列号(International MobileEquipment Identity,IMEI)等。
其中,所述服务器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以完成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并进行终端群组分组的过程。
具体地,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服务器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同样地,针对第二终端,服务器也同样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服务器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服务器将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S202、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S203、服务器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S204、服务器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其中,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不相同,则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将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并将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其中,具体地,服务器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获取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检测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中与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的目标待备份数据,并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待备份数据;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相同,则不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可见,服务器在接收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时,通过判断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并进一步判断终端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而有利于避免相同数据信息的重复备份,进而有利于节约服务器的资源和存储空间。
可选的,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网络测试请求,所述网络测试请求用于测试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响应的网络测试请求而生成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则执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的步骤。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S3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
S302、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
S303、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服务器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
S304、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同样地,针对第二终端,服务器也同样执行步骤S301至S304的过程,即,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S305、服务器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S306、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其中,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不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执行步骤S307;否则而执行步骤S308至S317。
S307、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不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
S308、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其中,若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执行步骤S309至S315;否则,执行步骤S316至S317。
S309、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网络测试请求,所述网络测试请求用于测试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
S310、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响应的网络测试请求而生成的反馈信息;
S311、服务器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S312、若判断出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满足数据备份条件,服务器获取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
S313、服务器检测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S314、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服务器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中与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的目标待备份数据;
S315、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待备份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其中,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相同,服务器不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
S316、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不相同,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
S317、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并将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可见,服务器在接收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时,通过判断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并进一步判断终端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而有利于避免相同数据信息的重复备份,进而有利于节约服务器的资源和存储空间。
下面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数据备份服务器可以包括获取单元401、判断单元402、检测单元403以及第一接收单元404,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所述判断单元4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所述检测单元403,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402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04,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403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405,在所述检测单元403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之后,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403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不相同,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
存储单元406,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并将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04,具体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检测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中与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的目标待备份数据;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待备份数据。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注册单元407,在所述获取单元401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之前,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403,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
所述判断单元402,还用于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
分组单元408,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402判断出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预设终端群组;所述分组单元408,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402判断出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网络状态测试单元409,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04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之前,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网络测试请求,所述网络测试请求用于测试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响应的网络测试请求而生成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触发单元410,用于若所述网络状态测试单元409判断出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则触发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04执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的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备份服务器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呈现。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单元”应当理解为尽可能最宽的含义,用于实现各个“单元”所描述功能的对象例如可以是集成电路ASIC,单个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芯片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实现上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
举例来说,上述获取单元401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的功能可以由图5所示的数据备份服务器来实现,具体可以通过处理器101通过调用存储器102中的可执行程序代码,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可见,服务器在接收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时,通过判断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并进一步判断终端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而有利于避免相同数据信息的重复备份,进而有利于节约服务器的资源和存储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备份服务器,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信接口103和通信总线104;其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通信接口103通过通信总线1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101通过通信接口103控制与外部蜂窝网的无线通信;通信接口103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存储器102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随机存取存贮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外部存储器,存储器102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可执行程序代码能够引导处理器101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具体披露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处理器101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所述处理器101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所述处理器101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所述处理器101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不相同,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
将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并将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获取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
检测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中与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的目标待备份数据;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待备份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
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
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1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网络测试请求,所述网络测试请求用于测试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响应的网络测试请求而生成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则执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的步骤。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可见,服务器在接收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时,通过判断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并进一步判断终端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而有利于避免相同数据信息的重复备份,进而有利于节约服务器的资源和存储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不相同,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
将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并将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
检测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中与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的目标待备份数据;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待备份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
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
若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若所述已注册终端不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网络测试请求,所述网络测试请求用于测试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响应的网络测试请求而生成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则执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的步骤。
6.一种数据备份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用于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备份数据,所述备份请求携带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
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群组,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相同,则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是否相同之后,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不相同,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并将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检测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是否相同;若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中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确定所述待备份数据中与历史备份数据不相同的目标待备份数据;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待备份数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注册单元,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至少两个终端发送的备份请求之前,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账户标识和密码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账户标识,检测在所述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中是否存在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若存在所述已注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账户标识,判断所述已注册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终端群组;
分组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已注册终端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分组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若所述已注册终端不属于预设终端群组,建立预设终端群组,将所述已注册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添加至所述预设终端群组。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网络状态测试单元,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之前,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网络测试请求,所述网络测试请求用于测试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响应的网络测试请求而生成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触发单元,用于若所述网络状态测试单元判断出所述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则触发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执行所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的步骤。
CN201610974417.7A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Active CN106569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4417.7A CN10656991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4417.7A CN10656991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9915A CN106569915A (zh) 2017-04-19
CN106569915B true CN106569915B (zh) 2019-07-02

Family

ID=5854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4417.7A Active CN10656991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99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8830A (zh) * 2017-12-01 2018-04-27 温州中普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应用开发的云端整合平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079A (zh) * 2009-07-22 2009-12-0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备份数据集中存储的管理方法
CN103064757A (zh) * 2012-12-12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4166606A (zh) * 2014-08-29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备份方法和主存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6854B1 (en) * 2007-03-05 2012-02-28 Emc Corporation Using versioning to back up multiple versions of a stored object
US9690668B2 (en) * 2008-03-05 2017-06-27 Ca, Inc. Data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079A (zh) * 2009-07-22 2009-12-0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备份数据集中存储的管理方法
CN103064757A (zh) * 2012-12-12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4166606A (zh) * 2014-08-29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备份方法和主存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9915A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4878A1 (en) Smart broadca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900466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681860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装置
CN110048879A (zh) 微服务注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526936B (zh) Change the way smart card application type, intelligent terminal, service level Taiwan and systems
CN106385403B (zh) 一种自助打印设备的用户账号注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656985B (zh) 一种备份账号登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21659B (zh)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6293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36460A (zh) 一种物品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0445632A (zh) 一种预防客户端崩溃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15044A (zh) 作弊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69915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服务器
CN104601448A (zh) 一种对虚拟卡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93851A (zh) 一种固件升级方法及设备
CN108647315A (zh) 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8763243A (zh)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7426090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0739631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认证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终端回收设备
US10956235B2 (en) Event execu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730380B (zh) 联名账户处理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5933339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04237B (zh) 一种计费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服务器
CN105512544B (zh) 一种获取移动终端超级用户权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77607A (zh) 用户身份鉴权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